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E相关概念.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789695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815.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LTE相关概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LTE相关概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LTE相关概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LTE相关概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LTE相关概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LTE相关概念.docx

《LTE相关概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LTE相关概念.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LTE相关概念.docx

LTE相关概念

LTE相关概念

Contents

一.LTE基本概念

1.LTE架构

2.LTE中的QoS

EPS系统中,QoS控制的基本粒度是EPS承载(Bearer),即相同承载上的所有数据流将获得相同的QoS保障(如调度策略,缓冲队列管理,链路层配置等),不同的QoS保障需要不同类型的EPS承载来提供。

在EPS系统中,PDN指的是外部的数据网络(相对于LTE运营商而言),例如Internet,企业专用数据网等。

APN(接入点名称)的值作为PDN网络的标识,PDNGW位于EPC和PDN的边界。

EPSBearer存在于UE和PDNGW之间。

通常情况下(GTPBasedS5/S8),EPS承载可以看作是UE与分组数据网网关(PDN-GW)之间的逻辑电路,(对于基于PMIP的S5/S8接口,一般认为EPSBearer存在与UE与SGW之间)。

EPS承载取代了UMTS网络中的分组数据协议上下文(PDPContext)。

根据QoS的不同,EPSBear可以划分为两大类:

GBR(GuranteedBitRate)和Non-GBR。

所谓GBR,是指承载要求的比特速率被网络“永久”恒定的分配,即使在网络资源紧张的情况下,相应的比特速率也能够保持。

MBR(MaximumBitRate)参数定义了GBRBear在资源充足的条件下,能够达到的速率上限。

MBR的值有可能大于或等于GBR的值。

相反的,Non-GBR指的是在网络拥挤的情况下,业务(或者承载)需要承受降低速率的要求,由于Non-GBR承载不需要占用固定的网络资源,因而可以长时间地建立。

而GBR承载一般只是在需要时才建立。

EPS系统中,为了提高用户体验,减小业务建立的时延,真正实现用户的“永远在线”,引入了默认承载(DefaultBearer)的概念,即在用户开机,进行网络附着的同时,为该用户建立一个固定数据速率的默认承载,保证其基本的业务需求,默认承载是一种Non-GBR承载。

一般来说,每个PDN连接都对应着一个DefaultBearer和一个IPAddress,只有在UE和PDN都支持IPV4,IPV6双协议栈,一个PDN连接才有可能对应两个DefaultBearer和IPAddress,UE在此PDN连接的有效期内将会一直保持此DefaultBearer(IP地址有可能变化吗?

)。

如果UE存在与多个PDN的连接,那么UE可以有多个DefaultEPSBear和IP地址。

默认承载的QoS参数可以来自于从归属用户服务器(HSS)中获取的签约数据,也可以通过PCRF交互或者基于本地配置来改变这些值。

为了给相同IP地址的UE提供具有不同QoS保障的业务,如视频通话,移动电视等,需要在UE和PDN之间建立一个或多个DedicatedEPSBear。

连接到相同PDN的其他EPS承载称为专有承载,运营商可以根据PCRF(PolicyAndChargingResourceFunction)定义的策略,将不同的数据流映射到相应的DedicatedEPSBear上,并且对不同的EPSBear采用不同的QoS机制。

专有承载可以是GBR承载,也可以是Non-GBR承载。

专有承载的创建或修改只能由网络侧来发起,并且承载QoS参数值总是由分组核心网来分配。

一个EPSBearer要经过不同的网元和接口,如下图所示。

包括:

PGW到SGW之间的S5/S8接口,SGW到eNodeB之间的S1接口和eNodeB到UE之间的Uu接口。

EPSBearer在每个接口上会映射到不同的底层承载,每个网络节点负责维护底层承载的标识以及相互之间的绑定关系。

From3GPP23.4014.7.2.2TheEPSbearerwithGTP-basedS5/S8

Figure1TwoUnicastEPSbearers(GTP-basedS5/S8)

