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作文之综述性科技论文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766640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4.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技作文之综述性科技论文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科技作文之综述性科技论文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科技作文之综述性科技论文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科技作文之综述性科技论文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科技作文之综述性科技论文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科技作文之综述性科技论文格式.docx

《科技作文之综述性科技论文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技作文之综述性科技论文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科技作文之综述性科技论文格式.docx

科技作文之综述性科技论文格式

综述性科技论文格式

【篇一:

科技论文在线模版附格式】

标题(居中,二号黑体,一般在20字以内)

(——如有附标题,则为小二号黑体)

作者1,作者2(四号楷体)

(1.学校和院系,省市邮编;2.单位全称,省市邮编)(五号楷体,单位全称,非省会城

市前加省名)

摘要:

简要说明论文研究工作的主要内容、研究目的、采用方法和主要结论。

“摘要”两字宜用小五号黑体,摘要内容宜用小五号仿宋体,不用第一人称做主语,一般为250~400字左右。

关键词:

关键词1(该文内容所属二级学科名称);关键词2;关键词3;关键词4;如有需要,第5及其后的关键词是有利于检索的其他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

查阅《中国图书馆分类法》)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以下紧接英文题目、作者姓名及所在单位的英译文、摘要和关键词的英译文,全部使用timesnewroman:

thelowconsumedpowerdesignofthehand-holddevice

basedonat91rm9200

(与中文题目对应,三号,粗体,除题目的第1个字母及专有名词的第1个字母用大写之外,

其余第1个字母用小写,字体五号)

zhangsan1,lisiwu2

(姓在前,全用大写,名第1个字母用大写,其余为小写,字号五号)

(1.departmentof…,xi-anuniversityoftechnology,xi-an710048;

2.chinayangtzethreegorgesprojectdevelopmentcorporation,yichang,hubei443002)

(单位:

timesnewroman,五号,居中,单位及其所在城市名用斜体,邮编除外。

abstract:

thispaperpresentsafastarcdetectionmethodwhichisusedforscannedline-drawinggraphicsrecognition.itisakindofmethodwhichisfromarcsuppositiontoarcverification.firstlyextracttheskeletonoftheline-drawingimage,thenusethepiecewiselinearpolygontoapproximatetheskeletonformoresimplificationandreducingthequantumofdata.afterthat,thelocaldiscretecurvatureofeverydominantpointofthelinearpolygoniscalculatedandthediscretecurvatureisusedtoassumesomearcsexistlocally.finallythehypothesesareverifiedbymappingthehypotheticalarcs’backintotheoriginalimageaccordingtothearcs’circleparameters.thisproposedmethodhastheadvantagesthatitcandealwiththeconditionsofrupture,intersectionandoverlappinganditisrobustandfast.(与中文摘要意思对应,语言流畅,信息具体,不用第一人称做主语。

keywords:

computerapplication;graphicsrecognition;arcdetection;imageskeleton;discretecurvature;linedrawing(关键词除专有名词外都用小写。

摘要及关键词字号为10)

以下正文除各部分标题、插图和表格外,一律用五号宋体,具体字体要求见注2,正文

为1.25倍行距。

0引言(四号,黑体)

应简要回顾本文研究工作的背景和研究目的,一般400~600字,不超过800字。

基金项目:

基金项目类别(编号);基金项目类别(编号)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姓名(出生年-),性别,职称,主要研究方向

通信联系人:

姓名,职称,主要研究方向:

?

?

.e-mail:

?

?

(第一作者为研究生、博士后时,应当以作者中的导师为通信联系人;其他情况时,在作者简介后直接加e-mail,不写通信联系人。

1一级标题(同上)(参考文献出处及注释序号不可标注在文中题目、摘要及一二三

级标题上)

1.1二级标题(五号,宋体,加粗)科技论文一般用至三级标题,个别有的用至四级标题。

1.1.1三级标题(五号,宋体,加粗)

图表名称的格式:

图片名称标注在下方,表格名称标注在表格上方,居中,汉字用黑体,

数字英文用timenewroman,罗马字用symbol,字号小五。

表1名称?

?

表格要求见注4

tab.1?

?

