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知识点梳理 附复习要点 感受家乡文化 关心家乡发展.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745356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知识点梳理 附复习要点 感受家乡文化 关心家乡发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知识点梳理 附复习要点 感受家乡文化 关心家乡发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知识点梳理 附复习要点 感受家乡文化 关心家乡发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知识点梳理 附复习要点 感受家乡文化 关心家乡发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知识点梳理 附复习要点 感受家乡文化 关心家乡发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知识点梳理 附复习要点 感受家乡文化 关心家乡发展.docx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知识点梳理 附复习要点 感受家乡文化 关心家乡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知识点梳理 附复习要点 感受家乡文化 关心家乡发展.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知识点梳理 附复习要点 感受家乡文化 关心家乡发展.docx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知识点梳理附复习要点感受家乡文化关心家乡发展

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知识点梳理附复习要点

第四单元感受家乡文化关心家乡发展

10我们当地的风俗

11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

12家乡的喜与忧

 

第四单元每课知识点梳理

当地的风俗

1.每个地方都有(独特的风俗),这些风俗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2.有很多伴随着我们成长的风俗,这些与我们成长有关的风俗寄托了长辈对晚辈的(美好祝愿)。

3.(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伴随我们成长的很多风俗体现了(爱幼)的传统,相应地,也有很多风俗体现了(尊老)的美德。

4.中国有许多重要的传统节日,如(春节、端午节和中秋节)等。

但是,相同的节日会有不同的庆祝方式,这就形成了各地有差异的节日风俗。

5.春节常见习俗:

过小年扫尘、吃灶糖;贴对联、放鞭炮;除夕吃年夜饭,守岁;初一拜年等。

(各地风俗稍有不同)

6.端午节习俗:

吃粽子、赛龙舟。

(各地风俗稍有不同)

7.中秋节习俗:

吃月饼、赏月。

(各地风俗稍有不同)

8.元宵节习俗:

观灯展,猜灯谜,吃汤圆。

9.(清明节)在每年4月5日前后,古时也叫三月节。

也被称作“踏青节”。

10.(重阳节)的日期是农历九月九日。

又称“双九节”或“老人节”。

11.除了这些共同的节日,许多地方还有不少当地特有的节日,这些节日也会涉及(许多独特的节日风俗)。

12.(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特有的传统活动。

13.不同的风俗体现了不同的文化,都寄托着人们(美好的祝愿),表达了人们多样的情感。

14.随着社会的发展,有些风俗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不再适应社会的发展,这就需要(淘汰)或者加以(变革)。

15.有些风俗不符合时代需要,应该(淘汰);有些风俗是否保留,人们有不同的看法。

16.随着时代的变迁,也有一些优良的风俗逐渐被人们所遗忘,令人心痛。

为了留住这些优良的风俗,国家和社会都在努力。

17.请你说一说你知道的常见的关于敬老的一些行为。

(合理即可)

18.给过生日的老人祝寿、表演节目;扶老人过马路;给家中老人洗脚;去敬老院慰问孤寡老人;

19.在传统节日春节期间,每年都有因放鞭炮而发生事故,有人建议禁止燃放鞭炮。

请你谈谈你的看法。

(合理即可)

 

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

20.(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美术和民间手工艺)都是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我国各地有许多著名的民间艺术。

21.只要(用心去观察),你就会发现在你生活的地方也有不少令人骄傲的(民间艺术)。

22.著名的民间艺术:

(北京京韵大鼓,东北秧歌,广东舞狮,天津杨柳青年画,江西景德镇瓷器,陕西华县皮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木卡姆艺术,江苏苏州刺绣,四川川剧变脸等)。

23.民间艺术由(劳动者)创造,用来满足(生活和审美)的需求,表达(人们的美好愿望)。

24.民间艺术的产生与发展离不开(民间艺人)的聪明才智。

民间艺术的成就里蕴含着这些艺人的(努力与智慧)。

25.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外来文化)和(城市文化)的冲击,许多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形式正面临着衰落的困境。

26.面多一些民间艺术衰落的现状,我们只有(找出原因),才能更好地(继承和发展)它们。

27.对民间艺术的保护,我们少年儿童也能贡献一份力量。

家乡的发展

28.家乡的发展带来了人们(物质生活条件)的巨大改善,这是看得见、体会得到的。

29.家乡在发展建设过程中,也会产生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面对问题我们不能(回避)。

30.学校开展“家乡发展建设”的调查活动,请你做出一份简单可行的调查方案。

方案1:

以收集、观察等方式,了解家乡生活服务设施方面的变化。

①方便人们休闲的设施建设(公园、广场、图书馆、体育馆等)

②方便人们购物的商业设施建设(超市、商场、农贸市场等)

方案2:

以采访家人的方式,了解家乡教育方面(可以改为其他方面,如城市建设方面,出行方式方面)发生的变化。

请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说说,他们小时候的情形,再看看现在的情形。

方案3:

一实地参观、采访的方式,了解家乡医疗事业的发展。

(或了解人们休闲娱乐方式的变化)

 

第四单元知识点复习要点

10.我们当地的风俗

一、知识点

1.每个地方都独特的风俗,这些风俗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2.生肖也称属相,是中国和其他东亚国家的一些民族用来代表年份和人出生的年号。

中国的“十二生肖”即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3.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伴随我们成长的很多风俗体现了爱幼的传统,相应地,也有很多风俗体现了尊老的美德。

4.中国有许多重要的传统节日,如春节、端千节和中秋节等。

但是,相同的节日会有不同的庆祝方式,这就形成了各地有差异的节日风俗。

5.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本名“端午”。

一般认为,它是为纪念中国古代爱国诗人屈原而产生的。

6.端午节主要习俗有:

吃粽子、挂艾草、赛龙舟。

7.不同的风俗体现了不同的文化,都寄托着人们美好的祝愿,表达了人们多样的情感。

8.随着社会的发展,有些风俗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不再适应社会的发展,这就需要淘汰或者加以变革。

9.有些风俗不符合时代需要,应该淘汰,但是对另外一些风俗的保留与否,人们却有不同的看法。

10.清明节古时也叫三月节、踏青节,至令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清明的时间在4月5日前后,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日又是节气的只有清明。

清明节原是条祀祖先的节日,而如今除了条奠逝去的亲人,在这一天人们还会开展祭扫烈士陵塞、悼念先烈的活动。

11.清明节古时也叫三月节、踏青节,至令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清明的时间在4月5日前后,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日又是节气的只有清明。

清明节原是条祀祖先的节日,而如今除了条奠逝去的亲人,在这一天人们还会开展祭扫烈士陵塞、悼念先烈的活动。

12.重阳节的日期是农历九月九日。

重阳节又称为“双九节”“老人节”。

二、问答题

1.伴随你成长的风俗还有哪些?

这些风俗寄托了长辈们哪些美好的愿望?

答:

吃饺子、放鞭炮、贴对联、拜年、穿新衣等。

无论有什么风俗,都是希望我们生活幸福,天天向上。

让我们健康的成长和生活。

2.端午节有什么习俗?

答:

端午节,又称为五五节,因为端午节是在农历的五月五日,主要习俗有赛龙舟、吃粽子、拴五色丝线、喝雄黄酒、挂艾草和菖蒲、打午时水。

 

11.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

一、知识点

1.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美术、民间手工艺等都是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我国各地有许多著名的民间艺术。

2.只要我们用心去观察,就会发现在你生活的地方也有不少令人骄做的民间艺术。

3.民间艺术由劳动者创造,用来满足生活和审美的需求,表达人们的美好愿望。

4.民间艺术的产生与发展离不开民间艺人的聪明才智。

民间艺术的成就里蕴含着这些艺人的努力与智慧。

5.天津“泥人张”是清代著名泥塑艺人张明山开创的泥人流派。

张明山在泥人的创作上注重写实,强调神韵,他的作品深受社会各界的喜爱。

6.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外来文化和城市文化的冲击,许多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形式正面临着衰落的困境。

7.面对一些民间艺术衰落的现状,我们只有找出原因,才能更好地继承和发展它们。

8.对民间艺术的保护,我们少年儿童也能贡献一份力量。

9.《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三十六条国家鼓励和支持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场所和传承场所,展示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10.民间艺术是广大农村劳动人民为满足自身精神生活的需要而创作,并在他们自己当中应用和广泛流传的艺术作品。

二、问答题

1.你知道什么是民间艺术?

答:

民间艺术是广大农村劳动人民为满足自身精神生活的需要而创作,并在他们自己当中应用和广泛流传的艺术作品。

2.中国传统节日有哪些?

答:

中国传统节日有:

除夕、春节、元宵节、寒食节、清明节、上巳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寒衣节、腊八节、小年等。

 

12.家乡的喜与忧

一、知识点

1.家乡的发展带来了人们物质生活条件的巨大改善,这是看得见、体会得到的。

2.家乡在发展建设过程中,也会产生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面对问题不能回避。

3.家乡的建设靠大家,家乡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需要我们共同来想办法解决。

4.了解家乡的过去,看看家乡的现在,从而感受家乡的变化与发展。

5.通过图片资料,来发现家乡的巨变,通过宣传、反映、建议让学生参与到建设家乡的行列里来。

6.从家乡的变化中,感受家乡的发展,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培养作为家乡的一员为家乡建设贡献自己一份力量的责任感。

4.家乡的生活之所以有这么大的变化,一方面是国家改革开放和富民强国的政策指引,另一方面是一代又一代家乡人民艰苦奋斗,努力创造的结果。

5.轨道交通从无到有,为上海市民增添了新的出行方式和出行体验。

二、问答题

1.家乡在发展建设过程中,也会产生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买对问题我们不能回避,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为家乡发展出力呢?

答:

懂礼貌,讲文明,尊老爱幼,好好学习,学好本领。

2.你的家乡有什么变化?

答:

比如:

空气更加清新,小河,环境变得更好了。

道路两边的违章建筑都被拆除了,路边宽了,道路两边种满了花草树木。

 

4.我们的公共生活

1.生活中,我们去电影院看电影,去博物馆参观,去集市购物,去医院就诊………电影院、博物馆、集市、医院等场所都是公共空间。

人们在公共空间中的生活,构成了我们的公共生活。

2.公共生活中,人们的行为是公开的。

人们更要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展示自己良好的形象。

3.公共空间里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强调自觉。

4.随着社会的发展,公共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彩。

人们可以根据现有的条件和自己的需求,逐步解决现实问题,增加生活的乐趣,丰富人生的意义。

5.为保障公共生活的正常秩序,政府一般会给公众提供一些公共物品或设备,如公园里的公共座椅,道路、桥梁、路灯,为残障人士修建的无障碍通等。

6.《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三十七条(节选)

盗窃、损毁路面井盖、照明等公共设施的,要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7.公共设施的完善,可以让人们的公共生活更加丰富、便捷,让人们感受到公共生活的美好,并愿意参与到公共生活中。

8.人人有权参与公共生活。

利用公共资源和公共设施。

享受公共利益。

现代社会的人们积极倡导共享。

出现了很公共的生活方式。

9.《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一百一十七条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征收、征用不动产或者动产的,应当给予公平、合理的补能。

第一百三十二条民事主体不得滥用民事权利概密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

10.公共生活需要共建,公共利益需要共享。

只有共同维护公共利益,才能更好地享受公共生活,保障大家的共同利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