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陀李晋王及其后裔一.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732537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49.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沙陀李晋王及其后裔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沙陀李晋王及其后裔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沙陀李晋王及其后裔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沙陀李晋王及其后裔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沙陀李晋王及其后裔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沙陀李晋王及其后裔一.docx

《沙陀李晋王及其后裔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沙陀李晋王及其后裔一.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沙陀李晋王及其后裔一.docx

沙陀李晋王及其后裔一

沙陀李晋王及其后裔

(一)

作者:

***

来源:

《群文天地》2015年第03期

        引言

        历史是一门不容忽视的科学,它像一面镜子,可以由古鉴今。

据此,参照隋唐以来有关正史记载、青海方志资料、近人著作以及沙陀李氏宗谱,整理撰成《沙陀李晋王及其后裔》,以期从古老的西突厥沙陀李氏发展演变的历史进程,给青海政治、经济、民族、宗教的研究,略竭绵薄。

同时,使人们从一个方面更好地了解青海,进而建设青海。

作为沙陀李氏远末子孙,亦可以慎终追远,缅怀已往,激励精进,为祖国的建设事业尽力做出贡献。

        同其他历史人物一样,沙陀李氏的历史头面人物,由于受时代和阶级的局限,自然有不少缺陷。

但本着古为今用,不苛求古人,不求全责备,不排斥、歧视少数民族的精神,把握主流,实事求是地探索,从中可以看出不少有益的史实。

        首先,这支当初居住在阿尔泰山地域的西突厥沙陀李氏,对国家始终怀有强烈的向心力。

远在“薛仁贵三箭定天山”时,就参与唐军平定铁勒地区的叛乱。

后来,他们又千里迢迢冒死东归。

归唐后守御着国家的北部边防。

其间,因功赐为李姓,列入了皇籍。

唐亡时,他们多方挽救,后又出生入死,百战“复唐”。

此后,把非唐不为中央的观念,发展为内向中央、忠于祖国的向心力。

目前,仅青海省境内,沙陀李氏后裔,就有十多万之众,可以称得起是一支建设社会主义的大军。

        其次,这支沙陀李氏,向来很注意民族亲善和睦,民族团结友爱,民族互助合作。

唐晋王李克用收养的“义子”成百,几乎包容了北方各民族。

如治国称为“小康”的后唐明宗李嗣源,就是北方的“胡人”,原名邈佶烈。

大将李存信是回鹘张政的儿子,等等。

至于将士,更是由多民族组成,号称“蕃汉”大军。

李存勖“复唐”,李佑依宋,都坚持了这一传统。

传至元代,李赏哥和子孙,更注意及此,他们同蒙古等民族十分亲密友好,和岐王脱脱木儿与章吉驸马亲如家人。

不仅忠心事元,连习俗名字也蒙古化了。

到了明、清,李南哥等都保持了这个传统。

李南哥认为“西宁四达番夷,尊信佛教”,一定要办好蒙、藏、土等人民的事宜。

故将城中只塑三佛而尚无殿宇的寺台,建成了宏伟壮观的佛寺,供“四夷瞻仰”,以安抚其心。

为了加强中央和边地、汉族和少数民族的联系,李南哥又将此寺申报明太祖,赐名为“宁番寺”(俗称“大佛寺”),因而吸引团结了青藏高原的各族群众,为“安抚番族”建树了卓著功绩。

此后,李英、李文对大佛寺又先后做了整饰扩建,进一步扩大了影响面。

清朝,西李土司将大佛寺和其周围的衙署、家宅一起让予藏传佛教,大佛寺遂成为民族和睦团结的历史象征。

        种种史实表明,这支沙陀李氏,祖祖辈辈和各族人民是友好相处的。

因而互相结下了不解的世缘,自然形成了血肉相连的关系。

时至今日,定居在青海各地的沙陀李氏,已全部融合于汉、土、藏、回等民族中。

其具体情况是:

