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赫哲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770678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0.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赫哲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黑龙江省赫哲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黑龙江省赫哲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黑龙江省赫哲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黑龙江省赫哲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赫哲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docx

《黑龙江省赫哲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赫哲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黑龙江省赫哲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docx

黑龙江省赫哲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中文摘要及关键词………………………………………………………1

一绪论………………………………………………………………………1

二赫哲族民俗旅游资源概况…………………………………………2

渔业生产文化资源状况………………………………………………2

物质文化资源状况…………………………………………………3

精神文化资源状况………………………………………………4

三赫哲族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问题分析及对策…………………………5

赫哲族民俗旅游资源开发需要重视的问题…………………………5

赫哲族民俗旅游资源开发不足的对策………………………………6

四赫哲族民俗旅游资源未来发展策略……………………………………7

“参与型”旅游的发展策略…………………………………………7

“娱乐型”旅游的发展策略…………………………………………7

“民族型”旅游的发展策略………………………………………8

结束语………………………………………………………………………9

参考文献………………………………………………………………………10

致谢………………………………………………………………………12

 

黑龙江省赫哲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摘要:

赫哲族的民俗风情成为近年来三江地区旅游业开发的新亮点。

赫哲族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包括民族神话传说、服饰饮食习惯、建筑风格以及民间艺术等,都是旅游资源独具特色的亮点。

目前,赫哲族文化旅游业的发展还面临很多问题,旅游文化缺乏科学、合理、系统的开发,也是十分明显的。

因此,研究赫哲族文化旅游业资源,并探讨开发现状、方式及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以及赫哲族文化旅游业未来的发展构想和思路。

从而为赫哲族文化旅游业的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指导和参考。

关键词:

文化旅游;赫哲族;资源开发

Abstract:

thefolkcustomshasbecomeanewbrightspotoftourismdevelopmentofSanjianginrecentyears.ThetouristresourcesoffolkcultureofHezheNationalityincludingrich,mythsandlegends,clothinganddiethabits,architecturalstyleandfolkart,isauniquetourismresourceshighlights.Atpresent,thedevelopmentoftheculturaltourismindustryisalsofacingmanyproblems,lackofscientific,rationaldevelopmentoftourismculture,system,isalsoveryobvious.Therefore,researchontheculturaltourismresources,anddiscussesthedevelopmentstatus,modeandexistingproblems,putforwardthefuturedevelopmentofthecorrespondingcountermeasuresandHezheculturetourismandideas.Toprovideguidanceandreferenceforthedevelopmentofculturaltourismindustry.

Keywords:

culturaltourismresourcesdevelopment;nationality

一绪论

旅游作为一种行业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行游览活动成为人们生活的一个部分,才比较迅速地发展起来。

旅游业具有“永远的朝阳产业”和“无烟产业”的美称,它已经和石油业、汽车业并列为世界三大产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文化旅游也迅速的发展,并占有一定的旅游市场,随着国民的旅游意识不断被激发起来,国内的文化旅游市场潜力不容小觑。

地处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三江汇合的佳木斯地区,有着一支只有三四千人的少数民族——赫哲族。

赫哲族是我国的六小民族之一,是中国北方唯一的以捕鱼为生的民族,历史上被称为“鱼皮部落”,至今仍保留着自己的民族特色,捕鱼文化独具当地特色,其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吸引着众多游客,赫哲族民族文化旅游资源至今保存完好。

赫哲族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中的人文旅游也很丰富,民族神话传说、服饰饮食习惯、建筑风格以及民间艺术等,都是独具特色旅游资源。

而且,三江平原地区的旅游生态环境容量也极为可观,周围的湿地以及江河平原使得该地区环境优美,交通条件便利,火车、汽车、飞机以及水运都很便捷。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的变迁,赫哲人与外界的交流增多,民族传统文化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随着现在城市生活的压力日益增加,城里人更加憧憬大自然的乐趣。

