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研究方法分类模拟2.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737329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5.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研究方法分类模拟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教育研究方法分类模拟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教育研究方法分类模拟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教育研究方法分类模拟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教育研究方法分类模拟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研究方法分类模拟2.docx

《教育研究方法分类模拟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研究方法分类模拟2.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研究方法分类模拟2.docx

教育研究方法分类模拟2

教育研究方法分类模拟2

一、单项选择题

1.属于正式观察法的选项是______

A.轶事记录法

B.日记描述法

C.频率计数图示法

D.特性等级评定法

答案:

D

2.教育观察研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不包括______

A.观察的目的性

B.观察的科学性

C.观察的客观性

D.观察的自觉性

答案:

D

3.教育观察根据不同的实施方法,可分为______

A.自然情境中的观察和实验室中的观察

B.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

C.参与性观察与非参与性观察

D.结构式观察和非结构式观察

答案:

D

4.不属于取样记录法的选项是______

A.时间取样法

B.活动取样法

C.事件取样法

D.行为取样法

答案:

D

5.用于核对某些重要行为是否呈现的记录法的选项是______

A.描述记录法

B.取样记录法

C.轶事记录法

D.行为核对表

答案:

D

6.人们最早采用的基本研究方法是______

A.教育调查法

B.历史研究法

C.观察法

D.实验法

答案:

C

7.教育观察研究依据观察方式不同,可以分为______

A.直接观察与间接观察

B.参与性观察与非参与性观察

C.自然情境中的观察与实验室中的观察

D.结构式观察与非结构式观察

答案:

A

8.观察者在开始使用取样记录法之前就应确定______

A.观察范围

B.观察目的

C.观察时间

D.观察类型

答案:

B

9.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协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的一种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法是______

A.观察法

B.读书法

C.文献法

D.行动研究法

答案:

D

10.在“二战”时期,“行动研究”的提出者是______

A.勒温

B.拉斯

C.杜威

D.舒尔茨

答案:

A

11.判定定性研究内在信度的主要指标是______

A.研究的差异性

B.研究的一致性

C.研究的多样性

D.研究的特殊性

答案:

B

12.定量分析中数据的归类整理主要是______

A.分析集中量数

B.编制统计图表

C.分析差异量数

D.转换地位量数

答案:

B

13.在教育科学研究中,定量分析的主要手段是______

A.逻辑分析

B.统计分析

C.数据描述

D.性质描述

答案:

B

14.定量分析要求研究者主要揭示事物的______

A.数量特征

B.质量特征

C.符号特征

D.分类特征

答案:

A

15.定性分析的对象是______

A.质的描述性资料

B.实验数据资料

C.观察数据资料

D.量的描述性资料

答案:

A

16.从个别性的前提推出一般性结论的思维方法是______

A.归纳

B.演绎

C.分析

D.综合

答案:

A

17.总的来说,数据推断包括参数估计和______

A.假设检验

B.数据计算

C.数据集中

D.判断正误

答案:

A

18.教育科学理论研究的主要成果表现是______

A.学术论文

B.实验报告

C.教育调查报告

D.教育经验总结

答案:

A

19.教育实验研究报告的主要部分是研究的______

A.结果

B.方法

C.讨论

D.目的

答案:

A

20.以教育理论为主的科学研究成果是______

A.实验报告

B.学术专著

C.观察报告

D.调查报告

答案:

B

21.学术论文一般包括______

A.题目、摘要、引言、正文、结论等部分

B.题目、摘要、引言、正文、结论与讨论、注释与参考文献等部分

C.题目、前言、方法、结果及讨论等部分

D.题目、前言、正文、结论及附录等部分

答案:

B

22.在教育研究报告中列举参考的书籍时,表述的主要项目和顺序是______

A.书名、作者姓名、出版单位与时间、页数

B.出版单位与时间、作者姓名、书名、页数

C.出版单位与时间、页数、作者姓名、书名

D.作者姓名、书名、出版单位与时间、页数

答案:

D

23.一般情况下,教育实验研究报告包括______

A.题目、摘要、引言、正文及注释等部分

B.题目、摘要、引言、正文及结论等部分

C.题目、前言、方法、结果及讨论等部分

D.题目、前言、正文、总结及附录等部分

答案:

C

24.不符合报告研究结果要求的表述是______

A.事实与数据相结合

B.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C.客观与主观相结合

D.一般与典型相结合

答案:

C

25.学术专著是______

A.以教育理论为主的科学研究成果

B.以教育事实为主的科学研究成果

C.综合性科学研究成果

D.以研究过程和发现的事实为主要内容的科学研究成果

答案:

A

26.以教育事实为主的科学研究成果主要有______

A.教育观察报告、教育调查报告、教育实验报告等

B.学术论文、教育观察报告、教育调查报告等

C.学术论文、教育调查报告、教育实验报告等

D.学术论文、学术专著、教育观察报告等

答案:

A

27.一般情况下,教育调查报告包括______

A.题目、摘要、引言、正文及注释等部分

B.题目、摘要、引言、正文及结论等部分

C.题目、前言、方法、结果及讨论等部分

D.题目、前言、正文、结论及附录等部分

答案:

D

28.一般来说,教育科研活动的最后一环是______

A.教育科研成果的表述

B.教育科研成果的评奖

C.教育科研成果的交流

D.教育科研成果的评价

答案:

D

29.学术论文中,充分体现观点、论据、论证和作者研究成果的部分是______

A.题目

B.摘要

C.正文

D.结论

答案:

C

二、辨析题

1.在教育科学研究中,并不需要定量分析,定性分析就已经足够了。

答案:

(1)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2)①在科学研究中,通过定量分析可以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以便更加科学地揭示规律,把握本质,理清关系,预测事物的发展趋势。

②进行教育科学研究,定量分析同样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方法。

教育科研中的定量分析主要有统计分析和测量方法,而统计分析又分为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

事实上,对事物的定性分析必然导致对事物的定量分析,定量分析的目的在于更精确的定性。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应该是统一的,相互补充的。

定性分析是定量分析的基本前提,没有定性的定量是一种盲目的、毫无价值的定量;定量分析使之定性更加科学、准确,它可以促使定性分析得出广泛而深入的结论。

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都很重要,它们的目的都是为了揭示事物的本质与现象的关系。

三、简答题

1.简述理论准备对教育观察的影响。

答案:

在观察的准备阶段和设计过程中,最重要的是理论准备。

理论决定观察内容。

在教育领域,观察者的教育观念和教育理论水平非常重要。

例如,一个观察者,如果持有的是旧的传统观念,他会观察教师的语言、仪表、板书,看他讲授是否科学、有条理等,如果以持有“促进学生学习是教学的中心”的观点,他的观察重心是学生,会注意学生的表情、行为、神态,关注学生的独特理解、语言和师生之间的互动等。

同时理论不仅决定观察的对象,也会影响观察之后的分析内容和评价方法。

2.简述教育行动研究的基本步骤。

答案:

教育行动研究的基本步骤主要包括:

(1)计划。

“计划”是指以大量事实和调查研究为前提,制订“总体计划”和每一步具体行动计划。

“计划”是行动研究,也是理智的工作过程的第一环节。

“计划”环节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和要求:

①计划始于解决问题的需要,它要求研究者从现状调研、问题诊断入手,弄清楚:

第一,现状如何?

为什么会如此?

第二,存在哪些问题?

从什么意义上讲有问题?

第三,关键问题是什么?

它的解决受哪些因素的制约?

第四,众多的制约因素中哪些虽然重要,但一时改变不了?

哪些虽然可以改变,但不重要?

哪些是重要的而且可以创造条件改变?

第五,创造怎样的条件,采取哪些方式才能有所改进?

第六,什么样的设想是最佳的?

