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说课稿.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720653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0.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说课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说课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说课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说课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说课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说课稿.docx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说课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说课稿.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说课稿.docx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说课稿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说课稿

  篇一:

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说课稿

  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识记: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要内容、新经济政策的主要要点;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

  

(2)理解苏俄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历史原因、新经济政策实施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以及斯大林模式形成的历史条件;

  (3)探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对苏俄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及对当代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借鉴意义。

  (4)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客观分析斯大林模式的历史作用及弊端。

  2、过程与方法:

  

(1)在师生对话中,自然而然地提出问题,通过循循诱导,重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2)通过历史比较,引导学生探究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不同,从而了解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任何一种经济体制的确立,都必须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都要跟社会的发展不断调整。

  

(2)改革是社会主义不断完善和保持自身活力的重要手段。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及利弊;难点: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如何评价斯大林模式。

  ★教材分析:

  教材从三个方面阐述了俄国十月革命后,苏俄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进行的艰苦探索,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到斯大林模式的形成,不仅使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得到了巩固,而且使苏联迅速从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强大的工业国,但与此同时,斯大林模式在实践过程中,其弊端也日益暴露,最终阻碍了苏联经济的发展。

  ★教学过程及要点:

  导入新课: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背景:

国内外敌对势力企图颠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十月革命后,英、法、美、日等资本主义国家从北、东、南三个方向出兵苏维埃俄国,并支持俄国国内的反革命势力,企图颠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战争爆发后,苏维埃政权控制的地区仅占全国面积的1/4,粮食和煤炭的主要产地都在敌对势力的控制之下,粮食等物资极度匮乏。

在这种特殊的形势下,苏维埃政府在经济领域采取一系列非常措施,史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教学时请教师组织学生看影片片段,使学生能够比较直观地感受苏俄艰难困苦的国内战争环境,从而理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苏维埃政府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为适应国内战争的需要而采取的非常措施。

  2、内容:

1918年9月,苏维埃政府宣布国家进入战时轨道,提出“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战胜

  敌人”的口号,开始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9年形成特殊经济体制,1920年这种经济体制进一步强化。

其主要内容包括:

  ①实行余粮收集制,农民必须按国家规定的价格和数量交售粮食和其他农产品;

  ②全面推行工业国有化:

国家不仅将大型企业,也将中小企业收归国有,国家通过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及其下属的各总管理局,对工业产品的生产和分配实行严格的集中领导;

  ③取消自由贸易,实行粮食和日用工业品的配给制;

  ④实行普遍劳动义务制。

  这些政策是在战争年代,为了保证战时物资供应而实行的应急措施,它所规定的生产资料公有、取消商品贸易和货币流通、实行劳动义务制,与马克思描述的共产主义社会非常接近,兼有“战时”和“共产主义”两种特点,因此被称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余粮收集制,教材分析了它的弊端和效果;工业国有化政策,分配政策,取消自由贸易实行严格的配给制;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贯彻“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

  3、作用及评价:

  ①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粉碎敌人三次大规模武装进攻,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②损害了农民的利益,不利于生产的发展,违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建议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学思之窗提供的材料,抓住列宁引言中的关键词“战争条件”和“基本正确”进行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实事求是地评价它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进而说明在国内战争结束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消极影响日益严重,以列宁为首的布尔维克党领导人不得不正视现实,调整自己的经济政策。

  二、新经济政策:

  1、背景:

1920年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继续执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经济危机:

连年战争使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战争使2000多万人丧生,农业生产直线下降,1920年的粮食产量只及战前1913年的一半。

日用物品严重缺乏,粮食和原材料的短缺使多数工厂无法开工,1920年的工业产值只及战前的13.8%。

  政治危机:

经济困难引起政治危机。

生活的困苦引发人民的不满情绪,广大农民、工人对继续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满,特别是农民强烈反对余粮收集制,要求经营自由和贸易自由。

在彼得格勒、莫斯科等城市爆发工人罢工和抗议游行,在乌克兰、顿河流域、西伯利亚等地区,农民暴动频繁发生。

一直是布尔维克党可靠基地的喀琅施塔得驻军发生反政府兵变。

叛乱虽然被平息,但形势的危急使苏维埃政权不得不思考克服危机的办法。

  2、实施:

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根据列宁的报告,通过了的决议,标志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的过渡。

  3、内容:

  ①农业:

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粮食税额比余粮收集额低,税后余粮归自己支配,还可把余粮在市场上自由买卖或换需要的工业品,允许农民个体地经营自己的经济,允许市场的存在,这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②工业:

解除大部分小企业和一部分中型企业的国有化,允许私人开办小企业,对于国家暂无力经营的矿产、森林、油田等,政府以租让的方式让外国资本家经营。

这项措施有利于苏俄利用外国的资金和技术,恢复和发展本国工业。

列宁对美国青年企业家哈默说:

“我们真正需要的是美国的资本和技术,这样就可以让我们的车轮再次转动起来。

  ③商业:

允许自由贸易,恢复商品交换和货币流通,促进了市场繁荣。

  ④分配:

废除平均主义的实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分配。

  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不同之处:

“战时共产主义”的特点是用强制性经济统制手

  段来管理经济,违背经济发展规律;而新经济政策则是利用市场和货币关系来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是在以公有制为主导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

  新经济政策的实质就是苏维埃掌握国家经济命脉的条件下,利用市场商品货币关系与资本主义,来提高生产力和巩固工农联盟,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建成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新经济政策是对小农经济占主要形式的情势下解决过渡时期经济发展的长期性战略政策。

  4、作用:

  ①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满足广大农民、工人的经济要求,调动他们的生产积极性,稳定社会秩序,消除了政治危机,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②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到1925年,苏俄的粮食作物产量超过战前(1913年)的水平。

  ③它探索了一条在小生产占优势的国家向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是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与实践的探索和创新。

  合作探究比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三、斯大林模式:

  1、背景:

苏联的成立(1922年12月)、斯大林领导地位逐步确立和新经济政策被逐渐

  取消。

  苏联的成立:

1922年12月30日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首次苏维埃代表大会在莫斯科召开。

斯大林在会上作关于成立苏联的报告。

列宁因病未出席大会,被推为大会的名誉主席。

大会通过了苏联成立宣言。

当时加入苏联的有俄罗斯、南高加索、乌克兰和自俄罗斯等4个加盟共和国。

  1925年,中亚地区新建的土库曼和乌兹别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加入。

  1929年,由于原属乌兹别克共和国的塔吉克自治共和国的经济迅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被升格为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于1931年成为苏联的第七个成员国。

  1936年苏联新宪法对加盟共和国的条件作了具体规定,根据新宪法,俄罗斯联邦的哈萨克自治共和国及吉尔吉斯自治共和国,南高加索联邦中的格鲁吉亚、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都符合了加盟共和国的条件。

上述五国于1936年12月5日新宪法生效之日,成为苏联的加盟共和国。

南高加索联邦建制被取消。

苏联的加盟共和国由7个发展到11个。

  二次大战爆发后,为了防御德国。

早在德波战争期间,苏联即着手建立一条从波罗的海到黑海之间防备德国进攻的所谓东方战线,企图通过扩大西部疆域加强防御德国侵略的战略地位。

1939年11月苏联入侵芬兰。

翌年3月苏芬和约将列宁格勒附近苏联国境线向北推移150千米,苏联将获取的万平方千米领土并入俄罗斯联邦卡累利阿自治共和国,又将卡累利阿自治共和国升格为卡累利阿--芬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然后接收为第12个加盟共和国。

  1940年6月,苏联以立陶宛政府违反苏立互助公约,与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组成反苏军事联盟为由,出兵占领波罗的海沿岸3国。

8月初,三国被迫加入苏联。

斯大林对当地民族不满者采取了罕见的“集体惩罚”措施,或流放或驱赶到国外,受害者达数十万人。

苏联的加盟共和国由此从12个发展到15个。

但此后数十年波罗的海沿岸三国始终存在谋求脱离苏联独立的斗争,使历代苏联领导人不安。

它们在戈尔巴乔夫时期率先独立绝非偶然。

  1940年6月,苏联以国际形势要求用最快速度解决历史遗留的领土问题为由,出兵占领罗马尼亚管辖的比萨拉比亚和北布科维纳。

后将比萨拉比亚并入1924年建立的摩尔达维亚自治共和国,从而建立摩尔达维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成为苏联的第16个加盟共和国。

