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R是什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725290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41.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GRR是什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GRR是什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GRR是什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GRR是什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GRR是什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GRR是什么.docx

《GRR是什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RR是什么.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GRR是什么.docx

GRR是什么

GRR是什么?

  GRR指“量具的重复性和复现性”,英文是“GaugeRepeatabilityandReproducibility”,表示量测的重复性(Repeatability)与再生性(Reproducibility)

  可以图表方式说明如下:

  为计算再现性(Repeatability),在其取得数据时应符合下列条件:

  ◆同一人员◆相同的归零条件

  ◆同一产品◆同一位置

  ◆同样的环境条件 ◆数据要在短时间内取得

  再现性的目的只是要获知设备的变异性。

  再生性(Reproducibility)则希望获知不同条件下的变异,因此取得数据时应符合下列条件:

  ◆不同的人员◆不同的归零条件

  ◆不同的位置◆不同的环境

  ◆数据宜在较长期间内取得

GRR目的何在?

  答:

若我们抽测100支圆杆的外径,我们可以得到100组数据,它形成一个分配(,)

  但是若深究这些数据的分配是否会永远如此呢?

其实并不尽然,因为同样的样本若交给同一个人第二天再量一次,它就不可能与原来的分配(,)完全相同。

同样地,同一组样本若交给另一个人用同样的量具来量,当然也就会再形成另一个分配(,)。

  有了这样的认知,我们就明白原始的数据标准差()中其实己含盖了产品真值标准差(),量器量测误差()及其它随机误差()其关系如下:

  GRR的目的就是要降低量测误差(),使量测值之尽量接近(真值之标准差)。

GRR的优劣是否有放诸四海皆准的共识呢?

  答:

这是一个好问题,目前举世公认的原则与分级标准如下:

  上面公式的分子为何要乘5.15?

答:

这是因为计算GRR时是采用99%的信赖区间,依据常态分配99%的范围含盖在2.575个之内,所以分子要乘5.15(22.575)。

 

常用的

品质管理名词(中英文对照)

QE=品质工程师(QualityEngineer)

MSA:

MeasurementSystemAnalysis量测系统分析

LCL:

LowerControllimit管制下限

Controlplan管制计划

Correction纠正

Costdown降低成本

CS:

customerSevice客户中心

Data数据

DataCollection数据收集

Description描述

Device装置

Digital数字

Do执行

DOE:

DesignofExperiments实验设计

Environmental环境

Equipment设备

FMEA:

FailureModeandEffectanalysis失效模式与效果分析

FA:

FailureAnalysis坏品分析

FQA:

FinalQualityAssurance最终品质保证

FQC:

FinalQualitycontrol最终品质控制

Gaugesystem量测系统

Grade等级

Inductance电感

Improvement改善

Inspection检验

IPQC:

InProcessQualityControl制程品质控制

IQC:

IncomingQualityControl来料品质控制

ISO:

InternationalOrganizationforStandardization国际标准组织

LQC:

LineQualityControl生产线品质控制

LSL:

LowerSizeLimit规格下限

Materials物料

Measurement量测

Occurrence发生率

OperationInstruction作业指导书

Organization组织

Parameter参数

Parts零件

Pulse脉冲

Policy方针

Procedure流程

Process过程

Product产品

Production生产

Program方案

Projects项目

QA:

QualityAssurance品质保证

QC:

QualityControl品质控制

QE:

QualityEngineering品质工程

QFD:

QualityFunctionDesign品质机能展开

Quality质量

Qualitymanual品质手册

Qualitypolicy品质政策

Range全距

Record记录

Reflow回流

Reject拒收

Repair返修

Repeatability再现性

Reproducibility再生性

Requirement要求

Residual误差

Response响应

Responsibilities职责

Review评审

Rework返工

Rolledyield直通率

sample抽样,样本

Scrap报废

SOP:

StandardOperationProcedure标准作业书

SPC:

StatisticalProcessControl统计制程管制

Specification规格

SQA:

Source(Supplier)QualityAssurance供应商品质保证

Taguchi-method田口方法

TQC:

TotalQualityControl全面品质控制

TQM:

TotalQualityManagement全面品质管理

Traceability追溯

UCL:

UpperControlLimit管制上限

USL:

UpperSizeLimit规格上限

Validation确认

Variable计量值

Verification验证

Version版本

QCCQualityControlCircle品质圈/QC小组

PDCAPlanDoCheckAction计划执行检查总结

Consumerelectronics消费性电子产品

Communication通讯类产品

Corevalue(核心价值)

Love爱心

Confidence信心

Decision决心

Corporateculture(公司文化)

