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炭期货基础知识总结.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758347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80.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焦炭期货基础知识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焦炭期货基础知识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焦炭期货基础知识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焦炭期货基础知识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焦炭期货基础知识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焦炭期货基础知识总结.docx

《焦炭期货基础知识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焦炭期货基础知识总结.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焦炭期货基础知识总结.docx

焦炭期货基础知识总结

 

焦炭期货基础知识总结

第一部分:

品种概况

一、焦炭的定义

煤是古代植物埋藏在地下经历了复杂的生物化学和物理化学变化逐渐形成的固体可燃性矿物。

一种固体可燃有机岩,主要由植物遗体经生物化学作用,埋藏后再经地质作用转变而成,俗称煤炭。

煤炭被人们誉为黑色的金子,工业的食粮,它是十八世纪以来人类世界使用的主要能源之一。

现在虽然煤炭的重要位置已被石油所代替,但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由于石油的日渐枯竭,必然走向衰败,而煤炭因为储量巨大,加之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煤炭汽化等新技术日趋成熟,并得到广泛应用,煤炭必将成为人类生产生活中的无法替代的能源之一。

根据煤的煤化度,将我国所有的煤分为褐煤、烟煤和无烟煤三大煤类。

根据其主要用途又分为动力煤和炼焦煤。

而焦炭正是把烟煤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热到950-1050℃,经过干燥、热解、熔融、粘结、固化、收缩等阶段最终制得而成,这一过程叫做高温炼焦或称高温干馏。

由高温炼焦得到的焦炭主要用于高炉冶炼、铸造和气化。

二、焦炭的用途及种类

焦炭主要用于高炉炼铁和用于铜、铅、锌、钛、锑、汞等有色金属的鼓风炉冶炼,起还原剂、发热剂和料柱骨架作用。

依据不同的功能主要分为冶金焦和铸造焦两类,还包括高炉焦、钛合金焦、气化焦、电石用焦、型焦几种类型。

1.冶金焦

高炉焦、铸造焦、铁合金焦和有色金属冶炼用焦的统称。

由于90%以上的冶金焦均用于高炉炼铁,因此往往把高炉焦称为冶金焦。

为使高炉操作达到较好的技术经济指标,冶金焦必须具有适当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包括冶炼过程中的热态性质。

2.铸造焦

专用于化铁炉熔铁的焦炭。

铸造焦是化铁炉熔铁的主要燃料。

其作用是熔化炉料并使铁水过热,支撑料柱保持其良好的透气性。

因此,铸造焦

依据铸造、化工、电石和铁合金对质量要求的不同,应具备块度大、反应性低、气孔率小、具有足够的抗冲击破碎强度、灰分和硫分低等特点。

三、焦炭的质量指标及评价

焦炭是高温干馏的固体产物,主要成分是碳,是具有裂纹和不规则的孔孢结构体(或孔孢多孔体)。

裂纹的多少直接影响到焦炭的力度和抗碎强度,其指标一般以裂纹度(指单位体积焦炭内的裂纹长度的多少)来衡量。

衡量孔孢结构的指标主要用气孔率(指焦炭气孔体积占总体积的百分数)来表示,它影响到焦炭的反应性和强度。

不同用途的焦炭,对气孔率指标要求不同,一般冶金焦气孔率要求在40~45%,铸造焦要求在35~40%,出口焦要求在30%左右。

焦炭裂纹度与气孔率的高低,与炼焦所用煤种有直接关系,如以气煤为主炼得的焦炭,裂纹多,气孔率高,强度低;而以焦煤作为基础煤炼得的焦炭裂纹少、气孔率低、强度高。

焦炭强度通常用抗碎强度和耐磨强度两个指标来表示。

焦炭的抗碎强度是指焦炭能抵抗受外来冲击力而不沿结构的裂纹或缺陷处破碎的能力,用M40值表示;焦炭的耐磨强度是指焦炭能抵抗外来摩檫力而不产生表面玻璃形成碎屑或粉末的能力,用M10值表示。

焦炭的裂纹度影响其抗碎强度M40值,焦炭的孔孢结构影响耐磨强度M10值。

1.焦炭中的硫分

硫是生铁冶炼的有害杂质之一,它使生铁质量降低。

在炼钢生铁中硫含量大于0.07%即为废品。

由高炉炉料带入炉内的硫有11%来自矿石;3.5%来自石灰石;82.5%来自焦炭,所以焦炭是炉料中硫的主要来源。

焦炭硫分的高低直接影响到高炉炼铁生产。

当焦炭硫分大于1.6%,硫份每增加0.1%,焦炭使用量增加1.8%,石灰石加入量增加3.7%,矿石加入量增加0.3%高炉产量降低1.5—2.0%.冶金焦的含硫量规定不大于1%,大中型高炉使用的冶金焦含硫量小于0.4—0.7%。

