政府工作报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790912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3.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政府工作报告.docx

《政府工作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府工作报告.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政府工作报告.docx

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

—2004年1月12日在青白江区姚渡镇十六届五次人民代表大会上

镇长卢燕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姚渡镇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03年政府工作的回顾

过去的一年,是姚渡镇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城乡面貌变化巨大、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的一年。

镇政府在区委、区政府和镇党委的领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和支持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积极推进“三个转变”,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三新”、“三最”目标,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跨越式发展主题,依靠全镇人民,抓住机遇,开拓进取,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克服种种困难,特别是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的影响,想方设法多渠道筹集资金,抓建设,抓增收,抓发展,抓稳定,全面完成了区委、区政府、镇十五届人大历次会议确定的各项工作目标和为民办实事目标。

(一)抗击非典疫情取得阶段性重大胜利

今年,政府工作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一手抓防非典保安全,一手抓经济建设促增收,并且取得明显成效。

2003年,面对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我们按照中央、省、市和区委、区政府的部署要求,全镇人民团结一心,在镇党委的领导下,坚持把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

在组织、机构、人员上迅速落实,强化领导,集中力量,集中资金(落实防治非典专项资金元),采取非常措施,构筑起一道抗击非典的坚固防线,全镇实现非典病例“零记录”,还代表青白江区接受市委有关领导对“一手抓非典,一手抓经济建设”工作的全面检查,并得到市委有关领导的充分肯定。

人们的卫生意识、疫病防治意识进一步增强,维护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二)国民经济保持快速发展势头

发展是解决所有问题和困难的关键,小平同志曾说:

“发展才是硬道理。

”2003年,在姚渡镇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全镇实现社会生产总值7140万元,比上年增长6.8%。

财政收入完成135万元,比上年增长17%,乡镇企业完成增加值2078万元,比上年增长14%,其中工业增加值完成862万元,比上年增长14.5%,利税总额完成129万元,比上年增长14%。

农村经济亦稳步增长,完成农业增加值3449万元,比上年增长4.6%。

第三产业受非典影响虽然较大,仍然保持增长势头,增加值增长近10%。

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加,全镇人均纯收入从去年的3110.13元增加到3311.80元,增长6.5%。

(三)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明显

经过历年来各届政府多次的产业结构调整,目前我镇的粮经比已达4:

6。

工业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力亦明显增强,为逐步推动我镇跨越式发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2003年,姚渡镇农村经济稳定增长,农业区域布局和产业、产品结构不断优化,积极推行“订单农业”,农产品综合优质率逐步提高。

农业投入不断增加,如黄坭、大吉、集体的14公里沟渠改造,长安、光明、集体1100亩食用菌项目等。

共争取到国家农发资金万元,使我镇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和农业发展项目能得以顺利实施。

2003年,根据区委、区政府的安排部署,在结合我镇实际,稳定粮食总产的基础上,以城太路、姚福路、龙赵路为重点,成片发展种植优质无公害早熟黄金梨1450亩,桃树200亩,西瓜400亩,大田蘑菇1100亩,平菇、木耳等700万袋。

实现了人均增收200元的目标。

我镇食用菌生产还被省食用菌协会评为全省十大乡镇基地之一,为市、区争得了荣誉。

农业产业化积极推进,涌现了一批具有先进技术和经营理念的现代化农业管理业主。

2003年,镇政府在抓好本地黄金梨发展的同时,千方百计想尽一切办法引进五个外地业主来承包土地,推动了我镇产业结构想纵深发展,成为促进我镇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

(四)城乡面貌变化巨大

城镇规划工作力度加大,完成了场镇路灯的设计规划和跳墩村中心村的规划和建设工作。

城镇基础设施取得成效,全面完成了场镇上街、下街、永和路、文华街路面建设。

协助完成了姚渡中学、中心校、凉水村小学危房改造任务。

超额完成了长安—光明,永和—集体5.1公里村通网化目标,真正实现全镇11个村都通油路的目标。

城镇管理进一步加强,投入资金3万元积极开展创建“全国环境卫生模范城市”的活动,顺利完成了场镇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目标工作。

