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品课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策略肖秀菊发表稿.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712309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0.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思品课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策略肖秀菊发表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初中思品课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策略肖秀菊发表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初中思品课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策略肖秀菊发表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初中思品课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策略肖秀菊发表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初中思品课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策略肖秀菊发表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思品课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策略肖秀菊发表稿.docx

《初中思品课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策略肖秀菊发表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思品课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策略肖秀菊发表稿.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思品课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策略肖秀菊发表稿.docx

初中思品课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策略肖秀菊发表稿

初中思品课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策略

恩施州教科院肖秀菊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有效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障。

叶澜教授说“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的教学方为有效课堂教学”。

所谓活力,即师生生命的创造力。

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经营课堂教学活动,用活知识,用生命激扬生命,用心灵激动心灵,用人格激励人格,积极创设回归学生生活、激荡学生情趣的活动情境,让学生能真真切切地体验到成长的快乐,让他们的生命在“有效”的课堂中涌动,从而实现人的和谐和全面发展。

追求课堂的有效性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有效教学是指能使学生获得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以及价值观三者有机整合与发展的课堂教学。

因此,“有效教学”既是一种理念,又是一种策略。

作为一种理念,“有效教学”始终致力于教学效益的提高;作为一种策略,“有效教学”表现为教学者为提高教学效益而采用的一系列具体的行为方式,具体落实在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阶段。

一、精致的备课预设是有效教学的前提和基础

要上好课,首先要备好课。

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要树立大备课观,实现多维度备课。

既要备学生、备课标、备情境、备设计,也要备自己。

要把学生的需求放在首位,思考和解决对教材的处理如何能吸引学生学习、问题的设计怎样激活学生的思维、教学方式是否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究、教学过程是否有足够的时空留给学生自主活动等问题。

备课中的难点应该是把握课标和学科特色,追求教学品位,即寻找教育教学的真谛。

备课通过寻找教育教学的整体感觉,能把教育教学的真谛体会出来,从而给自己带来充沛的教育情感和教学激情。

最高级的备课形式是教育教学的科学研究。

备课时要研究预设与生成的统一,从实际效果看,备课时的“预设”越充分、越科学,课堂上的“生成”就越有效、越自然、越精彩。

特别指出:

备课要做好“三个把握”、“三个关注”。

1、三个把握

(1)把握课标

课程标准是一线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依据。

没有课标,教学工作就失去了前进的方向,就不能准确的把握知识教授所要达到的层次。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严格依据课标授课。

在新课改的前提下,《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是一位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学策略不再是怎样讲清楚了,而是怎样创设问题情境,怎样把现实生活中蕴含的大量信息引入课堂,引导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开展小组讨论,鼓励不同的见解等等。

因此要改变“教师为主体”的观念,转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学生怎样学习远远比他们学什么重要的多,当学生处在最有探索欲望的年龄时,我们不能只让他们记忆那么多,学生在课堂上得到的就不仅仅是知识,对学习材料的兴趣使得他们乐于参与到探索中去,从而有了亲身体验知识发生和发展过程的经历。

(2)把握资源

充分利用教材、教师用书、网络电视、新闻媒体及课堂生成的资源。

研究教材的同时要理论联系实际,引领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生活,注重学生情感体验、技能技巧、注重能力培养。

注重识记、理解、运用多种能力训练,注重从现象得出结论,而不是直接把结论告知学生。

A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应遵循以下原则

①目的性原则——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选择课程资源,体现教育性。

②综合性原则——尽量组合不同类型的资源,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③因地制宜原则——要从当地和学校实际出发,重视对本土资源尤其是农村乡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就地取材,发挥本土资源的优势和独特价值,优化教育教学效果。

如:

咸丰民族中学向惠华老师在上八年级下册《生命的滋味》时,列举了他们学校的一个真实同学“熊正锋”的故事。

止于13岁的生命,又在他人身上延续——

1月31日凌晨3时,如花生命戛然而止,一肝两肾拯救三人。

他的名字叫熊正锋,是咸丰县民族中学初二学生,他的生命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脑出血,永远定格在13岁这年寒假;他的器官在三名病人身上移植成功,延续着他们的生命,也延续着自己的存在。

这是恩施州首例人体器官无偿捐献。

手术成功的三名病人通过医生向熊正锋一家人表达诚挚的谢意。

(图为:

他的生命在别人身上得到延续)

④实效性原则——根据资源的不同特点,配合教学内容,充分发挥课程资源的效能,避免盲目性和形式主义。

B主要的课程资源

文本资源:

图书(包括教材)、报纸、杂志、照片、地图、图表等。

音像资源:

电影、电视节目录像、VCD、磁带、各类教育软件等。

实物资源:

图书馆、阅览室、实验室、博物馆、纪念馆、文化馆、自然和人文景观、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等。

网络资源:

利用视听教室和电脑、多媒体所提供的资源。

此外,学生、家长、教师、邻居、其他社会人士以及社区都可作为资源来开发。

(3)把握学科特色

思品课不是纯知识课,是德育的主导渠道,围绕学生做人、做事而教,而不是一门简单的学科。

要以育人为主,不能搞成纯知识化,通过参与式、自主式、合作式的学习,让学生在情景中去体验去感悟,要利用媒体手段,让学生轻松愉悦的欣赏、思考、感悟!

2、三个关注

(1)要关注学生的生活和体验

新《课标》明确指出:

“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综合性课程。

”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赋予课堂教学以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是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特征。

加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打通课堂教学与学生现实生活世界之间的界限,建构他们完满、丰富的精神生活和精神世界,是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以及实现课堂教学重建的重要内容。

因此,课堂教学应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联系他们的生活经验,赋予课堂教学以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促进学生在生活质量、生活品位、生活格调上的提升,不仅使他们学会学习,更要学会过美好的生活,在此基础上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个人生活的主体和社会生活的主体。

提高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应主要致力于联系生活实际,即做到课堂教学生活化。

那么如何进行生活化教学呢?

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一是利用生活化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关注生活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

“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为生活而教育”。

他认为,教育起源于生活,因而教育不能脱离生活实际。

因此,作为教师首先应该更新教育理念,充分利用好生活教材,树立起生活即教育的教材观。

由此可见,教学生活化首先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

教材、教室、学校并不再是课堂教学的唯一依据,大自然、社会活动、丰富多彩的世界才是更好的教科书。

例如,在上《重要一跳》(人教版七年级上)这一课时,可先组织学生参观新校园,然后让学生做了一份“问卷调查”:

①学校给你的第一印象是()②你最喜欢学校的一个地方是()③进入新学校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一件事是() 

这种教学过程的设计不仅体现了“生活即教材的”教材观,同时也让学生切实的感受到了新学校、新的初中生活,拉近了学生与教材的距离,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生活中蕴藏着无穷无尽的教育资源,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仔细思考学生的实际与教材的联系,挖掘更多的生活资源为教学作铺垫,让教学活动烙上生活的印记,使课堂教学生活化。

二是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体验生活

思想品德课是陶冶学生道德品质的主阵地,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在一定的生活情景中感知事物,进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从中与他人交流感受、想法和活动收获,不断丰富生活经验和情感。

在教学中常采用以下的基本步骤:

“生活实例导入--教学过程分析--生活实践回归”的循环。

“从生活到教学”,即课前引入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使学生的学习从熟悉的生活原型、感兴趣的问题情景着手,学习研究学科知识,使课堂成为学生学习体会、辩论反思、概括提升的场所。

“从教学到生活”,则将学生学到的书本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

在《我们都不是水晶人》(人教版八年级上)一课中,有老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了一位学生的来信,请求同学们来帮助解决,大意是:

小李刚来到新的学校,同学们打听他的一些情况,他在不愿回答的情况下遭到同学们的议论。

据此我分两段来设计,并针对每一段设计了问题:

(1)你是否愿意告诉同学们你的事情?

(2)隐私是丑事吗?

在讨论第一个问题时,学生分成了两种观点:

A同意,B不同意。

此时,教师适时地引入教材内容,展开教学活动。

在讨论第二个问题时,学生纷纷提出生活实例加以证明,并得出了结论,教师在总结的基础上适当进行补充,隐私必须是合法的。

在接下来的教学中以此为主线不断创设生活情景,解决教学内容。

在最后的总结阶段,再一次回顾了导入部分的问题,让学生运用今天所学知识正确回答,这样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就在多种生活情境中完成了。

三是推行生活化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探究生活

新课程标准对思想品德课程内容,提出了活动的具体建议。

这就明确告诉我们思想品德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考虑学生,不要只让学生成为听众,更要积极引导学生从事实验活动和实践活动,培养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意识和习惯,以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思想品德教学必须引导学生将触角伸向广阔的社会大课堂,进一步拓展生活,从中吸取生活养料,从正在发生的、活生生的生活实践中检验和丰富所学知识,引导学生建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如: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修订稿)“承担社会责任部分”:

学习目标:

理解自己负有的社会责任,努力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内容标准

活动建议

2.2懂得人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增强责任意识。

2.3能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服务社会,逐步树立为他人、为社会服务的精神。

2.2尝试分析自己在家庭、学校和社区中的不同身份和不同责任。

就“怎样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进行一次主题讨论。

2.3考察社区内残障人群在生活上的主要困难,向社区管理部门提出改善的建议。

组织一次志愿者活动,在社区进行一次有意义的公益服务。

把生活化的活动课内容与生活实际有机结合起来的教学,使学生品味到生活就在身边,感受到了生活的乐趣,领悟到思想品德课的魅力,促使他们主动积极地投入到整个学习活动中去。

实施教学生活化的策略,将使学生的课堂学习与社会生活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有利于提高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2)关注社会生活和重大时事

初中思想品德课与其他课程的显著区别在于,它不仅有传授知识的智育功能,更承担着培养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德育功能。

新《课标》明确指出:

“思想品德课程的任务是引领学生了解社会、参与公共生活、珍爱生命、感悟人生,逐步形成基本的是非、善恶和美丑观念,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

这一目标的实现,任务的完成,必然要求学生关爱他人,关注社会,关注国家,关注世界,而时政教育能以其丰富、真实的社会信息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社会、认识世界,明白做人的道理,并内化成为自身的认知,用以自觉指导自己的道德实践活动。

因此,时政教育是实现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德育目标的必然要求。

同时,中考以时事材料为载体的主观题,就是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以及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日常教学实践中加强和渗透时政教育,帮助学生养成关注时政的习惯,才能取胜中考。

综上可见,时事教育融入思品课堂既有利于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时政内容丰富多彩,可以做到信手拈来。

如十八大和两会精神、国家的大政方针、世界局势的风云变化、经济全球化以及湖北省、恩施州等重大方针政策等等。

可参考的媒体有网络(如新华网、中华网、人民网、恩施新闻网)、报刊(人民日报、半月谈、湖北日报、恩施日报)、电视(CCTV13新闻频道、CCTV1综合频道、CCTV2财经频道、CCTV12法治频道、湖北卫视、恩施电视台),关键是我们要有学习的自觉性、要做有心的人,要善于采撷和储存,更要精于运用,巧于诱导。

(3)关注学生发展,重视实践体验将知识内化为素质

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引导。

在教学中,有用的价值蕴涵在鲜活的生活主题之中,要注重课内外相结合,鼓励学生在全面认识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探究和体验。

在真实的生活中学习与思考,以期增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如“列举一些现实生活中人们离不开合作的实例”,“为自己或班级设计一两次社会公益活动的方案”,“联系平时的学习、生活、对自己所在学校、班级加强民主管理提出建议”等。

在教学中通过这些活动,引领学生将认知与实践结合起来,关注课堂活动中的预设与生成,以期激发他们关注现实生活的情感,自觉培养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如学校号召全校师生践行低碳生活方式,在课堂上请每个同学至少说出5种具体做法:

少买一件不必要的衣服、多吃素、让爸妈选择小户型、不要过度装修、选择自行车、步行、少开车、多乘公交、节电、节水、节油、节气、少用一张纸、使用环保购物袋、认养一棵树......要做到“低碳”很简单,谁都可以为地球出一分力。

思品课本身感情色彩重,只有充分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促进学生情感内化,才能真正明理、导行。

二、精湛的导入是将学生迅速地吸引到课堂教学中的良方

课堂教学的导入是一堂课的切入点,它如同桥梁,联系着旧课和新课;如同序幕,预示着后面的高潮和结局;如同路标,引导着学生的思维和方向。

成功的导入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将学生的注意力迅速转移到课堂内,使学生能够很快地进入课堂角色,为整堂课的教学奠定良好的心理氛围。

因此,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应根据不同的课型设计导入形式,比如音乐、漫画、故事、小品、诗歌、谜语等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导入,能使学生对课堂产生浓厚的兴趣,而兴趣是动机产生的主观原因。

因此,在导入新课时,要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为学生的学习创设情境,将学生迅速地吸引到课堂教学中。

为使课堂导入富于激情和有趣,导入材料的选用应注意典型性和真实性,导入的信息材料与教学内容必须有内在联系,能自然而然地过渡到教学内容上。

导入的问题设计应在学生的生活体验范围内或学生现有知识储备和思维能力所能达到的程度,不能太难太抽象。

教师要精心设计,大胆创新。

正如特级教师于漪说:

“在课堂教学中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新课的环节,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

