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航海职业技术学校.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765301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5.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武汉航海职业技术学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武汉航海职业技术学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武汉航海职业技术学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武汉航海职业技术学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武汉航海职业技术学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武汉航海职业技术学校.docx

《武汉航海职业技术学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武汉航海职业技术学校.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武汉航海职业技术学校.docx

武汉航海职业技术学校

武汉航海职业技术学院

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

(2015年)

1学校基本情况

1.1学校定位

武汉航海职业技术学校隶属中央特大型企业——中国外运长航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集团),是一所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中国海事局审核的航海类公办普通高等学校,是湖北省人民政府“富民工程”教育培训基地,是武汉市旅游专业定点学校,是中国长江航运(集团)总公司的党校、团校。

武汉航海职业技术学校创建于1955年,原名长江航运技工学校;1987年改名为长江轮船总公司职工大学,1998年改名为中国长江航运集团职工大学。

1999年经国家教育部审批确定为全国首批以“新机制、新模式”试办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院校之一;长航集团在该校设立了“中国长航国际海员培训中心”,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亲笔题名。

2002年3月,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改制更名为“武汉航海职业技术学校”。

2013年积极吸收民营资本参与学校发展与建设,与湖北中欧投资集团联合办学。

学校现有两个校区,其中东湖校区位于东湖风景区南望山1号,瑜家湖校区位于武昌瑜家湖148号。

学校占地面积220870.49㎡,现有建筑总面积114290.69㎡,资产总额5,108.81万元;学校在校学生4,256人,年均培训学员1000人次(社会人员培训,不包括学历班)。

学校秉承“学汇四海、技术报国”的办学理念,开设有航海技术、旅游管理、国际航运业务管理、报关与国际货运、连锁经营与管理、计算机技术、轮机工程、电子商务、酒店管理、物流管理、楼宇智能等32个专科专业,建有GPS实验室、航运物流实验室、雷达模拟实验室、电工、电子技术及测量实验室、汽车工程、信息工程等33个校内专业实验室,37个校外实训基地,形成了以航海、旅游为品牌,以汽车、物流、信息技术为特色的综合类高等院校。

其中,轮机工程技术、国际航运业务管理、船舶工程技术等三个专业是中央财政重点支持专业,轮机工程技术、航海技术是省级重点专业,《航海学》、《海上酒店基础》和《导游业务》等3门课程为省级精品课程,航海技术实验室、物流实验室、信息工程实验室、旅游实验室是我校重点建设实验室。

目标定位

不断探索中央企业办学特色之路,经过“十二五”时期的建设与发展,努力将学校建设成为“省属一流、国内知名、特色鲜明”的航海类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成为湖北省乃至国家级示范性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和专业实训基地。

办学层次

高职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非学历)并重。

发展规模

在确保高职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非学历)稳步发展的基础上,力争2015年在校学生规模达到8000人;年均培训规模达到2000人次。

1.2治理能力

学校围绕“大事怎么定、干部怎么管、资源怎么配”等重大、关键问题,全面推进制度、机制建设,大力推行“阳光治校”,推动学校治理机制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是创新办学理念,凝练办学特色。

班子成员结合学校实际,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召开工作务虚会,思考讨论“办什么样的学校,建设什么样的教师队伍,培养什么样的学生”三个根本性问题进一步凝练办学理念。

  二是加强班子决策议事制度建设。

主要是加快推进《武汉航海职业技术学校章程》制定核准工作,确立现代大学制度的基本框架;完善党委、行政的决策议事规则和监督机制;对现有规章制度进行废、立、改,逐步建立系统完备的制度体系。

促进班子的能力作风建设。

坚持和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鼓励和支持教职工参与学校民主管理,不断提高办学治校水平。

  

  三是探索建立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协调机制。

构建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既相互独立、又协调配合的运行机制,健全完善学术委员会制度,研究制定《武汉航海职业技术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章程》,构建学校、系部二级学术管理体系,充分发挥其在课程建设、学术评价、学术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四是改革干部考核管理办法,激励干部立足岗位建功立业。

主要是改革干部考核管理模式,强化干部的岗位目标责任管理,变“主观评议”为“写实性”考核,通过工作业绩举证和民主测评进行;考核内容包括政治立场、廉洁自律“两条红线”和服从组织、履行职责、完成任务、团结协作、服务群众“五个维度”;

 五是提高治理能力,优化资源配置。

主要是加快资源配置制度设计,明确资源配置的优先方向,强化资源配置与发展规划、年度计划、目标任务的匹配性;建立资源配置优化机制,健全资源配置的责任体系;完善资源配置监督机制,探索建立内外结合的资源配置效益评估机制。