表格以序号、名称的格式标注,居中,中英文对照,表格为三线表(表格套用格式为简明型1)。

x/cm

10i/ma30v/(ms-1)2.5h/m45p/mpa11011112343.0

注:

表注和图注用小五号宋体,表注左对齐,图注居中。

1.1.2三级标题(五号,宋体,加粗)

kg12t/s34

图1名称?

?

图形要求见注5

fig.1?

?

图号和图名用小五号宋体,图下居中。

1.2二级标题(五号,宋体,加粗)

2一级标题

注释统一采用页下注:

小五号字体,通篇统一编号。

参考文献出处标注:

以参考文献的序号在正文中以[]标注出,字体:

timesnewroman,

字号:

五号,上标,颜色:

蓝色,按照被引用的顺序标注。

例:

?

?

年产量居全国之首[1]。

3结论(同上)

本文给出了?

?

致谢(可选)

应向对论文有帮助的有关人士或单位表示谢意。

[参考文献](references)(中文黑体五号,英文timesnewroman五号)

文献正文中所有非英文文献需写出对应的英文译文(小五号宋体,英文为小五号timesnewroman编号两侧加中括号“[]”。

中英文对照写法如下:

[1]曹雪菲,寇卫东,党岚君,等.基于身份公钥的后三代umts安全漫游方案[j].中国科技论文在线,2008,3

(1):

1~5.

caoxf,kouwd,danglj,etal.b3gumtssecureroamingschemebasedonid-basedcryptography[j].sciencepaperonline,2008,3

(1):

1~5.(inchinese)

[2]?

?

其他注意事项:

1.参考文献的标注方式

文中引用的参考文献,作者均应认真阅读过,并在正文中被引用之处的右上角按其被引用的顺序标注编号,在正文最后按此编号顺序列出参考文献,编号两侧加中括号“[]”,设为上标,颜色设为蓝色,以便于读者直接看到。

⑴编著者和译者姓名写法:

中外作者一律姓前名后;欧美作者的姓全部大写,名用缩写但不加缩写点(下圆点),如果用中译名则可以只写其姓,不便区分时,可在姓后再加名的缩写。

示例如下:

原姓名写法编入参考文献时写法

示例1:

李时珍李时珍

示例3:

p.s.anwenanwenps

示例4:

alberteinsteineinsteina

参考文献的作者不超过3人的姓名都应写出;若超过3人,则只写出前3位作者的姓名,后加“,等(etal).”,中外文作者均姓前名后,姓和名的第1个字母用大写,姓全称写出,名只写第1字母,其后不加实心圆点“.”,作者之间用逗号“,”分隔,最后为实心圆点“.”。

示例如下:

示例1:

马克思,恩格斯.

示例2:

张山,李斯,王吉,等.

示例3:

yellandrl,jonessc,eastonks,etal.

⑵非英文文献写法:

除英文外其他语种的参考文献要列出其相应的英文;作者姓名均“姓前名后”;多位作者时,请在第三作者后再写等。

[1]曹雪菲,寇卫东,党岚君,等.基于身份公钥的后三代umts安全漫游方案[j].中国科技论文在线,2008,3

(1):

1~5.

caoxf,kouwd,danglj,etal.b3gumtssecureroamingschemebasedonid-basedcryptography[j].sciencepaperonline,2008,3

(1):

1~5.(inchinese)

[2]?

?

⑶各类参考文献的写法:

研究类论文的引文不少于6条。

参考文献的其余格式分述如下:

2.关键词要求

关于关键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学会学术部于2002年8月22日发布规范,指出“必须在摘要后列出不少于4个关键词”,“这些关键词按以下顺序选择:

(1)第一个关键词列出该文主要工作或内容所属二级学科名称。

学科体系采用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的《学科分类与代码》(国标gb/t13745-92)。

(2)第二个关键词列出该文研究得到的成果名称或文内若干个成果的总类别名称。

(3)第三个关键词列出该文在得到上述成果或结论时采用的科学研究方法的具体名称。

对于综述和评论性学术论文等,此位置分别写“综述”或“评论”等。

对科学研究方法的研究论文,此处不写被研究的方法名称,而写所应用的方法名称。

前者出现于第二个关键词的位置。

(4)第四个关键词列出前三个关键词中没有出现的,但被该文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事或物质的名称,或者在题目中出现的作者认为重要的名词。

