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塞尔生活世界的两种含义.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750312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6.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胡塞尔生活世界的两种含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胡塞尔生活世界的两种含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胡塞尔生活世界的两种含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胡塞尔生活世界的两种含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胡塞尔生活世界的两种含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胡塞尔生活世界的两种含义.docx

《胡塞尔生活世界的两种含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胡塞尔生活世界的两种含义.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胡塞尔生活世界的两种含义.docx

胡塞尔生活世界的两种含义

胡塞尔生活世界的两种含义

  ——兼谈欧洲科学与人的危机及其克服

  内容提要:

胡塞尔所说的“生活世界〞有两种含义:

一是作为经验实在的客观生活世界,一是作为纯粹先验现象的主观生活世界,二者之间隔着一道先验复原的界限。

不同意义上的“生活世界〞与科学及人的生存的关系也不同:

在胡塞尔看来,前者是近代科学产生的根底,也是造成科学“危机〞与人的“危机〞的根源;后者那么有可能为我们提供一条克服这种危机的途径。

  关键词:

胡塞尔生活世界危机自然态度先验复原

  “生活世界〞是胡塞尔晚年给予现象学的第一主题,1它不仅赋予现象学许多新的可能,也引起了不少剧烈争论:

“生活世界〞究竟是什么?

它是我们日常周围具体的生活环境还是某种更原本的东西?

它与先验现象学、先验复原的关系如何?

它与科学和科学危机的关系又如何?

它对于理解人的生存有何意义?

关于这些问题,国内近年来已有一些深入讨论。

2一般认为,按照胡塞尔的看法,生活世界是科学的根基与源泉,科学的有效性与意义最终要回溯到生活世界,而近代科学危机以及与此相关的人的生存危机就在于遗忘了这个源泉。

但本文认为,这些说法原那么上虽然没有错,但都没有区分出生活世界在胡塞尔那里的两种不同含义,即一是作为经验实在的客观生活世界,一是作为纯粹先验现象的主观生活世界。

3这两种不同意义上的生活世界与科学及人的生存的关系截然不同,因而不说明这种区分,就无法澄清生活世界对于科学以及人的生存所具有的地位与意义,更无法揭示造成“危机〞的真正根源。

所以,笼统地把胡塞尔讲的生活世界看作一切意义之源,认为只要重返生活世界就能克服“危机〞,只会给人造成误解甚至误导。

  一、欧洲科学危机与自然态度中的生活世界

  让我们首先从欧洲近代科学危机说起。

  此危机究竟何在?

人们依据胡塞尔的著作,正确指出此危机就在于近代科学已丧失了它的“生活意义〞或“生命意义〞〔lebensbedeutsakeit〕。

4而这种意义之所以丧失,又是因为近代科学已遗忘了它起源于“生活世界〞这个事实。

但“丧失意义〞究竟是什么意思?

科学又是“如何〞起源于生活世界?

危机本身与生活世界又有什么关系?

这些问题都还没有得到澄清。

  究其实,在胡塞尔看来,科学之所以出现危机,乃在于它已完全变成了“实证科学〞,“科学的理念〞已完全被“实证主义地复原成了单纯的事实科学〔blssetatsahenisshshaft〕〞〔3/15〕。

由此,科学才不再与人的“生活〞或“生命〞〔leben〕相关;即使相关,也已把人造成一种“事实〞:

“纯粹的事实科学造就纯粹事实的人〔blssetatshenenhen〕〞〔4/16〕。

人被事实化了,人成了“事实〞和“物〞,成了诸如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事实科学、实证科学加以实证研究的对象。

而这些实证科学“从原那么上排除的正是对于在我们这个不幸时代听由命运攸关的根本变革所支配的人们来说十分紧迫的问题:

即关于整个的人的生存有意义与无意义的问题〞〔4/16〕。

那么所谓“精神科学〞〔geistesissenshaft〕又如何?