对街道环境卫生、车辆乱停乱放、出摊占道、沿街为市、违法乱搭乱建等行为进行了专项整治,2003年10月24日接受了国家卫生部的检查验收,受到了充分肯定。

农作物秸杆禁烧工作亦取得了满意效果,农作物秸杆综合利用1.5万亩,机械化秸杆还田1000亩,粉碎还田4000亩。

使全镇空气、水源等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城镇的整体形象得到有效提升,城镇人居环境更加优良。

农业基础设施得到改善。

农业基础设施的根基牢不牢,直接影响到农业生产的秩序、高产。

一方面,我们积极争取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和扶贫项目资金,先后在永和村兴建山平塘两口,芦稿村一口,黄坭村一口,凉水村一口,新增加蓄水量3.8万立方米,在大吉村建提灌站一处,缓解了部分村社用水难的问题;另一方面,发动群众对现有支、斗农毛渠的淘淤;第三,就是镇政府对急需维修的沟渠想方设法争取资金,先后对全镇8个村、19处阻碍渠道输水的脖子沟段进行了维修。

2003年,共争取上级资金50余万元,改善了近2500亩田地的用水难问题。

另外,在省、市、区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投资110万元,对我镇最大提水工程—丰收提灌站进行了彻底改造,并于2003年春灌前投入使用,从而缓解了丘陵村社大春栽秧用水的矛盾。

(五)改革开放工作取得明显成绩

改革开放是推动发展的巨大动力。

2003年,我们重点抓了以下几项改革,一是继续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防止了农民负担的反弹。

一年来,我们严格按照上级规定,继续做好涉农价格收费和村社财务的公示工作,切实减轻农民负担,除水费按上级文件每亩增加元外,农业税保持与去年持平,严格控制在国家范围之内。

二是企业改革得到深入推进。

2003年,全镇85%的企业完成了改制工作。

三是深入开展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全面完成了劳动保障所人员、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村干部职数的精简和竞争上岗工作。

四是强化了财政管理,实行“零户统管”,收支两条线,一支笔审批,制定了严格的资金支出报帐制度。

五是切实加强机关干部作风整顿工作,努力培养和打造服务型公务人员和服务型政府。

机关工作纪律明显增强,工作作风深入扎实,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各项工作有了新的起色,受到了办事群众的衷心拥护。

对外开放,招商引资方面成效明显。

2003年,经过不断改善投资软环境,增强服务意识,引进了企业3家,全面完成了区委、区政府下达的引资500万元的目标任务。

完成了区重点储备项目的规划准备工作目标。

(六)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切实做好“科技兴镇”、“科技兴农”的工作。

我们依靠镇科协、镇农技服务中心、村科协的职能作用,不断增加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农业产业经营带动农户占总农户的45%以上。

做好良种良法的推广工作,主要农产品优质率达53%以上。

完成农村实用技术培训1450人次。

信息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村经济信息已经联网。

2003年,利用该网发布本地经济信息52条,对促进本地经济的发展,增加本镇在外的知名度起到积极的作用。

深入开展教育乱收费整治活动,九年义务教育不断巩固提高,贫困家庭学生入学救助工作开展良好。

教育投入持续增加,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学校布局和教育资源培植更趋合理。

成人教育、社区教育、学前教育取得新的进展。

2003年,我镇的教育资源向社会开放,社区教育工作得到了市、区的肯定,受到了成都电视台都市生活频道的宣传采访报道。

卫生事业蓬勃发展,农村医疗卫生条件改革、疾病控制和预防保健、中西医结合、爱国卫生等工作成绩明显。

2003年,我镇率先全部完成全镇11个村医疗站的标准化改建工作和“两网”建设工作。

积极推进农村改水、改厨、改厕工作。

认真做好“2号病”等肠道传染疾病的防控工作,加强流动厨师的管理和家宴申报工作,加强“毒鼠强”的查处力度,充分保障了人民的生命安全。

人口与计划生育成效显著。

全镇基本进入人口自然零增长阶段,出生人口素质有新的提高。

2003年,我镇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四川省计划生育条例》,按照“三为主”方针认真开展计划生育工作,并认真组织了“三查一治”和计生“三结合”活动。

