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乐山市十校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byde.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75731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519.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乐山市十校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byde.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四川省乐山市十校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byde.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四川省乐山市十校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byde.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四川省乐山市十校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byde.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四川省乐山市十校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byde.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川省乐山市十校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byde.docx

《四川省乐山市十校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byde.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乐山市十校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byde.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川省乐山市十校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byde.docx

四川省乐山市十校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byde

乐山十校高2021届第四学期半期联考生物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果酒、果醋的制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A.酵母菌细胞中既有有氧呼吸酶也有无氧呼吸酶

B.果酒发酵装置中,排气口要和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连接来防止杂菌污染

C.醋酸菌能在有氧条件下将果酒变成果醋,也可以在无氧条件下将葡萄糖变成果醋

D.果酒发酵时温度应控制在18~25℃,果醋发酵时温度应控制在30~35℃

2.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制作腐乳:

料酒较多时易造成豆腐腐败变质

B.制作葡萄酒:

葡萄汁要装满发酵瓶有利于发酵

C.制作果醋:

醋酸杆菌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

D.制作泡菜:

控制腌制的时间、温度和食盐用量

3.在果酒、果醋、腐乳、泡菜的制作中,用到的微生物分别是()

A.酵母菌、酵母菌、毛霉、乳酸菌

B.酵母菌、醋酸菌、毛霉、乳酸菌

C.毛霉、醋酸菌、乳酸菌、酵母菌

D.酵母菌、乳酸菌、毛霉、醋酸菌

4.下表所示为某微生物培养基的配方,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依物理性质划分,该培养基属于固体培养基;依用途划分,该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

B.由培养基的原料可知,所培养微生物的同化作用类型是异养型,培养的微生物可以是酵母菌或毛霉

C.本培养基中青霉素的添加满足了微生物生长对特殊营养物质的要求

D.若用该培养基分离能分解尿素的细菌,应除去青霉素和NaNO3,并应加入尿素

5.关于微生物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将允许特定种类的微生物生长的培养基称作选择培养基

B.利用加入刚果红的含纤维素培养基培养细菌,根据透明圈大小来筛选出能分解纤维素的细菌

C.可以根据伊红美蓝培养基上红棕色菌落的数目,计算出水样中大肠杆菌的数量

D.用加入酚酞指示剂且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培养细菌,若培养基变红,则该细菌能够分解尿素

6.下图表示利用划线分离法分离和纯化大肠杆菌的部分操作步骤,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步骤①倒平板操作时,只需要在超净台中不需要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

B.步骤②③使用的工具是接种环,接种前需在明火上烧红后冷却

C.步骤④恒温培养箱培养后的结果说明整个过程中蘸取菌液4次

D.该方法使单菌落更容易分开,但操作复杂些

7.以下有关生物技术实践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显微镜直接计数也是测定微生物数量的常用方法

B.稀释涂布平板法不能用来测定土壤溶液中某活菌数目

C.培养能合成脲酶的细菌时可在培养基中添加尿素作为唯一氮源

D.挑选菌种时可在富含纤维素的环境中寻找纤维素分解菌

8.在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中,常常加入水溶性的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主要为细菌提供碳源

B.刚果红染液能与培养基中的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

C.刚果红可在倒平板时加入,加入前需要将刚果红溶液灭菌

D.纤维素酶至少包括三种组分,即C1酶,C2酶和葡萄糖苷酶

9.为了研究抗生素X对四种不同细菌(1、2、3、4)的作用效果,有人做了下图抗菌实验,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四天后细菌3的灰雾地带最长,说明抗生素X对细菌3的抑制效果最差

B.四天后细菌2的灰雾地带最短,说明抗生素X对细菌2的抑制效果最差

C.用抗生素X对细菌2的抑制比对细菌3的抑制效果好

D.可以用抗生素X去治疗由细菌1引起的疾病

10.某洗衣液研究人员为了在普通洗衣液的基础上添加酶制剂以研发加酶洗衣液,开展了一系列探究实验,下表展示了其中某一探究结果,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实验结果表明,加酶洗衣液的洗涤温度以35-55℃为宜,且35℃和55℃两温度下酶制剂的去污力相同