胡塞尔认为,“精神科学当然……在人的精神的此在中,因此在人的历史性的视域中考察人〞〔4/16〕。

但是,它严格的科学性同样要求研究者要小心地将一切评价的态度,一切有关人性的和人的文化构成物的理性与非理性的问题全都排除掉〔4/16〕。

因此,无论是事实科学还是精神科学,其所追求的真理都是一种“客观真理〞、“实证真理〞,它们仅仅“在于确定:

世界,不管是物质的世界还是精神的世界,事实上〔tatshlih〕[着重号为引者加]是什么〞〔4/16〕。

它们都“以冷漠的态度避开了对真正的人性具有决定意义的问题〞〔4/16〕。

但是胡塞尔说,人并不是单纯的“物〞和“事实〞;相反,人是“形而上学的〞问题,是“特殊的哲学〞问题,应该被作为“理性的存在者〞来考察;因此如果考察人的历史,那么所涉及的也应该是历史中的“意义〞、“理性〞,而不应该只是单纯的“历史事实〞〔7/19〕。

此外,像不朽、自由等,胡塞尔认为也都应该是哲学与“形而上学〞的问题〔7/19〕。

在他看来,所有这些问题,都超出了纯粹事实的世界,而且占有的地位也比事实问题更高。

但实证主义却将所有这些问题都取消了,这在胡塞尔看来就等于将哲学的头颅砍去了〔7/19〕。

所谓欧洲近代科学的危机,其实质就在于此。

可见,危机的直接根源乃在于近代科学本质上的实证主义和客观主义:

它只成认“事实〞是真的,只“将客观上可确定的东西看作是真的〞〔4/16〕,只确定世界“事实上〞是什么,却放弃了、压抑了对根本性的“意义〞问题的思考能力。

  问题是,这种实证主义、客观主义的科学本身又从何而来?

其根源何在?

正是在对近代科学的这种追根溯源中,“生活世界〞才浮出水面,因为按照胡塞尔的看法,近代科学就是从自然态度中的生活世界或生活世界的自然态度中一步步生长出来的。

  众所周知,胡塞尔认为近代科学是从伽利略将自然数学化开始,而这种数学化又是对自然的世界认识的直观性的彻底扬弃。

但是正如克劳斯·黑尔德指出:

“这种扬弃之所以可能,乃是因为在自然的世界认识中已经主宰着一种直观性和非直观性之间的张力〞。

5甚至,这种张力关系在感知中就已存在。

我们对事物的感知是直观,但是如果像胡塞尔那样将直观理解为“当下拥有〞〔gegenrtighaben〕,那么对事物的感知中便必然也同时包含有非直观的因素。

因为,“感知的直观当下拥有所具备的突出特征在于,事物对于我决不是在任何方面都当下〞〔?

生活?

9〕。

比方事物的反面对于我来说就是非当下拥有。

尽管如此,它仍然以一种非课题的方式处于感知的视域中,否那么,我就不能把这个事物感知为“同一个〞事物或对象。

因此黑尔德认为,在对事物的感知中,对事物的直观自身始终是对已处于视域中的、即当下恰恰是非直观的被给予方式的一种预期。

正是通过这种预期,事物才能作为某物为我意识到,从而“这个某物的存在超越了其现时的被给予性,并且在这个意义上具有‘自在的’‘客观的’成份〞〔?

生活?

10-11〕。

  对于一个事物的感知是这样,对于作为整个视域的生活世界的意识又如何?

显然,世界虽然实际上是通过视域,即以“透视的〔perspektivish〕方式〞显现给意识〔正因此,我们才说生活世界是主观-相对的〕,但是在自然态度中,意识却是以“去除透视〞〔entperspektiviert〕的方式在经验着世界(?

生活?

