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升本政治真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766675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3.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升本政治真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专升本政治真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专升本政治真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专升本政治真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专升本政治真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升本政治真题.docx

《专升本政治真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升本政治真题.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专升本政治真题.docx

专升本政治真题

专升本政治真题2013年

(总分:

150.00,做题时间:

90分钟)

一、选择题(总题数:

40,分数:

80.00)

1.认识发展过程的第一次飞跃是______

A.认识—实践B.实践认识

C.知觉—表象D.判断—推理

(分数:

2.00)

 A.

 B. √

 C.

 D.

解析:

[解析]本题考查了认识的发展过程。

从实践到认识,即在实践的基础上从感性认识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中的第一次飞跃。

从理性认识回到实践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

2.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______

A.地理环境B.人口因素

C.生产方式D.风俗习惯

(分数:

2.00)

 A.

 B.

 C. √

 D.

解析:

[解析]本题考查了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生产方式是人类借以向自然界谋取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

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3.真理是没有阶级性的,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这是因为______

A.真理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B.真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C.真理都有其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D.真理中包含着不依赖于人类的客观内容

(分数:

2.00)

 A.

 B.

 C.

 D. √

解析:

[解析]本题考查了真理的客观性。

真理都是客观的,没有阶级性,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在真理的认识中包含着不以人和人类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

4.下列选项中,属于生产力中独立的实体性因素的是______

A.自然科学B.教育

C.劳动资料D.经营管理

(分数:

2.00)

 A.

 B.

 C. √

 D.

解析:

[解析]本题考查了生产力中独立的实体性因素。

生产力中包含四类因素:

(1)独立的实体性因素,包括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者;

(2)运筹性的综合因素,包括分工协作、经济管理、预测决策等;(3)渗透性因素,主要是指自然科学;(4)准备性因素,主要是指教育。

5.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国家政权属于______

A.社会物质生活条件B.社会生产力系统

C.社会经济基础D.社会上层建筑

(分数:

2.00)

 A.

 B.

 C.

 D. √

解析:

6.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在于是否承认______

A.世界是统一的B.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C.世界是普遍联系的D.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分数:

2.00)

 A.

 B. √

 C.

 D.

解析:

[解析]本题考查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划分标准。

凡主张世界的本原是物质,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的都属于唯物主义派别;凡断言意识是世界的本原,坚持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意识决定物质的则属于唯心主义派别。

7.有哲学家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原子,原子是构成世界万物的最小单位。

这是一种______

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B.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C.庸俗唯物主义观点D.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分数:

2.00)

 A. √

 B.

 C.

 D.

解析:

[解析]本题考查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是在总结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的唯物主义。

它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

8.在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上,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错误在于______

A.否认物质决定意识B.否认物质运动的规律性

C.否认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D.否认世界的可知性

(分数:

2.00)

 A.

 B.

 C. √

 D.

解析:

[解析]本题考查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肯定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但它缺乏实践的观点,把意识仅仅看成是对物质世界被动的反映,忽视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9.下列选项中,包含量变引起质变哲学道理的是______

A.城门失火,殃及池鱼B.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D.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分数:

2.00)

 A.

 B.

 C. √

 D.

解析:

[解析]本题考查了量变引起质变的哲学道理。

量变和质变是相互联系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体现了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的度,必然引起质的变化。

10.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区别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最基本的观点是______

A.实践的观点B.反映论的观点

C.可知论的观点D.一元论的观点

(分数:

2.00)

 A. √

 B.

 C.

 D.

解析:

[解析]本题考查了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同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区别。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克服了旧唯物论在认识上的局限性,认为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第一基本观点,从而引起了认识论的革命。

11.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谈到,“现在我们能造什么?

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壶茶碗,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这段话旨在说明______

A.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必要性

B.进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必要性

C.进行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必要性

D.进行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必要性

(分数:

2.00)

 A. √

 B.

 C.

 D.

解析:

12.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______

A.发展B.以人为本

C.全面协调可持续D.统筹兼顾

(分数:

2.00)

 A.

 B.

 C. √

 D.

解析:

[解析]本题考查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在党的十七大上,胡锦涛总书记在《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中提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1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是______

A.国际局势和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

B.党和人民建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

C.党的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

D.时代主题由战争与革命转换为和平与发展

(分数:

2.00)

 A.

 B.

 C. √

 D.

解析:

14.在邓小平理论中,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的是______

A.社会主义本质理论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C.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分数:

2.00)

 A. √

 B.

 C.

 D.

解析:

[解析]本题考查了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意义。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高度概括,反映了人民的利益和时代的要求,廓清了不合乎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模糊观念,摆脱了长期以来拘泥于具体模式而忽略社会主义本质的错误倾向,深化了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认识,把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

15.一种社会制度是否具有优越性,从根本上说,就是看其______

A.是否促进生产力的发展B.是否消灭了剥削

C.是否做到分配上的公平D.是否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

(分数:

2.00)

 A. √

 B.