明高阳伯的十门后裔中,二、五、六、七、八、九、十各门,都融合为汉族或绝大多数是汉族;一、三、四门,与当地的土族融合为一体。

他们之中,也有融合为藏族、蒙古族的,个别的成了回族。

明会宁伯的十三门后裔,也是类似情况。

        再次,这支沙陀李氏和其他各民族一样,对祖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军事等方面也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五代史补》说:

唐庄宗李存勖用兵,“前后队伍皆以所撰词授之,使揭声而歌,谓之御制。

至于入阵,不渝胜负,马头才转,则众歌齐作,故凡所斗战,人忘其死,斯亦用军之一奇也”。

这显然是一种鼓舞士气、活跃军队生活的好办法。

对于庄宗的军事思想,陶懋炳同志在《五代史略》中写到,李存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突临汴都,一举灭梁的一着时说:

“他(李存勖)能够在复杂的形势下,独具慧眼地看到,有利的条件是主要的,不利的条件或者危险的条件是次要的。

虽然泽、潞失守,晋阳危急,但经营既久,城隍(防)坚固,短时期难以攻取,而后梁朝廷采此险策,不但分散了兵力,而且会因为把全部希望寄托予此而松驰了戒备,只要镇之以静,使敌难测高深,然后趁机捣其心脏,就能制敌死命。

这是一个具有辩证法思想的高明战略。

如果没有卓越的军事才能和胆略,是不能作此决策的。

这一战例,为我国军事史增添了珍贵的遗产。

从这方面来说,李存勖堪称为一位杰出的军事家,一个生气勃勃的人物”。

庄宗李存勖也是少有的诗词家。

他写的词,幸存的尚有《一叶落》、《如梦令》、《阳台梦》、《歌头》四阕,均载入《全唐诗》和选入《唐宋词鉴赏辞典》中。

对于他和他的词,吴汝煜同志说:

“像李存勖这样的词家,在词史上恐怕也数得上是一奇”。

黄清士同志说:

“一个‘善骑射,胆勇过人’的桓桓武夫,能写出这样缠绵悱恻的小词,确是不可多得的”。

据记载,这位显赫一时的皇帝,还能亲自登台表演戏剧。

时至元、明,这支沙陀李氏,既戍北方边境,又镇西北地域,功绩颇为显著。

西宁镇抚指挥李南哥,“招安番族,疏通道路,置邮递,广积贮”,筑城补渠,修建寺庙,交流文化,开拓边僻,“厥功居多”。

李英、李文功绩也很显赫,均被封为伯爵。

他们在西宁安抚各族人民,垦荒造田,整修水利,发展生产,创建“广福”观宇,引进道教文化,兴办教育,培养人材,促进了当地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

其中仅沙陀李氏中,就有明代的文武进士各一人。

沙陀举人李完,曾冒风险上“疏”,革除了庄浪参将代管西宁这一弊端。

到了近代,这支沙陀李氏的贡献越来越大,人才辈出。

如东方名画家、国画大师张大千的高徒李万霖,就是其中之一。

        最后,这支沙陀李氏,在民风民俗、道德风尚方面,也有很好的建树,特别在孝敬老人方面尤为突出,书中记述有不少事实。

        总之,这支长期居住在边远地区的沙陀李氏,一千多年来始终忠于祖国,依附中央,从古到今与当地各族人民团结互助,取长补短,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对安抚稳定边民,维护巩固边防,增进中华民族的团结,保障伟大祖国的统一,起了一定作用,做出了贡献。

        沙陀李氏演变发展的史实,雄辩地证明,在我们这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中,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汉族也离不开少数民族。

