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六市高三第二次联考文科地理.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729379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856.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六市高三第二次联考文科地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河南省六市高三第二次联考文科地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河南省六市高三第二次联考文科地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河南省六市高三第二次联考文科地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河南省六市高三第二次联考文科地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南省六市高三第二次联考文科地理.docx

《河南省六市高三第二次联考文科地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六市高三第二次联考文科地理.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南省六市高三第二次联考文科地理.docx

河南省六市高三第二次联考文科地理

 

2020年河南省六市高三第二次联考文科地理

 

2020年河南省六市高三第二次联考文科地理

2019年11月,新西兰南岛山脉顶部的积雪冰川呈现为黄褐色,一些科学家推测,这些深色沉积物可能与澳大利亚森林大火或沙尘暴有关,并且会加速冰川的融化。

结合新西兰图(图1),回答1~2题。

1.将澳大利亚森林大火的灰尘携带到新西兰冰川上的大气环流是

A.东北信风B.西南季风C.东南信风D.盛行西风

2.冰川上的黄褐色灰尘颗粒,会加速冰川融化的主要原因是

A.减少了地面的反射作用

B.增强了大气保温作用

C.增强了大气反射作用

D.减少了地面辐射

试题分析:

1.根据两国的相对位置和所处的纬度,应为D。

2.黄褐色灰尘颗粒,颜色较深,吸收太阳辐射多,增温快,向外反射少,加速了冰川融化。

颜色浅的物体向外反射多。

A正确。

尼亚加拉河自伊利湖流出,注入安大略湖,全长约56千米,为美国与加拿大的界河著名的尼亚加拉瀑布就位于该河上,受侵蚀作用影响,瀑布位置不断后退,并可能完全消失。

2019年2月26前后,一场强大的风暴使得漂浮在尼亚加拉河口的冰块破碎溢出,涌上岸边和道路上形成近9米高的冰块墙,使得纽约州北部造成了罕见的“冰海啸”现象。

结合下图回答3-5题。

3.下列关于尼亚加拉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处平原,流速缓慢B.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大

C.河流含沙量小D.主要补给水源为雨水

试题分析:

这组试题,较好地考查了区域地理和综合分析能力,培养考生通过观察图表和解读材料,运用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来分析和解决问题。

缺陷是知识点比较零碎,考生很容易由于粗心大意造成非智力因素的错误,能力立意稍有欠缺。

材料中形成瀑布,说明落差大,不是平原,流速快,A错误。

河流主要由湖泊补给,水量平稳,水位季节变化较小,B错误。

有些考生会误认为落差大,侵蚀厉害,含沙量大,其实不然。

泥沙已经在湖泊中沉淀,被湖泊截留,类似于刚果盆地对刚果河泥沙的截留。

另外,数万年的瀑布侵蚀,原有河床的泥沙大部分已经被侵蚀掉,综上,河流含沙量小,C正确。

主要补给水源为湖泊水,D错误。

4.下列关于“冰海啸"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冰海啸就是凌汛B.其形成与飓风有很大关系

C.移动速度慢,危害大D.与五大湖的加温加湿作用有关

试题分析:

根据材料冰海啸是河流中巨大冰块由于外力作用溢出河床,破坏岸边。

而凌汛是下游的冰块阻塞河道造成河水泛滥,A错误。

飓风是发生在热带洋面上的热带气旋,风速很大,而该地纬度较高,B错误。

由于下游冰块阻塞河道,移动速度慢,才使得大风暴把其吹到岸边,C正确。

五大湖的加温应该会使其加速融化,加温加湿是对岸边气候的影响而不是对海冰影响,D错误。

5.20世纪50年代,加美两国从瀑布上游将占尼亚加拉河总水量的1/2~2/3的水引流到各自的水库,用于发电。

则这些水利设施对环境的影响有

A.给当地旅游业发展带来很大负面影响

B.有效地缓解了加拿大的能源短缺

C.为当地冬小麦的生产提供灌溉水源

D.减缓了瀑布的后退速度

试题分析:

关键词是对环境的影响。

修建水库水电站,有利于旅游业的发展,A错误。

缓解能源短缺属于经济社会影响,B错误。

纬度高,冬季寒冷,热量不足,应为春小麦,C错误。

从瀑布上游引水,瀑布水量减少,使瀑布溯源侵蚀减弱,减缓了瀑布后退速度,属于生态环境影响,D正确。

苹果主产于暖温带,喜温凉,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山东半岛、辽东半岛、黄土高原等地。

