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外貌描写作文教案公开课解读.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720627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4.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物外貌描写作文教案公开课解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物外貌描写作文教案公开课解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物外貌描写作文教案公开课解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人物外貌描写作文教案公开课解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人物外貌描写作文教案公开课解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物外貌描写作文教案公开课解读.docx

《人物外貌描写作文教案公开课解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物外貌描写作文教案公开课解读.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物外貌描写作文教案公开课解读.docx

人物外貌描写作文教案公开课解读

课题:

人物外貌描写指导

课型:

写作指导课

教学目标:

1、掌握描写人物外貌的要求及方法,能抓住人物特征进行较准确、具体地描述人物的外貌。

2、能够通过人物的外貌描写表现人物个性。

3、懂得外貌描写应该为刻画人物性格,表达中心意思服务。

教学重点:

目标1,2

教学难点:

目标3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同学们,我们先来做个游戏。

请同学描述班级一位同学的外貌,大家猜猜他是谁?

为什么能够猜中呢?

(抓住人物外在特征)那么人物的外貌描写都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又有哪些方法技巧呢?

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人物的外貌描写”。

二、明确什么是外貌描写

(一)请同学举例:

留给自己印象最深的文学作品中人物的外貌描写,并说明为什么会印象深刻。

(二)多媒体展示人物外貌描写的范例

1、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象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杨二嫂)

2、头发花白,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

(祥林嫂)

3、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带一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

(孔乙己)

这些外貌描写中,作者都抓住了哪些内容进行描写的?

明确:

五十岁上下——年龄

凸颧骨、薄嘴唇;头发花白,脸上瘦削不堪;清白脸色,乱蓬蓬的花白胡子——容貌

两手搭在脾间,张着两脚,正象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姿态。

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神情身材高大————体形

穿长衫————衣着

归纳:

外貌描写也称肖像描写,即是对人物的外貌特征(包括人物的容貌、衣着、神情、体形、姿态等等)进行描写,以揭示人物的思想性格,表达作者的爱憎,加深读者对人物的印象。

这么多的内容,我们在进行外貌描写时,是不是都要面面俱到呢?

三、第一招:

要抓住主要的特征

(一)外在特征:

1、多媒体出示:

猜猜他是谁?

只见他黑脸短毛,长嘴大耳,圆身肥肚,穿一件青不青、蓝不蓝的梭布衣服,提一柄九齿钉耙。

(猪八戒)

他有三头六臂,脖子上套着乾坤圈,脚踏风火轮,威风八面。

(哪吒)小结:

我们对人物外貌的刻画也不用做到面面俱到,关键是要抓住人物的特征,特征就成了人物外貌描写的灵魂。

那什么是特征?

(自己独有的不同于别人的特点:

天生长相;经历留下的印记;习惯性的衣着打扮;个性化的表情、神色。

2、小试牛刀:

多媒体出示《父亲》图片,学生进行描写(抓住皱纹特征)刚才看的两段文字和上课时两个同学的描写,都能抓住人物的外在特征,但是却没有表现人物的性格和内心情感。

(二)内在情感:

揣摩下面几段文字,谈谈你的感受

除夕晚上,儿子、孙子都来到她身边,她满脸皱纹都舒展开了,就像盛开的菊花瓣,每根皱纹里都洋溢着笑意。

(幸福快乐)

一天,她的老伴儿病倒了,她脸上珠网般的皱纹更深了,两道眉毛拧成的疙瘩锁到一块儿了。

(着急发愁)

她望着老伴儿的遗像,嘴唇微微抖动着,刀刻般的皱纹里,流淌着串串泪珠。

(伤心悲痛)

小结:

透过外貌可以了解人物情感,我们在对人物进行外貌描写时,也要注意表现人物的性格和情感特点。

(三)会画眼睛

xx曾说过:

“要极俭省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

”可见眼睛的刻画对于外貌描写的重要性。

例如刚才出示的那段话中“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生动地表现了祥林嫂在临死之前,在巨大的痛苦和悲哀中,已经变得麻木了,完全丧失了生命的活力。

既然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那么怎样画眼睛表现人物的内在思想呢?

1、欣赏两幅图,明确图中人物的眼睛展示了人物什么样的性格。

(多媒体出示图片:

眼睛凸显神韵的例子)

2、片断训练:

先仔细观察图片,抓住人物的特征,然后进行外貌描写。

(多媒体显示)分组交流点评,教师补充关于苏明娟的命运

刚才我们共同探讨了进行人物外貌描写时需要注意的第一个问题:

抓住人物外貌的特征。

抓特征是为了做到形似。

反映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内心感情是为了更深入的了解人物,显示神韵。

做到了形神兼备人物就会更加血肉丰满。

而这一切都是为了更好的为文章的中心思想服务。

除此而外,人物外貌描写还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呢?