更有效地导入社会资源促进学校发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要更好地适应和满足社会的需求。

1.3学校章程

——深入学习宣传,增强学用意识,提升学用效果。

一是学校、系部两级领导班子利用中心组学习等方式,专门研讨章程内涵和贯彻落实措施;学校在校园网公告栏发布章程,并配发制定说明、解读说明等有关文件。

通过校报、广播、座谈会讨论、专家讲座等方式广泛宣传章程。

  ——完善配套制度,深化章程学用效应。

以章程为准则,全面启动各项制度的废、改、立工作。

对于不符合章程,在章程中没有依据的,不适应学校改革发展实践要求的,及时予以废止或者修改;对保留的文件进行系统的梳理整合,形成以章程为核心的层次清晰,内容规范的制度体系。

依据章程,进一步健全完善了教职工代表大会、团代会、学代会等制度,制订了有关配套实施细则。

  ——加强监督、强化执行,保障章程施行。

明确校长为章程执行的第一责任人,要把章程执行情况,作为年度述职报告的内容,向教职工代表大会作专门报告。

  把章程学用情况纳入学校重点工作范围,对各部门贯彻落实章程情况进行巡视检查。

2、培养改革与创新

2.1产学结合紧密

学校发挥企业办学优势,围绕服务企业发展和利用企业资源两个主题,做好产学结合工作。

一是探索“计划沟通”、“工学交替”模式。

在课程设置、授课内容、讲授重点以至教学手段等方面与企业沟通,主动调整教学计划以适应企业生产计划。

例如,旅游管理系在旅游旺季,安排学生到游轮、酒店等单位顶岗实习。

既缓解了企业用工矛盾,又使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得到了加强,达到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受益的效果。

二是构建“订单培养”、“企业渗透”模式。

船舶工程系、轮机工程系、航海系、航运物流系、旅游系等系部开展订单式培养,打破先学习再择业的常规模式,将企业培养目标、专业要求纳入教学计划;将企业理念、企业文化渗透到日常学生管理中,使新生从一进校就具有既是学生又是准职工的双重身份感,不仅增强了培养目标的针对性,更有利于学生职业素质的养成。

案例一:

加强校企深度合作开展订单班培养模式

1、校企合作,开办订单班

2010——2014年,航运物流系积极探索与企业深度合作方式。

先后走访调研40余家单位,新增数家合作企业,先后开办了“顺丰班”、“崴航班”、“华宇班”、“7-11班”、“德邦班”、“中外运班”等订单班,与企业的合作关系更上一层楼,现有订单班200余名。

2、“崴航班”、“顺丰班”影响较大,效果最好。

1、“崴航班”合作时间长,效果显著,校企紧密合作,校企互动效果良好!

聘请企业高管一线技术能手作为外聘专家,到校为订单班学生开展培训工作。

企业为学校按照实际工作场景捐建价值40余万元的实训室。

2、“顺丰班”合作模式探索创新模式,工作交替。

2012年5月开始和顺丰速运嘉兴公司合作,每年5-6月或者11月-次年1月,安排100名左右的学生进行为期2个月左右的顶岗实习。

实习结束以后,学生回到课堂继续学习。

3、订单培训,成效显著。

1、校企共同设计人才培养方案

在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时结合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和岗位技能,注重实习实训比例的增加,邀请专家充分论证。

2、针对性强

订单班模式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创新模式之一。

一、在物流的学生中挑选订单班,符合企业的专业技能要求,目标性和针对性强;二、校企合作强化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三、根据企业的人才技能要求,以岗位技能为主线设计人才培养方案。

3、操作性强

以订单班的方式开展创新实践,具有很强的操作性。

校企共同开发课程,开展教学改革,校企深度合作有效的融合到教学的各个环节。

4、具有推广型

一、形成较为成熟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二、学生各方面素质能力得到全面的提升;三、师生关系更加融洽,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教师的指导作用更加突出;四、容易普及和推广,具有现实意义。

三是建设“漂浮校园”和“人才蓄水池”。

学校与60多家船公司或船员公司、船厂、旅行社、酒店保持着稳定的合作关系,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成为我们“漂浮的校园”,定期安排教师、学生实践、实习,使其实践教学能力和动手能力得到提高。

学校从企业科研、航运、造船、旅游、酒店等领域引进或聘请了一批船长、高工、轮机长等专业技术人才到校任教、讲学,还聘请了一批企业专家为学校专业委员会成员,指导专业建设。