而三江平原地区的赫哲族多生活在偏远小镇,具有田园风光,空气清新,人们的旅游视野逐渐走向了广大的原生态的民俗风情文化旅游。

赫哲族的民俗风情成为三江地区旅游业开发的新亮点,其开发策略更符合当今旅游发展的新潮流,让游客能够在旅行过程中放松心情的同时获取更多的知识,提高旅游的参与体验程度,在游玩时给精神汲取营养,让旅行生活过的更有意义。

赫哲族正符合游客的这一心理需求。

通过旅游可以走进大自然、融入大自然、修身养性,同时更真实地体验到不同于现代都市生活的另一种生活方式。

旅游业的发展也使得赫哲人民产生了文化的认同感,重新认识到了民族文化的重要性。

近年来,政府非常重视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民族文化旅游的开发前景极为可观。

合理地赫哲族民族文化资源,一方面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赫哲族文化,另一方面也能够带动当地经济,为经济发展做一定贡献。

然而过去的发展并不理想,在旅游开发和民族文化保护之间也有一定的问题,因此如何权衡两者之间的关系成为开发赫哲民族文化旅游的最大难题。

本文详细论述了赫哲族文化旅游资源及其开发现状、方式,分析存在的问题,探讨了相应的对策,并提出了赫哲族文化旅游业的未来的发展构想和思路。

从而为赫哲族文化旅游业的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指导和参考。

二赫哲族民俗旅游资源概况

赫哲族文化旅游资源建立在赫哲族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的,促进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部分民族传统文化被挖掘开发成旅游资源,通过旅游开发能让游客了解、观赏及体验到的赫哲族的民族文化。

本小节详细分析了赫哲族文化旅游资源。

渔业生产文化资源状况

赫哲族人世代以捕鱼为生,赫哲先民以吃生鱼肉,穿鱼皮衣,盖鱼皮被,点鱼油灯为主要习俗,鱼文化是很有研究价值的。

赫哲人生存的环境中,渔猎资源丰富,为赫哲族发展自己的经济文化类型,提供了良的先决条件。

赫哲族世代居住在江河沿岸,其生产方式以渔业为主,赫哲人民创造了一系列与渔、猎相关的生产方式,并逐渐发展成为本民族的传统文化。

赫哲族捕鱼工具可分为叉、钩、网三类和捕鱼交通工具船,鱼叉有活杆叉和连杆叉两种;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地方赫哲人用不同的网来捕获鱼,网具种类主要有圈网、扒网、拉网、铃挡网、抬网、挂网、旋网等;船是赫哲人捕鱼的交通工具,主要有独木船、桦皮船、舟山板船以及当前普遍使用小型机动船。

赫哲人民摸索出一些简单的捕鱼技术,主要有棒击、网捕、叉捕和挡樊子。

最早采用木棒打鱼,渔汛期时鱼多能用棒击鱼;赫哲人也常用网捕鱼手段,而叉捕是赫哲族的一种特有的重要捕鱼手段;挡樊子捕鱼,通过在水里插杨柳枝堵截鱼,将鱼拦在一小范围内在捕捉。

赫哲族偏爱鱼宴,爱吃鲜鱼,有“鱼不入海不能称之为鱼儿,不尝炒鱼毛就不算到过赫哲家”的民谣。

有一道风味独特的菜叫“鱼刨花”,赫哲人把冬季打上来的刚刚结冻的鱼,剥去鱼皮切成薄片,蘸盐和酱后食用,边喝老酒边吃鱼片,美不堪言。

如今,这些渔业特色已被逐步地开发成旅游资源,如赫哲人向游客表演的捕鱼技术节目;通过鱼皮画展现的捕鱼活动;捕鱼工具被制作成工艺品供游客参观等等。

物质文化资源状况

衣食住行是物质文化资源的基础,赫哲族的衣食住行与渔、猎密不可分,在这一特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基础上传统的渔猎文化得意传承,并流传下来。