尤其当代,更是这样,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第一章归唐前后

        一、沙陀地朱耶氏受封

        沙陀李氏原为朱耶氏。

据史书记载,其原始祖当初生于大雕窝内,当地酋长深感生得奇特,便十分珍惜。

于是特命所属各部头人轮流抚养照料,精心培育成长。

此儿成人后,由于是大家抚养长大的,就取姓为“诸爷”,以表明并非一父养大成人的。

但随着岁月推移,子孙更迭,将原姓传走了样,以“朱”代“诸”,以“耶”代“爷”,形成了“朱耶氏”。

        朱耶氏世居今新疆阿尔泰山地域。

其住地背靠尼赤金山,面临巴里坤湖,境内有大沙漠戈壁,故称之谓“沙陀”,遂以“沙陀”为部落号。

对于朱耶氏的祖籍,古代的史学家说法不一。

宋初,薛居正说:

“其先陇右金城人也。

始祖拔野,唐贞观中为墨离军使,从太宗东讨高丽,西征薛延陁有功,为金方道副都护,因家居于瓜州。

        这就是说朱耶氏的祖先是兰州人。

王溥说:

“后唐懿祖昭烈皇帝讳执宜,沙陀府都督拔野之六代孙。

”后来欧阳修说:

“李氏之先,本号朱耶,盖出于西突厥,至其后世,别自号曰‘沙陀’,而以朱耶为姓。

”否认唐设有“沙陀府”,也否认朱耶氏是“拔野古”之后。

司马光说:

“沙陀者,处月之别种也,姓朱邪氏。

”又说:

“沙陀姓朱耶,世居沙陀碛,因以为名。

”至于“拔野”和“拔野古”,是否是同一人,或同一姓氏,均无考。

但从沙陀朱耶氏世居的地方看,属于西突厥族。

西突厥族分为十姓部,朱耶氏属于处月部。

从记载看,他们从隋末唐初和中原就有联系。

自唐高宗以来,一直臣服于唐王朝。

        唐高宗龙朔初年(公元661年),新疆铁勒地区发生叛乱,武卫将军薛仁贵奉命率兵去征讨。

到新疆后,西突厥处月酋长沙陀朱耶金山带部参加平叛。

当时薛仁贵采取以智服为主的办法,作战中他用三支箭连续射死三人,立即镇服了九姓突厥叛众,他们纷纷投降。

因此,军中编了赞歌。

唱词中有“将军三箭定天山,战士长歌入汉关”的赞句。

这次平叛中,朱耶金山被授予墨离军讨击使。

到了武则天长安二年(公元702年),朱耶金山晋升为金满州都督、张掖郡公。

朱耶金山去世后,其职由子朱耶辅国嗣任。

唐玄宗先天初年(公元712年),吐蕃攻入河西走廊,威胁到沙陀,朱耶辅国将其部落迁居北庭,然后率其下头目入朝觐见。

开远二年(公元714年)辅国领金满州都督,累爵永寿郡王,其母被封为鄯国夫人。

辅国逝,子骨咄支嗣任其职。

天宝初年(公元742年),回纥附唐,朝廷又以朱耶骨咄支兼任回纥副都护。

不久,骨咄支随唐肃宗平安禄山之乱,拜为特进骁卫上将军。

骨咄支死后,子朱耶尽忠嗣任其职,并累进金吾卫大将军、酒泉县公。

唐至德、宝应年间(公元757—762年),事故较多,顾不上西域诸地,北庭、西州等地朝奏的道路被吐蕃隔绝,往来使节、商贾均取道回纥,受到回纥的严刻盘剥渔利,苦不堪言。

这时居住在北庭的沙陀朱耶氏部落在忍无可忍之下,依附于占据河西走廊,并攻占北庭的吐蕃。

后经吐蕃同意,朱耶尽忠率所部七千帐南下,定居甘州(今甘肃张掖)。

在甘州居住十八年,给当地群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据张掖居民贺印堂说,他们在甘州建有沙陀李晋王庙,香火一直很盛。

