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讲 三藏与三学的关系及概念法.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718725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1.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4讲 三藏与三学的关系及概念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第4讲 三藏与三学的关系及概念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4讲 三藏与三学的关系及概念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4讲 三藏与三学的关系及概念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4讲 三藏与三学的关系及概念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4讲 三藏与三学的关系及概念法.docx

《第4讲 三藏与三学的关系及概念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4讲 三藏与三学的关系及概念法.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4讲 三藏与三学的关系及概念法.docx

第4讲三藏与三学的关系及概念法

第一期宝峰禅寺止观禅修营

阿毗达摩第四讲

三藏与三学的关系及概念法

玛欣德尊者2009.04.14讲于江西佛学院

我们一起合掌来礼敬佛陀。

Namotassabhagavatoarahatosammāsambuddhassa!

(三遍)

礼敬彼世尊、阿拉汉、正自觉者!

(三遍)

各位贤友、各位法师、各位居士大德们,晚上好!

我们在上一节课谈到了“阿毗达摩”,在讲到“阿毗达摩”的时候,我们先要清楚有两种谛,同时又讲到了学习“阿毗达摩”的意义。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阿毗达摩”呢?

我想问问大家,大家想不想要了解自己的身心呢?

想不想?

想!

那应该学习“阿毗达摩”。

想不想了解这个世间呢?

想不想?

想!

那应该学习“阿毗达摩”。

那想不想了解生命呢?

想!

那应该学习“阿毗达摩”。

想不想系统地了解佛法呢?

想!

那也应该学习“阿毗达摩”。

为什么这么样说呢?

因为上座部佛教传统里面,我们把“阿毗达摩”说成是佛学入门,一点儿都不错。

在缅甸,如果一个人不懂得“阿毗达摩”,在佛教徒里他不能立足,他如果讲经,只是胡扯。

如果他是在修行,不懂“阿毗达摩”,那只是在瞎搞。

所以一个小孩子如果送到寺院里面去,他一出家,他的导师、那些长老就会教他学“阿毗达摩”,而且学“阿毗达摩”,用的是传统的方法,叫他先背Abhidhammatthasangaha,先背《摄阿毗达摩义论》。

等他背得滚瓜烂熟之后呢,再教他里面的意思。

等他成长了之后呢,自然而然就会对“阿毗达摩”有一个很清晰的概念、很完整地把握。

在缅甸,每年都会有举行不同层次的“阿毗达摩”的考试,也就是说,“阿毗达摩”在缅甸佛教界是很普及的,缅甸“阿毗达摩”教义的普及几乎是全民性的。

在缅甸,有适应不同阶层的人学习“阿毗达摩”的教材跟书本。

有很浅的适合一般普通人的,例如,生活中的“阿毗达摩”,给一般平民百姓的“阿毗达摩”,还有给沙马内拉(小沙弥)学习的“阿毗达摩”,还有给那些比库,那些专门为了考试而学习的“阿毗达摩”,还有为了学者研究的“阿毗达摩”,还有为了修行的“阿毗达摩”。

所以,“阿毗达摩”在缅甸传统的佛教界,是很普及的。

也正是因为如此,在上座部佛教国家,在教理方面,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跟缅甸相提并论,缅甸的佛教在僧团、在教理方面,在上座部佛教国家是最强的。

所以,如果想要系统地掌握、了解佛教,我们应当学习“阿毗达摩”。

“阿毗达摩”所讲的就是让我们了解生命,因为“阿毗达摩”讲的就是色法跟名法,就是如何去认清我们身心的真相、生命的真相,同时还涉及到世间,虽然“阿毗达摩”不是以研究世间为目的的,不过我们通过学习自然而然就会了解,“阿毗达摩”对世间有独到的一种看法跟分析法。

所以掌握了“阿毗达摩”,对我们无论是用在生活上、信仰上、禅修上,都有莫大的帮助。

学佛或者出家人有两种义务:

一种是学习的义务,一种是修行的义务。

也就是说,作为出家人,他应当学习三藏,学习经教,同时应当勤修止观,应当修行戒定慧。

我们现在谈论的是“阿毗达摩”,但是“阿毗达摩”不能够单独抽出来,“阿毗达摩”属于三藏的其中一种,我们应该把“阿毗达摩”放在三藏里面去看,三藏跟教理、三藏跟禅修的关系是怎么样。

三藏是哪三藏呢?