1956年,苏联政府以“以卡累利阿--芬兰共和国形式出现的我们共和国的目前结构已不符合居民人口的民族构成”为根据,将其降格并入俄罗斯联邦。

这一行动不仅损害了卡累利亚民族的自主权,而且在其他少数民族中造成了很不良的影响。

其他民族担心会在某个时候遭到和卡累利亚族同样的命运,从而增强了它们对联盟中央的离心倾向。

至此,苏联加盟共和国的数量固定为15个。

  斯大林领导地位逐步确立:

1922年12月中旬列宁中风瘫痪。

1923年3月列宁再次中风丧失语言能力。

1924年l月21日下午5时30分,列宁的病势突然加重,进人昏迷状态,经抢救无效于当天下午6时50分逝世。

列宁的逝世在国内外引起很大震动,为了表示对列宁的怀念,俄共(布)中央决定将彼得格勒改名为列宁格勒,并将列宁的遗体永久保存,安放在莫斯科红场的列宁墓中供人瞻仰。

  列宁逝世后,苏联领导层的斗争进一步趋于激化。

l924年5月召开的俄共(布)第十三次代表大会批准了党的第十三次代表会议决议,会议前夕举行的中央全会在宣读克鲁普斯卡妮移交的列宁的同时,决定不按照列宁的建议撤换斯大林,而是再次选举斯大林担任党的总书记。

  1925年l月26日,苏维埃中央执委会主席团解除托洛茨基陆海军人民委员和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的职务。

接下来,斯大林与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的矛盾开始凸现。

1925年4月召开了俄共(布)第十四次代表会议,决定继续按照新经济政策的方针进一步放宽农村政策。

会后,加米涅夫和季诺维也夫表示了对党的方针、政策的不同看法,认为新经济政策可能助长忽视富农危险的倾向,并导致党的蜕化。

他们也不同意斯大林在会议报告中提出的可以在一国范围内建设社会主义的论点。

同年10月召开的中央全会上,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索柯里尼柯夫、克鲁普斯卡妮联名致信党中央,正式亮出自己的观点,要求重新讨论党的方针政策,这一行动被认为形成了”新反对派”。

”新反对派’与斯大林为首的中央主流派的斗争在1925年12月举行的党的十四大上全面展开。

斯大林在会上作了中央委员会的政治报告,支持”新反对派”的列宁格勒代表团不赞成这个报告,他们推举季诺维也夫向大会作副报告,于是,会上出现了激烈的争论。

  十四大后,托洛茨基和”新反对派”逐步接近,形成了反斯大林的政治联盟(通称”托季联盟’,)。

1926年7月召开的联共(布)中央联席会议上,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等13名反对派分子联合发表声明,对党内外重大问题表达自己的政治主张,这份声明被认为是托季联盟的政治纲领。

斯大林和联共(布)中央对托季联盟的活动进行了严厉打击,在这次会议上,季诺维也夫被解除政治局委员和共产国际的领导职务。

接着,10月中央全会决定,解除托洛茨基的政治局委员和加米涅夫的政治局候补委员职务,并对其他反对派分子提出了警告。

  11月7日,托季联盟的一些支持者借十月革命纪念日在莫斯科和列宁格勒举行反斯大林的游行示威,此举立即被指控为反党政治事件。

11月14日,中央联席全会决定,把托洛茨基和季诺维也夫开除出党。

随后,对其他反对派分子也采取了严厉的组织措施。

1927年12月召开的联共(布)第十五次代表大会通过决议,凡参加反对派和宣传其观点的人都不能留在党内。

按此精神,大会决定把加米涅夫、皮达可夫等75名托季联盟的骨干分子开除出党。

至此,列宁逝世后爆发的党内斗争暂告一段落,斯大林确立了自己在党和国家领导层中的最高地位。

  为了防止被打倒的反对派东山再起,斯大林对最危险的对手托洛茨基采取了专政手段,1928年1月,托洛茨基被流放到中亚的阿拉木图,1929年1月,苏联政府宣布将托洛茨基驱逐出境,1940年8月,托洛茨基在流亡地墨西哥遇刺身亡。

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皮达可夫等其他反对派分子在向党中央承认错误后,于1928-1929年间陆续恢复了党籍。