到解放初他离开甘州时,晋王庙仍很完好。

        二、父子俩率部族东归

        当回纥从吐蕃之手攻据凉州后,吐蕃怀疑沙陀暗通回纥,计划要驱迁沙陀于河外(黑河之外)。

当时沙陀全族发愁,计议对策,朱耶尽忠之子朱耶执宜说:

“我世为唐臣,不幸陷汙,今若走萧关自归,不愈於绝种乎。

”尽忠认为对,于是父子二人于唐宪宗元和三年(公元808年)六月,率部三万多人,自张掖沿乌德鞯山东来,前往唐朝。

行走三日后,吐蕃追兵大至,于是边战边走,自洮水至石门曲回转战三千里,大战数百次,士众牺牲大半,朱耶尽忠壮烈战死,朱耶执宜年刚二十,决然继承父志,率领万余众和三千多骑兵,战胜吐蕃的追击,护父等人的灵舆,历经艰辛,终于到达宁夏的灵州(今灵武县南)归唐。

当时灵盐节度使范希朝闻讯后,亲自率领将吏官员到塞上热情迎接安置,后又移居盐州(今甘肃华池县北)经营畜牧业,开办牛羊交易市场。

范希朝表奏朝廷抚慰。

        唐王朝得表后,宪宗特下诏设置阴山府,以朱耶执宜为阴山府兵马使。

不多日,朱耶尽忠的弟弟朱耶葛勒阿波又率七百余人到灵州归唐。

诏以朱耶葛勒阿波为阴山府都督。

自此以后,朝廷每遣调征讨,所向皆捷。

灵盐军日趋强大,边境得到安宁,人民安居乐业。

        唐宪宗元和四年(公元809年)六月,范希朝被调往山西任河东节度使。

朝廷认为灵盐接近吐蕃,怕沙陀与吐蕃勾通,同时部落众多,时间长了会造成谷价上涨。

所以决定将沙陀人同范希朝一并调到山西。

到河东后,范希朝在沙陀兵马中挑选了一千二百多名骁勇骑士,编为一支部队,名为沙陀军。

设置兵马使带领,其余部众安置在山西北部的定襄川。

于是朱耶执宜便开始保卫神武川(今山西山阴县东北)的黄花堆。

并在那里建筑了城堡,名为新城。

家居其中。

夫人崔氏生子朱耶赤心、朱耶赤衷。

        唐文宗太和四年(公元830年)三月乙亥朔,以刑部尚书柳公绰为河东节度使。

柳公绰为人精细笃厚,察知朱耶执宜忠正严明,不为叛逆诱惑,政绩又很出色,陉北沙陀向来以骁勇著称,为九姓六州的各族所畏顺,因而使边境安宁。

据此,柳公绰奏请文宗以沙陀首领朱耶执宜为阴山都督,代北行营招抚使。

此后,执宜感恩,尽职尽力,将塞下旧有的十一所废府,修缮一新,派其部属三千多人分别守护。

朱耶执宜归唐后不久,便去长安朝觐,宪宗皇帝特赐金币,袍马万计,并绶特进金吾卫将军。

后调其从攻镇州(今河北正定县),进蔚州(今河北蔚县西南)刺史。

破吴元济后,又授检校刑部尚书,拜金吾卫将军、阴山府都督、代北行营招抚使。

        朱耶执宜逝后,由其子朱耶赤心嗣。

赤心文武双全,勇略过人。

夫人奏氏生有克让、克俭、克用、克恭、克勤、克柔、克宁等子。

唐武宗会昌三年(公元843年)春正月,回纥乌介可汗率众侵逼振武(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西北),麟州(今陕西神木县北)刺史石雄率沙陀朱耶赤心部,大败回纥于黑山,回纥可汗与数百骑遁去。

