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创新设计人教版全国通用必修一名师公开课精品讲义第4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章末检测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766988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88.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创新设计人教版全国通用必修一名师公开课精品讲义第4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章末检测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地理创新设计人教版全国通用必修一名师公开课精品讲义第4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章末检测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地理创新设计人教版全国通用必修一名师公开课精品讲义第4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章末检测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地理创新设计人教版全国通用必修一名师公开课精品讲义第4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章末检测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地理创新设计人教版全国通用必修一名师公开课精品讲义第4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章末检测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理创新设计人教版全国通用必修一名师公开课精品讲义第4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章末检测 Word版含答案.docx

《地理创新设计人教版全国通用必修一名师公开课精品讲义第4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章末检测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创新设计人教版全国通用必修一名师公开课精品讲义第4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章末检测 Word版含答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地理创新设计人教版全国通用必修一名师公开课精品讲义第4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章末检测 Word版含答案.docx

地理创新设计人教版全国通用必修一名师公开课精品讲义第4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章末检测Word版含答案

第四章 章末检测

(时间:

60分钟 满分:

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读我国华北、黄淮、江淮、江汉等地某年入冬以来干旱灾害地区分布图,完成1~2题。

1.此次干旱中受灾面积最大、受灾程度最严重的农作物是(  )

A.棉花B.小麦

C.油菜D.玉米

2.除干旱外,图中甲地区易发的气象灾害还有(  )

A.台风、洪涝B.寒潮、沙尘暴

C.夏涝、寒潮D.台风、寒潮

解析 第1题,结合旱灾出现的时间和受灾地区可知,受灾程度最严重的农作物是小麦。

第2题,甲地区为华北地区,华北地区的气象灾害主要是干旱、寒潮与沙尘暴。

答案 1.B 2.B

中央气象台2017年11月17日06时发布寒潮蓝色预警,受较强冷空气影响内蒙古中东部、东北大部、华北北部、山东半岛等地的部分地区降温幅度有10~12℃,局部可达14℃。

据此完成3~4题。

3.我国受寒潮影响较小的地区是(  )

A.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四川盆地

B.青藏高原、塔里木盆地、内蒙古高原

C.山东、台湾、海南

D.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

4.对于华北南部地区来说,寒潮对农作物的危害主要发生在(  )

A.冬半年B.春末夏初

C.秋季D.秋末冬初

解析 寒潮是北方冷空气南下引起的急剧降温,对我国北部地区影响大,南方受其影响则较小。

华北南部地区以旱作农作物种植为主,秋末冬初突然爆发的强冷空气对晚秋作物影响极大。

答案 3.D 4.D

读我国大陆雨涝分布图、干旱总次数等值线图,回答5~6题。

5.下列说法与中国雨涝分布图提供的信息不相符的是(  )

A.沿海和平原地区多雨涝

B.雨涝的分布大体上由东南向西北减少

C.雨涝与地势高低无关

D.雨涝与离海远近密切相关

6.由中国干旱总次数等值线图可以得到下列信息,其中正确的是(  )

A.我国西北地区无旱灾发生

B.干旱频次最高的地区是华北平原、华南沿海与西南地区

C.干旱多发区都分布在水稻种植地区

D.旱灾发生频率高与水体污染、水资源利用不合理无关

解析 第5题,读图可知与中国雨涝分布图提供的信息不相符的是雨涝与地势高低无关。

第6题,由中国干旱总次数等值线图可知干旱频次最高的地区是华北平原、华南沿海与西南地区。

答案 5.C 6.B

2017年年初的暴雪严寒天气导致新疆北部伊犁地区、塔城地区、阿勒泰地区50余万人受灾,4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已达20022万元。

据此完成7~8题。

7.新疆地区的水循环类型主要是(  )

A.陆地内循环B.海上内循环

C.海陆间循环D.无法判断

8.暴雪属于水循环中的哪一个环节(  )

A.蒸发B.降水

C.水汽输送D.地表径流

解析 新疆地处内陆、远离海洋,水循环方式以陆地内循环为主;暴雪属于固体降水。

答案 7.A 8.B

天山网讯,2017年3月15日18时40分至夜间12时左右,特克斯县突发融雪性洪水,当地立即组织人员、机械,赶赴现场抗灾、救灾。

据此完成9~10题。

9.我国洪水灾害分布的总特点是(  )

