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 贵州省铜仁一中届高三第二次月考历史 精品.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76211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2.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 贵州省铜仁一中届高三第二次月考历史 精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最新 贵州省铜仁一中届高三第二次月考历史 精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最新 贵州省铜仁一中届高三第二次月考历史 精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最新 贵州省铜仁一中届高三第二次月考历史 精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最新 贵州省铜仁一中届高三第二次月考历史 精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 贵州省铜仁一中届高三第二次月考历史 精品.docx

《最新 贵州省铜仁一中届高三第二次月考历史 精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 贵州省铜仁一中届高三第二次月考历史 精品.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 贵州省铜仁一中届高三第二次月考历史 精品.docx

最新贵州省铜仁一中届高三第二次月考历史精品

铜仁一中2018届高三第二次月考

历史试卷

第一卷选择题(共50分)

1.《国语•晋语》载:

“宗庙之牺,为畎亩之勤”这反映了()

A.牛耕出现B.周王体恤百姓C.动物祭祀D.自耕农经济产生

2.商鞅变法中“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措施的最重要意义是()

A.法律上确立土地私有制

B.增强了秦国的经济实力

C.扩大了农民的占田份额

D.打破原有土地疆界和灌溉系统

3.提出“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胆怯),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说话尖刻)”的先秦思想家是()

A.孔子B.老子C.墨子D.韩非子

4.中国服饰在不同历史时期特征各异,战国的“清新”,六朝的“消瘦”,唐的“丰满华丽”,元的“粗壮豪放”折射出的历史现象分别是()

A.“百家争鸣”、玄学盛行、民主政治、疆域辽阔

B.“罢黜百家”、佛教修行、政治腐朽、行省制

C.“百家争鸣”、佛教修行、国家富强、疆域辽阔

D.“百家争鸣”、分裂战乱、国家富强、少数民族统治

5.中国传统年画喜爱以《五谷丰登》为主题,它寄托了劳动人民对来年丰收的希望,反映了古人对农业的重视。

下列关于我国古代农业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五谷”一般是指稻、黍、稷、麦、豆②战国铁器开始使用促进了农业发展③唐朝设专职官员管理水利事业④明清农业生产商品化程度提高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6.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史实历经时间的考验,具有恒久的意义,并成为指引历史发展方向的标志。

以下最能够体现上述含义的是()

A.秦统一六国B.秦朝确立皇帝制度

C.汉武帝独尊儒术D.汉朝推行察举制

7.公元前127年,汉武帝下了一道法令,规定诸侯王死后,嫡长子可继承封地的一部分,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

这项措施的影响是()

A.宗法制得以恢复B.中央集权得到了加强

C.分封制被彻底取消D.儒家倡导的礼制恢复

8.官僚政治指机能专业化、讲资格、按规章办事、权力分等级等特点的系统行政管理。

贵族政治指奴隶制和封建制国家由世袭贵族的代表人物掌握政权的政治制度。

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是()

A.分封制的推行B.“皇帝”制度确立

C.郡县制的确立D.科举制的完善

9.著名学者钱穆认为,唐代“在三省体制下,决策不再是单纯的皇帝个人行为,皇帝的最后决定权包含在政务运行的程式中”。

钱穆先生的观点是()

A.唐朝专制皇权进一步加强B.唐朝三省相互牵制

C.唐朝皇帝还未有足够的专制权力D.唐朝实行集体决策机制

10.唐代李肇所著《国史补》:

“内丘白瓷瓯,端溪紫石砚,天下无贵贱,通用之。

”此材料提供的信息有()

①唐代形成各具特色的手工业生产中心②唐代生产的瓷器只有白瓷③唐代瓷器已经得到广泛使用④唐代陶瓷工艺已经臻于成熟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③

11.宋史专家邓光铭说:

“在宋太祖、太宗相继统治时期内,……在中央政府的各个部门之间,宰相与副相之间,州郡政府的长贰之间,充分利用其相互的牵制作用。

”下列能说明州郡政府的长贰之间相互牵制的史实是()

