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专辑文言文基础篇原文译文.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769527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2.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六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专辑文言文基础篇原文译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第十六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专辑文言文基础篇原文译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十六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专辑文言文基础篇原文译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十六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专辑文言文基础篇原文译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十六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专辑文言文基础篇原文译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十六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专辑文言文基础篇原文译文.docx

《第十六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专辑文言文基础篇原文译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六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专辑文言文基础篇原文译文.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十六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专辑文言文基础篇原文译文.docx

第十六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专辑文言文基础篇原文译文

1、唇亡齿寒?

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

宫之奇谏曰:

?

虢,虞之表也。

虢亡,虞必从之。

晋不可启,寇不可翫。

一之谓甚其可再乎?

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

晋献公又向虞国借路攻打虢国。

宫之奇劝阻虞公说:

“虢国是虞国的屏障,虢国灭亡,虞国一定跟着亡国。

对晋国不可启发它的野心,对入侵之敌不可漫不经心。

一次借路已经是过分,岂能有第二次呢?

俗话所说的?

面颊和牙床骨是相互依存,嘴唇丢了牙齿就受凉?

,那就是说的虞、虢两国的关系。

2、惠子相梁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

或谓惠子曰:

“庄子来,欲代子相。

”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庄子往见之,曰:

“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子知之乎?

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于是鸱得腐鼠,鹓鶵过之,仰而视之曰:

?

吓!

?

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惠施在梁国做国相,庄子去看望他。

有人告诉惠施说:

“庄子(到梁国)来,是想取代你做宰相。

”于是惠施非常害怕,在国都搜捕几天几夜。

庄子前去见他,说:

“南方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鹓鶵,你知道它吗?

那鹓鶵从南海起飞飞到北海去,不是梧桐树不栖息,不是竹子的果实不吃,不是甜美的泉水不喝。

在此时猫头鹰拾到(一只)腐臭的老鼠,鹓鶵从它面前飞过,(猫头鹰)仰头看着,发出?

喝!

?

的怒斥声。

现在你也想用你的梁国(相位)来威胁我吗?

3、苛政猛于虎

孔子过泰山之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

夫子轼而听之。

使子路问之曰:

“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

”而曰:

“然!

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

”夫子曰:

“何为不去也?

”曰:

“无苛政。

”夫子曰:

“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孔子路过泰山脚下,有一个妇人在墓前哭得很悲伤。

孔子扶着车前的横木听妇人的哭声,让子路前去问那个妇人。

子路问道:

“您这样哭,实在像连着有了几件伤心事似的。

”(妇人)就说:

“没错,之前我的公公被老虎咬死了,后来我的丈夫又被老虎咬死了,现在我的儿子又死在了老虎口中!

”孔子问:

“那为什么不离开这里呢?

”(妇人)回答说:

“(这里)没有残暴的政令。

”孔子说:

“年轻人要记住这件事,苛刻残暴的政令比老虎还要凶猛可怕啊!

4、良狗捕鼠

齐有善相狗者,其邻假以买取鼠之狗,期年乃得之,曰:

"是良狗也。

"其邻畜之数年,而不取鼠。

以告相者,相者曰:

"此良狗也,其志在獐麋豕鹿,不在鼠;欲其取鼠也,则桎之!

"其邻桎其后足,狗乃取鼠

齐国有个善于识别狗的人。

他的邻居委托他找一只能捉老鼠的狗。

过了一年他才找到一只,说:

"这是一条好狗呀!

"那邻居养了狗好几年,狗却不去捉老鼠。

他告诉了那个会识别狗的人这个情况。

那个善于识别狗的人说:

"这是只好狗,它的志向在于獐、麋、猪、鹿这类野兽,不是老鼠。

想让它捉老鼠的话,就捆绑住它的后腿。

"(后来)这个邻居捆绑住了那条狗的后腿,这狗才捉得老鼠。

5、薛谭学讴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

秦青弗止,饯行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

薛谭向秦青学习唱歌,还没有彻底掌握秦青的歌唱技艺,(就)自以为学尽了,于是就告辞回去。

秦青没有劝阻他,在城外大道旁用酒食设宴(给他)送行,秦青打着节拍,高唱悲歌/唱着慷慨雄壮的歌。

歌声振动了林木,(那音响)止住了流动的云。

薛谭于是(向秦青)道歉,想要回来继续学习。

(从此以后,)他一生也不敢再说要回去。

6、颜回好学?