先后开办各级各类培训班为航海业经济繁荣与发展作出了贡献。

2.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结构逐步完善

因受企业办学人工成本所限,学校生师比偏大。

为了缓解这种矛盾,学校根据自身实际,不断加大自主培养和引进人才力度。

先后引进各级各类人才,其中高级职称28人,中级职称75人;研究生学历及硕士以上学位30人。

船长1人,轮机长3人。

目前,学校现有教师136人,其中专任教师105名。

从职称结构看,高级职称占专任教师比例达27%,各专业基本拥有高级职称的专业带头人或教学科研骨干。

从能力结构看,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65人,占教师总人数的48%。

学校现有来自校外企业及社会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5人。

2.素质不断提高

学校制定《教职工继续教育及培训进修管理办法》、《航海专业教师上船劳务外派管理办法》,鼓励教师学习深造,进修培训,更新知识,提高技能;广泛开展“三育人”教学研讨会、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等教育活动,教师为人师表,从严治教,教学改革意识和质量意识强;支持教师著书立说,支持教师参加各类学术交流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支持教师成为本行业圈中的知名人士和活动家,航海教育有3名教师成为国家海事局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员,8名教师成为国家、省、市专业协会的副主席、秘书长或理事等职;涌现了一批无私奉献、爱岗敬业、严谨治学、教书育人的优秀教师。

2.3教学条件改善与利用

1.基础设施基本满足办学需要

学校生均教学行政用房26.85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价值2535万元,生均5956元。

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台数和多媒体教室数分别为13台和0.8个。

馆藏纸质图书18.8万册,生均图书44册。

学校体育馆总面积6277平方米,建有风雨操场、两个400米跑道普通田径场,体育器材价值20余万元,可满足体育教学和训练的需要。

网站建设实现了校内网上资源共享。

2.内外结合完善实践教学条件

近年来,学校加大对校内实验实训条件建设的投入,先后购置了大型船舶驾驶操纵模拟器、GMDSS模拟器、雷达模拟器等大型教学设备,建立起满足专业、课程特点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实验室和实训室。

学校各专业分别与中国长航武汉公司、日通商事(武汉)仓储有限公司,武汉港务集团等单位正式签约校外实训基地14个。

航海类专业学生按国际公约规定,提前半年到用人单位进行上岗换证实习。

其他专业采取多种方式组织学生包船进行认识实习,或跟班顶岗实习。

3、充分利用各种职业培训资质

学校充分利用中国长航国际海员培训中心、中共长航集团委员会党校--海船船员、汽车驾驶、导游证书、英语应用能力考试考点、安全监督长等培训资质,定期开展各级各类职业资格培训与岗位培训。

2.4推进教学改革

1.突出就业导向,加强专业建设

学校所开专业是根据行业和企业发展及人才需求而设置的。

如航海类专业就是依据世界航运市场复苏、海员市场东移、中国航运业发展及长航集团“江海联运”、“江海直达”战略的调整迫切需要大量航海类人才而设置的。

同时,随着航运市场的繁荣,催生了中国造船热、孕育了航运旅游热、拉动了港口物流业、带动了航运信息业、内生了货运代理业,迫切需要大量航海类相关专业人才,学校又相继开设了船舶工程、旅游管理、物流管理、国际航运业务管理、航运网络管理等与航海相关专业。

学校还根据长航集团多元经营及社会需求开设了汽车工程专业、国际航运业务管理专业。

形成了以航海专业为核心的专业群。

学校专业培养目标依托专业建设委员会,按照国际海事公约的人才评价体系和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进行岗位群知能结构分析,确定了各专业培养目标:

即确保培养出符合国际公约、国家法规和用人单位要求的优秀技术应用型人才。

学校以航海专业为龙头,全面推进专业教学改革试点工作。

轮机工程技术和航海技术专业进行了“双套培养计划”(国际就业培养计划、国内就业培养计划)、“双套职业资格证书”(高级船员证书和普通船员证书)培养模式的探索;海上酒店、商务英语等其他专业进行了“一教双(多)证,双(多)证沟通”培养体系的探索。

目前,轮机工程技术和航海技术专业已成为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

2.突出“履约”教育,加强课程建设

学校主干专业按照国际公约编制人才培养方案,遵循能力为主、需要为准、够用为度的原则,确定适任岗位所需的职业知识和能力结构,建立职业能力模块表,根据能力模块表中各项能力模块所需的知识和技能要求,制定模块教学计划,设置了与国际航海职业资格证书接轨的课程体系。