”好的导入预示成功,可谓“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

一堂优质思品课应当精心设计,巧妙导入,一段精彩、美妙的开场白能够高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够激起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这样,学生能够以最佳的精神状态进入学习,这有利于学生愿学乐学,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

新课导入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直接型

复习、提问导入:

通过提问、做练习等形式复习旧知识,然后教师进行总结,在总结的基础上,引出新课。

2、间接型

(1)多媒体导入:

就是通过利用幻灯片,录音、录象、图表对比、影视节选等“电化”教学手段,提出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导入新课。

由于“多媒体”教学手段具有直观、生动、多样化的特点,在使用时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既调动了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够帮助理解、加深记忆,同时还能更好地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恩施小渡船中学蒋政老师在上九年级第十课中的《感悟幸福》的新课导入:

 

2012年11月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在报告中提出在2020年要实现城乡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当你听到这个消息时,感到幸福吗?

如果你感到幸福就拍拍手,听歌曲《幸福拍手歌》,会唱的跟着一起唱,让我们一起来感悟幸福吧!

(板书课题:

感悟幸福)

(2)设疑导思:

设疑是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思维的重要方法和手段,紧紧围绕教材,从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出发设计问题,对于启迪学生思维、营造课堂氛围、提高学生能力都很有好处。

如:

有一个老师在上人民版八年级上册思想品德第二单元青春故事之《不为追“星”所累》这样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青花瓷》。

这首优美的歌曲,大家知道它是谁唱的呢?

(学生回答周杰伦)歌名是什么?

(学生回答青花瓷)嗯,既然大家对周杰伦的歌这么的了解,也有不少人可能把他视为心目中的“明星”。

除此之外,我们心目中可能还有其他的“星”,也因为他们或多或少的给我们带来了一系列的矛盾和烦恼。

我们究竟应该怎样去追“星”呢?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

不为追“星”所累)

(3)故事、典故导入:

根据教材的内容,可以选择一些科学性、哲理性都比较强的寓言、典故以及传说等,把教材知识故事化、简单化,使其生动具体,通俗易懂。

(4)漫画导入:

漫画蕴涵着深刻的哲理,极富趣味性和幽默感。

它以特殊的方式针砭时弊、扬美抑丑。

运用漫画这些特点,恰当地把漫画与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有机结合,不仅能增强思想政治课的趣味性,活跃课堂气氛;还会使广大学生身临其境、倍感亲切;同时也有助于发挥学生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5)小品表演、幽默导入:

小品以其诙谐幽默、生动直观的特点受到人们的普遍喜爱,尤其对于整天被“圈”在教室里的中学生来说,在他们的生活中适当的插入小品,可以释放他们紧张的心理,诱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帮助理解、记忆知识。

(6)时政热点导入:

我在上八年级上册《他享有署名权吗?

》就采用了刚刚闭幕的十八大报告中胡锦涛提出的“知识产权战略”相关视频导入新课。

这样既吸引学生眼球,同时也提醒同学们要关注时事,把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到学习新课上来了。

三、精彩的课堂活动是有效教学的本质和关键

有效课堂教学本质上是为学生的有效学习服务的。

教学是否有效,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教学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学习的内容和学习的效果如何。

如果学生不想学或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

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

在“以学论教”和“关注动态生成”的教学思想指导下,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活动必须精彩有效,以较少的投入,激发并维持学生的学习情意,促进学生积极体验,主动思考,学会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学生的实际,努力创设适宜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形式,比如时政搜索、设疑导思、课堂辩论、小品表演、小组讨论、视频播放、小组竞赛、角色感悟、记者调查等等。

这些丰富多彩又富有教育意义的课堂学习活动,是学生的知识获得、情感陶冶、能力培养、人格完善的关键环节。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灵魂,也是课堂教学的方向,是判断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

将大量的学习实践活动引入课堂,目的在于改变原有的以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学形式,探索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学形式的新途径。

为了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有效性,在开展课堂活动时,必须注意避免下列问题:

活动目标不明确,流于形式;参与活动的学生少,覆盖面不广;没有联系学生的生活经历,没有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教师无法对课堂活动进行调控。

要避免上述问题发生,就要求教师有很强的驾驭课堂的能力与机智灵活的调控能力。

例如,在学生“互动探究”环节,要采用不同的“战术”,必须确保探究活动主题具有深刻的意义,必须选择便于争论又不产生歧义的话题展开讨论,必须注意小组讨论的组织和规范,必须坚持课堂活动的开放性,做到既有情境又有问题,既有活动又有体验,既有问答又有对话,既有合作又有意义,充分体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如:

在去年的教研员赛课活动中,我在上八年级上册第七课《我有署名权》第一框《他享有署名权吗?

