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区质量通病防治专项方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766362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174.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住宅区质量通病防治专项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住宅区质量通病防治专项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住宅区质量通病防治专项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住宅区质量通病防治专项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住宅区质量通病防治专项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住宅区质量通病防治专项方案.docx

《住宅区质量通病防治专项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住宅区质量通病防治专项方案.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住宅区质量通病防治专项方案.docx

住宅区质量通病防治专项方案

金科西永二期工程

质量通病防治专项方案

1、编制说明及编制依据

(1)、编制说明:

为确保金科西永二期工程施工质量,以及交房品质,按照重庆市建设工程质量通病防治要点的相关内容,结合本工程实际分部分项工程情况,编制质量通病防治专项方案是为了对本工程施工的全过程进行有效控制,确保满足设计图纸、国家有关标准、规程、规范及合同约定对本工程的要求。

(2)、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2、《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3、《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4、《建设工程施工合同》

5、《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GB50300-2012

6、《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50204-2011

7、《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规范》

8、《住宅工程防渗漏技术规程》

9、《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

10、《重庆市质量通病防治要点》2009版;

11、其他现行规范及有关建设管理办法

12、施工方已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及专项方案

13、设计图纸、审查意见等

2、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

金科西永二期L48-5/04地块工程

建设单位:

重庆金科宏瑞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

广东省华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

重庆新鲁班工程监理有限责任公司

地勘单位:

重庆南江地质工程勘察设计院

施工单位:

重庆建工住宅建设有限公司

2.1、工程情况简介

金科西永二期L48-5/04地块二标段工程,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西永镇微电园旁,建筑面积约12.68万m2,本工程由4#、5#、11#~22#、24#、25#、共15幢住宅(多层)及对应29#楼车库部分组成,其中3#、16#、23#、26#楼为地上11层住宅(小高层),27#、28#楼为门岗亭和垃圾处理站,本工程屋面防水等级为一级,地下室防水等级二级。

2.2.结构概况

本地区地震基本烈度为六度,设防烈度为六度,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建筑场地类别为Ⅰ、Ⅱ类,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

设计合理使用年限为50年。

项目性质及使用功能集住宅、商业、车库及配套用房。

 

2.3、质量管理目标

本着“建一个工程,让建设单位满意,让消费者满意”的宗旨,为消除住宅工程渗、漏、裂等质量通病,我项目部针对本工程的特点,特制定本施工方案,确保涪陵金科.长寿阳光小镇二期一标段工程达到无渗、漏、裂等质量通病的要求,达到合同的质量管理目标。

本工程质量管理目标:

确保本工程质量验收一次性100%达到合格。

实践证明,住宅工程质量通病主要表现在渗漏(地下室渗漏、外墙面渗漏、外门窗渗漏、楼地面渗漏、屋面渗漏)、开裂(顶棚开裂、现浇板裂缝、墙体开裂)、房间不方正、房间净高不一、主体结构模板漏浆,现浇板厚度不足或超厚等质量通病,要消除这些质量通病,需要会同建设、监理等部门共同参与,求得各方的支持,共同研究讨论,采取技术、经济、管理组织经济措施。

3、质量通病产生原因分析及防治技术措施

3.1墙体及填充墙裂缝防治

3.1.1地基不均匀下沉引起墙体裂缝

1.现象

(1)、斜裂缝一般发生在纵墙的两端,多处裂缝通过窗户的两个对角,裂缝向沉降较大的方向倾斜,并由下向上发展,裂缝多在墙体下部。

(2)、窗间墙水平裂缝,一般在窗间墙的上下对角处成对出现。

(3)、竖向裂缝发生在纵墙中央的顶部和底层窗台处,裂缝上宽下窄。

2原因分析

(1)、斜裂缝主要发生在软土地基上,由于地基不均匀下沉,使墙体承受较大的剪切力,当结构刚度较差,施工质量和材料强度不能满足要求时,导致墙体开裂。

(2)、窗间墙水平裂缝产生的原因是在沉降的单元上部受到阻力,使窗间墙受到较大的水平剪力,而产生上下位置的水平裂缝。

(3)、房屋底层窗台下竖直裂缝,是由于窗间墙承受荷载后,窗台墙起着反梁作用,特别是较宽大的窗口或窗间墙受到较大的集中荷载情况下,窗口墙因反向变形过大而开裂,严重时还会挤坏窗口。