①东部多,西部少 ②沿海多,内陆少 ③平原低地多,高原山地少 ④山脉西坡和北坡多,南坡和东坡少

A.①②④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③

10.我国洪水类型主要有(  )

①暴雨洪水 ②融雪洪水 ③冰凌洪水 ④海浪洪水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解析 第9题,我国洪水灾害分布总的特点是东部多,西部少;沿海多,内陆少;平原低地多,高原山地少;山脉东坡和南坡多,西坡和北坡少。

第10题,我国洪水灾害有暴雨洪水、冰凌洪水、融雪洪水三种类型。

答案 9.D 10.A

11.下图为某年中国发生地质地貌灾害次数最多的6个省级行政区。

该年发生地质地貌灾害次数最多的山地可能是(  )

A.横断山和秦岭B.太行山和雪峰山

C.大巴山和巫山D.祁连山和唐古拉山

解析 以统计图为情境,考查自然灾害与区域地理知识。

地质地貌灾害主要有地震、滑坡、泥石流,主要分布于多断层、坡度陡、地势起伏大、地表岩石破碎等地质基础较差的山地,遇到地震、暴雨等外部诱因,再加上人类对地表植被的破坏,就很容易发生灾害。

此题解题关键在于在正确解读统计图表的基础上,把选项中山脉与中国政区图进行图层叠加,要结合图中给出的云、贵、陕、青、冀、川等地质灾害最多省区的信息进行判断。

答案 A

读我国西南地区地震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分布图,回答12~13题。

12.下列对该地区地质灾害多发原因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

A.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

B.地形复杂,山体坡度大

C.干湿季分明,暴雨集中

D.气温较差大,岩石破碎

13.人类活动也可能诱发地质灾害,如破坏植被最可能诱发(  )

A.地震B.泥石流

C.滑坡D.塌方

解析 第12题,气温较差大,不是地质灾害发生的原因,且该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气温年较差、日较差都不是很大。

第13题,植被破坏后,地面因缺乏植被保护,易产生大量的松散堆积物,为泥石流的发生提供了物质条件。

答案 12.D 13.B

下图为我国某山区四个聚落的航空照片,框线内为居民密集区。

读图回答14~15题。

14.图中不容易发生泥石流和洪灾的聚落是(  )

A.甲B.乙

C.丙D.丁

15.应对泥石流灾害的措施正确的是(  )

A.在较陡山体凹坡处建临时躲避棚

B.逃生时向沟岸两侧山坡跑

C.顺沟谷方向上游或下游逃生

D.加强泥石流沟谷下游的检测工作

解析 图中甲、乙、丁聚落位于山谷出口处,且山地坡度陡峻、易发生洪灾和泥石流。

丙聚落位于山上较平缓处,河谷位于聚落下方,排水较好,洪灾和泥石流危害较小。

泥石流发生时逃生路线为向沟岸两侧山坡高处跑。

答案 14.C 15.B

2017年夏季汶川地区多次发生了滑坡和泥石流。

读图,完成16~17题。

16.图中所示四川泥石流产生的原因主要是(  )

A.高山冰雪大量融化

B.人类在沟谷堆积碎石

C.地形起伏大,降水变化率大,多暴雨

D地处我国地势的第二、三级阶梯交界处

17.关于图示地区地质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北部地处板块内部,地质灾害较少

B.受地形影响,西北部高原面上滑坡、泥石流较少

C.盆地西部边缘山地,地质灾害以滑坡为主

D.东南部由于人类对环境的改造,地质灾害少

解析 第16题,读图可知,盆地周围的山区及与盆地的交界处,泥石流多发;四川盆地及周围山区位于地势第二级阶梯上;四川盆地周围山区永久性积雪冰川少。

第17题,受地质、地貌、气候影响,图示地区北部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严重。

盆地西部地质灾害以泥石流为主;东南部此时段地质灾害较少,主要是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暴雨较少。

西北部为青藏高原的一部分,绝对高度大,但相对高度小,泥石流较少。

答案 16.C 17.B

下图为“1969年~2004年我国东部H省洪灾面积和洪涝灾害的复杂度指数变化图”。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8~19题。

18.1990年以来,H省洪涝灾害变化的趋势是(  )

