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好语文的八个必备攻略教材.docx
《学好语文的八个必备攻略教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好语文的八个必备攻略教材.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好语文的八个必备攻略教材
学好语文的八个必备攻略
古人云:
“得其法者事半功倍,不得其法者事倍功半。
”怎样学好语文?
经常查阅工具书
读书学习要养成勤查字典、词典等工具书的习惯。
工具书的种类很多,除了字典、辞典外,还包括文献资料、索引等供查考使用的图书。
最常用的工具书如《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唐诗鉴赏辞典》、《宋词鉴赏辞典》等。
工具书不仅是最好的老师,可以随时查阅碰到的疑难问题,而且也可以作一般阅读材料来读。
高中生最好要有《现代汉语词典》、《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两本工具书。
认真学好课本
所谓“课本”,即一课之本。
许多同学,尤其是高三学生,认为现在高考的阅读分析材料都是课外的,课本不闻不问,置之脑后,整天沉溺于题海之中,结果是耗时费力,广种薄收,效果甚微。
比如文言文的学习,课内篇目还没有读懂过关,词法、句法没有学懂弄透,就急于到题海里去“畅游”,显然是枉费心机,本末倒置。
课内文言文这只“麻雀”,仔细解剖透彻了,才能在课外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该背诵的一定要背得滚瓜烂熟;该熟读的一定要烂熟于心。
一般来说,考试的材料取自课外,但考点和答案却在课内。
学会独立思考
思考是掌握知识的中心环节。
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首先要善于提出问题,思考是从问题开始的。
因此,引起思考的最好办法就是多问几个为什么。
比如许多高一、高二的同学问:
现代文阅读材料好像看得懂,但每次做题时总与老师的答案相差甚远,这是为什么?
我认为原因很简单,就是你根本没有把文章读懂,看起来那些字你确实认识,而字词里面的“内核”你却没有能力发现。
建议大家现代文要“多读、多思、少做题”,每读完一篇文章后,留出2~3分钟的时间给自己提出几个问题,看自己是否能回答。
能回答,说明你读懂了;否则就没有效果。
比如问,这篇文章的中心是什么?
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些什么?
是怎样写的?
为什么要这么写?
勤读课外书籍
语文学习最重要的内容是读书。
要学好语文,光读几本教材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大量地阅读课外书籍,从书中获取丰富的精神养料。
许多同学说每天的作业都来不及做,哪来时间读书?
我看关键不是没有时间,关键是你想不想读书,想读书就有时间,不妨你试试!
我建议大家每天要保证有一个小时的读书时间,时间可以是整块的,也可以是分散的,每天睡觉前问一问自己,今天读书有一个小时吗?
欧阳修利用“马上、枕上、厕上”读书,郑板桥利用“舟中、马上、被底”背诵,应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同时读书除了报刊杂志的“浅阅读”材料外,一定要有计划地多读一些古今中外的“经典名著”。
一周读一本,一学期就是十几本,一年就是30本,高中三年就是百来本了。
这些书,不仅可以让你自信走入高考考场立于不败之地,而且将受用一辈子。
善于整理读书笔记
语文知识零零碎碎,要经常把学过的知识整理一下;读书必须学会圈点勾画,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写读书笔记有助于培养勤于思考的习惯,提高思维的条理性和深刻性,有助于加深对读物的理解、记忆。
做读书笔记有以下几种方法:
摘抄、摘录法,做卡片法,提要钩玄法,写读后感法等。
坚持写日记练随笔
日记和随笔就是把自己一天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有选择、有重点地记录下来。
不但形式灵活,可长可短,可叙可议;而且内容也非常广泛,可以海阔天空,无所不谈。
坚持练笔,一练语言文字的熟练程度,二练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认识能力,要注意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感受能力、思考能力。
常言道“曲不离口、拳不离手”,语文的作文能力就需要“笔不离手”。
主动向人求教探讨
要学好语文,就必须养成求教于人的习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凡是不懂的、有疑惑的、把握不准的,都应当勇于向别人请教,问老师,问同学,问家长,问一切可能了解情况的人。
学习还需要有追根刨底的精神,真理往往在研讨中诞生,智慧的火花只有在碰撞中闪现。
专心致志听课
