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二年级下册贝的故事教案详解.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725289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424.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二年级下册贝的故事教案详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部编二年级下册贝的故事教案详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部编二年级下册贝的故事教案详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部编二年级下册贝的故事教案详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部编二年级下册贝的故事教案详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二年级下册贝的故事教案详解.docx

《部编二年级下册贝的故事教案详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二年级下册贝的故事教案详解.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二年级下册贝的故事教案详解.docx

部编二年级下册贝的故事教案详解

3.《“贝”的故事》教案

课题:

(识字)3.“贝”的故事

教学目标:

1.认识“甲、骨”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漂”,会写“贝、壳”等9个字,会写“动物、贝壳”等9个词语,积累由生字拓展的“珍贵、珍惜”等12个词语。

     

2.正确朗读课文,能讲述“贝”字的故事,了解“贝”作偏旁的字大多与钱财有关。

       

3.能借助图片,了解“镜、珠”等字的偏旁表示的意思。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

2.了解“贝”作偏旁的字大多与钱财有关。

        

教学难点:

1.讲述“贝”字的故事借助图片。

2.了解“镜、珠”等字的偏旁表示的意思。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甲、骨、类、珍、饰、品、随、易、损、币、财、赚、赔、购、贫”15个生字。

2.读准多音字“漂”。

3.会写“贝、甲、与、钱、财”5个字。

4.积累由生字拓展的“珍贵、珍惜、钱币、纸币、财富、财产、赔本、赔礼、购买、采购、贫苦、贫穷”12个词语。

     

5.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贝”作偏旁的字大多与钱财有关。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

了解“贝”作偏旁的字大多与钱财有关。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导语:

①看看这是什么?

从贝壳到“贝”字有一个很有趣的演化过程,我们一

起来看看。

(课件出示)

②现在我们要学的“贝”字是简化的正楷字,一起来看看。

(课件出示)

指导写字:

“贝”。

③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学习关于“贝”的故事。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大家自由读课文。

要求:

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标清自然段序号。

2.用你的手势告诉我,这篇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

(2个自然段)

那我请2名学生来读课文。

要求:

(读/听两个要求)字音是否读正确。

正音:

多音字(课件出示),轻声。

3.同桌合作读课文,要求:

检查字音是否读正确,帮助正音。

4.同桌读的怎么样,夸一夸吧。

5.出示本课新词:

(课件出示)

①自由读一读这些词语。

②开火车读1遍。

③我来指你来读,一人一个词。

(以小组为单位检测)

6.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

 

7.做游戏。

(闪读)

8.出示本课生字(课件出示)

①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

扩词、归类

②出示与生字有关的词语,指名领读。

(课件出示)

(三)指导写字(课件出示):

按结构分类指导,重点指导“与、钱、财”

①边看“与”笔顺动画边书空。

描红一个,写一个。

②同桌交换评价,好的再写一个/不好的改正再写一个。

(四)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大声的朗读课文,把读不好的句子多读几遍。

2.出示长句子读。

(朗读指导)

3.同桌互读课文,做到流利,一定要在适当的地方做好停顿。

4.指名读课文。

5.分小组朗读课文。

 (五)小结

1.说说这节课你的收获。

2.我国的汉字文化拥有五千年的历史,真是博大精深,每个汉字都有着有趣的故事。

关于“贝”字还有哪些故事呢?

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学科

语文

年级/册

二年级(下)

教材版本

人教部编版

课题名称

第三单元识字3.“贝”的故事

教学目标

了解课文内容,理解形声字形旁表义的特点。

重难点分析

重点分析

所谓形声字,是由表示字义类属的偏旁和表示字音的偏旁组成的合体字,在教学中我们发现,许多学生,不知如何去分析和掌握形声字。

因此有必要探讨分析形声字的难点和关键,以解决学生的学习困难。

难点分析

汉字的结构比较复杂,有些字的笔画很多,一笔一画地记很困难。

如果是形声字,只要知道它是由什么形旁和什么声旁组成的,记起来就方便多了。

懂得形声字的特点,可以帮助学生识记汉字。

教学方法

1.朗读课文,能讲述“贝”的故事,了解“贝”字的起源和形声字形旁表义的特点,了解用“贝”作偏旁的字大多与钱财有关。

2.能借助图片,了解“镜、珠”等字的偏旁表示的意思。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谈话:

同学们,你们喜欢贝壳吗?