如上图所示,eNodeB通过创建无线承载与S1承载之间的绑定,实现无线承载与S1承载之间的一一映射;S-GW通过创建S1承载与S5/S8承载之间的绑定,实现S1承载与S5/S8承载之间的一一映射。

最终,EPS承载数据通过无线承载、S1承载以及S5/S8承载的级联,实现了UE与PDN之间连接业务的支持。

把IP包过滤到不同的承载是基于业务流模板(TFT)。

TFT使用IP包头信息(如源和目的IP地址以及TCP端口号)来过滤包,如从网页浏览业务过滤VoIP数据包等,从而使每个业务都可以在具有适合QoS的承载中发送。

UE中与每个承载相关的上行业务流模板(TFT)在上行方向把IP包过滤到EPS承载。

P-GW中的下行TFT也具有一套类似的下行包过滤器。

用户的IP数据包需要映射到不同的EPSBearer,以获得相应的QoS保障。

这样的映射关系是通过TFT(TrafficFlowTemplate)和其中的PacketFilters来实现的。

TFT是映射到相应EPSBearer的所有PacketFilter的集合,PacketFilter表示将用户的一种业务数据流(SDF,ServiceDataFlow)映射到相应的EPSBearer上,PacketFilter通常包括源/目的IP地址,源/目的IP端口号,协议号等内容。

专有的EPSBearer必须有与之相应的TFT。

相反的,缺省的EPSBear通常并不配置特定的TFT,或者说,配置的是通配TFT,这样所有不能映射到专有EPSBearer的IP数据包会被映射到缺省的EPSBearer上。

在专有的EPSBearer被释放的情况下,原来映射到专有EPSBearer上的数据包也会被重新路由到相应的缺省EPSBearer上。

TFT分为上行和下行两个方向,其中,上行的TFT在UE侧对上行的数据包进行过滤和映射。

下行的TFT在PDN侧对下行的数据包进行过滤和映射。

在接入网中,空口上承载的QoS是由eNodeB来控制的,每个承载都有相应的QoS参数QCI(QoSClassIdentifier)和ARP(AllocationAndRetentionPriority)。

QCI同时应用于GBR和Non-GBR承载。

一个QCI是一个值,包含优先级,包延迟,以及可接受的误包率等指标,每个QCI都与一个优先级相关联,优先级1是最高的优先级别。

承载QCI的值决定了其在eNodeB的处理策略。

例如,对于误包率要求比较严格的Bearer,ENodeB一般通过配置RLC成AM模式来提高空口传输的准确率。

标准中(23。

203)定义了九种不同的QCI的值,在接口上传输的是QCI的值而不是其对应的QoS属性。

通过对QCI的标准化,可以规范不同的厂家对于相应的QoS业务的理解和处理,方便在多厂商互连环境和漫游环境中不同设备/系统间的互连互通。

Figure1StandardizedQCIcharacteristics

ARP是分配和保留优先级(AllocationandRetentionPriority)。

ARP同时应用于GBR和Non-GBR承载,主要应用于接入控制,在资源受限的条件下,决定是否接受相应的Bearer建立请求。

另外,eNodeB可以使用ARP决定在新的承载建立时,已经已经存在承载的抢占优先级。

一个承载的ARP仅在承载建立之前对承载的建立产生影响。

承载建立之后QoS特性,应由QCI、GBR、MBR等参数来决定。

为了尽可能提高系统的带宽利用率,EPS系统引入了汇聚的概念,并定义了AMBR(AggregatedMaximumBitRate)参数。

AMBR可以被运营商用来限制签约用户的总速率,它不是针对某一个Bearer,而是针对一组Non-GBR的Bearer。

当其他EPS承载不传送任何业务时,这些Non-GBR承载中的每一个承载都能够潜在地利用整个AMBR。

AMBR参数限制了共享这一AMBR的所有承载能所能提供的总速率。

3GPP定义了两种不同的AMBR参数:

UE-AMBR和(APN)-AMBR。

UE-AMBR定义了每个签约用户的AMBR。

APN-AMBR是针对APN的参数,它定义了同一个APN中的所有EPSBearer提供的累计比特速率上限。

AMBR对于上行和下行承载可以定义不同的数值。

作为UE连接到网络流程的一部分,需给UE分配IP地址并且至少建立一个承载。

这就是所谓的默认承载,为保证UE始终以IP方式连接到PDN,它在整个PDN连接过程中都保持建立状态。

默认承载的承载级QoS参数值的初始化由MME根据HSS发来的开户信息设定。

在与PCRF交互中或根据本地配置PCEF可能改变这些值。

另外,所谓的专用承载在连接过程中或连接完成后的任何时候都可以建立。

专用承载可以是GBR承载也可以是non-GBR承载(默认承载总是non-GBR承载,因为它一直要保持建立状态)。

默认承载和专用承载的区别对于接入网络来说应该是透明的。

那么每一个承载都与特定的QoS相关联,如果给一个特定UE建立一个以上的承载,那么每个承载必须有适合的TFT相对应。

这些专用承载来自IMS域定的触发或UE的请求连接建立。

UE的专用承载可由一个或多个P-GW提供。

一个EPS承载是分组数据网网关和UE间满足一定服务质量(QoS)的IP流。

一个EPS承载通常具有一定的QoS。

一个用户可建立多个EPS承载,从而具有不同的QoS等级或连接到不同的PDN。

例如,一个用户可以同时进行话音通信、浏览网页或FTP下载等。

语音承载为语音业务提供必要的QoS保证,而“尽力而为”承载可以满足浏览网页或FTP下载的要求。

专用RRC消息通过SRB传输,SRB通过PDCP和RLC层映射到逻辑信道—既可以是连接建立时的公共控制信道(CCCH),也可以是RRC_CONNECTED状态下的专用控制信道(DCCH)。

系统信息和寻呼消息各自直接映射到逻辑信道,即广播控制信道(BCCH)和寻呼控制信道(PCCH)。

SRB0用于采用CCCH时的RRC消息,SRB1用于采用DCCH时的RRC消息,SRB2用于采用只包含NAS专用信息的DCCH的RRC消息(优先级低)。

所有使用DCCH的RRC消息都被PDCP层进行完整性保护和加密(在安全功能激活之后),并且使用自动请求重传协议(ARQ)在RLC层可靠地发送。

使用CCCH的RRC消息没有进行完整性保护,在RLC层也不使用ARQ协议。

二、LTE 中的CQI,PMI,RI上报机制

LTE中支持两种形式的CQI,PMI和RI上报:

周期性的和非周期性的上报。

周期性的CQI上报通常是通过PUCCH来进行的。

如果UE在发送周期性CQI的子帧上,同时被调度有数据需要发送,那么,周期性的CQI上报将通过PUSCH来进行。

此时,UE将在PUSCH中采用和PUCCH中同样的CQI/PMI/RI格式,而相应的PUCCH上的CQI上报资源将会闲置不用【1】。

eNodeB还可以触发UE进行非周期性的上报。

非周期性的上报是通过PUSCH来进行的。

这些上报可以在PUSCH上单独地或者和其他数据一起进行发送。

在周期性CQI上报和非周期性CQI上报子帧同时存在的子帧,UE将会只上报非周期性的CQI上报而丢弃周期性的上报。

CQI上报的粒度有三个等级:

宽带,UE选择的子带和上层配置的子带。

宽带CQI上报是指UE针对整个系统带宽上报一个CQI。

CQI的取值如下图所示:

Table7.2.3-1:

4-bitCQITable

CQIindex

modulation

coderatex1024

efficiency

0

outofrange

1

QPSK

78

0.1523

2

QPSK

120

0.2344

3

QPSK

193

0.3770

4

QPSK

308

0.6016

5

QPSK

449

0.8770

6

QPSK

602

1.1758

7

16QAM

378

1.4766

8

16QAM

490

1.9141

9

16QAM

616

2.4063

10

64QAM

466

2.7305

11

64QAM

567

3.3223

12

64QAM

666

3.9023

13

64QAM

772

4.5234

14

64QAM

873

5.1152

15

64QAM

948

5.5547

值得注意的是,类似于HSDPA,CQI的选取准则是UE接收到的传输块的误码率不超过10%。

因此,UE上报的CQI不仅与下行参考信号的SINR有关,还与UE接收机的灵敏度有关【2】。

上层配置的子带上报是指针对整个系统带宽,UE上报一个宽带CQI。

除此之外,UE还对每个子带上报一个CQI。

在上层配置的子带上报中,每个子带的带宽为K个连续的物理资源块,K的取值大小与系统的带宽有关。

子带的数目为 ,覆盖了整个系统的带宽。

其中 为下行的物理资源块的数目。

最后一个子带的资源块数目可能小于K。

Table7.2.1-3:

SubbandSize(k)vs.SystemBandwidth

SystemBandwidth

SubbandSize

 

(k)

6-7

NA

8-10

4

11-26

4

27-63

6

64-110

8

 对于每个子带,上报2个Bit的CQI编号,子带的CQI编号与子带CQI相对于宽带CQI的偏移值有关,如下所示:

SubbanddifferentialCQIoffsetlevel=subbandCQIindex–widebandCQIindex

Table7.2.1-2:

  MappingsubbanddifferentialCQIvaluetooffsetlevel

SubbanddifferentialCQIvalue

Offsetlevel

0

0

1

1

2

≥2

3

≤-1

对于UE选择的子带上报,在周期性上报和非周期性上报中具有不同的形式,下面将会详细叙述。

LTE中的CQI上报,还与UE的传输模式有关。

LTE中,定义了八种不同的传输模式,对应相应的多天线技术。

不同的传输模式下,上报的CQI中包含不同的内容。

Table7.2.3-0:

PDSCHtransmissionschemeassumedforCQIreferenceresource

Transmissionmode

TransmissionschemeofPDSCH

1

Single-antennaport,port0

2

Transmitdiversity

3

Transmitdiversityiftheassociatedrankindicatoris1,otherwiselargedelayCDD

4

Closed-loopspatialmultiplexing

5

Multi-userMIMO

6

Closed-loopspatialmultiplexingwithasingletransmissionlayer

7

IfthenumberofPBCHantennaportsisone, Single-antennaport,port0; otherwise Transmitdiversity

8

IftheUEisconfiguredwithoutPMI/RIreporting:

ifthenumberofPBCHantennaportsisone,single-antennaport,port0;otherwisetransmitdiversity

 

IftheUEisconfiguredwithPMI/RIreporting:

closed-loopspatialmultiplexing

 

下面对周期性CQI上报和非周期性CQI上报分开进行讨论。

首先,对于非周期的上报。

UE如果在子帧N中,接收到DCI格式0,或者是RAR反馈,其中CQIRequest的位设置为1并且未被预留,那么UE会在相应的上行子帧,反馈相应的CQI。

LTE中规定,UE需要支持如下几种不同模式的CQI非周期上报机制。

Table7.2.1-1:

CQIandPMIFeedbackTypesforPUSCHreportingModes

 

 

PMIFeedbackType

 

 

NoPMI

SinglePMI

MultiplePMI

PUSCHCQI                FeedbackType

 

 

 

 

Wideband

 

 

Mode1-2

(widebandCQI)

 

 

 

 

 

 

 

UESelected

Mode2-0

 

Mode2-2

(subbandCQI)

 

 

 

 

 

 

 

HigherLayer-configured

Mode3-0

Mode3-1

 

(subbandCQI)

 

 

 

在不同的传输模式下,UE支持的上报模式如下所示:

Transmissionmode1     :

Modes2-0,3-0

Transmissionmode2     :

Modes2-0,3-0

Transmissionmode3     :

Modes2-0,3-0

Transmissionmode4     :

Modes1-2,2-2,3-1

Transmissionmode5     :

Mode3-1

Transmissionmode6     :