37),而这种“去除透视〞的活动本身已经是一种“客观化〞。

因此,正是这种自然态度才把生活世界作为一个不言而喻地客观存在着的事实接受下来。

所以当我们以这种自然态度生活时,我们是“迷恋于〞〔vershssen〕世界的统一极中,是直向地生活着(dahinlebend)的〔179/213〕。

用黑尔德的话说就是:

“在我们的自然观点中,我们正是以无疑的自明性坚信这个世界的自在存在〞,“世界和世界对象是作为某种客观的、自在存在的、即作为自身与意识无关而存在着东西而有效〞〔?

生活?

4〕。

总之在黑尔德看来,“胡塞尔的命题在于,近代自然科学的数学化最终植根于一种对此前科学的归纳性〔induktivitt〕6的过度弘扬之中〞〔?

生活?

38〕,或如胡塞尔自己所说,“客观真理仅仅属于自然的-人的世界生活的态度〞〔179/213〕。

  显然,近代科学的客观主义与实证主义最终是奠基于自然态度之中,归根到底是自然态度的极端化。

7既然如此,那么要想彻底克服由近代科学的客观主义和实证主义造成的科学危机和人的生存危机,只由科学复原到生活世界、尤其是自然态度中的生活世界或自然态度的世界生活,就够了吗?

当然不够,因为危机本来就是从后者中一步步孳生出来的。

因此在胡塞尔看来,要想克服危机,关键就并不在于返回到生活世界,而在于对诱发危机的自然态度本身进行反省〔首先是悬搁〕,对被自然态度视为客观自在的生活世界进行“复原〞。

我们看到,正是通过这种悬搁和复原,生活世界的另一种含义——即作为纯粹先验现象的主观生活世界——才被显现出来。

胡塞尔认为,只有诉诸于对生活世界的这种主观先验的理解,才有可能从根子上消除孳生客观主义与实证主义的根底,从而有可能彻底克服科学和人的危机。

  二、先验复原:

从经验实在的生活世界到作为纯粹先验现象的生活世界

  自然态度把生活世界的存在当作“不言而喻的〞〔selbstverstndlih〕事实和“不言而喻地有效的〞“前提〞〔105/125〕接受下来。

但是,对于要排除一切未经考察的前提的先验现象学来说,生活世界的这种预先存在并不真的就是自明和不言而喻的,它只是自然态度对世界的存在信仰。

在胡塞尔看来,它恰恰需要成为“一种独特的普遍的研究主题〞〔151/179〕。

这就意味着哲学家要对自然态度进行悬搁,要放弃继续以自然的方式实现世界生活,放弃在现成〔vrhanden〕世界的根底上提出问题:

无论是存在问题、价值问题还是实践问题。

总之,对现实世界的持续有效性采取一种克制态度〔151/179〕,使一切自然兴趣都不起作用〔155/184〕。

这种彻底的态度改变,就是胡塞尔所说的“普遍悬搁〞或“先验悬搁〞。

通过这种先验悬搁,我们就从现成世界的存在性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但是胡塞尔认为,实行这种先验悬搁也并不只是“停留在一种无意义的习惯的克制态度上〞,而是要通过这种“先验悬搁〞使得进一步的“先验复原〞成为可能。

所谓“先验复原〞,就是“对世界与有关世界意识之间先验关联的发现与研究〞〔154/183〕,亦即通过中止自然态度对世界的存在信仰,把世界的构本钱性、世界与先验意识之间的先验关联暴露出来。

通过这种先验悬搁与先验复原,哲学家就“从最强有力的、最普遍的、同时又是最隐蔽的内在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也就是从世界的预先给予性中解放出来。

在这种解放中,并且借助这种解放,世界本身与对世界的意识之间的、自身绝对封闭和绝对独立的普遍相互关联,就被发现出来了〞〔154/183〕。

  因此,就现象学的实事本身来看,生活世界乃是先验意识或世界意识的相关项。

胡塞尔说,“它是纯粹作为赋予它以存在意义的主体性之相关物而落入到我们视线之中〞〔155/184〕。

我们必须从这种相关性的原那么来理解生活世界,黑尔德认为,这种相关性原那么乃是现象学的不可消除的方法原理,甚至说:

“唯坚持这个原那么的哲学思考,才配享有‘现象学’之名〞〔?