在上座部佛教里面,它的次第分别是《律藏》、《经藏》和《论藏》。

在学习三藏的时候,分别应当用不同的教法来学习。

学习《律藏》应该用律教法,学习《经藏》应该用经教法,学习《论藏》应该用论教法。

我们在上一次讲课的时候,谈到了真理,就是谛。

有两种谛:

一种是世俗谛,一种是胜义谛,又称为究竟谛。

律教法主要是讲世俗谛的。

经教法涉及到胜义谛,也涉及到世俗谛。

论教法是以谈论胜义谛为主的。

为什么这么样说呢?

因为律教法,主要是讲到有特定的对象的,例如,人就是人,物就是物;都会有时间、空间、具体的人、事、物这样的概念。

而且在律教法里面,讨论的主要还是以概念为主。

例如说讲到人,不同的人、僧团应当如何运作,这些都是属于律教法的范畴。

而经教法包括了两种谛,在讲到胜义谛的时候,如果佛陀直接开示五蕴,开示十二处、十八界,这些属于胜义谛的范畴。

有时候,佛陀在经典里面也会因材施教,讲到人、讲到事、讲到物,这是属于世俗谛的范畴。

而在《论藏》里面,纯粹以分析法为主,把我们所看到的人、事、物种种现象分析为最小的单位,然后再去分析它,再去研究它,再去组合它,再去了解它,最后在修行的时候,再去观照它。

三藏跟修行又有什么关系呢?

三藏分别对应三学。

其中《律藏》主要是指导增上戒学的;《经藏》是指导修习增上心学,也就是定学;《论藏》是指导增上慧学的。

这三学又跟禅修息息相关,增上戒学,主要是用来持戒的,在行持上用来持戒;增上心学是用来修止而培育定力;增上慧学是用来修观而培育观智、培育智慧。

这三学分别对应三藏。

所以,上座部佛教的三藏和北传佛教的三藏在次第上稍微有点不同。

北传佛教的三藏是以经、律、论这样的次第排列的,但是上座部佛教的三藏是以律、经、论排列,它分别对应的是在修行方面的戒、定、慧。

我们无论是学习经教或者指导禅修时,应当明确三藏之间的范畴。

如果一个修行人、一个出家人,只是研究《律藏》,只是持戒,但是没有《经藏》,没有《论藏》,或者说没有止观。

没有止观、没有实修的持戒,那么戒就像什么?

就像枷锁,没有实质。

如果一个人只是讲到持戒,持戒很严谨,开、遮、持、犯都了解得很清楚,但是他没有修行作为后劲去支助,这样的话他的生活是很死板的,是条条框框的。

就好像一只老虎的模型,裹着的是老虎皮,但是,我们远远看上去好像是一只老虎,走近一看,没有生命。

如果没有禅修为支助,持戒也是没有生命。

因为佛教的核心并不在于持戒,持戒是为了帮助禅修。

而谈到禅修,又必须得以持戒为基础。

如果一个人不持戒,只讲修行,只讲心,只讲到修止观但没有持戒为基础,那么很可能他的行为是很放逸的,因为没有个规范,无规矩不成方圆。

如果有了持戒,在持戒的基础上再修行,这样的话,变成进退有序、进止有裕。

对于经跟论之间的关系,因为经典里面很多讲到的是如何修习业处的问题。

所以在上座部佛教里面,《经藏》以修习增上心学为主,虽然也会涉及到增上慧学,但为了对应三学,《经藏》主要是以教导经教法为主。

经教法讲到的很多是属于世俗谛的范畴,而修定多数都是属于世俗谛的范畴。

为什么这样说呢?

