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八年上册期末复习课内语段和文言文.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713507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61.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版八年上册期末复习课内语段和文言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语文版八年上册期末复习课内语段和文言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语文版八年上册期末复习课内语段和文言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语文版八年上册期末复习课内语段和文言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语文版八年上册期末复习课内语段和文言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文版八年上册期末复习课内语段和文言文.docx

《语文版八年上册期末复习课内语段和文言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版八年上册期末复习课内语段和文言文.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文版八年上册期末复习课内语段和文言文.docx

语文版八年上册期末复习课内语段和文言文

语文版八年上册期末复习(课内语段和文言文)

一.课内重点现代文

《巴东三峡》

①根据课文内容分析文章结构

文章采用先总写后分写,以时间、空间顺序。

一(1、2):

总写三峡险恶。

二(3—10):

按游踪的前后,分别具体描写游三峡的见闻。

②作者由宜昌到重庆逆流游三峡,沿途经过了哪些地方?

船从宜昌上驶,首先西陵峡(第一段黄陵峡;第二段灯影峡,其间有黄陵庙;第三段空岭峡,其中有牛肝马肺峡,崆岭滩等处;第四段是米仓峡,出峡处有香溪)。

船过秭归和巴东,进入巫峡。

过巫山即入瞿塘峡。

过瞿塘峡,到白帝城(有孙夫人庙,八阵图遗迹),最后船泊在夔府的江岸。

③分析所引用用诗句、谚语、典故的作用

A文中开头引用民谚“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渲染了三峡一带险恶、悲凉的氛围,为全文定下基调。

B民谚“清滩叶滩不算滩,空岭才是鬼门关”:

表现了空岭滩的险恶、可怕。

引用杜甫诗句“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表现了沿江两岸如群马奔驰的山势,也赞扬了明妃王昭君。

C引用作者的即景诗“黄陵庙下江南味,也有垂柳也有花”:

生动形象地描绘出黄陵庙一带山水景色之美。

D引用刘皇叔托孤的故事:

突出了三峡景色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更耐人寻味。

④品味语言

A江水的险,险在窄,险在急,险在曲折,险在多滩。

反复、排比。

写巫峡的江水,突出一个“险”字,抓住江水的窄、急、曲折、多滩等特点。

B这个峰很高,那个峰还要更高,前面有一排,后面还有一排,后面的后面,还有无数排,一层一层地你围着我,我围着你,你咬着我,我咬着你。

拟人。

巫峡的山突出其山峰之高,抓住其笔直、整齐、险峻的特点。

C那时候,望不见天,望不见山峰,只见顶上云雾腾腾,有像牛马的,有像虎豹的,奇形怪状,应有尽有,那情形比起庐山来还要有趣。

比喻。

抓住了巫山云雾的奇妙多变的特点。

(2)《周庄水韵》重点课文

阅读《周庄水韵》(节选),完成1——6题。

(18分)

我们的小船划到了古镇的尽头,灯光暗淡了,小河也恢复了它本来的面目,平静的水面上闪烁着点点星光。

从河里抬头看,只见屋脊参差,深蓝色的天幕上勾勒出它们曲折多变的黑色剪影。

突然,一串串亮晶晶的光点从黑黝黝的屋脊上飞起来,像一群冲天而起的萤火虫,在黑暗中划出一道道暗红的光线。

随着一声声清脆的爆炸声,小小的光点变成满天盛开的缤纷礼花,天空和大地都被这满天焰火照得一片通明。

已经隐匿在夜色中的古镇,在七彩的焰火照耀下面目一新,瞬息万变,原本墨一般漆黑的屋脊,此时如同被彩霞拂照的群山,凝重的墨线变成了活泼流动的彩光。

最奇妙的,当然是我身畔的河水,天上的辉煌和璀璨,全都落到了水里,平静幽深的河水,顿时变成了一条摇曳生辉、光华四射的彩带。

随焰火忽明忽暗的河畔楼屋倒映在水里,像从河底泛起的一张张仰望天空的脸,我来不及看清楚他们的表情,他们便在水中消失。

当新的一轮焰火在空中盛开时,他们又从遥远的水下泛起,只是又换了另一种表情。

这时,从古镇的四面八方传来惊喜的欢呼,天上的美景稍纵即逝,地上的惊喜却在蔓延……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2分)

