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塔安装施工方案汇总.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734164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43.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铁塔安装施工方案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铁塔安装施工方案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铁塔安装施工方案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铁塔安装施工方案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铁塔安装施工方案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铁塔安装施工方案汇总.docx

《铁塔安装施工方案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铁塔安装施工方案汇总.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铁塔安装施工方案汇总.docx

铁塔安装施工方案汇总

一、

二、

三、工程概述及特点

本工程为中广核博山岳阳山风电场集电线路工程,风场共计33台风机,单机容量1.5MW,接线方式采用1机1变的单元接线。

风机出口电压经箱变升至35kV后,经35kV地埋电缆(YJV22-26/35-3×50)至电缆终端塔,与35kV架空线路“T”接。

根据风机分布位置,本工程共建三回35kV架空线路,分别为A线、B线、C线,架设至风场升压站围墙外终端塔,改为三回地埋电缆(型号为YJV22-26/35-3×185)经升压站电缆沟接入升压站内35kV开关柜中。

架空线路路径全长22.01km,其中双回路路径长度4.27km,单回路路径长度17.74km。

YJV22-26/35-3×50电缆总长2.6km,YJV22-26/35-3×185电缆总长1.0km。

本工程地埋电缆采用两种型号,各风机箱变与架空线路之间采用YJV22-26/35-3×50型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升压站外终端塔与35kV开关柜之间及钻越高压电力线处采用YJV22-26/35-3×185型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

33台风机均是从相应箱变敷设电缆至架空线路电缆终端塔,与架空线路连接。

本工程电缆采用直埋敷设方式,过路时采用穿管敷设。

二、编制依据

1、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设计的施工图纸

2、相关厂家图纸

3、《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DL/T5161.1~5161.17-2002

4、《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2006

5、《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DL/T621-1997

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3-1992

7、《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2006

8、《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第2部分:

架空电力线路》DL5009.2-2004

三、本工程分为四个阶段完成:

(一)、接地安装。

(二)、铁塔安装。

(三)、导线架设。

(四)光缆架设。

(二)、铁塔安装

1、施工方案

1.1本次B、C回路集电线路共设计95基铁塔,

1.2铁塔材料技术要求

1.2.1铁塔构件所用钢材为Q235B和Q345B两种。

1.2.2所有构件均须热镀锌防腐。

1.2.3所有M16螺栓(包括防卸螺栓)及脚钉采用4.8级(热镀锌后的强度等级)。

1.2.4铁塔构件连接以螺栓连接为主,主材角钢采用对接接头,间隙为10mm,接头处外包角钢铲心(刨根)。

1.2.5铁塔横担以下全部采用防卸螺栓,对防卸螺栓的要求如下:

防卸螺栓与普通螺栓同级别、同规格;防卸螺栓不得破坏连接件的镀锌层;防卸螺栓应能复紧,安装后露丝长度满足规程要求;防卸螺栓应方便施工及检验,不宜使用专用工具;防卸螺栓应同时具有防松功能;防卸螺栓的无扣长应与普通螺栓一致。

1.2.6采用滑轮组吊装构件、上下传递物品。

2、作业流程图

 

 

3、作业技术要求

3.1组立自立塔现行常用的两种施工方法

3.1.1内拉线悬浮式抱杆分解组立铁塔

3.1.2通天摇臂式抱杆分解组立铁塔

3.1.3本次施工使用内拉线悬浮式抱杆分解组立铁塔的方案

3.2内拉线悬浮式抱杆分解组立铁塔施工吊器具的选择

3.2.l内拉线悬浮抱杆分解组立铁塔现场布置图:

1抱杆

2羊角撑

3朝天滑车

4牵引钢丝绳

5上拉线

6下拉线

7双钩紧线器

8朝地滑车

9转向滑车

10调整大绳

3.2.2常规铁塔组立所需主要工器具的选择。

3.2.2.1所组立的铁塔,上拉线与下拉线所绑扎点的塔身根开在2m一6m之间,单片起吊最大重量在650kg以内时,或绑扎点塔身根开在4m一6m之间,单片起吊最大重量在650—800kg以内时,采用以下工器具:

序号

名称

规格

数量

备注

L

内抱杆

l2.5一1.5

1付

允许起吊最大重量1.5t

2

机动绞磨

3t

1台

3

上拉线

φ12.5×8.6m

4根

4

下拉线

φ14×9m

2根

5

牵引钢丝绳

φll×100m

l根

6

双钩紧线器

3t

2把

7

转向滑车

2t

4只

单门

8

白棕绳

φ14

若干

9

钢丝套

φ1l,φ12.5,φ14

若干

10

地锚桩

若干

3.2.2.2所组立的铁塔,上拉线与下拉线绑扎点的塔身根开在4m一6m之间,单片起吊最大重量在800—1000kg以内时,采用以下工器具。

序号

名称

规格

数量

备注

1

内抱杆

16米500*500

1付

允许起吊最大重量1.5t

2

机动绞磨

3t

1台

3

上拉线

φ14×8.6m

4根

4

下拉线

φ15.5×9m

2根

5

牵引钢丝绳

φ11×100m

1根

6

双钩紧线器

3t

2把

7

转向滑车

2t

4只

单门

8

白棕绳

φ14

若干

9

钢丝套

φ11,φ14,φ15.5

若干

10

地锚桩

若干

3.2.2.3在现行常规铁塔组立中,所用的抱杆定型,因此一般只适用于绑扎点根开在6m以下的塔段组立,在6m以上时应采用独脚抱杆组立,另单片起吊重在1000kg以上时,应另行编制施工方案,以上内容本文不作赘述。

3.2.2.4上拉线与下拉线的长度因施工方便,一般将长度定型,若施工中上拉线与下拉线遇到长度不够时,可用等同规格的钢丝绳套相接以满足要求,牵引钢丝绳亦如此。

3.2.2.5施工中所用的工器具必须是合格的工器具。

3.3内拉线抱杆分解组立铁塔施工方法

3.3.1施工流程图

3.3.2施工技术要点。

3.3.2.1铁塔地面组装及吊装分片的原则。

3.3.2.1.1严格按施工图纸进行组装,各部分的组装应符合《规范》要求。

3.3.2.1.2分片重量不超过抱杆的允许最大承载能力及最大起吊高度,并应利于安装作业的方便和安全。

3.3.2.2构件的吊装

3.3.2.2.1牵引钢丝绳与构件的绑扎:

牵引钢丝绳在构件上的绑扎位置,一定要在构件重心略高处。

绑扎完毕后,牵引绳一定要位于构件的结构中心线上,以防止构件在起吊过程中产生倾覆歪斜等现象。

3.3.2.2.2调整大绳的绑扎及其它要求。

3.3.2.2.2.1调整大绳的绑扎点一般在构件的下端(或外端)节点位置各栓一条大绳,使构件在起吊过程中平稳起立。

3.3.2.2.2.2调整大绳可绕在可靠的锚桩或树根上,也可用人力控制。

调整大绳与地面的夹角应小于45°。

3.3.2.2.2.3起吊构件的过程中,调整大绳的受力应适中。

一般应使起吊构件离开塔身0.5米左右。

调整大绳需松紧,应缓松缓紧,要防止突然松绳。

3.3.2.2.3构件的安装

3.3.2.2.3.1在每段铁塔正、侧面的构件中基本组装完后,才能开始提升抱杆。

3.3.2.2.3.2当抱杆提升完毕,开始吊装上面一段构件之前,凡是能安装的辅铁,都必须装上。

3.3.2.2.3.3主材接头螺栓及连接接头附近水平铁的螺栓,必须拧紧。

3.3.2.3抱杆的组立与提升

3.3.2.3.1采用分段内拉线抱杆时,在竖立前应把抱杆组装好,把接头螺栓逐个拧紧。

3.3.2.3.1.1当采用铝合金小抱杆时,抱杆的竖立可直接用人力进行控制竖立。

3.3.2.3.1.2当采用铝合金大抱杆时,抱杆的竖立可借助于两根木头抱杆组成人字形进行整体起立。

3.3.2.3.2抱杆提升的步骤。

3.3.2.3.2.1缓缓松开上拉线,使抱杆倾斜靠在已装好的塔身上,把上拉线移到下一工作位置,将上拉线在主材上绕二圈后,缓缓收紧拉线,使抱杆居塔身中心。

3.3.2.3.2.2将抱杆拦风绳上端绑扎死在已安装好部分的顶部主材上(应绑扎在节点处),再让拦风绳依次通过抱杆朝地滑车,引向转向滑车直到牵引动力。

此时塔上的转向滑车一定要与牵引用的拦风绳绑扎点处等高,并在其对角位置。

3.3.2.3.2.3启动牵引,将抱杆提升很小的高度,解开下拉线,并将上下拉线按规定长度在下一工作位置绑死。

3.3.2.3.2.4继续牵引,使抱杆逐步向上提升。

在提升的同时,四把上拉线应同步缓缓的松动。

直到抱杆提升到有效高度后,用上拉线调整抱杆,使其居塔身中心,然后绑死上拉线。

这里应注意在提升抱杆时,四把上拉必须同步的缓缓松动,不得突然松开。

3.3.2.3.2.5调整下拉线的两把调节器(双钩),将下拉线收紧,并使抱杆本体处于塔身中心。

3.3.2.3.2.6松开牵引动力,恢复起吊构件工作状态。

3.3.2.3.2.7抱杆提升示意图

1抱杆

2上拉线

3转向滑车

4提升钢丝绳

5朝地滑车

3.3.2.4抱杆的拆除

3.3.2.4.1在横担中部(塔身中心)挂一转向滑车,将牵引钢丝绳一端穿过朝地滑车至抱杆根部绑死,上端引向转向滑车,转向后引至地面转向滑车至牵引动力,并将钢丝绳将抱杆头部与牵引钢丝绳绑拢在一起。

3.3.2.4.2启动牵引,将抱杆销向上提升,拆除上、下拉线,并在抱杆根部栓一大绳。

3.3.2.4.3回松牵引钢丝绳,缓降抱杆,当抱杆降至适应位置后,用大绳将抱杆引出塔身,若引出有困难,可拆除部分辅材,待抱杆从塔身内引出后,将拆除的辅材重新安装好。