图3为我国苹果产区分布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6~7题。

6.苹果属暖温带水果,我国西南亚热带气候区能够种植的原因是

A.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B.地势高,气候温暖

C.地形坡度大,种植苹果生态效益好D.农业生产技术水平高

试题分析:

材料中说是暖温带,热带亚热带能变成暖温带,只能是地势高,使其热量减少,成为暖温带,B正确。

7.相比于我国苹果优势产区,昭通等西南地区种植的苹果在市场上卖的价格更高的原因

A..上市时间早B.距离市场近C.劳动力及土地价格低D.苹果品质优

试题分析:

农产品价格高,要么是品质好,要么是错峰销售,比别地上市早,人无我有。

昭通苹果,不仅品质好,尽管海拔高些,但是生长地纬度较低,成熟早,A正确。

其他地区的苹果品质也比较优。

白俄罗斯重工业发达,汽车生产以重型汽车、拖拉机为主。

2017年,中国浙江J公司依托自身核心技术,与白俄罗斯当地企业合资建设B厂(民用轿车组装)。

根据当地地理环境特点,B厂对]公司原有车型进行改造。

依据白俄罗斯位置图(图4)及文字材料,回答8~9题。

8.下列对民用轿车的改造中,适合在白俄罗斯的是

A.汽车玻璃增加加热功能B.增强汽车爬坡能力

C.发动机增强散热功能D.提高汽车涉水能力

试题分析:

由图可知,白俄罗斯纬度较高,冬季寒冷,A正确。

9.下面关于该地汽车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浙江J公司在此设厂的主要原因是白俄罗斯技术先进

B.B厂还把俄罗斯作为重要的推销市场

C.白俄罗斯原来以重型汽车、拖拉机为主与劳动力充足有关

D.白俄罗斯生产成本低,生产的一部分民用轿车会运抵中国市场

试题分析:

依托自身核心技术,A错误。

俄罗斯距离白俄罗斯近,气候特征很相似,B正确。

重型汽车和拖拉机不是劳动力导向型企业,也恰恰说明劳动力不足才大力发展机械化,C错误。

实际情况,当地气候寒冷,人口稀少,可以借鉴俄罗斯情况。

劳动力少,导致劳动力成本高。

是中国企业到白俄罗斯投资,我们有能力自己生产,且劳动力成本较低,两国距离遥远,运输成本也高,故不会运抵中国,D错误。

“万里茶道”是一条始于十七世纪末,南起我国武夷山市下梅村,向北穿过蒙古国境内到达通商口岸恰克图,延伸至饿罗斯彼得堡,全长1.3万公里。

是丝绸之路衰落在欧亚大陆兴起的又一条重要的国际商道。

(如图5所示)其中在张家口一恰克图段,采取的是驼运。

依据图文材料,完成10~11题。

10.驼队穿越蒙古到达恰克图选择的季节及原因

A.春季景色优美B.夏季水草丰美C.秋季新茶上市D.冬季河流封冻

试题分析:

从南方武夷山采茶一般是在春夏时节,古代交通不便运到北方张家口大概也到了冬季,河流结冰有利于驼队前行,D正确。

11.清朝末期“万里茶道”逐渐走向衰落,其主要原因是

A.俄罗斯及欧洲市场需求量减小

B.东亚及东南亚地区茶叶生产迅速发展

C.新的交通运输线路的建设

D.中国经济快速发展,茶叶出口量减小

试题分析:

万里茶道路途遥远,交通不便,时间过长。

清朝末年,铁路和轮船等新型运输方式已经出现,导致缓慢的万里茶道衰落,C正确。

市场并没有减少,饮食习惯很难改变A错误。

茶叶生产迅速,应该促进万里茶道的发展,B错误。

经济快速发展,应该是促进贸易繁盛,茶叶出口增加,D错误。

36.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24分)

材料一沙漠蝗虫生存时长约为3-5个月。

在平静期,其散居在一个较小的区域,但在合适的天气条件下,如充足的降雨,这些分散的种群会集中在它们能够成功繁殖的地方,数量大量增加,并随风迁徒。

2019年12月以来,非洲肯尼亚、埃塞俄比亚和南亚巴基斯坦、印度等国发生严重蝗灾。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分析,这次蝗灾并不是从东非蔓延至南亚的,而是始于2018年在阿拉伯半岛南部(图中1地区)的两次热带风暴,使得阿拉伯沙漠上的蝗虫数量增加了8000.倍。