参差(cēncī)璀璨(cuǐcàn)

2.写出下列句中画线词语的近义词。

(3分)

①深蓝色的天幕上勾勒出它们曲折多变的黑色剪影。

(勾画)

②天上的辉煌和璀璨,全都落到了水里,平静幽深的河水,顿时变成了一条摇曳生辉、光华四射的彩带。

(灿烂)(摇动)

3.文中有一个词语“瞬息万变”,“瞬息”形容极短的时间。

请你再写出三个形容时间极短的词语。

(3分)

①一刹那②一瞬间③顿时

4.上文描写了哪些景物?

请概括写出(不少于四种)。

(2分)

岸上的彩灯、河中的倒影、彩船、丝竹管弦之声、礼花、古镇的欢呼。

5.作者在描写景物时,是按照什么时间和空间顺序来描写的?

(2分)

①时间上:

先后顺序②空间上:

由河中写到天上的礼花,最后写到地上的人们。

6.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是从色彩的角度来描写周庄水韵的。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它属于暗喻,本体是“河水”,喻体是“彩带”,比喻词是“变成”。

这样写的好处是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春夜的河上所见到的七彩斑斓的礼花,表现出周庄水乡的绚丽多姿。

(6分)

《北京喜获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

1.主题:

这则消息迅速及时地向全国人民报道了中国申奥成功的喜悦,表达了中国人民无比兴奋的心情。

2.特点:

语言简洁明了,如:

“该轮到北京办奥运会了!

”的“该”字,就写出了无限的感慨。

善于抓住典型细节,如:

写刘淇对记者说,“刚才签字的钢笔无比珍贵,要永远保存下去”的细节,说明了奥运会对中国来说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3、重要问题

⒈分析文章的标题、副标题、导语的特点,并谈谈用一系列数字有何作用?

这是一篇消息。

正标题是“北京喜获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下面的一行字是副标题“得票数比第二名多34票”。

正标题概括了报道的中心申奥成功事件,用一个“喜”字贯穿全文;副标题突出了中国得票数之多,充满自豪。

开始作者以抒情的笔调表达中国人申奥成功后的无比喜悦和无比激动之情,又用一组确凿的数据展示中国的优势,说明中国申奥成功是众望所归。

接下来是各界的反应。

《别了,“不列颠尼亚”》

⒈文章选择哪几个具有象征意义的场景来报道这一重大历史事件?

第一个场景:

下午4点30分港督告别港督府,降下港督旗。

第二个场景:

晚6点15分举行英国管治告别仪式,降下英国国旗。

第三个场景:

子夜时分举行中英香港交接仪式,米字旗下降,五星红旗升起。

第四个场景:

7月1日王子和港督登船离港。

⒉体会语言含蓄而庄重的特点。

(1)随着末代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的陈迹:

香港已经回归祖国,中国人民的屈辱历史永远成为了过去。

(2)在1997年6月30日的最后一分钟,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的统治宣告终结:

作者郑重记录下这一历史时刻,表达了对长达一个半世纪殖民统治结束的欣喜之情。

(3)全文最后一句语言庄重而含蓄,有深刻意义。

“从海上来”指当年不可一世的英国远征军强占了中国的领土,开始殖民统治。

“从海上去”指英国殖民统治的结束。

《纪念白求恩》重点课文

重点问题

⒈白求恩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他身上最本质的东西是什么?

用文中的原话回答。

“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

国际主义精神是包含在共产主义精神中,并列提出是为了强调。

⒉第二段哪些话是正面介绍白求恩?

哪些话是侧面介绍有什么作用?

“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极端的热忱”是正面介绍;“从前线回来的人……无不为之感动”是侧面介绍,烘托突出白求恩精神感人之深。

⒊白求恩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这一部分运用什么论证方法?

为什么这部分写得少?

运用了正反对比论证法。

白求恩大夫是个杰出的医生,他医疗技术的高超是解放区军民都了解的事,所以作者只用一句话作了概括,而不作过多的论述。

⒋思考课文最后一段,回答下列问题

(1)作者回忆了同白求恩同志的交往,写了哪些内容?