3预防措施

(1)、合理设置沉降缝,凡不同荷载,平面形状较为复杂,或建筑物长度较长,应都从基础分成若干部分,设置沉降缝,使其各自沉降,以减少或防止裂缝产生,这在各栋楼中,设计已经考虑,我们在施工中,主要是及时清理建筑垃圾,沉降缝内严禁存有建筑垃圾,并确保沉降缝有足够的宽度存在。

(2)、加强上部结构的刚度,提高墙体抗剪强度,由于上部结构刚度较强,可以有效的调整地基的不均匀下沉,操作中严格执行规范规定,如砖浇水润湿,改善砂浆和易性,提高砂浆饱满度和砖层间的粘接。

4治理方法

对于墙体出现的裂缝,首先应做好观察工作,注意裂缝开展规律,对于一般性裂缝,如若干时间后不再发展,则可认为不影响结构安全使用,局部宽缝处用砂浆堵抹。

墙面可敷贴钢筋网片,然后分层抹水泥砂浆进行加固。

对于影响安全使用的结构裂缝,应出加固方案,并通过各方认证后按认证方案进行加固处理。

3.1.2温度变化引起的墙体裂缝

1现象

(1)、八字裂缝出现在顶层纵墙的两端(一般在1-2开间的范围内)有时在横墙上也可能发生,裂缝宽度一般中间大,两端小,当外纵墙两端有窗时,裂缝沿窗口对角方向裂开。

(2)、水平裂缝:

一般发生在平屋顶屋檐下或圈梁2-3皮砖的灰缝位置。

裂缝一般沿外墙顶部连续分布。

两端较中间严重,在转角处,纵、横墙水平裂缝相交而形成包角裂缝。

原因分析

(1)、八字缝一般发生在平屋顶房屋顶层纵墙面上,这种裂缝往往在夏季屋顶圈梁挑檐砼浇筑后,而保温层未施工前,由于混凝土和砖砌体两种材料膨胀系数不同,在较大温差情况下,纵墙因不能自由缩短而在两端产生八字斜缝,无保温屋盖的房屋,经过冬、夏气温的变化也容易产生八字裂缝。

(2)、容易出现水平裂缝地方,如包角裂缝以及房屋楼梯间处的竖直裂缝,产生的原因与上述相同。

预防措施

(1)、合理安排屋面保温施工,由于屋面结构层施工完毕至做好保温层,中间有一段时间间隔,因此,屋面施工应尽量避开高温季节。

(2)、在墙体砌筑时,严格控制砖的搭接长度和砂浆的饱满度。

4治理方法

同地基不均匀下沉引起的墙体裂缝的治理方法。

3.1.3其它裂缝

1现象

(1)、在较长的房屋楼梯间处,楼梯休息平台与楼板邻接部位发生竖直裂缝。

(大梁底部的墙体产生局部竖直裂缝)。

(2)、框架、梁、柱与填充墙之间产生的垂直与水平裂缝。

原因分析

(1)、温度变化引起的墙体裂缝。

(2)、大梁下面墙体局部竖直立缝,主要由于未设梁垫或梁垫面积不足,砖墙局部承受荷载过大所引起的。

(3)、填充墙与框架梁、柱之间产生垂直及水平裂缝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填充墙采用后砌法,填充墙材料与砼梁、柱材料膨胀系数不同而引起的竖直与水平裂缝。

