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全文作者翻译赏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742649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8.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全文作者翻译赏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全文作者翻译赏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全文作者翻译赏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全文作者翻译赏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全文作者翻译赏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全文作者翻译赏析.docx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全文作者翻译赏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全文作者翻译赏析.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全文作者翻译赏析.docx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全文作者翻译赏析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全文作者翻译赏析

[译文]人们有离别的痛苦、团聚的欢欣,月亮也会有阴伏晴出、团圆亏损,这些事古往今来难以让人称心。

[出典]苏轼《水调歌头》注:

1、《水调歌头》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gé),低绮(qǐ)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注释】

(1)把酒:

端起酒杯。

(2)宫阙:

宫殿。

(3)今夕是何年:

古代神话传说,天上只三日,世间已千年。

古人认为天上神仙世界年月的编排与人间是不相同的。

所以作者有此一问。

(4)乘风归去:

驾着风,回到天上去。

作者在这里浪漫地认为自己是下凡的神仙。

(5)琼楼玉宇:

形容瑰丽堂皇的建筑物。

这里指月中宫殿。

(6)不胜:

忍受不住。

(7)弄清影,在月光下起舞,自己的影子也翻动不已,仿佛自己和影子一起嬉戏。

(8)朱阁:

朱红色的楼阁。

(9)绮户:

刻有纹饰门窗。

(10)照无眠:

照着有心事的睡不着的人。

(11)婵娟:

美好的样子,这里指明月。

(12)大曲《水调歌》的首段,故曰“歌头”.双调,九十五字,平韵。

(13)丙辰:

熙宁九年(1076)。

苏辙字子由。

(14)李白《把酒问天》:

“青天有月来几时?

我今停杯一问之。

”(15)牛僧孺《周秦行纪》:

“共道人间惆怅事,不知今夕是何年。

”(16)司马光《温公诗话》记石曼卿诗:

“月如无恨月长圆。

”(17)[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化用李白《把酒问月》诗句“青天明月来几时,我欲停杯一问之”.把,握着。

(18)起舞弄清影:

在月下起舞,身影摇曳。

(19)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月光转过朱红的楼阁,照进雕花的窗户,照到不眠的人。

绮户,装饰着花纹或图案的窗户。

(20)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月亮不应对人间有什么遗憾,为什么总是在人离别之时圆呢?

(2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希望人们都能身体康健,即使相隔千里,也可共同沐浴在同样的月光中。

婵娟,指月亮。

3、译文1:

明月从何时才有?

手持酒杯来询问青天。

不知道天上宫殿,今年是哪年。

我想要乘御清风归返,又恐怕返回月宫的琼楼玉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冷落、风寒。

起舞翩翩玩赏着月下清影,归返月殿怎比得上在人间!

转过朱红楼阁,月光低洒在绮窗前,照到床上人惆怅无眠。

明月不该有什么怨恨,却为何总在亲人离别时候才圆?

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

但愿离人能平安康健,远隔千里共享月色明媚皎然。

译文2:

丙辰年的中秋节,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怀念(弟弟)子由。

明月什么时候出现的?

(我)端着酒杯问青天。

不知道天上的神仙宫阙里,现在是什么年代了。

(传说神仙世界里只过几天,地下已是几千年,故此设问。

)我想乘着风回到天上(好象自己本来就是从天上下到人间来的,所以说“归去”),只怕玉石砌成的美丽月宫,在高空中经受不住寒冷(传说月中宫殿叫广寒宫)。

在浮想联翩中,对月起舞,清影随人,仿佛乘云御风,置身天上,哪里象在人间!

月亮转动,照遍了华美的楼阁,夜深时,月光又低低地透进雕花的门窗里,照着心事重重不能安眠的人。

月亮既圆,便不应有恨了,但为什么常常要趁着人们离别的时候团圆呢?