2.出示课件,学生欣赏感受。

(课件出示贝壳图片):

不同种类的贝壳。

导语:

贝壳不光外表漂亮,能做饰品,还有更大的用处呢!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了解“贝”的故事吧!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二、明确学习目标

导语:

在开始今天的学习之前,我们先来了解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讲述“贝”的故事。

2.通过学习,了解用“贝”作偏旁的字大多与钱财有关,理解形声字形旁表义的特点。

三、课文解读

导语:

我国的汉字文化博大精深,一个汉字就是一个有趣的故事,到底“贝”的故事是一个怎样的故事?

请同学们认真听朗读,思考:

课文讲了关于“贝”的哪几件事?

1.播放《“贝”的故事》朗读视频。

2.学习第一自然段,借助文中图片,了解“贝”字的由来和演变过程

(1)(一些生活在水里的动物,用贝壳保护自己的身体。

外面风平浪静的时候,贝壳怡然自得的游动在水中;而当外面发生危险的时候,壳就是贝类保护自己身体的最好武器。

这句话告诉我们——贝壳的作用

(2)(在甲骨文中贝字的样子像什么?

甲骨文中的“贝”字,画的就是贝壳的两扇壳张开的样子。

这一句话告诉了我们——“贝”字的起源

(3)同学们,你们知道文中提到的甲骨文是什么吗?

我们的祖先为了记录事情,用尖锐的东西在龟甲和兽骨上模仿事物的形状刻画出来就形成了“甲骨

文”。

甲骨文距今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是中国最古老的一种文字。

(4)在水中,用贝壳保护自己身体的动物,叫做贝类。

古人就是观察到贝类的这一特点,造出了最早的甲骨文“贝”字。

随着时代变迁,甲骨文“贝”字也在慢慢发生变化。

由甲骨文的“贝”字演变到小篆的“贝”字,再演变到现在写的楷书“贝”字,多么形象、生动啊!

3.学习第二自然段,知晓“贝壳”的作用

导语:

刚才我们学习了“贝”字,初步了解了它的由来和演变过程,再次感受到中国汉字的神奇和我们中国人的智慧,来,让我们一起看一看第二自然段介绍了什么内容?

(1)教师朗读

古时候,人们觉得贝壳很漂亮,很珍贵,喜欢把它们当作饰品戴在身上。

而且贝壳可以随身携带,不容易损坏,于是古人还把贝壳当作钱币。

(2)出示贝壳饰品的图片

 古时候,(因为)人们觉得贝壳很漂亮,很珍贵,(所以)喜欢把它们当作饰品戴在身上。

这里我们了解到因为贝壳漂亮和珍贵的特点,它的第一个作用是可以充当饰品。

(3)贝壳除了能当作饰品戴在身上外,贝壳还有什么作用?

古人(因为)贝壳可以随身携带,不容易损坏得特点,还把贝壳当作钱币使用,就像我们现在使用人民币一样,用贝壳来购买自己喜欢的物品和生活必需品。

(4)学习和“贝”有关的字

导语:

因为古人把贝壳当作钱币,许多用“贝”作偏旁的字大多与钱财有关。

这些带有“贝字旁”的字可神通广大了!

赚:

指得利得钱;

赔:

指损失钱财;

购:

指用钱买;

贫:

指穷,没钱;

货:

指货物或卖。

(5)特点小结:

我们把这样偏旁一样,意思相近的字叫做“形声字”,而这里面的“贝字旁“就是形声字的形旁,用来表示生字的意思。

不管是财富,还是赚钱、赔钱、购物……都离不开钱财,所以,用“贝”作偏旁的字大多与钱财有关。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四、课堂练习,识记带“王、金字旁”的字

导语:

下面我们来进行小练习,学习其他偏旁的形声字。

课件出示:

铜镜珠宝

(1)想一想:

加点字的偏旁与什么有关?

(2)看图猜一猜,“金字旁”的字与什么有关?