2.焦炭中的磷分

炼铁用的冶金焦含磷量应在0.02—0.03%以下。

3.焦炭中的灰分

焦炭的灰分对高炉冶炼的影响是十分显著的。

焦炭灰分增加1%,焦炭用量增加2—2.5%因此,焦炭灰分的降低是十分必要的。

4.焦炭中的挥发分

根据焦炭的挥发分含量可判断焦炭成熟度。

如挥发分大于1.5%,则表示生焦;挥发分小于0.5—0.7%,则表示过火,一般成熟的冶金焦挥发分为1%左右。

5.焦炭中的水分

水分波动会使焦炭计量不准,从而引起炉况波动。

此外,焦炭水分提高会使M04偏高,M10偏低,给转鼓指标带来误差。

6.焦炭的筛分组成

在高炉冶炼中焦炭的粒度也是很重要的。

我国过去对焦炭粒度要求为:

对大焦炉(1300—2000平方米)焦炭粒度大于40毫米;中、小高炉焦炭粒度大于25毫米。

但目前一些钢厂的试验表明,焦炭粒度在40—25毫米为好。

大于80毫米的焦炭要整粒,使其粒度范围变化不大。

这样焦炭块度均一,空隙大,阻力小,炉况运行良好。

四、焦炭的分布情况

1.我国煤炭的分布情况

从煤炭资源的分布区域看,华北地区最多,占全国保有储量 的49.25%,其次为西北地区,占全国的30.39%,依次为西南地区,占8.64%,华东地区,占5.7%,中南地区,占3.06%,东北地区,占2.97%。

按省、市、自治区计算,山西、内蒙、陕西、新疆、贵州和宁夏6省区最多,这6省的保有储量约占全国的81.6%。

2.我国炼焦企业的分布

从我国焦炭产量分布情况看,我国炼焦企业地域分布不平衡,主要分布于华北、华东和东北地区。

第二部分:

影响焦炭价格的因素

焦炭价格波动的基本因素是市场供求关系,其他因素都是通过影响供求关系来影响价格的。

一、市场供求关系

焦炭是煤炭加工的产成品,也是钢铁生产的原材料,三者构成了一个紧密相连的产业链。

其中,煤炭市场是焦炭生产的原材料供应方,钢铁市场是焦炭产品的需求方。

作为链接上游煤炭市场与下游钢铁市场的纽带和桥梁,焦炭市场既受到上下游产品的影响,同时也影响着上下游市场。

焦炭的上游产业主要有煤炭企业和焦炭冶炼企业,下游产业除钢铁生产企业外还包括有色金属冶炼企业、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和化工企业等等。

焦化行业属于传统的资源依赖型行业,和煤炭、钢铁行业有着密切的关系。

由于关系到能源生产,以及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环境保护、资源浪费问题突出,因而该行业经常和煤炭、钢铁行业一起受到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管制。

中国的炼焦煤市场与焦炭、钢铁等市场有着高度的正相关关系,即钢铁市场兴旺则焦炭和炼焦煤市场火热,钢铁市场低迷则焦炭和炼焦煤市场冷清。

人们从炼焦煤价格、焦炭价格和钢材价格三者之间的关系不难发现“水涨船高”的正相关性。

在供应量偏紧而需求量大增时,钢材价格上涨必然带来焦炭价格上涨,焦炭价格上涨必然带来炼焦煤价格上涨,反之亦然。

我国焦炭的供应方主要集中在上游产品煤炭的生产区。

需求方主要为钢铁企业的聚集地,焦炭生产的特点充分体现了其上下游产业的分布特点。

在我国的煤炭主产区如山西、陕西、河南、河北、黑龙江等省集中着大量的焦炭生产企业,这些省份也是我国焦炭流出量最大的地区。

我国产钢最多的省份是河北、江苏、辽宁和湖南,这些省份同时也是焦炭的主要消费区和净流入区。

二、焦炭库存

  库存状况是供求关系分析的一个重要指标。

生产、贸易、消费者主要是根据焦炭价格的变化和自身的库存能力来调整库存。

库存是分析焦炭价格趋势的重要指标。

比如,占全国焦炭出口75%的天津港,已成为中国出口焦炭价格的风向标。

三、焦炭进出口

分析焦炭供求关系,要关注中国焦炭的进出口情况。

由于焦炭出口价格基本上与国内价格联动,同时配额数量也起到关键作用。

四、国家政策变化

国家政策对价格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随着节能减排工作的推进,政府关闭了很多小煤窑,煤炭供应依然会偏紧,所以煤价还会涨,煤价的上涨必然推动焦炭价格的上涨。