人的遭遇,有悲哀、有欢乐、有离别、也有团聚;月亮呢,也会遇到阴、睛、圆、缺;这种情况,自古以来如此,难得十全十美。

只愿我们都健康和长在,虽然远离千里,却能共同欣赏这美丽的月色。

4、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杰出文学家、书画家,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苏轼二十一岁中进士,神宗时期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

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受诬陷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在黄州四年多曾于城东之东坡开荒种田,故自号“东坡居士”.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被贬惠州、儋州。

大赦北还,途中病死在常州,葬于河南郏县,追谥文忠公。

在任地方长官期间,苏轼关心民众疾苦,做了许多利民的好事,深受民众拥戴。

苏轼博学多才,是着名的散文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文学作品标志着北宋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苏轼是着名诗人,他同宋代着名诗人黄庭坚并称为“苏黄”;苏轼为杰出的词人,开辟了豪放词风,他同杰出词人辛弃疾并称为“苏辛”,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苏轼是着名的书法家,他同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苏轼还是着名的画家。

此外,在农田水利、教育、音乐、医药、数学、金石、美学、烹饪等方面也都取得了重要的成就。

苏轼生平事迹见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5、“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月亮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原型之一,中国古代诗人对月亮的歌吟单从数量而言也是无与伦比的。

然而天地间总是“风雨如晦,鸡鸣不已”,真正能使观者感受到生命与自然相交融的那么一种和谐之美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就像美丽的梦一样。

苏轼在另一首词中说过:

“对花逢酒不饮待何时”,而月亮不正是一朵高悬天际的岩石之花吗?

据有关典籍记载,东坡并不是一个能饮很多酒的人,但他喜欢与别人一起饮酒,尤其是看别人饮酒,别人的快乐也就是他的快乐,他心胸豁达,气质清明,在如梦浮生里,他处在醉与醒之间,既不像屈原那样遗世而独立,也不跟有些文人似的和其泥而扬其尘。

他是他自己,没有比他自己更接近于他自己的了。

“问青天”,李白登峨眉山顶说过:

“恨不得挟谢眺惊人诗来,搔首问青天耳!

”屈原《问天》是一部充满幻想的作品,共有一百多问。

东坡这首词也是对青天提出了他的疑问。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今夕何年”也就是《诗经》中所说的“今夕何夕”.刘向《说苑》中有一首“越人歌”,用越语写成,译成当时通行的隶书,最后一句就是“不知今夕何夕”.不同之处在于:

《诗经》及《鄂君歌》中说的是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切感到疑惑,仿佛把自己遗忘了一样,不知道这个夜晚是那个夜晚了。

而在东坡的词中,则是对上天的宫阙存在着疑惑。

在古代,有着“天上一日,人间一年”的说法,因此,东坡以为,天上与人间必然有着不同的计算时间的方法。

人间的光阴如白驹之过隙,而天上的则是缓慢的,这里暗寓一种对时间催人老这一自然现象的无可奈何的悲哀。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此句是上面那种悲哀心情的很自然地转换。

因为对人世间的时间是无可奈何的,因此想“乘风归去”.这里用了一个“归”字,是很有深意。

李白被贺知章誉为“谪仙人”,而东坡也隐然以“谪仙人”自任。

他到天上,不是附骥之尾,而是再回到他所来的地方。

然而,他在想入非非中,又渐渐产生了新的忧虑。

“高处不胜寒”是担心自己再也忍受不了那种纯净的寒冷。

李商隐诗“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婵娟”乃“美好貌”.青女素娥是耐得住寒冷的,因之能够在月中霜里比赛谁更美好。

但诗人会怎样呢?

他显然是忍耐不了,他的天堂在人间。

在这里,苏轼赋予这首词以非常丰富的意义。

他对自己所生活的这个世界是有些厌倦的,他也渴望上升到一个更纯净的高度,然而他却忍受不了这种寒冷。

他就是这样处在一个矛盾的情境之中。

从句面的意思看,似乎是琼楼玉宇乃耐不住高处的寒冷,而作者的真正关注的还是自己。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一句是作者的猜度之词,杜甫诗“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桂树在月轮中留下阴影,斫却此桂,清光应该更多。

据古代姮娥奔月的传说,月中还有吴刚,坐在那里斫桂。

故毛泽东有《虞美人》“吴刚捧出桂花酒,寂寞嫦娥舒广袖”云云。

转至下片。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连用三个动词,来描述月亮的运动。

月亮升起来,转过朱阁,慢慢降落,月光延伸进窗户,照到床上无眠的人。

“照无眠”有两种解释,月光照在人身上,而人还处在无眠状态。

也可能是月光照到床上,却发现并无人在此睡觉。

那人在何处呢?

李白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是写人在床上却无眠的;另一首“却下水精廉,玲珑望秋月”,则写人并没有躺在床上,却坐在窗前默默地望着月亮。

词人在这里把月亮拟人化了。

仿佛月亮也是一个与他“心有灵犀”的朋友。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何事”俗本多作“何时”,一句之中有两个“时”字,是不太妥切的,同时也与理不通。

因为上面已经把月亮当作自己的朋友,因此要跟她谈谈心,要向她表示最为亲切的问候,这句的意思是:

月亮啊,你这高处也能胜寒的“别有天地非人间”的造物,难道还如我们这些渺小而可悲的人类一样有着什么遗恨吗?