听课除了认真听老师讲解外,一要动笔,在书上划划圈圈,在笔记本上记下重点、难点和疑点,二要边听边思考,听课要注意老师的讲课思路、要点,同时要积极思考,随时准备发言。
很多同学往往不注意课堂听讲这一环节,一节课的内容在课外却要花几个小时才能弥补上,真是得不偿失。
以上8种方法,既是学习语文的技巧,也是学好语文的习惯,更是打开语文这把锁的钥匙。
真可谓“有了金钥匙,不愁锁不开”。
学习习惯比成绩更重要
学习过程应注意的几个关键词
关键词:
预习、做标记
对于初中生来说,预习显得非常重要。
初中课程知识量增大,预习可以提前把握重点,避免学习中知识点的遗漏。
同时,预习也应该讲究方法,应掌握三个要点:
首先,头一天把次日要学习的内容“过”一遍,即提前熟悉课程内容;第二个就是“做标记”,在熟悉课程内容过程中,将不理解的知识点予以标记,以便在课堂上重点关注;最后可以尝试性地做课后习题。
关键词:
主动式听课
初中生课堂上的学习更应该追求主动式的听课方式,把握分清主次和做好笔记两个原则。
初中教材中知识点较多,而且分有层次,学生要学会靠自己分清哪些是重点,做到有所侧重,相对于小学阶段,自学能力的养成尤其重要。
同时,做笔记也有技巧,记住老师反复强调和课堂上不能立马掌握的内容,以便课后请教或自我突破。
照本宣科地将所有东西一股脑记下来不可取,这样既没有突出重点,学生也会感觉很累。
关键词:
搭框架、梳理
复习也是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一环。
初中教材连贯性强,各个章节之间相互关联,复习的作用就是将各个章节、知识点梳理一遍,并串联起来,需要时从大脑“知识库”里提出来,达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的效果。
复习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做练习题。
通过课后作业、考试试卷中的习题,学生可以筛选出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点,回过头重新学习、巩固,可以起到查缺补漏的作用。
孩子开始顶牛了
家长要学会理解、尊重和正确引导
吴女士的儿子杨杨今年升初一了,但苦恼也随之而来。
周末了,一家人商量好一起去逛公园,儿子杨杨开始不愿意,被生拉硬拽去了,孩子一上午在公园内吵吵闹闹,不是嫌鞋子不合脚,就是不愿意照合影。
中午回家饭做好了,明明早餐没好好吃,儿子就是不上桌子,等家里其他人都吃完了,从电脑上下来的他抓起面包、饼干一顿猛啃……“自从儿子去年上初一后,性格开始变得叛逆,开始喜欢跟我们顶牛了——以前上小学时挺乖的,现在不太愿意跟我们待在一起,也不听话了。
跟吴女士一样,很多学生家长都有相同的感受。
孩子进入初中后,或多或少地表现出叛逆心理,与家长的想法时常相悖。
家庭教育陷入僵局,是当下家长最常见也是最困惑的问题。
初中生进入青春期后,自我意识开始萌芽,而尚浅的社会阅历和稚嫩的思维,让他们面临很多困惑,具体表现为与家人、同学关系紧张等方面。
作为家长要注意理解、尊重和正确引导,成长的困惑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阶段,这一时期孩子最需要的就是充分的尊重,有一个情感宣泄的渠道。
遇到什么事,家长首先要想到跟孩子好好商量,给他们发言的权利,对于一些日常行为习惯,对的旗帜鲜明地支持,不对的不能搞大棒政策,而是要循循善诱,以引导为主,这样,孩子自然不会站在家长的对立面,关系处理起来也很融洽。
自觉性差,注意力分散
为孩子定目标很重要
初一学生雅雅近来的变化令家长有些担忧:
暑期只要在家学习的时候,她就有点坐不住——学校布置的作业完成不了不说,一会出去上个厕所,一会儿到客厅找找东西,一会儿又到爸妈的房间给同学打电话,相对于上初中以前,家人感觉孩子心野了。
上初中后,孩子的学习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相比小学,初中老师教学任务加重,一般来说,上初中后老师对学生的态度也从“监管”转变为“辅助性学习”,此时,学生的自觉性就显得尤为重要,不少自制力较差的孩子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
同时,处在发育关键期,孩子的身体和心理发生变化,也会对行为习惯产生干扰,让他们“坐立不安”,尤其是发育较早的女生,表现更为明显。
专家提醒,孩子上初中后,家长应该花时间留意孩子各方面发生的变化。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应帮孩子确定远期和近期目标。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目标明确了就好办了。
家长要告诉孩子,你已经慢慢长大,应该树立责任感,在学习和生活中应该养成自觉自律的习惯。
同时,家长有时间的话应多与孩子聊天,密切关注近期孩子身上发生的变化,最好每个月甚至每周确立具体的学习目标和任务,并督促完成,这样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会慢慢得到改善,而不是等到问题发生时手足无措。
小升初后培养习惯的阶段:
初一基本学习习惯,初二思维习惯,初三自学习惯
1、按时完成老师部署的各种作业
这个要在每天及时将作业完成,效率很重要!