了解金字旁的含义。

导语:

古时候的镜子是铜做的,与金属有关,所以“镜”是“金字旁”。

看,“铜镜”的“铜”也是“金字旁”,像“银、铁”这些字也带有“金字旁”,也与金属有关。

所以说“金字旁”的字大多与金属有关。

(3)看图猜一猜,“王字旁”的字与什么有关?

通过看图,大家猜想的很对。

古时候王字和玉字是通用的,三横表示天、地、人,中间的一竖表示融合贯通。

“王”表示王者,“点”表示王者腰间佩戴的玉,所以“王字旁”也称为“斜玉旁”,与珍贵的玉石有关,所以“珠”是王字旁。

正因为这样,“珍贵、珍惜、珍珠”的“珍”字也是“王字旁”。

(4)小结,了解形声字形旁表意的特点。

通过学习我们发现:

“贝字旁”的字大多与钱财有关,“王字旁”的字大多与玉石有关,“金字旁”的字大多与金属有关。

这些字都是形声字,大多数形旁都能表达汉字的大致意思,形声字的偏旁作用可真大呀!

中国汉字可真神奇,咱们中国人可真有智慧!

小结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国汉字博大精深,每一个汉字都有一个故事。

希望同学们课后把“贝”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并且能够运用今天所学到的方法去探索汉字的奥秘!

3 “贝”的故事

一、认识本课16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1.会认字。

jiǎɡǔlèipiàozhēnshìpǐnsuíyìsǔnbìcáizhuànpéiɡòupín

甲骨类漂珍饰品随易损币财赚赔购贫

2.会写字。

3.读音提示。

(1)“漂”读piào,组词:

漂亮;它的另一个读音是piāo,组词:

漂浮。

(2)“珍(zhēn)、赚(zhuàn)”的声母是翘舌音。

4.书写指导。

二、读一读下面的词语,并在文中圈出来。

甲骨文  贝类  漂亮  珍贵  饰品  随身  容易  损坏

钱币  钱财

三、根据意思写词语。

1.价值大;意义深刻;宝贵。

(  )  2.好看;美观。

(  )

3.带在身上或跟在身旁的。

(  )4.使失去原来的使用效能。

(  )

四、给生字组词。

珍(   )(   )   钱(   )(   )   财(   )(   )

赔(   )(   )   贫(   )(   )   购(   )(   )

五、读课文,给家人讲讲“贝”的故事,根据字的演变排上序号。

【教学目标】

1.认识“甲、骨”等16个生字,会写“贝、壳”等9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讲一讲“贝”的故事。

3.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培养识字能力和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认识“甲、骨”等16个生字,会写“贝、壳”等9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教学准备】

1.生字词卡片、图片。

2.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看图激趣引入。

(出示:

这儿有几幅图,你能根据图,写出相应的汉字吗?

1.(课件出示)

   

   

(  )(  )(  )

2.课件出示:

今天,老师还带来一位朋友,图上画的是什么?

(课件)

3.出示生字“贝”,让学生读。

(课件)

4.请你认真观察“贝”字,它像“贝壳”的哪些地方?

一撇一点就像贝类的两扇壳张开的样子。

过渡:

“贝”字是怎样演变来的呢?

今天我们就走进《“贝”的故事》。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识字写字。

师:

我们首先解决文中的“拦路虎”,课前我让同学们预习了这些生字,看看你能认识几个。

(一)认识生字。

1.出示需要认识的生字。

(课件)

甲 骨 类 漂 珍 饰 品 随易 损 币 财 赚 赔 购 贫

2.小组展示读生字,看哪个小组读得既正确又流利。

师生随时纠正。

3.去掉拼音小帽,你还认识吗?

4.哪个小组开火车读。

读对了,其他同学跟着读两遍。

5.学得这么快,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些生字吗?

给大家说说你的识字方法。

(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识字)

6.“漂(piào)”是多音字,还有一个读音是piāo。

各组一个词。

7.出示“财、赚、赔、购”这几个字,你发现了什么?

8.师生交流,这几个字都是贝字旁,都和钱有关。

(二)写字。

师:

需要认识的字都和大家见面了,那要求会写的字你会写了吗?

敢不敢接受老师的挑战?

