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唐诗三百首七言绝句.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723306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38.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编辑唐诗三百首七言绝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编辑唐诗三百首七言绝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编辑唐诗三百首七言绝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编辑唐诗三百首七言绝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编辑唐诗三百首七言绝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编辑唐诗三百首七言绝句.docx

《编辑唐诗三百首七言绝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编辑唐诗三百首七言绝句.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编辑唐诗三百首七言绝句.docx

编辑唐诗三百首七言绝句

唐诗三百首之.卷十、七言绝句

=============================

《回乡偶书》

作者: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催。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注解】:

1、鬓毛摧:

两鬓的头发已经斑白。

【韵译】:

少年时离乡,到老了才回家来;口音没改变,双鬓却已经斑白。

儿童们看见了,没有认识我的;他们笑问:

这客人是从哪里来?

【评析】:

这是一首久客异乡,返回故里的感怀诗。

全诗抒发了山河依旧,人事不同,人生易老,世事沧桑的感慨。

一、二句,诗人置于熟悉而又陌生的故乡环境中,心情难于平静。

首句写数十年久客他乡的事实,次句写自己的“老大”之态,暗寓乡情无限。

三、四句虽写自己,却从儿童方面的感觉着笔,极富生活情趣。

诗的感情自然、逼真,内容虽平淡,人情味却浓足。

语言朴实无华,毫不雕琢,细品诗境,别有一番天地。

全诗在有问无答中作结,哀婉备至,动人心弦,千百年来为人传诵,老少皆知。

=============================

《桃花溪》

作者:

张旭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矾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注解】:

1、飞桥:

高桥。

2、石矶:

河流中露出的石堆。

3、洞:

指《桃花源记》中武陵渔人找到的洞口。

【韵译】:

隐隐看见一座长桥,被野烟隔断;在石屿的西畔,借问打渔的小船。

桃花随着流水,终日地漂流不尽;桃花源洞口,在清溪的哪段哪边?

【评析】:

这是借陶潜《桃花源记》的意境而写的写景诗。

诗由远外落笔,写山谷深幽,迷离恍惚,隔烟朦胧,其境若仙。

然后镜头移近,写桃花流水,渔舟轻泛,问讯渔人,寻找桃源。

诗的构思婉曲,意境若画,有景有情,趣味深远。

蘅塘退士批注:

“四句抵得一篇《桃花源记》。

”这话不无道理。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作者: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注解】:

1、登高:

阴历九月九日重阳节,民间有登高避邪的习俗。

2、茱萸:

一种植物,传说重阳节扎茱萸袋,登高饮菊花酒,可避灾。

【韵译】:

独自流落他乡,长做异地之客,每逢佳节良辰,越发思念眷亲。

遥想今日重阳,兄弟又在登高,他们佩带茱萸,发觉少我一人。

【评析】:

诗写游子思乡怀亲。

诗人一开头便紧急切题,写异乡异土生活的孤独凄然,因而时时怀乡思人,遇到佳节良辰,思念倍加。

接着诗一跃而写远在家乡的兄弟,按照重阳的风俗而登高时,也在怀念自己。

诗意反复跳跃,含蓄深沉,既朴素自然,又曲折有致。

“每逢佳节倍思亲”千百年来,成为游子思念的名言,打动多少游子离人之心。

=============================

《芙蓉楼送辛渐》

作者: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注解】:

1、芙蓉楼:

原址在今江苏省镇江市西北。

2、楚山:

古时吴、楚两地相接,镇江一带也称楚地,故其附近的山也可叫楚山。

【韵译】:

迷蒙的烟雨,连夜洒遍吴地江天;清晨送走你,孤对楚山离愁无限!

朋友呵,洛阳亲友若是问起我来;就说我依然冰心玉壶,坚守信念!