 C.

 D.

解析:

[解析]本题考查了判断社会制度是否具有优越性的标准。

一种社会制度是否先进和具有优越性,从根本上说,就是看其能否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创造出比先前的经济制度更高的社会生产力。

16.把社会形态划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据是______

A.生产力的发展水平B.生产关系的性质

C.国家政权的性质D.社会道德的状况

(分数:

2.00)

 A.

 B. √

 C.

 D.

解析:

[解析]本题考查了五种社会形态划分的依据。

人类历史上有五种不同性质的生产关系依次占统治地位,据此人类历史相应地划分为五种社会形态:

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

17.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______

A.毛泽东思想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科学发展观D.邓小平理论

(分数:

2.00)

 A. √

 B.

 C.

 D.

解析:

[解析]本题考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第一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18.毛泽东关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理论的提出,标志着毛泽东思想______

A.开始萌芽B.基本形成

C.走向成熟D.继续发展

(分数:

2.00)

 A.

 B. √

 C.

 D.

解析:

[解析]本题考查了毛泽东思想基本形成的标志。

毛泽东初步运用马克思主义探索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基本思想,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开始萌芽;毛泽东关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理论的提出,是毛泽东思想基本形成的重要标志;党的七大上,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标志着毛泽东思想达到成熟;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理论和政策的提出,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得到进一步发展。

19.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规定,对民族工商业的政策是______

A.没收B.赎买

C.限制D.保护

(分数:

2.00)

 A.

 B.

 C.

 D. √

解析:

[解析]本题考查了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

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是:

(1)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2)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3)保护民族工商业。

20.新民主主义社会经济成分中,个体经济向社会主义集体经济过渡的形式是______

A.国家资本主义经济B.合作社经济

C.私人资本主义经济D.国营经济

(分数:

2.00)

 A.

 B. √

 C.

 D.

解析:

[解析]本题考查了个体经济向社会主义集体经济过渡的形式。

新民主主义社会存在以下五种经济成分:

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其中,合作社经济是个体经济向集体经济的过渡形式,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是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向国营经济的过渡形式。

21.当前我国非公有制经济是______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补充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附属部分

(分数:

2.00)

 A.

 B. √

 C.

 D.

解析:

[解析]本题考查了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地位。

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现阶段除了公有制经济形,式以外的所有经济结构形式,主要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等。

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22.党的十七大对我国经济发展目标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是,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______

A.持续快速发展B.又快又好发展

C.稳步健康发展D.又好又快发展

(分数:

2.00)

 A.

 B.

 C.

 D. √

解析:

[解析]本题考查了党的十七大报告对我国经济发展提出的要求。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对经济规律认识的深化。

也是我们党对今后发展道路的坚定抉择。

23.党的十六大报告首次提出了______

A.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科学论断B.建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科学论断

C.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科学论断D.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科学论断

(分数:

2.00)

 A.

 B.

 C. √

 D.

解析:

[解析]本题考查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提出。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这就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指明了根本原则和根本方向。

24.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和核心是______

A.民主集中制B.人民当家做主

C.政治协商D.人民民主专政

(分数:

2.00)

 A.

 B. √

 C.

 D.

解析:

[解析]本题考查了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和核心。

马克思主义认为,民主的本质是国家制度。

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就是社会主义国家制度,人民当家做主,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坚持的“二为”方向是______

A.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B.为经济建设服务,为社会建设服务

C.为物质文明建设服务,为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D.为改革服务,为对外开放服务

(分数:

2.00)

 A. √

 B.

 C.

 D.

解析:

[解析]本题考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方向。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繁荣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二为”方向指的就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26.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______

A.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不动摇B.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D.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

(分数:

2.00)

 A.

 B. √

 C.

 D.

解析:

[解析]本题考查了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不动摇的关键。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核心。

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不动摇的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27.改革、发展、稳定三者是内在统一的,其中稳定是______

A.目的B.动力

C.补充D.前提

(分数:

2.00)

 A.

 B.

 C.

 D. √

解析:

[解析]本题考查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间的关系。

改革、发展、稳定是一个有机整体。

它们的相互关系贯穿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是一个需要高度重视、认真处理的重大问题。

其中,发展是目的。

改革是动力,稳定是前提。

28.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其核心是______

A.科技B.人才

C.教育D.改革

(分数:

2.00)

 A.

 B. √

 C.

 D.

解析:

[解析]本题考查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

建设创新型国家,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

29.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的改革______

A.从农村开始B.从城市开始

C.从沿海地区开始D.从内地开始

(分数:

2.00)

 A. √

 B.

 C.

 D.

