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财经大学西方哲学命题汇总.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784175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34.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财经大学西方哲学命题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上海财经大学西方哲学命题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上海财经大学西方哲学命题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上海财经大学西方哲学命题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上海财经大学西方哲学命题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海财经大学西方哲学命题汇总.docx

《上海财经大学西方哲学命题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财经大学西方哲学命题汇总.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上海财经大学西方哲学命题汇总.docx

上海财经大学西方哲学命题汇总

上海财经大学西方哲学命题汇总

一、名词解释(有些同学的出题题目一样,所以答案有几种,同学们自行参考)

1、芝诺的“飞矢不动”

答案一

是古希腊数学家芝诺提出的一系列关于运动的不可分性的哲学悖论中的一个。

“飞矢不动”:

飞着的箭在任何瞬间都是既非静止又非运动的。

如果瞬间是不可分的,箭就不可能运动,因为如果它动了,瞬间就立即是可以分的了。

但是时间是由瞬间组成的,如果箭在任何瞬间都是不动的,则箭总是保持静止。

所以飞出的箭不能处于运动状态。

答案二:

是古希腊数学家芝诺提出的一系列哲学悖论中的一个。

(2分)运动实际上是一系列静止的总和。

(3分)

2、奴斯

答案:

古希腊哲学家阿那克萨戈拉的哲学术语。

一般译为“理性”﹑“心灵”。

最初是指感知﹑认识﹑理解事物的东西,它是世界的灵魂和内在本性﹐是构成世界万物的基础和前提。

3、皮浪猪

有一次在海上遇到风浪,别人都惊慌失措,皮浪

并认为人们无法越过主客之间的屏障而达到实在和客体。

而反本质主义的根本特征就是放弃作出这样的区分

18、智者学派

是古希腊的一批收徒取酬且能言善辩的职业教师的统称。

(1分)基本思想:

相对主义与怀疑论(1分)、素朴辩证法(1分)、对神的怀疑和否定(1分)、约定论的社会历史观(1分)。

[题目来源:

老师课上所讲]

19、贝克莱问题

心灵以外的世界存在吗?

有一个独立的物质世界吗?

(2分)体现了贝克莱存在即被感知(物即观念的集合)的观点。

(3分)

20、绝对精神

绝对精神指万物最初的原因与内在的本质,先于自然界与人类社会永恒存在的实在。

(3分)黑格尔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绝对精神的外在表现。

其自我发展经历了逻辑、精神、自然三个阶段。

(2分)

21、尼采的超人哲学

尼采认为真正的哲学是关于人的哲学,超人指的是人的目标和理想,因此真正的哲学家应当成为超人哲学。

尼采理论的出发点强调“重估一切价值”,所以尼采的超人可以看作基督教中上帝或传统理性派哲学绝对理性概念的替代物,将其作为避免19世纪虚无主义促使人类堕落或退化的力量。

22、《忏悔录》

作者奥古斯丁。

这是一本以祷告自传手法所写的悔改故事,全书分为十三册,自始至终以上帝为谈话对象,当中描写早期奥古斯丁归信时的内心挣扎及转变经历。

二、简答

1、赫拉克利特的: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答案:

1 赫拉克利特把存在的东西比作一条河,声称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

因为当人第二次进入这条河时,是新的水流而不是原来的水流在流淌。

这个哲学命题体现了变化的思想,他认为,宇宙万物没有什么是绝对静止的和不变化的,一切都在运动和变化。

2 但赫拉克利特强调运动变化,并没有否定静止,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2、普洛泰戈拉的:

“人是万物的尺度”。

答案:

1 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意思是说,人是万物的尺度,合乎这个尺度的就是存在的,不合乎这个尺度就是不存在的。