每门课程和项目都制定了实训大纲,确定应达到的相应能力标准,使之既符合国际通行的航海教育模式,又充分体现学历证书与适任证书并重、理论教学与评估训练并举的特色。

其他相关专业借鉴这种模式,也建立了相应的课程体系。

为了实现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目标,学校一是加大教学改革的奖励力度,调动教师投身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的积极性;二是发挥精品课程的示范作用,带动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三是加强教材建设,完善教材选用制度。

鼓励教师自编教材。

经过几年努力,学校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取得初步成效。

3.突出岗位需求,强化职业能力

学校重视实践教学环节,每个专业按照职业岗位群设计实践教学体系和实践训练大纲,实践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考核办法、实践教学指导书等实践教学文件规范完备。

学院现有实验实训教学人员14人,其中轮机长2人,工程师3人;大专以上学历11人。

专业实践教学课时的比例均达到50%,必修实验、实训课开出率达100%。

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海船船员适任证书、Autodesk工程师认证、网络管理员、导游证、助理物流师、电焊工操作证等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学生考试通过率达80%以上。

4.突出综合能力,推进素质教育

学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指导思想,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了把国际公约、国际法规和用人单位的要求与党和国家的要求有机统一,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具针对性、实效性和自身特色,我们加强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不仅坚持在各个年级按照上级文件要求开设“两课”课程,还组织形势政策报告小组,坚持每学期开设形势政策课,同时不定期邀请企业和公安部门有关专家和学者到校为学生作国际法规、国际公约专题报告,进行政策法规教育;加强学生社团组织建设,成立了“扬帆文学社”、“青年志愿者协会”、“英语角”等各类学生社团14个,会员800余人,涉及外语、文学、艺术、体育、社会服务等五大类,广泛开展“赢在校园”、IT、英语、心理健康等各类讲座,提升学校人文氛围;成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讲座,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组织心理辅导与咨询,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学生综合素质明显提高。

先后在湖北省职业竟能大赛、湖北省物流竞赛、中国海员技能大比武各级各类技能大赛和文体活动竞赛中获奖;2名学生获得国家奖学金。

2.5教学效果理想

1.学生知识能力素质高

学校学生职业能力突出,高职学生参加湖北省高职高专英语应用能力考试,一次性通过率达到68.74%,优秀率36.1%。

航海专业学生职业资格证书参考率达99.1%,考试通过率96.01%,

学校强化校纪学风建设,一是按照“1+X”的模式出台学生管理系列规定,规范学生行为;二是实行辅导员进驻公寓值班制度,加强监督检查;三是出台学生考试舞弊与辅导员岗位津贴挂钩制,坚决杜绝考试舞弊现象。

学生考试违规人数逐年减少,在全国海员适任证书统一考试中,做到了“零违规”,受到海事主管部门的好评。

四是实施半军事化管理,建立一日生活制度,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

学校特色活动丰富多彩,每年举办田径运动会、水手技艺大比武,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合格率达到100%;“青春杯辩论比赛”、“青春远航”艺术节成为学生展示才华的生动舞台;各个节日的师生联欢活动和晚会异彩纷呈、丰富多彩;《武汉航海》和《武汉航院报》学生稿件占50%以上,学校网站成为学生交流学习、信息发布的重要平台。

多年来,校园和谐,充满青春活力。

案例二:

定向培养直招士官试点工作

2012年4月学校被教育部、总参部确定为第一批定向培养直招士官试点院校以来,学校高度重视这项试点工作,多次召开党政联席会议和研究关于海军直招士官生的教学、士官生管理的专题会议。

制定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来确保海军直招士官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

在士官生教学方面我校聘请海军工程大学资深教授为士官生讲授军事理论课程,学校还根据海军定向培养直招士官军政训练课程设置开设了人民军队导论、军队基层政治工作、军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士兵心理教育与疏导等8门必修课。

保证我校士官生在军事理论课上的空白,他们以军人身份讲述了在部队的实践经验不断鼓舞了士官生的气势,也坚定了他们去部队的决心。

从2012年9月海军直招士官进校以来一直与七五七一九部队和武汉国防教育基地合作,每周二次邀请部队现役士官来我校对士官生进行军事化管理,根据实际情况我校制定了《武汉航院士官生教育管理办法》并严格执行此项管理办法,做到三个“一”每天一个小时体能训练,每天整理一次内务,每天一次队列训练来培养士官生军人作风。

