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四川省南充市高三高考一诊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750627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99.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四川省南充市高三高考一诊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届四川省南充市高三高考一诊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届四川省南充市高三高考一诊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届四川省南充市高三高考一诊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届四川省南充市高三高考一诊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四川省南充市高三高考一诊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届四川省南充市高三高考一诊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四川省南充市高三高考一诊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四川省南充市高三高考一诊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届四川省南充市高三高考一诊生物试题解析版

2020年四川省南充市高考生物一诊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6分)下列有关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与玉米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有核糖体、线粒体和中心体

B.细胞间信息交流都与细胞膜上的受体有关

C.细胞核是光学显微镜观察口腔上皮细胞最容易看见的结构

D.乳酸菌中核糖体的形成与核仁有关

2.(6分)阐明生命现象的规律,必须建立在阐明生物大分子结构的基础上。

下列有关生物大分子核酸和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血红蛋白的功能与其分子组成中的大量元素Fe有关

B.胰岛素和抗体的差异与组成它们的氨基酸数目、种类和连接方式有关

C.伞藻细胞主要的遗传物质是DNA

D.变形虫细胞DNA与RNA的基本骨架组成成分不同

3.(6分)如图表示雌兔卵巢中某种细胞分裂时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的变化。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A→B过程细胞中一定有氢键断裂

B.B→C过程细胞中一定有交叉互换

C.C→D过程一定与纺锤体有关

D.D→E细胞中X染色体只有1条或2条

4.(6分)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的实验中,不宜使用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做实验材料是因为该细胞在一定浓度的外界溶液中不能发生质壁分离

B.在“观察口腔上皮细胞中DNA和RNA的分布”实验中,用盐酸水解的目的是使染色质中DNA和蛋白质水解

C.在“检测花生子叶细胞中的脂肪”的实验中,用苏丹Ⅲ染液的染色时间比苏丹Ⅳ染液的染色时间长

D.在“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可观察到处于末期的细胞中染色体逐渐解螺旋成染色质

5.(6分)下列有关人体胰岛B细胞内胰岛素基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胰岛素基因的两条DNA链分别转录出两条RNA链指导胰岛素中两条肽链的合成

B.胰岛素基因表达过程即是胰岛素分子合成的过程

C.多个核糖体可结合在由一个胰岛素基因转录出的同一条mRNA分子上合成多条相同多肽链

D.胰岛素基因转录过程需要在核糖体上合成的DNA聚合酶参与

6.(6分)下列有关细胞呼吸及其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肺炎双球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

B.人体细胞有氧呼吸产生CO2的场所是线粒体而无氧呼吸产生CO2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

C.花生种子入库前晒干是为了降低结合水含量减弱细胞呼吸

D.花盆里的土壤板结后需要及时松土透气从而加强细胞呼吸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满分39分)

7.(8分)如图为细胞的生物膜系统概念图,A﹣G为结构名称,①、②代表分泌蛋白的转移途径。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生物膜的组成成分相似,都主要由  组成。

但功能各有不同,从组成成分上分析,其主要原因是  。

(2)衰老的细胞中,A的面积将变  ,B的  发生改变,使  降低。

(3)结构D出现功能异常后,可能被E分解,结构E除具有此类功能外,还具有  的功能。

(4)科学家常用  法来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

通过图中①、②过程可以实现膜成分的更新,这依赖于生物膜具有  的特点。

8.(9分)枪乌贼的神经纤维非常粗大,是研究兴奋产生和传导的好材料。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枪乌贼的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细胞膜两侧电位表现为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由于膜主要对  有通透性,由于该离子外流使膜外  浓度高于膜内。

(2)科学研究发现神经细胞膜电位的变化与胞外Na+流入细胞有关。

某研究小组欲探究细胞外液中Na+浓度对神经膜电位变化幅度和速率的影响,进行了下列实验,请完善实验内容。

①材料和用具:

测量电位变化的测量仪器、刺激器、生理状态一致的枪乌贼离体神经纤维若干、正常海水、低Na+海水、高Na+海水。

②实验步骤:

i:

  。

ii:

分别给予每组枪乌贼离体神经纤维相同的适宜刺激,分别测量、记录枪乌贼离体神经纤维的电位变化。

③实验结果及分析:

将测量所得不同Na+浓度海水中枪乌贼离体神经纤维受到刺激后的膜电位变化绘制成曲线图(如图),根据所学知识,推测表示高Na+海水的曲线是  。

理由是  。

9.(8分)请回答下列与植物生命活动调节有关的问题:

(1)“唤醒沉睡的种子,调控幼苗的生长。

引来繁花缀满枝,瓜熟蒂落也有时。

靠的是雨露阳光,更离不开信息分子。

”文中的“信息分子”是指  ,其中“唤醒沉睡的种子”的主要是  :

其合成部位主要是  和幼芽;与“瓜熟蒂落”有关的主要是  。

(2)根据上文描述可以推论:

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是  的结果。

(3)通常,叶片中叶绿素含量下降可作为其衰老的检测指标。

为研究相关激素对叶片衰老的影响,用银杏离体叶片进行分组实验得到如下结果:

蒸馏水

CTK

ABA

CTK+ABA

24小时

90

100

80

94

48小时

68

96

33

76

72小时

24

91

16

46

据表分析可得出的结论是:

  。

10.(14分)果蝇的眼睛由于其中含有色素所以能显现出颜色,色素物质是体内一系列化学反应的结果,每一个反应所涉及的酶都与相应的基因有关。

现己知眼色受一组复等位基因(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点上存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等位基因)控制,其中A1决定红眼,A2决定伊红眼,A3决定白眼(只考虑完全显性,不考虑X、Y染色体同源区段)。

用一只伊红眼雄果蝇与一只红眼纯合雌蝇杂交得F1,F1随机交配得F2,子代表现型及比例如下:

亲本

F1

F2

红眼(♀)×伊红眼(♂)

全红眼

红眼

红眼:

伊红眼=1:

1

(1)伊红眼基因控制果蝇眼色的途径是  ,它与红眼基因的根本区别是  。

(2)伊红眼对红眼是  性,伊红眼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

让F2代红眼雌蝇与伊红眼雄蝇随机交配,所得F3代的雄蝇中伊红眼果蝇所占比例为  。

(3)现有纯合优良雌雄果蝇若干,请从

(2)题的F3果蝇中选择材料,设计一次杂交实验探究伊红眼与白眼的显隐关系。

(要求写出实验思路和预期结果)  。

三、【生物-选修1:

生物技术实践】(共15分)

11.(15分)如今,酶己经大规模地应用于食品、化工、轻纺、医疗等各个领域。

(l)在酶的应用过程电人们发现了一些实际问题:

酶容易失活;溶液中的酶很难回收,不能再次被利用;反应后酶会混在产物中,可能影响产品质量,现代的  技术可解决这些实际问题,  技术也能解决这些问题,且该技术成本更低,操作更容易。

(2)选择新鲜的葡萄制作葡萄汁过程中,  不仅会影响葡萄汁出汁率,还会使葡萄汁混浊,可通过使用  物质,使制作葡萄汁变得更加容易,也使得混浊的葡萄汁变得更澄清。

(3)加酶洗衣粉是指含有酶制剂的洗衣粉,其中应用最广泛、效果最明显的是含有脂肪酶和蛋白酶制剂的洗衣粉。

使用该类加酶洗衣粉过程中需注意水温,因温度会影响  (填“碱性”或“酸性”)蛋白酶或脂肪酶的活性。

酶的活性是指  。

四、【生物一一选修3: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共15分)

12.植物叶肉细胞原生质体的分离和培养的主要过程可用如图所示图解简单表示:

(1)培育胚状体利用了  这一项生物技术,胚状体再继续培养,则可培育出完整的植株,这体现了  。

培养基中除了含有一定的营养外,还必须含有  等植物激素,还需要对培养基进行严格的灭菌,其灭菌方法是  。

(2)制备原生质体过程中酶解不能在太低浓度的溶液中进行,原因是  。

2020年四川省南充市高考生物一诊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6分)下列有关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与玉米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有核糖体、线粒体和中心体

B.细胞间信息交流都与细胞膜上的受体有关

C.细胞核是光学显微镜观察口腔上皮细胞最容易看见的结构

D.乳酸菌中核糖体的形成与核仁有关

【分析】1、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但部分原核生物也能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如蓝藻。

2、细胞器分布的归纳:

动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

中心体(低等植物细胞也有);

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

叶绿体和液泡,但并不是所有植物细胞都有叶绿体和液泡,如根尖分生区细胞;

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细胞器:

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核糖体。

【解答】解:

A、与玉米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有核糖体、高尔基体和线粒体,玉米根尖分生区细胞不含中心体,A错误;

B、细胞之间的信息交流不都与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有关,如植物细胞通过胞间连丝进行信息交流,B错误;

C、细胞核是光学显微镜观察口腔上皮细胞最容易看见的结构,C正确;

D、乳酸菌是原核生物,没有核仁,D错误。

故选:

C。

【点评】本题考查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细胞结构和功能,要求考生识记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识记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分布和功能,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2.(6分)阐明生命现象的规律,必须建立在阐明生物大分子结构的基础上。

下列有关生物大分子核酸和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血红蛋白的功能与其分子组成中的大量元素Fe有关

B.胰岛素和抗体的差异与组成它们的氨基酸数目、种类和连接方式有关

C.伞藻细胞主要的遗传物质是DNA

D.变形虫细胞DNA与RNA的基本骨架组成成分不同

【分析】1、蛋白质的结构的多样性与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以及肽链的空间结构有关。

2、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解答】解:

A、Fe是构成生物体的微量元素,A错误;

B、组成不同蛋白质的氨基酸的连接方式相同,都是形成肽键,B错误;

C、伞藻细胞的遗传物质是DNA,C错误;

D、磷酸、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构成DNA的基本骨架,磷酸和核糖交替连接,构成RNA的基本骨架,D正确。

故选:

D。

【点评】本题考查了蛋白质和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难度适中。

3.(6分)如图表示雌兔卵巢中某种细胞分裂时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的变化。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A→B过程细胞中一定有氢键断裂

B.B→C过程细胞中一定有交叉互换

C.C→D过程一定与纺锤体有关

D.D→E细胞中X染色体只有1条或2条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

AB段形成的原因是DNA的复制;BC段表示每条染色体上含有2个DNA分子,表示有丝分裂前期、中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CD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点的分裂;DE段表示每条染色体上含有1个DNA分子,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和末期。

【解答】解:

A、A→B段表示DNA复制,所以细胞中一定有氢键断裂,A正确;

B、B→C过程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时不会发生交叉互换,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可能会发生交叉互换,B错误;

C、CD段形成的基因是着丝粒分裂,染色单体分离,与纺锤体无关,C错误;

D、DE段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时,细胞中X染色体有4条,D错误。

故选:

A。

【点评】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含量变化规律,能准确判断图中各区段形成的原因或代表的时期,再对各选项作出准确的判断。

4.(6分)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的实验中,不宜使用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做实验材料是因为该细胞在一定浓度的外界溶液中不能发生质壁分离

B.在“观察口腔上皮细胞中DNA和RNA的分布”实验中,用盐酸水解的目的是使染色质中DNA和蛋白质水解

C.在“检测花生子叶细胞中的脂肪”的实验中,用苏丹Ⅲ染液的染色时间比苏丹Ⅳ染液的染色时间长

D.在“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可观察到处于末期的细胞中染色体逐渐解螺旋成染色质

【分析】1、“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的实验步骤:

取口腔上皮细胞制片→水解→冲洗涂片→染色→观察。

盐酸能够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使染色体中的DNA和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

2、滴苏丹Ⅲ染液染液染色2﹣3min,时间不宜过长,以防细胞的其他部分被染色。

3、采用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为实验材料,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时,需要制作临时装片,步骤为:

解离(盐酸和酒精混合液)→漂洗→染色(碱性染料,如龙胆紫或醋酸洋红)→制片,其中经过解离步骤后,细胞已经死亡,因此该实验中不会观察到细胞有丝分裂的动态变化过程。

【解答】解:

A、在“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的实验中,不宜使用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做实验材料是因为该细胞没有色素,不容易观察,但在一定浓度的外界溶液中也能发生质壁分离,A错误;

B、“观察口腔上皮细胞中DNA和RNA的分布”实验中,用盐酸水解,可以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使染色质中的DNA和蛋白质分离,有利于染色,B错误;

C、“检测花生子叶细胞中的脂肪”的实验中,苏丹Ⅲ染液染液染色2﹣3min,苏丹Ⅳ染液染色时间1min,C正确;

D、“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在解离时细胞已死亡,不可能观察到末期细胞中染色体逐渐解螺旋成染色质,D错误。

故选:

C。

【点评】本题考查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观察口腔上皮细胞中DNA和RNA的分布、检测花生子叶细胞中的脂肪、观察有丝分裂实验,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掌握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步骤、实验选取的材料、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作用、实验现象及实验结果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5.(6分)下列有关人体胰岛B细胞内胰岛素基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胰岛素基因的两条DNA链分别转录出两条RNA链指导胰岛素中两条肽链的合成

B.胰岛素基因表达过程即是胰岛素分子合成的过程

C.多个核糖体可结合在由一个胰岛素基因转录出的同一条mRNA分子上合成多条相同多肽链

D.胰岛素基因转录过程需要在核糖体上合成的DNA聚合酶参与

【分析】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其中转录是以DNA分子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翻译是以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场所是核糖体。