2 事物的存在是相对于人而言的,以人的感觉为准。

人的感觉怎样,事物就怎样;对同一事物的感觉,因人因时而异,这些不同的感觉并无真假是非之分。

3 这个命题集中代表了普罗泰戈拉的相对主义和怀疑主义的错误观点,有主观唯心主义的因素,但是它触及到主观与客观的关系问题,表明了人类认识的进步。

3、泰勒斯的“水是万物的本原”

答案一:

泰勒斯用物质性的“水”作为世界的本原。

这一命题有三层意思。

1 物质性的水是世界的基本构成元素;

2 世界万物是普遍联系的,他们统一于水;

3 万物来源于水最终又复归于水,万物只是水的变化形态,水自身才是永恒长存的本体。

答案二:

社会地理环境,世界就如漂浮在水面上的大船,水支撑世界,漂浮物不是本原。

水作为本原是不变的常存的。

万物生成于水,水滋润万物,水是本原,不依赖于他物,而被他物所依赖,是根据。

答案三:

(1)社会地理环境,古希腊人发现世界就如漂浮在水面上的大船,水支撑世界,漂浮物不是本原。

(2)万物来源于水,水是本原,不依赖于他物,而被他物所依赖,是根据。

(3)水作为本原是不变的,长存的。

4、四假相说

答案:

培根为揭示人类认识产生谬误的根源,提出了著名的“四假相说”。

它深刻的解释了导致人们认识主观性和片面性的种种认识论根源,具有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四假相说包括:

1 “种族假相”,是一种植于人类本性之中,人所共有的一种假相。

人们往往以人的感觉和理性为尺度,而不按自然的本来面目去认识事物,结果歪曲了事物的真相。

2 “洞穴假相”,由于每个人在环境、教育、性格、爱好和思维方式等方面存在着差异,人们在认识事物时,往往把自己的个性渗透到事物中,从而歪曲事物的真相。

3 “市场假相”,指人们在交往中由于语言的不确定和概念的不严格而产生的思维混乱。

4 “剧场假相”,是指人们不加批判的盲目顺从权威或当时流行的各种科学和哲学和科学原理、体系从而形成的错误

但是培根的“假相说”渗透了培根哲学的经验主义倾象,未能对理智的本性与唯心主义的虚妄加以严格区别

5.请简要解释“人应当知道自己无知”

苏格拉底说“人应当知道自己无知”。

以无知揭示无知,千万不要以智者自居(自己总比别人强)。

有限的已知与无限的未知,唯一知道的是自己的无知

是一种不可知论。

6.叔本华为什么说“世界是我的表象”?

叔本华认为,人所认识的一切事物并非自在之物,而只是呈现于人的表象、即意识中的东西,都相对于作为主体的人而存在。

同时,叔本华认为自在之物只能是意志本事。

7、叔本华的“人类幸福的两大敌人是痛苦和无聊。

叔本华觉得痛苦来源于现实社会中的人总是企图给自己去设定某种目的和理想,并企图通过认知來使之实现的过程,因为这些目的和理想都受人的意志的支配,而意志的本质就是盲目的欲望和永不疲倦的冲动,后者本身就意味着痛苦。

无聊源于欲望满足后的空虚,痛苦源于追求,二者都受意志控制,意志越强,自由和道德越少,越难以幸福。

8.罗蒂提出的“后哲学文化”除了对基础主义、本质主义、表象主义等的批判外,还有什么重要特点?

第一,进一步超越各种哲学流派和思潮的对立。

第二,否定哲学在各种文化中的核心地位,取消传统意义上的哲学。

第三,崇尚不确定性、相对性、描述性。

第四,以教化哲学代替系统哲学。

第五,后哲学与新解释学。

罗蒂的后哲学文化与伽达默尔的解释学有很多相似之处,因此他称它为新解释学。

他认为哲学的基本活动是对话、沟通,其任务是促进不同的文化、不同范式之间的对话,在不同学科之间从事调停。

他的新解释学根就不是一种哲学理论,而只是对传统理论加以解构的方式。

9、为什么说苏格拉底使古希腊哲学的思考方式发生了转变?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

(2分)他的哲学思想使古希腊哲学发生转向,即从自然哲学转向人的哲学。

(2分)苏格拉底发展了古希腊的辩证法。

(2分)他之前的哲学叫自然哲学,是以研究客观自然界为对象的。

都是独断宣称的提出自己的学说的,后人称为前苏格拉底哲学。

(2分)苏格拉底认为自然界不可知,因而转向研究人自身。

(2分)

