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毕业生思想动态调研报告再次修订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709178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953.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毕业生思想动态调研报告再次修订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届毕业生思想动态调研报告再次修订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届毕业生思想动态调研报告再次修订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届毕业生思想动态调研报告再次修订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届毕业生思想动态调研报告再次修订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毕业生思想动态调研报告再次修订版.docx

《届毕业生思想动态调研报告再次修订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毕业生思想动态调研报告再次修订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毕业生思想动态调研报告再次修订版.docx

届毕业生思想动态调研报告再次修订版

2010届毕业生思想动态调研报告

 

 

呈: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校团委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校学生会全体成员

由:

校学生会调研部

二O一O年四月九日

目录

一、调研背景与目的3

(一)调研背景3

(二)调研目的3

二、项目执行情况4

(一)项目实施情况4

(二)目标被访者基本情况4

三、调研基本结果5

(一)就业准备5

1、是否参加过职业规划教育课程5

2、人生规划方向6

3、资格证书的获得情况7

(二)就业认知8

1、对于就业形势的看法8

2、就业压力来源9

3、预测就业后的面临的主要困难10

4、立足社会的依靠11

5、对就业政策的了解情况12

(三)具体就业方向选择15

1、就业地区选择15

2、就业条件选择17

3、求职途径20

(四)希望从学校方面获取的就业指导20

四、小结与建议21

(一)对就业现状保持清醒和理智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21

(二)建议同学们及时关注就业动态,提早进行职业规划22

(三)在大学期间注重自身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缩小自身能力与就业要求间的差距22

(四)建议学校进一步加强对毕业生就业服务的优化23

(五)响应国家号召,基层就业、服务西部、自主创业都是不错的选择23

五、附件24

附件:

调查问卷24

 

一、调研背景与目的

(一)调研背景

近几年来,随着高校扩招,教育改革的推进,再加上金融危机对经济的影响,大学生就业形势愈加严峻,大学生就业难早已成为了一个不争的事实。

在全球经济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影响逐渐显露出来,国内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情况下,2019年我国的高校应届毕业生人数将达到630多万人。

虽然第三、第四季度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已经回暖,但就业形势仍不容乐观。

毕业生处于毕业――择业――就业的人生转折关头,其思想状态,精神面貌,心理变化均存在着较大的调查意义。

为了更加全面、客观、深入地了解我校毕业生目前的就业方向和思想状况,以便学校进一步完善毕业生的工作,及时优化就业服务,加强个性化就业指导,也为了紧密联系社会需求,了解学生需求,从而更有针对性、目的性提高我校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为学生就业提供更切实际的指导,校学生会调研部于2010年3、4月份针对于我校2010届毕业生进行了广泛的调研。

主要针对于同学们的就业规划、就业认知、就业选择、对就业政策的了解情况以及相关建议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全面的调研。

希望借助第一手资料,能够最大限度地帮助学校了解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为同学们提供更好更具针对性的就业咨询引导,帮助同学们完善职业人生规划,从而全面提升我校的就业竞争力。

(二)调研目的

本次调研通过对即将踏出校门的2010届毕业生发放调查问卷,及时、客观、全面地了解了他们目前的就业走向和思想动态。

为了帮助学校做好这届毕业生的工作,以及确定未来在本科生培养方面的侧重方向,此次调研具体分为以下几个目的:

1、了解同学们目前的人生职业规划和就业方向。

2、了解同学们对目前就业形势的看法。

3、了解同学们的就业压力的求职障碍,进一步探索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

4、了解同学们的就业需求,以便学校更具针对性地强化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

5、了解同学们希望从学校方面获得的就业帮助

二、项目执行情况

(一)项目实施情况

本次调研从2010年3月末至2010年4月初,历时一周的时间,主要采取实地分发问卷调研的方式。

调查问卷印出来之后,由校学生会调研部干事分别拿到大四毕业生宿舍B楼、N楼、K楼和G楼进行发放,由毕业生认真填写后,统一收回。

本次调研共发放问卷200份,目标对象为全校2010届毕业生,根据宿舍楼排布情况按比例对问卷进行发放。

本次调研地点集中在学校,发放问卷200份,回收问卷186份,回收率93%,符合调研要求。

对回收问卷进行百分之百审核,进行编号,经过审核,问卷合格176份,合格率为94.6%,保证了调研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问卷的录入、数据处理和图表处理,均使用SPSS软件和EXCEL软件,具体数据详见附件。