回年二十九,发尽白,蚤死。

孔子哭之恸,曰:

“自吾有回,门人益亲。

”鲁哀公问:

“弟子孰为好学?

”孔子对曰:

“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颜回二十九岁的时候,头发全都花白,死的很早。

孔子哭得很悲伤,说道:

“自从我有了颜回这样好学的弟子,学生更加亲近我了。

”鲁哀公问孔子:

“你的弟子中最好学的是谁呢?

”孔子回答说:

“有个叫颜回的学生最喜欢学习,他不把怒气转移到别人头上,不重复犯同样的错误。

不幸命短而死。

”?

7、朝三暮四?

宋有狙公者,爱狙,养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得公之心。

损其家口,充狙之欲。

俄而匮焉,将限狙之食,恐众狙之不驯于己也。

先诳之曰:

?

与若芧,朝三而暮四,足乎?

?

众狙皆起而怒。

俄而曰:

?

与若芧,朝四而暮三,足乎?

?

众狙皆伏而喜。

?

宋国有一个养猴的老人,喜欢猴子,把它们成群养着,他可以理解猴子的意思,猴子也可以理解老人的心意。

养猴的老人宁可减少他与家人的食物也要满足猴子的需求。

不久,他家里的粮食缺乏了,他将限定猴子的食物的数量。

但又怕猴子不顺从自己,就先欺骗猴子说:

“给你们橡实,早上三颗然后晚上四颗,够吗?

”猴子们都站了起来并且十分恼怒。

他又说:

“给你们橡实,早上四个,晚上三个够了吧?

”猴子都非常高兴然后一个个都趴在地上。

8、歧路亡羊?

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追之。

杨子曰:

“嘻!

亡一羊,何追之者众?

”邻人曰:

“多歧路。

”及反,问:

“获羊乎?

”曰:

“亡之矣。

”曰:

“奚亡之?

”曰:

“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杨子戚然变容,不言者移时,不笑者竟日。

杨子的邻居丢失了羊,率领他的朋友,又请杨子的童仆一起追赶。

杨子说:

“唉!

丢一只羊,为什么要这么多人去追?

”邻居说:

“(因为)岔路很多。

”(杨子的邻居)不久就回来了,(杨子)又问:

“找到羊了吗?

”(邻居)回答:

“丢掉了。

”(杨子)问:

“为什么羊丢了?

”(邻居)回答:

“因为岔路之中还有岔路,我们不知道往哪边去追,所以就回来了。

”杨子的脸上现出忧伤的样子,一整天都没有笑过。

9、师旷劝学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

?

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

师旷曰:

?

何不炳烛乎?

?

平公曰:

?

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

师旷曰:

?

盲臣安敢戏其君乎!

臣闻之: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

平公曰:

?

善哉!

?

晋平公向师旷问道:

“我今年七十岁了,想学习,恐怕已经晚了吧!

”师旷说:

“为什么不在晚上点燃火烛呢?

”晋平公说:

“哪有做臣子的戏弄他的君王的呢?

”师旷说:

“盲眼的臣子怎么敢戏弄他的君王啊!

我听说:

‘年少的时候好学,就如同日出时的阳光;壮年的时候好学,就如同太阳在正午时的阳光;年老的时候好学,就如同点亮火烛时照明的光亮。

’点燃火烛照明,和在黑暗中摸索哪个更好呢?

”晋平公感叹:

“说得好啊!

10、人有卖骏马者

人有卖骏马者,比三旦立市,人莫知之。

往见伯乐曰:

?

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言。

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之贾。

?