②计划包括总体设想和每一个具体行动步骤,最起码应安排好第一步、第二步行动研究进度。

③计划必须有充分的灵活性、开放性。

随着对问题的认识需要逐渐加深,制订计划时既要考虑和包容已知的制约因素、矛盾、条件,又要把始料不及、未曾认识、在行动中才能发现的各种情况、因素容纳进去。

从这一意义上讲,计划是暂时的、允许修改的。

(2)行动。

“行动”就是指计划的实施,它是行动者有目的、负责任、按计划的行动过程。

在行动中,要按计划、有控制地进行变革。

在变革中促进工作的改进,包括认识的改进和行动所在环境的改进。

要考虑实际情况的变化,进行不断的行动调整。

“行动”包括:

①行动是在获得了关于背景和行动本身的反馈信息,经过思考并有一定程度的理解后的有目的、负责任、按计划采取的实际步骤。

这样的行动具有贯彻计划和逼近解决问题的性质。

②实际工作者和研究者一同行动。

在教育研究中,家长与社会人士和学生均可作为合作的对象。

要协调各方面的力量,保证实施到位。

③重视实际情况的变化,随着对行动及背景认识的逐步加深及各方面参与者的监督观察和评价建议,不断调整行动。

(3)观察。

“观察”是指对行动的过程、结果、背景以及行动者的特点的考察。

“观察”是反思、修订计划和进行下一步的前提条件,在行动研究中的观察包括:

①观察既可以是行动者本人借助于各种有效手段对本人行动的记录观察,也可以是其他人的观察,而且多视角的观察更有利于全面而深刻地认识行动的过程。

因此,行动研究中经常源于航海和军事勘察的“三角观测法”。

②观察主要指对行动过程、结果、背景以及行动者特点的观察。

由于社会活动,其实是教育活动受到实际环境中多种因素的制约,而且许多因素又不能事先确定和预测,更不能全部控制。

因此,观察在行动研究中的地位就十分重要。

在行动研究中,观察是反思、修正计划,确定下一步行动的前提条件。

为了使观察系统、全面和客观,行动研究鼓励研究人员利用各种有效技术。

(4)反思。

反思是一个螺旋圈的终结,又是过渡到另一个螺旋圈的中介。

反思这一环节包括:

①整理和描述。

即对观察到、感受到的与制订计划、实施计划有关的各种现象加以归纳整理,描述出本循环过程和结果,勾画出多侧面的生动的行动过程。

②评价解释。

即对行动的过程和结果作出判断评价,对有关现象和原因作出分析和解释,找出计划与结果的不一致性。

从而形成基本设想。

总体计划和下一步行动计划是否需要修正,需作哪些修正的判断和构想。

③写出研究报告。

行动研究的报告有自己的特色,允许采取很多种不同的写作形式。

如让所有的参与者共同撰写叙事故事,让多元的声音一起说话,也可以编制一系列个人的叙述、生活经验,让当事人直接向公众说话。

3.简述资料整理的步骤。

答案:

资料整理的步骤主要包括:

(1)审核:

审核资料是否真实、准确和全面,不真实的予以淘汰,不准确的予以核实准确,不全面的补全找齐。

(2)分类:

根据信息资料的性质、内容或特征进行分类。

将相同或相近的资料合为一类,将相异的资料区别开来。

资料的分类,要按一定的标准将所研究课题的有关信息资料分成不同的组或类。

然后,按分类标准将总体资料加以划分,构成系列。

(3)汇总:

就是按照研究的目的和要求,对分类后的资料进行汇总和编辑,使之成为能反映研究对象客观情况的系统、完整、集中、简明的材料。

4.简述定性分析的方法。

答案:

定性分析的主要方法有:

(1)因果分析:

即按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知因测果或倒果查因。

(2)归纳分析:

即从个别前提得出一般结论的方法。

依据这个定义它包括简单枚举归纳法、完全归纳法、科学归纳法、穆勒五法、赖特的消除归纳法、逆推理方法和数学归纳法。

(3)比较分析:

即对两个或几个有关的可比数据进行对比,揭示差异和矛盾的一种方法。

比较是分析的最基本方法,没有比较,分析就无法开始。

(4)系统分析:

即反映客观整体性的思维方式,要求从客观世界(即研究对象)的整体与要素,整体与层次,整体与结构,整体与环境的辩证统一出发,揭示事物的整体关系与整体特征。

这里的要素是指相对于整体而言的部分;结构是指要素结合成为整体的方式;层次则是指由于要素结合方式的不同,即结构的不同,系统或整体的存在又形成若干层次;而整体总是存在于一定的环境之中,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以维持系统的存在和发展。

5.简述教育科学研究成果表述的基本要求。

答案:

教育研究成果表述应遵循以下基本要求:

(1)在科学求实的基础上创新。

学术论文的中心是创新,能反映作者在研究探索中获得的新见解,新理论。

它所阐述的内容是“前人所没有研究过”“前人所未知的”,或者在前人研究基础上,以新的材料、从新的理论高度进行探索,从而提出自己的真知灼见。

然而,所谓创新,也并不是说一篇论文从头到尾都要新,但要有一些新的开拓,在原有研究的基础上发掘出一些新的研究成果。

同时,创新必须建立在科学求实的基础上,要用充分的论据和严密的论证,或精确可靠的实验观察数据资料来证明科研成果;论文内容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无论是立论还是分析、论断,都要恰如其分,正确反映客观规律;理论观点表述要准确、系统和完整。

(2)观点和材料的一致性。

观点和材料的统一主要在于如何选材。

选材不是按研究者的主观愿望任意“裁减”取舍,而应符合以下要求:

①要紧紧围绕研究的主要问题选材,分清层次。

②选取典型的、具有代表性和说服力的材料。

③选取真实准确、符合客观实际的材料,也就是说要鉴别材料的真伪和价值程度。

④要尽可能选取新颖生动、反映时代感的材料。

(3)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借鉴吸收。

教育研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若干代人的不懈努力。

每一代人总是在前人或他人研究基础上往前推进,因此,在研究报告和论文的撰写中,必须正确处理借鉴吸收别人研究成果与自己独立思考的关系。

一方面不能自持甚高,故步自封,无视前人与他人的研究成果;另一方面,那种为介绍而介绍,对所引用的观点及文献只述不评或者任意引申发挥的做法也是不妥的。

(4)语言文字精炼简洁,表达要准确完整。

研究报告和论文的语言文字要准确、鲜明、生动。

准确是指忠实客观地反映现实,切忌浮华夸张。

鲜明是指要点、要义或要据,要清楚明白。

生动是指语言有文采,不生硬。

四、分析论述题

1.论述分析观察法的主要特点、具体的应用及其对教师的作用。

答案:

(1)教育观察研究属于科学观察。

其基本特点主要表现在:

①教育观察具有明确的观察目的;教育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地搜集资料的活动,观察是根据研究课题的需要,为解决某一问题而进行的。

②对观察对象不加任何干预控制;教育观察在自然状态下进行,研究人员不干预研究对象的活动,不改变对象的自然条件和发展过程。

换言之,教育观察是在自然发生的条件下、不加任何干预和控制的状态下进行的。

③有翔实的观察记录:

在教育观察的过程中,研究人员要通过描述记录法、取样记录法、行为核对表等对观察到的事实或现象进行详细的记录,以备研究、分析。

④是在一定的教育科学理论指导下进行的,其结果的解释是以有关理论为依据的。

⑤教育观察具有间接性,要借助一定的工具。

(2)观察法对于教师来说其主要功用是了解学生,具体的应用场合有:

①对学生课堂学习活动的观察。

②对学生课外活动的观察,包括课间的活动、午间的活动、课外活动时间里的活动等。

③对学生家庭的观察。

(3)观察法具体的应用对象有:

①全班学生。

②小团体或者小组。

③个别学生,特别是需要重点了解的学生。

(4)观察法具体的应用内容有:

①学习与思维活动。

②人际交往活动与互动行为。

③思想品德方面的表现等。

2.论述教育观察的实施过程并联系实际说明观察过程中需要反思的问题。

答案:

(1)教育观察的实施过程主要包括:

①界定研究问题,明确观察目的和意义。

即在观察中要了解什么情况,搜集哪些材料,并确定观察的对象、时间、地点、内容和方法,回答为什么观察和如何观察等问题。

②编制观察提纲,进入研究情境。

对观察客体单位要进行明确分类,对所观察的事物确定最主要的方向。

观察提纲要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可变通性,防止有效材料被遗漏。

③实施观察,搜集、记录资料。

进行有计划、有步骤、全面而系统的观察,并对有关资料进行搜集、记录。

④分析资料,得出研究结论。

对资料的分析主要包括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

定性分析即描述性分析,用归纳法,由特殊推出一般性的结论;定量分析即对研究中取得的数据进行统计意义的分析以得出结论。

(2)在观察过程中应对以下问题进行反思:

①观察者的推论。

应该将事实与推论区别开来,观察者在进行推论的时候,应该给出相应的证据,仔细检查自己的前设,说明自己是如何得出这个推论的。

②观察者的心情。

观察者在观察时的心情会对观察的内容和效果产生影响,消极情绪会给事实蒙上阴影,观察者可以把这些情绪记录在个人的方法笔记中。

③叙述方式。

如果叙述不当,会给读者一种错觉,好像这也是观察者看到的“事实”。

3.结合实际,谈一谈对教育行动研究的认识。

答案:

教育行动研究是指通过研究真实的学校教育过程与情境,以提高自己的教育行动质量与教育行动效率为目的的研究模式。

它一方面旨在提高教育实践者自身的专业判断能力与教育问题的洞察力;另一方面也为优化教学实践提供具体策略。

(1)教育行动研究具有以下特点:

①为教育行动而研究(researchforeducationaction)。

这是行动研究的目的,是与传统研究“为理论建构而研究”的研究目的相对应的。

为教育行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为解决教育行动中的实际问题;为提高教育行动的效率;为提高教师的教育行动能力与素养。

②对教育行动的研究(researchofeducationaction)。

这是教育行动研究的对象,教师是教育行动的当事人,因此,以教育行动为研究对象是指:

教师要反思的思想与行动预设;教师要分析自己行动的动机与原因;教师审视自己的教学过程。

③在教育行动中研究(researchineducationaction)。

这是教育行动研究的情境,一方面,要求研究与研究关注研究情境的特殊性;另一方面,证明行动的过程,就是努力提高行动效率,改善行动质量,提高自我行动能力的过程。

(2)教育行动研究的优点:

①适应性和灵活性。

行动研究简便易行,较适合于没有接受过严格教育测量和教育实验训练的中小学教师采用。

行动研究容许边行动边调整方案,不断修改,经过实际诊断,增加或取消子目标。

实验条件的控制比较松缓,注重实际的教育环境,较有利于在教育这样复杂的研究现象和领域内进行。

②评价的持续性和反馈的及时性。

行动研究强调评价的持续性即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贯穿整个研究过程。

反馈的及时性从两个方面看:

一是及时反馈总结,使教育实践与科学研究处于一动态结合与反馈中;二是一旦发现较为肯定的结果,便立即反馈到教育实践中去。

③较强的实践性与参与性。

教育研究与教育实践紧密联系。

教育研究紧紧围绕着学校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和行动。

参与性体现在典型的行动研究中,研究人员由专职研究人员、行政领导和第一线教师联合构成,研究人员直接或间接参与方案的实施。

④多种研究方法的综合使用。

在较成功的行动研究中,可汇集多种研究方法的作用。

理想的行动研究法应是多种科学研究方法的灵活和合理的并用。

(3)教育行动研究的缺点:

由于其非正规性而缺少科学的严密性,在实际研究中,不可能严密控制条件,其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不够。

4.简述如何根据实验研究报告,判断一个教育实验的设计、程序规范与否。

答案:

根据实验研究报告,判断一个教育实验的设计、程序是否规范可做以下分析:

(1)标题是否较好地反映了该研究,是否内含有该实验的自变量和因变量。

(2)对研究目的的陈述是否清晰(性质、意义、交代、阐述是否清楚)。

(3)文献检索是否很好地提供了该实验研究的背景。

(4)理论假设用语是否明确,命题的论证根据是否充分。

(5)取样是否科学(样本的代表性、容量如何)。

(6)自变量、因变量及操作定义的确定是否合理。

(7)该实验属于何种类型,对无关因素控制采用什么方法,控制程度是否合理。

(8)实验所得数据的测量手段、操作过程及数据的整理分析是否有效、可靠和客观,收集的资料是否具有较好的信度、效度和系统性。

(9)研究所讨论的问题和结论是什么,在分析误差基础上进行的归因是否客观和符合逻辑。

(10)实验报告的写作是否客观(真实)。

5.论述应评价一个测验的优劣的方法。

答案:

评价一个测验的优劣,要对以下特征进行鉴定:

(1)信度分析。

信度即测验的可靠性,亦指测验结果的一致性或稳定性。

一是用同一个测验重复测量某项持久的特性时,是否能得到相同的结果,即测量的尺度是否稳定,值得信赖。

二是测验能否减少随机误差的影响,而能提供关于所要测量的某特性的真实情况。

在进行信度系数的计算时,必须认真考虑实际所求信度的类型,然后选择恰当的计算信度系数公式。

①通过再测信度,可以反映测验分数的稳定程度。

优点是提供测验结果是否随时间而变,缺点是易受练习和记忆的影响。

②复本信度是先后对一组被试施测两个复本测验。

③当题目数很多,又奇偶题同质,在没有复本的情形下想考察测验的信度时,通常是将受测者的分数按题目的单双数分成两半记分,然后选用恰当的方法计算相关系数,称为分半信度。

④同质性是指测验内部所有项目分数之间的一致性,而不是内容或形式的一致性。

⑤评分者信度是指不同评分者的评判结果的可靠性,方法是根据不同评分者对同测验所评分数计算相关。

影响信度的因素有:

被试者的身心健康状态,动机,注意力,持久性,回答态度,焦虑等;主试者的态度,言语,暗示,评分主观性;测验情境方面的通风状况,光线效果,噪音等;内容与取样方面;时间方面即两次测验的间隔时间。

(2)效度分析。

效度是指测验的准确性,即测验能够测量所要测量特性的程度。

①内容效度。

即指测验内容的适切性,测量所要测量特性内容的程度。

系统检验方法有专家判断,再测,统计分析等。

②构想效度。

是指测验能够检验理论的概念或特质的程度,可用因素分析的方法加以考察。

③实证效度。

又称效标关联效度,用测验分数与效度标准之间的相关系数表示。

(3)对题目的分析。

包括两方面:

①质的分析。

②量的分析。

对于题目的命题原则要体现测验的目的和要求,取材要有代表性,行文浅显,题意明确,各个题目互相独立,不可互相牵连,不应对本题答案或另一题答案具有暗示性,应有正确确定的答案。

也不要超出受测团体或个人知识能力的范围。

同时对于题目的难度和区分度要有一定的要求。

一般区分度高于0.4就是属于非常优秀的。

一般来说,难度在0.5时,区分度最大,这一点从统计上可以证明。

在一个测验中,并非所有题目的难度都是0.5,因为这样整个测验的区分度就不会太好,必须有一些较易的题目和较难的题目。

两头难度的题目数少些,为正态分布最好。

五、材料分析题

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对小学1~6年级每年级三个班学生进行了一次智力测验,然后将每班学生分成两组,并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法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