国家进出口政策,尤其是关税政策是通过调整商品的进出口成本从而控制某一商品的进出口量来平衡国内供求状况的重要手段。

此外,山西省大规模整合煤炭产业、国家调整出口关税税率都是推动焦炭涨价的因素。

各省加快淘汰焦化落后产能也会使供应趋紧。

五、宏观经济形势

焦炭是重要的工业原材料,其需求量与经济形势密切相关。

经济增长时,焦炭需求增加从而带动焦炭价格上升,经济萧条时,焦炭需求萎缩从而促使焦炭价格下跌。

在分析宏观经济时,有两个指标是很重要的,一是经济增长率,或者说是GDP增长率,另一个是工业生产增。

宏观经济的发展周期、景气状况,经济发展趋势、汇率变动等,对于焦炭价格变化,也是需要了解的背景资料。

六、市场心理波动

投资者的心理因素也会影响交易市场上的焦炭商品的价格变化。

心理因素起助涨助跌的作用。

当投资者信心崩溃时,往往使市场加速下跌,当投资者信心满满时,往往让市场更加疯狂。

第三部分:

焦炭期货上市的意义

在前夕举办的“2010东北亚夏季煤炭交易会”上,大连商品交易所总经理刘兴强表示,大商所将争取在今年推出焦炭期货新品种,为焦煤企业、焦化企业、钢厂和贸易商提供新的避险工具。

一、对上游企业的意义

煤炭一直是我国重要的基础能源,近年来由于众多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焦炭和焦煤价格波动幅度大、频率高,加之焦煤行业与焦化行业未能协调发展,给焦化及其相关行业带来严重影响。

对于焦煤、焦化企业而言,焦炭期货的推出使得焦炭价格对市场反应更加灵敏及时,有助于相关企业合理安排生产和销售,通过期货所具有的套期保值功能来规避产品销售价格波动的风险;同时也有利于拓宽企业的销售渠道,提高焦炭市场的活跃度和流动性。

二、对下游企业的意义

焦炭主要用于炼钢,焦炭在钢铁成本中的比重为40%左右。

对于焦炭主要用户的下游钢厂而言,一方面可以通过焦炭期货来锁定价格,规避原料价格上涨风险;另一方面也可以及时追踪价格变化调整采购策略,同时期货的上市也可以拓展企业的采购渠道。

贸易商则可以通过期货工具来有效锁定贸易利润,规避焦炭购销价格风险。

三、将有利于我国焦炭企业确立国际话语权

近年来,世界煤炭贸易格局正发生深刻变化,亚洲已成为下阶段主要煤炭消费区域。

我国由传统的煤炭出口国快速转变为净进口国,与国际市场关联度越来越高,2009年我国煤炭净进口量超过1亿吨,其中炼焦煤累计进口3449万吨,同比增长4.03倍。

2009年国内焦炭总产量占到世界产量的近60%,天津港出口焦炭的FOB价格也已经成为世界焦炭市场的基准价格。

因此,焦炭期货上市后,随着参与度和认知度的不断增强,价格发现功能将可更广泛地影响国内焦炭的产量和贸易量,进而影响到中国的出口价格甚至上游焦煤价格,并最终增强我国在国际焦炭市场的定价权。

 

第四部分:

焦炭行业现状

一、我国焦炭行业的产能产量

改革开放30年来,在钢铁产业大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焦炭产业也迅速扩张发展。

表一为1979年至2008年,我国焦炭产量变化及增长率。

时间段/产量

产量变化

增长率

1979-1988

4,852万吨-6,108万吨

25.89%

1989-1998

6,624万吨-12,819万吨

93.52%

1999-2008

12,045万吨-32.359万吨

1.69倍

图2为2000-2008年我国焦炭产量、表观消费量与生铁产量增长率变化情况。

可以看到,2000-2004年,焦炭表观消费量与生铁产量增长率表现出一定的相关性,但在此期间焦炭产量变动剧烈,说明在此期间焦炭行业运行极不稳定,处于急剧变动之中。