A.知州“三岁一易”B.另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

C.将禁军的统领权一分为三D.公文由知州和通判联合署名

12.有人评价说,宋朝一代,官员多如天上银河里的星星;又有人说,宋朝一代,目不见官。

导致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

A.北宋官员人浮于事B.北宋科举考试的发展

C.北宋强化中央集权D.北宋吸取了前代的教训

13.《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王安石认为:

“理财以农事为急,农以去其疾苦,抑兼并,便趣农急,此臣所以汲汲于差役之法也。

”为此王安石采取的措施是()

A.青苗法B.募役法C.方田均税法D.农田水利法

14.“元起朔方,固已崇尚释教(佛教),及得西域,世祖以地广而险远,……思有以因其俗而柔其人,乃郡县土番之地,设官分职,而领之于帝师。

”这里的“官”隶属于()

A.宣政院B.中书省C.理藩院D.行中书省

15.《朱子文集》载“宇宙之间一理而已。

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始而不在。

”材料中不能体现()

A.理是万物本源B.气是万物的材料

C.儒学继续发展D.三纲五常源于理

16.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封建政治制度进一步完善B.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适应

C.封建制度走向衰落D.阶级矛盾、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

17.明太祖曾经写诗一首描述自己:

“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

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拥被。

”出现以上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明太祖勤于政事B.明初政务太多

C.六部无实权D.明初废除丞相

18.“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矣。

”对“隐然执政”的准确理解是()

A.草拟政令B.发布政令C.监察百官D.传达圣旨

19.一条鞭法不同于两税法的最具历史意义的特点是()

A.废除了人头税B.以田亩数计征

C.赋役折银征收D.按照资产交纳

20.明初景德镇有官窑58座,民窑20座;明末民窑崛起,数量达到二三百座。

清代御窑仅6座,民窑规模和产量远胜官窑,工匠达10万余人,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计工授值”。

对材料理解错误的是()

A.明清私营手工业发展B.明清商品经济发展

C.手工业最先有雇佣劳动关系D.社会分工扩大使手工业发展

21.郑和下西洋时达到各国,先会见当地国王,表达通好之意,然后以中国丝绸、瓷器、茶叶,换取供皇室贵族享用的珠宝、香料、药材等。

郑和的一系列贸易活动从本质上看是()

A.资本主义萌芽的需要  B.商品经济活跃的表现

C.政府重视对外贸易的表现 D.加强对外交往的手段

22.秦《琅玡刻石》:

“皇帝之功,劝劳本事,上农除末,黔首是富。

”与该主张相左的是

A.宋明理学   B.重农抑商       C.工商皆本      D.封建君主专职

23.李贽称赞汉朝司马相如、卓文君“善择佳偶”,自由恋爱,赞扬寡妇再嫁,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政治家,赞颂商鞅,肯定封建社会揭竿起义的农民。

上述材料反映了李贽()

A.反对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观念

B.反对“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礼教

C.破除对孔子思想的迷信

D.揭露道学家的虚伪

24.张岱年、方克立主编的《中国文化概论》写道:

“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有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制度。

”作者认为他们不出新的社会方案的根源是()

A.资本主义萌芽十分微弱B.中国传统文化的束缚和影响

C.黄宗羲等代表地主阶级D.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25.雍正的一道谕旨中说:

“向来云贵川及楚省各土司僻在边隅,肆为不法,扰害地方,剽掠行旅,且彼此互相仇杀,争夺不休……令其改土归流,各遵王化。

”材料表明清政府实行大规模改土归流的原因是()

A.云贵川地区过于落后B.平定“三藩之乱”的需要

C.土司制度造成社会混乱D.中央直接管辖云贵川的需要

第二卷非选择题(共50分)

26.(17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自贰师将军伐大宛以后,西域震惧,多遣使来献……于是自敦煌西至盐泽,往往有亭……置使者校尉领护,以给使外国者。