2019年.上半年,蝗虫云出现于沙特、伊朗境内,6月起,这批沙漠蝗虫已由伊朗入侵印度和巴基斯坦的交界处(图中2地区),其后受雨季影响,得以大量繁殖,数量激增。

2019年11月,蝗虫飞越红海和亚丁湾,进入到埃塞俄比亚和索马里(图中3地区)。

联合国粮农组织将本次蝗灾级别定为“威胁”,是次高等级的预警信号。

并希望全球各国高度戒备,防.止被入侵国家出现粮食危机。

中国农业大学专家则认为此次东非蝗灾迁入我国的可能性不大。

材料二2019-2020年非洲、亚洲沙漠蝗虫影响地区图(图6)

材料三在印度河下游两岸地区近些年地下水位上升,土壤肥力有所下降。

为保证农业生产,巴基斯坦在印度河两岸地区实施了规模宏大的以打井.挖渠为主的水利工程。

(1)试从地理学的角度分析粮农组织的对沙漠蝗灾发生过程论述的正确性。

(8分)

(2)分析此次蝗灾迁人我国的可能性不大及我国大规模蝗灾少的原因。

(4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印度河下游沿岸现在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并解释这些措施的具体作用。

(6分)

(4)试述该如何保证我国粮食安全。

(6分)

37.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22分)

材料一蒙东地区包括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和锡林郭勒盟,总面积占全区总面积的56.2%,水资源占全区的86%,是内蒙古玉米主要产区。

该地区已经形成了一些著名乳肉加工企业,是内蒙古自治区的绿色畜牧业基地。

材料二呼伦贝尔草原是亚洲最肥美的草原之一,但建国后,呼伦贝尔草原沙化面积

剧烈扩张,目前草原沙化土地面积达130.5万公顷,形成全国第四大沙地。

材料三内蒙古自治区的“三少民族”是指鄂伦春族、鄂温克族和达斡尔族,受自然和人文原因影响,是集中连片特困区。

2020年3月,随着鄂伦春自治旗、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等20个旗县退出国家级贫困旗县序列,内蒙古31个国家级贫困旗县全部脱贫“摘帽”。

材料四呼伦贝尔盟简图(图8)

(1)分析蒙东地区发展绿色畜牧业基地的优势条件。

(8分)

(2)列举呼伦贝尔沙地面积不断扩大的原因。

(8分)

(3)说明内蒙古自治区大力帮助少数民族地区脱贫的社会生态意义。

(6分)

43.[选修3:

旅游地理](10分)

旅游小镇指旅游资源丰富,具备一定接待能力,旅游业成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或至少占有重要地位的小镇。

旅游小镇是基于旅游消费理念不断升级,从观光到度假深度游的旅游背景下,涌现出来的新兴旅游地。

乌镇是一个有1300年建镇史的江南古镇,古迹丰富。

通过统一规划、改造和经营,避免过度商业化、业态同质化,使乌镇向休闲度假小镇转变。

随着文化与旅游的融合,乌镇以戏剧为入口,举办乌镇戏剧节、建造木心美术馆,打造乌镇的戏剧文化特色,避免了古镇的同质化。

近年来,乌镇凭借世界互联网大会释放的连锁“红利”,开始向互联网会展小镇转变。

图8为乌镇位置示意。

44.[选修6:

环境保护](10分)

2007年12月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限塑令”正式实施后成效明显,但塑料袋却又屡禁不止。

2020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公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明确要求:

到2020年,率先在部分地区、部分领城禁止、限制部分塑料制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

到2022年,一次性塑料制品消费量明显减少,替代产品得到推广,塑料废弃物资源化能源化利用比例大幅提升;在塑料污染问题突出领域和电商、快递、外卖等新兴领城,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塑料减量和绿色物流模式。

到2025年,塑料制品生产、流通、消费和回收处置等环节的管理制度基本建立,多元共治体系基本形成,替代产品开发应用水平进一步提升,重点城市塑料垃圾填埋量大幅降低,塑料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分析出台新的限塑令带来的显著效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