因为在经教法里面指导我们如何修定,如果我们想要培育定力达到禅那,我们取的对象(就是专注的目标)必须得是概念法。

概念法属于胜义谛还是属于世俗谛?

属于世俗谛,我们等会儿讲概念法的时候会更清楚。

如果一个人只研究《经藏》,但是没有《论藏》为支持、为支助,那我们会看,他对于《经藏》的解释是很浮泛的、很表面的,涉及不到很核心的问题。

或者说我们会看到,他没有一个向心力,只是知道很多名相,但是名相没办法统合起来。

但是《论藏》在这方面是非常专行的,把各种各样的、在经典里面讲到的名词、术语等等都统合起来。

如果我们先学了《论藏》,把握好佛教的整个体系之后,再学习《经藏》,就不会被佛陀在经典里因为不同的人、不同的时、不同的处所中的开示所迷惑,因为我们能够把握到它的核心。

然而如果只是讲《论藏》,没有《经藏》为基础又不行。

因为《论藏》主要是讲究竟法的问题。

如果我们只是从心、从性、从究竟法去讲,而没有概念法来保护,那么可能连话都说不成。

我们说话会指到某某人、某某人,是不是?

男人、女人、老师、学生、阿阇梨、弟子,这些很多都是属于律跟经里面的。

在论里面只是五蕴,只是名色,名色对名色,我们就没有区别,因为在论教法里面用分析法去分,这个世间没有世间,只是一堆名色法、一堆不断生灭的、无常、苦、无我的名色法。

正因为有了三藏,所以佛陀的教法是完整的。

不会偏于一边,也不会只是叫你做这些东西,例如持戒,开、遮、持、犯你了解得很清楚,但是你没有核心。

也不会只是讲经教,而没有论教去统合,这样的话变成只是表面。

也不会拿了《论藏》,然后去掉了《经藏》跟《律藏》,这个也不行。

所以三种教法对应着三藏,三藏对应着三学。

我们在禅修上就是在持戒清净的基础上修习止观而培育定慧。

唯有通过培育慧,我们才能够断烦恼,才能够解脱。

当我们在学习经论的时候,如果经论跟律教法相冲突,我们应该要取舍哪一边呢?

例如,如果在经论方面佛陀是这么样教导,但是它跟《律藏》的某一些教导又有些冲突,应该迁就哪一边?

迁就律还是迁就经论?

律。

例如:

我们作为比库,作为出家人可不可因为要禅修,就不去参加诵戒呢?

僧团的义务就可以废除了?

可不可以?

不可以!

对!

也就是说,我们不能够以“我只要禅修,我只要学经论”,就把自己的义务废止。

所以佛陀为什么叫一位比库出家了,要五年先学习戒律。

如果当我们律的义务跟修行、跟学经教有冲突的话,先要履行律的义务。

所以不可能说“我要修行,就把一切的义务都抛弃”。

如果是这么样的话,你的戒不可能清净。

同时在《经藏》跟《论藏》里面,如果发生了冲突,是先应该就《经藏》还是就《论藏》?

就《经藏》。

对,为什么呢?

因为如果我们是以论来废经的话,也不行。

如果是这么样的话,我们会造成思维、语言表达的混乱,甚至会破坏这个世间。

只是讲最核心的东西,但是没有下面的基础作为架构是不行的。

我们无论是学习经教,还是实际禅修,应该要弄清楚这样的关系,如果我们真的弄清楚三藏、三教法、二谛、三学跟禅修的关系,那么就知道佛陀的教法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而不是支离破碎的。

它们之间其实不会冲突的,只要我们摆清楚主次的关系,我们会发现佛陀的教法不仅仅不会冲突,而且是层层增上的、是层层殊胜的。

这个就是三藏、三学,三藏跟教理以及跟修行的关系。

我们下面来学习概念法。

虽然《论藏》或者论教法“阿毗达摩”是以讨论胜义谛,讨论究竟法为主的。

但是由于我们的生活跟概念息息相关,或者换而言之,我们就是生活在概念的世界当中,因此,我们先来学习概念法。

概念法,巴利语叫作pa¤¤atti。

有时候也翻译成施设,有时候也翻译成假名。

概念法在究竟意义上是不存在的,但是它却能够作为究竟法的影像被人们所识知。

概念法可以分为两种:

第一种是意义概念,attha-pa¤¤atti;

第二种是名字概念,nàma-pa¤¤atti。

意义概念是通过概念所表达的意义,名字概念是表达这个意思的名字或者名称。

比如我们说剃除须发,着袈裟衣或者穿披着袈裟,过着出家无家梵行生活的称为什么人?