但不久之后,他们全都在30年代的”大清洗”中遭到镇压。

  2、表现:

  ①优先发展重工业;

  备课资料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与优先发展重工业方针

  优先发展重工业,是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

这一方针的确定,不仅对苏联,而且对其它一些国家也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十月革命前,俄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

工业产品只占国家全部产品的l/3,农业产品则占国家全部产品的2/3。

1914年沙俄的工业产品只占世界工业产量的2.46%。

如果按人口平均计算,当时俄国的工业产品产量和落后的西班牙不相上下。

俄国不仅在经济技术上要依赖于工业发展的资本主义国家,而且还要从国外输入大量的机械设备等。

一战后,1920年,工业产品只有战前的14%,农业状况更加严重,其产量只及战前的60%。

  列宁在这一著作和他的合作社计划中,在阐明建设社会主义的计划时,都强调要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1925年12月,在苏联共产党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上,斯大林代表党中央提出了必须把国家变为经济上不依赖于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国的迫切任务。

他强调指出:

?

把我国从农业国变成能自力生产必需的装备的工业国,——这就是我们总路线的实质和基础?

第十四次党的代表大会,批准了党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方针。

  在整个社会主义工业化实施的过程中,苏联党和政府,正是遵循这一方针,规划着社会主义建设的蓝图。

在计划中规定的重工业增长指标都是较高的。

比如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中重工业与轻工业的发展速度之比为:

1,即重工业增长241%,轻工业则增长130%,以后尽管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种种困难和阻力,产生各种错误和问题,但以优先发展重工业为方针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还是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工业化开始的头两年,工业中的社会主义部分,从1924—1925年的81%增长到1926—1927年的86%。

第一个五年计划执行到1932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同1913年相比增加近二倍,工业产量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由五年计划初的48%增加到1932年的70%,制造生产资料的工业比重,从1928年的43%上升到1932年的%。

同资本主义国家相比,就工业发展速度来讲,苏联已占世界第一位;就工业产量来说,苏联已上升到世界第二位。

第二个五年计划执行的结果同样地取得了很大成绩。

到1937年,工业总产值比1932年增加了倍,比1913年几乎增加了五倍。

重工业在全部:

工业中占%。

和资本主义世界相比,1937年资本主义世界:

工业产量比1913年增长%,而苏联在同一时期则增长了倍,比资本主义世界发展速度快了倍。

  两个五年计划的完成,和第三个五年计划头两年计划的实施,在苏联已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1940

  篇二:

第20课说课教案(人教版必修2)

  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识记: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要内容、新经济政策的主要要点;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

  

(2)理解苏俄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历史原因、新经济政策实施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以及斯大林模式形成的历史条件;

  (3)探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对苏俄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及对当代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借鉴意义。

  (4)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客观分析斯大林模式的历史作用及弊端。

  2、过程与方法:

  

(1)在师生对话中,自然而然地提出问题,通过循循诱导,重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2)通过历史比较,引导学生探究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不同,从而了解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任何一种经济体制的确立,都必须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都要跟社会的发展不断调整。

  

(2)改革是社会主义不断完善和保持自身活力的重要手段。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及利弊;难点: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如何评价斯大林模式。

教材分析:

  教材从三个方面阐述了俄国十月革命后,苏俄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进行的艰苦探索,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到斯大林模式的形成,不仅使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得到了巩固,而且使苏联迅速从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强大的工业国,但与此同时,斯大林模式在实践过程中,其弊端也日益暴露,最终阻碍了苏联经济的发展。

  教学过程及要点:

  导入新课: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背景:

国内外敌对势力企图颠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十月革命后,英、法、美、日等资本主义国家从北、东、南三个方向出兵苏维埃俄国,并支持俄国国内的反革命势力,企图颠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战争爆发后,苏维埃政权控制的地区仅占全国面积的1/4,粮食和煤炭的主要产地都在敌对势力的控制之下,粮食等物资极度匮乏。

在这种特殊的形势下,苏维埃政府在经济领域采取一系列非常措施,史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教学时请教师组织学生看影片片段,使学生能够比较直观地感受苏俄艰难困苦的国内战争环境,从而理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苏维埃政府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为适应国内战争的需要而采取的非常措施。

  2、内容:

1918年9月,苏维埃政府宣布国家进入战时轨道,提出“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战胜敌人”的口号,开始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9年形成特殊经济体制,1920年这种经济体制进一步强化。

其主要内容包括:

  ①实行余粮收集制,农民必须按国家规定的价格和数量交售粮食和其他农产品;②全面推行工业国有化:

国家不仅将大型企业,也将中小企业收归国有,国家通过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及其下属的各总管理局,对工业产品的生产和分配实行严格的集中领导;

  ③取消自由贸易,实行粮食和日用工业品的配给制;

  ④实行普遍劳动义务制。

  这些政策是在战争年代,为了保证战时物资供应而实行的应急措施,它所规定的生产资料公有、取消商品贸易和货币流通、实行劳动义务制,与马克思描述的共产主义社会非常接近,兼有“战时”和“共产主义”两种特点,因此被称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余粮收集制,教材分析了它的弊端和效果;工业国有化政策,分配政策,取消自由贸易实行严格的配给制;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贯彻“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

  3、作用及评价:

  ①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粉碎敌人三次大规模武装进攻,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②损害了农民的利益,不利于生产的发展,违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建议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学思之窗提供的材料,抓住列宁引言中的关键词“战争条件”和“基本正确”进行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实事求是地评价它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进而说明在国内战争结束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消极影响日益严重,以列宁为首的布尔维克党领导人不得不正视现实,调整自己的经济政策。

  二、新经济政策:

  1、背景:

1920年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继续执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经济危机:

连年战争使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战争使2000多万人丧生,农业生产直线下降,1920年的粮食产量只及战前1913年的一半。

日用物品严重缺乏,粮食和原材料的短缺使多数工厂无法开工,1920年的工业产值只及战前的13.8%。

  政治危机:

经济困难引起政治危机。

生活的困苦引发人民的不满情绪,广大农民、工人对继续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满,特别是农民强烈反对余粮收集制,要求经营自由和贸易自由。

在彼得格勒、莫斯科等城市爆发工人罢工和抗议游行,在乌克兰、顿河流域、西伯利亚等地区,农民暴动频繁发生。

一直是布尔维克党可靠基地的喀琅施塔得驻军发生反政府兵变。

叛乱虽然被平息,但形势的危急使苏维埃政权不得不思考克服危机的办法。

  2、实施:

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根据列宁的报告,通过了的决议,标志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的过渡。

  3、内容:

  ①农业:

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粮食税额比余粮收集额低,税后余粮归自己支配,还可把余粮在市场上自由买卖或换需要的工业品,允许农民个体地经营自己的经济,允许市场的存在,这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②工业:

解除大部分小企业和一部分中型企业的国有化,允许私人开办小企业,对于国家暂无力经营的矿产、森林、油田等,政府以租让的方式让外国资本家经营。

这项措施有利于苏俄利用外国的资金和技术,恢复和发展本国工业。

列宁对美国青年企业家哈默说:

“我们真正需要的是美国的资本和技术,这样就可以让我们的车轮再次转动起来。

  ③商业:

允许自由贸易,恢复商品交换和货币流通,促进了市场繁荣。

  ④分配:

废除平均主义的实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分配。

  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不同之处:

“战时共产主义”的特点是用强制性经济统制手段来管理经济,违背经济发展规律;而新经济政策则是利用市场和货币关系来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是在以公有制为主导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

  新经济政策的实质就是苏维埃掌握国家经济命脉的条件下,利用市场商品货币关系与资本主义,来提高生产力和巩固工农联盟,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建成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新经济政策是对小农经济占主要形式的情势下解决过渡时期经济发展的长期性战略政策。

  4、作用:

  ①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满足广大农民、工人的经济要求,调动他们的生产积极性,稳定社

  会秩序,消除了政治危机,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②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到1925年,苏俄的粮食作物产量超过战前(1913年)的水平。

  ③它探索了一条在小生产占优势的国家向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是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与实践的探索和创新。

  合作探究比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三、斯大林模式:

  1、背景:

苏联的成立(1922年12月)、斯大林领导地位逐步确立和新经济政策被逐渐取消。

  2、表现:

  ①优先发展重工业;

  ②推行农业集体化运动。

  3、特点:

  

(1)生产资料所有制:

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取消一切非社会主义经济成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