1.出示课件。

你认为哪个字难写?

2.学生交流难写的字。

老师提醒大家怎样写好这些字。

3.引导学生观察。

贝:

独体字,最后一笔是“丶”。

壳:

上中下结构,“士”不要写成“土”。

甲:

独体字,最后一笔“竖”要写在竖中线上。

钱:

左右结构,第八画斜钩,起笔要在竖中线上。

币:

最后一竖要写在竖中线上。

财:

左右结构,“贝”字最后一笔是“丶”,不要写成捺。

关:

第四画横要在横中线上,最后一笔要写得舒展。

4.师范写,学生观察。

5.学生练写,老师巡视指导。

注意写字姿势:

头正、肩平、足安。

6.评价、反馈、完善、提升。

7.给生字组词。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

生字、词语难不倒大家,课文读得怎样?

我们开火车读,看哪列火车开得又快又稳。

1.学生读文,师生评价。

2.课文写的是一件什么事?

四、品读课文,了解“贝”的故事。

1.通过读课文,你知道“贝”字是怎样演变来的吗?

请大家大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相关的句子画下来。

2.师生交流,学习“贝”字的故事。

贝壳漂亮、珍贵——戴在身上——随身携带,不容易损坏——钱币

3.了解“贝”字的演变过程。

4.文章是怎样介绍“贝”字的演变的?

先说原因,再说结果。

如:

贝壳漂亮,所以当饰品;因为不容易损坏,所以当钱币。

5.你能用“因为……所以……”把“贝”字的演变过程说一说吗?

五、拓展延伸。

我们的汉字就是这么有意思。

猜猜加点字的偏旁与什么有关。

六、布置作业。

课下搜集有关汉字的故事和大家交流。

【板书设计】

3 “贝”的故事

贝壳漂亮、珍贵——戴在身上——随身携带,不容易损坏——钱币

【拓展延伸】

汉字的来历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仓颉是黄帝的史官,他长着跟龙一样的面貌,有四只炯炯有神的眼睛。

他特别喜欢观察周围的事物,也非常爱动脑筋或者想问题。

他每天抬头观察天上星星的变化,看乌龟背上的花纹、雀鸟羽毛的色彩和山川起伏的样子和形象,经常在自己的手上描画事物的形体和特征。

久而久之就创造了文字。

仓颉在创造文字的时候,上天下起雨点一样的粟米,怕人们光顾着写字,将来会饿肚子,以此来提醒人们。

鬼在黑夜里偷偷地哭泣,龙也藏躲起来,是因为怕人们用文字把他们的丑恶行为记录下来,昭告天下,使它们遗臭万年。

这就是汉字的来历。

【教学随笔】

 

学科

语文

年级/册

二年级(下)

教材版本

部编版

课题

名称

识字3贝的故事

难点

名称

由“贝”字展开,形声字形旁表义的特点

难点

分析

重点分析

本课介绍了“贝”字的起源和演变,“贝”字的作用以及字形字义。

由于“贝”字的演变过程漫长,变化不规则,并且“贝”在现代已经没有了贵重以及货币的意义和作用。

难点分析

对于积累词汇少、形象思维发育不成熟的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要理解贝字的起源,贝的作用以及字形字义是不容易的。

教学方法

1.采用图画与课文内容映照,帮助学生直观感受“贝”的形态变化过程。

2.通过深入理解“贝”作为偏旁系列汉字的大致意思,再相机点拨“言”字旁与说话有关、“木”字旁与树木有关,进而拓展总结更多的形声字形旁表义的特点。

教学

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1.激发学习兴趣:

你去过大海吗?

在海边你看到了什么?

2.复习贝字,认识贝字作偏旁的汉字。

知识

讲解

(难点突破)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第一自然段贝壳是什么?

出示贝壳图片。

  (贝壳是保护动物身体的铠甲。

(2)在甲骨文中贝字的样子像什么?

(甲骨文中的“贝”字,画的就是贝壳的两扇壳张开的样子。

(3)认识贝字当偏旁(左右结构、上下结构)的字。

引导学生归纳,这一段讲的就是贝字的起源。

2.学习第二自然段

引导学生归纳:

这一段讲的是贝壳在古代的作用作为饰品钱币,与钱财有关。

(1)除了珍贵、漂亮,贝壳还有什么特点?

