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红门中天门导游词.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735741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46.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整理红门中天门导游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整理红门中天门导游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整理红门中天门导游词.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整理红门中天门导游词.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整理红门中天门导游词.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整理红门中天门导游词.docx

《整理红门中天门导游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理红门中天门导游词.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整理红门中天门导游词.docx

整理红门中天门导游词

红门—中天门解说词

陈征

一、岱宗坊

岱宗坊有泰山山门之称。

为明代隆庆年间巡抚姜延颐、巡按罗风翔等创建,清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郎中丁皂保、赫达塞奉敕重建,并篆书坊额。

石坊,作为一种民族传统式建筑,起着纪念以及标志性的作用。

可以说岱宗坊就是泰山的主要标志,徒步登山的人,都是以这里为起点向上攀登的。

岱宗坊为四柱三门式,造型古朴、简洁,给人以稳重大气的感觉。

石坊东侧有《重修泰安州神庙谕旨碑》,立于清雍正九年(1731)。

碑文为雍正皇帝制文,书写者不详。

石坊西侧为《重修泰山碑记》,也是立于雍正九年(1731)。

碑文记述了当时奉皇帝谕旨对泰山“各处殿宇、神像、墙垣、盘路,宜增者增、宜去者去之,昼夜议处监修,无不使之坚固宏敞,辉煌壮丽”的情况,是研究清代维修泰山的宝贵资料。

过岱宗坊不远,路东有一玉皇阁坊,又称为白鹤泉坊。

此坊为清代乾隆十八年(1753)知县冯光宿建。

坊为石筑,二柱单间歇山顶,正额枋题“玉皇阁”,小额枋上题“白鹤泉”三字。

石柱有对联,为“庙貌巍峨威震千山灵佑,神光普遍敷万国咸宁”。

玉皇阁原来在红门路之西,其后旧有明万历十八年所建的玉皇庙,现已废圮。

玉皇庙附近原有白鹤泉,曾被誉为天下第一流的名泉。

泉水味甘清冽,喷涌时状貌如白鹤亮翅翩翩欲飞,因此取名“白鹤泉”。

《泰山小史》中记载:

“白鹤泉,在岳南麓,流涌而味甘。

往城中有渠,可以运舟,即此水之所注也。

如以井水较之,轻重亦异。

今并封池悉埋闭矣,而舟道亦塞。

”由此可以看出,泉水后来枯竭了,但枯竭的原因却没有记载。

不过,倒有一个关于泉水枯竭的传说,十分有趣。

相传清代,泰城出了个姓冯的秀才,做梦都想升官发财,都年逾花甲了,却不曾中得半个进士。

他曾发誓:

人生一世,不能流芳千古,也要遗臭万年。

一年朝廷开科,冯秀才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总算中了。

皇帝见他两鬓斑白,便留他做了太子的教师——太傅。

不久圣下驾崩太子登基,冯进士也加封为御史,可这冯进士做官后不为百姓谋利,却嫉贤妒能,诬陷忠良,让人敢怒而不敢言。

话说冯进士自当了大官,便想着回泰山炫耀炫耀顺便观观光。

主意一定,便奏请圣上,带领人马回到了故乡。

 

 冯进士回到泰城后,县官设宴招待,酒过三巡,县官恭维道:

“御史大人,自从您老人家高升后,咱泰山岱宗坊上去不远,出了一处灵泉,那泉水涌出的水花像白鹤展翅一样,真是吉兆呀。

”冯进士一听,便让县官带他前去观看,只见泉边绿草茵茵,翠竹亭亭,泉水从石隙中跃出,形若白鹤展翅,声似丽鸟长鸣,果然不同凡品,不禁陶醉于美景之中。

县官一见忙讨好地说:

“听说有人在泉边游玩时曾听见一位老神仙说过‘名山名泉第一流,辈辈人才出不休’,看来,咱们泰安从您起,要代代出人才了”。

县官的一番话本是讨好冯进士,可那冯进士却是个心胸狭隘之人,他想,倘若日后泰安人才辈出,那不就显不出他来了吗?