每年新生军训期间,士官生都跟着一起参加军训。

2014年3月份开始训练频率由原来每周两次提高到每周四次。

成立两个模拟连,轮机士官生为一连,船舶士官为二连。

模拟连骨干由士官生轮流担任,每月轮换一次。

首届骨干由指导员指定,以后每届由模拟连自主推荐,报教官审定。

并制定连长、排长、班长职责。

模拟连严格落实连队一日生活制度,每名士官生自觉遵守连队纪律,履行士兵职责,服从骨干管理。

对不服从管理及违纪者,进行教育批评,情节严重者上报士官生大队并在士官生全体大会上作检讨,甚至给予纪律处分或进行淘汰。

模拟连坚持以专业知识学习和军事训练为核心,狠抓日常管理,坚持开展条令学习,政治教育和内务评比。

2014年7月还组织两个中队的士官生进行脱产集训,在七五七一九部队进行两周封闭式训练,训练要求及强度按照新兵入伍的目标执行。

集训结束后进行各班队列会操比赛。

我校海军直招士官在船长和轮机长的指导下操纵大型航海模拟器和船舶模拟器,除了校内的训练场地之外定期组织海军直招士官生参观红色老区和各种舰艇。

如:

韶山之行参观毛泽东故居和铜像广场、走进大别山、红安革命老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中山舰纪念馆、退役的106舰303艇和武汉禁毒基地等实践学习和实地参观。

我校士官生大队作为一个单位参加学校举行的各种大型活动并获得优异的成绩。

如:

一年一度的“青春远洋”艺术节系列活动包括:

寝室设计大赛、舞蹈大赛、演讲比赛、歌唱比赛还有校运动会、校篮球赛等活动。

海军直招士官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既是学生又是军人,我校在培养这批士官生上面也是采取双线行动双管齐下,确立了“政治立场坚定,军事理论过硬,体能合格、职业素养好,专业技能强”的培养目标。

武汉航海职业技术学院成为全国第一批试点院校,为海军培养100名定向直招士官,这既是一份荣耀,也是一份责任,更是一个肯定。

通过两年的试点工作,我校在定向培养海军直招士官这方面积累了经验,学校也创造了硬件和软件方面的有利条件,我们有信心高质量、高标准的完成教育部、总参部今后的给我校下达的定向培养海军直招士官的工作和任务,为中国海军的强大和国家海防事业做出贡献。

3.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3.1存在问题

一是专业教师中“双师型”教师比例偏低,具有企业生产一线工作经历的偏少。

二是兼职兼课教师来自行业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具有中高级技术职称的比例偏低,结构尚需进一步优化。

三是专业的调整和规模的变化,教学仪器设备投资应突出重点,加大对重点专业、生源效益好的专业的倾斜力度,改善和优化实验实训环境和条件。

四是校企合作理念尚需更新,校企合作紧密度和稳定性有待提高。

3.2具体改进措施

一是优化教师专业结构,进一步提升外聘教师的质量。

建立科学化的教师数量与学生规模相适应的评价制度,根据教师总量需求(生师比)、专业需求(专师比)、课程需求(课师比)等情况,优化教师的门类结构、专业结构特别是课程结构。

加强教师的专业复合化改造,以第二专业在职学习、校外课程进修、实践锻炼以及校内跟师学习等方式,加强对课师比偏低课程的授课教师培养。

提高外聘兼职教师的质量,使来自企业一线的中高级技术及管理人员的占比逐年提高,一般专业不低于20%,重点(特色)建设专业应达30%左右。

加强兼职教师的管理。

二是加强教师师德建设和社会实践锻炼,打造能力型“双师”队伍。

完善师德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实行师德一票否决。

按照提高实践能力的要求,加大培养“双师型”专业教师,“双师型”专业教师比例达70%以上。

建立教师社会实践年度考核制度,专业课教师每年平均社会实践时间不少于半个月(10个工作日),其他教师(讲授课程有实践教学环节内容的)的社会实践时间按专业教师要求的一半计算。

三是围绕重点专业和专业群,统筹规划,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教学仪器设备和实验实训场所的资金投入,形成优势,资源共享,提高效益。

同时增加高素质特别是有行业企业一线工作经历的实验实训专职管理人员,进一步提高校内实验实训资源的使用效率。

四是加强学校和教学系对校企合作工作的领导,通过建立和充分发挥校企合作专家指导委员会的作用,加强与行业企业单位及社会组织的沟通和联系。

以双赢为目标,根据企业的需要,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使企业在校企合作过程中成为受益方,让企业变被动接纳转化为主动认可和协助。

五是在开展校企合作过程中,做到政策有保障,资金有保障,合作形式多样化。

在时间上,学期内教学环节与假期顶岗实习相结合;在场所上,校内实习实训基地与校外实习基地相结合;在组织形式上,集中和分散相结合,合作方式上,共建和共享相结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