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考研笔记夏商周考古考研真题选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724897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2.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博考研笔记夏商周考古考研真题选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文博考研笔记夏商周考古考研真题选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文博考研笔记夏商周考古考研真题选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文博考研笔记夏商周考古考研真题选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文博考研笔记夏商周考古考研真题选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文博考研笔记夏商周考古考研真题选摘.docx

《文博考研笔记夏商周考古考研真题选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博考研笔记夏商周考古考研真题选摘.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文博考研笔记夏商周考古考研真题选摘.docx

文博考研笔记夏商周考古考研真题选摘

文博考研笔记夏商周考古考研真题选摘

一、名词解释1、三星堆:

三星堆古遗址位于四川省广汉市西北的鸭子河南岸,距今已有5000至3000年历史,是迄今在西南地区发现的范围最大、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城、古国、古蜀文化遗址。

文化遗存分为四期,其中一期为早期堆积,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二至四期则属于青铜文化。

现有保存最完整的东、西、南城墙和月亮湾内城墙。

昭示了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同属中华文明的母体,被誉为“长江文明之源”。

具有内聚性和外衍性。

其出土的文物是宝贵的人类文化遗产,在中国的文物群体中,属最具历史、科学、文化、艺术价值和最富观赏性的文物群体之一。

文物有青铜大立人、青铜面具、青铜神树、金杖等。

2、妇好墓:

位于河南省安阳市,于1976年被考古工作者发掘,是殷墟唯一保存完整的商代王室墓葬。

该墓五米多长,约四米宽,七米多深,无墓道,墓上建有被甲骨卜辞称为“母辛宗”的享堂。

据说享堂原是商王武丁为祭祀妻子妇好而修建的宗庙建筑,尊其庙号为“辛”。

妇好墓虽然墓室不大,但保存完好,随葬品极为丰富,共出土青铜器、玉器、宝石器、象牙器等不同质地的文物1928件。

3、斗鸡台墓地:

先秦及西周时期墓地,随葬品以陶器最常见,另有铜器、铁器。

提示了周人、秦人物质文化的一些特点,对探索周、秦文化的渊源有一定意义。

位于陕西省宝鸡市东斗鸡台。

1933—1935年发掘。

清理墓葬56座,皆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

随葬品以陶器最常见,另有铜器、铁器。

4、琉璃河燕国墓地:

西周时期燕国贵族墓地。

位于北京市房山县,面积约5万平方米。

1973年起进行发掘。

这一发现为研究燕国的早期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墓葬形制墓葬的排列甚有规律,长方形土坑竖穴,单人葬,有木质葬具,头向朝北。

葬式大多为仰身直肢,主要随葬品多放在墓主人头前。

按墓葬的形制与规格可分为大、中、小型墓3种。

随葬品主要是陶质明器,青铜器、玉石器、漆木器和陶器等。

墓葬有早晚之分,早期墓随葬陶器多以鬲、簋、罐为组合;晚期墓随葬陶器以鬲、罐为主。

早期墓中有的墓底设有腰坑,坑中埋狗。

殉人与车马陪葬,多座中型墓有殉人,一般殉1~2人。

5、黄陂盘龙城:

位于湖北武汉市黄陂区盘龙城。

遗址文化堆积的时代,上限为屈家岭文化(有屈家岭文化地层),下限相当于殷墟早期。

内城兴建年代约在公元前15世纪前后,相当于商代二里岗期时期,外城则尚未确定兴建年代。

它的发现对于研究中国古代文化面貌、城市的布局与形制、宫殿的形制及建筑技术,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6、二里岗文化:

以河南郑州二里岗遗址商代文化遗存而命名的文化类型。

介于二里头夏文化、殷墟晚商文化之间的青铜时代早期的一种考古学文化。

分二里岗上层和下层两期。

陶器以夹砂和泥质灰陶为主,流行绳纹,有少量釉陶和硬陶,两期变化为由薄胎细绳纹变厚粗绳纹。

青铜器进一步流行,出现新容器。

流行深窖穴。

土坑竖穴墓,流行腰坑,有殉人、殉狗现象。

杀人、牲为建筑物奠基,卜骨牛骨为主,无凿。

7、偃师商城:

位于河南洛阳,被认为是商代西亳城的遗址,夏商文化为商汤灭夏后所都,是商代早期二里岗文化时期的都邑级遗址。

界标,

面积2平方公里,北靠邙山,南临洛水,始建年代约为bc1600,该遗址的发现为探讨夏文化和确认汤都西亳城址具有重要意义。

平面略呈长方形,包括大城、小城、宫城三重城垣,城址内有城门、道路、宫殿、居址等遗迹,并出土大量石器、陶器、铜器、玉器等遗物。

既有大型宫殿建筑,又有军事防御设施,具备了早期都城的规模和特点。

8、宜侯夨cè簋:

西周早期青铜器,共有铭文120字。

侈口,束颈,四兽首耳,浅腹,圈足较高,下缘附边条,腹部间饰涡纹、夔龙纹,圈足饰鸟纹。

器内底铸铭文12行120余字,记述周康王册封为宜侯,并赏赐弓、箭、土地、庶人等,是研究西周分封制度的重要史料。

9、大盂鼎:

又称廿三祀盂鼎,西周炊器。

鼎高101.9厘米,口径77.8厘米,重153.5千克,器厚立耳,折沿,敛口,腹部横向宽大,壁斜外张、下垂,近足外底处曲率较小,下承三蹄足。

器以云雷纹为地,颈部饰带状饕餮纹,足上部饰浮雕式饕餮纹,下部饰两周凸弦纹,是西周早期大型、中型鼎的典型式样,雄伟凝重。

铭文291字,记载了周康王在宗周训诰盂之事。

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10、利簋:

又称武王征商簋或檀公簋,西周早期青铜器。

1976年出土陕西临潼,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高28cm,口径22cm,重7.95kg。

侈口,兽首双耳垂珥,垂腹,圈足下连铸方座,器身、方座饰饕餮纹,方座平面四角饰蝉纹。

词中方座青铜始见于西周初年。

器内底铸铭文4行33字,记载了武王伐纣的时间。

圆形两耳方座为西周的新式样,其内容与中国古代文献记载完全一致,作器者为“利”,随武王征战,胜利后受赏,铸此以记功并用来祭奠祖先。

利簋是迄今能确知的最早.

的西周青铜器。

11、散氏盘:

西周晚期青铜器,因铭文中有“散氏”得名,乾隆初年出土于陕西凤翔,现藏于台北故宫。

盘高20.6,口径54.6,圆形,浅腹,双附耳,高圈足。

腹饰夔纹,圈足饰兽面纹。

内底铭文19行,357字,记叙夨cè人付给散氏田地的事,是研究西周土地制度的重要史料。

12、应国墓地:

平顶山应国墓地位于河南省平顶山,主要是周代应国贵族的埋葬地,其中也包括应国灭亡后部分楚国贵族墓葬与两汉时期的一些平民墓,地属今河南省平顶山市新华地区薛庄乡。

应国墓地共发掘应国墓葬42座,排列有序,具有“族墓葬”特征。

出土文物数千件,主要是青铜器和玉器。

所出铜器铭文涉及大射礼、俯聘礼、帝王庙号、丧服制度,对古代礼仪制度与诸侯方国史研究有重要价值。

排列有序的国君墓葬,为同时期墓葬断代研究提供了珍贵资料。

这批墓葬是按年代顺序自南向北依次逐渐埋葬的。

而且大中型墓均依次埋在阳岭脊的中线上,中小型墓排列在东西两侧,并且往往是以一两座大墓为中心,周围聚集着数座中小型墓葬,形成一片片家族墓群,显示出“聚族而葬”的特征。

13、吴城文化:

分布于江西北部,其时代基本与中原地区的商文化相当,吴城文化与商文化有较密切的关系,但也有其自身特点。

硬陶、釉陶和原始瓷器特别发达,在生产工具上,马鞍形陶刀最具特色。

铸铜业方面,石范铸造是其特点,是铸范工艺的另一种形式。

在其陶器和石范上,还发现了文字和刻划符号,但大多无法识读。

14、小双桥遗址:

位于郑州邙山地区的商代都邑遗址,文化内涵丰富并且有不少重要遗存,内有成组的宫殿建筑,还发现了朱书陶文。

步确定小双桥遗址的年代为删改二里岗上层期偏晚的的白家庄期。

小双桥遗址包含的丰富的文化遗存,尤其是宫殿建筑基址的发现,说明它是一处重要的都邑遗址。

15、人殉:

人殉就是在奴隶主死后埋葬时,把活着的人埋进墓室中,成为墓主人的殉葬品。

之所以如此,是由于人们相信生死生活相同的思想。

奴隶主生前享受荣华富贵,死后仍想继续保留荣耀地位,故把大批奴隶随葬,供自己死后到阴间使唤。

在入墓方式上,人殉者身体完整,或活埋,或勒令自杀,或毒死,一般无砍头、腰斩现象。

人殉者身份一般为死者的妻妾、亲信、侍从

二、简答题1、简述二里头文化及其意义答:

是指以河南洛阳偃师二里头遗址一至四期所代表的一类考古学文化遗存,介于中原龙山文化和二里岗文化的一种考古学文化。

主要集中分布在豫西、豫中,首先发现于河南郑州洛达庙遗址,但以二里头遗址最具代表性和典型性,故命名。

二里头遗址和二里头文化成为公认的探索夏文化的关键性研究对象。

二里头文化的陶器以夹砂灰陶和泥质灰陶为主,纹饰以绳纹为主,其聚落包括超大型都邑,区域性中心聚落及中小型村落,建筑则分为大中型夯土台基,地面式建筑和半地穴式房屋等。

显示出社会的高度分化,农业经济粟作与稻作并存,已有高度发达的铸铜、制造玉石器、制陶、制骨等手工业,最令人瞩目的是已掌握了用复合范制造青铜礼器的高超技术。

二里头文化在广泛吸收各地文化因素的基础上,又向周边地区大幅度地施加文化影响,成为东亚大陆最早进入青铜时代的核心文化,奠定了日后“中国”世界的基础。

、简述殷墟及其意义答:

殷墟古称“北蒙”,商代晚期都城遗址。

河2.

南省安阳市,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并为考古学和甲骨文所证实的都城遗址,由殷墟王陵遗址、小屯村殷墟宫殿宗庙遗址、洹北商城遗址等构成。

20c初因发掘甲骨文闻名于世,1928年正式发掘。

出土了大量都城建筑遗址和以甲骨文、青铜器为代表的丰富的文化遗存,系统展现了中国商代晚期辉煌灿烂的青铜文明,确立了殷商社会作为信史的科学地位。

为商周考古确立了可靠的年代学基础,对于上溯早商文化和夏文化起到了基点作用,填补了以郑州二里岗为代表的早商文化和以殷墟为代表的晚商文化之间的空白,从而完善了商代的编年框架。

先后出土有字甲骨约15w片,甲骨文中所记载资料也将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可信历史提前到了商朝,也产生了新的学科——甲骨学。

青铜器出土最多的是妇好墓,还出土了后母戊大方鼎。

洹北商城有高大城墙、威严宫殿,特别是严格的“中轴线”布局,成为数千年来中国历代城市的特征。

3、商晚期和西周早期,青铜器发展的特点答:

商代晚期青铜器种类更加丰富,花纹繁缛,铭文出现并加长,是商代铜器的极盛时期,西周早期的铜器继承了晚商传统。

①青铜礼器有了飞速发展,出现许多新的器形,如三联瓶等,礼器中酒器仍占大多数,以觚、爵为主。

②盛行以鸟兽形象为形③商代晚期青铜器一般都较厚重④纹饰普遍以雷纹为地纹,主体花纹除饕餮纹外,还有夔纹、龙纹、蝉纹等⑤铭文最初多为族徽图像、人名、父祖名;末期铭文多达三四十字,内容多为因受赏而为父辈作器。

⑥晚期的铜器中乐器有铙,兵器有戈、钺、矛、刀、镞、盔等,其中戈的数量最多,形式变化也多,工具有斧、锛、铲、锥、凿等,车马器有辔、辖套等,此外,还发现有铜镜、铜人面.

具和牛头形面具

4、商文化分期答:

商代文化大致可分为两大期:

武丁以前为早商文化即二里岗期文化,武丁至帝辛时期为晚商文化即小屯文化。

①早商文化(二里岗早期文化)

二里岗早期文化以河南郑州二里岗遗址命名,其文化遗存在河南分布最为密集,此外还见于河北、山东、山西、陕西、湖北、安徽以及江西等地。

早商文化本身也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发展过程,可将二里岗期文化分为早、晚两期。

早期以二里岗下层以及南关外中层为代表。

晚期可以郑州二里岗上层、藁城早商遗址、济南大辛庄商代早期层为代表。

②晚商文化(小屯文化)

根据殷墟文化的堆积和甲骨文、金文的断代,一般可将晚商文化分为早、中、晚三期,对应殷墟文化的二至四期,而中、晚期又可合并叙述其特征。

晚商文化早期以“殷墟文化第二期”为代表,绝对年代约为武丁、祖庚、祖甲时代。

晚商文化中期以殷墟文化第三期为代表,晚期以殷墟文化第四期为代表。

三、论述题1、商周时期的陪葬制度

(1)商和西周①商代商周时期随着宗法礼制的形成,在随葬品的多寡及种类上有了较大的差别,逐渐形成了以青铜礼器为核心的随葬制度。

商周时期随葬品等级的差异主要表现在青铜鼎、簋的使用上。

商代鼎就是一种重要的礼器,在一些亚字形、中字形、甲字形大墓中往往随葬有青铜鼎。

如随葬有土鹿方鼎、牛方鼎,司母戊鼎也是出土于一座甲字形大墓中。

②西周西周时期青铜礼器仍作为重要礼器见于大型墓葬之中。

西周早期以后酒器减少,食器增加,常见的礼器有鼎、簋、.

