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一章 走进物理世界 章末练习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769990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03.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一章 走进物理世界 章末练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一章 走进物理世界 章末练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一章 走进物理世界 章末练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一章 走进物理世界 章末练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一章 走进物理世界 章末练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一章 走进物理世界 章末练习题.docx

《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一章 走进物理世界 章末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一章 走进物理世界 章末练习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一章 走进物理世界 章末练习题.docx

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章末练习题

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

一、选择题

1.能直接测量长度的工具是()

A. 刻度尺                                 

B. 温度计                                 

C. 电子秤                                 

D. 秒表

2.小明用刻度尺测得一支水性笔的长度为14.10,但漏写了单位,这个单位应是(  )

A. cm                                       

B. km                                       

C. m                                       

D. mm

3.关于误差的概念,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误差就是实验中产生的错误

B.误差是无法避免的

C.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D.用精密测量仪器,改进测量方法可以减小误差

4.小明用刻度尺测得一支水性笔的长度为15.10,但漏写了单位,这个单位应是( )

A. cm                                       

B. km                                       

C. m                                       

D. mm

5.下列过程经历的时间最接近1s的是(  )

A. 普通手表的秒针转一周                                       

B. 人正常呼吸一次

C. 通常情况下人体心脏跳动一次                             

D. 人步行10m所用的时间

6.在秋季运动会的跳远比赛中,两位同学用皮卷尺测量比赛成绩,若在测量时将皮卷尺拉得太紧,则测量值会(  )

A. 变大                                  

B. 变小                                  

C. 不变                                  

D. 都有可能

7.某同学用分度值为0.1cm的刻度尺测量某一物体的长度,四次测量到的数据分别是1.28cm、1.29cm、1.27cm、1.34cm,则该物体的长度为(  )

A. 1.295cm                             

B. 1.30cm                             

C. 1.28cm                             

D. 1.29cm

8.某同学用刻度尺先后三次测量一物体的长度,记录的数据分别为45.30cm,45.28cm,45.29cm,那么更接近真实值的数据的是(  )

A. 45.30厘米                        

B. 45.297厘米                        

C. 45.29厘米                        

D. 45.3厘米

9.如图是小明做“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过程,图中的停表(停表每格为1s)分别表示小车通过斜面A、B、C三点的时刻,B点是全程AC的中点.关于小车通过上、下半段路程所用的时间和平均速度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tAB

B. tAB=tBC                            

C. vAB>vBC                            

D. vAB

10.某同学进行长度测量得到的正确结果是2.74cm,则该同学所选择的测量工具是            (       )

A. 米刻度尺                        

B. 厘米刻度尺                        

C. 毫米刻度尺                        

D. 分米刻度尺

11.用塑料卷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若用力拉伸尺子进行测量,测得的结果将(  )

A. 偏大                                

B. 偏小                                

C. 不受影响                                

D. 无法判断

12.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误差是未遵守操作规则产生的                             

B. 误差就是实验中产生的错误

C.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D. 只要选用精密测量仪器,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

二、填空题

13.摆的摆动快慢与________有关,小明家的钟走快啦,那我们应该把摆线调________。

14.如图所示,物体A的长度为________ cm。

15.图所示,物体A的长度是________cm.

16.小明用如图所示的方式测定硬币的直径,测得硬币直径是  ________ cm.

17.在下图的长度测量中,读数________ cm

18.如图甲所示,秒表的读数为________ s;如图乙所示,物体的长度为________ cm.

19.小明用停表测量自己从长廊的A端走到B端所用的时间,停表的读数如图所示,他所用的时间是________ s.

20.朱明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如图所示,他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 mm,测量结果记录为________ mm或________ cm.

21.如图所示,木块的长度为________cm.

22.如图所示,用A、B两刻度尺测同一木块的边长,就分度值而言,________尺精密些,就使用方法而言,________不正确.刻度尺A的分度值是________cm,测量的结果是________cm.

三、实验探究题

23.如图所示,是测量细金属直径的方法

(1)图中紧密排绕的细金属丝的圈数是________圈.

(2)图中紧密排绕的细金属丝圈的总长度是________ mm.

(3)所测细金属丝的直径是________ mm(保留两位小数).

24.小明将装有热奶的奶瓶放入室温的水中(如图1),容器中的水温约为20℃,热奶的温度约为90℃,同时,他还利用温度计和钟表测出温度的变化情况,并作出了水和热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曲线,如图2所示.

(1)其中________ 曲线是表示热奶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大约经过________ min时间热奶和水温刚好达到一致.

