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学资料.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732090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53.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神病学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精神病学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精神病学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精神病学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精神病学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神病学资料.docx

《精神病学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神病学资料.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神病学资料.docx

精神病学资料

 

第一章绪论

一、名解:

1、精神病学:

是研究精神疾病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疾病发展规律以及治疗和预防的一门学科。

2、精神障碍:

是一类具有诊断意义的精神方面的问题,特征为认知、情绪、行为等方面的改变,可伴有痛苦体验和或功能损害。

第二章精神障碍的分类与诊断标准

1、【选择题】我国现行的精神障碍标准:

CCMD-3。

神经症、

2、精神障碍按疾病症状严重性的金字塔排列方式分主次,从顶到底为:

器质性障碍、精神分裂症、情感障碍、人格障碍。

如果符合等级较高的标准,就不要诊断等级较低的障碍了。

第三章精神障碍的症状学

简述

1、如何判定某一精神活动是否属于病态范围?

答:

一般应从三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

(1)纵向比较:

与其过去一贯表现相比较,精神状态的改变是否明显;

(2)横向比较:

与大多数正常人的精神状态相比较,差别是否明显,持续时间是否超出了一般限度;

(3)应注意结合当事人的心理背景和当时的处境进行具体分析和判断。

2、精神症状的共同特点

(1)症状的出现不受病人意识的控制;

(2)症状一旦出现,难以通过转移令其消失;

(3)症状的内容与周围客观环境不相称;

(4)症状会给病人带来不同程度的社会功能损害。

名解

一、感知觉障碍

(一)感觉障碍

1、感觉过敏:

对外界一般强度的刺激感受性增高。

2、感觉减退:

对外界一般刺激的感受性减低。

3、内感性不适:

躯体内部产生各种不舒适和/或难以忍受的异样感觉。

(二)知觉障碍

1、错觉:

对客观事物歪曲的知觉。

2、幻觉:

没有现实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时而出现的知觉体验,是一种虚幻的知觉。

(1)根据涉及器官分为幻听、幻视、幻嗅、幻味、幻触、内脏性幻觉。

(2)根据幻觉体验的来源:

真性幻觉、假性幻觉

(3)根据幻觉产生的条件:

1功能性幻觉:

一种伴随现实刺激而出现的幻觉。

即当某种感觉器官处于功能活动状态的同时出现涉及该器官的幻觉,正常直觉与幻觉并存。

见于精神分裂症或心因性精神病。

2反射性幻觉:

当某一器官处于功能活动状态时,出现涉及另一器官的幻觉。

见于精神分裂症。

3入睡前幻觉:

入睡前,闭上眼睛就能看见幻觉形象

4心因性幻觉:

在强烈心理因素影响下出现的幻觉。

3、感知综合障碍:

患者对客观事物能感知,但对某些属性如大小、形状、颜色、距离和空间、时间关系却产生错误的感知,多见于癫痫。

二、思维障碍

(一)思维形式障碍

1、思维奔逸:

联想速度加快、数量增多、内容丰富生动。

2、思维迟缓:

联想速度减慢、数量减少和困难。

3、思维贫乏:

联想数量减少,概念与词汇贫乏。

患者体验到脑子空洞无物,没有什么东西可想。

表现为沉默少语,谈话言语空洞单调或词穷句短,回答简单。

严重的患者也可什么问题都回答不知道。

见于精神分裂症、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精神发育迟滞

4、思维散漫:

思维的目的性、连贯性和逻辑性障碍。

患者思维活动表现为联想松弛,内容散漫,缺乏主题,一个问题与另外一个问题之间缺乏联系。

东拉西扯,以致别人弄不懂他要阐述的是什么主题思想。

5、思维破裂:

概念之间联想的断裂,建立联想的各种概念内容之间缺乏内在联系。

表现为患者的言语或书写内容有结构完整的句子,但各句含义互不相关,变成语句堆积,整段内容令人不能理解。

严重时,言语支离破碎,个别语句之间也缺乏联系,成了语词杂拌。

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6、病理性赘述:

思维活动停滞不前迂回曲折,联想枝节过多,做不必要的过分详尽的累赘的描述,无法使他讲得扼要一点,一定要按他原来的方式讲完。

7、思维中断:

患者无意识障碍,又无外界干扰等原因,思维过程突然出现中断。

8、思维插入:

患者感到有某种思想不是属于自己的,是别人强行塞入其脑中。

强制性思维:

患者体验到强制性地涌现大量无现实意义的联想。

9、思维化声:

患者思考时体验到自己的思想同时变成了言语声,自己和他人均能听到。

10、思维扩散:

患者体验到自己的思想一出现,即尽人皆知,感到自己的思想与人共享,毫无隐私可言。

思维被广播:

患者认为自己的思想是通过广播而扩散出去。

11、象征性思维:

以无关的具体概念代替某一抽象概念,不经患者解释,旁人无法理解。

12、语词新作:

概念的融合、浓缩以及无关概念的拼凑。

13、逻辑倒错性思维:

推理缺乏逻辑性,既无前提也无根据,或因果倒臵,推理离奇古怪,不可理解。

14、强迫观念:

患者脑中反复出现的某一概念或相同内容的思维,明知没有必要,但又无法摆脱。

(二)思维内容障碍

妄想:

是一种病理性的歪曲信念。

是病态推理和判断,有以下特征:

(1)信念的内容与事实不符,没有客观现实基础,但患者坚信不疑;

(2)妄想内容均涉及患者本人,总是与个人利害有关;

(3)妄想具有个人独特性;

(4)妄想内容因文化背景和个人经历而有所差异,但常有浓厚的时代色彩。

原发性妄想:

突然发生,内容不可理解,与既往经历、当前处境无关,也不是来源于其他异常心理活动的病态信念。

包括突发妄想,妄想知觉,妄想心境/妄想气氛。

1、被害妄想:

患者坚信他被跟踪、被监视、被诽谤、被隔离等。

2、关系妄想:

患者将环境中与他无关的事物都认为与他有关系。

3、物理影响妄想(控制感):

患者觉得自己的思想、情感、和意志行为都受到外界某种力量的控制而不能自主。

4、夸大妄想:

患者认为自己有非凡的才智、至高无上的权利和地位,大量的财富和发明创造,或是名人后裔。

5、罪恶妄想:

患者毫无根据地坚信自己犯了严重的错误、不可饶恕的罪恶,应受严厉的惩罚。

6、疑病妄想:

患者毫无根据地坚信自己患了某种严重躯体疾病或不治之症,因而到处求医,即使通过一系列详细检查和多次反复的医学验证都不能纠正。

7、钟情妄想:

患者坚信自己被异性钟情。

因此,患者采取相应的行为去追去对方,即使遭到对方严词拒绝,但仍毫不

质疑,而认为对方在考验自己对爱情的忠诚,仍反复纠缠不休。

见于精神分裂症。

8、嫉妒妄想:

患者无中生有地坚信自己的配偶对自己不忠诚,另有外遇。

为此患者跟踪监视配偶的日常活动或截留拆阅别人写给配偶的信件,检查配偶的衣服等日常生活用品,以寻觅私通情人的证据。

见于精神分裂症。

9、被洞悉感:

患者认为其内心所想的事,未经语言文字就被别人知道了,但是通过什么方式被人知道的则不一定能描述清楚。

(三)超价观念

三、注意障碍

(一)注意增强

(二)注意涣散:

为主动注意的不易集中,注意稳定性降低所致。

见于神经衰弱、精神分裂症、儿童多动障碍。

(三)注意减退:

主动及被动注意兴奋性减弱。

(四)注意转移

(五)注意狭窄

四、记忆障碍

(一)记忆增强

(二)记忆减退

(三)遗忘:

指部分或全部地不能回忆以往的经验。

一段时间的全部经历的丧失为完全性遗忘,仅仅是对部分经历或

事件不能回忆称作部分性遗忘。

1、顺行性遗忘:

紧接着疾病发生以后一段时间的经历不能回忆,遗忘的产生是由于意识障碍而导致识记障碍,不能感知外界事物和经历。

2、逆行性遗忘:

回忆不起疾病发生之前某一阶段的事件,多见于脑外伤、脑卒中发作后,遗忘阶段的长短与外伤的严重程度及意识障碍的持续时间长短有关。

3、界限性遗忘:

对生活中某一特定阶段的经历完全遗忘。

(四)错构:

记忆的错误并坚信不移

(五)虚构:

指由于遗忘,患者以想象的、未曾亲身经历过的事件来填补自身经历的记忆缺损。

五、智能障碍

(一)精神发育迟滞

先天或围生期或在生长发育成熟以前(18岁以前),大脑的发育由于各种致病因素使大脑发育不良或受阻,智能发育

停留在一定的阶段。

(二)痴呆

一种综合症,后天获得的智能、记忆和人格的全面受损。

但没有意识障碍。

其发生具有脑器质性病变的基础。

1、全面性痴呆:

大脑的病变主要表现为弥散性器质性损害,智能活动的各个方面均受到损害,从而影响患者全部精神活动,常出现人格的改变,定向力障碍及自知力缺乏。

2、部分性痴呆

(1)刚塞综合症:

对简单问题给予近似而错误的回答,给人以故意做作或开玩笑的感觉。

(2)童样痴呆:

以行为幼稚、模拟幼儿的言行为特征。

(3)抑郁性假性痴呆:

严重的抑郁症患者在精神运动性抑制的情况下,出现认知能力的降低。

六、定向力

一个人对时间、地点、人物以及自身状态的认知能力。

对环境或自身状况的认识能力丧失或认识错误即称为定向障碍。

七、情感障碍

(一)情感性质的改变

欢乐。

1、情感高涨:

情感活动明显增强,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病态喜悦。

自我感觉良好,有与环境不相符的过分的愉快、

2、情感低落

3、焦虑

4、恐惧

(二)情感波动性的改变

1、情感不稳

2、情感淡漠:

对外界刺激缺乏相应的情感反应,即使对自身有密切利害关系的事情也如此。

患者对周围发生的事物漠不关心,面部表情呆板,内心体验贫乏。

见于单纯型及慢性精神分裂症。

3、易激惹性:

对极易因小事而引起较强烈的情感反应,持续时间一般较短暂。

(三)情感协调性的改变

1、情感倒错:

情感表现与其内心体验或处境不相协调。

2、情感幼稚:

成人的情感反应如同小孩,变得幼稚,缺乏理性控制,反应迅速而强烈,没有节制和遮掩。

八、意志障碍

(一)意志增强

(二)意志减弱(三)意志缺乏(四)犹豫不决

九、动作与行为障碍

(一)精神运动性兴奋

1、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

2、不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

(二)精神运动性抑制

1、木僵:

动作行为和言语活动的完全抑制或减少,并经常保持一种固定姿势。

2、蜡样屈曲:

在木僵的基础上出现的,患者的肢体任人摆布,即使是不舒服的姿势,也较长时间似蜡塑一样维持不动。

3、缄默症:

患者缄默不语,也不回答问题,有时可以手示意。

4、违拗症:

患者对于要求他做的动作,不但不执行,而且表现抗拒及相反的行为。

(三)刻板动作

患者机械刻板的反复重复某一单调的动作,常与刻板言语同时出现。

(四)模仿动作

(五)作态

十、意识障碍

(一)嗜睡

(二)意识混浊

(三)昏睡

(四)昏迷:

意识完全丧失,以痛觉反应和随意运动消失为特征。

对任何刺激均不能引起反应,吞咽、防御,甚至对光反射均消失,可引出病理反射。

(五)朦胧状态:

患者的意识范围缩窄,同时伴有意识清晰度的降低。

(六)谵妄状态:

在意识清晰度降低的同时,出现大量的错觉、幻觉,以幻视多见,视幻觉及视错觉的内容多为生动而鲜明的形象性的情境,如见到昆虫、猛兽等。

(七)梦样状态

在意识清晰程度降低的同时伴有梦样体验。

患者完全沉湎于幻觉幻想中,与外界失去联系,但外表好像清醒。

对其幻觉内容过后并不完全遗忘。

十^一、自知力

又称领悟力/内省力,患者对自己精神疾病认识和判断能力。

自知力缺乏是精神病特有的表现。

第五章器质性精神障碍

第一节概述

常见的临床综合征:

1、谵妄:

是一组表现为急性、一过性、广泛性的认知障碍,尤以意识障碍为主要特征。

因急性起病、病程短暂、病情发展迅速,故又称为急性脑综合征。

谵妄的特征包括:

1意识障碍,神志恍惚,注意力不能集中,以及对周围环境与事物的觉察清晰度的降低。

表现为昼轻夜重。

2感知障碍尤其常见,包括感觉过敏,错觉和幻觉。

患者对声光特别敏感,错觉和幻觉则以视错觉和视幻觉较常见。

3继发性的片段妄想、冲动行为。

2、痴呆:

是指较严重的、持续的认知障碍。

临床上以缓慢出现的智能减退为主要特征,伴有不同程度的人格改变,但无意识障碍。

因起病缓慢,病程较长,故又称为慢性脑综合征。

临床表现:

1发生多缓慢隐匿。

2记忆智能减退,早期出现近记忆障碍,随病情进展远记忆也受损,理解力和判断力越来越差。

3人格改变,通常表现为兴趣减少、主动性差、社会性减退,亦可表现为脱抑制行为。

4社会功能受损,对自己熟悉的工作不能完成。

3、遗忘综合征:

又称柯萨可夫综合征,是由脑器质性病理改变所导致的一种选择性或局造性认知功能障碍,以近事记忆障碍为主要特征。

临床表现:

1严重的记忆障碍,特别是近记忆障碍,注意力和即刻回忆力正常。

2学习新事物很困难。

3常有虚构。

4其他认知功能和技能相对保存完好。

第二节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1、阿尔兹海默病:

是一组病因未明的原发性退行性脑变性疾病。

潜隐起病,病程缓慢且不可逆,临床上以智能损害为主。

病理改变主要为皮质弥漫性萎缩,沟回增宽,脑室扩大,起病在65岁以前称早老性痴呆,多有同病家族史。

临床表现:

AD通常起病隐匿,为持续性、进行性病程,无缓解,临床上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

学海无涯苦作舟!

1轻度:

近记忆障碍常为首发及最明显症状,常有时间定向障碍,计算能力减退,思维迟缓,思考问题困难,患者的个人生活基本能自理。

早期常有人格改变。

2中度:

患者不能独自生活,表现为日益严重的记忆障碍,患者的精神和行为障碍也比较突出,情绪波动不稳。

3重度:

记忆力,思考及其他认知功能皆有严重受损,语言表达能力进一步退化,最终丧失语言功能,患者活动逐渐减少,最终丧失行走能力,最明显的神经系统体征是肌张力增高,肢体屈曲。

2、血管性痴呆(VD):

是指由于脑血管病变导致的痴呆,呈阶梯型恶化。

临床表现:

起病相对较急,病程可呈阶梯式恶化且波动较大,人格改变较少见,可伴发抑郁、情绪不稳和情感失控等症状,VD的认知功能缺损通常较局限。

3、颅脑外伤所致的精神障碍

临床表现:

1急性精神障碍:

以意识障碍为主,可持续数秒至数十分钟不等。

脑外伤后遗忘(PTA)常见,PTA的长度可作为

临床评估脑外伤严重程度的一个指标。

2慢性精神障碍:

表现为智能障碍,人格改变;可有脑外伤后精神病性症状如精神分裂样症状、情感症状或偏执症状等;可有脑震荡后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头痛,眩晕,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减退等。

另外还有颅内感染所致的精神障碍,颅内肿瘤所致精神障碍,癫痫性精神障碍,梅毒所致精神障碍,HIV所致精神

障碍。

第三节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一、不同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共同的临床特征:

1、精神障碍与原发躯体疾病的病情严重程度呈平行关系,发生时间上常有先后关系;

2、急性躯体疾病常引起意识障碍,慢性躯体疾病常引起智能障碍和人格改变;

3、精神障碍缺少独特症状,同一疾病可以表现出不同的精神症状,不同疾病又可表现出类似的精神症状;

4、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并及时处理精神障碍,可使精神症状好转。

二、诊断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依据:

1、有相应躯体疾病的依据,并已有文献报道这种躯体疾病可引起精神障碍;

2、有证据显示精神障碍系该躯体疾病导致;

3、精神障碍的表现不典型,多为非特异性精神症状。

三、治疗原则

1、病因治疗:

积极治疗原发的躯体疾病,停用可能引起精神障碍的药物。

2、支持治疗:

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补充营养、能量、维生素和水分;加强脑保护治疗。

3、控制精神症状:

对于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的患者要慎重使用精神药物,起始剂量应更低,剂量应逐渐增加,当症状稳定时,应考虑逐渐减少剂量。

4、护理及预防合并症:

保持宁静与安全的环境,防止跌倒、毁物、伤人及其他意外发生,注意预防褥疮和其他并发症等。

第六章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基本概念

1、精神活性物质:

指能够影响人类情绪、行为、改变意识状态,并有致依赖作用的一类化学物质,人们使用这些物质的目的在于取得或保持某些特殊的心理、生理状态。

2、依赖:

是一组认知、行为和心理症状群,使用者尽管明白使用成瘾物质会带来问题,但还在继续使用。

自我用药导致的耐受性增加、戒断症状和强制性觅药行为。

3、滥用:

是一种适应不良方式,由于反复使用药物导致了明显的不良后果,如不能完成重要的工作、学习,损害了躯体、心理健康,导致了法律的问题等。

4、耐受性:

是一种状态,指药物使用者必须增加使用剂量方能获得所需的效果,或使用原来的剂量则达不到使用者所追求的效果。

5、戒断状态:

指停止使用药物或减少使用剂量或使用拮抗剂占据受体后所出现的特殊心理生理症状群,其机理是由于长期使用药后,突然停药引起的适应性的反跳。

二、饮酒所致的精神障碍的临床表现

1、急性酒中毒

主要表现为冲动性行为、易激惹、判断力及社交功能受损,并有诸如口齿不清、共济失调、眼球震颤等表现,中

毒较深,可有呼吸、心跳停止,甚至生命危险。

2、戒断反应

1单纯性戒断反应:

长期大量饮酒后停止或减少饮酒量,在数小时后出现手、舌或眼睑震颤,并有恶心或呕吐,失

眠,头痛和自主神经功能亢进等。

2震颤谵妄:

长期大量饮酒突然停止后出现,表现为意识模糊,另一重要的特征是全身肌肉粗大震颤。

3癫痫样发作:

多为大发作。

3、记忆及智力障碍

酒精依赖者神经系统的特有症状之一是记忆障碍,称之为Korsakoff综合征。

主要表现为记忆障碍、虚构、定向障碍三

大特征。

Wernicke脑病是由于维生素B1缺乏所致,表现为眼球震颤、眼球不能外展和明显的意识障碍,伴定向障碍、记忆障碍、震颤谵妄等。

酒精性痴呆指在长期、大量饮酒后出现的持续性智力减退。

4、其他精神障碍

1酒精性幻觉症:

表现在意识清晰状态出现生动、持续性的视听幻觉。

2酒精性妄想症:

主要表现为在意识清晰地情况下的妄想状态,特别是嫉妒妄想。

3人格改变:

病人只对饮酒有兴趣,变的自我中心,不关心他人,责任心下降,说谎等。

第七章精神分裂症

一、概念的历史回顾

4A症状:

联想障碍、情感异常、矛盾意向及内向性。

精神分裂症:

一组病因未明的精神病,多起病于青壮年,常有感知、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和精神活动的不协调。

一般无意识障碍和明显的智能障碍。

二、流行病学

发病高峰年龄段集中在成年早期:

男性15-25岁,女性稍晚;发展成物质依赖特别是尼古丁依赖的危险性明显增加;

女性略高于男性。

三、病因和发病机制(大纲熟悉内容)——病因不明(素质应激模式)

1、遗传

2、神经发育

3、神经生化(考过3次)

(1)多巴胺(DA)假说:

精神分裂症是中枢DA功能亢进,或由于DA受体增加导致对DA的敏感性增加所致。

修正:

阳性症状与DA功能亢进有关,阴性症状可能与脑结构异常和DA功能低下有关。

证据:

长期使用促多巴胺释放剂如苯丙胺,会使正常人产生幻觉及妄想;抗精神病药物因拮抗多巴胺D2受体对精神分

裂症的阳性症状有效。

是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的理论支持。

(2)5-羟色胺(5-HT)假说:

5-HT2A受体可能与情感、行为控制及DA调节释放有关。

5-HT2A受体激动剂可促进DA的合成和释放,而5-HT2A受体拮抗剂可使A^DA神经元放电减少,并能减少中脑皮层及中脑边缘系统DA的释放,这与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如利培酮、奥氮平)的抗精神病作用及椎体外系反应的减少均有关系。

(3)谷氨酸假说

中枢谷氨酸功能不足可能是精神分裂症的病因之一。

证据:

谷氨酸受体拮抗剂如PCP拮抗谷氨酸受体亚型NMDA可在受试者身上引起幻觉、妄想及情感淡漠、退缩等症

状。

谷氨酸是皮层神经元重要的兴奋性递质,脑发育早期突触的形成,突触的维持及突触的可塑性均受到谷氨酸系统的影响。

抗精神病药物的作用机制之一就是增加中枢谷氨酸功能。

(4)除了上述3种主要的神经递质外,精神分裂症还可能与其他系统丫-氨基丁酸(GABA)、神经肽、肾上腺素受

体、乙酰胆碱、第二信使等的改变和/或这些系统间的相互作用有关。

4、心理社会因素

可以诱发精神分裂症,但最终的秉承演变常不受先前的心理因素所左右。

四、临床表现(大纲掌握内容)