赫哲族的物质民俗具有明显的“渔猎文化”特征和浓厚的民族特色。

以下从服饰、饮食、居住、交通、婚俗等方面分析了衣食住行的“渔文化”特征。

赫哲族在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中创造出了“鱼皮衣”,体现了赫哲人利用、改造和适应自然的意志,以及与自然相适应的特点,鱼皮衣是赫哲族最具特色的服饰。

制作过程包括:

剥鱼皮、将鱼皮阴干、去肉脂除鳞、靴制、制鱼皮线、磨刺鱼骨针、拼缝等。

哲人也以狍子皮为面料做兽皮衣,耐寒保暖,所戴的抱头皮帽和桦皮帽极富民族特色。

赫哲族形成了以鱼类为主要食品的具有民族特色的“食鱼文化”。

主要有熟和生两类食用方法:

熟食的有鱼松、烤鱼、煎鱼、炖鱼、炸鱼等;生食的有鲜鱼和鱼干。

赫哲人具有自己的一套独特的烹饪生鱼的手法,用新鲜的鲍鱼、鲤鱼、鳃鱼、草根、鲤鱼、白鱼等为原料,做出各式各样的菜肴,其中较著名的有:

生鱼片、生鱼刨花、拌菜生鱼、鱼干等。

现在赫哲人在节日或招待客人时均以米、面为主食,鱼、兽肉等则成了副食,但到赫哲族所在的地方人家中,仍能品尝到赫哲风味的美食。

赫哲人以捕鱼为生,他们的住处都在江河沿岸,由于渔猎生产要根据生产季节转移地点,因而赫哲人的住房很多都是临时的,也有部分固定住房和用于存放粮食及杂物的辅助性建筑。

临时的住房主要有地窖子(胡如布)、草窝棚(阔恩布如昂库)、撮罗子(撮罗昂库)等;固定住房主要有正房和马架子(卓),赫哲人典型的固定性住房是正房,大多建造在村屯中,在靠近江、河岸的高地上;院落里建筑的一些辅助性建筑是赫哲族居住文化的另一种表现,“鱼楼子”位于赫哲人在住房的东侧或西侧,用以存放兽肉、鱼干、粮食等食物及渔猎工具等。

赫哲人常年生活在江河沿岸,冬季寒冷多冰雪,是交通文化的形成的基础。

为了适应当地的气候环境,赫哲人创造了便于生产生活的具有当地特色的交通工具。

早期的交通工具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为便于在冬季冰雪地面上的交通而创作的,有马拉雪橇、滑雪板、狗拉雪橇等;另一类是为方便水上交通和捕鱼建造的舶板船、快马子、独木船、桦皮船等。

赫哲人是很勤劳朴实的,他们的婚姻观念具有民族的开明的特征。

崇尚一夫一妻制,但不崇尚门当户对、嫌贫爱富的婚姻观念,而择偶的根本标准是男女双方勤劳正直、贤惠能干,同时也结婚对象也不仅限于同族人。

在赫哲人眼中,无论是娘家还是婆家都把离婚看做是家族中的丑事,但赫哲人对寡妇改嫁却不加限制。

赫哲族物质文化旅游资源内容丰富,类型多样,随着旅游的发展,物质文化旅游资源不断被开发,从中赫哲族物质文化有很多自创的民族特色的工艺和技术,也先后被列为中国民族民间保护工程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加以保护。

精神文化资源状况

“万物有灵论”构成了赫哲人原始崇拜和原始宗教信仰的基础。

在赫哲人中曾有过祖先崇拜、灵物崇拜、自然崇拜、鬼神崇拜、图腾崇拜等原始崇拜,这些原始崇拜在平时生活文化中有所体现,如民族服饰图案和居住文化中许多禁忌和习俗源于自然崇拜。