按怎样的顺序写的?

作者按时间顺序先后写出两人的会面和通信。

(2)“只见过一面”的“只”字流露出怎样的心情?

“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说明了什么?

“只”表达了一种遗憾之情。

“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可见白求恩同志对中国共产党及其领袖那种倾心的热爱和忠诚。

(3)“我是很悲痛的”可以改成“我很悲痛”吗?

为什么?

不行。

“是”在这里有强调作用,语气很沉重,朴实地表达了一种沉痛哀掉的心情。

(4)“从这点出发,……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五个短语“一个……的人”组成排比形式,是从哪几个角度来说的?

“高尚”指人格,“纯粹”指品质;“有道德”指修养;“脱离了低级趣味”指志趣;“有益于人民”指人生意义。

五个短语由短而稍长;气势越发磅礴,内容五彩缤纷,有如赞美诗一般。

八、思考与练习重点:

课后练习第一、第二题。

①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

②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

③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

④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

⑤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

⑥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情,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

⑦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是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

⑧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

⑩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1.解释下列词语中加点字。

(2分)

拈轻怕重:

挑选漠不关心:

冷淡

2.给这段文字划分层次最恰当的是(A)(2分)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3.上文最后一句中的“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具体指一种什么样的精神?

表现在哪几方面?

(用原文回答)(3分)

具体指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热忱。

4.在上文中找出“满腔热忱”的三个反义词,每个词语为四字。

(3分)

①冷冷清清②漠不关心③麻木不仁

5.上文的的论点是什么?

作者采用什么论证方法来论证这一论点?

(3分)

上文的论点是每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白求恩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作者采用对比论证。

6.文中对白求恩有三种不同的称呼,请分别说出其中的原因。

(3分)

①称“白求恩同志”:

从作为共产党员来说。

②称“白求恩”:

转述别人对白求恩的评价。

③称“白求恩医生”:

就白求恩的职业而言。

7.文中画线句子如果改为下面的说法可以吗?

为什么?

(2分)

每一个人都很佩服,每个人都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不可以,因为原句用双重否定的句式,肯定的语气更强烈,改句语气较弱。

《最苦与最乐》

理清课文结构,文章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一、(1、2)论述“负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

第1自然段(主论):

提出并论证人生最大的痛苦是负了未了的责任。

可分三层:

1.(开头到“莫若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

提出人生最大的痛苦是负了未了的责任。

2.(“人若能知足”到“也不算什么苦”):

论述人生最大的痛苦不是贫困老死的原因。

贫→知足;失意→安分;老死→达观。

3.论述人生最大的痛苦是负了责任的理由。

 第2自然段(辅论):

进一步指出负责任的种种情况和由此产生的痛苦状态。

可分三层:

1.(答应人办一件事没有办到还没有解除呀):

指出负责任的种种情况:

承诺未完、欠人钱、受人恩惠、得罪人。

2.(不独是对于一个人如此到便死也带着苦痛往坟墓里去):

把负责任情况延展到对家庭、社会、国家、自己。

3.贫困老死可以达观排解,而负责任才是最大的痛苦。

  二、(3)论述“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主要论证方法有:

1.引用:

古语——如释重负俗语——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

    孔子——无入而不自得

2.比喻:

海阔天空

3.对比:

却是不尽责任,受良心责备。

处处尽责任,便处处快乐;时时尽责任,便时时快乐。

   三、(4、5)论述“人生当勇于负责任,而不能逃避责任”。

引用:

孟子——君子有终身之忧 曾子——任重而道远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本文的中心论点:

负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阅读《最苦与最东》(节选),完成1——7题。

(19分)

1.分别选择与下列两个例词的加点字意思相同的项。

(2分)

①例:

如释重负(A)A.爱不释手B.疑团冰释C.注音释义D.期满释放

②例:

海阔天空(D)A.空城计B.空中楼阁C.计划落空D.空旷地带

2.文中有一句话“人若能知足,虽贫不苦”,如果用一个人们熟知的成语代替,这个成语就是知足常乐。

(1分)

3.根据提示选择原文填空。

(不超方格或规定的字数)(5分)

①贫而不苦的原因:

知足②失意不苦的原因:

安分

③老、死不苦的原因:

达观

④人生真正的痛苦源自:

应尽的责任没有尽。

(不超10字)

⑤人生最大的快乐是:

尽责任。

(不超过7字)

4.第一段文字文字运用了排比和设问的修辞手法,形成文章语言流畅气势。

(2分)

5.第三段中所说的“海阔天空,心安理得”表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状态?