石雄即迎接大和公主归唐。

唐宣宗大中元年(公元847年)五月,吐蕃论恐热乘唐武宗之丧,诱党项及回纥部众侵犯河西,诏命河东节度使王宰率领代北诸军驱赶拒击。

王宰以沙陀朱耶赤心为前锋,与论恐热战于盐州,结果,论恐热等大败而逃遁。

从此赤心戍边破敌,战功昭著,声名大震,故被派为蔚州刺史、云州(今徐州市)守捉使。

        三、赐李姓避难寄鞑靼

        当南诏进攻安南时,唐皇命徐州、泗州(今江苏盱眙县北)招募兵二千赴援。

内分八百人戍桂州(今广西桂林),规定三年一轮换。

但这八百人已戍六年未换,管徐、泗兵的观察使催彦曾又很苛刻,同时朝廷又以徐州兵骄横,下令镇压。

因此军中甚怨,屡求调换,皆被都牙戡以军费不足,建议再戍一年而留戍。

戍众得知此情后大怒,便于唐懿宗咸通九年(公元868年)七月,哗变作乱。

推举粮料判官庞勋为主帅,抢劫军库兵器北还徐州,所过地区皆行剽掠,州县无能抵御。

他们行至大江,乘舟东下,入淮南占宿州(今安徽宿县),招募人马攻彭城(今徐州市),并上表朝廷要官爵,声势浩大。

朝廷下诏,以左金吾大将军康承训为义成节度使、徐州行营都招讨使,康承训奏请调沙陀军,指名由朱耶赤心率众随征,诏准。

咸通十年(公元869年)正月,康承训将诸道七万余兵屯于庞境,以朱耶赤心的三千沙陀骑兵为前锋。

经涣水、鹿塘寨、柳子寨等数次大战后,至九月徐州已被官军夺回。

此后庞勋收拾余兵两万多人,奔赴蕲县(今安徽宿县南),又被官军包围,全军覆没,庞勋被杀。

        同年十月,懿宗奖赏功臣,封康承训为河东节度使同平章事。

封朱耶赤心为云州大同军节度使。

后又亲自召见朱耶赤心,封为左金吾上将军,赐姓名李国昌,编入皇族属籍郑王房,赐亲仁坊甲弟,赏赐丰厚。

自此开始,所有沙陀朱耶氏便改称李氏了。

        唐咸通十一年(公元870年)十二月,左金吾上将军李国昌被封为振武节度使。

咸通十三年(公元872年)又调振威节度使李国昌为大同军防御使,国昌因病未赴任,仍任振武节度使。

当时宦官弄权,奸臣当道,全国政局动乱不安,割据称霸。

贪官肆无忌惮地横行妄为,民众叫苦连天。

唐僖宗继位后,民不聊生的情况更为严重。

《资治通鉴》道:

“上年少,政在臣下,南牙、北司互相矛盾。

自懿宗以来,奢侈日甚,用兵不息,赋敛愈急。

关东连年水旱,州县不以实闻,上下相蒙,百姓流殍,无所控诉,相聚为盗,所在蜂起。

”濮州(今山东濮县东)王仙芝聚众数千,起于长垣。

曹州(今山东曹县北)黄巢也聚众起事。

这时云州沙陀兵马使李尽忠与牙将康君立、薛志勤、李存璋等谋:

“今天下大乱,朝廷号令不复行于四方,此乃英雄立功名富贵之秋也。

吾属虽各拥兵众,然李振武功大官高,名闻天下,其子勇冠诸军,若辅以举事,代北不足平也。

”众以为对。

这时李国昌之子李克用年方二十二岁,为沙陀副兵马使,驻戍蔚州。

当时代北一带发生饥荒,大同防御使兼水陆发运使段文楚失职,军粮运送接济不上,并大减军士衣米,虐待克扣,滥加惩治,军士怨恨不已,李尽忠便于唐僖宗乾符五年(公元878年)正月,派康君立去蔚州劝说李克用起兵,除段文楚而代之。

李克用听后说:

“吾父在振武,俟我禀之。

康君立说:

“今机事已泄,缓则生度,何暇千里禀命乎?