Integration融合

Responsibility责任

Progress进步

QCqualitycontrol品质管理人员

FQCfinalqualitycontrol终点品质管制人员

IPQCinprocessqualitycontrol制程中的品质管制人员

OQCoutputqualitycontrol最终出货品质管制人员

IQCincomingqualitycontrol进料品质管制人员

TQCtotalqualitycontrol全面质量管理

POCpassagequalitycontrol段检人员

QAqualityassurance质量保证人员

OQAoutputqualityassurance出货质量保证人员

QEqualityengineering品质工程人员

FAIfirstarticleinspection新品首件检查

FAAfirstarticleassurance首件确认

CPcapabilityindex能力指数

SSQAstandardizedsupplierqualityaudit合格供应商品质评估

FMEAfailuremodeleffectivenessanalysis失效模式分析

AQLAcceptableQualityLevel运作类允收品质水准

S/SSamplesize抽样检验样本大小

ACCAccept允收

REEReject拒收

CRCritical极严重的

MAJMajor主要的

MINMinor轻微的

Q/R/SQuality/Reliability/Service品质/可靠度/服务

P/NPartNumber料号

L/NLotNumber批号

AODAcceptOnDeviation特采

UAIUseAsIt特采

FPIRFirstPieceInspectionReport首件检查报告

PPMPercentPerMillion百万分之一

SPCStatisticalProcessControl统计制程管制

SQCStatisticalQualityControl统计品质管制

GRRGaugeReproducibility&Repeatability量具之再制性及重测性判断量可靠与否

DIMDimension尺寸

DIADiameter直径

QITQualityImprovementTeam品质改善小组

ZDZeroDefect零缺点

QIQualityImprovement品质改善

QPQualityPolicy目标方针

TQMTotalQualityManagement全面品质管理

RMAReturnMaterialAudit退料认可

7QCTools7QualityControlTools品管七大手法

通用之件类

ECNEngineeringChangeNotice工程变更通知(供应商)

ECOEngineeringChangeOrder工程改动要求(客户)

PCNProcessChangeNotice工序改动通知

PMPProductManagementPlan生产管制计划

SIPStandardInspectionProcedure制程检验标准程序

SOPStandardOperationProcedure制造作业规范

ISInspectionSpecification成品检验规范

BOMBillOfMaterial物料清单

PSPackageSpecification包装规范

SPECSpecification规格

DWGDrawing图面

系统文件类

ESEngineeringStandard工程标准

IWSInternationalWorkmanStandard工艺标准

ISOInternationalStandardizationOrganization国际标准化组织

GSGeneralSpecification一般规格

部类

PMCProduction&MaterialControl生产和物料控制

PCCProductcontrolcenter生产管制中心

PPCProductionPlanControl生产计划控制

MCMaterialControl物料控制

DCCDocumentControlCenter资料控制中心

QEQualityEngineering品质工程(部)

QAQualityAssurance品质保证处

QCQualityControl品质管制(课)

PDProductDepartment生产部

LABLaboratory实验室

IEIndustrialEngineering工业工程

R&DResearch&Design设计开发部

 

这是用来检定检测产品的人员是否具备识别产品特性的能力,正常的产品是否会误判,不正常的产品是否会漏判,也就是检定“检测系统是否正常”的一个工具

重复性(Repeatability):

重复性是用本方法在正常和正确操作情况下,由同一操作人员,在同一实验室内,使用同一仪器,并在短期内,对相同试样所作多个单次测试结果,在95%概率水平两个独立测试结果的最大差值。

在中国仪器中当测量条件是在以下4个状况下实验时,相同的待测量的测量结果有一致性的称为重复性,4个条件如下:

a、相同的测量环境b、相同的测量仪器及在相同的条件下使用c、相同的位置d、在短时间内的重复

量具重复性和再现性(GRR)的可接受准则是:

a)低于10%的误差—测量系统可以被接受;b)10%至30%的误差—根据应用的重要性、量具成本、维修的费用等确定是否是可接受的;c)大于30%的误差—测量系统需要改进;d)过程能力被测量系统区分开的分级数(ndc)应该大于或等于5(取整数).