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

有个卖骏马的人,在集市上待了三天,却没有人知道他卖的马是骏马。

他拜见相马的专家伯乐说:

"我有匹骏马想要卖掉它,连着三天站在市上,没有人来问过。

希望您能围着我的马查看它,离开的时候再回头来看它一眼,请让我奉送给您一天的报酬。

"伯乐就走过去围着那匹马查看它,离开的时候又回头看了一眼。

一日不到这匹马的价钱成了原来的十倍。

10、扁鹊见秦武王

医扁鹊见秦武王,武王示之病,扁鹊请除。

左右曰:

“君之病,在耳之前,目之下,除之未必已也,将使耳不聪,目不明。

”君以告扁鹊。

扁鹊怒而投其石,曰:

“君与知之者谋之,而与不知者败之。

使此知秦国之政也,则君一举而亡国矣!

从前有一天医生扁鹊拜访秦武王,武王给扁鹊看了他的病情,秦武王请求扁鹊予己治疗,可是左右大臣提出异议:

“君王的病在耳朵的前面,眼睛的下面,未必能治好,弄不好反而会使耳朵听不清,眼睛看不清楚。

”武王把这话告诉了扁鹊,扁鹊听了很生气,把治病的石针一丢,说:

“君王同懂医术的人商量(怎么治病),又同不懂医术的人(一起讨论)而破坏这件事,干扰治疗,假使像这样掌管秦国的内政,如此下去,君王的一个举动随时都有亡国的危险。

12、王羲之书六角扇

尝在蕺山见一姥持六角扇卖之。

羲之书其扇,各为五字。

姥初有愠色。

羲之因谓姥曰:

“但言王右军书,以求百钱也。

”姥如其言,人竞买之。

他日姥复见羲之,求其书之。

羲之笑而不答。

王羲之曾经在蕺山看见一位老妇人,拿着六角竹扇在卖。

王羲之在她卖的扇子上题字,(每把扇子)各写了五个字。

老妇人起初有点生气。

于是王羲之就对老妇人说:

“你只要说是王右军写的,(凭此)就可以卖到几百钱了。

”老妇人按照他的话做了,果真人人都争着买扇子。

过了几天,老妇人找王羲之,请求王羲之再写一次。

王羲之笑着却没有回答。

13、塞翁失马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

人皆吊之,其父曰:

“此何遽不为福乎?

”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人皆贺之,其父曰:

“此何遽不能为祸乎?

”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

人皆吊之,其父曰:

“此何遽不为福乎?

”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

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有位擅长推测吉凶掌握术数的人居住在靠近边塞的地方。

一次,他的马无缘无故跑到了胡人的住地。

人们都为此来宽慰他。

那老人却说:

“这怎么就不是一种福气呢?

”过了几个月,那匹失马带着胡人的许多匹良驹回来了。

人们都前来祝贺他。

那老人又说:

“这怎么就不是一种灾祸呢?

”算卦人的家中有很多好马,他的儿子爱好骑马,结果从马上掉下来摔断了腿。

人们都前来慰问他。

那老人说:

“这怎么就不是一件好事呢?

”过了一年,胡人大举入侵边塞,健壮男子都被征兵去作战。

边塞附近的人,死亡众多。

惟有塞翁的儿子因为腿瘸的缘故免于征战,父子俩一同保全了性命。

14、女娲补天

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

火滥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

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

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

以往古代的时候,四根天柱倾折,大地陷裂;天(有所损毁,)不能全部覆盖(万物),地(有所陷坏,)不能完全承载万物;烈火燃烧并且不灭,洪水浩大汪洋(泛滥)并且不消退;猛兽吞食善良的人民,凶猛的禽鸟(用爪)抓取年老弱小的人(吃掉)。

于是女娲炼出五色石来补青天,斩断大龟的四脚来把竖立(天的)四根梁柱,杀死(水怪)黑龙来拯救翼州,累积芦苇的灰烬来制止(抵御)过量的洪水。

苍天(得以)修补,四个天柱(得以)扶正(直立);过多的洪水干涸(了),翼州太平(了);狡诈的恶虫(恶禽猛兽)死去,善良的人民百姓生存(下来)。

15、门可罗雀

太史公曰:

夫以汲、郑之贤,有势则宾客十倍,无势则否,况众人乎!

下邽翟公有言,始翟公为廷尉,宾客阗门;及废,门外可设雀罗。

翟公复为廷尉,宾客欲往,翟公乃大署其门曰:

“一死一生,乃知交情。

一贫一富,乃知交态。

一贵一贱,交情乃见。

”汲、郑亦云,悲夫!