”就在此时,李尽忠夜率牙兵攻云州牙城,将段文楚及判官柳汉璋下狱,然后派人召请李克用。

李克用只好率部众万人前往云州,于同年二月庚午到达城外,驻军于斗鸡台下。

壬申,李尽忠派使送军州符印,清李克用为防御留后;癸酉,李尽忠押段文楚等五人于斗鸡台下处置。

李克用判明段文楚虐待军士,克扣衣米罪后,处以死刑。

甲戍,克用入府视事,众将士上表朝廷,要求任命李克用为云州防御使,但朝廷不准。

原因是李克用的做法虽合理而不合手续,加之宦官田令孜是执掌大权的头号奸臣,所有军政大事都由田独断专行。

在这种情况下,李国昌上言乞求朝廷速任命大同防御使,说:

“若克用违命,臣请帅本道兵讨之,终不爱一子以负国家。

”于是朝廷以司农卿支详为大同军宣慰使,以太仆卿卢简方为大同军防御使,并下诏李国昌转语李克用:

“令迎候如常仪。

”除李克用官,“必令称惬。

”不久,朝廷对李克用居云州放心不下,夏四月,以大同防御使卢简方为振武节度使,调李国昌为大同节度使。

但大同新官员不让李克用等留,也不让李国昌入,将他父子拒在荒野,逼得李国昌父子只好合兵一处另谋生计。

于是攻破洪谷遮虏军,进击宁武及岢岚军,栖当年故地代北。

后来朝廷命河东节度使窦澣调义武军和土团来围剿李国昌父子。

不料军士反戈,反杀往晋阳,朝廷以窦澣不才而撤,将昭义节度使曹翔调为河东节度使,围剿李国昌父子。

曹翔到任后,调发义武、忠武、昭义、河阳等兵来围剿李国昌父子,到八日戊寅时,国昌父子攻破岢岚军罗城,大败官军于洪谷,曹翔只好撤回晋阳,闭门守城。

九月壬寅,曹翔突然暴死。

十月,朝廷又下诏召集昭义节度使李钧,幽州(今北京)节度使李可举与吐谷浑酋长赫连铎、白义诚及其他各部族酋长合兵围剿国昌父子,但均遭失败。

十一月丁未,朝廷又命河东宣慰使崔季康任河东节度使兼代北行营招讨使。

崔季康又会集昭义军李钧与李克用大战于洪谷,被克用打败,杀了李钧。

昭义败兵退到代州(今山西代县)后,抢窃剽掠,又被代州民众奋起围杀殆尽。

就这样到第三年初,李国昌才在代北和蔚州立住了脚。

        新任河东节度使康传圭,派都教练使张彦球带兵三千人攻李克用。

但行至阳曲县百井后,官兵不愿去打李克用而哗变,反攻进晋阳,杀了康传圭。

这一举动震惊了朝廷,一面派宰相郑从谠充任河东节度使以慰压晋阳官兵,一面派太仆卿李琢为蔚、朔等州招讨都统行营节度使,会集卢龙节度使李可举,吐谷浑都督赫连铎等大军,围剿国昌父子。

李克用遣大将高文集守朔州(今山西朔县),自带众将拒李可举,不料高文集被赫连铎唆使叛变,李克用闻讯从雄武带兵前往朔州讨伐叛军,路过乐儿岭时遭官军伏击,损伤惨重,李尽忠、程怀信皆战死。

退兵雄武又遭军败,致使李琢、赫连铎大举进攻蔚州,李国昌亦败。

李国昌、李克用及宗族人众只好于广明元年(公元880年)八月北入鞑靼暂避。

        鞑靼为靺羯族的别部,居住阴山一带。

李国昌父子在那里避难数月后,吐谷浑赫连铎暗中贿赂鞑靼首领,要其绑架或杀害李国昌父子,但被李克用察觉,便与鞑靼首领豪帅游猎于荒郊,李克用请其将马鞭置于树上,悬挂于树叶间,他百步射箭,无一不中,并连续仰射双鸼落地,鞑靼首领等敬服,便摆酒同饮。

酒酣时,李克用说:

“吾得罪天子,愿效忠而不得。

今闻黄巢北来,必为中原患,一旦天子若赦吾罪,得与公辈南向共立大功,不亦快乎人生几何,谁能老死沙碛邪!