于是,他心里暗暗生出了一个坏主意,对县官说:

“不要听信妖道胡言,这泉上布满妖气,如不除掉,一定会大祸临头。

县官一听只得从命,赶紧派了十几个身强力壮的小伙子运来山石灰土填住奔涌的泉水。

冯进士怕时间一长泉水又会涌出,又下令抬来七七四十九口大锅,套着盖在泉眼上,把白鹤泉死死闷住了。

周围的乡亲们早闻冯进士的恶名,听说现在又闷死了白鹤泉,实在咽不下这口气,便都来找他算帐,要求重开此泉。

冯进士没有办法,只好随乡亲们来到泉边,令人揭去了四十九口大锅。

只见一只白鹤自泉眼中飞了出来,白鹤绕泉飞旋一周,突然直奔冯进士而来,将他两只贼眼啄去,随后一声长鸣,腾空飞走了。

白鹤泉从此失去了淙淙的泉水,不久就干枯了,相邻的济南却冒出了趵突泉、珍珠泉、黑虎泉等72大名泉,这就是老百姓常说的“堵了泰山白鹤泉,出了济南趵突泉”,于是,天下豪杰也都汇聚到泉城去了。

这个冯进士也算真实现了他“遗臭万年”的愿望了。

白鹤泉坊原来在红门路西侧,2006年5月拓建红门路时将石坊移到了对面,同时在坊侧建一小池,并砌一小亭,可供游人休憩。

据史料记载,岱宗坊北上的红门路,沿途曾有过三皇庙、玉皇阁、酆都庙、东岳中庙等很多的庙宇,后来年久失修,都逐渐废圮(pi)。

在80年代初期,岱宗坊之北的道路仍为条石铺就,道路两旁都是低矮的民房商铺,1986年,红门路重修了路面,并建起了仿古的商铺、宾馆。

二、登山盘道

古代帝王将相、文人墨客以及黎民百姓上泰山,多是从中路开始攀登的,因此中路有“登天景区”之称。

又因为这条道路景色深幽,所以也被称为泰山的“幽区”。

泰山中路正处于泰山在燕山、喜马拉雅山两次造山运动中所造成的泰前、中天门、云步桥3个断裂带上。

从山脚下泰前断裂带(红门处)到中天门断裂带,山体海拔高度上升了800多米;从中天门断裂带至云步桥断裂带,上升了200余米;从云步桥断裂带到极顶,海拔又陡然上升400多米。

泰山山体因此而具有了拔地通天的势态。

依附山势而修建的盘道,巧借自然之势,如天梯一般层层抬升,时而蜿蜒逶迤,时而陡然直上,令一步步路、一处处景时而收拢内敛,时而豁然开朗,使攀登者在经过幽静深邃的穿越后最终到达风光无限的极顶。

泰山盘道最早建于何时无从考证。

据孔子在《丘陵歌》中的“郁确其高,梁甫回连。

枳棘充路,陟之无缘。

”(全文供参考)[登彼丘陵,峛(li)崺(yi)其阪。

仁道在迩,求之若远。

遂迷不复,自婴屯(tun)蹇(jian)。

喟(kui)然回顾,题彼泰山。

郁确其高,梁甫回连。

枳(zhi)棘(ji)充路,陟(zhi)之无缘。

将伐无柯,患滋蔓延。

惟以永叹,涕霣(yun)潺湲]可看出,当时登泰山还是非常艰难的。

据《史记封禅书》记载,秦始皇“上自泰山阳至巅”是开辟的车道,而非石阶路。

至汉武帝封禅泰山时,也是于泰山之阳至山顶,此后展开了多次“修封”。

东汉时期,应劭《汉官马第伯封禅仪记》中,首次提到了“遣将徒五百人治泰山道”,并对山道有了以下记载:

“其道傍山胁,大者广八九尺,狭者五六尺”,“直上七里,赖其羊肠逶迤,名曰环道,往往有絙(huan)索,可得而登也。

”说明在汉代,泰山登山盘道已具有了雏形。

此后,唐代高宗、玄宗相继封禅泰山,并征调兵士役夫造行宫、修盘道,使登山盘道渐具规模。

唐朝李白《游泰山》中“四月上泰山,石平御道开”以及“朝饮王母池,暝投天门关”的诗句中可以看出,当时登泰山,道路已是相当顺畅了。

可见,泰山石阶盘道的形成源自汉代,至唐代已具规模,至今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了。