【评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

诗的构思新颖,淡写朋友的离情别绪,重写自己的高风亮节。

首两句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送别时的孤寂之情;后两句自比冰壶,表达自己开郎胸怀和坚强性格。

全诗即景生情,寓情于景,含蓄蕴藉,韵味无穷。

=============================

《闺怨》

作者:

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注解】:

1、凝妆:

盛妆。

2、悔教:

悔使。

【韵译】:

闺阁中的少妇,从来不知忧愁;春来细心打扮,独自登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新绿,心里难受;呵,悔不该叫夫君去觅取封侯。

【评析】:

这是闺怨诗、描写了上流贵妇赏春时心理的变化。

诗的首句,与题意相反,写她“不知愁”:

天真浪漫,富有幻想;二句写她登楼赏春:

带有幼稚无知,成熟稍晚的憨态;三句急转,写忽见柳色而勾起情思:

柳树又绿,夫君未归,时光流逝,春情易失;四句写她的省悟:

悔恨当初怂恿“夫婿觅封侯”的过错。

诗无刻意写怨愁,但怨之深,愁之重,已裸露无余。

=============================

《春宫曲》

作者:

王昌龄

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

平阳歌舞新承宠,帘外春寒赐锦袍。

【注解】:

1、未央:

汉宫殿名,也指唐宫。

2、平阳歌舞:

平阳公主家中的歌女。

【韵译】:

昨夜春风吹开了露井边的桃花,未央宫前殿明月高照一片光华。

平阳公主的歌女新受武帝宠幸,帘外春正寒皇上特把锦袍赐她。

【评析】:

诗写春宫之怨,却无怨语怨字。

作者着力于背面敷粉,以侧面打光的手法,使其明暗清晰。

诗明写新人受宠的情状,暗抒旧人失宠之怨恨。

虚此实彼,言近意远:

似乎无怨,怨至深;似乎无恨,恨至长。

实弦外有音的手法。

=============================

《凉州词》

作者: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注解】:

1、夜光杯:

一种白玉制成的杯子。

【韵译】:

新酿成的葡萄美酒,盛满夜光杯;正想开怀畅饮,马上琵琶声频催。

即使醉倒沙场,请诸君不要见笑;自古男儿出征,有几人活着归回?

【评析】:

诗是咏边寒情景之名曲。

全诗写艰苦荒凉的边塞的一次盛宴,描摹了征人们开怀痛饮、尽情酣醉的场面。

首句用语绚丽优美,音调清越悦耳,显出盛宴的豪华气派;一句用“欲饮”两字,进一层极写热烈场面,酒宴外加音乐,着意渲染气氛。

三、四句极写征人互相斟酌劝饮,尽情尽致,乐而忘忧,豪放旷达。

这两句,蘅塘退士评曰:

“作旷达语,倍觉悲痛。

”历来评注家也都以为悲凉感伤,厌恶征战。

清代施补华的《岘佣说诗》评说:

“作悲伤语读便浅,作谐谑语读便妙。

在学人领悟。

”从内容看,无厌恶戎马生涯之语,无哀叹生命不保之意,无非难征战痛苦之情,谓是悲凉感伤,似乎勉强。

施补华的话有其深度。

千古名绝,众论殊多,见仁见智,学人自悟。

=============================

《送孟浩然之广陵》

作者: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注解】:

1、黄鹤楼:

建在湖北武昌西边的黄鹤矶上,下面就是长江。

2、烟花:

指暮春浓艳的景色。

3、碧空尽:

指船消失在水与蓝天相接的地方。

【韵译】:

老朋友孟浩然,辞别西楚的黄鹤楼;阳春三月烟花如海,他去游历扬州。

一叶孤舟,远远地消失在碧空尽头;只见浩浩荡荡的长江,向天际奔流!

【评析】:

这是送别诗,寓离情于写景。

首句点出送别的地点:

一代名胜黄鹤楼;二句写送别的时间与去向:

“烟花三月”的春色和东南形胜的“扬州”;三、四句,写送别的场景:

目送孤帆远去;只留一江春水。

诗以绚丽斑驳的烟花春色和浩瀚无边的长江为背景,极尽渲染之能事,绘出了一幅意境开阔,情丝不绝,色彩明快,风流倜傥的诗人送别画。

“烟花三月下扬州”,蘅塘退士评曰:

“千古丽句”。

在理。

=============================

《早发白帝城》

作者: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注解】:

1、白帝:

今四川省奉节

2、江陵:

今湖北省江宁县。

县。

3、一日还:

一天就可以到达。

【韵译】:

清晨,我告别高入云霄的白帝城;江陵远在千里,船行只一日时间。

两岸猿声,还在耳边不停地啼叫;不知不觉,轻舟已穿过万重青山。

【评析】:

诗是写景的。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诗人流放夜郎,行至白帝遇赦,乘舟东还江陵时而作此诗。

诗意在描摹自白帝至江陵一段长江,水急流速,舟行若飞的情况。

首句写白帝城之高;二句写江陵路遥,舟行迅速;三句以山影猿声烘托行舟飞进;四句写行舟轻如无物,点明水势如泻。

全诗锋棱挺拔,一泻直下,快船快意,令人神远。

难怪乎明人杨慎赞曰:

“惊风雨而泣鬼神矣!