赫哲人在“万物有灵论”和原始崇拜基础上,产生了赫哲族的原始宗教“萨满教”。

如今,萨满教被发展成为旅游资源的传统文化,萨满的服饰、神具等制作成工艺品进行销售和展览,或作为演出服在赫哲族节日盛会上出现;传承了氏族的历史和氏族历年积累的文化知识的萨满音乐和舞蹈,成为赫哲人宝贵的文化遗产,如今萨满教的音乐舞蹈日渐稀少,只出现了民俗文化村和民族节日盛会等表演活动中。

赫哲族在渔猎活动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包括民族艺术、民族文学和民族体育,这些民族文化反映了赫哲族的渔猎文化特征,是研究赫哲族的旅游文化的材料来源,其丰富多样的内容、形式作为旅游资源,兼备了参与体验性和艺术观赏性,使游客能够更深入地体验和了解赫哲族的文化与特征。

赫哲族丰富多彩的渔业文化、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资源为赫哲族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赫哲族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问题分析及对策

赫哲族民俗旅游资源开发需要重视的问题

1)交通不便的弊端。

赫哲人以捕鱼为生,他们的住处都在江河沿岸,且气候多变,多冰雪。

交通发展滞后成为赫哲族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最大的制约因素。

“要想富,先修路”,只有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才能吸引更多的开发商来投资,才能吸引更多的城里人到乡下去体验自然、体验特色文化,解决交通问题是赫哲族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首要问题。

2)宣传不足的弊端。

任何形式的旅游项目,在开发的初期都需要有一定的宣传来宣传吸引游客,特别是省外的游客,当促销的力度还不够时,人们就不知道更无从了解赫哲族。

目前,赫哲族的民俗文化的媒体宣传力度还有待提升,需要联合更多的新闻和电视媒体来宣传赫哲族,注重运用大型节庆、电视专题片、宣传图片、报纸广告等手段去宣扬赫哲人的风俗民情,以扩大社会影响,只有宣传工作到位了,赫哲族文化开发的很多问题才能迎刃而解。

赫哲族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必须要有政府的扶持,由专业人员和当地民众共同,努力才能完成,并提供经费上的帮助。

3)赫哲族民俗文化资源开发与保护的矛盾。

由于与外界的联系和交流日益增加,再加上赫哲族人不反对通婚,因此,汉文化正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他们,越来越多年轻的赫哲人不熟悉和了解本民族的文化,传统的赫哲族文化资源正在不断地流失。

因此,保护好赫哲族原滋原味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显得异常迫切。

当然,异地文化的冲击和影响、传统文化价值的丧失以及纯朴民风的丢失和崇洋媚外思想的不断地威胁着赫哲族文化的延续和发展。

再加上开发民俗文化资源过程中,过分夸大地宣传渲染,使旅游接待地纯朴的民俗文化丧失了原有的问道。

这些在开发过程红都是非常值得注意的,如果没有处理好开发和保护两个方面,那么赫哲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将失去意义,也不能够持久。

赫哲族民俗旅游资源开发不足的对策

民俗旅游资源开发是一项复杂的工作,任何一个环节的问题处理不妥当都会影响开发的质量。

针对赫哲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目前开发的现状,提出了几条应对的策略。

1)体现民族个性。

旅游项目要注重发掘自己的特色,不应该过多地模仿或是照搬其他地区旅游发展模式。

民俗文化重要呈现民族文化原滋原味的感觉,让游客体验到它的真实面。

不必参杂过多的现代元素,也尽量减少模仿别处,要有赫哲族的个性,体现该民族特色。

开发赫哲族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是因为它独具特色,要重视体现出赫哲族人文、地理、环境的特色。

只有有特色才具有生命力,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2)重视游客体验。

一切要以游客为中心,游客参与进来。

赫哲族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不仅要做到游客自己游览观光,还要带动游客直接参与体验当地的渔业生产活动,比如捕鱼,制作鱼皮服饰等等,让游客真真切切地感受当地文化的魅力。