不能一边做一边玩,要高效率学习高效率的玩!
小学时期学校老师会严格检查作业情况,上了初中之后就要养成独立及时的完成作业,因为作业是有效的复习巩固课程,同时也是自学习惯的培养基础。
2、做题书写整洁、清晰
开始要重点要求步骤,对题目解答交待清楚,不能出现跳步现象。
在步骤清楚时再要求板书(尤其男孩板书可能会马虎些)。
小学时期做题时候不要求步骤上的严谨,但是初中的知识很多需要合理的演算步骤,因此培养书写步骤同时整洁清晰,这是基础的培养。
3、让孩子逐渐养成自学习惯,自己学会整理和查找资料
开始你可以操作让他(她)看,逐渐让他(她)自己整理你给予指导,到最后让他(她)自己整理。
比如:
老师经常会要求整理作家的生平事迹,开始我上网帮助她,后来就是她自己查自己整理。
开班会的资料也是自己查自己整理,其中有些图象是她自己用相机拍完电脑上我教她图象处理另外孩子喜欢玩魔方,就让她自己上网查资料整理相关资料,现在已经会玩四阶魔方了。
(各种三阶魔方都是她自己查资料玩会的,玩魔方有助于培养孩子空间想象与动手能力)
自学能力的培养很重要,要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只有自己掌握的知识才会永远属于自己。
4、家长装傻让孩子把题目讲给你听
有时候家长要傻点,题目的解答你看懂装没看懂或根本不看就说你看不懂,让孩子把过程讲给你听,把你讲明白,过程还装傻提些问题。
既提高了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又能让他(她)对题目理解更深一层!
(题目解答能看懂和能讲清楚的理解程度是不一样的)还有就是让孩子有成就感,爸爸妈妈都不明白的题,是我讲给他们讲明白的。
锻炼孩子理解问题同时讲解问题,是一种思维上的学习,能够将题目更好地理解,当能够讲明白题时,也就能够清楚这一类型的题的解题思路。
5、让他(她)学会总结,做读书笔记交流体会
学会一个章节或一册,让他(她)给你总结下知识,开始你可以帮助他(她),让他(她)养成总结归纳的习惯最重要。
有些时候放松下,让他(她)读些名著、读者或青年文摘、励志类书,有感想时让他(她)做好笔记,你也可以和他(她)一起看,交流些对人物的感受和心得体会。
学会总结是初中与小学的区别之一,初中不是单纯的做会一道题,要会一个系列同时举一反三,因此总结就是一个很好的学习习惯,需要侧重培养。
小升初衔接阶段语数英学习规划
小升初是一个大的阶段性跨越,小学毕业之后到了中学,学习的知识容量、难度、方法以及对自主学习的要求都和小学截然不同。
很多刚跨入初一的学生说:
“暑期没有准备,感觉很吃力。
”那么,各个科目应该怎样准备,怎样学习才能做好小升初的衔接呢?