历朝历代对盘道的整治修葺,使登山之路形成了现在的规模与气势,从红门的第一级台阶至玉皇顶算起,共有台阶6600余级,宽度4至8米。

古盘道依山就势,盘旋逶迤,步步抬升,直达云霄。

古老的盘道如一幅壮丽宏伟的画卷,舒展在攀登者的面前,数不尽的庙宇楼阁,亭台桥坊、清泉溪瀑、碑碣石刻铺满画卷,让远古的记忆不断呈现,等待着攀登者去品味、去感慨、去思索、去畅想……

三、关帝庙

在盘道起始处西侧有一庙宇,为关帝庙。

明清时期,泰山上下曾经有过十余处关帝庙,现在所看到的,是泰山唯一保存下来的关帝庙。

庙内供奉的是三国时期蜀国大将关羽。

因为关羽为人忠直仁义,死后受到民间百姓的推崇以及历代帝王的褒封。

蜀后主刘禅封关羽为“壮缪公”之后800余年中,历届帝王展开了对关羽的追封。

北宋徽宗在二十一年内,追封关羽达四次:

崇宁元年(1102年),封为“忠惠公”;崇宁二年(1103年),封为“崇宁真君”;大观二年(1108年),封为“武安王”;宣和五年(1123年),封为“义勇武安王”。

南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年),又进而加封关羽为“壮缪义勇武安王”;孝宗淳熙四年(1177年),加了“英济”,为“壮缪义勇武安英济王”。

元朝文宗天历元年(1328年),封关羽为“显灵义勇武安英济王”。

到了明朝,帝王们对关羽的褒封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神宗万历十年(1582年)崇封“协天大帝”;万历十八年(1590年),加封“协天大帝护国真君”;自此关羽由王晋爵为帝。

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加封关羽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关圣帝君”。

清代对关羽仍不断封赐,顺治九年(1652年),封关羽为"忠义神武关圣大帝";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改谥“神勇”;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加谥“灵佑”,封号为“忠义神勇灵佑关圣大帝”;嘉庆十八年(1813年),加封“仁勇”二字;道光八年(1828年),又加“威显”二字,至此整个封号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

帝王把关羽当成了神,百姓心目中关羽更是一位无所不能的神,称关羽为“关帝”、“关圣帝君”、“武圣”。

而关羽在民间由“帝王”转化为“财神”,据说有三个原因。

第一个是关公临别曹营时,把曹操馈赠的金帛财物详细做了明细账,收入、支出、余额都有记录,这个简明的记账法成为了商家财务管理的范本。

第二个是商家以“仁义、信誉”为本,认为关羽堪称忠信仁义的典范,于是尊崇关公为财神。

第三是商人希望“仁勇”的关公能保佑自己生命、财产的安全。

鉴于以上原因,明清以后,由商家至百姓,都把关公视为财神来供奉了。

位于盘道起始处的关帝庙创建时间无从考证。

现存建筑为明清时期客居泰城的盐铺、当铺的山西商人聚资修建的。

修建庙宇,一方面是供奉关羽进行祭祀活动,另一方面是方便山西商人在这里聚会、交流,所以这里形成了东为关帝庙,西为“山西会馆”的格局。

东半部分关帝庙是由山门、戏台、拜棚、东西配殿、崇宁殿、圣母殿组成。

山门外有影壁,门外石狮列峙,古槐蔽荫;山门为两层,下层是拱形门洞,上层连接着戏楼,戏楼前部分为戏亭,为四柱方亭,卷棚歇山顶。

后部分有室三间,是方便戏曲演员化妆、放置道具而建的。

山门迎面台阶上平台两侧各有古槐一株,传说是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泰山封禅时种植的,东侧名为龙槐,西侧名为凤槐。

数百年来世事变迁,而两株唐槐依然生机盎然,根相连,干相望,枝相牵,似在娓娓诉说着世事的变迁。

平台西侧共有四通碑刻,由东向西分别是立于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的《关帝庙碑》、立于清咸丰九年(1859)的《重修关帝庙钟鼓楼垣墙记碑》、立于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的《重修关帝庙碑》、立于民国二十五年(1936)的《重修关帝庙碑》。