(2分)

尽完责任后,愉悦的心情。

6.痛苦与快乐,是人类永恒的话题。

古往今来,许多哲人志士留下了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不少名言。

请写出三句名言。

(3分)

示例: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7.“快乐之权,操之在己”这句话的意思是:

快乐的权力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请结合自己的亲身体验,谈谈你对这句话的感受。

(4分)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重点课文

1.文学常识

①《水浒传》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施耐庵写的长篇小说,它描写了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农民起义,塑造了李逵、武松、林冲、鲁智深等众多的英雄人物,暴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残暴和腐朽,揭露了当时的社会矛盾。

②鲁提辖,即鲁达,绰号花和尚鲁智深。

③《水浒传》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四大名著之一。

该书的作者是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说家。

曾撰写《江湖豪客传》,后改名为《水浒传》。

④中国有一部古典名著,它最早的德文译名是《强盗与士兵》,法文译名是《中国的勇士们》,英文译名是《在河边发生的故事》,这部名著就是《水浒传》。

2.划分层次,概括意思

 一(1-7)鲁达在潘家酒楼上得知金老父女被郑屠欺凌便仗义资助。

(开端)

 二(8-9)鲁达到客店打发金老父女逃离虎口。

(发展)

 三(10-20)鲁达到郑屠肉铺消遣郑屠并三拳将他打死,除暴安良,伸张正义。

(高潮)

 四(21)鲁达回到下处,收拾行装弃官逃走。

(结局)

3.分析人物形象

鲁达武艺超群,疾恶如仇、见义勇为,具有强烈的正义感。

另一个特点是慷慨大方,仗义疏财。

鲁达并不是鲁莽之辈,他粗中有细,勇而有谋、为人体贴,做事妥善。

鲁达出身行伍,有其粗鲁的一面。

5.分析精彩段落:

鲁提辖三拳打死镇关西

1)第一拳位置:

鼻子上

比喻句:

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本体),却便似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喻体)

相似点:

(味觉)

第二拳位置:

眼眶际眉梢

比喻句:

打得眼棱缝裂,乌珠迸出,(本体)也似开了个彩帛铺的,红的、黑的、紫的,都绽将出来(喻体)

相似点:

(视觉)

第三拳位置:

太阳上

比喻句:

只一拳,太阳上正着,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磬儿、钹儿、铙儿一齐响(喻体)

本体:

打得头晕目眩,两耳乱鸣,魂飞天外。

相似点:

(听觉)

作用:

生动形象地写出三拳一拳重似一拳,写出了鲁达的威猛,也写出了郑屠的狼狈相。

2)文中写郑屠受执利器,作用是反衬鲁提辖武艺高强、勇武非凡。

3)文中两个“镇关西”引号作用:

①表示特殊含义;②表示否定和讽刺。

4)文中“两边看的人,惧怕鲁提辖,谁敢向前来劝。

”是侧面描写,作用是烘托鲁提辖骇人的气势。

5)通过语言、动作等描写来刻画鲁提辖嫉恶如仇的性格特点。

6.鲁提辖明知郑屠已经被打死了,为什么还要说“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

从中看出鲁提辖具有什么性格特征?

此用意在于敷衍周围的围观者,这样不致使他们急于报官,为自己多赢得一点逃脱的时间,从中可见鲁提辖粗中有细,机敏的性格特征。

(3分)

7.上文写鲁提辖第三次骂郑屠:

“若只和俺硬到底,洒家倒饶了你!

你如今对俺讨饶,洒家偏不饶你!

”假如郑屠真的与鲁提辖“硬到底”不讨饶,鲁提辖会饶了他吗?

为什么?