世界?

99〕。

正因为这种相关性,所以生活世界对于胡塞尔来说,“在一种完全本己的〔eigenartigen〕意义上变成了现象〞〔155/184〕。

这样,在经过先验复原之后,生活世界就再也不是自然态度中那种不言而喻、现成存在的经验实在,而成了先验主体性的精神生活的一种“成就〞〔leistungen〕(163/194)、一种“纯粹先验的现象〞:

“尽管就其特有的本质而言它在这里仍然是它以前所是的那个东西,但是现在说明,它可以说是具体的先验主体性中的单纯的‘组成局部’〞〔177/210〕。

  然那么,生活世界又如何成为纯粹先验的现象、成为主体精神生活的成就、并从而与它内在相关?

换言之,这种“相关性〞如何可能?

这还要归功于意向性:

生活世界最终只不过是意向性活动的视域和构成物,意向性是连接先验主体性与生活世界的中介。

8胡塞尔说,“如果没有它[指意向性——引者],对象与世界就不可能为我们存在于这里〞〔163/194〕,所以,我们应该将“这个为我们而存在的世界〞“理解为由诸根本的意向性形成的意义构成物〞〔171/203〕。

具言之,意向性之所以能构成生活世界,是因为任何一个意向性活动都必然有一个边缘构成域,这种边缘构成域是意向性活动的先天结构。

按照张祥龙先生的说法,生活世界作为一个普遍的“境域〞〔reih〕或“视域〞〔hriznt〕,就是将这种具有绝对自明性的意向结构中的边缘构成域加以普遍化的结果〔?

孔夫子?

36〕。

黑尔德教授也认为世界乃是普全的绝对非课题性境域〔?

世界?

64〕。

如果没有这种潜在、匿名、前对象化和前课题的边缘构成域,我们就根本不可能有一个世界意识,从而生活世界也根本不可能,甚至连一个单独的对象都不可能〔见本文第一局部〕。

还需指出,在意向活动的边缘域中以非课题方式潜在的东西,是作为可能性被我一同意识到的,我可以随时把这种可能性变为真实的直观,转变为现实性。

我的这样一种“能力〞,这种“在最宽泛意义上的积极的‘我能做’〞,9被胡塞尔称为“权能性〞〔verglihkeit〕。

因此“视域〞或“边缘域〞作为一个可能性的空间,也就是“一个‘权能性’的活动空间〞〔?

通释?

479〕或“游戏潮〔?

生活?

10〕。

总之,生活世界以及其中的任何事物,就是意向活动或权能性及其“视域〞和“游戏潮的相关项〔krrelat〕、“标志〞或“索引〞〔index〕。

用胡塞尔自己的话说就是:

“一切存在着的东西,不管具有什么意义,不管属于什么范围,都是主观的相互关联的系统之标志或索引〔index〕〞〔168/199〕,或者“按意向性的说法就是,每一个直接地被体验为这里的这个的东西,即被体验为事物的东西,都是它的在反思的方向中变得可以直观的诸显现方式的标志或索引〞〔174/207〕。

于是所谓先验复原,就是把这些“标志〞或“索引〞,复原为先验主体性的意向活动与权能性,及其先天具有的活动空间或游戏常因此,被自然态度误以为是经验实在的客观世界及其中的客观事物,在先验复原之后就只是先验主体性的各种权能性的活动空间和游戏场,只是它“幻化〞和构造出来的各种成就。

  三、讨论当前学术界对生活世界的三种不同理解

  为了进一步理解胡塞尔生活世界的含义,现在让我们来集中讨论一下倪梁康先生、张祥龙先生以及黑尔德教授对生活世界的不同看法。

  先看倪先生的看法。

10

  倪先生一方面认为,生活世界是“自然态度中的世界〞〔?

效应?

130〕,是“经验的实在〞〔?

效应?