四、第二招:

要按照一定的顺序

多媒体出示以下范例:

撑船的是一个将近六十岁的老头子,船是一只尖尖的小船。

老头子只穿一条蓝色的破旧短裤,站在船尾巴上,手里拿着一根竹篙。

老头子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

可是那晒得干黑的脸,短短的花白胡子却特别精神,那一对深陷的眼睛却特别明亮。

很少见到这样尖利明亮的眼睛,除非是在白洋淀上。

(这是《芦花荡》中的老头子形象)

我赶忙抬起头,却见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这是《故乡》中的杨二嫂形象)

总结:

从一段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到镜头由远及近,先对老头子的整体形象进行描述,然后着重对他的脸部进行特写,从描写的顺序上是——从整体到局部。

对于局部的描写从胡子到眼睛——从下到上,当然我们也可以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二段中就是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描写的。

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人物外貌描写应该注意的第二个问题。

我们知道了人物描写首先要抓住特征,并且要有一定的顺序。

那么还有哪些方法技巧可以使人物的外貌描写更生动呢?

五、第三招:

要运用写作技巧

(一)巧用修辞。

阅读下面的文字,说说自己的感受。

例如:

我们来了不久,在厨房里吃饭的时候,就爆发了一场争吵:

两个舅舅忽的一声站起来,把身子探过桌子,冲着外祖父大叫大吼,像狗似的冤屈地龇着牙,哆嗦着。

外祖父用羹匙敲着桌子,满脸通红,叫声像公鸡打鸣一样响:

“叫你们全给我讨饭去!

”——《童年》

感受:

运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刻画了两个舅舅的自私残暴和外祖父的气愤。

实践:

再写《父亲》,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方法。

(二)前后对比

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三)环境点染

走下楼梯,远远看见外婆正孤孤单单地站在萧瑟的秋风中,白发和落叶一起飞扬。

在空旷的操场上,她瘦弱的身影显得那么的无助与苍老。

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外貌描写的技巧:

妙用修辞;前后对比;环境点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学到了哪些知识?

让我们把学到的知识用于实践吧!

六、实战演练

(一)题目:

我的同学

要求:

(1)观察班级同学的外貌,选择其中一个作为描写的对象,运用所学的知识,描写他(她)的外貌。

(2)50-100字。

(二)多媒体展示图片,仔细观察,运用各种表现手法对画中的人物进行肖像描写。

分组进行交流点评,优秀习作班级交流点评。

七、课堂小结

xx作家果戈里曾说:

“外形是理解人物的钥匙”。

所以生动的外貌描写,要抓住人物特征,凸显其神韵,这才是一个真正的,有血有肉的完整的人。

而读者也才能体会到人物的精神世界,以及丰富的内心情感。

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写作中,能够学以致用,都能描绘出独一无二的他!

八、作业超市:

(任选其一)

(一)你喜欢你的班主任老师吗?

他(她)身上最吸引你的性格特点是什么?

通过一段外貌描写来表现班主任老师某一方面的性格特点。

(二)你了解自己吗?

回去后,对着镜子,认真观察自己,把自己的外貌展示出来,让他人从你的描写中了解你的性格,走进你的心里。

课题:

xx的歌会

【课型】新授课

【教材分析】:

《云南的歌会》是现代作家沈从文之作。

作者用精妙的文笔描绘了三种不同的场面民歌演唱。

在“歌会”的大标题下,描绘了三个场合中歌唱的情景,对每一个场面的描写都各有特色,在内容上各有侧重,在手法上各不相同。

因此在教学上要引导学生反复的朗读,老师要选出几段精彩的语言片断引导学生赏析品味。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学习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和场面描写。

2、过程与方法目标:

朗读、揣摩、品味文章语言,感受文章浓郁的乡土气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探寻并领略民族风情,热爱民俗文化。

【教学重、难点】

1、在朗读、品味语言的过程中欣赏云南浓郁的民歌文化及民族风情,培养学生热爱民族文化的情感。

2、学习作者表现民歌文化的几种描写手法:

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及场面描写。

【教学方法】

1.朗读法。

2.自读点拨法。

课前准备:

学生分组搜集关于云南民间歌舞的文字及音像资料(如《阿诗玛》、《五朵金花》以及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中的云南民歌片段等等)、流行歌曲演唱会及三高紫禁城演唱会的音像资料。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激发兴趣)

(一)导语:

播放剪辑好的xx民歌音像资料并导入

1、趣味竞猜:

所播放的音像片段分别是哪个少数民族的民歌?