1、前驱期症状

1情绪改变:

抑郁、焦虑、情绪波动、易激惹等。

2认知改变:

零星出现一些古怪或异常观念,学习和工作能力下降等。

3对自我和外界的感知改变

4行为改变:

如社会活动退缩或丧失兴趣,多疑敏感,社会功能水平下降等。

5躯体改变:

睡眠和食欲改变,乏力,活动和动机下降等。

2、显症期症状

(1)感知觉障碍:

幻听、幻视、幻嗅、幻味、幻触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均可出现。

而幻听最为常见(可以是言语性的,也可以是非言语性的)。

一般来说,在意识清晰的状态下出现评论性幻听、争论性

幻听或命令性幻听常指向精神分裂症。

幻视亦较常见,而幻嗅、幻味、幻触则不常见。

有的患者可能出现内脏幻觉。

部分患者可出现感知综合障碍和人格解体症状。

有的患者表现为对环境缺乏真实感。

精神分裂症的幻觉多会给患者的思维、行动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在幻觉的支配下,患者可能做出违背本性、不合常理的举动。

(2)思维障碍

1思维内容障碍:

最主要的是妄想,临床上以被害、关系、夸大、嫉妒、钟情、非血统、宗教或躯体妄想等多见,一个患者可表现为一种或几种妄想。

一般来讲,意识清晰的基础上出现的原发性妄想提示精神分裂症的诊断。

2被动体验:

表现为患者感到自己的躯体运动、思维活动、情感活动等受外界控制,有一种被强加的体验。

3思维形式与思维过程障碍:

可表现为多种形式――思维散漫离题、思维破裂、思维不连贯、词的杂拌、语词新作、逻辑倒错性、病理性象征性思维。

(3)情感障碍:

情感迟钝淡漠、情感反应与思维活动及外界刺激不相符是精神分裂症的重要特征。

最早受损的是较细致的情感,随着病情的发展,部分患者表现为情感淡漠。

另一种形式是患者对情绪刺激的反应过度或不恰当,如情感倒

疾病急性期或缓解后期,约25%患者可出现抑郁症状。

(4)意志行为障碍:

1意志减退甚至缺乏:

表现孤僻离群、活动减少、行为被动等。

少数患者表现为意志活动增强(有偏执观念的患者)

少数患者表现为意向倒错(伤害自己等)

2冲动攻击与暴力行为

3紧张型精神分裂症患者可出现紧张性抑制(木僵及蜡样屈曲)及紧张性兴奋或交替岀现。

4有的患者可岀现怪异行为

5不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

(5)定向、记忆、智能和自知力

1时间、空间和人物一般能进行正确的定向

2意识是清晰的

3一般的记忆和智能没有明显障碍

4部分患者有认知功能减退

5患者自制力丧失

五、临床分型(大纲掌握内容,考过3次)

1、单纯型——懒

1青少年起病,病情进展缓慢,持续。

病程至少两年。

2以阴性症状为主症,极少有幻觉妄想。

表现为逐渐加重的孤僻离群、被动退缩、牛活懒散等,或被认为是“不求上进”“性格不够开朗”

3往往在病后多年才就诊,治疗效果较差。

2、青春型一一乱

1青年期起病,起病常为急性或亚急性。

2以思维、情感和行为的不协调或解体为主要临床表现。

表现为思维破裂、言语凌乱,情感不协调、喜怒无常;表情做作、

常有本能活动亢进(性欲、食欲),意向倒错(吃脏东西、大小便),可出现生动幻觉,而妄想却片段且内容荒谬多变。

3病情进展较快,可有波动,甚至有短暂的自发缓解,但易复发。

只要系统治疗,维持服药,可望获得较好预后。

3、紧张型一一僵

1大多起病于青中年,起病较急。

2以紧张综合征为主要临床表现。

紧张性兴奋和紧张性木僵常交替出现,亦可单独发生,以木僵为多见。

【紧张性木僵:

患者表现为运动抑制,轻者动作缓慢,少语少动(木僵);重者终日卧床,不语不动。

患者肌张力高,

有时出现蜡样屈曲。

可出现被动服从,主动性违拗,模仿动作和模仿言语。

患者意识清,能感知周围事物,病后能回忆。

【紧张性兴奋:

突然发生,行为冲动,不可理解,言语内容单调刻板,行为无目的性,可出现伤人、毁物行为。

3此型预后良好

4、偏执型一一疑

1多中年起病,缓慢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