(5)如有需要,第五、第六关键词等列出作者认为有利于检索和文献利用的其他关键词。

3.字体要求

斜体:

(1)物理量的符号、数学中的变量名称和一般函数(如f、g等)用斜体单字母表示,需要区分时可加下标;下标中由文字转化来的说明性字符用正体,由变量转化来的用斜体;

(2)特征数,如re(雷诺数)、eu(欧拉数)、fr(佛汝德数)等;(3)化学中的旋光性、构型、取代基的位置等符号,如l-(左旋)、trans-(反式)、iso-(异)、o-(邻位)等;

(4)生物学中的属及属以下的拉丁学名;(5)矩阵、矢量、张量的名称用黑斜体表示。

全文的标点符号除了参考文献使用的实心圆点“.”之外,其余各处所用的标点符号应与所用的语种一致。

在外文中,每一个标点符号后面宜空一个字符。

4.表格要求

表格的表头使用“量符号/量单位”的形式,如表1所示。

表内汉字用小五号宋体,外文和数字用小五号白体。

全文的表格按在文中出现的次序编号,表号相应为表1、表2、?

?

等等。

文中的表格均需补充相应英文名称,表号相应为tab.1、tab.2、?

?

等等。

表格应紧接在文中第1次引用之处的后面,而不在其前面或很远的后面。

表号和表名用小五号黑体,表上居中。

5.图形要求

线条粗细:

轮廓线、曲线等图中的主要部分用0.3mm,尺寸线、指引线等辅助部分用0.15mm。

字体:

汉字用宋体,数字和英文用timenewroman。

中英文字号:

8point。

纵坐标和横坐标应有说明,物理量或变量(用斜体)与单位(用正体)之间用“/”分隔(如图1所示),而不将单位用圆括号括住直接置于变量之后。

如果单位是组合单位,须将整个单位用圆括号括住置于变量和斜线“/”之后[如a/(m/s2)];如果单位中的分母也是组合单位,分母应加圆括号,如c/(kj/(kg℃));组合单位中的斜线不应超过1条,必要时使用负指数的形式。

全文插图按在文中出现的次序编号,图号相应为图1、图2?

?

等等。

文中的图均需补充相应英文名称,图号相应为fig.1、fig.2?

?

等等。

插图应紧接在文中第1次引用之处的后面,而不在其前面或很远的后面。

图号和图名用小五号宋体,图下居中。

6.其他要求

论文为通栏,不需分栏;请按本格式添加页眉(网站logo)。

【篇二:

综述性论文格式】

怎样撰写综述性论文提纲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陶建生

1.综述性论文的含义与特点

综述性论文是作者针对某一方面的专题,对某一时期内某一学科,某一专业或技术的研究成果、发展水平以及科技动态等信息资料进行搜集、整理、选择、提炼,并做出综合性介绍和阐述的实用文体。

一般综述性论文可以是述而不评,即只对文献的观点、数据、事实等作客观的分析和介绍,在文章中不加作者本人的见解和评论,作者的倾向性只能潜在地反映在对他人的观点、材料的取舍和引用上。

2.综述性论文的作用

2.1综述性论文可为科研人员研究课题提供有价值的依据

2.2综述性论文能帮助人们有效地进行知识更新

2.3综述性论文后所附的参考书目可为读者提供已确定课题的参考文献线索

2.4撰写综述性论文能培养收集材料、综合分析的能力。

3.综述性论文的类型

根据写作的目的,通常可分以下4种:

①简介式综述:

按内容特点分别综合介绍原文献所论述的事实、数据、论点等,一般不加评述。

②动态性综述:

就是对某一领域或某一专题的发展动态,按照其自身的发展阶段,由远及近地介绍其主要进展。

③成就性综述:

就是将有关文献汇集分类,把某一方面或某一项目有关的各种内容从原始文献中摘出,不管时序先后,分门别类地进行叙述。

④争鸣性综述:

就是对某一领域或某一专题学术观点上存在的分歧,进行分类归纳和综合,按不同见解分别叙述。

根据写作的形式,通常可分以下3种:

①专题性综述这类综述的目的是对一定时期内围绕某一专题的论文加以汇集和解释。

②回顾性综述主要是分析某一课题的发展概况,可按年代顺序进行组织。

③现状综述这是较常见的科技综述类型,其主要目的是对某一发展领域的新知识、新情况迅速进行收集、整理而写成的综述。

4.综述性论文的结构

综述性论文基本由前言(引言)、正文、结论和参考文献四大部分组成。

4.1前言(引言):

简要介绍所综述的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4.2正文:

是综述的主体部分,其写法多样,没有固定的格式。

可按年代顺序综述,也可按不同的问题进行综述,还可按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综述。

4.3结论:

结论是综述的结束语。

一般包括研究的结论,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存在的分歧,有待解决的问题和发展趋势等,对所综述的主题有研究的作者,最好能提出自己的见解。

4.4参考文献:

注明作者所引用的资料。

5.综述性论文的写作步骤

5.1选题这是文献综述的关键,选题要有明确的目的,一般选题都是近年进展较大而切合实际将要的课题。

文献以近3—5年学术性期刊的论文为主。

5.2收集和阅读文献主题确定后,就要有针对性地广泛收集文献资料,在阅读后,根据需要和内容,决定材料和取舍。

5.3拟写提纲文献综述涉及的内容多而广,所以在写作前应拟写一个写作提纲,以便将主题与材料加以安排和组织。

5.4成文和修改(定稿)拟好提纲后,明确构思,可以进一步组织材料、写成文章,对写好的文章草稿要进行多次修改,才能定稿。

6.综述性论文写作过程中应注意的相关问题

6.1搜集文献应尽量全面、可靠

6.2选题范围不能过于宽泛

6.3注意不能生搬硬套,对知识缺乏再创造和概括

6.4不能随意添枝加叶、各取所需

6.5详略把握不够,重点难以突出

6.6引文资料跨度太长

6.7间接和转引文献资料多

6.8参考文献书写不规范

7.范例

【篇三:

科技综述性文章撰写要求】

撰写综述性科技论文的一般要求和注意事项

阅读了同学们2013年7月份交上来的很多综述性科技文章,总体感觉好像还没有抓住撰写这种文章的套路。

综述性科技论文与科研性科技论文有较大的差别:

①综述性科技论文主要是向读者介绍某一研究领域内当今的大量科技信息,更详尽的内容由读者从相应文献中获取,而科研性科技论文则强调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论理、论据要充分详实;

②在综述性科技论文中,必须总结出目前的新理论、新进展、应用新领域和新成果,它是若干研究人员当今成果的概括性总结,并非陈述发展史;

③在概括性总结目前新理论、新成果的基础上,写出综述性科技论文撰写者对该研究领域中的前景或展望;

④从某种意义上讲,综述性科技论文是一种评述性论文,撰写这种论文的难度并不亚于撰写科研性论文的难度,通常情况下,欲想写出一份具有较高水平的综述性科技论文,它不仅需要作者阅读大量的有关文献,还需要作者本人在相应领域内有一定的研究或相关的知识。

鉴于综述性科技论文的上述特点,为了帮助同学们撰写好综述性科技论文,公司要我在此给出撰写综述性科技论文的一般要求和注意事项,并要求下次按要求和注意事项编写综述性科技论文(所谓的文献综述):

一、撰写综述性科技论文的一般要求

1.关于综述性科技论文的题目

在此给出2013年7月份交上来的部分综述性科技论文:

①层序地层学文献综述;②扇三角洲储层构型文献综述;③地质统计学反演方法研究;④低孔低渗储层岩性及孔隙结构特征研究;⑤剩余油气分布研究方法;⑥地震反射结构分析方法在红河油田的应用。

从这些综述性科技论文的题目来看,它们就不是综述性科技论文,有的更接近科研论文的题目(内容上也是如此),另外文章中还包含了很多与题目无关的内容(其他没有列出的文章,请作者自己审查一下)。

还有一点更需要注意,不能把自己正在研究中东西作为文献去综述。

2.摘要

既然是综述性的科技论文,那么摘要中的内容就不是某某作者个人的观点、理论和方法等,应是诸位作者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成果的集中体现。

因此,要求综述性科技论文的作者在读懂、消化诸位作者文献的基础上,将共性的、领域内领先水平的理论及成果写在摘要内。

3.内容的撰写

综述性科技论文的内容可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当前某研究领域内的研究水平,主要是向读者介绍领域内的领先理论(研究现状),二是代表性的应用成果。

