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乌海市煤焦化工发展与产业链可持续问题研究.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713141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1.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乌海市煤焦化工发展与产业链可持续问题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内蒙古乌海市煤焦化工发展与产业链可持续问题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内蒙古乌海市煤焦化工发展与产业链可持续问题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内蒙古乌海市煤焦化工发展与产业链可持续问题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内蒙古乌海市煤焦化工发展与产业链可持续问题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内蒙古乌海市煤焦化工发展与产业链可持续问题研究.docx

《内蒙古乌海市煤焦化工发展与产业链可持续问题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乌海市煤焦化工发展与产业链可持续问题研究.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内蒙古乌海市煤焦化工发展与产业链可持续问题研究.docx

内蒙古乌海市煤焦化工发展与产业链可持续问题研究

内蒙古乌海市煤焦化工发展与产业链可持续问题研究

  《乌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十一五”期间要重点发展煤焦化工,把乌海建设成为自治区西部重化工业基地。

2007年2月6日乌海市六届人大四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指出:

“以发展煤焦化工为重点,继续把重点项目建设作为做大经济总量、调整产业结构的突破口,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这一发展思路,是否符合乌海市经济发展的实际,是否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产业政策相适应,能否使乌海市产业结构调整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煤焦化工产业链是否可持续等,是全市各行各业共同关注的焦点。

人民银行乌海市中心支行组成课题组就这个问题开展了深入的调查研究。

  一、内蒙古乌海市煤焦化产业发展现状

内蒙古乌海市的煤焦化产业起步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

“十五”期间,乌海市煤焦化产业发展迅速,在全面淘汰取缔改良焦的基础上,机焦生产迅速扩大。

2006年,神华集团乌海煤焦化公司一期100万吨捣固焦项目建成投产,乌海沪蒙煤焦公司年产30万吨捣固焦项目建成投产。

到2006年末,乌海市有20万吨以上焦化企业19家,形成焦炭生产能力580万吨。

实际生产焦炭331万吨,只占焦炭生产能力的57%。

  按照《焦化行业准入条件》规定,机焦炉炭化室高度必须达到4.3米以上(含4.3米),年生产能力60万吨以上。

目前,我市除神华集团乌海市煤焦化公司100万吨捣固焦项目完全符合国家焦化行业产业政策外,现有18家焦炭企业均达不到这一标准要求。

国家有关产业政策要求,2009年底前淘汰炭化室高度小于4.3米、产量小于60万吨的机焦炉(捣固焦除外),乌海市的煤焦化产业再一次面临严峻考验。

  二、目前乌海市煤焦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资源配置和产业布局不合理。

有关资料显示,发达国家的焦炭主要用于钢铁冶炼,95%的焦炭生产能力作为钢铁企业的配套设施进行布局。

焦炭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煤气、余热、焦油等能够在钢铁生产过程中得到充分利用。

我国只有33%的生产能力布局在钢铁联合企业内。

乌海市95%的焦炭生产能力为独立焦化生产企业,除黄河工贸集团华西焦化厂作为城市煤气供应的市政配套设施和千钢焦化厂作为钢铁企业的配套设施外,大部分焦化企业集中在煤炭产区,远离产品用户,难以实现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

  2、焦化生产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严重。

乌海市现已建成的独立焦炭生产企业中,只有少数大型机焦炉和城市供气机焦炉的煤气得到了全部或部分利用。

据环保部门测算,现有19家焦化企业二氧化硫现状排放量19457万吨,占全市二氧化硫排放量的16.14%,每年排空的焦炉煤气约2000万立方米以上。

焦化生产过程产生的余热、煤气、焦油不能有效回收,综合利用水平低,资源、能源浪费严重,污水处理、脱硫等设施达不到环保要求。

  3、原料供应后劲不足,难以持续。

“十一五”规划乌海市焦炭产量要达到1000万吨,需要原煤近4000万吨(3吨原煤洗1吨精煤,1吨精煤生产0.7吨冶金焦)。

煤从何来?

