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内容摘要2讲解.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734709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1.4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学内容摘要2讲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社会学内容摘要2讲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社会学内容摘要2讲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社会学内容摘要2讲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社会学内容摘要2讲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社会学内容摘要2讲解.docx

《社会学内容摘要2讲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学内容摘要2讲解.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社会学内容摘要2讲解.docx

社会学内容摘要2讲解

第九讲:

社会制度

主要内容

•社会制度的含义

•社会制度的类型

•社会制度的功能

英国人类学家、民族学家、宗教史学家詹姆斯·G·弗雷泽

•主要描述了一种特别的交换制度——库拉。

它牵扯了一系列独特的风俗信仰、巫术神话、经济生活和技术知识,浸透了土著人的理想、荣誉和智慧,体现了人类学家

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

一、社会制度的含义

社会学视野里的社会制度概念(SocialInstitution,又译为社会设置),主要是从对人们的社会行动的制约关系而言的,例如,习惯、风俗、惯例、仪式、协议、规章、法规等,这些制度都是比较具体的社会制度,是狭义上的社会制度概念。

社会学主要关注直接制约人们社会行动的具体社会制度。

社会制度是在物质生产基础上形成的规定社会关系、制约社会行动的具有普遍性和稳定性。

二、社会制度的类型

非正式制度

正式制度

三、社会制度的功能

制约功能

维持社会秩序

提高社会效率

预测功能

整合功能

排斥功能

第十讲  社会分层

主要内容

♦中国社会分层结构的基本特征

♦改革以来中国社会分层结构的变化

♦中国社会分层结构变化的新趋势

参考资料

♦李强《“丁字型”的社会结构与“结构紧张”》

♦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

♦孙立平《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转型与断裂:

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

一、中国社会分层结构的基本特征

(一)传统

士、农、工、商的阶级结构

城乡区别与金字塔社会

官民社会与身份等级社会

精英群体的巨大作用

宗族、家族的穿透阶级结构的作用

科举与社会流动机制

(一)士、农、工、商的阶级结构

♦费孝通:

“经济结构中的地主阶级是这个社会结构中的绅士,绅士的维持是靠经济上有地,政治上做官”

二)城乡区别与金字塔社会

♦古代中国即所谓“国人”、“野人”之分,“国人”指在城市里面居住的人,“野人”指在城外、乡下居住的人。

(四)精英群体的巨大作用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指在政权和国家上层建筑中完全使用儒家思想。

(五)宗族、家族的穿透阶级结构的作用

(六)科举与社会流动机制

(二)新中国成立后

♦打碎阶级结构

♦户籍身份

♦城乡差异

♦干部与工人身份

♦干部级别身份

♦工作单位身份

二、改革以来中国社会分层结构的变化

♦农民的职业分化

♦体力劳动工人队伍的变化

♦个体、私营工商层的兴趣

♦单位制的变迁

三、中国社会分层结构变化的新趋势

♦阶级结构定型化

♦中间阶层的发展趋势

♦阶层利益的多元

(一)阶级结构定型化

20世纪80年代直到90年代中期,是中国富裕阶层产生和膨胀比较迅速的时期,有先经济地位低下者后来跻身富裕阶层者很多。

♦自90年中期以来,特别是21世纪以来,经济地位低下者进入富裕阶层的比例明显下降,富裕者来自同阶层或邻近阶层的比例上升。

第一、阶层之间的界限逐渐形成。

第二、社会下层群体向上流动的比例下降

社会边缘群体从市场中获得利益

“脑体倒挂”

第三、具有阶层特征的生活方式、文化模式逐渐形成

第四、阶层内部的认同得到强化

(二)中间阶层的发展趋势

金字塔型社会

“橄榄型”社会结构,顾名思义如同橄榄——“两头小,中间大”的似球状体,它所表明的是社会阶层结构中极富极穷的“两极”很小而中间阶层相当庞大。

又被某些学者称为“纺锤型社会”,

中国中产阶层主要由以下四部分人构成

♦第一、传统的干部和知识分子阶层。

♦第二、新中产阶层:

主要特征:

年龄比较年轻,一般都具有较高的学历,有新的专业知识,懂外语,会电脑,大多就职于三资企业、新兴行业,如金融、证券、信息、高新技术等领域。

在消费行为上有高消费倾向;生活方式上有新的“格调”;近来流行“小资”。

♦第三、效益比较好的国有企业、股份制企业和其他经营比较好的企业、公司、单位的职工层。

♦第四、大量的个体、私营经营者。

(三)阶层利益的多元化

♦中国不仅中产阶层,社会其他阶层也出现了利益分割甚至利益碎片化的趋势,过去人们以为,分化只能带来社会的不稳定,事实上,社会分化是利益的“碎片化”,人们的利益是多元的,那样,反而不容易发生重大利益冲突。

♦著名社会学家达伦多夫认为,群众之间的各种利益差异越是相互叠加在一起(如贫富的差异上叠加上种族的差异),群体之间的冲突就会越强烈,反之则会越减缓。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阶层利益的碎片化、社会利益的碎片化减小了社会震动,有利于社会稳定。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阶层利益的碎片化、社会利益的碎片化减小了社会震动,有利于社会稳定。

第十一讲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

基本内容

☐一、目前的中国社会分层

☐二、社会流动

一、我国现在的社会分层

社会分层的标准与测量

社会综合地位量表

上表中,总分21分为最上层,18-20分为上层,15-17分

为中上层,12-分为中层,6-8分为下层,3-5分为最下层。

 

美国社会学家特莱曼在1977年发表的《从比较的观点看社会声望》一文中,对美国的73种职业打出等级分。

布劳和邓肯的职业分层理论

属于一元标准分层方法——以职业为核心。

布劳和邓肯认为,在现代社会各种地位标志中,只有职业是实际存在的,社会结构也不过是属于附生现象:

“现代工业社会中的职业结构不仅构成了一个重要的基础,支撑着社会分层的一些主要向度,而且联系着不平等的不同制度与领域。

无论是各声望阶层组成的等级秩序,还是各经济阶级组成的等级秩序,其根基都在于职业结构。

政治权力与权威所组成的等级秩序也是如此,因为现代社会里的政治权威在很大程度上是作为一种全日制的职业来从事的。

“金字塔”型

1.农业社会的“金字塔”

社会顶层(很小)

社会中层(较小)

社会底层(很大)

洋葱头型

2.工业社会的“洋葱头”

橄榄型

 据分析,十大社会阶层的划分说明当今的社会已进入现代社会的雏形阶段。

稳定的社会结构应该是一个橄榄型,内地现在还是一个洋葱型,该大的还没有大起来,该小的还没有变小,该富的还没有富起来。

通过这一划分,确认了哪一类人群是社会主导阶层;哪一类人群是弱势群体;哪一类是上升群体,从而可以制定相关政策,调整社会结构,扩大弱势群体的上升渠道,最大化地保持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提高劳动分配率;弱化资本分配)

课堂讨论

社会分层对个人的影响?

请同学们思考。

社会分层对个人的影响

☐身体健康

☐心理健康

☐家庭生活

⏹选择配偶

⏹离婚

⏹抚育孩子

☐教育

☐政治

☐犯罪和刑事司法制度

☐新技术

☐风险(财富在上层聚集

而风险是在下层聚集)——贝克。

我国现在的社会分层——陆学艺

z韦伯的分层纬度:

财富,权力,声望

z陆学艺的分层纬度:

以职业分类为基础

组织资源(最具有决定性的资源)

经济资源

文化资源

《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陆学艺2002)

陆学艺(2002)

《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将目前的中国社会划分为10个阶层。

以职业分类为基础,以组织资源、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的占有状况为标准对社会成员进行分层

五大社会经济等级

☐社会上层:

高层领导干部、大企业经理人员、高级专业人员及大私营企业主

☐中上层:

中低层领导干部、大企业中层管理人员、中小企业经理人员、中级专业技术人员及中等企业主

☐中中层:

初级专业技术人员、小企业主、办事人员、个体工商户、中高级技工、农业经营大户

☐中下层:

个体劳动者、一般商业服务业人员、工人、农民

☐底层:

生活处于贫困状态并缺乏就业保障的工人、农民和无业、失业半失业者。

十大社会阶层

1.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

2.经理人员阶层

3.私营企业主阶层

4.专业技术人员阶层

5.办事人员阶层

6.个体工商户阶层

7.商业服务业人员阶层

8.产业工人阶层

9.农业劳动者阶层

10.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

中国社会结构的问题

当前中国社会阶层结构不合理的总病根可以概括两句话:

1)该缩小的阶层还没有小下去;

2)该扩大的阶层还没有大起来。

阶层结构的比例失调成为社会经济危机的深层次因素。

二、社会流动

帕雷托的精英理论

☐社会分层结构的存在是普遍和永恒的,但这并不意味着社会上层成员和下层人员的社会地位是凝固不变的,

☐现代社会的不平等主要是由个人与生俱来的生理差异决定的,即基于自然差别,社会成员归属于哪个社会层次取决于他们天生的能力与才干。

☐自然差别——精英和非精英

☐社会差别——执政与非执政

☐执政精英、非执政精英、执政阶层中的庸才和芸芸众生、庸才之辈——精英循环

帕雷托的政治社会系统模型

精英理论与马克思阶级理论的区别

社会流动的方向

(1)水平流动——在一定的社会分层结构中,人们

地位变动、转移未改变等级序列的现象

(2)垂直流动——在一定社会分层结构中,人们地

位变动、转移改变等级序列的现象

a.向上流动——由低等级位置变动、转移到高等级的

位置

b.向下流动——由高等级位置变动、转移到低等级的

位置

社会流动的主体

(1)代内流动——个人一生中的社会地位的变动、

转移现象,即初职和现职的差异。

如:

本人原是医生,后因故执照被吊销,转而做护

士,这是代内的向下流动。

(2)代际流动——两代人之间社会地位的变动、

转移现象,即亲职和子职的差异。

如:

某人父亲是鞋匠,自己是工程师,这是代际的

向上流动。

社会流动的内容

(1)职业流动——职业地位的变动、转移现象

(2)教育流动——受教育地位的变动、转移现象

(3)人口流动——人口在空间地域上的变动、转移

现象

社会流动的原因、形式

(1)自然性流动——在一定因素影响下,人们为适应生存环境或获取新的需求、目标,非组织性的变动、转移现象(农民工)

(2)非自然性流动——社会为到达某种目标,对个人地位实施有组织性、计划性的变动、转移现象(“上山下乡”运动、三峡移民)

社会流动的条件

(1)个人与社会地位非固定化

只有在一个社会成员可以替代的社会结构中才会有社会流动现象的发生。

“萝卜招聘”:

因人设岗、“老子招聘儿子”城市户口

(2)一定的社会位差的存在(横向与纵向)

指不同社会地位之间存在一定的社会差别,也就是说,在运用社会资源的能力和机

会方面是不同的。

正像没有水位的差别不能引起水流一样,没有任何社会差别,当然不会引起社会流动。

(3)社会结构的开放性

如果说社会位差的存在主要提供了社会流动的动力,那么,社会结构的开放性则为

社会流动提供了可能性。

后者对社会流动更为重要,因为在一个封闭的等级社会里,并

非没有流动的动力,而只是没有流动的机会。

公务员考试的职位名额

社会流动的制约因素

(1)社会结构:

个人所处的社会是封闭的或开放的社会结构,影响个人社会流动的机会,因此社会结构因素是社会流动的先决条件。

(2)教育:

教育是影响现代社会流动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因为收入的高低,职业的分配,生活方式等都受教育的影响。

(3)家庭背景:

父母的期望,经济能力,子女多寡。

(4)职业结构的变迁:

经济发展提供的就业机会,增加个人的社会流动机会。

社会流动的规律和趋势

(1)由农村向城市流动

(2)向发展速度快、水平高的地区流动

(3)由传统行业、技术含量低行业向新兴行业、高新技术行业流动

(4)一生中由地位低向地位高的位置流动

(5)流动的速度和频率加快

社会流动的意义

(1)促进和保证开放性的社会分层结构

(2)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基础

(3)促进社会平衡稳定

(4)提供社会发展的活力

第十二讲社区与城市化

主要内容:

●社区

●农村社区与城市社区

●城市化

社区

一、社区概论

(一)社区的由来

最早在社会学的研究上使用“社区”这个概念的是德国社会学家F·滕尼斯(FerdinandTonnies)(1855—1936)。

1887年,滕尼斯出版社会学名著“GemeinschaftUndGesellschaft”,此书被译成英文时名为“CommunityandSociety”,

Community表示一种由具有共同习俗和价值观念的同质人口所组成的、关系密切、守望相助、存在一种富有人情味的社会关系的社会团体;人们加入这一团体是因为他生长在这个团体。

Society表示一种由具有不同价值观念的异质人口所组成的、由分工和契约决定的、重理性而不重人情的社会关系的团体;人们加入这一团体是根据自己的意志进行选择的结果。

美国社会学发展了社区研究

☐20世纪前半期的美国社会学发展了社区研究,芝加哥学派以研究都市社区出名,其中的三位代表人是帕克、沃思和伯吉斯。

☐帕克创立了人文区位学的理论,提出从社区整体研究城市的观点。

☐伯吉斯提出了城市区位的“同心圈理论”,后人又补充了“扇形理论”和“多核心理论”。

1933年费孝通第一次引进“社区”这个概念,从此“社区”成了中国社会学的通用术语。

(二)社区的含义

社区是聚集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具有某种互动关系和共同文化维系力的人类群体,是一个地域性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在我国,社区建设这一概念首次由民政部于1991年5月提出,随着我国城市改革的深化,中央将城市社区建设提上议事日程,要大力加强城市社区建设,充分发挥街道办事处、居委会的作用。

1998年,国务院确定民政部在原基层政权建设司的基础上设立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进一步推动了社区建设在全国的发展。

现在政府已将社区建设上升到改革、发展和稳定的高度。

社区建设大致应分为乡村建设和城市建设两大类。

1999年民政部又制定了《全国社区建设试验区工作方案》以加快社区建设的步伐,同时民政部还正式启动了“全国社区建设实验”工程

社区学术研究

检索“中国知网”中社区学术研究,关注的主题很丰富,尤其学术研究前沿聚焦于:

社区治理、社区参与、基层民主、能力建设、社会网络、社区支持、社会资本、伙伴关系、社区经济等。

美国社会工作者职业层次阶梯图

社区主要包括以下五个基本要素:

◆人口

◆地域

◆设施

◆文化

◆结构

农村社区与城市社区

(一)农村社区(也称熟人社会)

农村社区又称乡村社区,是指以从事农业生产活动为主的居民所组成的地域性共同体。

☐根据居民的居住方式和人口分布,可以把农村社区分为“散村社区”和“集村社区”。

☐目前全国总计有68万个行政村、9亿农民(2005)。

☐从2005年至2009年逐年减少,分别为62.9万、62.4万、61.3万、60.4万、60万。

平均计算,全国每年减少7000多个行政村。

(二)城市社区(陌生人社会)

城市社区又称为都市社区,是指以从事非农业活动的居民组成的地域性生活共同体。

城市社区文化具有两大显著的特质:

☐一是理性化。

所谓理性化,是指以效率和效能作为衡量与评价日常生活的标准。

凡事对事不对人,对事件的处理“公事公办”,不讲求个人感情,而以效率为基本准则。

所以,都市人往往给人一种冷漠、计较、滑头的印象。

(三)两种社区的特点比较

三、什么是城市化

(一)城市化的概念

城市化,就是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

城市化的三大特征:

一是人口特征,人口规模和人口密度。

第二是景观特征。

第三是文化价值观。

城市化分为两个过程,人口和景观是城市化的第一个过程,文化价值观的改变是城市化的第二个过程。

过度城市化:

涌入城市的剩余劳动力远远超过城市的容纳能力,这种现象被称为过度城市化。

逆城市化:

是指城市数量的减少和城市规模缩小的趋势。

中产阶级化(gentrification):

中产阶级向街区中心回迁的过程。

(二)城市化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1、生活丰富而复杂。

2、生活节凑快,精确性要求高。

3、交往上的表面化与事本主义。

4、文化的异质性。

5、个人的自主性强。

四、中国的城市化道路探讨

(一)我国城市发展的状况

过去50多年的城市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1950-1957年的健康发展。

这一阶段全国城镇人口的比重,从1949年的10.6%上升到1957年的15.4%。

第二阶段从1958-1965年。

这一期间,我国城市人口出现急剧上升又迅速下降的局面。

第三阶段从1965-1976年。

由于下放城镇居民、干部和青年,使城镇特别是小城镇的发展出现长期停滞状态。

第四阶段从1977年至今。

这一阶段,我国城市走上了恢复发展道路。

但总的来看,目前我国的城市化水平远远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二)城市化滞后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

1、城市化滞后与农民收入问题

2、城市化滞后与内需不足

(三)经济转型与城市化进程

这里所说的经济转型是指一个国家的工业化和经济发展从外延型增长向内涵型增长阶段的转型。

(四)“世界工厂”:

快速城市化的一个契机

 

第十三讲社区与城市

(二)

主要内容

•城市化

•城市化发展阶段

•我国城市社区建设

一、城市化

1867年,西班牙工程师艾●塞埃在其著作《城市化基本理论》一书中,首先使用了城市化这个概念。

对于城市化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对此有两种观点:

•一种认为,自从产生了城市就开始了城市化运动,城市产生之日就是城市化开始之日;

•另一种观点,城市化是近代现代化城市的成长过程,城市化始于工业革命。

城市:

以非农生产活动为主要内容,人口密度大,聚集效益高的社区。

1986年,国务院对设市标准进行了以下调整:

非农业人口6万以上,年国民生产总值2亿元以上,已成为该地区经济中心的镇,以及非农业人口虽不足6万,年国民生产总值虽不足2亿元以上,但属于著名风景名胜区、交通枢纽、边境口岸、重要工矿科研基地、少数民族地区和边远地区的重要城镇都可以设置市的建制;总人口50万以下的县,县人民政府驻地所在地的非农业人口10万以上,可以撤县设市;总人口50万以上的县,县人民政府驻地所在地的非农业人口一般在12万以上,年国民生产总值在4亿元以上,可以撤县设市;自治州人民政府或地区行政专署驻地所在镇,非农业人口虽不足10万,年国民生产总值虽不足3亿元,如确有必要,也可以撤县设市.

城市的分类

按城市在国家行政管理体系中所处的不同地位进行划分,我国城市可以分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地级市、县级市四类。

其中县级市又分为省辖县级市和州(市)辖县级市两种。

按市区非农业人口数量进行划分,可以分为特大、大、中、小四级城市。

我国与其他国家城市按人口规模分类标准比较表(单位:

人)

•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的过程,是指人口由分散到集中的现象。

•这种现象促使城市数目增多,城市人口和用地规模扩大,城市人口在总人口的比重上升。

城市化的标志

世界城市化进程

•以工业革命为界,世界城市化进程可以前后两个阶段——前工业社会的城市是建立在农业文明基础之上的,城市一直受到农业文明的制约,城市依附于农村,其发展也比较缓慢;现代城市的发展是从工业革命开始的(现代城市与工业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所见联合国资料,2000年前三个世界最大城市的人口都已超过1500万,墨西哥城为2600万,圣保罗为2400万,东京为1700万。

•城市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例(%)

城市化进程一般经过四个阶段:

•准备阶段:

城市化水平在10%以前,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主要地位。

•发生阶段:

城市化水平在10%—30%之间时,城市化进程相当缓慢。

•发展阶段:

城市化水平在30%—75%之间时,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化全面展开。

•成熟阶段:

城市化水平超过75%以后,城市化速度趋缓,最终大体在80%—90%之间。

分析城市化进程的各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

中国的现代城市化

•中国的现代城市化是从新中成立开始的,经理了一段连续而不稳定的发展时期。

这一时期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1949—1957的城市恢复和城市化迅速发展时期;

•1958—1960爆发性的工业化引起的超高速城市化阶段;

•1961—1965工业调整时期的第一次逆城市化阶段;

•1966—1977工业化停滞时期的第二次逆城市化阶段;

•1987年至今,城市蓬勃发展时期。

逆城市化的原因

•私人小汽车的普及和交通、通信的现代化,缩短了城市与效区之间的时间距离;因城市中心区地租上升导致产业和住宅迁往效区或更远的乡村;大城市人口过于密集、就业困难、环境恶化、生活质量下降;新商业区在效区为效区人人们提供便利的服务。

我国三种社区的特征的比较

我国城市化道路的选择

城市化发展道路的战略选择上,细分则目前至少有5——6种不同观点,从大到小依次为:

一是“大都市圈战略”;二是“大城市道路”;三是“优先发展县级城关镇”;五是“小城镇,大战略”;六是主张多元模式,即采取“多元化、非均衡、逐渐递推、综合发展”的战略。

我国城市化道路(城市化战略)的选择

大城市重点论

这种观点同我国现有城市化发展方针截然不同。

持这种观点的人主张:

我国应将有限的资金用于建设和发展大城市,形成以大城市为中心的城市群和城市带,以此推进我国城市化进程。

其主要依据是:

第一,大城市在一定时期快速发展是历史的趋势。

第二,大城市的规模效益显著,蕴含着巨大的生命力。

从未有事实证明城市大到何种程度会出现不经济现象。

第三,大城市辐射能力强。

第四,大城市与“城市病”并无必然联系。

小城镇重点论

这是与大城市重点论针锋相对的观点。

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发展小城镇是现阶段促进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一条现实而有效的途径。

有人甚至认为,它是我国城市化唯一正确的道路。

其主要依据是:

第一,小城镇是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农业人口的蓄水池,是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要场所。

第二,发展小城镇可以有效防止“城市病”的发生。

第三,小城市的发展有利于促进城乡融合、协调发展,是缩小工农差别、城乡差别的理想之路。

中等城市重点论

持这种观点的人试图调和前两种观点,认为中等城市兼有大城市和小城镇的优点,易于克服二者的弊端,正处在规模扩张的阶段,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和包容度,因而主张大力发展中等城市来加快我国的城市化进程。

这种观点的主要依据是:

第一,中等城市作为区域经济的中心之一,具有承接大城市扩散、吸引乡村集中的功能,是承上启下的重要环节。

第二,中等城市可以避免大城市和小城镇所产生的突出问题,一方面可以减轻“城市病”,使城市建设和生活质量得到改善;另一方面解决了小城镇过于分散的问题,提高了空间集聚效益,从而也提高了城市化的水平和质量。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明确提出:

“推进城镇化要遵循客观规律,与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发育程度相适应,循序渐进,走符合我国国情、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多样化城镇化道路,逐步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

“强化大城市功能,积极发展中小城市,有选择地发展小城镇”

三、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基本内容

•拓展社区服务

•发展社区医疗卫生工作

•繁荣社区文化

•美化社区环境

•加强社区治安

第十四讲社会发展与社会公正

主要内容

•社会发展的概念

•社会发展中的社会问题

•社会公正

一、社会发展的概念

1、社会变迁

指一切社会现象发生变的动态过程及其结果。

2、社会发展

是指社会文明进步的变化过程,是社会整体系统的生成、变化和更新过程

3、社会发展的特征

•目的性

•方向性

•价值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