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8000社会责任管理体系控制程序文件.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736087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X 页数:63 大小:93.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SA8000社会责任管理体系控制程序文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SA8000社会责任管理体系控制程序文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SA8000社会责任管理体系控制程序文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SA8000社会责任管理体系控制程序文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SA8000社会责任管理体系控制程序文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SA8000社会责任管理体系控制程序文件.docx

《SA8000社会责任管理体系控制程序文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SA8000社会责任管理体系控制程序文件.docx(6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SA8000社会责任管理体系控制程序文件.docx

SA8000社会责任管理体系控制程序文件

SA8000社会责任管理体系控制程序文件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修改编辑!

 

受控状态:

编号:

BBCA/SA-2.0-02

编制部门:

生产运营监控部

审核:

审批:

 

发布日期:

2016年4月1日实施日期:

2016年4月1日

 

序号程序号程序名称页码

1BBCA/CX-01-01文件控制程序……………………………………………2

2BBCA/CX-01-02记录控制程序……………………………………………7

3BBCA/CX-01-11危险源辩识及风险评价控制程序………………………11

4BBCA/SA-02-02-01社会责任因素识别和评价控制程序……………………18

5BBCA/SA-02-02-02社会责任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控制程序………………20

6BBCA/SA-02-02-03社会责任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控制程序……………22

7BBCA/SA-02-02-04信息与沟通控制程序……………………………………24

8BBCA/SA-02-02-05招工及人事管理控制程序………………………………26

9BBCA/SA-02-02-06童工救济控制程序………………………………………29

10BBCA/SA-02-02-07未成年工教育程序………………………………………30

11BBCA/CX-01-06人力资源管理程序………………………………………31

12BBCA/SA-02-02-08劳资控制程序……………………………………………36

13BBCA/SA-02-02-09员工卫生保健控制程序…………………………………38

14BBCA/SA-02-02-10安全生产控制程序………………………………………41

15BBCA/SA-02-02-11供应商控制程序…………………………………………47

16BBCA/SA-02-02-12员工活动控制程序………………………………………49

17BBCA/CX-01-09应急准备及响应控制程序………………………………50

18BBCA/SA-02-02-13社会责任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58

19BBCA/SA-02-02-14处理疑虑、补救措施程序………………………………60

20BBCA/CX-01-03内部审核控制程序………………………………………62

21BBCA/CX-01-16管理评审控制程序………………………………………66

BBCA/CX-01-01文件控制程序

1目的

对公司内与一体化管理体系有关的文件进行控制,确保各有关部门、场所使用文件为有效版本,防止误用失效或作废文件。

2适用范围

本程序用于公司内所有管理体系文件的控制。

3职责和权限

3.1生产运营监控部质量管理处是文件控制的主管部门,负责体系文件的编制、分发、撤消和修订管理;负责编制公司所有受控文件清单,并对各部门文件管理进行指导、监督和检查。

3.2人事企管部负责部门职责、流程及各种规章制度的制定和发放管理;

3.3公司办公室负责外来文件的登记、传递及归档工作,并负责公司各种归档文件和图书资料的管理;

3.4公司各部门、分厂负责本部门各种文件的管理,建立本部门、分厂有效文件一览表,并报生产运营监控部质量管理登记备案。

3.5文件的批准、发放、标识、修订和使用部门人员必须遵守本程序要求,所有场所都不得使用已作废的文件。

3.6对于各部门发放的文件,部门负责按程序要求编号、标识、登记发放。

作废文件应及时召回(需存档的要有失效或作废的标识)。

3.7各部门/分厂使用的记录,由生产运营监控部质量管理处统一编号,各部门/分厂按要求使用和保存。

4程序

4.1文件分类:

4.1.1文件依性质不同分为:

四层体系文件

第一层为手册(一体化管理手册,IP管理手册,SA8000管理手册,FAMI-QS管理手册等);