面西还有三通碑刻,都已漫漶不清了。

从平台拾级而上有拜棚三间,单脊歇山顶。

不安四壁的拜棚极具特色,北向可以祭神,南向可以赏戏,尤其在炎热的夏季,无风自凉,是小坐休憩的绝佳之处。

拜棚两侧有东西配殿各三间,皆为前出廊五脊硬山顶。

东配殿廊北墙壁内嵌有康熙十年《扩建关帝庙戏楼记碑》,廊南墙壁内嵌《创建关帝庙配殿碑记》。

西配殿廊南墙壁内为清康熙二十二年《创建关帝庙配殿碑记》,廊北墙壁内为商人题名碑。

北面是正殿崇宁殿,殿宇五间,五脊硬山顶。

殿内祀关公,配祀关平、周仓。

殿东接一东西各有厢房的过厅,由过厅可直达后院。

拾级而上,后院一进院落东侧有古柏一株,树干虽高仅0.8米,而直径却达1.1米,三股枝叉扭曲盘旋而上,状貌如龙腾凤舞,茂盛的枝干一直探到东墙之外的古盘道上,在院墙外侧嵌有一方碣,题书“汉柏第一”;在柏树西侧有一片葱郁的竹林,将院落点缀得更加幽静雅致。

竹林西侧围墙有一月亮门,可达山西会馆。

后院二进院落有殿室五间,为五脊硬山顶,为民国六年所建的“青未了轩”。

院落的墙壁上,分别镶嵌着《关圣帝君》、《汉夫子风竹》、《汉夫子雨竹》、以及康熙年间的《关帝诗竹》画碣,还有一个篆书的碑碣,上面写着“说好话,读好书,做好人,行好事”。

在正殿之东有临近盘道的东山门,出山门跨盘路是憩厅三间,为香客休息的地方。

西侧的山西会馆由春秋楼、会馆大厅及东西厢房组成。

在会馆大厅内前厦西墙上,有一《创建大厅及厢房题名记碑》,详细记述了清康熙十五年“创建大厅五间、厢房六间”“以上共费银七百零四两三钱”的具体数额和捐银人士的姓名,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

在会馆之南有两层小楼为客房,紧依客房西侧有一株黑松,树龄达300余年,名曰“偃月松”,树冠如华盖平铺,苍劲古朴,品相极佳。

 

关帝庙依山势而建,错落有致,红墙碧瓦中碑碣林立,古松苍翠、唐槐繁茂、竹林清爽,布局大方中蕴含精巧,肃穆中透出清雅,处于山城结合部,却远离了城市的喧嚣,是一个闹中取静的好去处。

四、一天门坊

出关帝庙东山门,沿着盘道前行,三座石坊依次跨道而建,由底而高,分别是“一天门坊”、“天阶坊”、“孔子登临坊”。

一天门坊为清康熙五十六年,巡抚督察院李树德重建。

坊为二柱单门式,单檐庑殿顶。

坊的额板为明代所存,上面“一天门”三字是明代参政龙光所题。

坊宽3.55米,门宽2.65米,通高4.7米。

造型简洁大方。

坊西侧有“盘路起工处”碑,为明嘉靖三十四(1555)年泰安知州郑聚东所立,是一通泰山维修工程纪念碑。

东侧的“天下奇观”碑,为明隆庆六年(1572)年钦差监兑户部员外郎沁阳杨可大所书。

五、孔子登临坊

坊为四柱三间三楼式,额板上书“孔子登临处”,落款“巡抚山东地方督察院右副都御史万安朱衡钦差总理河道都察院右佥督察御史南昌胡植巡抚山东监察御使襄阳刘存义同立,嘉靖三十九年(1560)岁次庚申冬月吉旦罗洪先谨书”。

(仅作了解:

坊宽6.8米,中门开门宽3.17米,侧开门宽1.1米,通高6米,侧边通高5,25米。

方形柱上部有额枋、额板和门楣。

柱下施两层条石。

柱侧有滚墩石,上立石狮。

滚墩石鼓面上浮雕忍冬、云纹、宝相花、凤凰、鹿、马、麒麟、人面兽等纹饰。

中门楣额枋上置四个座斗,座斗上浅浮雕一斗三升,斗上置五脊石顶,石上浮雕瓦垄、勾头、滴水。

勾头上饰莲花纹,滴水上饰宝相花纹,正脊上有螭吻剑把。

额放下施雀替。

侧门楣额枋上各置两斗,两侧门额枋下为半臂拱形雀替,门楣上施二斗,斗上有莲花纹饰,浅雕一斗三升。

在坊柱上原有对联:

“素王独步传千古,圣主遥临庆万年”,对联在上世纪六十年代被毁,现在凿痕犹在。

人所共知,身为鲁国人的孔子,与泰山有着极深的渊源。

孟子有言: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岱顶孔子庙中也有这样的对联——“孔子人中之泰山,泰山山中之孔子”;孔子去世之前,也曾唱到“泰山其颓乎,梁柱其摧乎,哲人其萎乎”,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圣人也自比为泰山。

在泰山之上,关于孔子的故事也是流传颇多。

较为人熟知的典故“苛政猛于虎”,就是孔子过泰山侧而得的。

(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

夫子式而听之。

使子路问之曰:

“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

”而曰:

“然。

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

”夫子曰:

“何为不去也?

”曰:

“无苛政。

”夫子曰:

“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

在登山之始所建的“孔子登临处”坊,其意义深远,令人思绪万千。

位于石坊西侧有“第一山”碑,为明代嘉靖年间巡抚山东监察御史李复初题书。

在“第一山”碑阴,有明代隆庆四年所题的“入云有路”,为飞白篆书。

在石坊稍下的盘路西侧,有立于清嘉庆二年(1797)的《泰山种柏树道里记碑》,碑文中详细记载了自嘉庆元年至三年各地官员在泰山增植柏树共计两万三千株的史实,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

石坊东侧有“登高必自”碑。

立于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为翟涛题,载玺书。

“登高必自”四字出自《中庸》:

“君子之道,譬如远行必自迩;譬如登高必自卑。

”碑刻省略了后面的“卑”字,也许是为了让登山之人更多地去思考、去遐想吧。

六、天阶坊

天阶坊立于嘉靖四十二年(1563),为双柱单门式石坊。

(宽360厘米,通高600厘米。

门净里宽250厘米,净高280厘米。

坊柱方形带抹角,柱侧施滚墩石。

坊下施方形基石。

柱上有门楣、额板、额坊等。

额枋外出部分为霸王拳状,额坊上置四个大斗,上浅浮雕一斗三升,升上为石雕五脊四柱式顶,浮雕勾头、滴水,滴水上饰莲花和宝相花纹饰。

石柱上刻有对联:

“人间灵应无双境,天下巍岩第一山”。

系巡抚山东监察御史高应芳于明嘉靖四十三年(公元l564年)题书。

七、红门宫

红门宫之名,并不是因其门红墙朱得来的,而是与西北方大藏岭的红色岩石有关。

在大藏岭南坡上,红色片麻状二长花岗岩被垂直节理切割,其中有两块巨石垂直节理比较平整,象开启的两扇红门,叫做红门石,红门宫的名字就是由红门石而来的。

红门宫创建年代不详,明、清多有修建。

这组建筑分为东西两院。

东院最早为更衣亭,清代改为弥勒院;西院为泰山女神碧霞元君的中庙。

两院由红门门洞之上飞云阁跨道相连,形成一组半封闭的倒凹字形空间。

(一)飞云阁

飞云阁原叫观音阁,是跨道门楼式建筑,分上、下两层。

上层三间为灰色筒瓦硬山顶带卷棚悬山前廊,原供奉观音大士,现在供奉着主管文运的魁星。

下层拱形门洞额镶“红门”二字,右侧有清朝吴祖芬题《经石峪看红叶诗》:

“中天门外梵仙乡,枫叶初经九月霜,独倚高柯舒冷艳,不侪凡卉炫秋香。

孤红莫恨荣华晚,众绿都成惨淡光。

休上危桥云步迥,更高寒处更凄凉。

”吴祖芬为清代光绪年间的泰山权守,在泰山上留下了多处题刻。

(权守是权官的一种,是与正职官有分别但有同样权力的官员,当正官暂时不能充任时,权守可以替代正职)。

飞云阁自古还是观赏“红门晓日”奇观的地方,清代大学士赵国麟曾赋诗:

“凌晨登红门,霁色明朝旭,俯视万家烟,平畴尽新绿”。

(二)弥勒院

红门宫东院为弥勒院,据赵新儒《泰山小史注》记载:

“弥勒院东有亭,开轩面山临水,林木森蔚,为游人燕集之地。

南亦有亭,甚轩敞,有乾隆年赵仁圃题‘溪色山声’大字。

古人名联尤多。

十七年(1928)时,省府在泰,搜取各庙匾联,造桌凳,为‘废物利用’,遂皆遭刀锯矣!