(二)目标被访者基本情况

被访者性别

在本次调研中,男生同学的比例占45.4%,女生的比例占54.6%,在调研的性别分布上,基本上达到了平衡,保证了调研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三、调研基本结果

(一)就业准备

1、是否参加过职业规划教育课程

是否参加过职业规划教育课程

由分析数据可知,对于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和自我测评,38.3%的同学听说过,但是没有参加;有37.4%的同学参加过,但是认为起到的指导作用不大;19.6%的同学参加过,认为比较符合自我特点,起到了辅助作用;有4.7%的同学则没有听说过这项教育。

由此可知,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和自我测评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较多同学没有参加过此项教育,或者没有从中得到自己所需要的发展信息,一方面是对这项教育课程的重视程度不足,另一方面也看出职业规划课程有待改善。

因此,我们应该正确的对待职业规划教育这门课程,树立良好的学习心态,积极寻找自身的优劣点,选择适合的人生规划;同时学校也应该加强相关课程的宣传,认真规范讲解内容,为学生的职业规划提供有效地帮助。

2、人生规划方向

人生规划方向

由析数据可知,面对新的人生选择,43%的同学选择直接就业;35.5%的同学选择读研继续深造;15%的同学打算考取公务员和选调生;2.8%的同学选择自主创业;1.9%的同学选择出国留学;1.8%的同学则有其他的打算。

由此可知,面对多样化的人生发展道路,绝大部分的同学选择择业和考研,总数接近80%。

择业人数比例的增加反映了同学们对工作经验的需求,而读研人数比例的居高同样暗示了就业形势的严峻。

考取公务员、选调生的比例依然较高,而自主创业人数的比例却不足3%,同学们的就业观念依然有待改善。

因此,同学们必须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敢于自主创业,不断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面对人生的重要转折,要根据自己的特点谨慎做出的选择。

同时,学校也可以提供相关的指导和数据分析,为同学们的就业与深造创造良好的条件。

3、资格证书的获得情况

资格证书的获得情况

由析数据可知,74.6%的同学获得了英语六级的证书;50.3%的同学获得了计算等级考试的证书;26.5%的同学拥有各种职业则个认证证书;23.8%的同学是拥有驾驶执照;19.3%的同学拥有托福、雅思、BEC等的考试证书。

由此可知,为了适应就业的严峻形势,同学们通过获得许多的资格证书提升自己在各方面中的竞争力。

其中,同学们对英语六级的认可度最高,其次是计算机等级考试,各项资格认证证书、英语水平考试证书在就业过程中的作用也举足轻重。

因此,同学们在制定就业规划的时候要合理划分和安排证件考取时间,取得相应的就业砝码,减少就业的阻力;同时还要重视知识的积累,不要以证书的取得为目的,树立正确的就业和学习观念,为以后的人生道路奠基。

(二)就业认知

1、对于就业形势的看法

对于就业形势的看法

由调查数据可知,对于在金融危机影响下的就业形势,60.8%的同学认为形势一般,可以找到工作;21.5%的同学认为形势比较乐观,能够找到非常满意的工作;17.7%的同学则认为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很难找到自己十分满意的工作.

由此可知,大部分同学对于当今就业形势,仍保持着积极乐观的态度,相信自己能找到工作,甚至是找到令自己十分满意的工作.而一少部分同学对于当前就业产生了些许担忧.