首先阅读大量的文献(最好是公开发表的文章),在读懂、消化这些文

献的基础上,一般按照文献被引用的顺序组织科技综述性论文的内容。

这里的读懂、消化这一点特别重要,如几年来我收到多篇关于稀疏脉冲反演的综述性论文,另外多份科研报告及研究生论文中也编写了稀疏脉冲反演的内容,下面是其中的一段:

稀疏脉冲反演是基于稀疏脉冲反褶积的递推反演方法,其基本假设是地层的强反射系数是稀疏的,即地层反射系数由一系列叠加高斯背景上的强轴组成。

该方法的主要特点是能获得宽频带的反射系数,能较好的解决地震记录的欠定问题,从而使反演得到的波阻抗数据更趋于真实。

针对上述文字描述,我向作者们提出如下几个问题:

①稀疏脉冲的物理含义是什么?

或者说什么地质现象(地质事件)会导致稀疏脉冲?

②这里的高斯背景是什么?

或者说什么地质现象(地质事件)的背景符合高斯分布?

③这种方法能较好的解决地震记录的欠定问题,试问地震记录的欠定问题是什么问题?

上述三个问题任何作者都做不出回答,这样的话无论对自己学习、知识的提高和科研成果的地质解释都是无意的,因此提出读懂、消化这一点。

对于引自原文的理论、方法和结论必须加以标注,如:

波阻抗反演从实现上可分为直接反演和模型反演等方法。

模型反演又可分为线性反演和非线性反演,非线性反演方法又可分为线性化反演方法和完全非线性反演方法[1]。

无论采用什么方法进行波阻抗反演,当前波阻抗反演的主要任务就是提高反演精度,实现精细储层的预测与描述。

长期以来,由于线性反演

方法还存在分辨率低且误差会随深度积累、地震频带的有限性而无法求准反射系数等缺点[2,3],阻碍了该反演方法的实际应用,但线性反演方法简单易实现,处理效率高。

([1]的内涵是指[1]前面的文字“模型反演又可分为线性反演和非线性反演,非线性反演方法又可分为线性化反演方法和完全非线性反演方法”是引自参考文献中的第1篇文献,供读者查阅。

同样,[2,3]的内涵是指[2,3]前面的文字“长期以来,由于线性反演方法还存在分辨率低且误差会随深度积累、地震频带的有限性而无法求准反射系数等缺点”是引自参考文献中的第2、3篇文献,供读者查阅。

值得注意的是标注的位置是固定的,不能随意放,另外,标注的内容是原作者的话,而不能是对原作者理论、方法和结论的个人理解。

4.总结与展望(发展前景)

对自己撰写的内容反复审读,总结出众位作者在理论、方法等方面的共性来,以此为基础提出自己对该研究领域的发展前景或者说展望。

二、撰写综述性科技论文的注意事项

1.文献的引用

综述性科技论文实际上是对某领域内诸多科技论文的一种评述,因此,有大量的文字篇幅或结论来自原科技论文,对这样的内容必须准确注明出处,否则可能引起不必要误会,主要有三个方面:

①原作者误认为剽窃或篡改他的成果;②如果想发表你的综述性科技论文,审稿人首先认为送审稿件不符合公开发表论文的格式要求,建议退稿;③对于你给出的标注,审稿人还要查阅原作者的文献,如果发现有误,认为科研作风不严谨,甚

至对送审的稿件产生怀疑,建议退稿。

目前交上来的不少综述性科技论文,在参考文献目录中列出了很多中、英文参考文献,但就是找不到文章在什么地方引用了它们,这种论文是无价值的。

2.参考文献的编写顺序

按文献在撰写内容中被引用的先后顺序编写,如果某文献被多次引用,则按照首次引用顺序编写。

3.参考文献的数量

凡在撰写内容中标注的参考文献,必须出现参考文献目录中。

最好是标注的文献数目要与参考文献目录中文献数量一致,可以在参考文献目录中适量增加部分未标注的文献,但不宜太多,另外应将其列在标注文献的后面,否则给审稿人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最后强调:

在参考文献目录中列出的找不到被引用的中、英文参考文献越多,带来的负面影响就越大。

总工办

2013年8月30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