127〕;另一方面又认为,生活世界是“奠基性的、直观的、主观的世界〞〔132〕。

如上所说,倪先生没有意识到,他的这种看法其实杂糅了胡塞尔对生活世界的两种不同的解释取向,即自然态度的解释取向和先验态度的解释取向。

在胡塞尔那里,当我们说生活世界是自然态度中的世界时,世界恰恰就不再是“主观-相对的〞和“直观的视域〞,而是“客观的实在〞〔见本文第一局部〕;相反,当我们说生活世界是“主观-相对〞的和“直观的视域〞时,我们又已经不再在自然态度中了——因为生活世界作为一个不断构成着的、主观相对的潜在视域,恰恰并不为自然态度本身所知晓;相反,正是通过对自然态度的悬搁和对作为客观实在的生活世界的复原,生活世界的这种主观相对性才暴露出来:

“只有通过我们现在进行的思考〔即先验反思——引者〕,才能最终澄清……自然的客观的世界生活,只是不断构成着世界的先验生活之一种特殊的方式,以致先验主体性在以这种方式直向地生活时,并没有意识到这种构成着的视域,而且永远也不能觉察到它们。

〞〔179/213〕。

不过,尽管倪先生没有明确区分这两种不同的解释取向,但就他自己而言,他还是强调把生活世界看作是自然态度中的经验实在。

他说:

“严格地看,‘生活世界’在胡塞尔的先验现象学中是经验的实在,因而是应当受到排除的东西,它与先验复原所要求复原的东西有关〞〔?

效应?

127〕。

显然,倪先生的这个断言在一定意义上是正确的。

但正如上文所说,他没有看到,从先验现象学的立场来说,生活世界的本性恰恰在于它不是“经验的实在〞,而是“纯粹先验的现象〞11。

先验复原所要做的,就是要从根子上动摇甚至抽空生活世界外表上的经验实在性,暴露出在它的根部早已具有先验意识和“先验生活〞,它们一直在默默而又永不停息地耕耘着、构造着。

由于倪先生没有区分出生活世界的这两种不同含义,他也就没有意识到,不同意义上的生活世界与科学、哲学〔特别是胡塞尔的先验现象学〕的关系就也可能不同。

12

  与倪先生一样,张先生也没有明确区分出胡塞尔对生活世界的两种不同的解释取向。

但与倪先生不同的是,张先生强调的恰恰是另一种解释取向。

他认为:

“胡塞尔的生活世界并非指现成在先的‘社会环境’、‘人文背景’或‘历史条件’,而是将具有绝对自明性的意向结构中的构成域加以普遍化的结果〞〔?

孔夫子?

36〕,“所以,生活世界只应被理解为一个原本自明的境域,即现象学意向性研究中揭示的边缘域的普遍化形态。

对于它,也就是这个非现成形式的、非对象的境域而言,‘复数已无意义’。

所以,只有这样理解的意向构成化了的世界才是具有原初意义的‘纯粹的生活世界’〞〔?

孔夫子?

38〕。

张先生的这种理解从先验现象学的角度看当然也是正确的。

但问题是:

一,我们并不能否认,那个在先验复原之前的自然态度中的生活世界,即倪先生所说的作为经验实在的生活世界,也确实是胡塞尔所说的生活世界中的应有之义,而且就是人们日常以一种自然态度“沉睡〞于其中的世界。

二,由于张先生否认前一种意义上的生活世界,所以他也就没有意识到,他所理解的生活世界正是对前一种生活世界的复原的结果,如果没有前者作为参照,他所强调的生活世界的那种原发性、构成性、非现成性、非实在性、非经验性、非客观性〔?

孔夫子?

38〕以及“纯粹性〞等等,也就呈现不出来。

因此张先生所说的生活世界其实已经是经过先验复原的、作为纯粹先验现象意义上的生活世界了。

  黑尔德教授对世界现象学的思考既深且广:

一方面,他已经深入到了生活世界的发生现象学层次,把生活世界作为原习惯〔urgehnheit〕的关联物,从原习惯的被动发生来理解生活世界的发生〔?