不会,因为鲁达的用意就是为了教训这个欺压老百姓的郑屠,他的三次喝骂都是以教训郑屠为目的的,所以,无论郑屠顽抗还是讨饶,鲁达都不会放过他的。

(3分)

8.《水浒传》里有许多类似鲁达打抱不平的故事,你怎样评价这类故事?

在当时那个暗无天日,没有公理,弱肉强食的时代里,官府不能为民作主,百姓有冤无处伸,有苦无处诉,只能寄希望于打抱不平的英雄,鲁达的行为是正义之举,是有合理性的。

在法制社会里,则不能简单仿效鲁达做法,应通过正当的途径以正当的方式解决问题,依法行事。

九、拓展延伸

⒈中国古典四大名著:

《水浒传》(元末名初,施耐庵),《红楼梦》(清,曹雪芹),《三国演义》(元末名初,罗贯中),《西游记》(明,吴承恩)。

⒉《水浒传》共塑造了108位梁山好汉的形象,你知道这些好汉中哪些人的名字?

至少说了五位。

(例:

宋江、林冲、孙二娘、阮小二、武松等)

⒊“行侠仗义、除暴安良”是梁山好汉的共同特征,你能说出体现此品质的两个故事吗?

例:

史进大闹史家村、武松醉打蒋门神等。

《范进中举》重点课文

2.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故事情节。

以“中举”为界,给课文分段。

 第一部分(1—2):

中举前贫困的生活和卑微的社会地位,以及他不顾一切参加乡试的情况。

 第二部分(3—12):

中举后喜得发疯及社会地位发生了显著变化。

3.精彩片段:

范进中举喜极发疯的过程。

(课文第五段)

1)可分为四个层次:

A(开头到不省人事):

昏厥。

B(老太太慌了到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

疯跑。

C(走出大门不多路到淋淋漓漓一身的水):

跌倒。

D疯走集上。

2)通过语言、动作、外貌塑造范进的热衷科举、利欲熏心的性格特点。

3)文中除了正面描写范进外,还有侧面描写。

如A老太太慌了,烘托范进昏厥的怕人。

B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烘托范进的疯狂。

C众人拉他不住,烘托范进的那股疯劲。

4)范进发疯的直接原因是得知自己中举过于激动欣喜而疯;造成他如此境况的根本原因是封建科举制度对他的毒害太深,使得他的心理不堪一击。

4.分析人物形象

一、1范进:

猥琐懦弱、热衷科举、利欲熏心、圆滑世故。

人物形象

范进:

一个热衷功名的下层知识分子,中举前穷困潦倒,地位卑微,逆来顺受,甘受屈辱。

中了举,情形就完全不同了。

梦寐以求的功名富贵一旦出现使他惊喜得发了疯。

课文刻画范进中为功名利禄而神魂颠倒的典型形象。

2.文中胡屠户说的、骂的、训斥的、夸口的、奉承的、恭维的话,占了很大的篇章,通过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表现了一个前倨后恭、欺贫爱富、趋炎附势、嗜钱如命、庸俗自私的典型市侩的形象。

胡屠户:

欺贫爱富,粗俗势利,蛮横倨傲(前);阿谀奉承,趋炎附势(后)的市侩形象。

3张乡绅:

老奸巨滑。

4众乡邻:

嫌贫攀富,前倨后恭,从他们身上足见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

5.孔乙己与范进异同之处

异:

范进终于中举,而孔乙己直到临死“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

同:

同受封建科举的毒害,都迂腐至极,都不会“营生”,对社会的摆布都同样的软弱无力

6.若孔乙己也中了举,他会怎样?

腐朽的科举制度使读书人以功名为念,将青春乃至大半生浪费在应试和科场上,致使读书人只知经书八股,根本没有真才实学,丧失谋生的本领。

7.鲁迅对孔乙己的态度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而吴敬梓对范进的态度是尖锐讽刺,无情嘲弄。

8仔细阅读课文第五到第八段,说说其中哪些地方是正面描写,哪些地方是侧面描写,各是从哪些方面来刻画范进的,并体会这样写的作用。

这几段写的是范进发疯和胡屠户治疯。

主要写的是范进。

正面写了范进的语言、动作,如他“看了一遍,又念一遍”(简直不敢相信,惟恐是梦)“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

‘噫!

好了!

我中了!