预防措施

(1)、同“地基不均匀下沉引起的墙体裂缝”的预防措施

(1)。

(2)、有大梁集中荷载作用的窗间墙,应有一定的宽度,梁下应设置足够面积的现浇砼垫块,对宽度较小的窗间墙,施工时应避免留脚手眼。

(3)、框架结构间填充墙应按设计要求设置拉结筋,拉结筋一般采用植筋的方法,植筋位置必须先放样,按皮数杆放样位置布置,严禁出现钢筋折弯压入砖缝。

(4)、在墙体砌筑完成后,在梁板与填充墙交接处布300宽钢丝网,用铁钉固定在砼及墙面上,并做好隐检及报验,合格后再进行抹灰。

(5)、砌墙时的工序间隔及砌筑方法。

①、工序间隔:

当下部墙体砌好后,进行上部墙体施工必须待24小时后,砂浆有一定强度后方可进行。

②、砌筑方法一般采用梅花丁组砌方法。

治理方法

同“地基不均匀下沉引起的墙体裂缝”的治理方法。

3.2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裂缝防治

1、产生原因

(1)、内因

混凝土是一种非匀质脆性材料,由骨料、水泥、石子以及存留其中的气体和水组成,在温度和湿度变化的条件下,硬化并产生体积变形由于各种材料变形不一致,相互约束而产生初始应力(拉应力或剪应力)造成在骨料与水泥石粘结面或水泥石本身之间出现的肉眼看不见的微细裂缝。

(2)、外因

①、裂缝产生的原因有:

由外荷载(包括施工和使用阶段的静荷载、动荷载)引起的裂缝。

②、变形(包括湿度、湿度变形,不均匀沉降等)引起的裂缝,由施工操作(如制作、脱模、养护等)引起的裂缝。

③、砼的级配和坍落度,包括外加剂的掺量。

(3)、裂缝形式

①、按裂缝的方向、形状有:

水平裂缝、垂直裂缝、纵向裂缝、横向裂缝、斜向裂缝以及放射状裂缝等。

②、按裂缝深度有:

表面裂缝、深进裂缝和贯穿裂缝。

2预控方法

1)、板厚及配筋

本标段工程经过与设计、建设、监理多方讨论,从施工工艺上采取了防止楼面裂缝的有效措施,如浇筑混凝土后及时收面等,除厨房、卫生间、阳台、卧室等小开间现浇板厚设计为100厚,客厅为120厚,在施工过程中使用插针等方法,严格控制板厚度。

2)、混凝土

在施工过程中尽可能减小砼的坍落度,严格控制水灰比和外加剂掺合量,尽量减少砼的收缩性,本工程采用商品砼,对商品砼的厂家从防止裂缝角度出发,对配合比作出书面约束要求。

3)、养护

砼浇捣结束后,应加强对整个楼面砼和四周阳角的覆盖和保湿养护,砼终凝后,砼表面应保持湿润状态,浇水养护不小于7天,以减小砼的收缩变形。

4)、施工操作

(1)、砼浇筑前,检查钢筋品种、规格,钢筋绑扎尺寸、搭接长度、锚固长度,钢筋保护层、小马凳的设置是否正确,报监理验收过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2)、严格控制钢筋保护层的数量,在负弯矩筋处设马凳,距离不少于600mm~800mm,确保保护层厚度。

严格控制施工缝的留设及方法,符合规范要求。

控制砼的初凝时间,及时接槎和振实找平,在砼终凝前要进行二次抹压,同时控制好标高(砼板厚度)和其它工作对砼的挠动。

(3)、砼浇捣过程中,不准在钢筋上乱踩,钢筋有专人看守,踩下的钢筋应及时恢复。

(4)、砼浇捣结束R﹤5MPa不准在楼板面堆放重物,混凝土未达到

1.2/Mp前禁止在上面作业,重物堆放不得集中,以免增加楼面裂缝。

(5)、在运输道下方铺设彩条布,防止在运输过程中散落的砼落在楼板上。

(6)、楼面拆模须达到砼设计强度的70%以上,并征得技术人员同意后方可拆模。

(7)、预埋于现浇板内的管线必须位于底板钢筋的上部,现浇板的中部预埋的管径不宜超过板厚的1/4,当预埋的管径超过板厚和1/4时,应按设计措施沿预埋管布置¢6@100双层双向钢筋网,网的宽度不宜小于300,电线管在楼面预埋不得集中。