世界?

55-74〕,使人们对生活世界的发生机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另一方面,他把胡塞尔的生活世界与海德格尔的世界现象学联系起来,并最终扩展到政治现象学和交互文化现象学〔参见?

世界?

〕,大大拓宽了世界现象学的领域。

本文当然无力对黑尔德教授的世界现象学的具体内容展开讨论,这里仅就与本文有关的问题做一点分析。

首先,黑尔德也已隐约意识到生活世界的这两种不同层次的含义。

一方面,他首先认为生活世界是原习惯的关联物,而原习惯在他看来就是自然态度,因此作为普遍境域的生活世界乃是自然态度的非课题性意义上熟悉的关连物〔?

世界?

60〕。

这时候的生活世界就具有一种自明性或不言而喻性。

这相当于我们说的第一种意义上的生活世界。

另一方面,通过先验复原,这种非课题性的普遍境域自身所具有的先行被给予性就脱落其自明性或不言而喻性,而成为“主体权能性的在非课题性意义上熟悉的运作空间〞〔?

世界?

62〕。

这时候的世界就相当于我们所说的第二种意义上的生活世界,即作为先验的主观现象的生活世界。

  但是黑尔德又似乎并没有明确意识到这种区别,因为他在其?

境域与习惯——胡塞尔关于生活世界的科学?

一文中加了这样一个注,他说:

“胡塞尔在?

观念?

第一卷中做的消除世界的思想实验,乃是笛卡儿主义及其背后的唯意志论的一个非现象学遗产。

此种情形也出现在胡塞尔在同书以及后来反复进行的说明,即试图把世界之存在说明为‘构造成就’〔knstitutinsleistung〕;因为任何此类说明,如果不是恶性循环的话,就必定以如下假设为出发点,即:

我们能以某种方式把世界设想为不存在的;但这其实是不可能的,因为这样一来,以世界为其关连物的原习惯就会受到扬弃了〞〔?

世界?

62,注①〕。

黑尔德教授的这个注释似乎蕴含着这样一种言外之意:

如果胡塞尔的消除世界的思想实验是可能的,那这就意味着必须先有一个无世界的笛卡儿式的孤立主体,然后再由这个主体“构造〞出世界。

但这似乎并不是胡塞尔“消除世界〞的原义。

胡塞尔说的“消除世界〞是什么意思?

是消除世界的不言而喻的实存性〔人对世界的存在信念〕还是消除世界现象本身?

或者说,他要消除的是什么意义上的世界?

是自然态度中的作为客观实在的世界,还是先验复原之后作为主观现象的生活世界?

黑尔德在这里似乎并没有意识到这个区别。

笔者认为,胡塞尔在这里要消除的显然应该是世界的实存性而不是世界现象本身,是人们对世界的存在信念或作为客观实在的世界而不是作为主观先验现象的生活世界。

作为主观先验现象的生活世界只是先验主体的先天境域,这个境域是无论如何都复原不掉、消除不掉的。

先验主体总是已经活在它的境域之中了。

那么世界的实存性是否可以消除呢?

而这就等于问:

先验复原是否可能呢?

胡塞尔本人当然认为这是能的。

这是他的先验现象学的前提。

其实黑尔德自己也成认这〔先验复原〕是可能的,而且并不必然是唯意志论〔见?

世界?

72〕。

其次,黑尔德教授认为“消除世界〞之为不可能的直接的理由是:

“因为这样一来,以世界为其关连物的原习惯就会受到扬弃了〞。

他的意思是说,世界与原习惯先天地关联在一起,就像意向活动〔nesis〕与意向相关项〔nea〕之间的关系一样,不可分割,取消了一个必然同时取消另一个。

这里潜在的前提是:

原习惯是不可能扬弃的。

但不可扬弃是否意味着不可复原、不可悬搁?