【解答】解:

A、胰岛素的A、B两条肽链都是由胰岛素基因的一条DNA链编码,A错误;

B、胰岛素基因表达过程合成胰岛素原,还需要经过加工才能得到胰岛素分子,B错误;

C、多个核糖体可结合在由一个胰岛素基因转录出的同一条mRNA分子上合成多条相同多肽链,提高翻译效率,C正确;

D、胰岛素基因转录过程需要在核糖体上合成的RNA聚合酶参与,D错误。

故选:

C。

【点评】本题以胰岛素为素材,考查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要求考生识记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过程、场所、条件及产物等基础知识,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6.(6分)下列有关细胞呼吸及其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肺炎双球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

B.人体细胞有氧呼吸产生CO2的场所是线粒体而无氧呼吸产生CO2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

C.花生种子入库前晒干是为了降低结合水含量减弱细胞呼吸

D.花盆里的土壤板结后需要及时松土透气从而加强细胞呼吸

【分析】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1)种植农作物时,疏松土壤能促进根细胞有氧呼吸,有利于根细胞对矿质离子的主动吸收。

2)利用酵母菌发酵产生酒精的原理酿酒,利用其发酵产生二氧化碳的原理制作面包、馒头。

3)利用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的原理制作酸奶、泡菜。

4)稻田中定期排水可防止水稻因缺氧而变黑、腐烂。

5)皮肤破损较深或被锈钉扎伤后,破伤风芽孢杆菌容易大量繁殖,引起破伤风。

6)提倡慢跑等有氧运动,是不致因剧烈运动导致氧的不足,使肌细胞因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引起肌肉酸胀乏力。

7)粮食要在低温、低氧、干燥的环境中保存。

8)果蔬、鲜花的保鲜要在低温、低氧、适宜湿度的条件下保存。

【解答】解:

A、肺炎双球菌是原核生物,只有一种细胞器﹣﹣核糖体,没有线粒体,A错误;

B、人体细胞有氧呼吸产生CO2的场所是线粒体而无氧呼吸只产生乳酸,不产生CO2,B错误;

C、花生种子入库前晒干是为了降低自由水含量减弱细胞呼吸,C错误;

D、花盆里的土壤板结应及时进行松土透气,促进根细胞呼吸作用,有利于主动运输,为矿质元素吸收供应能量,D正确。

故选:

D。

【点评】本题考查细胞呼吸原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呼吸的类型及不同类型细胞呼吸产物,掌握影响细胞呼吸速率的因素,能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满分39分)

7.(8分)如图为细胞的生物膜系统概念图,A﹣G为结构名称,①、②代表分泌蛋白的转移途径。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生物膜的组成成分相似,都主要由 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 组成。

但功能各有不同,从组成成分上分析,其主要原因是 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不同 。

(2)衰老的细胞中,A的面积将变 大 ,B的 通透性 发生改变,使 物质运输功能 降低。

(3)结构D出现功能异常后,可能被E分解,结构E除具有此类功能外,还具有 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 的功能。

(4)科学家常用 同位素标记 法来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

通过图中①、②过程可以实现膜成分的更新,这依赖于生物膜具有 一定的流动性 的特点。

【分析】据图示可知,A为核膜,B为细胞膜,C为叶绿体,D为线粒体,E为溶酶体,F、G、B细胞膜间具有间接联系,F为内质网,G为高尔基体。

【解答】解:

(1)生物膜的组成成分相似,都主要由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组成。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各种生物膜功能各有不同,从组成成分上分析,其主要原因是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不同。

(2)衰老的细胞中,细胞核体积增大,故A核膜的面积将变大,B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降低。

(3)结构D线粒体出现功能异常后,可能被E溶酶体分解,结构E溶酶体除具有此类功能外,还具有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的功能。

(4)科学家常用同位素标记法来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

通过图中①、②过程可以实现膜成分的更新,这依赖于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的特点。

故答案为:

(1)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不同

(2)大通透性物质运输功能

(3)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

(4)同位素标记一定的流动性

【点评】本题以生物膜系统的概念图为载体,考查了生物膜系统的组成、生物膜的结构特点和功能特点等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准确分析题图确定各结构名称,难度适中。

8.(9分)枪乌贼的神经纤维非常粗大,是研究兴奋产生和传导的好材料。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枪乌贼的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细胞膜两侧电位表现为 外正内负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由于膜主要对 K+ 有通透性,由于该离子外流使膜外 阳离子(K+) 浓度高于膜内。