第二层为程序文件(一体化程序文件,IP操作规范,SA8000程序文件,FAMI-QS程序文件等

);

第三层为作业文件(规定了各部门、各岗位的具体作业要求,如:

岗位操作程序、检验程序、各部门管理规定、制度流程及技术文件等)、外来文件和资料(指本公司使用的各类国际/国家/行业标准、适用的法律/法规、上级主管部门下发的条例/通知/文件、本组织相关方送阅的文件等。

);

第四层为记录表格和报表(用于证明体系正常运行及数据分析,如操作记录、检验记录、设备检修记录、工作检查情况记录、生产日报表、财务报表等)。

4.1.2文件可以是任何媒体形式,如电子媒体等。

4.1.3按文件状态分:

受控文件、非受控文件。

受控文件是指与管理体系运行紧密相关,受更改控制的有效文件;公司内部各部门使用的所有文件均为受控文件;

非受控文件是指不受更改控制的文件。

提供给外部机构及相关方的文件为非受控文件。

4.2文件的编制、审核、批准、发放

4.2.1《管理手册》是管理体系纲领性文件,是各管理体系运行的法规。

《程序文件》是描述管理体系活动的条件和依据。

手册、程序文件由生产运营监控部质量管理处负责组织人员编写,管理者代表审核,经总经理批准后发布。

公司三层文件由所在部门、分厂编写,部门、分厂负责人审核,分管副总审批。

4.2.2检验与试验规程、采购原辅材料及包装物的技术标准由生产运营监控部质量管理处编写,分管质量的经理审核,分管副总批准后发布,生产运营监控部质量管理处发布的其它质量文件由生产运营监控部负责人批准发布。

4.2.3生产作业指导书、工艺技术文件是生产过程中的作业指导文件,由生产单元或相关部门编写,部门经理审核,分管副总审批。

4.2.4公司各部门及各类人员职责由人事企管部编写,各部门会签,分管副总批准后发布实施;本部门、分厂培训计划由各部门、分厂编写,但必须涵盖公司要求,由人事企管部审核,部门负责人批准后执行;人事企管部发布的年度培训计划由人事企管部编写,分管人事副总批准后发布实施。

4.2.5各部门、分厂其它内部文件均由各部门、分厂负责人批准发布。

4.2.6文件的发放:

文件发放前应得到批准,以确保文件是适宜的;应确保文件使用的各个场所都应得到相应文件的适用版本,文件的发放、回收要填写《文件发放、回收记录》。

4.3电子版文件的管理

4.3.1电子版体系相关文件由生产运营监控部质量管理处负责上传至公司OA上,并发通知至各相关部门、分厂,各部门、分厂只能阅览无更改权限;如需要打印时,向生产运营监控部质量管理处递交“工作联系单”的形式,经分管经理批准后,发放PDF格式版。

4.3.2当其他文件以电子版本形式发布时,发布部门将文件设置为PDF格式发放并存档。

4.4文件的更改

4.4.1管理手册、程序文件由生产运营监控部质量管理处负责组织更改,报管理者代表审核,经总经理批准后发布。

如管理手册和程序文件有改动,但不致换版修订的,可发放更改通知单,标明更改性质,进行拆页更换,其更改由生产运营监控部质量管理处负责进行,修改后报管理者代表审批。

管理手册修改条款超过2个或修改内容超过8处,即可进行换版修订,但其中2.0质量方针和目标、3.0组织机构与职责有一处修订,即可进行换版修订。

管理手册、程序文件的版号格式为:

×.×。

具体规定如下:

第一版文件版号为:

1.0,内容修改一处,更改页版号记为1.1版。

累计进行换版修订时,其版号改为:

2.0,以此类推。

管理手册换版修订由生产运营监控部质量管理处组织进行修订报管理者代表审核,经总经理批准后发布。

4.4.2每年定期在适当时机由生产运营监控部质量管理处组织对现有一体化管理体系文件进行定期评审。

各部门结合平时使用情况进行适时评审,以文件修改建议单的形式报生产运营监控部质量管理处,必要时予以修改。

任何部门和个人未经批准,不得对文件进行更改。

文件的更改一律由原编写部门进行,并由原审批部门(或审批人)审批后方可实施更改。

4.4.3文件的更改可采用更改一览表或更改通知单的方式,通知文件使用部门,但在更改一览表或通知单上应有更改人和审批人签名。

4.4.4文件经多次更改后,经审批,应重新发布新版本。

4.4.5换版或更改文件的相应部门应同时撤回失效文件并销毁,同时保存文件回收、销毁记录。

须存档的失效文件,应加盖作废(或失效)标识。

4.4.6作废文件的销毁应得到相关主管部门负责人的批准,并长期保存文件销毁记录。

4.4.7电子版体系文件换版时,由发布部门对OA上的文件替换,执行新版文件。

4.5禁止文件或资料未经登记复印。

4.6确保外来文件得到识别,并控制发放,这包括一些收集的法律、法规。

4.7作为一体化记录的文件应执行《记录控制程序》。

5文件的标识

5.1管理手册和程序文件的标识

5.1.1公司文件编号:

文件类别(文件类别缩略语):

1.一体化管理手册——SC(文件类别缩略语)

2.一体化程序文件——CX

3.非转基因身份保持管理手册/操作规程——IP

4.社会责任管理手册/程序文件——SA

5.FAMI-QS管理手册/程序文件——FA

其他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号参照执行。

5.1.2部门文件编号:

5.1.3各部门代号

人事企管部RS

企业发展部QF

财务管理部CW

行政保障部XZ

生产运营监控部YJ

生产运营管理部YG

研发部YF

柠檬酸生产部SC

氨基酸生产部SCA

其他部门参照执行。

5.1.3.1文件类型:

a作业指导书/操作规程Z

b采购文件C

c标准B

d管理制度G

e环境作业文件H

f应急预案Y

g计划J

其他类型的文件可以参照执行。

5.1.3.2必要时,各部门的文件在不违反公司文件编号的规则情况下,可以进行内部加码区分。

5.1.4记录标识见《记录控制程序》。

5.2受控文件应盖“受控”标记章,确定收发号,并登记发放,受控文件用于信息交流或作为参考发放到该文件原使用以外的单位(不作为工作的依据)时,应对该文件盖“非受控”标记。

5.3凡调离岗位者,均应办理受控文件归还手续,如丢失应写出作废声名。

5.4要保持文件清晰,易于识别。

6控制文件清单

管理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文件、规章制度、设备文件、检验与试验规程及标准、采购文件、计量文件、部门工作程序以及工作中使用的国家标准、国际标准、各种质量、环境、食品安全法律与法规,以及本公司和业务主管部门质量文件、顾客提供的检验与试验方法和技术要求等文件。

7文件发放记录由各部门保存三到五年。

《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在换版后除保留一份要保存五年外,其余全部销毁。

BBCA/CX-01-02记录控制程序

1目的

对公司的一体化管理记录(以下简称记录)实施控制,以保证提供符合要求和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证据。

2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产品实现过程和一体化管理体系运行中记录的控制。

3职责和权限

3.1各部门、分厂负责有效编制、修订本部门、分厂所需的记录;

3.2生产运营监控部质量管理处负责对记录进行统一编号,保存公司记录一览表;

3.4采购中心负责记录的铅印工作。

3.6生产部门负责对生产运行记录进行审核

3.5公司各有关部门按照本程序要求对所用记录的标识、贮存、保护、检索、保留和处置实施控制和管理。

4程序

4.1记录包括:

文件控制记录、人力资源记录、基础设施记录、产品实现记录、监视和测量记录以及体系运行记录等。

4.2记录的标识

各部门记录编号一般取部门前两个字的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大写即可。

具体编号参考如下:

人事企管部RS-01~10-001~999

企业发展部QF-01~10-001~999

财务管理部CW-01~10-001~999

行政保障部XZ-01~10-001~999

生产运营监控部YJ-01~10-001~999

生产运营管理部YG-01~10-001~999

研发部YF-01~10-001~999

柠檬酸生产部:

SC-01~10-001~999

氨基酸生产部:

SCA-01~10-001~999

销售公司:

XS-01~10-001~999

一分厂:

SC01-01~10-001~999

二分厂:

SC02-01~10-001~999

三分厂:

SC03-01~10-001~999

四分厂:

SC04-01~10-001~999

五分厂:

SC05-01~10-001~999

六分厂:

SC06-01~10-001~999

八分厂:

SC08-01~10-001~999

九分厂:

SC09-01~10-001~999

十一分厂:

SC11-01~10-001~999

十二分厂:

SC12-01~10-001~999

二十分厂:

SC20-01~10-001~999

二十一分厂:

SC21-01~10-001~999

二十二分厂:

SC22-01~10-001~999

二十三分厂:

SC23-01~10-001~999

酒精分厂:

SCAJ-01~10-001~999

二十七分厂:

SC27-01~10-001~999

二十八分厂:

SC28-01~10-001~999

二十九分厂:

SC29-01~10-001~999

三十一分厂:

SC31-01~10-001~999

三十二分厂:

SC32-01~10-001~999

三十三分厂:

SC33-01~10-001~999

三十四分厂:

SC34-01~10-001~999

其它如有特殊,可另行规定。

4.3记录的铅印

4.3.1各种记录首先由使用部门按质量文件要求及工作需要自行设计,由使用部门按要求编号,交由部门负责人签字认可,生产运营监控部质量管理处核对记录编号。

4.3.2采购中心对所需铅印的记录进ERP系统核对,送生产运营监控部质量管理处进行编码,进行记录编号登记并保存所需铅印的记录样本。

4.3.3生产分厂的质量记录由各生产部进行审核。

4.3.3经分管副总审批后,交由采购中心安排相应的铅印工作。

4.4记录的填写

4.4.1记录填写应及时、真实、内容完整、字迹清晰,如果因某种原因不能填写的项目,应说明理由,并用单杠划去。

且相关部门人员签名处不允许空白。

4.4.2如因笔误或计算错误修改原数据,应采用单杠划去原数据,不得覆盖原记录,同时在其上方写上更改后的数据,加盖或签上更改人的印章或姓名及日期。

4.4.3填写电子版记录要及时,准确,并适时保存数据

4.5记录的保存期

4.5.1一体化管理体系运行的有关记录保存期不少于一年。

4.5.2生产记录保存产品有效期后一年。

4.5.3对产品质量、环境、食品安全、职业健康安全影响较大的记录最少保存三年。

4.5.4有关合同等有关记录保存期为合同终止后五年以上(租赁合同除外)。

4.5.5供方的记录保存期为终止合作关系后三年。

4.5.6文件销毁记录应长期保存。

4.5.7特殊要求的记录另行规定。

4.6记录的保护

4.6.1各部门资料管理人员负责收集、整理、保存本部门的生产运行相关记录,要求每月归档一次。

4.6.2存档记录应存放于档案柜或资料柜中,档案柜(或资料柜)应做适当的标识,以便于查找或借阅。

4.6.3记录存放环境应做到防火、防潮、防虫蛀、防鼠害以防止损失和丢失。

4.6.4记录保存见4.5

4.6.5记录的保存要利于检索。

4.6.6生产运营监控部质量管理处负责对各部门、分厂的使用情况、管理情况进行抽查。

4.7记录的销毁

4.7.1超过保存期限,无利用价值的记录,经保存部门领导批准,由各部门授权人执行销毁。

4.8记录的借阅

4.8.1其它部门需要借阅记录应写借据,经双方部门领导同意方可借阅或复制记录。

当合同有规定时,在商定的期限内记录可供顾客或其代表评价时查阅,但查阅技术保密的记录须经分管副总批准。

4.9记录的正确性与状况检查作为内审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

5文件

《文件控制程序》

6记录

 