(8)、模板支撑体系应有足够的刚度与稳定性,支撑及垫块应保证稳固,不变形、松动。

一层顶支模时,必须在夯实的土上设支撑,并在一层梁上设置足够的斜撑,同时打钢管地笼。

在砼浇筑时,注意密切观察,发现问题随时纠正,同时对支撑体系进行改正。

混凝土质量通病防止

(一)麻面

1、现象

混凝土表面局部缺浆粗糙,或有许多小凹坑,但无钢筋外露。

2、原因分析

(1)模板表面粗糙或清理不干净,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拆模时混凝土表面被粘换,出现麻面。

(2)木模板在浇筑混凝土前没有浇水润湿或润湿不够,浇筑混凝土时,与模板接触部分的混凝土水分被模板吸去,致使混凝土表面失水过多,出现麻面。

(3)钢模板脱模剂涂刷不均匀或局部漏刷,拆模时混凝土表面粘结模板引起麻面。

(4)模板接缝拼装不严密,浇筑混凝土时缝隙漏浆,混凝土表面沿模板位置表面出现麻面。

(5)混凝土振捣不密实,混凝土中的气泡未排出,一部分气泡停留在模板表面形成麻点。

3、预防措施

(1)模板面清理干净,不得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

(2)木模板在浇筑混凝土前,应用清水充分润湿,清洗干净,不留积水,使用权模板缝隙拼接严密。

(3)钢模板脱模剂要涂刷均匀,不得漏刷。

(4)混凝土必须按操作规程分层均匀振捣密实,严防漏振,每层混凝土均应振捣至气泡排除为止。

4、治理方法:

麻主要影响混凝土外观,对于表面不再装饰的部位应加以修补,即将麻面部位用镪水刷洗,充分润湿后用1:

2水泥砂浆找平。

(二)露筋

1、现象

钢筋混凝土结构内的主筋、架立筋或箍筋等,滑被混凝土包裹面外露。

2、原因分析

(1)混凝土浇筑振捣时钢筋垫块移位或垫块太少甚至漏放,钢筋紧贴模板致使拆模后露筋。

(2)钢筋混凝土结构断面较小,钢筋过密,如遇大石子卡在钢筋上,混凝土水泥浆不能充满钢筋周围,使钢筋密集处产生露筋。

(3)因配合比不当混凝土产生离析,浇捣部位或模板严重漏浆造成露筋。

(4)混凝土振捣时振捣棒撞击钢筋,使用权钢筋移位造成露筋。

(5)混凝土保护层振捣不密实,或木模板润湿不够,混凝土表面失水过多或拆模过旱等,拆模时混凝土缺棱掉角,造成露筋。

3、预防措施

(1)浇筑混凝土前,应检查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是否准确,发现问题及时修整,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墙板为15mm,梁柱为25mm,基础为35mm。

(2)为保证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要注意固定好垫块,一般每隔1米左右在钢筋上绑上一个水泥砂浆垫块,主筋保护层厚度偏差应符合设计要求。

(3)钢筋较密集时应选配适当的石子,石子最大颗料尺寸不得超过结构截面较小尺的1/4,同时不得大于钢筋净距的3/4。

结构截面较小,钢筋较密时,可用豆石混凝土浇灌。

(4)为防止钢筋移位,严禁振捣棒撞击钢筋,在钢筋密集处可采用带刀片的振棒进行振捣,保护层混凝土要振捣密实。

(5)浇筑混凝土前应用清水将木板充分润湿,并认真堵好缝隙。

(6)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超过2m时,要用串筒或留槽等进行下料。

(7)拆模时不得踩踏钢筋,如钢筋有踩弯或脱扣者,应及时检查补扣绑好。

4、治理方法

将外露钢筋上的混凝土残渣和铁锈清理干净,用水冲洗润湿,再用1:

2或1:

2.5水泥砂浆抹平整,如露筋较深,应将薄弱混凝土剔除,冲刷干净润湿,用高一级标号的豆石混凝土捣实,认真养护。

三)蜂窝

1、现象

混凝土局部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出现空隙,形成蜂窝状的孔洞。

2、原因分析

(1)混凝土配合比不准确或砂、石、水泥材料计量错误或加水量不准确,造成砂浆少石子多。

(2)混凝土搅拌时间短,没有拌和均匀,混凝土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

(3)未按操作规程浇筑混凝土,下料不当,使石子集中,振不出水泥浆,造成混凝土离析。

(4)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多,滑分段分层,振捣不实或下料与振捣配合不好。

(5)模板空隙未堵好或模板支设不牢固,振捣混凝土时模板移位,造成严重漏浆或墙体烂换,因振漏而造成蜂窝。

3、预防措施

(1)混凝土搅拌时严格控制配合比,经常检查,保证材料计量准确。

(2)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一般不得超过2m,浇筑楼板混凝土时,自由倾落高度不宜超过1m,如超过上述高度要采取串筒、留槽等措施下料。

(3)混凝土应拌合均匀,颜色一致。

(4)在竖向结构中(柱、板墙)浇筑混凝土,应采取下列措施:

支模前应在边模板下口抹8cm宽找平层,找平层嵌入柱、板墙体不超过1cm,保证下口严密。

开始浇筑混凝土时,底部应先填以50~100mm与浇筑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

砂浆应用铁锹入模,不得用料斗直接灌入模内。

混凝土坍落度应严格控制,底层振捣应认真操作。

(5混凝土的振捣也应分层捣固,浇筑层厚度不得超过规范规定。

(6)捣实混凝土拌和物时,插入式振捣器移动间距不应大于其作用的1.5倍,为保证上下层混凝土结合良好,振捣棒应插入下层混凝土50cm,平板振捣器在相邻两段之间应搭接振捣3~5cm。

(7)混凝土浇捣时,必须掌握好每点的振捣时间,混凝土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混凝土表面出浆呈水平状态,并将模板边角填满充实。

(8)浇筑混凝土时,应经常观察模板、支架、堵缝等情况。

如发现有模板走动,应立即停止浇筑,并应在混凝土凝结前修整完好。

4、治理方法

混凝土有小蜂窝,可先用水冲洗,然后用1:

2水泥砂浆补修。

如果是大蜂窝,则先将松动石子和突出颗粒剔除,尽量成喇口,外边大些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湿透,再用高一级标号的豆石混凝土捣实,加强养护。

(四)孔洞

1、现象

混凝土结构内有空腔,局部没有混凝土或蜂窝特别大。

2、原因分析

(1)在钢筋密集处预留孔洞和埋件处混凝土浇筑不畅通,不能充满模板面,形成孔洞。

(2)未按施工顺序振捣混凝土,产生漏振。

(3)混凝土离析,砂浆分离,石子成堆或严重跑浆,形成特大蜂窝。

(4)混凝土工程的施工组织不好,未按施工顺序和施工工艺认真的操作而造成孔洞。

(5)混凝土中有泥块或杂物掺入,或将木块等大件料具打入混凝土中。

(6)不按规定下料,吊斗直接将混凝土卸入模板内,一次下料过多,下部因振捣器振动作用半径达不到出现松散状态,以致出现特大蜂窝和孔洞。

3、预防措施

(1)在钢筋密集处,如柱浆及主次浆交叉处浇筑混凝土时,可采用立石混凝土浇筑。

(2)预留孔洞处应在两侧同时下料,然后往上浇筑,防止出现孔洞。

(3)采用正确的振捣方法,严防漏振。

(4)控制好下料,要保证混凝土浇筑时不产生离析,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不超过2m(浇板时为1m),大于2m时要用溜槽、串筒等下料。