语文:
学习方法培养是关键
小学语文关注的是学生语文基本素养的培养,进入中学阶段后,语文学习的重点转移到培养学生更强的书面表述能力以及文言文和现代文的阅读能力上,对学生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
飞鹰文化培训学校创始人张国英老师在接受采访时谈道,从小学过渡到初中,是一个平台的跨越,不仅是在学习环境与学习内容上的跨越,更是在学习方法与学习标准上的跨越。
对于语文来说,学习方法的培养是关键。
小学阶段学生的词汇量较少,但是初中阶段要求大量的生词和优美的短语积累,这关系到学生的写作能力,小学阶段的写作只要求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初中阶段的作文则是要求运用个性化的语言表达自我对生活看法的记叙文章和简要的说明文、议论文的写作。
这就需要有一个学习方式方法的转变,因为学生的个体差异,每个学生适应过渡所需要的时间是不同的,处在同一个班集体中,如果不能及时跟上步调,就会使学生对这一科目的学习积极性减弱,从而造成学习成绩下降。
数学:
温故而知新
数学是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有些知识与小学的衔接非常紧密。
小学阶段的相关知识掌握不好,会直接影响到初中阶段的学习。
同时,学习方法也应当有所改变,不能完全依靠老师和家长手把手地教。
进入初中后,学习节奏明显加快,所以预习很有必要。
从初一开始就要把知识打牢,逐渐培养起逻辑性的数学思维,对于常用的数学公式,不仅仅要记住,更要在解题的过程中学会灵活运用。
因此,数学的学习一定要做到温故而知新。
小升初的这个假期,家长应该帮助孩子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平均每天用在数学上的时间以1-2个小时为宜,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好的学习习惯远比纯粹掌握知识点本身更为重要。
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应首先将小学的知识点系统地复习一遍,多做些应用题,解应用题是初中数学学习很重要的一个模块,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合理地预习,预习后不要直击难题,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同时,对于很多家长都十分关注的奥数训练,李明老师指出,奥赛题与初中知识的结合不太紧密,在这个假期,学生做到温故而知新就可以了。
英语:
抓牢词汇关注语法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其自身的特点就决定了不能被机械地教和学。
首先,词汇量不容忽视,它是决定英语好坏的关键,不能输在起跑线上。
其次,初中的英语学习要开始关注语法,规则掌握好了,自然就一劳永逸了,否则会直接影响今后的阅读和写作。
语言环境就如同沟通人体的血液,在语言环境中耳濡目染,才能真正做到活学;在语言环境中入乡随俗,才能真正做到活用,在掌握了一定的词汇量和语法的基础上,还要适度注重听说能力,从现在开始培养,不要跟错老师,王校长尤其提到,英语国家同我国一样,也存在所谓的地区方言,所以不要迷信外教,要学到正宗的口语,一定找专业人士教。
适度学,适度玩。
学习《新概念英语》已经成为中小学生的一种时尚,从词汇和语法开始,打好基础。
对于爱玩的孩子,建议看一些英文版的动画片,例如猫和老鼠等,通过寓教于乐的学习方式培养起孩子对于英语学习的兴趣。
7种办法有效提高小升初衔接阶段学习
由于孩子在小学教育阶段已经习惯了在家长和老师的监督下学习,所以刚刚升入初中时不可能马上适应自主学习、有独立意识,这就需要老师在学校进行辅导,家长在家里进行督促,共同帮助孩子尽快适应中学生活。
(1)应该培养孩子预习、复习的习惯,但是在适应阶段为了不耽误孩子的学习,可以适当参加一下辅导班,帮助孩子在过渡阶段能跟得上课程进度。
(2)家长可以拿出一定的时间,在辅导孩子完成作业之余,还可以和孩子一起做一些趣味练习或者益智题,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同时又可以防止无休止的家庭作业让孩子产生反感的情绪。
(3)可以给孩子准备一个错题本,及时纠正错题
孩子做错题是经常发生的事,从纠正错误入手也是辅导孩子的好方式。
给孩子一个专用的本子。
孩子每次作业或考试出现错误,就让孩子在专用的本子上将题目抄下,然后按正确的方法重做一遍。
之后分析错误原因,是不会审题,还是粗心大意;是没有掌握这部分内容,还是不会正确分析。