(2)参考这位同学实验的图象,你认为沸水放在房间里,温度自然降低的规律是

A. 先慢后快                                  B. 先快后慢                                   C. 均匀降低

(3)参考这位同学记录的数据,如果你要喝一杯奶咖,可以有两种方式供你选择:

①先将烧开的热咖啡倒入杯中,立即将一匙冷牛奶加进杯中,然后冷却5min.

②先将烧开的热咖啡倒入杯中,冷却5min,然后加一匙冷牛奶;你认为方式________ 的冷却效果较好.

(4)参考这位同学记录的数据,如果你要喝一杯奶咖,可以有两种方式供你选择:

①先将烧开的热咖啡倒入杯中,立即将一匙冷牛奶加进杯中,然后冷却5min.

②先将烧开的热咖啡倒入杯中,冷却5min,然后加一匙冷牛奶;你认为方式________ 的冷却效果较好.

四、综合题

25.填空       

(1)如图甲所示,木块的长度是________cm,一次测量可能误差较大,为了减小误差,应当________; 

(2)为了减少测量误差,某同学采用如图乙所示方法测量硬币的直径,测得硬币的直径D=________cm. 

26.电子钟和原子钟

石英晶体在电脉冲刺激下的振荡频率极为稳定,每秒是32758次,耗电极省.20世纪60年代,用石英的电振荡代替摆轮,以液晶显示代替指针,一种无机械耗损的新型电子表问世了,一般电子表每天的误差是±0.5秒.更为准确的计时器当数原子钟,铯原子钟由哈佛大学的拉姆齐发明,并于1952年由美国国家标准局利用拉姆齐的分离振荡方法造出了第一天电子铯时钟,它的精确度极高,1万年只差1秒,拉姆齐因此获得1989年诺贝尔物理奖.

(1)石英晶体在电脉冲刺下的振荡频率为________赫磁,不作调整,一个多月最多与标准时间相差________秒

(2)现在世界上最精确的计时器是________,一万年约相差________秒.

27.如图所示,轿车从某地往南宁方向匀速行驶.当到达A地时,车内的钟表显示为10时15分;到达B地时,钟表显示为10时45分.则:

(1)轿车从A地到B地所用时间是多少小时?

(2)轿车从A地到B地的速度为多少千米/小时?

(3)若轿车仍以该速度匀速行驶,从B地到达南宁需要多长时间?

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答案】A

【解析】刻度尺是长度测量的基本工具;温度计用来测量温度的基本工具;电子秤是测量质量的工具;秒表是测量时间的工具;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A。

【分析】测量长度的单位是刻度尺.

2.【答案】A

【解析】:

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18cm,水性笔的长度略小于18cm,在14.10cm左右.

故选A.

【分析】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体长度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长度单位的认识,选出符合实际的选项.

3.【答案】A

【解析:

A.误差不是错误。

测量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读数时粗心造成的,是不该发生的,是能够避免的,A错误,符合题意;

B.误差与测量的人、测量工具、测量环境有关,因此,任何测量中的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只能努力减小误差,不可能消除误差,B不符合题意;

C.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C不符合题意;

D.用精密测量仪器,改进测量方法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避免误差,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A.

【分析】误差:

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

         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它只能尽量减少,而不能消除,常用减少误差的方法是: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4.【答案】A

【解析】:

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18cm,水性笔的长度略小于18cm,在15.10cm左右.

故选A.

【分析】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体长度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长度单位的认识,选出符合实际的选项.对日常生活中的长度、质量、速度、温度等进行准确的估测,是要求初中学生掌握的一种基本能力,平时注意观察,结合所学知识多加思考,逐渐培养这方面的能力.

5.【答案】C

【解析】【解答】解:

A、普通手表的秒针转一周的时间是60s,所以A错误;

B、人正常呼吸一次3s左右,所以B错误;

C、通常情况下人体心脏1min跳动70次左右,跳动一次约1s,所以C正确;

D、人步行的速度大约1m/s,步行10m所用的时间大约10s,所以D错误.

故选C.

【分析】估测法是利用物理概念、规律、物理常数和常识对物理量的数值、数量级进行快速计算以及对取值范围合理估测的方法,这就要求同学们要学会从生活体验中理解物理知识和物理规律,并且能将物理知识和物理规律用于对生活现象和生活常识的简单解释.

6.【答案】B

【解析】【解答】用拉近的皮尺测量跳远成绩时,皮尺的分度值变大,因此其读数比真实值偏小,所以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B。

【分析】皮卷尺被拉伸后,自身的长度变长,物体的测量值变小。

7.【答案】C

【解析】【解答】比较四个测量值1.28cm、1.29cm、1.27cm、1.34cm,除1.34cm以外,其它数值的准确值都是1.2cm,而1.34cm的准确值是1.3cm,所以1.34cm是错误的,应该舍去;物体的长度为

.

故答案为:

C.

