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考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778518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2.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考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全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考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全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考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全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考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全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考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考试题.docx

《全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考试题.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考试题.docx

全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考试题

全国2010年4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选项属于马克思主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之一的是()

  A.马克思主义政治学B.科学社会主义

  C.马克思主义伦理学D.空想社会主义

  2.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看它是否承认()

  A.社会历史是发展变化的

  B.人们的思想对社会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D.社会历史是人们自觉活动的结果

  3.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的观点是()

  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B.朴素唯物主义

  C.主观唯心主义D.客观唯心主义

  4.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

  A.事物数量的增加B.事物位置的移动

  C.事物性质的变化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5.矛盾有两个基本属性,一个是同一性,另一个是()

  A.客观性B.普遍性

  C.特殊性D.斗争性

  6.“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这句话强调的是()

  A.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

  B.外部条件对事物发展变化有重要影响

  C.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D.外因和内因共同推动事物发展

  7.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前提是()

  A.个人积极性的充分调动B.集体智慧的充分发挥

  C.对保守思想的彻底克服D.对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

  8.“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这是一种()

  A.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观点B.机械唯物主义认识论观点

  C.主观唯心主义认识论观点D.客观唯心主义认识论观点

  9.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是()

  A.感觉、概念、判断B.概念、判断、推理

  C.感觉、知觉、表象D.感觉、知觉、推理

  10.有人把个别的、局部的经验当作普遍真理,到处搬用,否认科学理论的指导意义。

这在认识论上犯了类似于()

  A.唯理论的错误B.经验论的错误

  C.唯心主义先验论的错误D.直观被动反映论的错误

  11.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在真理观上的对立在于是否承认()

  A.真理具有相对性B.真理具有客观性

  C.真理具有主观性D.真理具有绝对性

  12.地理环境是()

  A.社会制度性质的决定性因素B.社会经济结构的划分依据

  C.社会形态更替的决定力量D.社会存在发展的必要条件

  13.根据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的程度和特点,可以把社会意识划分为()

  A.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B.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

  C.先进意识和落后意识D.社会心理和思想体系

  14.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对矛盾中()

  A.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B.生产力的变化落后于生产关系的变化

  C.生产关系总是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D.生产关系可以超越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15.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说的是()

  A.任何社会的上层建筑都根源于它的经济基础

  B.任何社会的上层建筑都产生于它的经济基础之后

  C.上层建筑任何部分的变化都与经济基础的变化同步

  D.上层建筑任何部分的性质都由经济基础直接决定

  16.马克思主义认为,决定人的本质的是()

  A.人的心理素质B.人的文化素质

  C.人的社会属性D.人的自然属性

  17.货币的本质是()

  A.价值符号B.流通手段

  C.支付手段D.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18.资本的有机构成可表示为()

  A.c∶vB.m∶c

  C.c∶mD.m∶v

  19.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是()

  A.劳动成为商品B.劳动力成为商品

  C.劳动者有人身自由D.劳动者丧失了一切生活和生产资料

  20.商品生产者要实现更多的收益必须使()

  A.个别劳动时间等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B.个别劳动时间大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C.个别劳动时间小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D.个别劳动时间等于倍加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21.资本循环中起决定性作用的阶段是()

  A.购买阶段B.生产阶段

  C.销售阶段D.流通阶段

  2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是()

  A.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B.社会两大部类的比例失调

  C.商品供给和需求的矛盾D.国家宏观调控的缺失

  23.资本主义的生产成本是()

  A.c+v+mB.c+v

  C.c+mD.v+m

  24.除了商业资本和产业资本的分工,商业资本独立化的条件还有()

  A.商业资本和借贷资本的分工B.商业资本家有独立的投资

  C.存在独立的商业活动D.存在出卖劳动力为生的商业店员

  25.借贷资本是()

  A.与产业资本、商业资本相同的职能资本

  B.与商业资本、银行资本相同的流通资本

  C.从职能资本运动中分离出来的特殊资本形式

  D.与其他职能资本家获得同样利润的资本形式

  26.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资本主义国家对外经济联系的主要方式是()

  A.商品资本输出B.借贷资本输出

  C.生产资本输出D.货币资本输出

  27.资本主义国家宏观管理与调节的总任务是()

  A.促进市场总生产价格与总价值的平衡

  B.促进市场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

  C.促进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

  D.促进币值稳定与收支平衡

  28.资本国际化进程大体是()

  A.从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到商品资本的国际化

  B.从借贷资本、产业资本到商业资本的国际化

  C.从商业资本、借贷资本到产业资本的国际化

  D.从商品资本、货币资本到生产资本的国际化

  29.把社会主义本质概括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中国共产党人是()

  A.毛泽东B.刘少奇

  C.周恩来D.邓小平

  30.马克思主义认为,共产主义社会的分配原则是()

  A.按资分配B.按劳分配

  C.按需分配D.平均分配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这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