》。

在教学构思上,我设计了“三段九环节”的教学模式,“三段”是指自学感悟、合作探究、训练升华。

“九环节”是指从“自学感悟——小组讨论——大组探究——交流展示——律师支招——老师点拨——整理学案——拓展训练——情感升华”,目的是想给老师们传达一个让学生“自主学习”的理念,引领课堂教学。

真正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是课堂的主体。

独特的“三段式”教学模式。

一课“三段式”的模式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在活动中生成,在活动中感悟。

体现了自主学习的新理念。

整堂课学生都在积极思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课堂中,充分体现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只是引导者和组织者,真正做到了把时间还给学生,把课堂交给学生。

学生小组间的精诚合作,课堂上的精彩展示都成为本课的亮点。

为了让我们的课堂更加富有生命力,我要特别提醒大家两点:

(一)清理无效或低效教学行为:

(1)一讲到底,无视主体。

(2)一讲到底,不论品质。

(3)逐题讲解,不分主次。

(4)任意拓展,漫无边际。

(5)滥用媒体,追求形式。

(6)当堂练习,简单随意。

(7)归纳总结,包办代替。

(8)课堂管理,听之任之。

(9)考练频繁,不加梳理。

(10)选用资料,敷衍了事。

(二)注意细节

(1)课堂上教师温和的语调、亲切的微笑、鼓励的眼神、信任的点头,以及一个爱抚的动作,一旬赞美的短语,是构成和谐氛围的因子,是沟通情感是桥梁。

它能带给学生欢愉和力量,能够加强师生之间的心灵交流,其作用难以估量。

当学习过程中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无知,甚至是愚蠢的举动或现象时,教师f万不能怒不可遏,大发雷霉,而是耍耐心提示,逐步诱导,帮学生解围。

以慈爱宽容之心对待学生,让学生体验到教师的平易近人、和蔼可亲。

从而更好地促使学生有效学习。

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轻松、愉快、和谐的学习情境,这样的评价方式有利于提高学习的效率,促进学生的发展,使学生在评价过程中增强信心、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获得成功的感受。

(2)问题的设置既要有挑战性,要能够起到发展学生的思维、想象的目的,但也要难易适中。

语言耍准确。

语言要有效。

(3)觉得课堂上时间总是不够用,其实老师太多的废话就是一个最主要的原因。

就拿鼓励学生来说吧,对学生精彩的发言,对学生突出的表现,只需要送上老师或真诚的赞美、或肯定的眼神、或会心的微笑,或者是同学们发自内心的掌声就足够了。

四、精当的社会实践活动是有效教学的延伸和提升

应用性、实践性是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的突出特点。

社会实践活动是思想品德课教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巩固和印证了课堂所学的知识,在实践活动中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和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要积极开展学生课堂活动和相关实践活动,所以教师要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教会学生不仅要用自己的脑子去思考而且要用眼睛去观察,用耳朵去听,用嘴巴去说,用双手去操作,还要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

这不仅仅是理解知识的需要,更是激发学生生命活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

因此,课后作业的布置应抓住学生动手能力这一关键,要体现学科的特色,学会迁移应用。

如:

八年级上册第一课第二框《给父母的爱我们发出去了吗》,课后布置以下四项活动并写下自己的感受:

活动内容

心灵感受

1.给父母盛饭;

2.给父母洗衣;

3.给父母洗碗;

4.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

1.得到表杨心里特高兴;

2.为自己能做事而快乐;

3.孝敬父母是我们的责任;

4.心动不如行动。

五、精心的复习是有效教学的重要保证

目前,新课改正在深度进行中,有效教学主要表现在对“效果”、“效率”、“效益”三方面的综合评价上,其核心就是追求教学的效益。

因此,有效教学还要用好复习巩固这个“常规武器”。

首先,要用好“标”。

这里指课标和考纲。

比如恩施州的命题依据为: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今年用“实验稿”》),中考思想品德学科将综合考查学生的以下能力:

“识记能力,考生应能再认或再现考试范围内的概念和原理;理解能力,考生应能对有关知识进行转换、解释和推理;应用能力,考生应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表述能力,考生应能恰当使用所学思想品德学科术语,条理清楚、逻辑严密地表述;社会实践能力,考生应能设计一些基本的社会实践活动程序,具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基本素质,能反思总结所参与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冶金矿山地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