太史公说:

凭着汲黯、郑庄当时为人那样贤德,有权势时宾客十倍,无权势时情形就全然相反,他们尚且如此,更何况一般人呢!

下邽县翟公曾说过,起初他做廷尉,家中宾客盈门;待到一丢官,门外便冷清得可以张罗捕雀。

他复官后,宾客们又想往见,翟公就在大门上写道:

“一死一生,乃知交情。

一贫一富,乃知交态。

一贵一贱,交情乃见”汲黯、郑庄也有此不幸,可悲啊!

16、死灰复燃

御史大夫韩安国者,梁成安人也。

事梁孝王为中大夫。

吴楚反时,孝王使安国及张羽为将,。

安国持重,以故吴不能过梁。

吴楚已破,安国、张羽名由此显。

其后安国坐法抵罪,蒙狱吏田甲辱安国。

安国曰:

‘死灰独不复然乎?

’田甲曰:

‘然即溺之。

’居无何,梁内史缺,汉使使者拜安国为梁内史,起徒中为二千石,田甲亡走。

御史大夫韩安国,是梁国成安县人,……侍奉梁孝王,担任中大夫。

吴楚七国叛乱时,梁孝王派韩安国和张羽担任将军,……韩安国稳固防守,因此吴军不能越过梁国的防线。

吴楚被打败后,韩安国和张羽的名声从此显扬。

……后来韩安国因犯法被判罪,蒙县的狱吏田甲侮辱韩安国。

韩安国说:

“死灰难道就不会复燃吗?

”田甲说:

“要是再燃烧就浇灭它。

”过了不久,梁国内史的职位空缺,汉朝廷派使者任命韩安国为梁国内史,从囚徒中起家担任二千石级的官员。

田甲弃官逃跑了。

17、吕文穆公逸事

吕文穆公蒙正以宽厚为宰相。

太宗尤所眷遇。

有一朝士,家藏古镜,自言能照二百里。

欲因公弟献以求知。

其弟伺间从容言之,公笑曰:

“吾面不过碟大,安用照二百里?

”其弟遂不复敢言。

闻者叹服,以为贤于李卫公远矣。

盖寡好而不为物累者,昔贤之所难也。

吕蒙正做了宰相后以宽厚待人,宋太宗尤其赏识。

有一位朝庭中的官员,家里藏有(一面)古镜,自己说这面镜能照二百里。

(朝士)想凭借吕蒙正的弟弟(把古镜)献给吕蒙正来求得(他的)赏识。

吕蒙正的弟弟等到他有空闲的时候不慌不忙地告诉他,吕蒙正笑着说:

“我的脸不过碟子般大小,怎么用得着能照二百里的(镜子)?

"他的弟弟于是不敢再说这事了。

听到这话的人都赞叹佩服吕蒙正,认为他比李卫公更贤德。

大概他的嗜好很少并且能够不被外物牵累,(这)是过去的贤人也很难做到的。

18、田登为郡守

田登为郡守,怒人触其名,犯者必笞,举州皆谓“灯”为“火”。

值上元灯,吏揭榜于市,曰:

“本州依例放火三日。

”俗语云: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本此。

田登担任一个郡的太守,他对别人触犯他的名字感到愤怒,触犯的人必须要用鞭子抽,于是整个郡的老百姓都把“灯”叫做“火”。

正好遇上元宵节放花灯,官吏在集市上张贴告示,说:

“本郡依照惯例放火三天。

”谚语说: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源于这件事。

19、吴讷为官清廉

吴文恪由医士荐举,仕至副都御史。

其按贵州还,有司以黄金百两馈公,追送至夔州。

公不发封,反之,题诗其上曰:

“萧萧行李向东还,要过前途最险滩。

若有赃私并土物,任教沉在碧波间。

吴讷是由医士举荐的,官位达到了监察御史。

吴讷巡视贵州返回时,有官员用黄金百两馈赠他,追着送到夔州。

吴讷没有打开,退回了未启封的百两黄金,还在上面题诗一首写道:

“(我带着)简朴的行装向东返还,将要渡过前面最危险的滩头。

如果有赃私和土特产,就任由它沉没在江中。

20、推敲

岛初赴举,在京师,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始欲着"推"字,又欲作“敲”字,炼之未定,遂于驴上吟哦,引手作推敲之势,观者讶之。

时韩退之权京兆尹,车骑方出,岛不觉行至第三节,尚为手势未已,俄为左右拥止尹前。

岛具对所得诗句,推字与敲字未定,神游象外,不知回避。

退之立马久之,谓岛曰:

“‘敲’字佳。

”遂并辔而归,共论诗道,留连累日,因与岛为布衣之交。

贾岛初次参加科举考试,往京城里。

一天他在驴背上想到了两句诗: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又想用“推”字(来替换“敲”字),反复思考没有定下来,便在驴背上(继续)吟诵,伸出手来做着推和敲的动作。

看到的人感到很惊讶。

当时韩愈临时代理京城的地方长官,他正带车马出巡,贾岛不知不觉,直走到(韩愈仪仗队的)第三节,还在不停地做(推敲)的手势。

于是一会儿就被(韩愈)左右的侍从推搡到京兆尹的面前。

贾岛详细地回答了他在酝酿的诗句,用“推”字还是用“敲”字没有确定,思想离开了眼前的事物,不知道要回避。

韩愈停下车马思考了好一会,对贾岛说:

“用‘敲’字好。

”两人于是并排骑着驴马回家,一同谈论作诗的方法,互相舍不得离开,共有好几天。

(韩愈)因此跟贾岛成为了普通人之间的交往。

21、庸医治驼

昔有医人,自媒能治背驼,曰:

“如弓者,如虾者,如曲环者,延吾治,可朝治而夕如矢。

”一人信焉,而使治驼。

乃索板二片,以一置地下,卧驼者其上,又以一压焉,而即屣焉。

驼者随直,亦复随死。

其子欲鸣诸官。

医人曰:

“我业治驼,但管人直,哪管人死!

”呜呼,今之为官,但管钱粮完,不管百姓死,何异于此医哉?

从前有个医生,推荐、自己能治驼背。

他说:

"无论驼得像弓那样的人,像虾那样的人,像曲环那样的人,请我去医治,保证早晨治了,晚上就如同箭杆(一样直了)。

"有个人信以为真,就请他医治驼背。

(这个医生)要来两块门板,把一块放在地上,叫驼背人趴在上面,又用另一块压在上面,然后踩在他的背上。

驼背倒是很快就弄直了,人也跟着死了。

驼背人的儿子想要告官,医生说:

"我的职业是治驼背,只管把驼背弄直,不管人死活!

"如今的做官的人只管钱和粮食,(却)不管百姓死活,和这个医生有什么区别呢?

22、鲁国之法

鲁国之法,鲁人为人臣妾于诸侯、有能赎之者,取其金于府。

子贡赎鲁人于诸侯,来而让不取其金。

孔子曰:

“赐失之矣。

自今以往,鲁人不赎人矣。

取其金则无损于行,不取其金则不复赎人矣。

”子路拯溺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

孔子曰:

“鲁人必拯溺者矣。

鲁国有一条法律,鲁国人在国外沦为奴隶,有人能把他们赎出来的,可以到国库中报销赎金。

有一次,孔子的弟子子贡在诸侯国赎了一个鲁国人,回国后拒绝收下国家补偿金。

孔子说:

“赐(子贡的名)呀,你采取的不是好办法。

圣人所做之事,可以改变风俗习惯,影响老百姓的行为,并非个人的事情。

现今,鲁国富人少而穷人多,你收回国家的补偿金,并不会损害你的行为的价值;而你不肯拿回你抵付的钱,从今以后,鲁国人就不肯再替沦为奴隶的本国同胞赎身了。

”子路救起一名落水者,那人感谢他,送了一头牛,子路收下了。

孔子说:

"这下子鲁国人一定会勇于救落水者了。

"

23、孟子自责

孟子妻独居,踞,孟子入户视之,向其母曰:

“妇无礼,请去之。

”母曰:

“何?

”曰:

“踞。

”其母曰:

“何知之?

”孟子曰:

“我亲见之。

”母曰:

“乃汝无礼也,非妇无礼。

《礼》不云乎?