  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B.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唯一成果

  C.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D.具有中国特点、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

  32.下列各项属于哲学基本问题内容的有()

  A.物质和意识谁是第一性的问题B.物质世界是否运动发展的问题

  C.物质世界是否普遍联系的问题D.物质世界可不可以认识的问题

  33.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表现在()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34.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上的作用表现为()

  A.实现社会变革B.创造物质财富

  C.创造精神财富D.摆脱一切制约

  35.资本主义剩余价值生产的基本方法有()

  A.超额剩余价值生产B.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C.绝对剩余价值生产D.垄断剩余价值生产

  36.产业资本在循环运动中所采取的职能形态有()

  A.货币政策B.生产资本

  C.商品资本D.借贷资本

  37.影响利润率的因素有()

  A.剩余价值率B.资本有机构成

  C.资本周转速度D.不变资本的节约

  38.经济全球化主要包括()

  A.生产全球化B.贸易全球化

  C.资本全球化D.劳务全球化

  39.19世纪初期欧洲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有()

  A.法国的圣西门B.法国的傅立叶

  C.英国的欧文D.德国的黑格尔

  40.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共同具有的基本特征有()

  A.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

  B.生产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C.劳动人民成为社会的主人

  D.以集体主义为意识形态的核心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1.简述真理及其客观性的含义。

  42.简述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含义及主要表现。

  43.简述价值规律的内容及作用。

  44.简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

  45.简述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原因。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试述辩证否定观的内容,并用以说明应怎样对待我国传统文化和外国文化。

  47.试述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历史进步性和阶级局限性。

全国2010年4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自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

  A.人们对客观事物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

  B.人们对人生目的和人生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

  C.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D.人们在一定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移并身体力行的态度

  2.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

  A.实现共产主义B.过上安定富裕的生活

  C.实现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D.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3.人们在确立理想和追求理想的过程中经常会感受到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对待和处理这种矛盾的正确态度是()

  A.用理想来否定现实B.用现实来否定理想

  C.在观念中化现实为理想D.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4.下列选项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优良传统的是()

  A.“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B.“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C.“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D.“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5.在当代,对每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来说,爱国主义首先体现在()

  A.对社会主义中国的热爱上

  B.勇于和善于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竞争

  C.全面肯定和接受中华民族道德传统

  D.把中国纳入西方的发展模式和发展轨道

  6.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中,始终发挥着民族精神的核心作用的是()

  A.社会主义B.集体主义

  C.个人主义D.爱国主义

  7.马克思说:

“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达到完美。

如果一个人只为自己劳动,他也许能成为著名学者、大哲人、卓越诗人,然而他永远不能成为完美无疵的伟大人物。

”这句话表达的意思是()

  A.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是矛盾的、对立的

  B.人生的社会价值是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的基础

  C.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D.自觉提高自我的主体素质和能力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

  8.一个健康的人,不仅要有健康的生理,而且要有良好的心理,即所谓“身心健康”。

下列选项中,反映心理健康状况的是()

  A.身体发育匀称B.生理功能状态良好

  C.有强壮的体力和体魄D.经常保持愉快的心境

  9.在人际交往中,由于性格、经历、文化、修养等个性差异的存在,产生矛盾是难以避免的。

这就要求人们在交往中求同存异,互相包涵。

这说明,在人际交往中应当遵循()

  A.诚信原则B.平等原则

  C.互助原则D.宽容原则

  10.道德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和效力。

通过评价等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际活动,协调人们之间关系的功能和效力,是道德的()

  A.调节功能B.认识功能

  C.激励功能D.惩治功能

 11.社会主义道德区别并优越于其他社会形态道德的显著标志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A.以功利主义为原则B.以知荣明耻为重点

  C.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D.以非强制性规范为特色

  12.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在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或冲突时,要()

  A.坚持集体利益服从个人利益B.坚持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C.为集体利益任意牺牲个人利益D.为个人利益暂时放弃集体利益

  13.《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对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作出了明确的概括,它的主要内容是()

  A.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B.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C.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

  D.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14.人类在长期社会生活实践中逐渐积累起来的、为社会交往和社会公共生活所应当遵守的最基本的行为准则,称为()

  A.家庭美德B.职业道德

  C.个人品德D.社会公德

  15.职业品质是一个人在职业行为和作风中所表现出来的思想、认识、品性等的相对稳定的倾向和特征。

下列选项中,属于优良职业品质的是()

  A.勤奋认真B.马虎大意

  C.自卑自贱D.敷衍塞责

  16.真正的爱情排斥另觅新欢的轻率。

那种只是出于异性吸引的感情冲动不是真正的爱情,那种朝秦暮楚、见异思迁的行为也不是真正的爱情。

这说明,爱情具有()

  A.强烈持久性B.含糊不清性

  C.生物本能性D.平等互利性

  17.在民主政治建设领域,规范人们行为的标准首先是()