用红笔将错误的内容标出。
过一段时间,与孩子一起整理错题,将错误的类型汇总,看一看哪部分错的最多,哪种错误原因最为常见。
这样就对孩子的学习状况有一个清楚的了解,就可以有的放矢地辅导孩子了。
(4)做读书笔记和摘要
读书时笔记和摘要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
①记下书名、作者;②采摘生字、新词及佳句;③记录主要人物和主要内容;④在书上批注;⑤列提纲;⑥写读后感。
开始时父母与孩子一起,共同阅读一篇文章,找出文章的中心思想,逐渐就可以让孩子独立完成。
对孩子的阅读内容,不必限制太死。
让孩子凭他的兴趣自己选择,父母可以进行推荐。
只要孩子坚持下去,你会发现孩子的资料积累、阅读能力、归纳能力和表达能力都会有明显的进步,而且孩子还学会了自己学习,你就可以事半功倍地辅导孩子学习了。
(5)学会使用工具书
我国古代思想家孟子有一句很有名的话: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在学习中,工具书就是学生的“利器”。
使用工具书的能力对于初中生来说,最主要的是学会查字典。
要有运用部首、音序等查字法迅速、准确地从字典中查出生字词的能力,还要有联系上下文语言环境选择恰当的义项解释词语的能力。
要具备这样能力,就必须要求孩子勤查字典,并进而养成习惯。
(6)掌握阅读步骤和方法,会阅读的一般步骤
当孩子掌握一定量汉字时,可以逐步培养他们掌握阅读的一般步骤:
初读,了解全文大意,划出生字、新词;运用工具书并采用联系上下文语言环境的方法认字、释词、疏通文意,用铅笔标出自然段的数码,了解各自然段的内容。
再读,带着文章“写的什么”和“怎样写的”两个问题熟读,读后分段写出段意,然后把几段的意思联系起来,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精读,抓住重点段落和重点词语细读,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在此基础上,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和写作特点。
熟读,按课后“作业与练习”的要求,进行写和练,达到读好一篇文章的目的。
(7)具备多种思维方法
发展思维能力是进行方法指导的一项重要内容。
教给孩子思维方法除了让他们学会将所学知识进行分类、比较、分析、综合、归纳等一些逻辑思维的基本方法外,还应重视求异思维、发散思维、辩证思维等思维方法的培养,使孩子的思维能够灵活运转。
小学升初中孩子需要面对的五大学习变化
“原先在小学成绩很好,可一上初中成绩就出现滑坡,这该如何是好?
”……在找初一学生家长“取经”的时候,不少小六的家长常常会听到这样的抱怨。
教育专家指出,孩子升入初中,将面临着诸如环境、学习方法和学习科目设置的不同,家长应针对小学和初中几个方面的不同做好调整,让孩子提前适应初中的生活。
学习方法:
从传授性到理解性
提前改变:
多提问、多思考、多总结
进入初中以后,学生的学习由直观的、感性的、零碎的知识点变成了更为完整、系统的知识体系,并更加突出能力要求。
因此就要求学生在学习方法上相应做出调整。
研究小升初工作多年的专家表示:
“小学生的学习主要是眼看、手写、记住,而到了初中,要求学生对知识充分理解,并学会用思维去分析这些知识点。
”
据了解,由于小学本身知识量少且时间充裕,所以小学老师的教学进度较慢,讲解也更详细具体。
但初中科目增多,每个老师的讲课时间都是规定好的,老师必然要改变授课方式。
因此,吕卫平建议家长,从现在开始就要培养孩子多提问、多思考、多总结的学习习惯。
学习要求:
从指令性到计划性
提前改变:
学会预习,提高学习主动性
从小学升入初中,对学生的学习要求也有很大的不同。
小学阶段的学习主要依赖老师的安排,学生只要完成写字、造句、背课文这些老师下达的简单“学习指令”就行。
但初中则要求学生自觉主动并且有计划地学习。
一般的学生只是单纯完成学校和老师交给的作业就觉得完成了学习任务,而优秀的学生基本上都有预习课本的学习习惯。
从小学升入初中要求学生的学习态度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学习行为:
从随意性到目标性
提前改变:
培养孩子做一周学习安排
进入初中以后,由于学习内容和学科的变化,原先的学习方法和习惯要随之改变。
原本可能通过短计划就能实现的学习任务和目标,到了初中之后则要求学生有一个“长安排”的计划,才能实现。
同时建议家长,现在就开始培养孩子制定一周学习计划和安排一周学习任务的习惯。
学习时间:
从短时性到长时性
提前改变:
择校也要考虑路途因素
现在小学生的学习时间安排基本上是“4+2”,即在学校花4个小时学习,在家里花2个小时学习。