显而易见,原煤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乌海市煤焦化工发展的主要问题。

  4、运力不足。

运力不足一直是制约乌海市经济发展的瓶颈之一,目前请车率不足50%。

而公路运输份额很小,加之治理“超载超限”影响,致使全市工业产品外运更为困难。

预计到“十一五”末各种工业产品产量将达到5300万吨。

运输量将增加到11600万吨(其中:

铁路运输量2300万吨、公路运输量9300万吨),乌海的铁路、公路运力远远不能满足乌海地区的物资外运需求。

  三、煤焦化产业生产经营及焦炭市场发展前景分析

  根据世界经济向好的走向,2007年焦化行业生产经营及焦炭市场发展会呈现以下几大趋势。

  1、全球钢铁生产将继续增长,焦炭需求继续增加。

近5年来,全球粗钢产量已突破12亿吨。

2007年将继续增长,有望突破13亿吨水平,增耗焦炭约3500万吨以上;随着钢铁冶金、有色化工、机械铸造等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将相应带动焦炭需求再增加3000万吨左右。

  2、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新农村建设的加快,钢铁需求还会增加,进而拉动焦炭需求的增加和焦炭业的发展。

预计2007年,焦炭消费将再增2000万吨左右,焦炭消费将超过2.95亿吨。

3、国家实施宏观调控以来,全国各地大量淘汰落后焦炉,新建了一批科技含量较高的焦炭生产企业,如:

宝钢、沙钢、浦东焦化等一批干熄焦装置投产。

攀钢、上焦、包钢、济钢、涟钢和唐钢等14套CDQ装置投入使用。

一批大型化高技术的焦化产品回收精深加工及煤气脱硫等装置建成投产。

如山东海化30万吨焦油加工装置、济钢焦化10万-15万吨/年煤焦油精深加工装置成功投产;山东盛隆焦化焦炉煤气生产甲醇装置投产;鞍钢化工总厂11万立方米/小时和莱钢5万立方米/小时等一批煤气净化、本钢焦化厂和山西安泰、沙钢焦化、西安焦化等一批电捕焦油器,以及攀钢焦化厂等一批装煤除尘、出焦除尘,山西太兴、重钢焦化等一批脱硫装置等投入运行;本钢、太钢、马钢焦化厂和山西焦化、山西安泰、豫港焦化等一批生物脱氮装置投入运行。

将对炼焦生产的节能降耗、焦炭质量提高和环境改善起到积极作用。

  4、煤电油运价格居高不下,焦炭价格将稳中趋升。

随着焦煤供给增加,价格高位运行,焦炭价格将继续稳中趋升。

  5、有关资料显示:

国际市场对中国焦炭依存度将继续下降。

2007年,欧美日俄印巴澳等新建焦炉和焦炭产能继续增加。

钢铁—焦炭生产与消费的增长仍主要在中国。

由于我国焦炭出口加征5%关税,国际市场生铁产量增幅有限,钢铁等行业节能降耗力度加强,焦炭单耗下降,国际市场对中国焦炭依存度会逐渐减弱,中国焦炭出口总体呈下降趋势。

  6、随着土地、煤、电、油、运、水,尤其是炼焦煤等原燃材料和人工、环保成本的高位运行,焦化产品利润空间将进一步缩小,中国焦炭业低成本、低水平扩张势头将得到有效遏制;循环经济、清洁生产、废水废气废渣等资源化再利用,相关产业多元化发展将更加得到重视。

  7、随着国家宏观调控、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技术创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步伐加快,焦炭产需基本平衡,中国焦化业将进入平稳发展时期。

  四、乌海市发展煤焦化产业的支撑条件

(一)资源条件

1、煤炭资源:

乌海市煤炭资源储量24.97亿吨,煤种以焦煤为主,是自治区炼焦煤产地,也是全国20个煤焦基地之一。

2、电力资源:

乌海现有发电总装机容量220万千瓦,到2010年全市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500万千瓦左右。

3、水资源:

乌海地下水储量约为93亿立方米,与黄河水形成互补系统,地表和地下水丰富。

全年可利用水资源量1.73亿立方米,其中地下水1.23亿立方米,黄河水指标0.5亿立方米(地表水)。

自治区政府从巴彦淖尔市调给我市黄河水指标为0.7亿立方米,这类水可通过水权转让的方式用于工业项目,即0.7亿立方米黄河水可用于煤化工。

千里山水库和黄河水利枢纽工程的建成,水权转换工程的建设,将有效缓解我市在用水高峰季节的用水。

全市还有矿井疏泔水、乌达北沙滩、乌达公路大桥至马堡店沿河地段、巴音陶亥地区的地下水没有探明。

4、周边资源:

在以乌海为中心半径200公里范围内,矿产资源非常丰富,其中阿拉善盟和宁夏石嘴山地区无烟煤总储量11亿吨,鄂尔多斯市原煤储量1244亿吨。

可通过东乌铁路输送东胜煤。

目前,内蒙古庆华集团与蒙古国蒙古之金集团合作,开发蒙古国南戈壁省储量为16.7亿吨那林苏海特煤田。

该煤田距策克口岸仅有60多公里。

庆华集团储煤厂转运站每天入境原煤1.2万吨,可储原煤200万吨。

这些优质原煤可通过策克公路直运乌海。

(二)区位条件

  乌海市是华北和西北地区交汇处,东北、华北通往西北的重要交通枢纽,是西北地区的东大门,是“宁蒙陕”经济区的中心和沿黄经济带的中间环节,也是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的资源富集区和主要实施区;自治区规划乌海市将作为小三角地区(乌海市—鄂旗—乌斯太)中心城市和自治区的煤焦化工基地。

表明我市区位优越,交通运输便利,具备发展大型煤焦化工项目的条件。

  (三)成本条件

  煤、电和主要原材料集中、价廉;主要产品的原辅料就近供应,生产原料成本不到东部发达地区的13,土地、劳动力成本均低于东部地区的成本优势,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扶优扶强特色产业。

潜力大、前景好的煤焦化产业成为我市的优势产业和新型替代产业,并逐步向高科技、高效益、精加工方向发展。

(四)交通条件

  乌海城市基础设施较为齐全,交通条件便利,京兰铁路、109、110国道穿市而过,建有乌海站、乌海西站两个铁路客货站和8个铁路货运站,年运输能力2000多万吨(今后5年内运输能力可达2500万吨),109国道一级公路已建成,北京至拉萨的高速公路贯通乌海,设计标准较高的乌海飞机场成功运行;东起包神线东侧鄂尔多斯活蚕沟集运站,西至乌海并与石嘴山站接轨的东乌铁路将于2007年底前全线开通运营。

形成乌海便捷的交通运输体系。

所需原料煤、辅助材料及成品的出入可经铁路和高速路通往全国各地。

  (五)市场条件

  近期(2006年-2010年),建设1000万吨捣固焦生产装置,要利用神华集团500万吨焦化和海南区200万吨焦化项目的焦炉煤气建设70万吨/年甲醇生产装置;以甲醇为原料建设20万吨/年醋酸/醋酐装置、建设醋酸纤维和醋酸树脂生产装置;适时建设合成氨/尿素生产装置、同期建设50万吨/年甲醇燃料生产装置;分期建设60万吨/年煤焦油加工装置、16万吨/年焦化粗苯加氢装置、20万吨甲醛生产装置、10万吨炭黑生产装置。

中远期(2011-2020)利用天然气结合焦炉气生产,扩大甲醇装置生产规模,建设MTP和聚丙烯生产装置。

  (六)规模条件

  列入2007年重点建设项目的煤焦企业有:

神华乌海市煤焦化公司二期4×96万吨捣固焦、久丰煤化100万吨捣固焦、岳佳焦化二期70万吨捣固焦、黄河工贸100万吨捣固焦、华资煤焦化96万吨捣固焦、乌海乌拉山煤化96万吨捣固焦、内蒙古中润美业96万吨捣固焦项目等7个形成规模的符合《焦化行业准入条件》的煤焦项目正在建设,产业替代升级步伐明显加快。

上海美方公司总投资18.98亿元建设2×96万吨捣固焦及联产20万吨甲醇项目也将落户乌海。

这将对做大做强乌海市煤焦化产业带来新的希望。

  五、乌海市发展煤焦化产业需要重点解决好的若干问题

  从中央银行“窗口指导”视觉综合分析:

乌海市发展煤焦化工是可行的。

但必须在资源、生态、环境、技术含量、企业规模和社会配套条件等方面要高起点,要解决好焦炉煤气、煤焦油、粗苯等附产品的出路,最终解决焦化行业产业链可持续问题。

  1、依靠市场、扶优汰劣,调整布局,在合理控制总量的基础上,依靠科技进步,加大节能降耗、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治理方面的技术改造力度。