  A.道德B.政策

  C.法律D.纪律

  18.与道德相比,法律强调规范指引,重在调整人们的()

  A.内心世界B.外部行为

  C.内心世界和外部行为D.内心世界或外部行为

  19.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是()

  A.以德治国B.依法治国

  C.人民当家作主D.生产资料公有制

  20.一个国家的全部现行法律规范依照一定的标准和原则进行划分,所形成的不同类别称为()

  A.法系B.法律体系

  C.法律渊源D.法律部门

21.立法机关对散见于不同文件中的属于同一门类的法律规范进行审查、修改和补充,从而使其成为具有内在有机联系的统一体的国家立法活动,称为()

  A.法律制定B.法律汇编

  C.法律编纂D.规范性文件的清理

  22.国家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按照法律规定的职权和程序运用法律规范处理具体案件的活动,称为()

  A.法律适用B.法律执行

  C.法律遵守D.法律制裁

  23.宪法的修改程序比制定、修改普通法律更严格,要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体代表中的()

  A.1/10以上提议B.1/5以上提议

  C.1/2以上提议D.2/3以上提议

  24.国体决定了一国的国家性质。

我国的国体是()

  A.人民民主专政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5.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形式具有多样性。

其中,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的主导力量的是()

  A.个体经济B.私营经济

  C.全民所有制经济D.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

  26.行政行为有效成立后,非依法律规定不得随意变更和撤销。

这体现的是行政行为的()

  A.确定力B.拘束力

  C.执行力D.影响力

  27.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以及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是()

  A.商法B.民法

  C.公司法D.经济法

  28.物权是权利主体依法享有直接支配其特定物,并享受其利益的排他性权利。

最完整、最充分的物权种类是()

  A.质押权B.抵押权

  C.所有权D.用益物权

  29.我国刑法分则将犯罪行为分为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行为、侵犯财产权利的行为等十类,其分类依据是()

  A.犯罪主体B.犯罪客体

  C.犯罪客观方面D.犯罪主观方面

  30.公、检、法三机关依照法定权限受理刑事案件,属于刑事诉讼管辖中的()

  A.审判管辖B.立案管辖

  C.级别管辖D.地域管辖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中共十七大报告特别提出,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

”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

  A.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

  B.鼓舞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昂扬斗志

  C.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在全社会的凝聚力量

  D.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和教育人民

  32.爱国主义不仅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而且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

在当代中国,以实际行动履行爱国义务,需要()

  A.投身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B.把握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爱任何性质的任何国家

  C.确立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自觉维护祖国的安定、团结和统一

  D.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过硬本领

  33.现实生活中,人们对待人生的态度千差万别、多种多样。

培养和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能够()

  A.促进人生目的的达到B.调整人生道路的方向

  C.有助于人生价值的实现D.使人一直生活在顺境之中

  34.走好人生之路,创造有价值的人生,需要协调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下列有关个人与社会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个人完全由社会所决定,对社会不具能动作用

  B.个人应在社会发展中认识自我,调整和充实自我

  C.社会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个人是构成社会的条件

  D.个人承担社会责任、履行社会义务是社会存在和发展必不可少的前提

  35.一心为公、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无私奉献是为人民服务,顾全大局、先公后私、爱岗敬业、办事公道也是为人民服务,热心公益、助人为乐、见义勇为、扶贫济困、帮残助残是为人民服务,诚实劳动、获取正当的个人利益也还是为人民服务。

这说明,为人民服务()

  A.是人类社会各阶级普遍的道德要求

  B.包含着社会主义道德的不同层次的要求

  C.只是对共产党员和一切先进分子的要求

  D.体现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的统一

  36.每个社会集团都有它自己的荣辱观。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A.是引领社会风尚的一面旗帜

  B.反映了社会主义道德的本质要求

  C.指明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方向

  D.是人类历史上流传下来的全部道德文明

  37.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

要实现法治的公平正义,必须坚持()

  A.实体公正B.程序公正

  C.及时高效D.效率优先

  38.法律解释是有关国家机关、组织或个人根据法律的规定和法学理论对法律所作的说明。

下列属于我国正式法律解释的有()

  A.立法解释B.司法解释

  C.行政解释D.学理解释

  39.人身权包括人格权和身份权。

下列属于人格权的有()

  A.配偶权B.姓名权

  C.肖像权D.名誉权

  40.在我国,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可以仲裁。

我国仲裁法的基本原则有()

  A.自愿原则B.公平原则

  C.独立原则D.一裁终局原则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1.简述爱国主义的含义和基本内容。

  42.简述人生目的的含义及其在人生观中的地位。

  43.道德的社会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44.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规定的公民和组织在维护国家安全方面的主要义务。

  45.简述法的规范作用。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联系实际论述当代中国大学生应如何把个人的理想信念与社会的理想信念统一起来。

  47.联系实际论述如何通过道德修养形成良好的个人品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