A.平均受灾面积持续增加,复杂度指数趋于减小

B.平均受灾面积持续减少,复杂度指数趋于减小

C.平均受灾面积持续减少,复杂度指数趋于增大

D.平均灾害面积持续增加,复杂度指数趋于增大

19.造成H省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降水强度大B.冰川消融快

C.湖泊面积广D.植被覆盖好

解析 第18题,根据图形观察1990年后的时间段,即可直观看出两线均在上升。

第19题,我国东部多为平原或丘陵,在降水强度大的情况下,泄洪较缓慢,淹没土地,从而造成洪涝灾害。

答案 18.D 19.A

下图是“我国沿海某城市在一次台风天气过程中的风向和风力变化图”。

风杆(长线段)上绘有风尾(短线段)的一方指示风向。

每一道风尾表示风力2级,一个风旗表示风力8~12级。

据此完成20~21题。

20.在图示天气过程中,台风中心的移动风向是(  )

A.由东南移向西北B.由东北移向西南

C.由西北移向东南D.由西南移向东北

21.下列关于台风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台风带来的降水有利于改善局部地区的淡水供应

B.台风到来时,给人类带来巨大的可利用风能资源

C.台风的形成与运动有利于保持地球上的水热平衡

D.台风眼的天气是晴天,这种现象并不能表示台风是一个高压系统

解析 第20题,由于引起台风的热带气旋在北半球呈逆时针旋转,从图中可以看出0~6时该地的风向为西北风,此时该地位于台风的西侧,12时吹正西风,此时此地位于台风的西南侧,18时吹西南风,此时位于台风的南侧,说明台风正由东南向西北移动。

第21题,台风过境时,因风向在不断变化,且破坏力较大,目前尚不能大规模地加以利用。

答案 20.A 21.B

山洪是指由于暴雨、洪雪融化或拦洪设施溃决等,在山区形成的沿河流、溪河形成的暴涨暴落的洪水及伴随发生的滑块、崩塌、泥石流的总称。

据此完成22~23题。

22.暴雨引起的山洪在我国极为常见,主要原因是(  )

A.受季风环流影响,降水变率大,夏季多暴雨

B.山区面积占国土面积的1/3

C.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

D.地壳运动活跃,断裂构造发育

23.我国山洪频繁多发的地带,集中分布在(  )

A.青藏高原的边缘地区

B.第一级与第二级阶梯过渡地带

C.南方低山丘陵区

D.河流纵横交织,河网密度较大的地区

解析 第22题,山洪是由局部地区强降水及径流迅速汇集造成的,径流汇集受地形影响。

第23题,南方低山丘陵地区降水丰富,加之小流域众多,山谷内易形成山洪。

答案 22.A 23.C

下面为“2016年9月某地区地质灾害气象等级值线分布图”。

读图,回答24~25题。

24.图中反映的主要地质灾害是(  )

A.滑坡和泥石流B.地震和滑坡

C.火山和泥石流D.地震和火山

25.甲、乙、丙三地地质灾害气象等级高于周围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

A.地质构造活跃,地形破碎

B.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

C.河流众多,河道弯曲,排水不畅

D.丘陵地形,坡度大,地势起伏大

解析 第24题,图示区域位于我国东南丘陵地区,图中地质灾害等级最高主要分布在武陵山处和台湾山脉处,因此图中反映的主要地质灾害是滑坡和泥石流。

第25题,甲、乙、丙分别为武夷山、雪峰山、南岭,三地地质灾害气象等级高于周围地区的主要原因是这些地区为山区,坡度大,地势起伏大。

答案 24.A 25.D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2分)

材料一 第一财经日报:

农业部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2月9日,河南、河北、山东、山西、安徽、江苏、甘肃、陕西等8省冬小麦受旱面积达11595万亩,其中严重受旱面积2536万亩,受旱面积占8省冬小麦播种面积的42%。

材料二 据新华社电 2017年2月9日至13日,随着冷空气的入侵,我国北方地区先后迎来两次降水过程。

2月9日至10日的降水主要集中在山西南部、河南中南部,苏皖北部部分地区,华北、黄淮大部分地区降水量不足10毫米,2月12日的降水主要集中在石家庄以北地区,尤其是河北北部、北京等冬小麦非主产区,北方大部分地区降水不足5毫米,山东、河南大部分地区均无有效降水。

材料三 下图为河南省2017年2月11日实测土壤相对湿度分布图(单位:

%)。

(1)试分析山东、河南等省冬季旱灾多发的原因。

(2)下列关于材料三的分析,错误的是(  )

A.土壤相对湿度为40%,属于重旱

B.土壤相对湿度为70%,属于轻旱

C.商丘属于轻旱区

D.周口属于无旱区

(3)旱灾造成的影响是极其深刻的,为减少类似的灾情我们今后应采取什么措施?