(如:

《阿诗玛》片段——彝族,《五朵金花》——白族,等等)

2、学生根据搜集资料的过程和欣赏到的音像片段谈感受。

3、教师导入:

我国有56个少数民族,每个少数民族都能歌善舞。

云南是聚居了最多的少数民族的省份,在各族人民的生活中,民歌几乎渗透到了各个领域。

著名作家沈从文先生有一篇文章专门介绍了云南的民歌,这就是——《云南的歌会》。

(二)作者简介:

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苗族湖南凤凰县人,14岁时,他投身行伍,浪迹湘川黔边境地区,1924年开始文学创作,抗战爆发后到西南联大任教,1946年回到北京大学任教,建园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服饰的研究,1988年病逝于北京。

沈从文一生共出版了《石子船》、《从文子集》等30多种短集小说集和《边城》,《长河》等6部中长篇小说,创作风格趋向浪漫主义,他要求小说的诗意效果,融写实、纪梦、象征于一体,语言格调古朴,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凸现出乡村人性特有的风韵与神彩。

整个作品充满了对人生的隐忧和对生生命的哲学思考,如他那实在而又顽强的生命,给人教益和启示。

沈从文创作的小说主要有两类,一种是以湘西生活为题材,一种是以都市生活为题材,前者通过描写湘西人原始的生命形式,赞美人性美;后者通过都市生活的腐化堕落,揭示都市自然人性的丧失。

(三)出示教学目标

(四)检查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迤(yǐ)西譬(pì)喻糯(nuò)米蹲(dūn)踞忌讳(huì)酬(chóu)和铁箍(gū)熹(xī)微

2、解释下列词语。

引经据典:

引用经典中的语句或故事。

别开生面:

另外开展新的局面。

忌讳:

忌怕而隐避。

扶摇而上:

形容直往上升。

譬喻:

打比方。

酬和:

本意敬酒,引申为交际往来。

悠游自在:

快活的样子。

若无其事:

好像没有那么回事似的,形容不动声色或漠不关心。

熹微:

形容xx不强(多指清晨的)。

淳朴:

诚实xx。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通过工具书会读以下词语并熟练地写出词语。

学生自行朗读课文,要求读完课文后能说出自己通过本文对云南的歌会有了哪些了解?

本文以老练而又富有表现力的文字描绘了云南歌会的三种形式,这是读者初步感知课文就可以获取的信息,大多数学生也不会例外。

(二)教师在组织学生交流时先应引导大家注意每种歌会形式的特点,再根据三个场合内容上的侧重,把握其写作手法的不同,最后弄清其结构上的安排。

1、xx对歌——xxxx;

山路漫歌——即兴自由歌唱;

xx满斗会——民歌传承

2、在手法上,三个部分一写唱歌人,一写唱歌的环境,一写唱歌的场面。

3、学生根据以上感知整理全文结构:

总起全文

(1)山野对歌(2~3)才情智力的大比拼。

分写三种场合的歌会山路漫歌

(4)即兴的自由歌唱,发乎性情,自然成趣。

(2~5)xx满斗会

(5)是一次民歌的展览,是一间民歌的课堂。

场面宏伟,气势壮观。

三、精读课文,研读赏析。

(一)指名朗读2~3段,要求其余学生思考作者通过什么方式表现山野对歌并做批注。

学生不难看出“山野对歌”这一片断首先介绍了对歌的地点和内容,然后主要通过描写对歌中的年轻女子的动作、神态、外貌来表现山野对歌的热烈与欢快。

教师可以在此补充:

在组织学生研讨时应引导大家注意“山野对歌”的民族特色,比如,南方少数民族生活在大山、丛林里,所以对歌的地点就在“松树林子和灌木丛沟凹处”;参与对歌的多是年轻男女,所以“唱的多是情歌酬和”,不少年轻人还因此找到了自己的心上人;文中对唱歌的女子的描写,特别是对她的衣着的描写,让人仿佛看到了一位聪明、开朗、勤快的少数民族农家女子。

(二)、比较阅读,交流讨论课后“研讨与练习”二:

沈从文的两段人物描写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你喜欢哪一种?

为什么?