BBCA/CX-01-11危险辨识和风险控制策划程序

1、目的

识别、评价公司在所有过程、服务和活动中存在的危险以及可能产生风险的程度,并对不可容许的风险提出具体的控制计划和措施,以减少和消除相关的安全风险。

2、范围

凡公司与办公、生产、工程建设等有关的过程和活动均适用。

3、职责和权限

3.1生产运营监控部安全管理处负责组织进行危险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工作。

3.2各部门内审员、分厂安全员及各级人员参与辨识、评价和策划活动。

3.3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者代表负责风险控制策划结果的审批。

4、程序

4.1工作流程

识别各类活动→按识别的活动辨识危险→对危险进行风险评价→对危险进行分级→确定对危险控制的方式。

4.2工作内容

4.2.1识别各类活动

4.2.1.1活动的分类:

a)常规或非常规的活动,如:

XX原辅材料的储运、使用和报废,XX项目的施工,XX产品的储运和报废,XX设备的操作、维护和报废,日常办公,日常生活等;

b)所有进入作业场所人员的活动,包括分合同承包商和访问者;

c)作业场所设备的运行,设备无论其是否由本公司或外界提供。

4.2.1.2生产运营监控部安全管理处组织对本公司经营所涉及的活动进行详细分类,并记录。

4.2.2危险辨识

4.2.2.1危险辨识的基本方法

危险的辨识应考虑到以下三个方面:

a)产生危险的直接原因:

物理性危险、危害因素:

设备、设施缺陷(如刚度不够)、防护缺陷(防护不当)、电危害(漏电)、噪声危害、振动危害、电磁辐射(X射线)、运动物危害(固体抛射物)、明火、能造成灼伤的高温物质(高温气体)、能造成冻伤的低温物质(低湿气体)、粉尘与气溶胶(有毒性粉尘)、作业环境不良(缺氧)、信号缺陷(无信号设施)、标志缺陷(无标志)、其他物理性危险和危害因素;

化学性危险、危害因素:

易燃易爆性物质、自燃性物质、有毒物质、腐蚀性物质、其他化学性危险、危害因素;

生物性危险、危害因素:

致病微生物、传染病煤介物、致害动物、致害植物

其他生物性危险、危害因素;

心理、生理性危险、危害因素:

负荷超限、健康状况异常、从事禁忌作业、心里异常、辨识功能缺陷、其他;

行为性危险、危害因素:

指挥作用、操作失误、监护失误、其他错误;其他危险、危害因素。

b)伤害的分类:

物体打击,除“起重伤害”和“高处坠落”覆盖的类别;

车辆伤害,除“机械伤害”覆盖的类别;

机械伤害;

起重伤害;

触电;

灼烫;

火灾;

高处坠落;

坍塌;

化学性爆炸;

物理性爆炸;

中毒和窒息;

其他伤害;

生产性粉尘;

毒物;

噪声与振动;

高温;

低温;

辐射;

其他危害因素;

c)职业病(详见国家发布的《职业病目录》):