称为出家人或称为沙门。

沙门就是名字概念。

而讲到剃除须发,身披袈裟,过着出家无家的梵行生活,这一段表述是意义的概念。

意义概念又可以分为几种。

第一是形状的概念,形状的概念就是我们所说到的,方、圆、长、短、高、矮,或者说到的大海、大地、山、树,这些是形状的概念。

因为它们是由形状或者它的名字表达了某种形状所组成的物体,称为形状概念。

第二是组合概念。

比如说房屋、汽车、村庄、城市、墙壁、门、窗等等这些。

例如我们说的房屋,房屋是由屋顶、柱子、门、窗等组成,这些组合才产生了房屋的概念。

又比如汽车,汽车是由车轮、座位、方向盘、底盘、车门、车的外壳、车底等等这些种种的零件、部件组合而成,形成了汽车这样的概念。

又比如说村庄,村庄是由若干的道路、房子、井、树等组成,我们形成了村庄的概念。

而城市也是由很多的街道、建筑物、公园、树、湖泊等等组成,所以有了城市的概念。

所以说,由若干个事物或者物体组合而成的事物或现象,称为组合概念。

下面第三个是方向的概念。

我们说到的东方、南方、西方、北方、上方、下方、前面、后面、左面、右面,这些都是方向的概念。

概念是不固定的。

例如我们说的东方,例如说那边是东方,或者说这个人在我的东方,但是如果我们一去到那里,我们就变成了中央,而原来这个称为中央的又称为西方,是不是?

我们又说,它在我的左边,如果我们走到它的那个地方。

那个地方又变成我们的中心了,然后这边又变成了右边。

所以说概念其实是由于我们设身处地在那里而假定的一种名相、一种名词,它可以帮助我们去认知或者识知一样东西。

也就是说,我们说到的方向概念,它就是以某一个物体为参考物,然后其中的前后左右,分为东南西北上下等等。

第四个是时间的概念。

我们说到的今天、明天、昨天、早上、中午、晚上、一个月、两个月、一年、两年、去年、今年、明年、一百年、一千年、一个世纪等,这些都是时间的概念。

比如我们说现在是八点半,这个是属于概念,但是在究竟意义上来说并没有所谓的时间,时间是我们假定的。

例如:

我们说到的一天,我们可以用很多种方法来确定所谓的一天。

现在一般公认的是二十四个小时为一天,是不是?

中国古代呢?

十二个时辰为一天。

古印度呢?

昼夜六时称为一天。

我们又说一个月,月亮运行一周称为一个月,太阳运行一周称为一年,所以我们说到的时间概念,它是这样的。

但是在究竟意义上来说,没有所谓的时间。

时间其实只是名色法不断生灭的一个过程而已。

第五是空间的概念。

例如我们说到的,这室内的空间、山洞、原野、楼上、天空,这个代表一定的空间,这个称为空间的概念。

还有第六是相的概念。

相的概念是由于修止培育定力获得的内心的影像,这种我们称为禅相。

禅相也因修行的方法不同而分为很多种,例如我们专注呼吸而修习入出息念。

修习入出息念,呼吸本身是一种概念,我们也称为遍作相。

如果我们持续地专注呼吸,由于我们的心念增强,所以会体验到由于这里呼吸的遍作相慢慢地变成了取相,由取相又再变成了似相。

我们可以通过专注似相而证得禅那。

为什么有相的概念呢?