我镇计划生育率完成97.56%,避孕措施及时率完成98.43%,避孕措施长效率完成81.43%,巩固了龙门、集体两村计生“三结合”帮扶基地,全面完成了计生目标任务。

积极完成了农技、农经、农机、畜牧、水利、国土、房管等部门的目标任务。

民族、宗教、侨务、台事、武装、信访、救灾救济、扶贫、工会、共青团、妇女、儿童、老龄、残疾等工作亦顺利完成了工作目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七)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深入推进

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广泛听取各方面对政府工作的意见。

2003年,共办结区、镇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提案16件,办结率100%。

坚持依法行政,全面推行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工作,大力加强法制建设,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行政监督、财务审计和经济监督工作得到加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查处违法违纪案件,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工作取得新进展。

学习宣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活动深入开展。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得到较好落实,在全镇深入了开展文明村镇、文明行业和文明单位和“三讲一树”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居民的素质和城镇的文明程度得到进一步提高。

(八)民主法制和社会稳定工作进一步加强

姚渡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维护辖区的社会稳定,努力为辖区群众创造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

2003年,切实加强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建立健全工作网络,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坚决查禁取缔“法轮功”等邪教组织,实现了“法轮功”人员零进京、零聚集、零插播目标,确保了各项重大活动期间的社会稳定工作,社会治安取得明显进步。

切实加强消防和安全生产工作,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网络体系和责任追究制度,建立各种应急救援预案,加强各类安全知识培训,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高度重视信访工作,始终强调要妥善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特别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

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工作,依法管理民族、宗教事物,把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解决在内部、基层和萌芽状态,维护了全镇社会的稳定。

2003年,全镇未发生一起重特大安全责任事故,“处法”工作亦实现了“三零”目标。

(九)人民生活显著改善

增加农民收入,保障群众利益是我们的首要职责。

我们在努力发展经济促增收的同时,还不忘为农村的特贫困户、五保老人、残疾人等困难群体的脱贫致富出主意、想办法。

经过努力,2003年,全镇人均纯收入达到3311.80元,比去年增加了201.67元,年增6.5%。

消费水平明显提高,住房、旅游、教育、信息等消费逐步增长,电话、车辆、人均住房面积亦逐年快速增长。

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达到76岁,比全国高4.6岁。

建立完善了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住房公积金制度,实现农村低保应保尽保,帮困助学工作深入实施。

近年来,在经济增长较快,物价平稳的情况下,人民群众得到了较多实惠,生活总体达到或接近小康水平。

(十)为民办实事工作落到实处

2003年,我们全面完成了十六届二次人代会确定的为民办实事项目:

1、完成村通网化5.1公里。

2、协助完成姚渡中学、中心校、凉水村小危房改造任务。

3、全面完成场镇上街、下街、永和路、文华街路面建设。

4、完成黄坭、大吉、凉水、芦稿、集体5个村共14公里渠系标准化建设。

各位代表,这些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是在区委、区政府和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历届政府工作的基础上,全镇干部群众齐心协力、克服各种困难、奋力拼搏的结果,是全镇方方面面密切配合和大力支持的结果。

在这里,我代表镇政府,向在各个领域和岗位上辛勤劳动,作出贡献的全镇干部群众,向各位人大代表,向各企事业单位、各部门全体人员,向所有关心和支持姚渡发展的上级领导和友人,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姚渡经济社会生活中还存在一些突出困难和问题。