3)开发和保护相结合。

当前,因为社会文化的变迁和环境的改变,赫哲族传统文化逐渐改变甚至消失,赫哲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有可能失去文化的支撑,而成为空壳,赫哲族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面临的严峻形势。

因此,要在保护和尊重赫哲族的民俗风情的前提下,进行合理有效的开发,促进该地区可持续性的发展。

保存好赫哲族地区的民俗文化办的丰富多样性,既满足了不同层次游客的需求,也突出该地区的独特性。

因此,在对赫哲族文化旅游资源进行开发时,我们应该切实地遵循保护性原则,只有做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相结合,才能保证赫哲族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四赫哲族民俗旅游资源未来发展策略

“参与型”旅游的发展策略

首先,赫哲族民俗旅游要走“参与型”路线,亦称之为“体验型”路线,以"体验"为主的新旅游形式。

与传统观光旅游相比,体验旅游注重的是游客对旅游产品的感受、体验、享受的过程,而不是一味追求“到此一游”的旅游结果,从某种程度上更强调心理感知和理解。

在体验经济时代,随着旅游者旅游经历的日益丰富而多元,旅游消费观念的日益成熟,旅游者对体验的需求日益高涨,他们已不再满足于大众化的旅游产品,更渴望追求个性化、体验化、情感化、休闲化以及美化的旅游经历。

通过旅游者的参与和互动活动,旅游者能更深层次的感受旅游消费的每一个细节,体会文化旅游的内涵和魅力,获得更直观和深刻的旅游体验。

因此,参与型旅游也能更好地重现赫哲族的生存活动过程,具有独特的优势。

现今流行的许多传统渔具的手工艺制作、乡村捕鱼活动以及滑雪等旅游活动等追求的就是这样一个心理体验的过程。

都市生活日益现代化的今天,旅游者越来越对自己的生活圈失去兴致,对异域他乡的民俗风情产生浓厚的兴趣。

因为赫哲族民俗旅游文化资源开发不仅要重视其观赏性,要更多地提高游客的参与度,走体验型旅游路线。

“娱乐型”旅游的发展策略

其次,旅游的最初目的就是要达到放松身心,愉悦自我,因此,要重视文化旅游的娱乐的性,避免使游客感度乏味,旅游娱乐指的只是一次旅游活动中的一种旅游行为,其旅游活动并不一定以娱乐为主要动机,也可能是其他类型旅游活动过程中穿捶一种文娱活动项目。

城里游客之所以花费大量的时间、金钱和精力去到异地他乡参观民俗旅游,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其文化具有很强大的吸引力和异地无法比拟的情调和色彩。

旅游娱乐的总体发展趋势是主题化,树立鲜明的主题、深入挖掘主题、创造独特主题,是各国旅游娱乐业共同追求的目标。

其中,深入挖掘主题,主要是挖掘民族文化,在此基础上,努力形成新的旅游吸引物。

例如,赫哲族地处东北地区高寒地带,滑雪类和冬季捕鱼类项目都可以给游客带去无穷的乐趣。

其合理的开发赫哲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重视娱乐体现,能够给游客留下难忘的印象,让游客流连忘返。

同时以当地土著民族文化为主体并通过进一步深人挖掘内涵而形成的一种文化。

“民族型”旅游的发展策略

赫哲族的民俗文化丰富多彩,开发“民族型”旅游,是国内外游客了解赫哲族的窗口,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和体验到赫哲族的民俗文化。

同时开发赫哲族“民族型”旅游也有助于当地文化的宣传和保护。

在旅游业迅速发展的今天,赫哲族民俗文化的旅游价值在于建立民俗风情旅游点,规划民俗旅游区,让游客了解黑龙江赫哲族独具特色的民俗资源。

 

结束语

独具奇特感、新鲜感、快乐感和美感的黑龙江省赫哲族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以其质朴的民风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人前来旅游观光。