’”(得到确认后,极度兴奋,一拍,一笑,意味深长)忽然一跤跌倒,不省人事。

醒过来又“拍着手大笑道:

“噫!

好!

我中了!

”(长期的被人蔑视侮辱,二十多次落第的经历把他弄得十分脆弱,无论是巨大的欢乐或悲哀都已经受不住了。

“好”,几十年的屈辱和痛苦结束了!

“中了”梦寐以求的功名富贵到手了!

)他往门外飞跑,“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真是丑态百出,可悲可叹!

)。

作者通过对范进丑态的生动描绘,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的对知识分子的毒害。

这部分还写了众邻居及范进家人、胡屠户的反应。

从邻居送来米酒,极度献殷勤,飞奔着去找范进,去迎接胡屠户,报录人的想出治疯的“妙”计,老太太哭,娘子愁,众人劝胡屠户为范进治疯等,这些都是为烘托这场闹剧,是侧面描写,突出了范进身份的变化,反映当时社会趋炎附势的风气,强化了课文的讽刺效果。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贾祖璋

1.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作者从花儿物质基础、物理学原理、生理需要、进化观点、自然选择、人工选择六个方面(由主到次、由内到外)说明“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2.文章题目原是一句歌词,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

作用是使中心突出,脉络分明,节奏明快,增添文章的语言美感,增加文章的艺术色彩。

3.划分文章部分,理清结构。

 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l段):

提出说明中心——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第二部分(第2一10段):

从不同角度说明“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第三部分(第1l段):

概括花红的原因,总结全文。

六、写作特色

1.以歌曲名为题,以问为题,以题贯穿全文。

2.文章的结构严谨,采用了多种说明顺序。

⑴逻辑顺序:

A、从现象到本质:

现象——“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本质——造成花朵呈现红色的各种原因。

B、从主到次,从内到外:

介绍花朵呈现红色的六方面原因时,从“首先有它的物质基础”到“还需要……”、“还有……”等相对次要的原因:

从花朵自身条件(物质基基础、物理学原理、生理需要、进化观点)到外部的因素(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

⑵时间顺序:

例如介绍自然选择时,“从亿万年前”的裸子植物,到后来出现的被子植物,以时间顺序说明昆虫在自然选择中的作用。

3.科学性强,语言深入浅出。

(一)速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作者在课文中从哪些方面回答了“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这一问题?

答:

本文从花儿的物质基础、物理学原理、生理需要、进化观点、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六个方面对“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作科学说明。

2.作者在课文中多次以“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设问,作用是什么?

答:

A、明确提示文章说明的中心。

B、以设问的形式出现,起到提示说明角度及内容的作用,使说明层次清楚,步步深入;C、间隔反复使文章中心突出,脉络分明,节奏明快,增添文章语言的美感,增加文章的艺术色彩。

(二)课文标题借用了一首著名歌曲的名字,你还能举出类似的例子吗?

说说这样拟题有什么好处?

1.以“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为标题,易于吸引广大读者关注,激发阅读兴趣;

2.从科学小品文的特点看,应该既有科学性又有文学性,颇富诗情画意,与全文格调一致;

3.概括了文章的说明范围,浓缩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如,“我的未来不是梦”“真我风采”“让我们荡起双桨”“掀起你的盖头来”“欢乐颂”等常被作为文章的题目,以此浓缩文章内容,增加诗情画意,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八、拓展延伸

写出带花的古诗词名句:

示例:

⑴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⑵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⑶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应来。

⑷晓看江湿处,花重锦官城。

4.分析课文倒数第二段。

 1)自然选择人工选择

牡丹由自然选择费了亿万年造成的野生原种,经过人工栽培……不同的美丽色彩

花是单瓣的,花色也只有粉红的一种。

大丽花原产墨西哥,只有八个红色花瓣人工栽培的历史仅二三百年,却已有上千种形状、颜色不同的品种。

虞美人从来没有出现过蓝色上一世纪末……便育成了各种不同的蓝色虞美人。

2)结论:

自然选择:

进程缓慢,需要经过很长的时间才能显示它的作用。

人工选择:

大大加快了进程,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显著的成果。

3)本段采用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作比较、分类别、列数字。

5.文章题目原是一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