10、请回答柏拉图提出的“理念世界”和“现象世界”的概念和关系

柏拉图认为世界由“理念世界”和“现象世界”所组成。

(2分)理念的世界是真实的存在,永恒不变。

(3分)而人类感官所接触到的这个现实的世界,只不过是理念世界的微弱的影子,它由现象所组成,而每种现象是因时空等因素而表现出暂时变动等特征。

(3分)由此出发,柏拉图提出了一种理念论和回忆说的认识论,并将它作为其教学理论的哲学基础。

(2分)

11、简述存在主义的基本特征及其根源

存在主义是一个从揭示人的本真存在的意义出发来揭示存在的意义和方式进而揭示个人与他人及世界的关系的哲学流派。

(5分)

存在主义要求以超越主客、心物二分的存在论取代以这种二分为根本特征的西方传统哲学思维方式,这正是西方哲学发展由近代向现代转型的一种突出表现。

(5分)

12、简述尼采提出作为其全部理论出发点的著名口号及其含义

“重新估价一切价值”是由尼采提出,且作为其全部理论出发点的著名口号。

(3分)

其含义就是要求批判被理性主义和基督教传统当作真理的以往思想文化、道德观念,破除它们的权威。

(5分)这也就是对由理性主义支配的传统形而上学的批判。

(2分)

13、奥古斯丁对美的理解

奥古斯丁深受基督教影响,认为一切美源自上帝。

美分成三级,最高的、绝对的美是上帝,其次是道德美,形式美是低级的,相对的美。

低级有限的形体美本身并无独立价值,只是通向无限的绝对美的阶梯,并主张艺术应抛弃现实世界而反应上帝,达到为宗教服务的目的。

14、解释笛卡儿的“我思故我在”

意思是:

当我怀疑一切事物的存在时,我却不能怀疑我在思考这件事,不能怀疑我思考的思想本身,而思考及其所得到的思想都是客体,都需要一个载体,因此“我”作为主体存在。

15、“人类是天生社会性动物。

”这句话是谁的名言,你对这句话怎么理解?

答:

亚里士多德的名言。

1、“社会性”指的是人为了生命延续的需要而形成的群居性,这是人与动物的共通之处。

2、共同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总是互不相同各有价值的个人,需要公共政治生活。

3、政治生活将单个的人联系起来,赋予其言行以意义;它使人与必然性相脱离,使人告别自然而进入人为的文明世界。

16、人应当知道自己无知“Eneryoneshouldknowthatheknowsnothing”

这句话是谁的名言,你对这句话怎么理解?

答:

苏格拉底阐述的,1.以无知揭示无知,千万不要以智者自居,人应该能意识到自己的无知2.有限的已知与无限的未知:

自知无知:

唯一的知道3.不可知论

 

三、论述题(三选二)

1、“哲学的目的的不在于认识自然,而在于认识你自己”。

通过对这一哲学命题的理解谈谈你怎么认识自己。

答:

“认识你自己!

”是哲学家苏格拉底的一句名言。

众所周知,人类哲学的开始是从研究生命开始的,大家关注生命从哪里来,生命的形态是什么;接下来又研究自然界的万物存在的原理等等,但是正如苏格拉底所说,人类研究哲学的目的更要注重于认识人类自己,认识自己身上的优点缺点,每天反省自己,改进自己,每天进步。

正如我国古代哲学中孔子所说:

“五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每天都要反省自己一天的作为以更好的学习生活交友。

一个人如果能认清自己是难能可贵的,也是很困难的,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自大者过高估计自己,自卑者又过低看轻自己,而能理性看待自己的人少之又少。

这一困难的话题自然成为了哲学家们研究的问题,认识你自己,看清自己灵魂深处需要的东西,认清自己的理想,并且守住这个理想朝着它前进,这样无论沿途多少诱惑弯路都不会迟疑,因为我们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目标!