=============================

《逢入京使》

作者: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注解】:

1、故园:

指长安,作者在长安有别墅。

2、龙钟:

这里是沾湿的意思。

3、凭:

托。

【韵译】:

回头东望故园千里,路途遥远迷漫;满面龙钟两袖淋漓,涕泪依然不干。

途中与君马上邂逅,修书却无纸笔;唯有托你捎个口信,回家报个平安。

【评析】:

诗写游客邂逅京使,托他捎带口信回家的情境。

诗来自生活,反映生活,信手写去,不事雕琢,亲切不味,真挚感人。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是生活中常见之事,一经艺术提炼概括,多么典雅感人,富有生气!

=============================

《江南逢李龟年》

作者: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注解】:

1、李龟年:

唐代著名的音乐家,受唐玄宗赏识,后流落江南。

2、歧王:

唐玄宗的弟弟李范,他被封为歧王。

3、崔九:

就是崔涤,当时担任殿中监。

【韵译】:

当年在岐王宅里,常常见到你的演出;在崔九堂前,也曾多次欣赏你的艺术。

没有想到,在这风景一派大好的江南;正是落花时节,能巧遇你这位老相熟。

【评析】:

诗是感伤世态炎凉的。

李龟年是开元初年的著名歌手,常在贵族豪门歌唱。

杜甫少年时才华卓著,常出入于岐王李范和秘书监崔涤的门庭,得以欣赏李龟年的歌唱艺术。

诗的开首二句是追忆昔日与李龟年的接触,寄寓诗人对开元初年鼎盛的眷怀;后两句是对国事凋零,艺人颠沛流离的感慨。

仅仅四句却概括了整个开元时期的时代沧桑,人生巨变。

语极平淡,内涵却无限丰满。

蘅塘退士评为:

“少陵七绝,此为压

卷。

=============================

《滁州西涧》

作者: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注解】:

1、滁州:

在今安徽滁县以西。

2、西涧:

在滁县城西,俗名称上马河。

3、幽草:

幽谷里的小草。

【韵译】:

我怜爱生长在涧边的幽草,涧上有黄鹂在深林中啼叫。

春潮伴着夜雨急急地涌来,渡口无人船只随波浪横漂。

【评析】:

这是写景诗的名篇,描写春游滁州西涧赏景和晚潮带雨的野渡所见。

首二句写春景、爱幽草而轻黄鹂,以喻乐守节,而嫉高媚;后二句写带雨春潮之急,和水急舟横的景象,蕴含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可奈何之忧伤。

全诗表露了恬淡的胸襟和忧伤之情怀。

=============================

《枫桥夜泊》

作者: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注解】:

1、渔火:

渔船上的灯火。

2、姑苏:

今江苏省苏州市。

3、寒山寺:

苏州枫桥附近的寺院。

【韵译】:

明月西落秋霜满天,几声乌啼山前;江上渔火映红枫树,愁绪搅我难眠。

呵,苏州城外那闻名海内的寒山寺;夜半钟声,漫悠悠地飘到我的船边。

【评析】:

这是记叙夜泊枫桥的景象和感受的诗。

首句写所见(月落),所闻(乌啼),所感(霜满天);二句描绘枫桥附近的景色和愁寂的心情;三、四句写客船卧听古刹钟声。

平凡的桥,平凡的树,平凡的水,平凡的寺,平凡的钟,经过诗人艺术的再创造,就构成了一幅情味隽永幽静诱人的江南水乡的夜景图,成为流传古今的名作、名胜。

此诗自从欧阳修说了“三更不是打钟时”之后,议论颇多。

其实寒山寺夜半鸣钟却是事实,直到宋化仍然。

宋人孙觌的《过枫桥寺》诗:

“白首重来一梦中,青山不改旧时容。

乌啼月落桥边寺,倚枕犹闻半夜钟。

”即可为证。

张继大概也以夜半鸣钟为异,故有“夜半钟声”一句。

今人或以为“乌啼”乃寒山寺以西有“乌啼山”,非指“乌鸦啼叫。

”“愁眠”乃寒山寺以南的“愁眠山”,非指“忧愁难眠”。

殊不知“乌啼山”与“愁眠山”,却是因张继诗而得名。

孙觌的“乌啼月落桥边寺”句中的“乌啼”,即是明显指“乌啼山”。

=============================

《寒食》

作者:

韩翎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注解】:

1、寒食:

每年冬至以后的一百零五天,大概是清明节的前两天为寒食节。

据左传所

载,晋文公火烧森林求介之推,没想到他却抱着大树活活被烧死,晋国人为了

悼念他,每年的这一天禁火,只吃冷食,所以称寒食。

2、御柳:

皇帝御花园里的柳树。

3、传蜡烛:

虽然寒食节禁火,但公侯之家受赐可以点蜡烛。

4、五侯:

后汉桓帝在一天之中封了五个得宠的宦官为侯,世称五侯。

【韵译】:

春天,长安城处处飘飞着落花;寒食节,东风把御园柳枝吹斜。

黄昏时,宫中传出御赐的烛火,轻烟散入了,新封的王侯之家。

【评析】:

这是一首讽刺诗。

寒食节禁火,然而受宠的宦者,却得到皇帝的特赐火烛,享有特权。

诗是讥讽宦者的得宠。

因此,蘅塘退士批注:

“唐代宦者之盛,不减于桓灵。

诗比讽深远。

”首二句写仲春景色;后二句暗寓讽喻之情。

诗不直接讽刺,而只描摹生活上的特权阶层,含隐巧妙,入木三分。

据唐代孟所撰的《事诗》说:

这首诗颇为唐德宗赏识,御批提拔韩为驾部郎中知制诰的要职。

当时江淮刺史也名叫韩翎,又以同名同进。

德宗便亲书“春城无处不飞花”全诗,并批道“与此韩翎”,成为一时佳话,流传天下。

=============================

《月夜》

作者:

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注解】:

1、阑干:

纵横的意思。

【韵译】:

夜半更深明月西挂照亮半边人家,北斗七星横卧南斗六星也已倾斜。

今夜我忽然感到春天的温暖气息,还听得春虫叫声穿透绿色的窗纱。

【评析】:

诗是抒写感受大自然物候变化的,清新而有情致。

这类诗是诗人对外界自然事物、气候加以精细体察而萌发于心的一种敏感、灵感凝成的景象。

诗的首二句是写仰望,寥廓天宇,月色空明,星斗阑干,暗隐时辰流转;后二句是写俯视,大地静谧,夜寒料峭,虫声新透,感知春之信息。

构思新颖别致,不落窠臼,用语清丽细腻,妙然生趣。

=============================

《春怨》

作者:

刘方平

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注解】:

1、金屋:

原指汉武帝少时欲金屋藏阿娇事。

这里指妃嫔所住的华丽宫室。

【韵译】:

纱窗外的阳光淡去,黄昏渐渐降临;锁闭华屋,无人看见我悲哀的泪痕。

庭院空旷寂寞,春天景色行将逝尽;梨花飘落满地,无情无绪把门关紧。

【评析】:

这首宫怨诗,意在写宫人色衰失宠而生怨思的。

起句写时间:

黄昏,渲染凄凉气氛;二句写人物:

宫人,幽闭金屋伤心落泪;三句写环境:

满庭空寂,春色迟暮,衬托衰落难堪;四句写心情:

以落花映心境,凄凄惨惨戚戚。

重叠渲染,反复勾勒,深曲委婉,味中有味。

=============================

《征人怨》

作者: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注解】:

1、金河:

现内蒙古自治区内。

2、三春:

春季。

3、青冢:

汉代王昭君的坟墓,在内蒙古自治区。

4、黑山:

在内蒙古自治区。

【韵译】:

去年去驻金河今年来守玉门关,天天只有马鞭和大刀与我作伴。

阳春三月下白雪回到昭君墓地,我走过万里黄河又绕过了黑山。

【评析】:

这首诗意在写征夫长期守边,东西辗转不能还乡的怨情。

诗的首句写守边时间延续,地点转换;二句写天天战争不息,生活单调凄苦;三句写边塞气候恶劣,暗隐生还无望(归青冢);四句写边塞形胜,点明生涯之不定。

以怨为题,却无一“怨”字,用叠字和名词,浑成对偶反复,回肠荡气,虽无“怨”字,怨情自生。

=============================

《宫词》

作者:

顾况

玉楼天半起笙歌,风送宫嫔笑语和。

月殿影开闻夜漏,水晶帘卷近秋河。

【注解】:

1、闻夜漏:

这里指夜深。

【韵译】:

高入云天的玉楼,奏起阵阵笙歌;随风飘来宫嫔的笑语,与它伴和。

月宫影移,只听得夜漏单调嘀嗒;卷起水晶帘来,我似乎靠近银河。

【评析】:

这首宫怨诗,与其他宫怨诗的不同处,是采用对比的手法。

前二句写听到玉楼笙歌笑语;后二句写自己锁闭幽宫的孤凄冷落。

如此相形比作,即使不言怨情,而怨情早已显露。

=============================

《夜上受降城闻笛》

作者:

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注解】:

1、回乐峰:

唐代有回乐县,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县西南。

回乐峰即当地的山峰。

2、受降城:

唐代有东、中、西三座受降城,都在内蒙古自治区境内。

3、芦管:

笛子。

【韵译】:

回乐峰前的沙地白得象雪,受降城外的月色有如秋霜。

不知何处吹起凄凉的芦管,一夜间征人个个眺望故乡。

【评析】:

诗意在抒写边防将士之乡情。

前二句写月下边塞的景色;三句写声音,闻见芦管悲声;四句写心中感受,芦笛能动征人回乡之望。

全诗把景色、声音,感受融为一体,意境浑成。

《唐诗纪事》说这首诗在当时便被度曲入画。

仔细体味全诗意境,确也是谱歌作画的佳品。

=============================

《乌衣巷》

作者: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注解】:

1、乌衣巷:

南京,晋朝王导、谢安两大家族居住此地,其弟子都穿乌衣,因此得名。

2、朱雀桥:

今江苏省江宁县,横跨淮河。

【韵译】:

朱雀桥边冷落荒凉长满野草野花,乌衣巷口断壁残垣正是夕阳西斜。

晋代时王导谢安两家的堂前紫燕,而今筑巢却飞入寻常老百姓之家。

【评析】:

这是一首怀古诗。

凭吊东晋时南京秦淮河上朱雀桥和南岸的乌衣巷的繁华鼎盛,而今野草丛生,荒凉残照。

感慨沧海桑田,人生多变。

以燕栖旧巢唤起人们想象,含而不露;以“野草花”、“夕阳斜”涂抹背景,美而不俗。

语虽极浅,味却无限。

施补华的《岘佣说诗》评这首诗的三、四句时说:

“若作燕子他去,便呆。

盖燕子仍入此堂,王谢零落,已化作寻常百姓矣。

如此则感慨无穷,用笔极曲。

这首诗据说博得白居易“掉头苦吟,叹赏良久。

”自有其深意所在。

=============================

《春词》

作者:

刘禹锡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

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注解】:

1、宜面:

脂粉和脸色很匀称。

2、蜻蜓句:

暗指头上之香。

【韵译】:

宫女打扮脂粉匀称,走下红楼;春光虽好独锁深院,怎不怨愁?

来到庭中点数花朵,遣恨消忧;蜻蜓飞来,停在她的玉簪上头!

【评析】:

这首宫怨诗,是写宫女新妆虽好,却无人见赏。

首句写粉脂宜面,新妆初成,艳丽妩媚,希冀宠幸;二句写柳绿花红,良辰美景,却独锁深院,满目生愁;三句写无端烦恼,凝聚心头,只好数花解闷;四句写凝神伫立,人花相映,蜻蜓作伴,倍显冷落。

层层叠叠,婉曲新颖。

写宫女形象,丰韵多姿,妩媚动人;写孤凄幽怨,委婉含情,得之于神。

=============================

《后宫词》

作者:

白居易

泪湿罗巾梦不成,夜深前殿按歌声。

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熏笼坐到明。

【注解】:

1、泪湿:

犹湿透。

2、恩:

指皇帝对她的恩爱。

3、熏笼:

薰香炉子上罩的竹笼。

【韵译】:

泪水湿透罗巾,好梦却难做成;深夜,前殿传来有节奏的歌声。

红颜尚未衰减,恩宠却已断绝;她独倚着熏笼,一直坐待天明。

【评析】:

诗是代宫人所作的怨词。

首句写夜来不寐,梦想君王临幸;二句写忽闻前殿歌声,君王来幸无望;三句写红颜犹在,君恩已断之苦;四句写再幻想君王可能来幸,于是斜倚熏笼,坐待至天明,终成泡影。

语言明快自然,感情真挚而多层次,细腻地刻划了失宠宫女千回百转的心理状态。

=============================

《赠内人》

作者:

张祜

禁门宫树月痕过,媚眼惟看宿鹭巢。

斜拔玉钗灯影畔,剔开红焰救飞蛾。

【注解】:

1、禁门:

宫门。

2、红焰:

指灯芯。

【韵译】:

暗淡的月光移过宫门和树木,明眸媚眼只看那宿鹭的巢窠。

孤灯斜影看她偏头拔下玉钗,挑开烛芯的红焰救出了飞蛾。

【评析】:

诗意在写宫女静夜的孤寂无聊;先写宫门森严,时光飞逝;次写丽质不宠,艳羡宿鹭;再写斜拔玉钗,丰姿袅娜;最后写剔焰救蛾,使其重生。

虽是无意,却颇有情。

有感于自身深锁宫禁,恰如飞蛾扑焰,大有怜蛾自怜的情感。

全诗造意深曲,耐人寻味。

=============================

《集灵台•其一》

作者:

张祜

日光斜照集灵台,红树花迎晓露开。

昨夜上皇新授箓,太真含笑入帘来。

【注解】:

1、太真:

杨贵妃为女道士时号太真,住内太真宫。

【韵译】:

旭日光辉斜照华清宫旁的集灵台,树上红花一朵朵地迎着朝露绽开。

昨夜玄宗刚在这里为杨玉环授,太真满面笑容地进入珠帘受宠来。

【评析】:

这两首诗是讽刺杨玉环姊妹的专宠。

第一首讽杨玉环的轻薄。

杨玉环原系玄宗十八子寿王瑁的妃子,玄宗召入禁中为女官,号太真,后来大加宠幸,进而册封为贵妃。

集灵台是清静祀神所在,诗人指出玄宗不该在这里行道教授给秘文仪式。

并指出贵妃在这时“含笑”入内,自愿为女道士,配合默契,掩人耳目,足见其轻薄风骚。

=============================

《集灵台•其二》

作者:

张祜

虢国夫人承主恩,平明骑马入宫门。

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峨眉朝至尊。

【注解】:

1、虢国夫人:

杨贵妃三姊的封号。

2、平明:

天刚亮时。

【韵译】:

虢国夫人受到皇上的宠恩,大清早就骑马进入了宫门。

只嫌脂粉会玷污她的美艳,淡描蛾眉就进去朝见至尊。

【评析】:

第二首讽虢国夫人的骄纵风骚。

虢国夫人是杨玉环的三姊,嫁给裴家,是当时名声极坏的人。

她并非“后妃”,却“承主恩”,而且“骑马入宫”“朝至尊”。

自恃美艳,不施脂粉,足见她的轻佻,也可见玄宗的昏庸。

这两首诗语言颇为含蓄,看似是褒,实则是贬,讽刺深刻,入木三分。

=============================

《题金陵渡》

作者:

张祜

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州。

【注解】:

1、金陵:

南京。

2、津渡:

渡口。

3、瓜州:

今江苏邗江县南边。

【韵译】:

在镇江附近金陵渡口的小山楼,我一夜不能入眠心中自有忧愁。

月光西斜的时候江潮刚刚退落,隔岸几点星火闪烁可能是瓜州?

【评析】:

诗写偶见的江上清丽夜色。

首句点题,次句抒发感慨;三、四句写因怀愁而难眠,推窗远望,斜月朦胧,江潮初落,隔江瓜州,星火闪烁。

全诗画面清丽宜人,但却难免有孤寂之感。

有人认为这首诗是作者至京求官不遂后所作,寄寓怀才不遇落拓失意之情。

有人以为是写乡愁情思的。

寄愁是真,但什么愁?

愁什么?

也确实难断。

我们暂且欣赏这清美宁静的夜景吧。

=============================

《宫词》

作者:

朱庆余

寂寂花时闭院门,美人相并立琼轩。

含情欲说宫中事,鹦鹉前头不敢言。

【注解】:

1、琼轩:

对廊台的美称。

【韵译】:

百花盛开,宫院却寂寂地紧闭大门;俏丽宫女,相依相并伫立廊下赏春。

满怀幽情,都想谈谈宫中忧愁的事,鹦鹉面前,谁也不敢吐露自己苦闷。

【评析】:

这首宫怨诗,构思独特,新辟蹊径。

一般宫怨诗,主人公是一位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