B.当温度为15℃和65℃时,加酶洗衣液的去污力较低的原因均是其中酶制剂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催化活性降低

C.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究不同温度下添加酶制剂对洗衣液去污力的影响,其中组别①为对照组,组别②为实验组

D.实验所用污布上污染物的种类、污染的程度、洗衣液的用量等均属于无关变量,都不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

11.下列关于酶和固定化酵母细胞的研究与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从酶的固定方式看,吸附法比化学结合法对酶活性影响小

B.作为消化酶使用时,蛋白酶制剂以口服方式给药

C.将海藻酸钠凝胶珠用蒸馏水冲洗,可洗去多余的CaCl2和杂菌

D.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的目的是限制酶与反应物接触,控制反应速度

12.大肠杆菌一般是将葡萄糖作为碳元素的来源,但是,当大肠杆菌生活的环境中没有葡萄糖而有乳糖时,乳糖会诱导它迅速合成半乳糖苷酶,将乳糖分解成葡萄糖和半乳糖加以利用。

某科学家以不同细菌数量(以细菌细胞干重表示)在乳糖及IPTG(一种细胞中的乳糖衍生物)等两种诱导物作用下,检测半乳糖苷酶的活力(酶活力的大小即酶量的大小),获得结果如图,根据实验结果,下列推论最合理的是

①诱导物愈多,每一细菌中的半乳糖苷酶数量随着增加

②在此两种诱导物刺激下,半乳糖苷酶活力都与细菌量成正比关系

③诱导物愈多,每一细菌中的半乳糖苷酶基因数量随着增加

④IPTG诱导半乳糖苷酶基因表达的能力比乳糖强

A.②④B.①③C.③④D.②③

13.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探究果胶酶最适用量的实验中可先将果泥加热煮沸后冷却备用,目的是排除果泥中原有的酶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B.发酵产生的亚硝酸盐量可以用比色法测定

C.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计数某种细菌的原理是,当样品稀释度足够高时,固体平板上一菌落,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一个活菌,故可通过平板上的菌落数推测样品中的活菌数

D.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的实验中,将酶溶液加入底物后,迅速将温度调至设定的温度,并持续反应一段时间

14.乳酸菌能将牛奶中的乳糖等糖分分解成乳酸而使牛奶变成酸奶,制作酸奶时,一定不能被T4噬菌体污染,否则会大大影响酸奶的品质和口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4噬菌体能在酸奶发酵液中繁殖,原因是发酵液中含有丰富的糖分

B.奶牛、乳酸菌和T4噬菌体的遗传物质中均含有8种核苷酸

C.奶牛肌细胞中含有丰富的单糖葡萄糖、二糖乳糖和多糖糖原

D.T4噬菌体没有细胞结构,其化学成分与染色体基本相同

1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的技术方法包括包埋法、化学结合法和物理吸附法

B.固定化酶更适合采用化学结合法和物理吸附法

C.由于细胞个大,而酶分子很小,因此细胞多采用物理吸附法固定

D.反应物是大分子物质应采用固定化酶

16.下列属于组成细胞的微量元素的是()

A.Zn、Cu、B、MnB.Zn、Cu、Mn、K

C.N、S、Cu、MoD.Fe、Mn、Zn、Mg

17.下表是关于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的比较,其中正确的是(  )

A.答案AB.答案BC.答案CD.答案D

18.下列关于生物大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糖原、脂肪、蛋白质和核糖都是生物体内的生物大分子