‘将入门,问孰存。

将上堂,声必扬。

将入户,视必下。

’不掩人不备也。

今汝往燕私之处,入户不有声,令人踞而视之,是汝之无礼也,非妇无礼也。

”于是孟子自责,不敢去妇。

孟子的妻子独自一人在屋里,伸开两腿坐着。

孟子进屋看见妻子这个样子,对母亲说:

“我的妻子不讲礼仪,请允许我休了她。

”孟母说:

“为什么?

”孟子说:

“她伸开两腿坐着。

”孟母问:

“你怎么知道的?

”孟子说:

“我亲眼看见的。

”孟母说:

“这就是你没礼貌,不是妇人没礼貌。

《礼记》上不是说了吗?

‘将要进屋的时候,先问屋中有谁在里面;将要进入厅堂的时候,必须先高声传扬,(让里面的人知道);将进屋的时候,必须眼往下看。

’为的是不让人没准备。

现在你到妻子闲居休息的地方,进屋没有声响,因而让你看到了她两腿伸开坐着的样子。

这是你没礼貌,并非是你妻子没礼貌!

”孟子认识到自己错了,不敢休妻。

24、秦西巴纵麑

孟孙猎而得麑,使秦西巴持归烹之。

麑母随之而啼,秦西巴弗忍,纵而与之。

孟孙归,求麑安在。

秦西巴对曰:

“其母随而啼,臣诚弗忍,窃纵而予之。

”孟孙怒,逐秦西巴。

居一年,取以为子傅。

左右曰:

“秦西巴有罪于君,今以为子傅,何也?

”孟孙曰:

“夫一麑不忍,又何况于人乎?

孟孙氏打猎得到一只幼鹿,派秦西巴拿回去烧。

母鹿跟着他并啼叫。

他不忍心,(将幼鹿)放还给母鹿。

孟孙氏回后,找鹿。

他说:

“鹿妈跟在后面叫,我实在不忍,私自还给母鹿。

”孟孙氏很生气,把他赶走了。

过了一年,又采用他当儿子的老师。

大臣说:

“他对您有罪,现却把他作为您儿子的老师,为什么?

”孟孙氏说:

“(他)对小鹿都不忍伤害,何况人呢?

25、一鸣惊人

淳于髡者,齐之赘婿也。

长不满七尺,滑稽多辩,数使诸侯,未尝屈辱。

齐威王之时,喜隐,好为淫乐长夜之饮,沉湎不治,委政卿大夫。

百官荒乱,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暮,左右莫敢谏,淳于髡说之以隐,曰:

“国中有大鸟,止王之庭,三年不飞又不鸣,王知此鸟何也?

”王曰:

“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于是乃朝诸县令长七十二人,赏一人,诛一人,奋兵而出。

诸侯震惊,皆还齐侵地。

威行三十六年。

淳于髡这个人,是齐人的赘婿。

身高不足七尺,聪明机智擅长辩论,多次出使诸侯国,从未受过屈辱。

齐威王统治时,喜欢话里有话,爱好过度享乐彻夜饮酒,沉沦不改,把政务委托给卿大夫。

文武百官荒废乱政,各诸侯国同时侵犯,国家存亡危在旦夕,齐王左右的人都不敢进谏。

淳于髡用隐语对齐威王说:

“国家里有只大鸟,停驻在大王的庭院里,三年不飞又不鸣,大王知道这鸟是为什么吗?

”齐威王说:

“这只鸟不飞就罢了,一飞直冲云霄;不鸣就罢了,一鸣震惊国人。

”于是就诏见各县令七十二人,奖赏一人,诛杀一人,发兵出城,各国诸侯感到惊恐,都归还齐国被侵占的土地。

齐王的声威持续了三十六年。

26、苏秦之楚

苏秦之楚,三日乃得见乎王。

谈卒,辞而行。

楚王曰:

“寡人闻先生若闻古人。

今先生乃不远千里而临寡人,曾不肯留?