4.2.2.2生产运营监控部安全管理处组织各部门内审员和分厂安全员,对照预先策划的分类,识别具体的各项活动,并要求在“危险汇总评价表”中进行记录。

4.2.2.3生产运营监控部安全管理处组织各部门、分厂内审员和安全员,对照已识别的各项具体活动,进行危险辨识,并在“危险汇总评价表”中记录所辨识的危险。

4.2.2.4在识别危险时,除上述三个方面考虑外,还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考虑:

a)能量和有害物质的存在;

b)能量和有害物质的失控;

c)自然条件的变化可能带来的危险。

4.2.2.5在分析可能发生的事故时,不仅要考虑本公司人员,而且还应充分考虑其他各种外来人员在活动场所中可能遇到或引起的危险。

4.2.2.6在公司经营活动中,当涉及到新的工程项目或设备、场所、活动、人员及安全防护措施发生变化时,生产运营监控部安全管理处都应重新组织进行危险辨识。

4.2.3风险评价

4.2.3.1生产运营监控部安全管理处应组织相关人员,对已识别的危险可能发生事故的风险大小和发生事故的后果严重性进行分析和评价,确定每个危险的风险等级(危险程度)。

评价的因素包括:

a)L: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b)E:

人暴露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c)C:

事故后果的严重性。

4.2.3.2风险评价过程应请有关部门的安全员参加,并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并确保风险评价的方法是预防性的而不是反应性的。

4.2.3.3生产运营监控部安全管理处应在“危险风险评价与控制方式表”中记录风险评价的结果。

4.2.3.4风险评价的计算公式:

公式:

D=L×E×C

4.2.3.4风险评价的参数见表1、表2、表3、表4。

4.2.4风险控制的策划

4.2.4.1生产运营监控部安全管理处应组织相关人员进行风险控制的策划。

4.2.4.2风险控制的策划应按照以下原则进行:

a)消除风险;

b)降低风险;

c)进行防护。

表1:

L值的记分准则

L值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10

完全可以预料

6

相当可能

3

可能,但不经常

1

可能性小,完全意外

0.5

很不可能,可以设想

0.2

极不可能

0.1

实际不可能

表2:

E值的记分准则

E值

人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10

连续暴露

6

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

3

每周一次或偶然暴露

2

每月一次暴露

1

每年几次暴露

0.5

非常罕见地暴露

表3:

C值的记分准则

C值

可能出现的后果

伤亡人数

100

大灾难,死亡10人以上

40

灾难,死亡3至9人

15

非常严重,死亡1人

7

多人中毒或重伤

3

至少1人致残

1

轻伤

表4:

D值的评价准则

D值

风险等级(危险程度)

等级

>320

极其危险

一级

160~320

高度危险

二级

70~160

显著危险

三级

20~70

一般危险

四级

<20

稍有危险,可以接受

五级

 

4.3.4风险级别的含义

风险级别

风险级别的含义

一级风险(不可容许风险)

事故潜在危险性很大,并难以控制,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极大,一旦发生事故将会造成多人伤亡的风险。

不能进行作业,需要立即停业整顿。

二级风险

(高度风险)

事故潜在危险性较大,较难控制,发生频率较高或可能性较大,容易发生重伤或多人伤害;或者会造成多人伤亡,但事故发生可能性一般的风险。

需要立即整改。

粉尘、噪声、毒物作业危险程度分级达Ⅲ、Ⅳ级者。

三级风险

(显著风险)

虽然导致重大伤害事故的可能性小,但经常发生事故或未遂过失,潜伏有伤亡事故发生的危险。

需要整改。

粉尘、噪声、毒物作业危险程度分级达Ⅰ、Ⅱ级者,高温作业危害程度分级达Ⅲ、Ⅳ级者。

四级风险

(可容许风险)

具有一定危险性,虽然重伤可能性极小,但有可能发生一般伤害事故的风险。

高温作业危害程度分级达Ⅰ、Ⅱ级者;或粉尘、噪声、毒物作业危险程度分级为安全作业,但对职工休息和健康有影响者。

需要加以注意。

五级风险

(可忽略风险)

危险性小,不会伤人的风险。

可以忽略。

注:

其中一级风险D值>320,为极其危险,需要立即停产;二级风险D值160-320,为高度风险,需要限期停产整改;三级风险D值70-160,为显著危险,需制定管理方案;三级以上的风险针对具体的项目制定应急预案并定期演习;四级风险D值20-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