因为相,巴利语叫做nimitta,nimitta的意思就是标记,换而言之,它是心的影像。

从事实上来说,从究竟意义上来说,它并不存在。

例如我们说到的禅相,修入出息念专注的禅相,一个禅修者可以通过专注禅相而证得禅那。

但如果从究竟法来分,没有所谓的禅相,禅相只是由于心生色法跟时节生色法而已。

但是由于我们的心达到一定的强度,由于心所产生的色法,里面的色的颜色是很明亮的。

同时,在心生色法里面,它的火界所产生的时节生色也是很明亮的,因此我们看到了禅相,在修行中看到了禅相。

而且我们再去分析一下所有能够证得禅那的业处,它的所缘、它的对象都有个特征,都是概念法。

当然,除了无色定里面的识无边处跟非想非非想处,这个是取究竟法。

所有能够证得色界禅那的,它的对象都是概念法,为什么呢?

因为概念法能够形成相,究竟法不能形成相,因为相是属于概念,而且相是心的影像。

例如我们说到的白遍的遍相,如果一个人持续地专注白色,当他闭上眼睛的时候,他的内心如果是很强的话,可以很明显地在他的面前看到一个白色的影像。

如果说我们要证得色界的禅那,证得色界的禅那所取的相,是由色法组合而成的概念,这种概念被心认知为一种影像。

我们可以通过专注这种影像,才能证得禅那,而这种禅那就是色界禅那。

所以色界禅那必须得依色法形成的相而证得的。

而因为色法形成的相,所专注它而证得的禅那,我们称为色界禅那。

因此,如果修定的话,证得禅那是这么样来的。

为什么专注究竟法不能证得禅那呢?

因为究竟法是有生灭相的。

修观的时候我们观照的是究竟法,但是修定的时候,我们观照的是概念法。

因为概念法可以给我们的心长久地认知,但是究竟法刹那刹那生灭,我们的心不能够停留在一个究竟法很久,除非我们定力很强。

如果我们以一般的心去认知的话,例如我们说,我们可以想一个人,想一个人可以想很久,是不是?

为什么呢?

因为人的影像是一个概念,人是一个组合的概念。

因为这种概念可以给我们的心长久地认知。

但如果我们再分析这个人里面的色法,那色法是怎么样的?

刹那刹那生灭的。

我们再去分析他的名法,名法也是刹那刹那生灭的。

如果对象刹那刹那生灭,我们的心可不可以去专注一个不稳固的所缘呢?

可不可以?

不能!

所以,唯有专注于稳定的所缘,我们才能够得定,也就是说,心的稳定必须得依靠所缘的稳定。

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我们必须得通过专注概念、专注相而证得禅那,就是这样的道理。

我们再看看名字的概念。

名字的概念一共分为六种,一种是真实的概念。

真实的概念就是说,虽然它是概念,但是它所代表的还是真实的存在。

例如我们说到的“红色、黄色、蓝色、白色”,颜色本身属于究竟法,但我们对这些颜色的印象还是属于概念,所以称为真实的概念。

例如,我们在修色遍的时候,专注的就是这种概念,修白遍专注的是白色,修红遍专注的是红色,修黄遍专注的是黄色。

可以通过专注这些颜色的概念而证得禅那。

颜色本身也是属于色法,是属于究竟法,我们讲到的究竟法,是依色聚里面的颜色,这个是究竟法,但如果我们不去专注它的究竟法,只是把它当成一个概念,通过这样,我们可以证得禅那。

第二是不真实的概念。

比如说:

“男人、女人,这个讲堂、公司”等等,这些是不真实的概念,为什么呢?

因为它们并不拥有自性,也就是说它们是可以被分解的。

“人”,是真实的概念还是不真实的概念?

不真实的概念,为什么呢?

因为“人”是可以被分解的。

我们不要以人为例,人可能太恶心了,我们说猪。

我们说看到了一头猪,这头猪我们现在叫它猪,当然,当这头猪已被宰了之后,把猪头砍下来,把猪四只脚剁下来,再把猪的胸膛剖开,把内脏拿出来,还有没有猪的概念?