愿闻其说。

”对曰:

“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谒者难得见如鬼,王难得见如天帝。

今令臣食玉炊桂,因鬼见帝。

”王曰:

“先生就舍,寡人闻命矣。

苏秦到楚国去,三日后才能够见到楚王。

他们交谈结束后,苏秦向楚王告别。

楚王说:

“我听先生的指教就像听到古代贤人的教诲一样,现在先生迢迢千里来见我,竟不愿留下来。

我想听听您的意见。

”苏秦回答说:

“楚国的粮食比珠玉还贵,柴草比桂木还贵,掌管进谏的人像鬼一样难见,大王像天帝一样难得见面;现在要我吃珠玉一样贵的食物,烧桂木一样贵的柴火,通过像小鬼一样的使者见天帝一样的大王。

”楚王说:

“请先生在客馆住下,我接受教导了。

27、三人成虎

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

“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

”王曰:

“否。

”“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

”王曰:

“寡人疑之矣。

”“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

”王曰:

“寡人信之矣。

”庞葱曰:

“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

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

愿王察之矣。

”王曰:

“寡人自为知。

”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

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

庞葱要陪太子到邯郸去做人质,庞葱对魏王说:

“现在,如果有一个人说大街上有老虎,您相信吗”“魏王说:

“不相信。

”庞葱说:

“如果是两个人说呢?

”魏王说:

“那我就要疑惑了。

”庞葱又说:

“如果增加到三个人呢,大王相信吗?

”魏王说:

“我相信了。

”庞葱说:

“大街上不会有老虎那是很清楚的,但是三个人说有老虎,就像真有老虎了。

如今邯郸离大梁,比我们到街市远得多,而毁谤我的人超过了三个。

希望您能明察秋毫。

”魏王说:

“我知道该怎么办。

”于是庞葱告辞而去,而毁谤他的话很快传到魏王那里。

后来太子结束了人质的生活,庞葱果真不能再见魏王了。

28、南辕北辙

魏王欲攻邯郸,季梁闻之,中道而反,衣焦不申,头尘不去,往见王曰:

“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

‘我欲之楚。

’臣曰:

‘君之楚,将奚为北面?

’曰:

‘吾马良。

’臣曰:

‘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

’曰:

‘吾用多。

’臣曰:

‘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

’曰:

‘吾御者善。

’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

今王动欲成霸王,举欲信于天下。

恃王国之大,兵之精锐,而攻邯郸,以广尊名。

王之动愈数,而离王愈远耳。

犹至楚而北行也。

”此所谓南其辕而北其辙也。

魏王想要攻打邯郸,季梁听说这件事后,半路返回,来不及抻平皱缩的衣服和去除头上的尘土,去拜见魏王说:

“今天我来的时候,在路上遇见了一个人,正在面朝北面驾着他的车,他告诉我说:

‘我想到楚国去。

’我说:

‘您去楚国去,为什么往北走呢?

’他说:

‘我的马很精良。

’我说:

‘你的马虽然很精良,可这不是去楚国的路。

’他说:

‘我的路费很多。

’我说:

‘你的路费虽然多,可这不是去楚国的路。

’他说:

‘我的马夫善于驾车。

’这几个条件越是好,就离楚国越远了。

大王的行动是想成为霸王,举止是想取信于天下。

依仗魏国的强大,军队的精锐,而去攻打邯郸,以使土地扩展,有好的名声。

大王这样的行动越多,那么(您)距离称王的事业就越来越远了。

这就好像到楚国却向北走一样。

29、苏武牧羊

单于愈益欲降之。

乃幽武,置大窖中,绝其饮食。

天雨雪。

武卧啮雪,与毡毛并咽之,数日不死。

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

羝乳,乃得归。

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

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仗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单于越发想要使他投降,就把苏武囚禁起来,放在大地窖里面,不给他喝的吃的。

天下雪,苏武卧着嚼雪,同毡毛一起吞下充饥,几日不死。

匈奴以为他是神仙,就把苏武迁移到北海边没有人的地方,让他放牧公羊,说等到公羊生了小羊才得回归汉朝。

同时把他的部下及其随从人员常惠等分别安置到别的地方。

苏武迁移到北海后,单于断绝了他的粮食供应,只能掘取野鼠所储藏的野生果实来吃。

他拄着汉廷的符节牧羊,睡觉、起来都拿着,以致系在节上的牦牛尾毛全部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