在技术装备方面,新建或改扩建焦炉要同步配套干熄焦装置,同步配套粉碎、装煤、推焦、筛运焦除尘装置、煤气净化(含脱硫脱氰工艺)回收、废水生化处理设施。

严格执行环保设施“三同时”规定,必须在主体设备投产后6个月内达到设计规定标准并连续运行。

  2、在减排环节,新建或改扩建焦炉废水生化处理工艺与装备及洗选煤设备要先进可靠,与主体生产设备同步竣工投产并连续运行。

在设备发生故障或检修时要有足够的废水事故处理备用储槽,做到不达标废水不外排。

熄焦废水实现闭路循环使用,不得外排。

  3、在治污方面,新建或改扩建焦炉生产的废渣包括备配煤、推焦、装煤、熄焦及筛焦工段除尘器收回的煤尘、焦油渣(含焦油罐涤清渣)、粗笨再生渣以及剩余污泥等炼焦工艺产生的一切废渣必须在厂内完全处理利用,不得对外排放。

  4、在产品质量环节,新建或改扩建焦炉生产的冶金焦要达到《焦化行业准入条件》规定的二级冶金焦以上标准;现有焦炉生产的冶金焦要达到GB/T1996-2003规定的二级冶金焦以上标准;配套生产的城市民用煤气要达到炼焦行业清洁生产标准(HJ/T126-2003)中规定的城市民用煤气产品标准;配套生产的粗焦油符合YB/T5075-1993标准;粗笨符合YB/T5022-1993标准。

  5、在资源、能源消耗方面,新建和改扩建企业要达到炼焦行业清洁生产标准  (HJ/T126-2003)规定的资源能源利用指标二级标准。

主要指标有:

⑴吨焦耗洗精煤(干煤)≤1.33t(即全焦率≥75%);

⑵炼焦工序能耗≤170kg标准煤/t焦;

⑶炼焦耗热量:

焦炉煤气加热≤2250kj/kg煤(7%含水折算);高炉煤气加热≤2250kj/kg煤(7%含水折算);

⑷吨焦耗新水≤3.5t;

⑸吨焦耗电量≤35kwh;

⑹焦炉煤气利用率≥95%;

⑺水循环利用率≥85%。

  6、在副产品综合利用环节,新建或改扩建焦化生产企业的焦炉煤气必须要有使用用户,若有剩余煤气,必须配套建设煤气综合利用设施。

根据乌海市发展煤焦化产业已经掌握的技术条件,配套建设合成甲醇、双氧水、煤气提氢或煤气发电等,转化全部剩余煤气。

正常生产时煤气不得直排或点火炬。

煤焦油及苯类焦化产品应进行有效回收。

  7、乌海市的煤焦化产业要通过多种形式的联合重组和技术创新,走煤—焦—精细煤化工、煤—焦—副产品深加工之路,形成资源配置合理,污染物排放达标,资源合理利用的节约型、清洁型、循环型行业发展模式,促进产业链可持续发展。

  8、合理控制新增焦炭产能,今后5年内,焦炭产量应控制在1000万吨。

使焦炭产能和市场需求基本相适应。

  9、2009年底以前淘汰炭化室高度小于4.3米焦炉(3.2米及以上捣固焦炉除外)年生产能力小于60万吨的焦炭企业,使乌海市符合《焦化行业准入条件》的焦炭产能达到总能力的80%以上。

为实现这一目标,避免关停损失,乌海市现有18家不符合焦化行业准入条件的焦炭企业要限期整改,焦炭生产各项指标、能耗及环保工艺,均要符合国家相关产业政策及环保规定。

对整改不到位或消极整改的企业坚决关停。

  10、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生产企业或企业集团。

今后3—5年,乌海市要严格按照《焦化行业准入条件》规定,新建和改扩建机焦炉炭化室高度力争达到5.5米,年生产能力在70万吨以上。

培育发展生产一级冶金焦企业,积极发展捣固焦工艺和技术,鼓励发展煤气发电和供给城市、工业集中联供企业,大力开展焦化行业的资源综合利用。

 11、炼焦煤是重要的不可再生的稀缺能源,目前应当采用先进的配煤炼焦工艺、技术,减少焦煤用量,节约焦煤资源。

针对我市炼焦用煤含硫量高的实际情况,合理配比炼焦用煤,焦、肥煤比例应不超过50%,尽量减少优质主焦煤用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

  12、根据我市未来经济发展对原煤生产的需求,乌海市委、市政府要协调神华海勃湾、乌达两矿业公司在“十一五”期间减少原煤(精煤)外销量500万吨;政府相关部门也要加大对地方煤矿原煤外运的控制力度。

加快保留煤矿的整合步伐,争取早出煤,出好煤。

把我市有限的焦煤资源用在具有乌海特色的煤焦化产业可持续发展上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案例设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