(贝壳可以随身携带,不容易损坏)

(2)它在古代有什么用途?

(古人还把贝壳当作钱币。

(3)根据这个特点,用贝字做偏旁的字,大多表示什么。

(用“贝”作偏旁的字,大多与钱财有关,比如,“赚、赔、购、贫、货”。

(4)除了书上列举贝字旁的字,你还知道哪些其她贝字旁的字吗?

(学生查字典回答)

 

课堂

练习

(难点巩固)

检查学习效果,设置课堂练习

1.判断下面的字,对的打“×”,错的打“√”.

(×)责(√)

(×)

败(√)赌(√)

(×)

2.列举形声字形旁表义的例子

(语、松、神、烟等)

3.课后练习三

小结

说一说

1。

贝字的演变。

2.贝在左右结构和上下结构中书写不同的特点。

3.为什么贝字做偏旁的字大多与钱财有关(形旁表义)。

(贝壳可以随身携带,不容易损坏,古人还把贝壳当作钱币,所

以贝字做偏旁的字大多与钱财有关。

 

3“贝”的故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甲、骨、类”等15个生字,学习多音字“漂”,指导书写“甲”和“骨”;

2.正确、流利第朗读课文,了解“贝”的起源及作用, 知道“贝”字旁的字大多与钱财有关;

3.进一步了解汉字所包含的文化,了解形声字形旁表义的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会本课的生字,了解“贝”的起源及作用。

2.了解形声字形旁表义的特点。

教学方法:

随文识字,归类识字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走进课文 

1.故事激趣,导入新课

在我国古代,有一位非常有名的古人叫仓颉,传说他是汉字最早的创造者,被尊为“造字圣人”。

传说仓颉长有四只眼睛,他用四只眼睛观察八方,看见各种各样的东西,他把这些东西的形状简化后画了下来,就成了最早的文字。

比如“太阳”就画成一个圆圈的形状,“树”就画成树的模样,最早的象形文字就是这样产生的。

  

汉字有许多奇妙的故事,这节课,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学习《“贝”的故事》。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感知内容

1.师范读课文;

2.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

⑴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⑵把书后的生字每个读三遍。

3.课件出示生字,学生领读(带拼音)。

4.指导读准多音字“漂”。

5.指名分段读课文,学生评价(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顺)

三、学习课文,随文识字

1.学习第一段

⑴师:

一些生活在水里的动物,用贝壳保护自己的身体。

同学们,你们见过贝壳吗?

(出示贝壳图片),谁能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贝壳是什么样的?

⑵了解“贝”字的演变,学习生字“甲、骨”。

A.学习“贝”字

师:

猜一猜古人看到了贝壳之后,怎么把它记下来变成文字呢?

生:

把它画下来。

 

师:

最初的“贝”字就是画成两扇壳张开的样子。

 

师板画:

贝壳——甲骨文——小篆——楷书

B.学习“甲”和“骨”字

(出示图片)在古代,人们没有纸和笔,就把文字刻在龟甲和兽骨上,就形成了最早的文字甲骨文。

甲在这里就是指乌龟的壳,骨是指牛的肩胛骨,“甲、骨”这两个字和“贝”一样,都是由甲骨文演化而来。

(出示图片)请看,这两个甲骨文,你能猜出来哪一个是“甲”字,哪一个是“骨”字吗?

(学生猜测并说明原因)

了解“甲、骨”两个字从甲骨文——小篆——楷书的演变过程。

⑶随文学习生字“类”

除了“贝”,在甲骨文中,还有很多这样的文字,都是根据图形画出来的(出示图片),大家根据图形就可以猜出这些字,我们把这一类字都称作象形字。

(4)齐读第一段

(5)指导书写生字“甲”和“骨”。

2.学习第二段:

⑴默读课文第二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学生交流:

第一句:

A.换词理解“漂亮”。

B.根据理解“珍”和“贵”两个单字的意思去理解“珍贵”这个词的意思。

C.出示各类饰品图片帮助学生理解“饰品”。

D.用“因为……所以”说一说这个句子

第二句:

课件出示句子,贝壳具有什么特点,人们才把它当作钱币?