而2004年之后,焦炭产量、表观消费量与生铁产量增长率几乎重合,说明这段时间焦炭行业于炼铁行业之间达成“默契”,实现了“和谐”发展。

新世纪以来,在焦炭产能产量急剧扩张的背景下,我国焦炭出口也保持了较高的数量。

2009年上半年,在国际市场需求缩减、出口成本上涨等因素共同作用下,我国仅出口焦炭23万吨,比去年同期下降96.9%,绝大多数企业的出口路径几乎“断绝”。

这说明,国际市场对我国的焦炭需求并不是无限度的,企业必须反思前期大规模出口的现象,必须认识到不能过分依赖于国际市场,更主要目标客户应该是国内企业。

并且长期看,由资源储量、汇率变动、生产成本等因素综合决定,我国“沦为”焦炭净进口国也不是没有可能。

并且,这在钢铁产品、铁合金产品等已有先例。

因此,我国焦炭企业只有始终注重加强自身能力建设,才是长久之策。

二、焦煤价格变动对焦炭价格的影响

 焦炭的原料是焦煤,生产1吨焦炭需要1.4吨左右的焦煤。

在我国,70%以上的焦煤产量控制在中小煤炭企业之中,同时大多数焦化企业没有实现规模经济,普遍规模较小。

因此,绝大部分焦炭企业的焦煤采购基本以现货为主,现货价格变动对公司的生产成本影响巨大。

2007年,受焦煤价格逐渐小幅上涨的影响,焦炭价格也随之小幅上涨;而钢材价格虽然也在上涨,但上涨的趋势较小,说明这一阶段焦炭价格的上涨主要是由于主焦煤价格上涨“推动”的。

当主焦煤价格升高时,焦炭价格也有适当的能力做出“向上”调整,但这种向上调整在更多时候仅仅是在“收复”原本被上下游行业压缩的利润空间;而当下游的钢铁行业形势突变时,焦炭行业又显得“手足无措”。

也就是说,无论与上游煤炭行业相比,还是与下游炼铁行业相比,焦炭行业均处于“弱势”地位。

三、我国焦炭行业的盈利能力分析

1.由我国长期资源、能源供应紧张决定,煤炭行业将继续保持其较高的利润空间,作为国民经济各行业“源头”之一的煤炭行业,将长期处于“强势”地位;

2.由于钢铁行业在上下游产业链中具有相对集中的资金、技术、规模和人才密集等行业属性,相比焦炭行业能够保持相对较高的“议价”能力,获取相对较大的盈利空间;

3.由相对较低的资金和规模壁垒等因素决定,焦炭行业的利润空间最小,处于“两头受气”的境地。

也正如之前的研究指出的,焦炭行业严格意义上来说是一个中间行业,甚至不能称其为一个独立的行业,原因在于焦炭消费严重依赖于钢铁行业的需求,而原料来源又受制于煤炭行业。

四、焦炭企业数量变化

 在2006年前后,我国焦炭行业达到了供需平衡,行业内竞争加剧,潜在进入者减少,同时与破产、重组等因素相互作用,使企业数量出现一定程度下降。

2007-2008年,企业破产、兼并等事件逐渐增多,企业减少数量分别为1家和32家,销售利润率分别为6.11%和6.25%。

2007-2008年的数据也说明,在位企业的退出与企业间的并购重组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行业的利润空间。

近年来,无论是新进入的企业还是在位企业的产能扩张,都在一定程度上对采用整体竞争力的提升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2005年以后焦炭装置情况虽有所变化,但基本稳定,也说明在这一时期焦炭行业基本停止了新增设备的增加,转向注重发挥现有设备的产能水平。

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焦炭设备的增加情况,基本上也是与焦炭行业企业数量和新增产能的变化隋况相对应的。

五、相关结论和建议

 1.我国焦炭行业在整个产业链中处于“弱势”地位。

从我国焦炭行业自身情况看,主要可以归结于两个问题。

其一是由我国焦炭行业特殊的产业格局。

在西方发达国家,90%左右的焦炭企业(产量)均附属于钢铁企业,基本上特大型钢铁企业的焦炭均能实现自给。

而在我国,附属于钢铁企业的焦化企业不足1/3,由此造成绝大多数钢铁企业焦炭自给率较低。

如2008年我国十大焦炭消耗企业中,仅宝钢集团、鞍本集团和包钢集团能够实现焦炭自给,其余七家企业均有程度不同的需求缺口,甚至山东钢铁集团、首钢和沙钢等企业的焦炭需求缺口在200万吨以上。

其余的独立焦化企业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属于即没有上游煤炭供应,又没有下游炼铁厂承接的真正的“独立”焦化企业,这些企业的利润空间必然在激烈的竞争中不断被“挤压”。

其二,我国焦化企业普遍没有实现规模经济。

2007年统计在册的997家焦化企业共生产焦炭33,554万吨,其中100万吨以上的焦化企业有72家(含独立焦化企业39家),合计焦炭产量13,844万吨,仅占全国焦炭产量45.35%,平均产量不足200万吨。

2.我国焦炭行业处在由成长期步入成熟期的转变阶段。

2006年前后,我国焦炭行业新增产能逐渐减少,企业数量出现下降,设备水平逐渐提高并趋于稳定,在上下游产业链中的利润空间分配中“相对”合理,产量与表观消费量增长率与下游行业基本同步。

这几个现象并存说明中国焦炭工业正由成长期向成熟期转变,对此,我们今后可以进行更全面的产业运行数据分析和更深入的计量经济学演算。

而对我们的焦炭企业来讲,有没有做好积极迎接这场“转变”的准备,是值得认真“思索”并立即采取“行动”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