 

质量管理手册3

  8.1.2内部审核程序

  1.目的

  验证质量管理体系是否符合标准要求,是否得到有效地保持、实施和改进。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所覆盖的所有区域和所有要求的内部审核。

  3、职责

  3.1总经理

  a)批准组织年度内审计划和审核实施计划;

  b)批准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报告;

  c)定期召开管理评审会议。

  3.2管理者代表

  a)全面负责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工作;

  b)选定审核组长及审核员,并审核年度内审计划、每次的审核实施计划和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报告。

  3.3质管部

  a)编写《年度内审计划》并负责组织实施;

  b)组织、协调内审活动的展开。

  3.4内审组长

  a)编制、实施本次内审计划;

  b)编写内审报告。

  4.程序

  4.1年度内审计划

  4.1.1根据拟审核的活动和区域状况和重要程度及以往审核的结果,由质管部经理负责策划各部门全年审核方案,编制年度内审计划,确定审核的范围、频次和方法,经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

每年内审至少一次,并要求覆盖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所有要求,另外出现以下情况时由管理者代表及时组织进行内部质量审核:

  a)组织机构、管理体系发生重大变化;

  b)出现重大质量事故,或用户对某一环节连续投诉;

  c)法律、法规及其他外部要求的变更;

  d)在接受第二、第三方审核之前;

  e)在质量认证证书到期换证前。

  4.1.2年度内审计划内容

  a)审核目的、范围、依据和方法;

  b)受审部门和审核时间。

  4.1.3根据需要,可审核质量体系覆盖的全部要求和部门,也可以专门针对某几项要求或部门进行重点审核;但全年的内审必须覆盖质量管理体系全部要求。

  4.2审核前的准备

  4.2.1管理者代表任命内审组长和内审员。

内审应由与受审部门无直接关系的内审员负责。

  4.2.2由内审组长策划审核并编制本次《审核实施计划》,交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

计划的编制要具有严肃性和灵活性,其内容主要包括:

  a)审核目的、范围、方法、依据;

  b)内部审核的工作安排;

  c)审核组成员;

  d)审核时间、地点;

  e)受审部门及审核要点;

  f)预定时间,持续时间;

  g)开会时间;

  h)审核报告分发范围、日期。

  4.2.3在了解受审部门的具体情况后,内审组长组织编写《内审检查表》,内审检查表要详细列出审核项目、依据、方法。

确保无要求遗漏,审核能顺利进行。

  4.2.4内审组长于内审前十天将内审时间通知受审部门,受审部门对内审时间如有异议,应在内审前三天通知内审组长。

  4.2.5内部质量体系审核员应经质量体系认证咨询机构培训、考核合格后方能招聘。

  4.3内审的实施

  4.3.1首次会议

  a)参加会议人员:

公司领导、内审组成员及各部门负责人,与会者签到,并由质管部保留会议记录。

审核组长主持会议。

+

  b)会议内容:

由组长介绍内审目的、范围、依据、方式、组员和内审日程安排及其他有关事项。

  4.3.2现场审核

  a)内审组根据《内审检查表》对受审部门的程序和文件执行情况进行现场审核,将体系运行效果及不符合项详细记录在检查表中。

  b)内审组长需每日召开内审会议,全面了解该日内审情况,对《不符合报告》进行核对。

  c)内审时审核员要公正而客观地对待问题。

  4.3.3末次会议

  a)参加人员:

领导层、内审组成员及各部门领导,与会者签到,并由质管部保留会议记录。

审核组长主持会议。

  b)会议内容:

内审组长重申审核目的,宣读不符合报告;宣读《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报告》;提出完成纠正措施的要求及日期;由组织领导讲话。

  4.3.4审核报告

  4.3.4.1现场审核后,审核组长召开审核组会议,综合分析、检查结果,依据标准、体系文件及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必要时还要依据与顾客签定的合同要求,确认不合格项,并发出不符合报告给相关部门领导确认后,由相关部门分析原因,制定纠正措施,经审核员确认后实施纠正,审核员负责对实施结果跟踪验证,并报告验证结果。

  4.3.4.2审核组填写《不合格项分布表》,记录不合格分布情况。

  4.3.4.3现场审核后一周内,审核组长完成《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报告》,交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

由质管部发放《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报告》到各相关部门。

本次内审结果要提交公司管理评审。

  审核报告内容:

  a)审核目的、范围、方法和依据;

  b)审核组成员、受审核方代表名单;

  c)审核计划实施情况总结;

  d)不合格项分布情况分析、不合格数量及严重程度;

  e)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f)对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符合性结论及今后应改进的地方。

  5、相关文件

  5.1《改进控制程序》

  5.2《管理评审控制程序》

  6、记录

  6.1《年度内审计划》

  6.2《审核实施计划》

  6.3《内审检查表》

  6.4《不符合报告》

  6.5《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报告》

  6.6《内审首(末)次会议签到表》

  6.7《不合格项分布表》

  8.1.3过程和产品的“监视和测量”程序

  1、目的

  对产品实现的必须的过程进行监视和测量,以确保满足顾客的要求;对产品特性进行监视和测量,以验证产品要求得到满足。

  2、范围

  适用于对产品实现过程持续满足其预定目的的能力进行确认;对生产所用原材料、生产的半成品和成品进行监视和测量。

  3、职责

  质管部负责对过程和产品的监视和测量。

  4、程序

  4.1过程的监视和测量

  4.1.1生产部负责识别需要进行监视和测量的实现过程,包括产品实现过程,也包括公司根据产品特点策划的各过程和子过程,特别是生产和服务运作的全过程。

  4.1.2过程持续满足预定目的的能力,是指过程实现产品并使其满足要求的本领。

  4.1.3与质量相关的各过程应根据组织总目标进行分解,转化为本过程具体的质量目标,如生产部的工序产品合格率、设计开发部的设计输出文件失误率、供应部采购产品的合格率、营销部的销售指标及顾客服务满意率等。