2、人应当知道自己无知,请对这一哲学话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答:

人认识事物有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不知道不知道”。

对一件事情,我不但不懂,而且我不知道我不懂。

这是一种也可以说是无知的状态。

第二阶段,“知道不知道”。

这是觉醒了。

有了点自知之明,人已经开始怀疑自己了,困惑了。

第三阶段,“知道知道。

”经过努力,我对某件事情确实搞明白了,而且我也知道自己明白了。

第四阶段,“不知道知道。

”这是很高的境界了,我不但已经明白了,而且无须记得我是明白人,怎么想都是明白事。

从横向上看,世上知识的领域是无限的,而纵向看,每个领域的深度也是无限的,作为人有限的生命,不可能研究完所有领域或所有知识的深度,所以没有人是可以以智者自居的,只有相对而言的智者,没有绝对的智者。

而那些以智者自居的人实际上也是无知的表象,因为他不知道世上还有很多知识自己不了解,这其实就是一种无知。

所以说自己是智者其实就是一种自相矛盾的说法。

人应当知道自己无知,只有有这种认识,才能去有动力去获取知识,从而更加靠近智者,并且有了无知的认识,才能保持谦虚的态度,满招损,谦受益。

这是古人就告诉我们的。

所以人应当知道自己无知,无论是从理论上的分析,还是感知上的做法,都是可行的,也都是正确的。

3、对自己感兴趣的一个哲学命题说说自己的理解,以及它对你自己生活的启示。

开放式答案

4、试论述归纳法与演绎法的基本形式及区别(15分)

归纳法指的是从许多个别事例中获得一个较具概括性的规则。

这种方法主要是从收集到的既有资料,加以抽丝剥茧地分析,最后得以做出一个概括性的结论。

(3分)

演绎法是从既有的普遍性结论或一般性事理,推导出个别性结论的一种方法。

由较大范围,逐步缩小到所需的特定范围。

(3分)

归纳法与演绎法的区别

(1)演绎法和归纳法在认识发展过程方面,方向是正好相反的。

(3分)

(2)归纳往往是一种或然性的推理;而演绎则是一种必然性推理,其结论的正确性取决于前提是否正确,以及推理形式是否符合逻辑规则。

(3分)

(3)归纳的结论超出了前提的范围,而演绎的结论则没有超出前提所断定的范围。

演绎的结论没有超出前提的范围,并非说演绎是重复已经知道的东西,若是那样的话,对科学研究便没有什么意义了。

(3分)

5、“如果说后现代主义这一词汇在使用时可以从不同方面找到共同之处的话,那就是,它指的是一种广泛的情绪,而不是一种共同的教条——即一种认为人类可以而且必须超越现代的情绪。

——大卫·格里芬

通过本学期的课程学习,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并简述后现代主义与现代主义思维方式上的不同,以及分析后现代主义哲学对当前西方哲学发展倾向的影响。

(15分)

“后现代主义”是一个相当模糊的概念。

它本来是指一种抛弃普遍性、背离和批判现代主义的设计风格为特征的建筑学倾向,后来被移用于指称文学、艺术、美学、哲学、社会学、甚至自然科学等诸多领域中具有类似倾向的思潮。

(5分)

后现代主义的相比不同于现代主义的一些思维方式:

(一)从反形而上学转向重建形而上学(2分)

(二)从抽象思辨转向现实生活(2分)

(三)各种不同哲学派别和思潮的融合(2分)