解析:

[解析]本题考查了我国改革的开始。

我国的对内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开始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拉开了我国对内改革的大幕。

30.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实行这一国策的前提和基础是______

A.互惠互利,共同发展B.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C.艰苦奋斗,勤俭节约D.和平共处,互不侵犯

(分数:

2.00)

 A.

 B. √

 C.

 D.

解析:

31.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是五位一体。

从“四位一体”到“五位一体”,所增加的是______

A.经济建设B.文化建设

C.社会建设D.生态文明建设

(分数:

2.00)

 A.

 B.

 C.

 D. √

解析:

32.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是______

A.王蒙B.莫言

C.贾平凹D.刘震云

(分数:

2.00)

 A.

 B. √

 C.

 D.

解析:

33.2013年4月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从下半年开始,用一年左右时间,在全党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坚决反对______

A.教条主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享乐主义

B.教条主义、形式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

C.教条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

D.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

(分数:

2.00)

 A.

 B.

 C.

 D. √

解析:

34.2012年7月27日至8月12日,第30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伦敦举行。

此次奥运会,位列金牌榜前三位的国家依次是______

A.美国、中国、英国B.中国、美国、英国

C.美国、中国、俄罗斯D.中国、美国、俄罗斯

(分数:

2.00)

 A. √

 B.

 C.

 D.

解析:

35.2013年3月26日至27日,第5届金砖国家峰会在南非德班举行。

此次会议的主题是______

A.展望未来,共享繁荣

B.金砖2013:

挑战与机遇

C.金砖国家致力于稳定、安全和繁荣的伙伴关系

D.金砖国家与非洲:

致力于发展、一体化和工业化的伙伴关系

(分数:

2.00)

 A.

 B.

 C.

 D. √

解析:

36.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______

A.科学发展B.以人为本

C.安定有序D.公平正义

(分数:

2.00)

 A.

 B. √

 C.

 D.

解析:

[解析]本题考查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以人为本.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科学发展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方针;改革开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动力;民主法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保证。

C项和D项都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

37.发展两岸关系,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是______

A.一个中国B.两制并存

C.争取和平D.反对干涉

(分数:

2.00)

 A. √

 B.

 C.

 D.

解析:

[解析]本题考查了实现两岸和平统一的基础。

1995年国家主席江泽民发表了题为《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重要讲话,提出了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动祖国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

其中第一条就是,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实现两岸和平的基础和前提。

38.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是______

A.宗教问题和领土争端B.恐怖主义和民族矛盾

C.贫富差距和地区冲突D.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分数:

2.00)

 A.

 B.

 C.

 D. √

解析:

[解析]本题考查了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障碍。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

39.中国共产党的最大优势是______

A.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B.以工人阶级为阶级基础

C.组织严密、纪律严明D.密切联系群众

(分数:

2.00)

 A.

 B.

 C.

 D. √

解析:

[解析]本题考查了我党的最大优势。

密切联系群众,即党的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

与广大人民群众保持密切的联系,是我党的生命力所在,也是我党的最大优势。

40.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点是______

A.加强党的思想建设B.加强党的组织建设

C.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D.加强党的作风建设

(分数:

2.00)

 A.

 B.

 C. √

 D.

解析:

二、辨析题(总题数:

2,分数:

20.00)

41.封建主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首要对象。

(分数:

10.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错误。

(1)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其中帝国主义是首要对象。

(2)帝闻主义通过发动一次次侵略战争,操纵了中国的经济、政治和军事,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帝国主义同中国封建势力相勾结,残酷地镇压革命,阻碍了中国的民族独立和政治进步,是近代中国贫困落后的总根源。

推翻帝国主义压迫是中国走向独立和富强的前提。

解析:

42.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

(分数:

10.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正确。

(1)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和基本特征。

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对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具有关键性作用。

(2)非公有制经济在发展社会生产力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它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活跃市场和满足人们多佯化的需求。

(3)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有制与非公有制经济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促进,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共同发展。

解析:

三、简答题(总题数:

3,分数:

30.00)

43.我国当前应如何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分数:

10.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提高对外贸易效益。

(2)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

提高利用外资水平,优化利用外资结构。

创新对外投资和合作方式,支持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完善对外投资协调服务机制。

(3)切实维护国家安全。

有效地防范和应对来自国际经济领域的各种风险,确保国家经济安全。

解析:

44.如何正确理解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分数:

10.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2)人民当家做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3)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4)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实践中,绝不能把它们分割开来或对立起来。

解析:

45.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分数:

10.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坚持独立自主地处理一切国际事务的原则。

(2)坚持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指导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3)坚持同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与合作的原则。

(4)坚持爱国主义与履行国际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解析:

四、论述题(总题数:

1,分数:

20.00)

46.试述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内容及其理论基础,并说明坚持群众路线的重要意义。

(分数:

20.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