为保证目标的顺利完成,需进行相应的监视和测量:

  a)质管部负责使用控制图,对质量形成的关键过程进行测量,对图形数据分布趋势分析,明确过程质量和过程实际能力之间的关系,以确定需要采取纠正或预防措施的时机;

  b)当过程产品合格率接近或低于控制下限时,质管部应及时发出《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理单》,定出责任部门,对其从人员、设备、原材料、各类规程、生产环境及检验等方面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当需要采取改进措施时,质管部制定相应的改进计划,经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后,交责任部门实施,质管部负责跟踪验证实施效果。

  4.2、产品的监视和测量

  4.2.1质管部负责编制各类检测规程,明确检测点、检测频率、抽样方案、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判别依据、使用的检测设备等。

  4.2.2进货验证

  4.2.2.1对生产购进物资,仓库保管员核对送货单,确认物料品名、规格、数量等无误、包装无损后,置于待检区,填写《进货验证记录》交给检验员。

  4.2.2.2检验员根据《进货验证规程》进行全数或抽样验证,并填写《进货验证记录》:

  a)仓库根据合格记录或标识办理入库手续;

  b)验证不合格时,检验员在物料上贴“不合格”标签,按《不合格控制程序》进行处理。

  4.2.2.3紧急放行

  当生产急需来不及验证,在可追溯的前提下,由生产部填写《紧急(例外)放行申请单》,经生产副总经理批准后,一联留存,一联交质管部,一联交仓库。

  a)仓库保管员根据批准的《紧急(例外)放行申请单》,按规定数量留取同批样品送检,其余由检验员在领料单上注明“紧急放行”后放行;车间在末后生产的随工单上也应注明“紧急放行”。

  b)在放行的同时,检验员应继续完成该批产品的检验;不合格时质管部负责对该批紧急放行产品进行追踪处理。

  4.2.2.4采购产品的验证方式

  验证方式可包括检验、测量、观察、工艺验证、提供合格证明文件等方式。

根据《采购物资分类明细表》中规定的物资重要程度,在相应的规程中规定不同的验证方式。

  4.2.3半成品的监视和测量

  4.2.3.1首件检验

  有首检规定的工序,每班开始生产或更换产品品种,或调整工艺后生产的前3件产品,经操作者自检合格后,由检验员根据相应的检验规程进行检验,填写首检记录;如不合格应要求返工或重新生产,直到首检合格,检验员签字确认才能批量生产。

  4.2.3.2过程检验

  对设置检验点的工序,加工后将产品放在待检区,检验员依据检验规程进行检验,填写《半成品检验记录》。

对合格品,在随工单上盖检验员印章后方可转入下一道工序;对不合格品执行《不合格控制程序》。

  4.2.3.3互检

  下道工序操作者应对上道工序转来的产品进行检验,合格后方能继续加工。

对不合格品执行《不合格控制程序》。

  4.2.3.4巡回监控

  生产过程中,专职检验员应对操作者的自检和互检进行监督,认真检查操作者的作业方法、使用的设备、工装、辅具等是否正确;根据需要进行抽检,并将结果及时反馈给操作者;发现的不合格品应执行《不合格控制程序》。

  4.2.3.5、半成品检验中,发现不合格品率接近公司规定值时,检验员应根据情况及时通知操作者注意加强控制;当不合格品率超过公司规定值时,应发出“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理单”,执行《改进控制程序》。

  4.2.3.6、在所要求的检验和试验完成或必须的报告收到前,不得将产品放行。

如果因生产急需来不及检验而例外放行,应参照执行4.2.2.3的有关规定。

  4.2.4成品的监视和测量

  4.2.4.1、需确认所有规定的进货验证、半成品监视和测量均完成,并合格后才能进行成品的监视和测量活动。

  4.2.4.2、检验员依据成品检验规程进行检验和试验,并填写成品检验记录。

合格品贴上“合格证”,并将检验记录发到仓库办理入库手续。

不合格品按《不合格控制程序》执行。

  4.2.4.3、除非顾客批准,否则在所有规定活动均已圆满完成之前,不得放行产品和交付服务。

因顾客批准而放行的特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