此环节教师要注意开放性,只要学生能看到两处人物描写的差异在于第一段直接描写人物的肖像,真实细致,第二段着力描绘人物的神韵气度,运用了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就可以了。

(至于学生喜欢哪一种写法,只要言之成理,都应肯定和鼓励)

(学生交流讨论后教师小结)人物描写的方法很多,可以直接描写,可以间接描写;语言可以朴素自然,也可以浓墨重彩。

选择哪一种方法,全看表现人物的需要和自己的喜好,但核心一定是让人物符合人物的特点,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学生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划出自己喜欢的句子或者是段落,交流自己喜欢的原因

以下略举几例:

学生勾画出的好词好句大多是文段中的环境描写,如“土坎边的粉蓝色报春花,在轻和微风里不住点头,总令人疑心那个蓝色竟像是有意模仿天空而成的”“最有意思的是云雀,时常从面前不远草丛中起飞,一面扶摇盘旋而上,一面不住唱歌,向碧蓝天空中钻去,仿佛要一直钻透蓝空”等等。

此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抓住动词、形容词、副词和修辞手法赏析好词好句,如:

报春花“在轻和微风里不住点头”用了拟人的修辞,显得活泼生动,它的蓝色令人疑心“是有意模仿天空而成的”更是奇特的联想,让人感受到了花的灵性和花色的纯净。

“起飞”“扶摇”“盘旋”“唱歌”“钻”等动词把云雀轻捷的身姿、悦耳的鸣叫描绘得栩栩如生。

(教师在让学生说得尽兴时提醒学生注意:

本段要表现的歌会形式是什么?

写人们唱歌的有几句话?

写环境的又有几句话?

目的是引入下一环节的讨论。

四、质疑问难,合作探究。

(xx互动)

(一)、默读第四段,第四段写赶马女孩唱歌仅三句,却用了许多优美的语句描写由呈贡一路进城的景色。

这是否偏离了“山路漫歌”的“歌”字?

引导学生通过讨论xx:

这些优美的语句描写出了当地优美的环境,自然环境之美与歌声之美相得益彰,浑然天成,只有这一方水土才能孕育如此美妙的歌。

(二)、默读第5段,第5段将“金满斗会”与前两种形式的歌会比较,说说“金满斗会”的难得之处在哪里?

“金满斗会”与前两种歌会形式相比,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特点:

场面盛况空前,人多:

住处院子两楼和那道长长屋廊下,集合了乡村男女老幼百多人。

时间长:

唱和相续,一连三天才散场。

盛妆:

和逢年过节差不多,一身收拾得清洁索利,头上手中到处是银光闪闪。

传承民族文化:

由老一代汇集记忆中充满智慧和热情的东西,全部传给下一辈。

五、拓展延伸,以读带写。

(片断训练)

本文对云南歌会的介绍,让我们领略到了我国民歌文化的丰富多彩,同时让我们知道生活中有歌就有欢乐,有歌就有美。

而人们用歌来表达生活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请欣赏和比较以下三种歌会,你能发现它们各自的特色吗,然后写下来?

播放电影《刘三姐》片段、流行歌曲演唱会片段

师生交流讨论写作,不要求统一看法,也不要求谈得很专业,目的只是让学生对民族音乐、通俗音乐和高雅音乐有一个初步的印象,并借音乐促进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六、课堂总结。

1、学生谈收获。

2、教师结束语: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云南的歌会》,他是一篇极富情趣的散文。

通过学习,我们学习了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场面描写,从文本出发,引导学生品析词语、句子,感受语言文字创设的美妙情境。

本文也是描写音乐的佳作,让学生对民族音乐、通俗音乐和高雅音乐有一个初步的印象,欣赏云南浓郁的民歌文化及民族风情,培养学生热爱民族文化的情感。

七、布置作业

1、搜集有关民歌的知识,并在课堂上交流

2、完成研讨与训练四。

八、板书设计

xx的歌会

xx对歌---才情智力xx

山路漫歌---发自性情,自然成趣

村寨传歌---场面宏伟,气势壮观

九、课后反思:

读书的好处

1、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2、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4、我所学到的任何有价值的知识都是由自学中得来的。

——达尔文

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6、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

7、xx从磨砺出,xx自苦寒来。

8、读书要三到:

心到、眼到、口到

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10、一日无书,百事荒废。

——xx

11、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12、一日不读口生,一日不写手生。

13、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

——高尔基

14、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陆游

15、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在交谈——歌德

16、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笛卡儿

17、学习永远不晚。

——xx

18、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志而好学,如炳烛之光。

——刘向

19、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

20、读书给人以快乐、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

——培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