3.4用内抱杆分解组立铁塔时安全注意事项,

3.4.1全体施工人员在施工中必须认真执行《安规》、《建规》和施工技术指导书。

3.4.2离地2米以上的工作均属高空作业,作业人员必须系好安全带及付保险绳,现场工作人员必须正确戴好安全帽,自觉遵守安全作业纪律,严禁违章施工。

3.4.3杆塔应减少双层作业,高空作业设安全监护人。

地面组装和高空作业应相互照顾,密切配合,所用的工具、材料严禁抛扔,确保施工安全。

3.4.4施工前,班组对工器具进行全面性能安全检查,班前做好“三交三查”工作。

3.4.5在连接主材时,操作人员应先选择好安全位置,然后再进行操作。

3.4.6当用内拉线调整抱杆倾角时,应逐渐加力,不得过猛,同时应检查拉线受力情况。

3.4.7在塔材就位时,牵引或回松速度应缓慢,且塔上操作人员必须待塔材吊稳和停止牵引后,方可伸手操作,主材和侧面大斜材未全部接牢之前,不得到吊件上作业。

3.4.8必须及时连接铁塔的横材与斜材;当遇到塔材组装困难时,应进行适当处理,严禁浮放在塔上,以免误登滑落肇事。

3.4.9起吊动滑车的挂钩和绑扎绳套,必须在主材的连接螺栓紧固后方准拆除。

3.4.10塔上操作人员,在操作前必须检查安全带是否栓扣牢靠,且安全带必须栓在主材上。

3.4.11在起吊过程中,严禁将手脚伸入吊件的空隙内,吊件就位的连接次序应先低腿后高腿。

3.4.12提升扒杆时,四根栏风应固定在已组芷完毕的铁塔主材上,严禁以人力控制拉线,抱杆露出塔身的高度应不超过抱杆的有效高度,承托与抱杆的夹角应不超过38°。

3.4.13被吊物件应绑扎牢固,在绑扎处要垫以麻袋,构件上的所带辅助物要绑扎牢固。

3.4.14四根拉线固定在铁塔主材上,一定要用麻袋,方木加以作垫,以避免钢丝绳和塔材受损,抱杆调整时,应使它与地面垂直,使四根拉线的受力均衡,减少扒杆的横向受力。

3.5内拉线抱杆分解组塔受力计算

3.5.1假定控制绳对地夹角45°,每个滑轮的损耗系数为1.05,抱杆倾斜角最大为5°,计算质量Q为起吊质量Q0的1.2倍。

3.5.2调整大绳受力R和起吊钢丝绳受力P计算。

如下图

(1)、

(2)为调整大绳和起吊钢丝绳受力状态和合力图。

调整大绳受力R为:

 

起吊钢丝绳与垂线的夹角θ为:

 

起吊钢丝绳受力P为

 

上述式中X——铁塔上口塔身宽度,m;

a——起吊构件距塔身的空隙,吊装构件时取a=0.5m;

L1——抱杆有效高度,m;

Q0——起吊件质量,kg;

A、B——系数,和θ有关,如表

(1)所示。

(1)系数A、B值表

θ(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A

0.294

0.60

0.917

1.250

1.60

1.94

2.33

2.73

3.13

3.563

4.01

4.492

B

11.97

12.195

12.43

12.677

12.936

13.218

13.512

13.818

14.147

14.5

14.876

15.264

θ(0)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A

4.986

5.527

6.092

6.68

7.315

7.997

8.726

9.514

10.361

11.278

12.278

13.09

B

15.688

16.146

16.63

17.158

17.711

18.332

18.969

19.674

20.45

21.286

22.20

14.077

θ(0)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A

14.535

15.83

17.275

18.887

20.686

22.72

25.037

27.707

30.811

34.47

36.668

44.182

B

24.32

25.531

26.91

28.447

30.211

32.128

34.374

36.962

39.996

43.582

47.887

53.226

3.5.3牵引钢丝绳受力S。

3.5.3.1构件质量1t以下时,采用直接起吊,考虑各滑车的摩擦系数,单吊直接起吊进牵引钢丝绳受力为

S=1.16BQ0

3.5.3.2构件质量1t以上时,可通过一只动滑轮起吊,同样考虑摩擦系数后,单吊经动滑轮起吊时,牵引钢丝绳受力为

S=0.593BQ0

3.5.4抱杆受力N及拉线受力T的计算。

图(3)、(4)是抱杆及拉线受力状态和合力图,N5为抱杆倾斜5°时受力,N0为抱杆不倾斜时的受力。

当抱杆倾斜5°时,其轴向力N5为

 

抱杆拉线与垂线的夹角δ为

 

抱杆拉线受力T为

 

上述式中符号意义和8.2中的意义相同,抱杆不倾斜时受力N0值的确定,当采用单吊定滑轮时,N0为

N0=2.03Pcosθ=2.03BQ0cosθ

系数C、D如表

(2)所列

(2)系数C、D值表

δ(°)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C

1.000

0.834

0.715

0.625

0.557

0.502

0.457

0.419

0.387

D

1.993

1.825

1.706

1.616

1.547

1.492

1.445

1.406

1.374

δ(°)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C

0.360

0.337

0.316

0.298

0.282

0.268

0.255

0.243

0.233

D

1.346

1.321

1.300

1.281

1.264

1.249

1.236

1.223

1.212

3.5.5下拉线(承托绳)受力W计算。

取W’为每两根承托钢丝绳的合力,抱杆倾斜5°时起吊平面受力状态和合力图如图(5)、(6)所示,抱杆下压力按1.05N5计算。

当得到W’后,取两根承托绳所在平面观察,每根钢丝绳受力W和W’的关系如图(7)、(8)所示。

故抱杆倾斜5°时,抱杆承托钢丝绳受力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ψ——承托钢丝绳平面与抱杆的夹角,(°)