(5)加强施工技术管理和质量工作,认真检查。

4、治理方法

对混凝土孔洞的处理,通常要经有关单位共同研究,指定补强方案。

经批准后方可处理,如混凝土浆柱的孔洞处理,应根据批准的补强方案。

首先采取安全措施,在浆底用支撑支牢,然后将孔洞处不密实的混凝土和突出的石子颗粒剔凿掉,要凿成斜型,避免有死角,以便灌筑混凝土。

为使新旧混凝土结合良好,应将剔凿好的孔洞用滑水冲洗,或用钢丝刷仔细清刷,并充分润湿,保持润湿72h后,浇筑比原混凝土标号高一级的豆石混凝土,豆石混凝土水灰比可控制在0.5以内,并掺水泥用量万分之一的铝粉,采用小振捣棒分层仔细捣实,认真做好养护。

有的孔洞在浇筑混凝土前要支牢模板,再港币混凝土,伸出结构面的混凝土影响装修时,可将伸出部分再剔掉。

(五)缝隙夹层

1、现象

施工缝处混凝土结合不好,有缝隙或夹有杂物,造成结构整体性不良。

2、原因分析

(1)在浇筑混凝土前没有认真处理施工缝表面,浇筑时不捣实不够。

(2)浇筑大面积钢筋混凝土结构时,往往分层施工,在施工停歇期间常有木块锯未等杂物,积存在混凝土表面未曾认真清理,再次浇筑混凝土时混入混凝土内,在施工缝处造成杂物层。

3、预防措施

(1)在施工缝处继续浇筑混凝土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浇筑柱、梁、楼板结构时,其间歇时间超过3~3.5h,则按施工缝处理,应在混凝土抗压强度不于12kg/cm2时,才允许继续浇筑。

2)对混凝土进行两次振捣可以提高接缝的强度密实度,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接缝时间往往超过规定的时间,也可以采取待先浇筑的混凝土终凝前后(4~6h)再振捣一次,然后浇筑下一步混凝土的方法。

两次振捣处理施工缝的方法,应先进行试验,找再现规律后方可实际应用。

3)在已硬化的混凝土表面上继续浇筑混凝土前,应除掉表面水泥薄膜和松动石子或软弱混凝土层,并充分润湿和冲洗干净,残留在混凝土表面的水应予以清除。

4)在浇筑前施工缝宜先铺抹水泥浆与混凝土相同的减石子砂浆一层,混凝土施工缝处理方法与抗拉强度有密切关系。

(2)在模板上沿施工缝位置通条开口,以便清理杂物和冲洗。

锯未等杂物采用高压空气吹扫,全部清理干净后,再将通条开口封板,并抹水泥浆再浇筑混凝土。

(3)承受动力作用的设备基础,施工缝混凝土表面应凿毛,用水冲洗干净,充分润湿,抹一层10~15mm厚水泥砂浆,其标号及水泥品种与基础相同,然后再继续浇筑混凝土。

4、治理方法

(1)当表面缝隙较细时,可用清水将裂缝冲洗干净,充分润湿后抹水泥浆。

(2)对夹层的处理应慎重。

梁柱等补强前,首先应搭临时支撑加固后方可进行剔凿,将夹层中的杂物和松软的混凝土清除,用清水冲洗干净,充分润湿再浇筑,捻塞提高一级标号的豆石混凝土捣实,并认真养护。

(六)缺棱掉角

1、现象

梁、柱、板墙和洞口直角边处,混凝土局部掉落,不规整,棱角有缺陷。

2、原因分析

(1)木模板在浇筑混凝土前未润湿或润湿不够,浇筑后混凝土养护不好,棱角处混凝土的水分被模板大量吸收,致使混凝土水化不好,强度降低,拆模对棱角被粘掉。

(2)常温施工时过早拆除侧面非承重模板。

(3)拆模时受外力作用或重物敲击,或保护不好,棱角被碰掉,造成缺棱掉角。

3、预防措施

(1)木模板在浇筑混凝土前应充分润湿,混凝土浇筑后应认真浇水养护。

(2)拆除钢筋混凝土结构侧面非承重模板时,混凝土应具有足够的强度(12kg/cm2)以上,表面及棱角才不会受到损坏。

(3)拆模时不能用力过猛过急,吊运时,严禁模板撞击棱角。

(4)加强成品保护,对于处在人多运料等通道处的混凝土阳角,拆模后要用角钢等阳角保护好,以免碰损。

4、治理方法

缺棱掉角较小时,可将该处用钢丝刷刷净清水冲洗充分润湿,用1:

2或1:

2.5的水泥砂浆抹补齐正,对于较大的掉角可将不实的混凝土和突出的骨料颗料凿除,用水冲刷干净湿透,然后支模用比原标号高一级的豆石混凝土补好,并认真养护。

(七)墙体烂根

 1、现象

墙柱脚出现漏浆,混凝土表面蜂窝麻面,混凝土不密实。

2、原因分析 

(1)骨料的级配。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不佳,骨料级配要用不同粒径的石子

和砂配合使用,相互填充空隙,使混凝土中空隙率最小。

它对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良好的和易性等均有很大关系。

最佳混凝土配合比应具有良好的密实性、和易性。

 

(2)浇筑离析。

已搅拌均匀的混凝土由于各固体粒子大小比重不同,引起

它们之间发生不同的运动,由于位移不用就会出现离心现象。

但是适当的配合比和合理的操作,可以将其控制在允许范围之内。

              

(3)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有一定的侧压力,当对此侧压力考虑不周时,

如侧模板固定不牢、走形,就会振捣不密实;在安装和绑扎钢筋过程中现场上常有木屑、木块、水泥袋以及碎砖、垃圾土等杂物掉入模板内,浇筑混凝土前必须认真清理,取出杂物;模板表面不平,粘带水泥浆灰,拆模时混凝土将呈现麻面;模板拼装不严密,混凝土表面也会产生麻面、蜂窝;模板不浇水湿润,将导致混凝土拆模后缺棱掉角。

此外,钢筋过密、混凝土中粗骨料难以进入产生离析,不易振捣也会产生蜂窝、空洞;钢筋位移紧贴模板往往容易产生露筋现象。

3、预防措施 

1)、防烂根:

所有竖向结构模内均铺预拌同混凝土配合比的水泥砂浆30mm-50mm,砂浆用料斗吊到现场,用铁锨均匀下料,不得用车泵直接泵送;模板下口贴双层海绵条,模板外侧根部用砂浆堵缝。

 

(1)支模前剪力墙部位的杂物等清理干净 

(2)混凝土楼板浇筑过程中,将楼板振捣密实,拉线找平用3m刮杠将表面刮平压光。

 

(3)支模前,在模板侧面粘贴海绵条,以减少模板与楼板的间隙,防止

漏浆,严格按照混凝土配合比施工,确保混凝土有良好的和易性。

混凝土内掺加外加剂,以提高和易性,浇筑混凝土前将模板用水湿润。

 

2)、严格分层浇筑,控制每层浇筑高度不超过50cm,及时振捣,不漏振,配备足够的振捣棒,钢筋密处采用小直径振捣棒。

 

3)、模板拼缝严密,粘海绵条堵缝,模板对拉螺栓要拉紧浇筑前用水湿润。

 

4)、钢筋保护层垫块布置均匀,用扎丝将垫块绑扎牢固。

 

5)、合模前将模板清理干净,均匀涂刷脱模剂。

 6)、洞口浇筑时从两侧对称下料,及时振捣。

 

7)、混凝土塌落度要严格控制,防止离析,底部振捣应严格按方案操作。

 8)、振捣时垂直落棒,振捣时要做到“快插慢拔”;剪力墙插点间距30cm,由于不好观察混凝土表面特征,插棒振捣用时间控制,约20-30秒,至顶端以混凝土不再显著下沉、无气泡冒出、表面均匀泛出浆液为准;振捣上层不冒气泡,表面均匀泛出浆液为准;振捣上层混凝土时,振捣棒要插入下层混凝土5cm左右,以便消除上下层混凝土之间的接缝;振捣时避免振捣棒碰到主筋。

顶板浇筑时及时振捣,及时进行找平收面,先用木抹子搓毛,再用铁抹子压光,然后扫毛,掌握时间火候。

 

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