不,你是完美无缺的,不应该有遗恨的;但你又是因为什么缘故总是在人们离别的时候团圆呢?

难道你就不能在人们团圆的时候团圆,离别的时候残缺吗?

你为什么总是要跟我们不一致呢?

我们人类离别的悲哀难道就一点也赢不到你的怜悯吗?

由上片的“把酒问青天”到此处的问月,诗人的感情有了比较大的变化,他逐渐领悟到了什么,也可以说他听到了天外之音。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这一句可以看成作者的领悟,也可以看成月亮的回答:

月亮也不是完美无缺的,她也有着自己固有的悲痛,同人有“悲欢离合”一样,她也有着“阴晴圆缺”,这世界本身就不是完美的,每一件事物都处在自己固有的缺憾之中。

明白了这一点,再怨天尤人有什么意思呢?

最后“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也就是“隔千里兮共明月”的意思。

这个结局是自然而然地达到的,作者最终自然会达到这一高度。

但这一高度却并不寒冷,它还是我们常人通过努力能够达到的。

苏轼的思想境界并不如朱熹那样的理学家高远,他比较地有人情味,他的旷达是一种生活化了的心境,他在人间,在自己的生活之中。

这首词之所以广为流传,脍炙人口,其原因就在于此。

我们并没有把苏轼当成一个膜拜的偶像,我们把他看做自己的朋友,确实,在中国文人中,你找不到比他更适合做朋友的人了。

我们需要对这首词作一整体的评价,这首词在词史上的价值可以跟苏轼的《前赤壁赋》在散文史上的价值相比,而且这两篇作品,有一种内在的共性。

《赤壁赋》中说:

“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用之不尽,取之无竭,是造物无尽藏也。

”清风明月,“耳闻之而成声,目遇之而成色”.我们在享受这些大自然丰富的馈赠时应该感到幸福,应该对自然、对生命、对生命与自然的共生感激不尽,我们不仅是自然的朋友,是清风明月的朋友,也是自己的朋友,而且,惟有自己才是你最初与最后的朋友。

基督所说的“要爱你的邻人”,试问谁还比自己更接近自己呢?

基督还说“要爱你的敌人”,试问:

谁能比你自己更是你的敌人呢?

你正是自己的邻人,也是自己的敌人,人生最大的胜利就是战胜自己。

因此,基督所说的就是“爱自己”,一个连自己都不爱的人怎么可能去爱别人呢?

孔子说过: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孟子所说: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推己及人,己立而立人,己达而达人,古代人所推崇的“安家治国平天下”,也要以修身开始。

人必须先成为自己的朋友,不要自己作自己的独裁者,不要自己作自己的暴君。

--让我们还是回到苏轼的这首词上吧,在这首词中,苏轼最终达到了某种令人神往的内在的和谐,不仅是与自然的和谐,与生活在另一处地方的弟弟的和谐,但最重要的还是与自己的和谐,他不再想乘风归去,他也不再怕高处的寒冷,他站立在大地上,在他的上方,有着无限蔚蓝、高远的蓝天,有着仿佛黄金一样闪耀的月亮!

6、此词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亦即丙辰年的中秋节日。

作者当时知密州(今山东诸城)。

从小序可知,此词系醉后抒怀之作,同时表达了对兄弟苏辙(子由)的思念。

古人评论说:

词的前半“自是天仙化人之笔”(先着《词诘》),其实通篇风调又何尝不是这样。

此词的主旨在于抒发作者外放期间的寥落情怀,其中杂用道家思想,观照世界亦复自为排遣。

作者俯仰古今变迁,感慨宇宙流转,厌弃险恶的宦海风涛,提示睿智的人生理念,运用形象化描绘的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美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把自己遗世独立的意绪和往昔和神话传说融合一处,在月的阴晴圆缺当中,渗进浓厚的哲学意味,可以说是一首将自然和社会高度契合的感喟作品。

