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基础复习题选修课.docx
《数据库基础复习题选修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据库基础复习题选修课.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数据库基础复习题选修课
[数据库基础]复习题(选修课)
第一篇绪论
1.试述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概念。
答:
(1)数据(Data):
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称为数据。
数据的种类有数字、文字、图形、图像、声音、正文等。
数据与其语义是不可分的。
(2)数据库(DataBase,简称DB):
数据库是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的、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
数据库中的数据按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描述和储存,具有较小的冗余度、较高的数据独立性的易扩展性,并可为各种用户共享。
(3)数据库系统(DataBaseSytem,简称DBS):
数据库系统是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后的系统构成,一般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开发工具)、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构成。
(4)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ManagementSytem,简称DBMS):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用于科学地组织和存储数据、高效地获取和维护数据。
DBMS的主要功能包括数据定义功能、数据操纵功能、数据库的运行管理功能、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
2.试述文件系统与数据库系统的区别和联系。
答:
文件系统与数据库系统的区别是:
文件系统面向某一应用程序,共享性差,冗余度大,数据独立性差,记录内有结构,整体无结构,由应用程序自己控制。
数据库系统面向现实世界,共享性高,冗余度小,具有较高的物理独立性和一定的逻辑独立性,整体结构化,用数据模型描述,由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数据的安全性、完整性、并发控制和恢复能力。
文件系统与数据库系统的联系是:
文件系统与数据库系统都是计算机系统中管理数据的软件。
3.试述数据库系统的特点。
答:
数据库系统的主要特点有:
(1)数据结构化。
数据库系统实现整体数据的结构化,这是数据库的主要特征之一,也是数据库系统与文件系统的本质区别。
(2)数据的共享性高,冗余度低,易扩充。
数据库的数据不再面向某个应用而是面向整下系统,因此可以被多个用户、多个应用以多种不同的语言共享使用。
由于数据面向整个系统,是有结构的数据,不仅可以被多个应用共享使用,而且容易增加新的应用,这就使得数据库系统弹性大,易于扩充。
(3)数据独立性高。
数据独立性包括的物理独立性和数据的逻辑独立性。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模式和二级映像功能保证了数据中的数据库中的数据具有很高的物理独立性和逻辑独立性。
(4)数据由DBMS统一管理和控制。
数据库的共享是并发的共享,即多个用户可以同时存取数据库中的数据甚至可以同时存取数据库中同一个数据。
为此DBMS必须提供统一的数据控制功能,包括数据的安全性保护、数据的完整性检查、并发控制和数据库恢复。
4.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有哪些?
答:
(1)数据库定义功能;
(2)数据存取功能;(3)数据库运行管理;(4)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
5.试述数据模型的概念、数据模型的作用和数据模型的三个要素。
答:
数据模型是数据库中用来对现实世界进行抽象的工具,是数据库中用于提供信息表示和操作手段的形式构架。
一般地讲,数据模型是严格定义的概念的集合。
这些概念精确描述了系统的静态特性、动态特性和完整性约束条件。
因此数据模型通常由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完整性约束三部分组成。
(1)数据结构:
是研究的对象类型的集合,是对系统静态特性的描述。
(2)数据操作:
是指对数据库中各种对象(型)的实例(值)允许进行的操作的集合,包括操作及有关的操作规则,是对系统动态特性的描述。
(3)数据的约束条件:
是一组完整性规则的集合。
完整性规则是给定的数据模型中数据及其联系所具有的制约和依存规则,用以限定符合数据模型的数据库状态的变化,以保证数据的正确、有效、相容。
6.试述概念模型的作用。
答:
概念模型实际上是现实世界到机器世界的一个中间层次。
概念模型用于信息世界的建模,是现实世界到信息世界的第一层抽象,是数据库设计我员进行数据库设计的有力工具,也是数据库人员和用户之间进行交流的语言。
7.试述关系模型的概念,定义并解释以下术语:
(1)关系
(2)属性(3)域(4)元组(5)主码(6)关系模式
答:
关系模型由关系数据结构、关系操作集合和关系完整性约束三部分组成。
在用户观点下,关系模型中数据的逻辑结构是一张二维表,它由于和列组成。
(1)关系:
一个关系对应通常说的一张表;
(2)属性:
表中的一列即为一个属性;
(3)域:
属性的取值范围;
(4)元组:
表中的一行即为一个元组;
(5)主码:
表中的某个属性组,它可以惟一确定一个元组;
(6)关系模式:
对关系的描述,一般表示为
关系名(属性1,属性2,…,属性n)
8.试述关系数据库的特点。
答:
关系数据模型具有下列优点:
(1)关系模型与非关系模型不同,它是建立在严格的数学概念的基础上的。
(2)关系模型的概念单一,无论实体还是实体之间的联系都用关系表示,操作的对象和操作的结果都是关系,所以其数据结构简单、清晰,用户易懂易用。
(3)关系模型的存取路径对用户透明,从而具有更高的数据独立性、更好的安全保密性,也简化了程序员的工作和数据库开发建立的工作。
当然,关系数据模型也有缺点,其中最主要的缺点是,由于存取路径对用户透明,查询效率往往不如非关系数据模型。
因此为了提高性能,必须对用户的查询请求进行优化,增加了开发数据库管理系统的难度。
9.试述数据库系统三级模式结构,这种结构的优点是什么?