主要是:

小城镇建设资金欠缺,省级试点城镇建设启动难度大;农民增收难度较大,农业基础设施需进一步完善,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还比较薄弱;乡镇企业发展步子不大,招商引资工作难度较大;镇、村、社负债较重,严重制约了各项公益事业的建设;农民自觉纳税的意识还需进一步加强;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完善,部分群众生活还很困难。

二、2004年政府工作任务

按照镇党委的工作部署,明年镇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坚持抓好“发展”这一第一要务,推进姚渡跨越式发展;坚持先进的经济思想和经营理念,加大对外开放,招商引资力度,为加快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坚持调整产业结构,不断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坚持物质、精神、政治“三个文明”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坚持实施科教兴镇战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执政为民,建立一个权为民用的法治政府,情为民系的责任政府,利为民谋的服务政府。

1.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

农业要增收,除要有科学的技术和管理人才外,还要有完善的道路、水利设施。

2004年镇政府一定想尽千方百计努力争取上级领导和部门的支持,特别是挂钩单位的大力支持,努力增加财政投入,对各村急需建设整治的项目及时加以解决,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增强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2.加大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以此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积极推动土地流转,结合国土开发,种草养畜,发展畜牧业,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重点抓好黄金梨和食用菌发展,大力发展观光农业和生态旅游,形成特色,树立品牌效应。

逐步形成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管理、产业化经营的现代农业新格局。

推行“公司+农户”的模式,积极发展“订单农业”,增强农民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农民收入力争增加400元。

3.加快城镇建设的步伐,积极改善投资环境,推动农村城市化进程。

充分吸收资金,加大城镇基础设施的建设,不断优化投资环境,努力提升城市形象。

大力发展商贸业,兴建大型市场,聚集人气,激活商机。

加大城镇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力度,切实解决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热点、难点问题。

姚渡大型农贸综合市场建设项目已于年前上报区政府,争取明年能够立项。

4.加快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

帮助解决中、小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做好协调、服务工作,放宽准入条件,积极创造良好外部环境,为企业提供一个公正、公平、公开的宽松环境,使一切生产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5.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

继续坚持深入贯彻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

积极推进民主法制建设,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充分发扬人大代表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的作用,继续推进政务、村务、厂务、校务、院务公开,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努力增强村民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确保社会政治稳定。

高度重视信访、安全和“处法”工作,正确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避免矛盾激化和事态扩大,防止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对一些犯罪分子和邪教组织要坚决打击,确保“处法”工作“三零”目标的实现。

要进一步加强安全教育,落实责任制,作好预案,防止重特大事故的发生,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稳定低生育水平。

加快构建、完善公共卫生防疫体系,确保重大疫情的及时防控,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6.切实转变机关工作作风,牢固树立为基层服务,为群众服务的思想,建设规范化、服务型的政府。

按照“执政为民”的思想,我们各级干部要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大兴求真务实的作风,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力戒形式主义和花架子。

要把工作中的难点当重点,敢于和善于处理各种矛盾和问题。

春节将至,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切实帮助困难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突出问题。

要积极开展送温暖、献爱心等慰问活动,将党和政府对群众的关心变成行动,落到实处,让群众过上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

7.2004年为民办实事项目

①完成永和村2口、芦稿村2口、黄坭村1口、凉水村1口标准化塘堰改造,增加蓄水量38000立方米。

②完成5公里的乡村道路的维护工作。

③完成永和村高明支渠的改建任务。

④完成姚渡镇主街路灯工程。

各位代表,新的征程呼唤着我们,新的宏伟目标激励着我们。

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区委、区政府和镇党委的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大力推进“三个转变”,与时俱进,团结一心,奋发图强,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为人民生活幸福而努力奋斗。

最后,我代表政府班子全体成员,向各位代表,各位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并祝愿你们及你们的家人新年快乐,全家幸福。

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唐诗宋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