苏轼一生,以崇高儒学、讲究实务为主。

但他也“龆龀好道”,中年以后,又曾表示过“归依佛僧”,是经常处在儒释道貌岸然纠葛当中的。

每当挫折失意之际,则老庄思想上升,借以帮助自己解释穷通进退的困惑。

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他以开封府推官通判杭州,是为了权且避开汴京政争的漩涡。

熙宁七年调知密州,虽说出于自愿,实质上仍是处于外放冷遇的地位。

尽管当时“面貌加丰”,颇有一些旷达表现,也难以遮掩深藏内心的郁愤。

这首中秋词,正是此种宦途险恶体验的升华与总结。

“大醉”遣怀是主,“兼怀子由”是辅。

对于一贯秉持“尊主泽民”节操的作者来说,手足分离和私情,比起廷忧边患的国势来说,毕竟属于次要的伦理负荷。

此点在题序中并有深微的提示。

此词通篇咏月,却处处关合人事。

上片借明月自喻孤高,下片用圆月衬托别情。

开篇“明月几时有”一问,排空直入,笔力奇崛。

诸家指出此处词意和屈原《天问》、李白《把酒问月》的传承关系,正可说明作者“奋励有当世志”,而又不谐尘俗的怫郁心理。

“不知天上宫阙”以下数句,笔势夭矫回折,跌宕多彩。

它说明作者在“出世”与“入世”.亦即“退”与“进”、“仕”与“隐”之间抉择上的深自徘徊困惑情态。

李泽厚阐述苏轼诗文的美学观时说:

苏轼把“中晚唐开其端的进取与退隐的矛盾双重心理发展到一个新的质变点”,“苏轼一生并未退隐”,“但他通过诗文所表达出来的那种人生空漠之感,却比前人任何口头上或事实上的‘退隐’、‘归田’、‘遁世’要更深刻更沉重”(《美的历程》)。

这些论断,对理解《水调歌头》这首词本身,是很有启示作用的。

“又恐琼楼玉宇”二句,把见于段成式《酉阳杂俎》诸书中的神话传说具象化。

说入世不易,出世尤难,言外仍是说得在现实社会中好自为之。

这里寄寓着“出世”、“入世”的双重矛盾心理,也潜藏着对封建秩序的些微怀疑情绪。

尽管上下文衔接处都曾表示自己顾影自怜、颇欲遐举的旨意。

苏轼诗文中很多貌似“出世”的思想,实质上都是“入世”思想的一种反拨形式,本篇复如此。

下片,融写实为写意,化景物为情思,挥洒淋漓,无入不适。

“转朱阁”三句,“愈转愈深,自成妙谛”(唐圭璋《唐宋词简释》)。

“不应”二句,笔势淋漓顿挫,表面上是责月问月,实际上是怀人。

“月如无恨月长圆”(石曼卿),本是“人事多错迕”(杜甫)的同义词。

“人有悲欢离合”三句,双绾自然和社会,用变幻不拘的宇宙规律,说明人间合少离多自古已然的事实,意境一转豁达,聊以自我宽慰。

结尾两句,把南朝刘宋时谢庄的《月赋》,进行更高层次的变转,向世间所有离别的亲人发出深挚的祝愿,给全词增加了积极奋发的意蕴。

词的境界愈见澄澈辽远,词的情思也愈加殷切绵延,是颇有“逸怀浩气,超乎尘垢之外”(胡寅《酒边词序》)的崇高美感的。

从艺术成就上看,本篇属于苏词代表作之一。

它构思奇拔,畦径独辟,极富浪漫主义色彩。

在格调上则是“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胡寅《酒边词序》),是历来公认的中秋词中的绝唱。

从表现方面来说,词的前半纵写,后半横叙。

上片高屋建瓴,下片峰回路转。

前半是对历代神话的推陈出新,也是对魏晋六朝仙诗的递嬗发展。

后半纯用白描,人月双及。

它名为演绎物理,实则阐释人事。

笔致错综回环,摇曳多姿。

从布局方面来说,上片凌空而起,入处似虚;下片波澜层叠,返虚转实。

最后虚实交错,纡徐作结。

作者既标举了“绝尘寰的宇宙意识”,又摒弃那种“在神奇的永恒面前的错愕”情态(闻一多评《春江花月夜》语)。

他并不完全超然地对待自然界的变化发展,而是努力从自然规律中寻求“随缘自娱”的生活意义。

所以,尽管这首词基本上是一种情怀寥落的秋的吟咏,读来却并不缺乏“触处生春”、引人向上的韵致。

7、这首词被许多评论家认为是词中之《天问》,又有李白之仙心。

屈原《天问》洋洋一百七十余问;李白《把酒问月》是即兴遣怀之作。

苏轼此词是中秋望月,欢饮达旦后的狂想曲,亦属“伫兴之作”(王国维《人间词话》)。

它们都有起得突兀、问得离奇的特点。

屈原呵问青天,“似痴非痴,愤极悲极”(胡浚源《楚辞新注求确》)。

李白《把酒问月》: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欲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李白是因失意而怅惘而问月。