【分析】同一个物体的长度一定,测量结果可能估读值不同,但准确值是相同的,如果准确值与大部分不同,则此测量值是错误的,应该舍去,求其它测量值的平均值作为物体的长度.

8.【答案】C

【解析】【解答】物体的长度是:

=45.29cm。

故答案为:

C。

【分析】为了减小长度测量的误差,测量值应该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平均值应保留与测量值相同的位数。

9.【答案】D

【解析】【解答】A、B由图中停表示数可知,tAB=5s,tBC=3s,所以tAB>tBC,A、B不符合题意;

C、D由题意知sAB=sBC=sm,

小车在前半段的平均速度vAB=

=sm=

后半段的平均速度vBC=

=

;所以vAB<vBC,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D.

【分析】根据停表的示数判断tAB、tBC的大小;根据v=

分析判断。

10.【答案】C

【解析】【解答】用此刻度尺测量的物体长度是2.74cm,数据的倒数第二位7对应的长度单位是mm,所以此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选项C正确;

故选C.

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也就是记录数据的倒数第二位所对应长度单位是刻度尺的分度值.

11.【答案】B

【解析】【解答】解:

用被拉长了的塑料卷尺测量物体长度,物体的真实值不变,被拉长的塑料卷尺上的分度值的真实长度变大,但分度值的示数没有变化,因此其测得的结果比真实值偏小.故选B.

【分析】对物体微小变化量的比较判断,以物体的真实长度为准,塑料刻度尺被拉伸后,尽管拉伸后尺变长了,但上面的数字并没变,被测物体长度没变,所以读数就变小了.

12.【答案】C

【解析】【解答】A、误差就是在正确测量的情况下,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存在的差异,A不符合题意;

B、误差不同于错误,错误是不按操作要求测出的结果,它是可以避免的,B不符合题意;

C、误差是在测量过程中产生的测量值与真实值这间的差异,这种差异不同于错误,它是在测量方法正确的情况下产生的,只可以减小,却不能避免,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C符合题意;

D、采用精密的测量工具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小误差,却不能避免误差,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C。

【分析】误差是在测量过程中产生的测量值与真实值这间的差异,这种差异不同于错误,它是在测量方法正确的情况下产生的,只可以减小,却不能避免.

二、填空题

13.【答案】摆长;长

【解析】【解答】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长有关,摆长越长,摆的周期越大。

小明家的钟走快啦,说明摆钟的周期变小了,要回复正常,那我们应该把摆线调长。

故答案为:

摆长;长.

【分析】摆长越长,摆的周期越大.

14.【答案】3.63~3.67

【解析】【解答】图中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起始端从零开始,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因此物体的长度为3.63~3.67cm。

【分析】刻度尺是初中物理中基本的测量工具,使用前要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垂直.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15.【答案】2.80cm

【解析】【解答】由题图可以看出,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准确值是2.8cm,估计值是0.00cm,因此物体A的长度2.8cm

0.00cm=2.80cm.

故答案为:

2.80cm.

【分析】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线、量程和最小刻度值;

(2)用刻度尺测量时,尺要沿着所测长度,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3)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4)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16.【答案】2.30

【解析】【解答】解:

由图知:

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1m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

硬币左端与4.50cm对齐,右端与6.80cm对齐,所以硬币的直径为d=6.80cm﹣4.50cm=2.30cm.

故答案为:

2.30.

【分析】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要观察是否从0刻度线量起,起始端没从0开始,要以某一刻度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前面的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17.【答案】2.58(2.57-2.59)

【解析】【解答】本题所测物体没有从刻度尺的零刻线开始,起点是6.00cm,终点是8.58cm,木块长度为终点刻度减去起点的刻度,即:

2.58cm.注意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分析】本题要注意:

刻度尺读数要减去起始刻度线的读数。

18.【答案】337.5;2.50

【解析】【解答】解:

①小盘的分度值是0.5min,指针在5min和6min之间,所以时间大于300s.

大盘的分度值为0.1s,指针所在位置为37.5s,秒表示数为:

300s+37.5s=337.5s.

②由图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此物体长度为2.50cm.

故答案是:

337.5;2.50.

【分析】①秒表的中间的表盘代表分钟,周围的大表盘代表秒,秒表读数是两个表盘的示数之和.

②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之前,要明确其分度值;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要观察是否从0刻度线量起,起始端没从0开始,要以某一刻度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前面的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19.【答案】337.5

【解析】【解答】解:

由图知:

在停表的中间表盘上,1min中间有两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5min,指针在“5”和“6”之间,偏向“6”一侧,所以分针指示的时间为5min;在停表的大表盘上,1s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1s,指针在37.5s处,所以秒针指示的时间为37.5s,即停表的读数为5min37.5s=337.5s.故答案为:

337.5.