走进赫哲族,可以让人们感受到民族文化的无穷魅力。

赫哲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不仅可以保护这珍贵的民俗文化,还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赫哲族、了解赫哲族文化,使赫哲族民俗文化以其独特的视角走向世界,给世人呈现最好的、最真实的一面。

未来世界旅游市场的趋势是从以观光型旅游为主向文化体验与观光旅游转变,民俗的特点具有民族性、文化性和参与性,在旅游中游客不仅追求更多的是参与性和娱乐性,突出求新、求异和求奇的心理,更能够了解异地文化和民俗风情,陶冶自身情操。

本文详细论述了赫哲族文化旅游资源及其开发现状、方式,分析存在的问题,探讨了相应的对策,并提出了赫哲族文化旅游业的未来的发展构想和思路。

由于时间有限,对赫哲族的全面把握还存在不足之处,同时掌握的资料也不够充分,希望在将来的进一步研究中能够掌握更多的信息,对赫哲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更加关注,从而为赫哲族文化旅游业的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指导和参考。

 

参考文献

[1]崔玉范.赫哲族传统文化与民族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2]张嘉宾.黑龙江赫哲族.哈尔滨出版社,2003:

111.

[3].刘颖.赫哲族旅游业发展探析.黑龙江民族丛刊,2009,(3):

28-33.

[4]张嘉宾.黑龙江赫哲族.哈尔滨出版社.2003:

5.

[5]刘颖.赫哲族旅游业发展探析.黑龙江民族丛刊,2009,(3):

28-33.

[6]吴必虎.余青.中国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研究综述.民族研究,2000,(4):

85-94.

[7]盖陆祎,张维志.赫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问题与对策[J].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08(02).

[8]窦开龙.我国民族旅游研究的主要成果及存在的问题[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02).

[9]刘筏筏.论民族地区旅游发展与民族文化保护──社区居民参与的视角[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8(02).

[10]覃志鹏.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03).

[11]WorldTourismOrganization(WTO).Agenda21fortheTravelandTourismIndustry:

towardsenvironmentallysustainabledevelopment.1997.

[12]WorldTourismOrganization(WTO).SustainableTourismDevelopment:

GuideforLocalPlanners.1993.

[13]周春发.旅游场域中的乡村社会变迁[D].上海大学2009.

[14]李淼焱.中国工业旅游发展模式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

[15]何玉芳.赫哲族、那乃族文化变迁比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

[15]黄燕玲.基于旅游感知的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农业旅游发展模式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

[16]杨昇,王晓云,冯学钢.近十年国内外民族旅游研究综述[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S1).

[17]王海龙.赫哲族特色体育项目作为旅游资源的开发与研究[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02).

[18]孔德明.试论赫哲族鱼皮服饰审美与手工技艺的传承和保护[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1).

[19]牛翠萍.赫哲先人的地域分布及特点[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8(01).

[20]计伟楠.黑龙江省赫哲族民俗调查报告[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32).

[21]崔佳凤.浅析佳木斯个性化旅游发展趋势[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8).

[22]郭琳.对生态旅游和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河南林业.2003(06).

 

致谢

本设计在XX老师的悉心指导和严格要求下业已完成,从课题选择、方案论证到具体研究内容,无不凝聚着XX老师的心血和汗水,在本科学习和生活期间,也始终感受着导师的精心指导和无私的关怀,我受益匪浅。

在此向XX老师表示深深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本设计能够顺利的完成,也归功于各位任课老师的认真负责,使我能够很好的掌握和运用专业知识,并在设计中得以体现。

正是有了他们的悉心帮助和支持,才使我的毕业论文工作顺利完成,在此向XX大学,###系的全体老师表示由衷的谢意。

感谢他们四年来的辛勤栽培。

最后要感谢的是我的父母和朋友,他们期待的目光、未来的责任和时时可以寻求的慰藉,是我不断进取的力量源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