”鞑靼首领知其志大,绝不会久居阴山,吞并他的部落。

从而消除了捕杀李国昌父子的念头,使父子二人转危为安。

        四、镇河东朱温害克用

        唐僖宗广明元年(公元880年),黄巢六十万大军,于十一月丁卯攻占东都洛阳,十二月入长安。

壬辰,黄巢即皇帝位于含元殿,称为承天应运启圣睿文宣武皇帝,国号大齐,改元金统元年,以妻曹氏为皇后。

屯军关中,视西南、西北而动,大有扫平蜀陇之势。

唐僖宗和田令孜等于第二年正月丁丑,逃到成都,栖于四川节度使陈敬瑄处。

僖宗在途中诏各地各路人马围剿黄巢,并赋王铎以代表朝廷调动各地军政人员的大权,部署围剿黄巢的计宜。

但各军怯敌,各自保存势力,围而不进,而黄巢倒有扑灭唐王朝的趋势。

此时,僖宗、田令孜想到了李国昌父子,便下诏赦国昌父子的罪,召前来参战。

令山西北面行营招讨使、代北监军陈景思去请。

陈于中和元年(公元881年)三月派李克用族叔李友金带领五百骑,捧诏书去鞑靼迎接李国昌父子。

克用即率鞑靼诸部万人前来,居于忻(今山西忻县)、代、蔚三州故地,抚慰百姓,招兵买马,增强军力。

到次年八月,李国昌也从鞑靼率族回代州居住。

十一月,朝廷以忻、代等州留后李克用为雁门节度使。

这时宥州刺史拓拔李思恭会合银夏兵,与鄜廷节度使李孝昌,同盟围剿黄巢。

拓拔李思恭进军后屯于武功,但与黄巢军作战节节败退,其余各军亦无进展。

当时王铎在河中,乃以墨敕召克用,谕郑从谠。

于是李克用于十一月,率沙陀兵四万余人,从夏阳(今陕西邻阳县东南)渡河,驻军于同州(今陕西大荔县)。

中和三年(公元883年)正月,李克用和其他官军一起与黄巢接战。

先战于乾阮、华州,后战至渭南,一日三战,三战皆捷。

官军自光泰门入京师长安城。

五月,加封朱玫、李克用、东方逵同为平章事。

七月,李克用自长安引兵还雁门,皇帝下诏任命克用为河东节度使,召回郑从谠。

八月,皇帝下诏任命李国昌为检校司徒、代州刺史、雁门以北行营节度使、蔚朔等州观察使等,镇守代州。

        中和四年(公元884年)正月,黄巢转战于河南,周岌,时傅,朱温等均告不支,求援于河东节度使李克用。

二月,克用将蕃汉兵五万,从陕河中渡河往东救援。

先战于中牟,后追至封丘、巨城,黄巢败退而去。

        李克用班师至汴梁后,扎营于城外。

而朱温心怀鬼胎,再三请克用入城,安排其住于上沅驿。

朱温在馆中摆酒置声乐,餐具饭菜都很精丰,礼貌甚恭。

天黑酒毕时,李克用及随从皆大醉。

宣武将杨彦洪与朱温密议谋杀克用,将车、树连成栅堵塞道路,发兵围攻馆驿。

喊声震天动地,李克用因酒醉尚未察觉。

亲兵薛志勤、史敬思等十余人与之格斗。

亲兵郭景铁吹灭灯烛,扶李克用藏匿于床下,用水浇醒,徐告事变,克用始张目援弓而起。

此时烟火四起,恰遇大雨震雷,天地昏暗。

薛志勤借机扶克用,率左右数十人逾墙垣突围,乘雷闪电光而行,力战强渡内河桥,登上尉氏城门,用绳索等物吊下城墙得脱,监军陈景思等三百余人,皆为朱温所杀。

当初朱温与杨彦洪谋划时,杨对朱说:

“胡人(指克用)急则乘马,见乘马则射之。

”那晚,杨彦洪骑马,恰在朱温前,被朱误射而死。

        李克用妻刘氏多智略,在那晚事变中,左右先脱身者向刘氏告知朱温之变后,她神色不变,先制止传说,然后召大将约束、谋划保军脱险之事。

天亮时李克用至,欲勒兵攻讨朱温,刘氏说:

“今汴人不道,乃谋害公,自当诉之朝廷。

若擅举兵相攻,则天下孰能辨其曲直!

且彼得以有辞矣。

”克用听从,即引兵而还。

        同年八月,朝廷进封李克用为陇西郡王。

李克用奏请割麟州隶河东,罢云、蔚防御使,依旧隶属河东,并请以弟李克修为昭义节度使,朝廷皆准许照行。

        五、逐令孜锄篡位李煴

        宦官田令孜长期专权胡作非为,曾逼李克用去鞑靼避难,后常制造事端,其恶依然如故。

田令孜奸诈刁钻,常派亲信监视藩镇,如有不遂意者,即借故撤办。

光启元年(公元885年),田令孜派养子匡祜出使河中,河中节度使王重荣对其待之甚厚,但匡祜傲慢,引起全军愤怒,王重荣忍无可忍,遂指出田令孜的罪恶,责备其无礼。

经监军劝解,使匡祜脱身而去。

田令孜当即调王重荣为泰宁节度使,河中职由义武节度使王处存接替(两王均未动)。

王重荣上表揭露田令孜离间君臣等十大罪状。

田令孜恼羞成怒,勾结邠宁节度使朱玫、凤翔节度使李昌符发兵攻打王重荣。

王重荣求救于李克用,适逢克用因怨朝廷不追究朱温罪恶而准备自力攻汴。

所以回告王重荣说:

“待吾先灭朱全忠,还扫鼠辈如秋叶耳。

”王重荣又求告说:

“待公自关东还,吾为掳矣。

不若先除君侧之恶,退擒全忠易矣。

”就在这时,克用发现田令孜、朱玫、李昌符和朱温串通一气。

于是决定先援王重荣,便给僖宗上表说:

“玫、昌符与全忠相表里,欲共灭臣。

臣不得不自救。

已集蕃汉兵十五万,决以来年济河,自渭北讨二镇,不近京城,保无惊扰。

既诛二镇,乃旋师灭全忠,以雪仇耻。

”朱玫妄图让朝廷全力讨李克用,多次派人潜入京城焚烧积聚,刺杀近侍,然后造谣说是李克用所为,致使京城震恐。

田令孜督促朱玫、李昌符率本道兵和神策军及鄜延、灵、夏等军各三万,前屯沙苑,与王重荣全面对敌。

李克用兵至,即与王重荣表奏僖宗。

同年十二月双方会战,朱玫、李昌符等皆大败,各自逃回本镇,其溃军所到之处焚掠抢杀。

李克用引兵追击,田令孜乘机于夜间独挟僖宗出开远门逃往凤翔。

诸道败溃的散兵进入京城,焚烧抢掠。

李克用追击时,未敢靠近京师,当听到田令孜又挟帝出奔的消息后,即收兵河中,与王重荣同表请大驾还宫,并列举田令孜的罪行,请求加诛。

而田令孜胁迫僖宗去兴元(今陕西汉中),僖宗不从,当夜田令孜引兵入行宫,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