壶、豆、匜,特别是鼎和簋的配置在西周中后期开始有了鼎簋制度。

周代礼制规定:

天子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士三鼎一簋或一鼎。

虽然东周后期诸侯称霸、天子和诸侯都用九鼎、卿用七鼎,但也是随着地位的高低而增减的。

(2)东周①模型明器和模拟人形的出现东周时期随葬制度的一个特点就是模型明器和模拟人形的佣的出现。

最早的模型明器是涂车,即用泥或陶制作的车子模型。

其后出现陶囷、陶灶等。

如在陕西凤翔高庄秦墓中发现陶囷、陶灶和陶车轮等。

最早的佣可能是用茅草扎成的人形,称刍灵,代替活人殉葬,以后改用陶、木制作。

如在山东临淄郎家庄春秋战国之际的1号墓陪葬坑中出土了成组的陶俑,体形很小,高仅10厘米左右;西安南郊战国秦墓中也发现有陶人和马佣;在咸阳战国秦墓中,发现有中国目前最早的骑马佣。

南方的楚墓中则流行木佣,有的绘有彩绘,穿着衣物。

②明器的增多东周以来墓葬中另一个特点是明器逐渐增多。

所谓明器,是专为随葬制作的器物,供死者享用,也可称之为冥器。

从考古发现来看,新石器时代就出现了少量专供随葬用的陶器,如陕西宝鸡北首岭早期墓葬中,有一小部分陶器,不见于居址,但形制都很小,当是明器。

商代就已经有了专门为随葬制作的明器,在河南安阳殷墟墓葬中,曾出土少量铅器,种类有礼器如鼎、簋、觚、爵等,工具如锛、凿、刀、锥等,武器如戈、镞等,这些铅器“质脆薄,制作粗糙,皆为明器”。

东周时期中原诸国的中小型墓葬普遍出现了仿铜陶礼器或铜明器。

陕西春秋战国秦墓随葬品中“时代早,上有一些实用器物。

进入战国,铜器微型化,完全变为明器”。

还有鼎、簋、壶、豆等仿铜陶礼器,当为明器。

2、两周玉器的特点

(1)西周玉器的特点在商代末期,中国玉器工业已经发达到一定程度。

西周玉器承商之艺,并在此基础上向前发展。

目前所出西周玉器主要以周原墓地为代表。

他们在器型、装饰及艺术风格上可以明显的看到对商代玉器艺术格调的因袭:

强调对象的主要特征并加以夸张的表现;造型单纯简练,细部装饰多予省略;用线遒劲流畅,生动自然,一面坡阴线纹的出现与普遍应用;璜的面貌丰富多彩。

总体上给人以简洁明快、潇洒飘逸的美感。

西周时,组玉佩饰形成和发展,这种有秩序的排列组合,体现了玉器等级化、礼仪化的特色,如诸侯之佩玉数量多,形式繁复,展示了他们显赫的地位;动物纹饰造型简练,多作片状,常以粗细阴线来刻画主题,艺术效果较商更加真实生动。

(2)东周玉器的特点①春秋时期春秋玉器以诸侯玉器为主,早期仍继承西周早期做工,但器型更加小巧,纹饰更加细密,盛行夔龙首纹、涡纹等,浅隐起为主。

组玉佩在“玉德”观念指导下,随着原料质地的多样化,组合形式由简到繁,花样翻新。

动物纹饰写实性增强,更加贴近生活,幻想的、神秘的成分减少。

春秋玉器还讲究对称,如成双佩戴的玉虎,后来演化成虎符。

②战国时期战国玉器的代表是湖北随州曾侯乙墓。

曾侯乙墓所出玉器质量更加精湛,纹饰以云纹为主,采用引起、镂空、阴线、单面或双面雕等多种工艺方法。

战国时金玉复合材料也得到运用,体现了战国玉器工艺的创新。

③综述综观春秋、战国两个阶段的玉器,与西周的相比,器型更加繁缛,在装饰上将整体肢解,局部加以抽象化,演变为细密的二方连续或四方连续图案。

北京式古堂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旗下品牌:

北京式古堂教育·文博考研考证网文博考研路上,有我一路相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