有没有?

没有了,它只是一堆猪肉。

然后如果再把它继续切成小块,这个时候,猪的概念就更加没有了,是不是?

例如我们说现在这个房子或者说一间屋,如果把瓦也拆了,把梁、柱也拆了,把墙也拆了,门跟窗也全拆了,还有没有房间这个概念呢?

没有,因为它是可分解的。

在自性上、在究竟意义上它是不存在的,这种称为不真实的概念。

第三,真实的不真实概念。

例如我们说“有智慧的人”,“智慧”是属于究竟法,它是属于一种心所,是美心所,但“人”是不存在的,就是实际上是不存在的。

所以我们说“有智慧的人”,“智慧”是真实的概念,而“人”是不真实的概念,所以加起来称为真实的不真实概念。

第四,不真实的真实概念。

例如说“女人的声音”,“男人的声音”。

“女人”是不真实的概念,但是“声音”呢?

“声音”是属于我们说到的“颜色、声音、香、味、触、法”,“色、声、香、味、触、法”的“声音”还是属于真实的,这个时候,我们说“女人的声音”是不真实的真实的概念。

还有是真实的真实概念。

例如:

“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眼是指眼净色,眼净色是究竟法,而识是指心识,心识也是属于究竟法,但它们两个组合起来能够被我们认知,它作为一个概念,就称为真实的真实概念。

第六是不真实的不真实概念。

例如我们说到的“中国人”,或者说“宝峰寺的僧人”。

“宝峰寺”是一个什么概念?

组合概念,“人”是什么概念?

“僧人”也是个组合概念,它是个假定的。

因为在究竟意义上来说,没有所谓的“宝峰寺”,也没有所谓的“僧人”,这个时候两个组合起来,我们说这个是不真实的不真实概念。

又比如说“中国人”,“江西老表”,讲到的“华人”、“日本人”、“美国人”、“洋人”,这些都是不真实的不真实概念。

因为两者在究竟意义上都不存在,它只是概念的组合。

概念在究竟意义上来说是不存在的,但是它却能够作为究竟法的影像被人们所认知。

为什么说概念法在究竟意义上是不存在呢?

因为它是组合或者说它只是一种影像,也就是它是可以再分的,它只是人们所假立的。

概念法只是世俗谛,它是属于世俗谛的范畴,而不是胜义谛的范畴。

例如我们讲到的“人”,“人”是世俗谛,也是概念,但是如果在胜义谛里面,我们可以说“人”在胜义谛里面被称为五蕴,或者又可以称为名色法。

五蕴是什么呢?

五蕴的巴利语叫作pa¤cakkhandhà。

pa¤ca是五,khandhà是什么?

khandhà叫蕴,蕴也就是组合,也就是堆的意思。

我们换而言之,就是五样东西组合在一起形成了所谓人的概念。

所以这称为五蕴。

哪五蕴呢?

色、受、想、行、识,这五种法的组合称为人。

我们又可以再把五蕴继续分,例如说色法、色蕴可以分为二十八种色。

而识蕴、心,又依不同可再分为八十九种或者一百二十一种心。

我们平时所谈到的“人”,“人”只是概念,我们把它称为概念,是因为它们被人们依各种方式来想象、推理、表达而认知。

例如我们一提到某某法师,如果大家都认识的话,那么知道某某法师吗?

例如我们说督导法师,在禅修营里面禅修员都知道督导法师,他就会联想到某一个人,是不是?

督导法师又叫什么名字?

他的法名可能是在出家的时候,他的师父给的。

但是,在他刚出生的时候,可能他的父母又会给他另外一个名字。

如果在古代的时候,一个人还会有小名,还会有字,还会有号,是不是?

这些所有的名、字、号,可以给我们认知。

然后我们很自然而然就联系到这个是某一个具体的人。

我们说这样的一个名字,可不可以代表真的是那个人呢?

可不可以?

不能。

如果这么样,现在的印刷术很发达,把一个人的名字印得很多,是不是表示那个人就分身了很多次?