而升到初中后,学习时间就要变成“8+4”。
到校时间提前了,下课时间又推迟了,家长要做好学习时间调整的准备。
家长如果要为孩子择校的话,要将路途因素考虑在内。
其次,学习时间增长了,家长也要对那些比较好动的小孩进行习惯上的纠正,比如之前孩子只能在位置上坐10分钟,现在可以开始训练孩子安静地坐上15分钟甚至20分钟。
学习内容不同:
从单纯性到多样化
提前改变:
别偏科,多看看基础科学
小学和初中面临的任务和学科学习的内容差异很大。
总体来看,小学的课堂教学容量小,作业量小,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巩固,主要是语文、数学和英语三大学科的学习。
到了初中,多出了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等几大学科,而且知识系统性比较强,需要孩子课后花时间去消化,不然很容易导致成绩下降。
建议家长,小学阶段的学生如果偏科现象过于严重,现在就应开始纠正孩子的偏科习惯,让孩子在课余时间多看看与基础科学相关的书籍,涉猎这方面的知识。
家长甚至可以让孩子多翻翻十万个为什么之类的指导读物。
小升初衔接阶段语数英学习规划
小升初是一个大的阶段性跨越,小学毕业之后到了中学,学习的知识容量、难度、方法以及对自主学习的要求都和小学截然不同。
很多刚跨入初一的学生说:
“暑期没有准备,感觉很吃力。
”那么,各个科目应该怎样准备,怎样学习才能做好小升初的衔接呢?
语文:
学习方法培养是关键
小学语文关注的是学生语文基本素养的培养,进入中学阶段后,语文学习的重点转移到培养学生更强的书面表述能力以及文言文和现代文的阅读能力上,对学生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
飞鹰文化培训学校创始人张国英老师在接受采访时谈道,从小学过渡到初中,是一个平台的跨越,不仅是在学习环境与学习内容上的跨越,更是在学习方法与学习标准上的跨越。
对于语文来说,学习方法的培养是关键。
小学阶段学生的词汇量较少,但是初中阶段要求大量的生词和优美的短语积累,这关系到学生的写作能力,小学阶段的写作只要求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初中阶段的作文则是要求运用个性化的语言表达自我对生活看法的记叙文章和简要的说明文、议论文的写作。
这就需要有一个学习方式方法的转变,因为学生的个体差异,每个学生适应过渡所需要的时间是不同的,处在同一个班集体中,如果不能及时跟上步调,就会使学生对这一科目的学习积极性减弱,从而造成学习成绩下降。
数学:
温故而知新
数学是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有些知识与小学的衔接非常紧密。
小学阶段的相关知识掌握不好,会直接影响到初中阶段的学习。
同时,学习方法也应当有所改变,不能完全依靠老师和家长手把手地教。
进入初中后,学习节奏明显加快,所以预习很有必要。
从初一开始就要把知识打牢,逐渐培养起逻辑性的数学思维,对于常用的数学公式,不仅仅要记住,更要在解题的过程中学会灵活运用。
因此,数学的学习一定要做到温故而知新。
小升初的这个假期,家长应该帮助孩子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平均每天用在数学上的时间以1-2个小时为宜,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好的学习习惯远比纯粹掌握知识点本身更为重要。
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应首先将小学的知识点系统地复习一遍,多做些应用题,解应用题是初中数学学习很重要的一个模块,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合理地预习,预习后不要直击难题,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同时,对于很多家长都十分关注的奥数训练,李明老师指出,奥赛题与初中知识的结合不太紧密,在这个假期,学生做到温故而知新就可以了。
英语:
抓牢词汇关注语法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其自身的特点就决定了不能被机械地教和学。
首先,词汇量不容忽视,它是决定英语好坏的关键,不能输在起跑线上。
其次,初中的英语学习要开始关注语法,规则掌握好了,自然就一劳永逸了,否则会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