(2)科学研究发现神经细胞膜电位的变化与胞外Na+流入细胞有关。

某研究小组欲探究细胞外液中Na+浓度对神经膜电位变化幅度和速率的影响,进行了下列实验,请完善实验内容。

①材料和用具:

测量电位变化的测量仪器、刺激器、生理状态一致的枪乌贼离体神经纤维若干、正常海水、低Na+海水、高Na+海水。

②实验步骤:

i:

 将生理状态一致的枪乌贼离体神经纤维随机均分成3组,编号A、B、C,分别放到正常海水、低Na+海水、高Na+海水中 。

ii:

分别给予每组枪乌贼离体神经纤维相同的适宜刺激,分别测量、记录枪乌贼离体神经纤维的电位变化。

③实验结果及分析:

将测量所得不同Na+浓度海水中枪乌贼离体神经纤维受到刺激后的膜电位变化绘制成曲线图(如图),根据所学知识,推测表示高Na+海水的曲线是 a 。

理由是 高Na+海水与神经细胞内Na+浓度差大,Na+浓内流的速度快,数量多,导致膜电位上升的速度快,峰值高 。

【分析】1、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K+外流,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Na+内流,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

2、动作电位的高低决定于外界溶液中钠离子浓度的高低,外界钠离子浓度越高,产生的动作电位越高。

【解答】解:

(1)枪乌贼的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细胞膜两侧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的静息电位,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由于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由于该离子外流使膜外阳离子(K+)浓度高于膜内。

(2)完善实验内容:

①材料和用具:

测量电位变化的测量仪器、刺激器、生理状态一致的枪乌贼离体神经纤维若干、正常海水、低Na+海水、高Na+海水。

②实验步骤:

i:

将生理状态一致的枪乌贼离体神经纤维随机均分成3组,编号A、B、C,分别放到正常海水、低Na+海水、高Na+海水中。

ii:

分别给予每组枪乌贼离体神经纤维相同的适宜刺激,分别测量、记录枪乌贼离体神经纤维的电位变化。

③实验结果及分析:

根据测量所得不同Na+浓度海水中枪乌贼离体神经纤维受到刺激后的膜电位变化曲线图,推测表示高Na+海水的曲线是a,理由是高Na+海水与神经细胞内Na+浓度差大,Na+浓内流的速度快,数量多,导致膜电位上升的速度快,峰值高。

故答案为:

(1)外正内负K+阳离子(K+)

(2)②将生理状态一致的枪乌贼离体神经纤维随机均分成3组,编号A、B、C,分别放到正常海水、低Na+海水、高Na+海水中

③高Na+海水与神经细胞内Na+浓度差大,Na+浓内流的速度快,数量多,导致膜电位上升的速度快,峰值高

【点评】本题考查神经细胞膜电位变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9.(8分)请回答下列与植物生命活动调节有关的问题:

(1)“唤醒沉睡的种子,调控幼苗的生长。

引来繁花缀满枝,瓜熟蒂落也有时。

靠的是雨露阳光,更离不开信息分子。

”文中的“信息分子”是指 植物激素 ,其中“唤醒沉睡的种子”的主要是 赤霉素 :

其合成部位主要是 未成熟的种子、幼根 和幼芽;与“瓜熟蒂落”有关的主要是 乙烯和脱落酸 。

(2)根据上文描述可以推论:

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是 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 的结果。

(3)通常,叶片中叶绿素含量下降可作为其衰老的检测指标。

为研究相关激素对叶片衰老的影响,用银杏离体叶片进行分组实验得到如下结果:

蒸馏水

CTK

ABA

CTK+ABA

24小时

90

100

80

94

48小时

68

96

33

76

72小时

24

91

16

46

据表分析可得出的结论是:

 CTK能延缓离体叶片的衰老,ABA能加快离体叶片的衰老,ABA能削弱CTK对离体叶片延缓衰老的作用 。

【分析】据表分析可知:

实验的自变量为试剂种类,因变量为叶绿素含量,与蒸馏水处理的对照组相比,一定浓度的细胞分裂素CTK溶液处理,一段时间内叶片中叶绿素含量较高;一定浓度的脱落酸ABA溶液处理则叶绿素含量较低;两者同时使用时则介于两者之间,而叶绿素含量高低是叶片衰老的检测指标,据此答题。

【解答】解:

(1)唤醒沉睡的种子”的激素是赤霉素,与“瓜熟蒂落”有关的激素是乙烯和脱落酸,故文中的“信息分子”是指植物激素,赤霉素合成部位主要是未成熟的种子、幼根。

(2)根据上文描述可以推论:

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是多种激素相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