解析 第

(1)题,自然原因从降水量少、蒸发量大、灌溉水源不足等方面分析;社会经济条件从水利设施落后、需水量大、节约水资源的意识差等方面分析。

(2)题,结合图例,可判读选项提到的各地区的干旱状况。

第(3)题,从“开源”和“节流”两个方面分析。

答案 

(1)自然原因:

山东、河南等省位于季风区,冬季为旱季,降雨少;冬季受冷高压控制,干燥多风,蒸发量大;地处温带,冬季河流有结冰期,灌溉能力下降。

社会经济原因:

水利设施缺乏、老化、损坏严重;人们缺乏水资源的节约和保护意识。

(2)B

(3)开源:

合理开发和利用地下水;开渠引水或修建输水管线;人工增雨;加强水库等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治理水污染,污水资源化。

节流: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节水意识;推广先进的灌溉技术;提高工业用水的利用效率。

生态环保措施:

保护植被;植树造林。

27.读“长江某年份某河段的汛期水位、流量变化过程线图”和流域内四个行政区的灾情统计表,完成下列各题。

(14分)

流域内的行政区

圩垸/个

141

143

1359

332

淹没土地/km2

750

250

1180

210

受灾人口/万

45.1

36.6

135.3

14.6

(1)试分析长江该河段小流量造成高水位的原因。

(2)试分析该河段洪涝灾害多发的自然原因。

(3)为了减轻长江的洪涝灾情,你认为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解析 表中圩垸信息表明此区域为长江中游地区。

小流量、高水位的现象是泥沙淤积使河道变浅,围湖造田使湖泊调节能力变弱导致的。

洪涝的多发是降水丰沛、径流量大、河道湖泊淤积、排水不通畅造成的。

洪灾的治理通常是上游植树造林、保持水土;中游疏浚河道;下游加固堤防。

答案 

(1)中上游植被破坏严重,植被覆盖率降低,蓄水滞水能力下降;上游的水土流失造成中下游泥沙淤积,河床升高;围湖造田等不合理的活动,使水域变小,湖泊调蓄功能下降。

(2)地势低平、河道弯曲、排水不畅;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气候异常年份南北支流同时来水;流域面积大,水系发达,流量大。

(3)修建水库;建立中上游防护林;退耕还湖;疏通河道;加固堤防。

28.下图为1736~1998年中国洪涝灾害持续时间统计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4分)

(1)指出中国洪涝灾害持续时间变化的特点,并分析产生这种变化的社会经济原因。

(2)简述在河流中下游平原地区防治洪涝灾害的工程措施。

解析 第

(1)题,中国洪涝灾害持续时间的变化可从图中直接读出,产生的社会经济原因一是植被破坏,导致水土流失,淤积湖泊,抬高河床,使湖泊调蓄能力下降,河流泄洪能力下降,二是人口压力,人类进入洪涝高风险区,造成洪灾加重。

(2)题,防治洪涝的工程措施可结合教材回答。

答案 

(1)特点:

严重洪涝灾害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持续天数呈波动增长的趋势。

原因:

人口压力大,山区滥伐,陡坡开垦,水土流失导致河湖蓄洪、泄洪能力下降;人类大量进入洪涝灾害高风险区生产生活,使灾情加重。

(2)加固堤防;修建分洪、蓄洪区;退耕还湖;裁弯取直。

2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0分)

浙江省沿海的洞头岛受台风及其次生灾害的影响较大。

当地政府为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规划确定了“防灾避险地”。

对照下表中“防灾避险地”的选址条件及其主要原因,填写空项目。

选址条件

主要原因

地处山坳

利于避风

相对空旷的公共用地

躲避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方便居民就近避灾

有通道与外界相连

解析 相对空旷的公共用地可以容纳较多灾民或减少意外伤害或降低建设成本;滑坡、泥石流是山区的地质灾害,要躲避应与山体保持适当距离;靠近居民区才方便居民避灾;有通道与外界相连,便于转移灾民和运输救灾物资。

答案 ①容纳较多灾民(减少意外伤害;降低建设成本)

②与山体保持适当距离

③临近居民区

④便于转移灾民和运输救灾物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