Modes1-2,2-2,3-1

Transmissionmode7     :

Modes2-0,3-0

Transmissionmode8     :

Modes1-2,2-2,3-1iftheUEisconfiguredwithPMI/RIreporting;modes2-0,3-0iftheUEisconfiguredwithoutPMI/RIreporting

RRC信令中的参数cqi-ReportModeAperiodic定义了配置给UE所使用的上报模式。

在UE选择的子带上报的模式中,UE在大小为K的子带中,选择M个适合(应该是最好)的子带,计算其CQI的平均值,将其上报给eNodeB。

其中K和M的大小与系统的带宽有关,如下表所示:

Table7.2.1-5:

SubbandSize(k)andNumberofSubbands(M)inSvs.DownlinkSystemBandwidth

SystemBandwidth

SubbandSize k (RBs)

M

 

6–7

NA

NA

8–10

2

1

11–26

2

3

27–63

3

5

64–110

4

6

UE需要上报一个宽带的CQI,而将M个子带的CQI以相对于宽带CQI偏移值的形式由2个Bit来表示。

CQI值与偏移值的对应关系如下表所示:

Table7.2.1-4:

  MappingdifferentialCQIvaluetooffsetlevel

DifferentialCQIvalue

Offsetlevel

0

≤1

1

2

2

3

3

≥4

由于UE选择的M个子带的CQI要高于整个系统带宽的CQI值,因此上表中的偏移值(一般)不存在负数。

除此之外,UE还需要通知eNodeB其所选择的M个子带在系统带宽中所处的位置【1】。

 

除了非周期性的上报,eNodeB还可以通过RRC信令中的参数cqi-FormatIndicatorPeriodic,配置UE进行周期性的上报(包括CQI的上报模式,所使用的PUCCH资源以及上报周期等)。

周期性的上报中,支持的上报模式如下表所示:

 

 

Table7.2.2-1:

CQIandPMIFeedbackTypesforPUCCHreportingModes

 

 

PMIFeedbackType

 

 

NoPMI

SinglePMI

PUCCHCQI                FeedbackType

 

 

 

Wideband

Mode1-0

Mode1-1

(widebandCQI)

 

 

 

 

 

UESelected

Mode2-0

Mode2-1

(subbandCQI)

 

 

在不同的传输模式下,所能够支持的CQI上报模式如下:

【1】

Transmissionmode1     :

Modes1-0,2-0

Transmissionmode2     :

Modes1-0,2-0

Transmissionmode3     :

Modes1-0,2-0

Transmissionmode4     :

Modes1-1,2-1

Transmissionmode5     :

Modes1-1,2-1

Transmissionmode6     :

Modes1-1,2-1

Transmissionmode7     :

Modes1-0,2-0

Transmissionmode8     :

Modes1-1,2-1iftheUEisconfiguredwithPMI/RIreporting;modes1-0,2-0iftheUEisconfiguredwithoutPMI/RIreporting

在周期性上报的情况下,不支持上层配置的子带CQI上报。

对于UE选择的子带上报,与非周期性上报的情况也有所不同。

在周期性的上报中,全部N个子带被分成J个子带组,其中子带的大小K(单位是RB)和子带组的数目J与系统的带宽有关,如下表所示。

Table7.2.2-2:

SubbandSize(k)andBandwidthParts (J) vs.DownlinkSystemBandwidth

SystemBandwidth

SubbandSize k(RBs)

BandwidthParts(J)

6–7

NA

NA

8–10

4

1

11–26

4

2

27–63

6

3

64–110

8

4

对于每个大小为 的子带组,UE选择其中的一个子带进行CQI上报,同时UE将上报相应子带在子带组中的位置标号,大小为 个比特。

CQI/PMI周期性上报的周期 (单位是子帧)以及偏移 (单位是子帧)取决于RRC中的信令参数cqi-pmi-ConfigIndex,RI周期性上报的周期 和偏移 取决于RRC中的信令参数ri-ConfigIndex。

在只有宽带CQI/PMI上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