至宣帝时,遣卫司马使护鄯善以西数国。

……时汗独护南道,未能尽北道也。

……是岁神爵(汉宣帝年号)二年也。

乃因使吉并护北道,故号曰都护。

……屯田车师前王庭。

是时匈奴东蒲类王兹力支,将人众千七百余人降都护……自宣、元后,单于称藩臣,西域服从。

——《汉书·西域传》

材料2和帝永元元年(89年),大将军窦宪大破匈奴。

……三年,班超遂定西域,因以超为都护,居龟兹。

复置校尉。

——《汉书·西域传》

材料3颉利兴师岁入边,下不堪苦……靖(唐将)夜袭颉利……其国遂亡。

颉利至京师,告俘太庙……(帝)乃悉还其家属,授右卫大将军,赐美田宅。

——《新唐书.突厥上》

材料4唐太宗说:

“汉武穷兵三十余年,疲弊中国,所就(成就)无几。

”他又说: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请回答:

(1)西汉时已对西域实行了有效的管辖,从材料中找出三条依据。

(6分)

(2)材料2中“大将军窦宪大破匈奴”有何影响?

(2分)

(3)材料3反映了中央政府在西北地区采取了什么措施?

有何意义?

(4分)

(4)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唐太宗“朕独爱之如一”的举措。

(2分)

(5)综合上述材料,从中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3分)

27.(16分)阅读下列材料:

《庄子·天地》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孔子的弟子子贡(姓端木,名赐)在路过汉阴时,看见一位老农用水浇菜,“凿隧而入井,抱翁而出灌”,费了很多力气而收效甚微。

子贡建议他改用桔槔汲水(运用杠杆原理汲水的工具),这样可以“一日浸百畦,用力寡而建功多”。

老农对此不以为然,说道:

“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投机取巧);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指诡诈不善的机巧之心)。

”子贡听了颇觉羞愧,无话可说。

北宋时王安石读到这段故事后写了一首诗:

“赐也能言未识真,误将心许汉阴人。

桔槔俯仰妨何事?

抱翁区区老此身。

请回答:

(1)材料中提到的桔槔作为灌溉工具在中原地区普遍使用是在什么时候?

(2分)

(2)材料中汉阴老菜农的思想观点与春秋战国时期哪个学派的主张相近?

(2分)

(3)请联系有关时代背景,结合材料判断王安石对汉阴老菜农“抱翁汲水”做法的态度,并简要说明他写这首诗主要是想宣传何种主张?

(6分)

(4)简述王安石在军事上采取的变法措施及成就。

(6分)

28.(17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谕大学士九卿等:

……今海内承平已久,户口日繁,若按见在人丁加征钱粮,实有不可。

……其自后所生人丁,不必征收钱粮,……

——《清圣祖仁皇帝实录》

材料2丁口之输赋也,其来久矣。

至我朝雍正间,因各疆吏奏请,此次摊丁入亩。

于是,输纳征解,通谓之地丁,或曰丁随地起。

……惟均之于田,可以无额外之多取,而催科易集。

其派丁多者,必其田多者也;其派丁少者,亦必有田者也。

保甲无减匿,里户不逃亡,究穷免敲扑,一举而数善备焉。

材料3

年份

顺治十八年

康熙五十年

乾隆二十七年

乾隆五十九年

全国人口

约1920万

约10000万

约20000万

约310000万

材料4康熙四十八年,康熙帝说:

“本朝自统一区宇以来,于今六十七年矣,百姓俱安享太平,生育日以繁庶。

户口虽增,而土田并无所增,分一人之产,供数家之间,……”

材料5乾隆后期,湖北汉江两岸,“百姓坐齿日繁,圩埦日多。

凡蓄水之地,尽成田庐。

请回答:

(1)根据材料1和材料2,指出清朝前期实行什么赋税制度?

(2分)引述材料,扼要归纳这一制度的显著特点。

(3分)

(2)根据材料2和材料3,概括指出实行这种赋税制度的积极效果。

(4分)

(3)根据材料4和材料5,简要分析实行这种赋税制度在后来产生了哪些消极影响?

(4分)。

(4)这种赋税制度在中国古代赋税制度发展史上具有什么样的地位和影响。

(4分)

 

铜仁一中2018届高三第二次月考

历史答题卡

姓名:

_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_

考场号:

____________座位号:

__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修改时用橡皮擦干净;

2、非选择题必须使用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3、保持答题纸面清洁,不要折叠、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环境科学食品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