后现代主义揭露和批判现代西方哲学的许多缺陷和矛盾,但并未超越现代西方哲学的思维模式。

从整体上说,当代西方哲学进一步发展了西方哲学近现代之间的转向,也就是在对传统西方哲学作进一步批判和超越,并对19世纪中期以来的现代西方哲学的转向和变更加以反思。

(4分)

6、以连线的方式,将下列哲学家及观点进行正确匹配(5分)

巴门尼德我思故我在

亚里士多德人为自然立法

笛卡尔世界是我的表象

康德凡是可思议的,就存在

叔本华人类是天生社会性的动物

设计一个分类依据将以上哲学家分为若干类,并给出充分的理由(10分)

半开放型试题,分类角度无统一标准,答案不唯一,。

如既可以按时间序列划分成,古希腊时期(又可继续划分为前苏格拉底和后苏格拉底时期)、中期近代哲学时期、德国古典哲学时期、现代哲学时期;又可以按理性主义进行分类;但个人认为用唯物和唯心作为标准在本题中并不可取。

无论采用哪种分类标准,都应当给出充分理由,否则可认为标准不成立。

7、苏格拉底说:

“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不知道什么。

”谈谈你对自我认知的看法。

开放式答案(可以从“不知不知,知到不知,知道知道,不知知道。

”四个层析或者结合中国古人的名言名句和自身经历来谈)

8、黑格尔的“凡是现实的东西就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东西就是现实的。

”对这一哲学命题你的理解是?

(可以联系黑格尔的“思维与存在”的同一逻辑来写)

答案一:

黑格尔的“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是指思维是存在的本质,存在是思维异化的产物,一事物的存在只有符合思维才有实在性;思维不断地异化为存在,并由存在实现自己,使存在与自己相符合。

客观上是说“客观思想“决定事物的本质,主观上是指人头脑中的思想能够把握事物的本领,凡头脑中认为合理的都一定能实现转化为存在。

由此可见,以上命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的合乎逻辑的必然结论。

答案二:

黑格尔认为“绝对精神”是世界的本源,支配着万物的存在和发展;它就是“理性”。

“合乎理性”,就是说合乎绝对精神的发展脉络,合乎整个世界的发展规律。

所以,这里的“理性”不是指哪一个人的精神活动;“合理的”,也不是说“有效的”、“有道理的”等意思。

“现实”和“现存”是不一样的概念。

“现存”是指“现在存在的”,它不一定是好的,也不一定合乎绝对精神的必然性。

而“现实”可以理解为“真实”、“实现出来”的意思。

“现实的东西”是符合必然性的,所以它是“真的东西”,一定会实现出来。

而它之所以会成为现实的,就在于它是合乎理性、合乎规律的。

当然,合乎理性的事物都必将实现,但这不是说,凡是实现出来的(现存的)都是符合必然性的。

虽然现存的东西有它一定的合乎理性的成分,但又不可能绝对地合乎理性。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不合理的成分逐渐上升而构成此事物的本质。

于是,合理的事物又发展成了不合理的事物,因而势必会被新的、更加合乎理性的事物所取代。

9、亚里士多德提出的“四因”

答:

使质料达到它的目的(完美状态)所需的原因共有四个:

(1)质料或实体(质料因),

(2)形式或本质(形式因),(3)运动(动力因),(4)目的(目的的或最终目标的因)。

亚里士多德认为这四个原因是存在于一切实在的领域中的第一原理,它们构成他的《第一哲学》(形而上学)的基本思想。

每一个别的对象本身都是真正实在的,都目的论地被决定符合其内部的自我实现的形式。

每一事物内部的本质或实体都借助其所拥有的形式即它内部的固有性质来实现自己。

每一事物在经历发展的过程时,在趋向完善时,在从潜在状态过渡到现实状态时,都受四因的原理支配。

因此,这四个因构成了支配任何事物从其不成形的原初的潜在状态变为充分实现的或完满的状态的原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