B.M个氨基酸构成的蛋白质分子,由N条环状肽链构成,完全水解共需(M-N)个水分子

C.蛋白质中的N主要存在于肽键中,核酸中的N主要存在于碱基中

D.细胞中氨基酸种类和数量相同的蛋白质不一定是同一种蛋白质

19.下列关于细胞知识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核仁是与核糖体形成有关的细胞器;②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为什么要产生新细胞”;③硝化细菌、霉菌、颤藻的细胞都含有核糖体、DNA和RNA;④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都属于固醇;⑤蛙红细胞、人肝细胞、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并不都有细胞周期,但这些细胞内的化学成分都不断更新

A.③④⑤B.①③④C.②③④D.②④⑤

20.科学家通过下列实验见下图进行探究:

①用头发将蝾螈的受精卵横缢为有核和无核的两半,中间只是很少的细胞质相连,结果无核的一半(a)停止分裂,有核的一半(b)能继续分裂;②b部分分裂到16~32个细胞时,将一个细胞核挤入到不能分裂的a部分,结果a部分开始分裂、分化,进而发育成胚胎。

下列关于细胞核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实验结果可以说明细胞核与细胞的分裂、分化有关

B.实验①中,b部分细胞属于实验组,a部分属于对照组

C.实验②中,a部分的操作与实验①中形成对照

D.实验不能说明细胞的寿命与细胞核的关系

21.生物体内某些重要化合物的元素组成和功能关系如图所示。

其中X、Y代表元素,a、b、c是组成A、B、C三种生物大分子的单体,这三种单体的结构可用d或e表示。

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人体细胞中单体a、b的结构可用d表示,人体中d的种类有4种

B.大肠杆菌细胞内单体c的结构可用e表示,e的种类约有20种

C.a,b是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携带者,C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D.A、B的多样性由d中的n充分体现,C的多样性由e中的R充分体现

22.下列有关SARS病毒、硝化细菌和水绵的叙述,正确的是

A.SARS病毒和硝化细菌既属于细胞层次也属于个体层次

B.SARS病毒和硝化细菌都能进行有氧呼吸

C.硝化细菌和水绵都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

D.SARS病毒、硝化细菌和水绵的遗传物质都是核酸

23.下列与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耐旱的仙人掌细胞中含量最高的化合物是蛋白质

B.组成淀粉、乳糖、脱氧核糖的元素种类相同

C.胆固醇是植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

D.构成蛋白质、核酸、淀粉等生物大分子的单体在排列顺序上都具有多样性

24.下列关于细胞膜功能的判断,正确的是()

A.相邻细胞的信息交流全靠细胞间接触

B.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需要靠血液传递

C.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进行信息交流

D.由于细胞膜能严格地控制物质进出细胞,因而能保证生物体的健康

25.“膜流”是指细胞的各种膜结构之间的联系和转移。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枯草杆菌和酵母菌都能发生“膜流”现象

B.蛋白质和RNA进出细胞核发生“膜流”现象

C.抗体的分泌过程发生“膜流”现象

D.质壁分离现象是“膜流”现象的例证

26.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及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内质网既参与物质的合成,也参与物质的运输

B.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运输

C.选择透过性的结构基础是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和磷脂分子具有特异性

D.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能维持细胞形态、保持细胞内部结构的有序性

27.下列有关构成细胞的化合物的种类和检测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细胞中的糖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都可以用斐林试剂检测

B.细胞中的脂质能储存能量、能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

C.细胞内的蛋白质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

D.细胞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用甲基绿—吡罗红染液可以显示其存在和分布

28.细胞内受损后的线粒体释放的信号蛋白,会引发细胞非正常死亡。

下图表示细胞通过“自噬作用”及时清除受损线粒体及其释放的信号蛋白的过程,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不考虑自噬体内的线粒体时图中自噬体由2层磷脂分子构成

B.及时清除受损的线粒体及信号蛋白能维持内环境稳态

C.自噬体内的物质被水解后,其产物均排除细胞外

D.溶酶体有识别功能

29.下列说法中,与生物膜发现史不一致的是()

A.欧文顿在实验的基础上提出,膜是由脂质组成的

B.荷兰科学家用丙酮从人的红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面积为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