用“因为……所以”说一说这个句子。

第三句:

A.课件出示句子,理解“赚、赔、购、贫、货”字的意思。

B.说说其它贝字旁的字:

贵、财、账……

C.读一读和“贝”贝字有关的词语(课后词语积累)

⑵指名读。

3.拓展延伸,了解字义与偏旁有关的特点

古人在造字的时候,用一个偏旁表示字义,另一个偏旁表示读音,这一类的字,我们把他们成为“形声字”。

你能看图猜一猜这两个偏旁的字和什么有关吗?

出示课后的两个图片。

A.金字旁:

大多和金属有关。

如:

铜、铁、钉

B.王字旁:

大多和玉石有关。

C.你还知道哪个偏旁的字和什么有关吗?

师小结:

汉字中有许多的偏旁,如果我们明白了它表示的意义,就如同掌握了一把学习汉字的钥匙。

四、巩固生字,加深记忆。

1.读黑板上红色的生字。

2.开火车认读生字。

五、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师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贝的故事,知道了“贝”字的演化过程,还知道了古人喜欢把贝壳当作饰品和钱币,了解了“贝”字旁的字大多与钱财有关。

作业布置:

汉字的故事真是有趣,请你回家后也把这个故事给你的家人讲一讲。

并搜集其他和汉字有关的故事来读一读。

推荐书目:

《汉字树》《给孩子们的汉字王国》

《画说汉字》《汉字的奥妙》

六、板书设计:

《“贝”的故事》(第1课时)教学设计

课文内容分析:

  《“贝”的故事》是识字单元的第三课,课文介绍了“贝”字的由来、演变及发展,共有两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介绍了“贝”字的由来。

先介绍了水里的一些动物用贝壳保护自己;再说明甲骨文中的“贝”字,画的就是贝类的两扇壳张开的样子。

  中间的四幅插图,呈现了“贝”字的演变过程,从左到右依次是:

实物贝壳图片、甲骨文“贝”字、小篆“贝”字、楷书“贝”字,帮助学生直观感受“贝”字的形态变化过程。

  第二自然段介绍了贝壳的两个作用:

一是人们觉得贝壳很漂亮,很珍贵,喜欢把它们当作饰品戴在身上;二是贝壳便于携带,不易损坏,于是古人还把贝壳当作钱币。

正因为古人把贝壳当作钱币,所以带有贝字旁的字大多与钱财有关。

  本课由一个“贝”字,引出用“贝”作偏旁的一系列汉字,并由“贝”的字义,指出用“贝”作偏旁的一系列汉字的大致意思。

  学情分析:

  低年级学生喜欢读故事,听故事,讲故事,这篇课文光看课题就能吸引同学们;对于“贝”字的由来、演变及发展,充满好奇、探究的兴趣;对于为什么用“贝”作偏旁的字大多与钱财有关的原因和“贝”字背后的故事,更是想去了解、琢磨一番。

  教学目标:

  1.认识“甲、骨”等16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漂”,会写“贝、壳”等9个字,会写“动物、贝壳”等9个词语,积累“珍、币”等生字拓展的12个词语。

  2.朗读课文,能讲述“贝”字的故事,了解“贝”作偏旁的字大多与钱财有关。

  3.能借助图片,了解“镜、珠”等字的偏旁表示的意思。

  教学重点:

  1.正确识字、写字。

  2.了解“贝”作偏旁的字大多与钱财有关。

  教学难点:

  讲述汉字“贝”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视频引趣

  

(一)播放视频,激趣导入

  瞧,海底景色绚丽,水草轻轻摇曳,一群小鱼慢慢游过。

海底的软沙上趴着一些贝类动物,有的慢慢爬行,有的贝壳一张一合,

  悠闲自得。

今天我们来学习汉字“贝”的故事。

  

(二)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多元识字

  

(一)自由读文,认读生字

  1.“贝”的故事会讲些什么呢?

快去读读课文吧。

  2.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完后把课后双横线里的生字多读几遍。

  3.合作读。

同桌互相听一听,有不会读的字,帮一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