不是,为什么?

因为我们说到的这个名字,只是可以给我们进行认知,然后我们由于在世俗法里面共认的,我们会把这个名字跟那一个具体的所谓的人联系在一起。

概念法可以帮助人们认知一种影像,所以我们称概念法为世俗谛,也就是说概念都是世俗法所施设、所安立的一个名字。

例如我们说到﹕“今天晚上八点到九点,大家来江西佛学院的大礼堂里面上‘阿毗达摩’课。

”当我们听到这一句话或者看到这些字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随之生起的意门心路过程,就是心念在运作,然后就领受这样的概念,了解到这样的意思。

我们讲到的“今天晚上”,这是一个时间的概念;“八点到九点”,也是一个时间的概念;“在江西佛学院的大礼堂”,这个是什么概念?

一个组合的概念;“大家”也是一个组合的概念,就是由若干的人组合在一起,称为组合的概念;“来这里上阿毗达摩课”。

因为我们有了具体的时间,有了具体的地点,又有了具体的内容,然后这些声音被我们的耳朵听到了,那么这个时候,耳门心路过程产生了作用,就领取了这些声音,然后再对这些声音进行加工,加工的是心,我们的意门心路过程,然后再去领受,通过这些概念而知道我们要做什么。

我们平时说话、用语言或者文字来表达,都必须得借助概念。

因为有了概念,我们才能够理解,才能够认知这个世界,才能够与人沟通、交流,也因为我们有了这些概念,才能够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出来。

我们说到的,由这些符号所表达特定的物体,能够被人们所共知,但这些所谓的表达、所谓的概念,还是可以被人施设的,可以依不同地方,或者不同层次的人而施设。

我们以人为例。

人,只是个概念;如果现在大家都是中国人,我说“一个人”,大家都能够了解,是不是?

如果现在在另外一个地方,听不懂中国话的地方,我们说“人”,或者我们说“东西”,那些地方的人就不能够理解。

为什么呢?

因为这些概念是我们共知的、共认的,所以称为世俗谛,世俗谛就是世间所共认的。

这种共认只是在某一个群体或者在某一个时空里产生作用。

例如我们说到的“人”,中国话叫“人”,在巴利语里面,人叫作manussa,或者叫作puggala,而梵文叫manuùya,或者叫pudgala,就是补特伽罗,而在缅文里叫作lur,英文里面叫做human,而如果广东话呢,叫yÏn,客家话叫nin,潮州话叫nang,台湾话叫lang。

因为在特定的时间跟空间里面,我们有一个共认的东西,所以这一种声音被我们领受,就能够形成概念。

但假如我们离开了特定的空间跟时间,可能它就不能成为一种共认的,所以概念有这样的一种特点。

不同的人所形成的概念也是可以变化的。

例如,我们说对同样的一件事情,不同的人看,也有不同的印象,是不是?

同样的一个人,说了一句同样的话,人家认为,他是赞扬你,但是另外一个人听了后,感觉似乎他在讽刺我。

为什么呢?

因为每个人的观念、所受的教育或者性格不同,所以看同样的一样东西也不同。

同时,也正是因为我们生活在概念当中,我们会发现到自己所起的烦恼,其实也是因为概念而起的。

也可以说,我们所有的烦恼都是因为把概念当成是真实的,因为这么样才会起烦恼。

例如我们说:

“他骂了我,他对我不好,他曾经伤害过我,他以前曾经想要整我,刚才他瞪了我一眼。

”“你、我、他”,这些都是属于概念,是不是?

但是因为这样,所以我们产生了痛苦。

例如“他骂我”或者我们说到的两舌,就是挑拨离间,往往就是因为概念,他说你怎么样了,然后你听了之后呢,就会被这种话套住了,感觉到很生气:

“他对我不好,他对我怎么怎么样。

”然后呢,你就会因为执着于有“他”、有“我”这种概念,自然形成了“他”这样的一个组合、“他”这样的一个概念,在中伤你。

但事实上,可能他真的说了什么你并不知道,只是由于某个人传来的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