【分析】停表的中间的表盘代表分钟,周围的大表盘代表秒,停表读数是两个表盘的示数之和.

20.【答案】1;23.5;2.35

【解析】【解答】解:

由图知:

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1个小格代表的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

物体左端与4.00cm对齐,右端与6.35cm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为L=6.35cm﹣4.00cm=2.35cm=23.5mm.

故答案为:

1;23.5;2.35.

【分析】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或叫分度值)为相邻的刻度线表示的长度;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要观察是否从0刻度线量起,起始端没从0开始,要以某一刻度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前面的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其中分度值的下一位是估读值,其它都是准确值.

21.【答案】1.83~1.86均为正确

【解析】【解答】图示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左端刻度值为2.00cm,右端刻度值为3.85cm,所以物体长度为3.85cm-2.00cm=1.85cm。

故答案为:

1.83~1.86均为正确。

【分析】刻度尺读数时要先看清分度值,起始端没从0开始,物体长度等于末端刻度值减去始端刻度值,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22.【答案】A;B;0.1;2.20

【解析】【解答】刻度尺A的分度值是0.1cm=1mm;刻度尺B的分度值是0.2cm,刻度尺A的精确程度高;刻度尺B的刻度线没有和被测长度紧贴,所以是B错误的;A刻度尺的分度值是0.1cm,它的左端刻度为1.00cm,右端刻度为3.20cm,物体的长度为3.20cm-1.00cm=2.20cm。

故答案为:

A;B;0.1;2.20。

【分析】比较A、B两刻度尺的分度值,分度值越小的刻度尺精确程度高;放置刻度尺时要将刻度尺与被测长度紧贴;在进行长度的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其数据由准确值和估读值组成。

三、实验探究题

23.【答案】

(1)15

(2)25.0

(3)1.67

【解析】【解答】解:

(1)由图可知,金属丝的圈数是15;

(2)由图知,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是1mm,金属丝左端对应的刻度值为5.00cm,右端对应的刻度值为7.50cm,金属丝的总长度是7.50cm﹣5.00cm=2.50cm=25.0mm;(3)金属丝的直径为d=

≈1.67mm.故答案为:

(1)15;

(2)25.0;(3)1.67.

【分析】

(1)根据图示从左向右数,可数出金属丝的圈数;

(2)由图确定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由图知,金属丝的端点没有与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对齐,金属丝两端点所对应的刻度尺示数之差等于金属丝的总长度;(3)根据金属丝的圈数及总长度,可求出金属丝是直径;采用“累积法”测量物体长度可以减小误差,提高测量的准确程度.

24.【答案】

(1)② ;14 

(2)B

(3)② 

(4)② 

【解析】【解答】解:

(1)热奶的奶瓶放入室温的水中,水温约为20℃,热奶的温度约为90℃,热奶的温度比水温高,热奶放出热量,温度降低,容器中的水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则由图象可知:

热奶的温度随时间降低的是曲线②.

热奶和容器中的水发生热传递时,直到二者温度相等时,热传递停止;从图象分析可以看出第14分钟两者的温度相同了.

(2)参考这个实验的图象,沸水放在房间里,和热奶的奶瓶放入室温的水中,温度自然降低的规律应该相似,即是先快后慢的规律.

(3)一杯热奶咖啡冷却时,根据温度自然降低的规律先快后慢的规律可知:

开始时温度自然降低的快,不必加冷牛奶,5min后在温度降低比较缓慢的时候再加一匙冷牛奶,效果会比一开始就加冷牛奶到热咖啡中好一些.

故答案为:

(1)②;14;

(2)B;(3)②.

【分析】首先掌握热传递的条件是有温度差,热传递是高温物体放出热量,温度降低,低温物体吸收热量,温度升高,直到二者温度相等时,热传递停止,即达到热平衡,然后由图象中曲线的变化情况分析即可.

四、综合题

25.【答案】

(1)2.50;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2)1.85

【解析】【解答】

(1)如图甲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木块的与1.00cm刻度值对齐,木块的长度是:

为了减小长度测量的误差,可以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2)如图乙采用了累积法测量硬币的直径,刻度尺的分度值也为1mm,如图测量了4个硬币直径的和,右端对应的刻度是7.40cm,所以硬币的直径为:

故答案为:

(1).2.50   

(2).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3).1.85

【分析】刻度尺读数时注意分度值和物体与零刻线对齐的位置,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为了减小长度测量的误差,可以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累积法:

把尺寸很小的物体累积起来,聚成可以用刻度尺来测量的数量后,再测量出它的总长度,然后除以这些小物体的个数,就可以得出小物体的长度.如测量细铜丝的直径,测量一张纸的厚度.

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

为什么?

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

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

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自然景观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