答:
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由外模式、模式和内模式组成。
外模式,亦称子模式或用户模式,是数据库用户(包括应用程序员和最终用户)能够看见和使用的局部数据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数据库用户的数据视图,是与某一应用有关的数据的逻辑表示。
模式,亦称逻辑模式,是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所有用户的公共数据视图。
模式描述的是数据的全局逻辑结构。
外模式涉及的是数据的局部逻辑结构,通常是模式的子集。
内模式,亦称存储模式,是数据在数据库系统内部的表示,即对数据的物理结构和存储方式的描述。
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是对数据的三个抽象级别,它把数据的具体组织留给DBMS管理,使用户能逻辑抽象地处理数据,而不必关心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和存储。
为了能够在内部实现这三个抽象层次的联系和转换,数据库系统在这三级模式之间提供了两层映像:
外模式/模式映像和模式/内模式映像。
正是这两层映像保证了数据库系统中的数据能够具有较高的逻辑独立性物理独立性。
10.定义并解释以下术语:
模式、外模式、内模式、DDL、DML。
性?
答:
模式、外模式、内模式的解释参见第9题。
DDL:
数据定义语言,用来定义数据库模式、外模式、内模式的语言。
DML:
数据操纵语言,用来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查询、插入、删除和修改的语句。
11.试述数据库系统的组成。
答:
数据库系统一般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开发工具)、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和用户构成。
12.DBA的职责是什么?
答:
负责全面地管理和控制数据库系统。
具体职责包括:
①决定数据库的信息内容和结构;②决定数据库的存储结构和存取策略;③定义数据的安全性要求和完整性约束条件;④监督和控制数据库的使用和运行;⑤改进和重组数据系统。
13.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和关系模型这三种基本数据模型各有哪些优缺点?
答:
层次模型的优点是:
结构清晰,表示各结点之间的联系简单;容易表示如“家族关系”等现实世界的层次结构的事物及其之间的联系。
缺点是:
不能表示两个以上实体型之间的复杂联系和实体型之间的多对多联系;严格的层次顺序使数据插入和删除操作变得复杂,如父结点的删除导致子结点的删除。
网状模型的优点是:
能够表示实体之间的多种复杂联系。
缺点是:
网状模型比较复杂,需要程序员熟悉数据库的逻辑结构;在重新组织数据库时容易失去数据独立性。
关系模型的优点是:
使用表的概念,简单直观;直接表示实体之间的多对多联系;具有更好的数据独立性;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
缺点是:
关系模型的联结等操作开销较大,需要较高性能计算机的支持。
第二篇关系数据库
1.试述关系模型的三个组成部分。
答:
关系模型关系数据结构、关系操作集合和关系完整性约束三部分组成。
2.定义并理解下列术语,说明他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1)域、笛卡儿积、关系、元组、属性
(2)主码、候选码、外部码
(3)关系模式、关系、关系数据库
(1)答:
域:
域是一组具有相同数据类型的值的集合。
笛卡儿积:
给定一组成域D1,D2,…,Dn,这些域中可以有相同的。
这组域的
笛卡儿积为:
D1×D2×…×Dn={(d1,d2,…,dn)ldi∈Di,i=1,2,…,n}
其中每一个元素(d1,d2,…,dn)叫做一个n元组(n-tuple)或简称元组(Tuple)。
元素中的每一个值di叫做一分量(Component)。
关系:
在域D1,D2,…,Dn上笛卡儿积D1×D2×…×Dn的子集称为关系表示为
R(D1,D2,…,Dn)
元组:
关系中的每个元素的关系中的元组。
属性:
关系也是一个二维表,表的每行对应一个元组,表的每列对应一个域。
由于域可以相同,为了加以区分,必须对每列起一名字,称为属性(Attribute)。
(2)答:
候选码:
若关系中的某一属性组的值能惟一地标识一个元组,则称该属性组为候选码(Candidatekey)。
主码:
若一个关系有多个候选码,则选定其中一个为主码(Primarykey)。
外部码:
设F是基本关系R的一个或一组属性,但不是关系R的码,如果F与基本关系S主码KS相对应,则称F是基本关系R的外部码(Foreignkey),简称外码。
基本关系R称为参照关系(Referencingrelation),基本关系S称为被参照关系(Referencedrelation)或目标关系(Targetrelation)。
关系R和S可以是相同的关系。
(3)答:
关系模式:
关系的描述称为关系模式(RelationSchema)。
它可以形式地表示为R(U,D,dom,F)
其中R为关系名,U为组成该关系的属性名集合,D为属性组U中属性所来自的域,dom为属性向域的映像集合,F为属性间数据的依赖关系集合。
关系:
在域D1,D2,…,Dn上笛卡儿积D1×D2×…×Dn的子集称为关系,表示为R(D1,D2,…,Dn)
关系是关系模式在某一时刻的状态或内容。
关系模式是静态的、稳定的;而关系是动态的、随时间不断变化的,因为关系操作在不断更新着数据库中的数据。
关系数据库:
关系数据库也有型和值之分。
关系数据库的型也称为关系数据库模式,是对关系数据库的描述,它包括若干域的定义以及在这些域上定义的若干关系模式。
关系数据库的值是这些关系模式在某一时刻对应的关系的集合,通常就称为关系数据库。
3.试述关系模型的完整性规则。
在参照完整性中,为什么外部码属性的值也可以为空?
什么情况下才可以为空?
答:
实体完整性规则:
若属性A是基本关系R的主属性,则属性A不能取空值。
参照完整性规则:
若属性(或属性组)F是基本关系R的外码,它与基本关系S的主码Ks相对应(基本关系R和S不一定是不同的关系),则对于R中每个元组在F上的值必须为:
或者取空值(F的每个属性值均为空值);或者等于S中某个元组的主码值。
外部属性可以为空,因
为外部属性对其基本关系本身是非码,不是标识元组的属性值,故可以为空。
当此属性值尚未确定时,此外部属性为空。
第三篇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SQL
1.试述S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