苏轼作此词时40岁,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自请外任密州。

他既对朝廷政局深切关注,又期望重返汴京,心情复杂,时逢中秋,一饮而醉,醒后感慨弥深,遂作此词。

上阕主要表达政治失意后入世与出世的矛盾心理。

见月而问天,追月而迟疑,在“天上”与“人间”徘徊不定。

这与苏轼主儒术而不迂腐、参佛老而不沉溺的思想特点是分不开的。

所以据说宋神宗读至“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时,乃有“苏轼终是爱君”的感叹,并以此量移汝州。

(《岁时广记》引杨湜《古今词话》)。

值得注意的是,苏轼“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所展示的语言方式和矛盾心态,曾一时为众人仿效,如黄庭坚之“我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浩气展虹蜺。

只恐花深里,红露湿人衣”;赵秉文“我欲骑鲸归去,只恐神仙官府,嫌我醉时真。

笑拍群仙手,几度梦中身”等等。

下阕从出世与入世的矛盾中宕出,专写“人间”一路,小序中“兼怀子由”之意也随之拈出。

换头三句实写月色照人之形。

转、低、照三字写足月光移动之神韵。

“无眠”二字始直接涉及中秋人事,“怀”弟之意隐约而出。

接下五句又跳出个人思绪,由个人之离别联想到普天下人之离别,使词的境界陡然提升。

不惟自慰,实兼慰人,意思愈转愈深。

煞拍两句从谢庄《月赋》之“美人迈兮音尘绝,隔千里兮共明月”化出。

虽然月圆人未圆,但明月千里,同此天空,则人若得生命长久,自有与月共圆之日。

全词情感数折,而意思层递进深,在矛盾中归于旷放。

胡仔云:

“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苕溪渔隐丛话》)。

作此词六年后,苏轼(46岁,在黄州)又作了一首中秋赏月词--《念奴娇》:

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

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

玉宇琼楼,乘鸾来去,人在清凉国。

江山如画,望中烟树历历。

我醉拍手狂歌,举杯邀月,对影成三客。

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

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骑鹏翼。

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

其情景与前阕皆相仿佛,但意趣已自不同。

前阕之矛盾曲折、境界开阖在此词中化为一股清旷之气。

刘熙载曾说:

“东坡词具神仙出世之姿。

”(《艺概·词曲概》)。

8、词前片写“欢饮达旦,大醉”的情状,后片写佳节思亲的惆怅,全词充盈着奇特的想象和俊逸的浪漫气息。

牵人神魂,沁人心脾。

词的意境显然受李白诗的影响,但又有所新发。

“明月几时有”两句从李白《把酒问月》“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化出,同时又暗用此诗“皎如飞镜临丹厥,绝烟灭尽清辉发”的诗意。

明月清辉逼人,美酒香醇醉人,东坡不禁奇想联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正是《诗经》“今夕何夕,见此良人”之意,赞美、欣赏之情溢于言表,而词人倜傥潇洒之丰神亦尽在这一问之中。

进而词人以谪仙自居,意欲“乘风归去”,词境较李白《把酒问月》更为空灵蕴藉。

“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反接上文,欲去又止,词情一顿。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融化李白《月下独酌》“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诗句,借用李白诗中洒脱不羁的形象和清朗空明的意境,舍却原诗孤独迷惘的情绪,表达了苏轼飘飘欲仙却又脚踏人间泥土、热爱人生的精神面貌。

琼楼玉宇,乘风奔月,月宫高寒,无一不是人们熟知的神话传说,被词人信手拈来表现其中秋月夜的“欢”情“醉”意,舒卷自如,既写尽了“欢”,也写活了“醉”.下片写思亲,仍扣“月”而行,情绪略转低徊。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月光流转,斯人不眠。

苏轼与苏辙手足情笃。

苏轼杭州通判任满时,“请郡东方,实欲昆弟之相近”(《密州谢表》《东坡集》卷二十五)。

但来到密州,兄弟相隔仍遥,晤面艰难。

每逢佳节倍思亲,今宵明月朗朗,思亲之情袭来,不能自已。

“无眠”者,与客长饮之苏子也,然亦指今宵因月色而思亲的普天下“无眠”之人。

由己及人,月光下会有多少羁旅游子辗转反侧、忧思无眠呵!