”现弥勒院由山门、弥勒殿、更衣亭、南穿堂组成。

正殿弥勒殿三间为九檩硬山式建筑,前出厦,青布瓦屋面。

殿内原供奉有精美檀香木雕弥勒佛,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被毁。

1996年重建时泥塑贴金弥勒佛像供奉。

殿外廊柱有抱柱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为1996年泰山高克谦所书。

东侧的更衣亭,为穿堂式、三间七架梁硬山顶,是东院的东配殿,与山门相对。

更衣亭为旧时达官贵人登山时休憩更衣之处。

2001年,更衣亭内泥塑了药王菩萨。

在门口悬挂“溥(pu)佑苍生”额匾,两侧对联为:

“造物犹资五色石,回生独普四时春”。

与弥勒殿相对的南穿堂为卷棚硬山顶,穿堂之南是一个环境优雅的小院,种植着古槐、黄杨。

(三)元君庙

红门宫元君庙由正门、元君殿、且止亭、合云亭组成。

在泰山,元君庙分上、中、下三庙,上庙为岱顶的碧霞祠,下庙为蒿里山的灵应宫,这里是中庙。

石坊式山门是清代康熙五十二年(1713)创建的,门与坊相贴成为一体,为石质卷棚顶,雕有瓦筒。

额枋题有“红门宫”三字,其下有“瞻岩初步”四字,坊柱有对联“万壑泉声沉宝磬,千峰云影护禅关。

”正门南、北各有一侧门。

院北的元君殿是西院红门宫的正殿,为四柱五架梁重梁起架,七檩前后廊式,灰色筒瓦硬山顶。

内设神台须弥座,供奉着的碧霞元君神像为1998所塑。

关于碧霞元君的来历,有的说她是凡女得道,有的说她是泰山神东岳大帝的妹妹,还有的说她是神女下凡。

相传,她降临到泰山时身穿艳如朝霞的上衣和碧如青山的裙子,因此道号“碧霞”。

(元君为道教中对女神的称谓,男神则称为真人)。

实际上,碧霞元君的称号始于宋祥符年间。

宋真宗赵恒率众来泰山举行封禅大礼时,在岱顶一池中发现了一玉女石像,于是封号碧霞并建昭真祠——也就是现在的碧霞祠供奉。

此后前年中她受到帝王和百姓的推崇,成为了人们心目中上至国家安定、下达百姓福瑞的万能之神了。

直到今天,她仍在民间有着广泛的影响,有南妈祖,北碧霞之说。

位于红门宫元君殿前廊西墙内有《重建一天门碧霞元君行宫碑》,题于明代天启六年(1626)三月,碑首字为小篆碑文为楷书。

其上有题于明代崇祯辛巳(1641)年《解围作呈诗二首》

与元君庙相对的是南配殿合云亭,灰色筒瓦卷棚顶,为出廊式建筑,现供奉着明代所铸的铜制九莲菩萨像,两侧为同时期、同质地的侍女像。

这尊菩萨像,为明代万历皇帝朱翊钧母亲孝定李太后的化身。

李太后生前笃信佛教,死后被万历皇帝奉为“九莲菩萨”安置在泰山天书观,后来迁至这里。

“九莲”是佛家语,是“九品莲台”的简称,是佛家的居住之地,是极乐世界。

这尊铜像形态优美,制作精湛,虽然头部、手部为毁坏后补制的,仍然不失精美。

两侧的侍女衣饰华美飘逸,神态娴雅静谧,身姿丰润婀娜,实是塑像中的精品。

现这组塑像为三级馆藏文物。

殿外廊柱悬挂抱柱联一副为:

“灵应一殿享祭豆,高居莲台有众生。

西配殿且止亭现为送子娘娘殿。

为硬山顶前出廊式。

殿内供奉泰山送子娘娘像。

由于泰山地处东方,在五行中属木,四季中属春,是初春发生、万物交替之地,因此,作为泰山主神的碧霞元君就具有了“主生育”的功能,送子娘娘就是碧霞元君的化身,赐人以子嗣,造福万代,深受百姓的敬仰。

殿外廊柱悬挂一抱柱联为:

“慈德昭垂维四级,祥光普佑育群生。

元君庙东院墙外侧嵌有碑碣一块,为清乾隆年间韩江郑大进所书《登岱四首》:

(一)、岳麓晨钟急漏催,残灯隐隐傍云隈。

天门日出光显达,水洞帘寒晓未开。

枫入晴岚深着色,涛声松壑乍闻雷。

散花别有修真处,灵液风前切溯回。

(二)、落木萧萧余素秋,峰回走马索添裘。

天孙界合红尘外,岳日宵悬碧海天。

何处秦灰然故劫,几人汉策得前筹。

文成即死无消息,犹向家山艳列侯。

(三)、五岳由来秩上公,继离出震德滋崇。

偶缘汉畤瞻云日,却借秦松纪雨风。

玉简千年回地轴,开元一柱发鸿蒙。

只今陟降红门下,并吊将军翊戴功。

(四)、奉符见说乞除官,多少传疑待击弹。

碑始东封应有字,马如练白岂无鞍。

丈人何独因西海,神女却偏避罐坛。

宗世天书谁作俑,至今山外石仍完。

位于元君殿与送子娘娘殿之间有一面阔1.5米的垂花门,由此门可以通往北部道房及小泰山庙。

(四)小泰山庙

小泰山庙位于西院元君庙之北,登山古盘道之西。

在此庙之东紧邻盘道处,有一块巨石,状貌形似泰山极顶,很多年迈体弱的香客不能攀爬到岱顶进香还愿,于是就在此处焚香磕头、诚心祈愿。

建国初这里建了小庙三间,后来由于每年民俗节日,众多香客汇聚此处焚香祈福,将盘道挤得水泄不通,不但阻塞登山道路,更不利于护林防火。

为确保安全,红门管理区于1998年将庙址迁至盘道上方并重建了小泰山庙。

小泰山庙由山门、元君殿组成。

元君殿坐北朝南,为五檩硬山前出廊式建筑,明间匾额上写“共荷神庥”,是道教符咒,意为“神仙庇佑”。

殿内供奉着碧霞元君,神像慈眉善目,洞察着人间疾苦,为前来焚香祈愿是善男信女排忧解难,庇佑众人福寿安康。

红门宫建筑群依山就势,高低错落,红墙碧瓦与周围环境相映成趣,是一组具有极高美学价值的古建筑群。

(作为了解的部分):

(五)在红门宫附近还有一组明、清、民国时期的碑刻,共30余通,被成为红门小碑林。

1、万善同归碑

位于红门宫门洞之北的东侧,面北。

为清代光绪十二年立。

2、锦衣卫碑,摩崖题刻。

位于小泰山庙门石阶路之北,面东。

为明代嘉靖十八年立。

3、万古流芳碑。

位于小泰山北十米处,面东。

清代光绪十四年。

碑文有个别残字。

4、北斗圣会题碑记,中华民国四年,保存完好。

5、万古流芳,清代光绪二十六年,碑文有两个残字,碑身下部有横裂纹。

6、万古流芳,中华民国五年,保存完好。

7、永垂不朽,清代光绪十八年,保存完好。

8、合山社碑,年代不详,阳面字迹清晰,阴面字迹模糊。

9、合山社碑,清代同治八年,保存完好。

10、永垂不朽,中华民国十一年,碑身断裂,字迹多磨灭。

11、永垂不朽碑,清代咸丰八年,保存完好。

12、万古流芳碑,清代咸丰五年,保存完好,字迹清晰。

13、完善同归碑,民国二十四年,保存完好。

14、功德碑,民国二十二年,碑身断裂,现已修复。

碑文有残字。

15、善与人同碑,民国十年,碑帽有残缺。

16、万古流芳碑,清光绪二十五年,保存完好。

17、流芳百世,清代同治八年,碑帽断裂,其它皆完好。

18、功德碑,年代不详,刻有傅张氏等姓氏人名480个,保存完好。

19、功德碑,年代不详,刻有刘振朋等姓氏人名480个。

保存完好。

20、聚圣碑,年代不详,碑额为双面螭首,上有“聚圣碑”三字为篆书。

碑身无文字。

碑身与碑首明显为后期组合到一起的。

21、北斗圣会题碑记碑,民国四年。

螭首,碑身有双龙戏珠纹饰。

碑文完好,碑身右侧有残。

22、皇清碑,清代光绪十二年。

螭首碑额,雕有双龙戏珠,中竖刻“皇清”二字。

碑文为“泰山为五岳长”文字。

保存较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