α——承托钢丝绳间夹角之一半,(°)

ψ=tan-1X/2L2

 

X和L2分别是铁塔平口处宽度和抱杆悬浮部分高度。

m、n系数如表(3)所列。

ψ或α(°)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m

0.718

0.71

0.703

0.698

0.694

0.69

0.688

0.686

0.685

0.685

0.685

n

0.518

0.703

0.523

0.526

0.529

0.532

0.536

0.539

0.543

0.547

0.552

ψ或α(°)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m

0.686

0.688

0.69

0.692

0.695

0.699

0.703

0.708

0.713

0.718

0.724

n

0.556

0.561

0.566

0.572

0.577

0.583

0.590

0.596

0.603

0.61

0.618

ψ或α(°)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m

0.731

0.738

0.746

0.754

0.763

0.772

0.782

0.792

0.804

0.817

0.829

0.843

n

0.626

0.635

0.643

0.653

0.663

0.673

0.684

0.695

0.707

0.72

0.733

0.747

四、施工的安全注意事项

1、凡参加高处作业的人员,应每年进行一次体格检查。

未经体检人员不得参加高处作业。

2、高处作业人员应衣着灵便,穿软底鞋,并正确佩戴个人防护用具。

3、高处作业人员必须系好安全带。

安全带必须栓在牢固的构件上,并要高挂低用。

施工过程中,应随时检查安全带是否可靠。

4、高处作业所用的工具和小件材料应放在工具袋内或用绳索绑牢,上下传递物件应用绳索吊送,严禁抛掷。

5、高处作业人员在转移作业位置时不得失去保护,手扶的构件必须牢固。

6、遇到雷雨,暴雨,浓雾,六级及以上大风等恶劣天气下,不得进行高处作业。

7、高处作业人员必须设置安全监护人,无监护人不得进行登高作业。

8、严禁酒后进行登高作业。

9、导线跨越电力线路时必须搭设跨越架,跨越架施工前应向供电部门或调度所申请,被跨越电力线附近施工期间,退出重合闸,并申请供电部门派员现场监督。

10、应随时监视拉线与带电体的安全距离,严禁拉线大幅晃动。

11、跨越架接近电力线的部分应改用木架。

12、跨越架搭好后要打拉线固定,防止大风损坏。

13、电力线跨越架搭设好后要挂警示牌:

“有电危险、禁止攀登”。

14、吊挂绝缘子串前,应检查绝缘子串弹簧销是否齐全到位。

吊挂绝缘子串或放线滑车时,吊件的下方不得有人。

15、转角塔的预倾滑车及上扬处的压线滑车必须设专人监护。

16、牵引过程中,牵引绳进入的主牵引机高速转向滑车与钢丝绳卷车的内角侧严禁有人。

17、导引绳、牵引绳的端头连接部位、旋转连接器及抗弯连接器在使用前应有专人检查,钢丝绳损伤、销子变形、表面裂纹等严禁使用。

18、展放的导引绳不得从带电线路的下方穿过。

19、牵引时接到任何岗位的叫停信号时都必须立即停止牵引,张力机必须按现场指挥的指令操作。

20、导线的尾线或牵引绳的尾线在线盘或绳盘上的盘绕圈数不得少于6圈。

21、导线或牵引绳带张力过夜必须采用临锚安全措施。

22、旋转连接器严禁直接进入牵引轮或卷筒。

23、牵引过程中发生导引绳、牵引绳或导线跳槽、走板翻转或平衡锤搭在导线上等情况时,必须停机处理。

24、导引绳、牵引绳或导线临锚时,其临锚张力不得小于对地距离为5m时的张力。

同时应满足对被跨越物距离的要求。

25、液压钳使用前应检查液压钳体与顶盖的接触口。

液压钳体有裂纹者严禁使用。

26、液压机启动后先空载运行检查各部位运行情况,正常后方可使用。

压钳活塞起落时,人体不得位于压接钳上方。

27、放入压接钳顶盖时,必须使顶盖与钳体完全吻合,严禁在未旋转到位的状态下压接。

28、各种设备及作业人员的保安接地线的截面积均不得小于16平方毫米,停电线路的工作接地线的截面积不得小于25平方毫米。

29、装设接地线时,必须先接接地端,后接导线或地线端;拆除时顺序相反。

30、牵引机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考核并有操作合格证后才能进行操作。

必须按照操作说明书和操作规定正确操作、合理润滑,认真维护保养,对牵张机的正常运行及完好负责。

严禁酒后开机。

31、机动绞磨应由专人操作,每天工作前,要认真检查各紧固件、承力件是否完好、润滑油油面是否合适。

32、机动绞磨使用前先空车运转,检查运转情况,未发现异常并试带负荷正常后方可投入运行。

33、在起吊或降落时,必须合上限位装置,严禁拉开,防止机动绞磨受力倾斜时发生绞盘脱出事故。

34、机动绞磨必须在额定负荷内工作,不允许超负荷使用。

35、操作人员应精力集中,听从指挥,随时注意各部件运行情况是否正常。

五、安全风险分析

序号

工艺流程

安全风险情况分析

预防措施

1

施工所用机械、工器具的选用和采购

施工机械、工器具、材料、安全防护用具的采购质量不过关,可能给施工人员带来不安全的因素。

必须是合格厂家的合格产品,

使用前必须进行产品性能、质量的检验、试验、鉴定合格方可发放使用。

在使用中做好运行、维修记录和定期检查、保养工作,并做好记录。

2

施工前准备

1、普通工(民工)队伍安全意识淡薄、管理易失控。

 

2、职工长期在外,加上野外工作艰苦繁重,易产生急躁求快心理,使个别职工忽安全,极易出现习惯性违章。

 

3、在施工高峰和繁忙阶段,易出现安全管理漏洞。

1、落实培训计划、各工序开工前都必须对普通工(民工)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不断地提高安全意识。

2、指定专人负责普通工的安全管理工作,并进行安全及技术交底。

1、认真做好职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工作,培训率达到100%。

并通过安全日活动和班组会,对职工进行经常性的安全分析和安全教育,树主“违章就是事故的思想。

2、做好职工的后勤保障、解除职工的后顾之忧,开展一些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

建立安全工作责任制,具体落实到人。

1安全管理设专人专职,落实安全管理制度,制定各级的安全管理措施。

2、建立安全监控网络,各工作岗位都必须设安全监护人。

3、不间断地进行安全巡回检查,越紧张越要加强检查监控。

3

交叉跨越及现场施工

1、重要的交叉跨越(跨公路、高压线路、河流)危险性大,易发生意外事故。

 

2、高空作业危险性较大,特别是附件安装,感应电可能造成伤害。

 

3、本工程树木较多,在砍树和防火工作中易发生意外事故。

1、对于较重要的交叉跨越施工,要现场调查、制定可靠的安全技术方案。

2、跨越架的搭设要专人监护和紧线前的检查。

3、对重要公路要做好交通管制工作,防止发生来往车辆撞击越线架和人的事故。

4、跨越电力线的停电工作,严格实行停电工作票制度,并要求退出“自动重合闸”装置。

1、高空作业必须正确配带和使用安全带和两道防护绳,关键部位设专人监护。

附件安装及导线调整处,工作前所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