月圆而人未圆,不由苏子不怨: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月亮对人间不该有什么怨恨吧?

可是,何以总是在人们离别的时刻而常圆呢?

倒像故意令人难堪似的。

此一问,婉转真挚,体验独到,足见怀人之深之切。

“人有悲欢离合”三句又反,词情再作跌宕。

词人运思入理,以他特有的旷达洒脱自我排解。

既然天地间万事万物都不能十全十美,最后顺理成章,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结束全词。

只要“人长久”,虽然相隔千里,总还能心心相印,共赏圆月;只要“人长久”,今虽不聚,总会有团圆之日。

至此情绪一宽,圆月的光辉似乎也更为清朗可爱了。

此词想象奇拔浪漫,笔势矫健回折,形象洒脱生动,“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胡寅《酒边词序》)。

其清旷健朗之格调大异于花间、金奁之柔媚婉约,初露东坡豪放词风范,读来令人耳目一新。

但更为启人心智、隽永有味的还是苏轼对人生、对物理的睿智的思考。

宇宙里、自然界、人生中原本有无数的缺憾。

鲜花娇美,芳草茂绿,但枯荣有时,美景不永;亲情系心,相依相恋,而悲欢离合,聚散无常;时光无限而人生短促;怀才有志而机缘难凭……大千世界竟是这样美好而又缺憾地奇妙融合,诗歌赋吟因此才有那么多的惜春悲秋、伤离叹老之作。

古往今来,有多少志士哲人困于这种人生的缺憾而悲愤不平;有多少骚人墨客惑于这种人生的缺憾而颓唐忧伤。

岁月悠悠,现在轮到东坡。

他“奋励有当世志”,但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只好自请外任,当有壮志难酬之恨。

中秋佳节,兄弟同在齐鲁,相望而不能相晤,是有亲人不得团聚之苦。

年届不惑,人生入秋,渐知人生短暂之紧促。

时值中秋,霜风渐紧,将近万物萧杀之萧条。

洞悉事理的东坡此时此刻对人生、物理的缺憾该有多少深切的感受!

所以,他的词里才有那么多情感、思想的跌宕、回折。

但是他绝不沦于忧伤颓唐。

他站高一层,放开视野,以古今事理排解一己之郁闷。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人虽因离别而苦,月也并非永远团圆。

万事万物之圆美、欠缺总在不容抗拒的循回轮转之中。

既然如此,又何必耿耿于月圆人散呢?

继而“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更是超越了时空、地理的局限。

“隔千里兮共明月”(谢庄《月赋》),共赏明月意味着双方健在并互相思念,这就足以令人庆幸和宽慰。

苏轼的这种自我庆幸和自我宽慰反映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苏轼的思想深博而复杂,以儒为根底,但并不排斥佛、老,而且善于将佛、老的某些妙理玄言与儒学理论融汇贯通,用以处理行藏、出处、进退之节。

中国士大夫对待人生、事业的挫折,大体遵循两条道路:

或放弃理想,与世浮沉;或坚持理想,知其不可而为之,哪怕碰得头破血流,甚至以身相殉。

苏轼则以独特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走了第三条道路。

他既不放弃理想,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走极端激烈抗争,而是听其自然,力求超脱。

仕途受挫,他以“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

身长健,但忧游卒岁,且斗尊前”(《沁园春·赴密州早行马上寄子由》)的态度来对待。

天地无穷,人生短促,他以享有清风明月自矜,在寄情山水、物我交融中怡然自得。

亲人分离,他又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来宽解祝福……作为近千年前的古人,苏轼的人生态度不无缺憾,但他一辈子处人处事坦荡圆通,随遇而安,因缘而适,有效地保持了内心的平静,一生乐观、开朗,达到了多少人心向往之而苦求不得的人生境界。

这就是苏轼,这就是《水调歌头》独特艺术魅力之所在。

9、“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从自然界看,一个月只有一次正圆,一年里也就十二次正圆,再加上阴天雨天的障碍,一般人一生都见不到一千次圆月。

如果要在刚刚谷物收获后欣赏到秋高气爽之时的圆月,一般人一生都见不到一百次;如果晚饭后合家尝饼赏月,人月两团圆,必须要等九年才有一次。

在人类生活中,要真正实现家庭、朋友、单位、国家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纺织轻工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