如果是,那么黑尔德就自相矛盾,因为他后面也认为原习惯〔作为自然态度〕是可以中止、可以复原的,尽管这种中止并不一定必然是由我们的意志发动因而陷入唯意志论〔?

世界?

72〕。

当然,如果把“扬弃〞理解为彻底取消的化,那原习惯当然是不可能被扬弃的。

但胡塞尔所说的“消除〞可能从来都〔至少主要〕不是这种意思,而是悬搁或中止其有效性或不言而喻性的意思。

最后,黑尔德认为,原习惯并不是静态现成的,而是一种发生;它的存在就在于:

它本身总是一再在这种习性〔habitualitten〕的生成中自我更新〔?

世界?

63〕。

这种理解确实已经非常深入了,但我们仍然可以进一步的问:

这是什么意义上的发生?

经验的发生还是先验的发生?

如果是经验的发生,那么作为这种发生的原习惯本身是否也应该经受复原?

经受“扬弃〞?

也就是说,原习惯本身是否可以置身于先验复原的权力之外?

黑尔德似乎并没有充分意识到这个问题。

但这显然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问题:

因为胡塞此后期现象学的主要课题,就是这个“先验发生〞的问题〔?

通释?

194〕,而不是?

算术哲学?

阶段的“经验的发生〞。

总之,笔者认为,对于胡塞尔的现象学,尤其是先验转向之后的胡塞尔现象学,必须始终要注意先验与经验〔epirial〕、或先验与世间之间的那个微妙的、甚至神秘的区分,无视或抹消这个区分,就会使胡塞尔的现象学重新落回经验主义或实证主义,无论是关于意识的现象学还是关于生活世界的现象学,都会如此。

  四、结语:

克服欧洲科学和人的生存“危机〞之途

  区分胡塞尔对生活世界的这两种不同说法,对于正确理解他的“危机〞观极为重要,因为之所以出现科学危机以及人的生存危机,归根到底就在于人们无视了这两种不同意义上的生活世界之间的区别,而只看到自然态度中的生活世界,从而把生活世界自然化、实在化和客观化了。

因此必须思考这两种不同意义上的生活世界之间的关系。

  首先要说明,这两种不同意义上的生活世界的存在论意义并不一样:

一个是作为已经被构成的、现成实在的客观世界,即自然态度中的世界;另一个那么是尚处于并永远处于构成之中的世界,它尚未现成,亦不实在,是纯粹主观的先验世界,甚至可以说就是那构成前一个世界的永不停息的构本钱身、生活本身。

它永远“先于〞任何一种实在的客观世界,永远无法完全对象化出来和实现出来,因此它也比任何一种实在的客观世界甚至它们的总和都多。

所以这两种世界的区分就绝不是同一个层次上的两个不同世界的区分,就像一般理解的柏拉图的理念世界与影像世界一样。

毋宁说它更像海德格尔的存在者与存在之间的存在论区分:

纯粹先验的生活世界是“那些〞各各不同的具体生活世界的“存在〞,它构成着它们,并作为它们的“存在〞显现于它们〔“存在者〞〕之中。

二者之间有一条先验复原的界限,但此界限又不是一个“实在的〞〔real〕界限,因为它区分开的并不是两个“实在的〞世界。

但又不能因为它的不“实在〞而将之抹掉,否那么“存在〞就将被误作为“存在者〞,生活世界就将只等于自然态度中的世界。

而以自然态度生活的人,最终将走向自然主义和实证主义,从而导致科学危机和人的危机。

这样生活着的人就像柏拉图洞穴中的那个囚徒,它被锁在事实的铁链上,只知直向地朝前看那个虚假的影像世界并自以为真实,而不知回过头来看〔反思〕那个更真实的世界。

在这种“直接的自然生活中〞,他“全部的目的都限定于〔terinieren〕‘这个’世界,全部的认识都限定于由证实而确保的现实的存在者〞〔180/214〕,因此他就“仅仅生活在实证性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