建议如下:

1.树立竞争性的择业观。

当代大学生必须树立竞争性的择业观,主动出击,把能够证明自己才能的各种软硬件拿出来,自我推荐,这样才可能被“伯乐”相中。

如果一味的“等靠要”,结果只会是一事无成。

2.摒弃“官本位’的择业观。

大学毕业生必须打破“官本位”的择业框架,根据自己的实际,调整自己的就业方向。

3.树立终身教育观。

我们应该就业不忘学业,这样才能跟得上不断变化的社会,对于学校来讲,可以开展一些关于职业规划的活动,帮助同学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2、就业压力来源

就业压力来源

由调查数据可知,对于当前同学们所面临的就业压力;61.8%的同学认为来自于自己预期目标与显示情况的落差;14%的同学认为主要因为自身能力不足,缺乏就业信心;10.8%的同学认为在于用人单位的挑剔;9.7%的同学则认为来源于家人与自己意见的分歧;剩下3.7%的同学认为压力来自于其他方面.

由此可知,绝大多数同学都认为压力主要来源于自身.而少部分同学则把压力归结于外界的客观因素.

建议如下:

对于大学生来说,缓解就业压力的最好办法,最根本的还是要学好文化知识,不断提高自身能力,以增强就业信心。

同时,也应该正确估量自己,不要为自己设定过高的不切实际的预期目标,要根据自身情况,一切从实际出发。

当然,一旦确定目标,就不应该轻易动摇,无论外界情况怎样改变或是恶化,也要相信坚持就是胜利。

当然,学校也应该采取措施,进行相关就业指导,缓解学生就业压力,让我们能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3、预测就业后的面临的主要困难

预测就业后的面临的主要困难

由调查数据可知,在涉及就业后可能出现的种种困难时,53.2%的同学表示最为担心的是发展前途不明朗,才能被埋没;44.1%的同学比较担心就业后工作的薪酬太低,生活困难;30.6%的同学认为各种原因引起的自身心态失衡可能是就业后面临的最大困难;29.6%的同学担心工作环境差;26.9%的同学表示担心就业后会出现人际交往方面的障碍;21%的同学担心工作与专业不对口,自身素质与工作要求有差距;11.8%的同学担心就业后遇到最大的困扰时来自家庭方面的压力;9.7%的同学担心工作后的生活单调乏味,文化生活不丰富;还有0.5%的同学认为就业后会出现其他方面较大的困扰。

由此可知,超过半数的同学表示就业后最担心的问题是事业发展方面是否有前途,是否能做到学以致用。

可见随着职业规划理念的深入,大学生对自己职业的定位与发展以及在企业中所处的位置愈发敏感。

同时,大多数同学仍然十分担心工作的薪酬问题,随着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大,大学生的薪酬待遇普遍较低。

当然,就业过程中的心理问题也不容忽视。

现今很多大学毕业生在传统择业观和现代就业形势面前无所适从,很容易产生传统择业观和现代就业形势面前无所适从,焦虑与恐惧心理、挫折与失败心理、自卑与自大心理以及功利心理,都让同学们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就业心理障碍,也让同学们在人际交往方面遇到困难。

还有部分同学担心专业与工作是否匹配的问题,自身能力是否能够适应就业要求的问题。

大学毕业生尽管接受了高等学校正规的学习和训练,在理论层面上具备了较高素质和技能,但社会和用人单位所需要的实际操作层面的素质和技能还较缺乏,大学毕业生作为劳动力资源的一部分,其供给与需求之间必然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匹配。

大部分同学都意识到了就业后可能困难重重,充分说明了我校毕业生对于就业形势有着理智的认识。

希望同学们在意识到自身能力与就业要求差距的同时,抓紧全面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以帮助自己顺利就业。

4、立足社会的依靠

立足社会的依靠

由调查数据可知,有40%的同学认为立足社会最主要的依靠是学校实力;有20%的同学认为立足社会最主要的依靠是学历层次;有10.8%的同学认为立足社会最主要的依靠是学习成绩;有79.5%的同学认为立足社会最主要的依靠是个人综合能力;有25.4%的同学认为立足社会最主要的依靠是所学专业;有7.6%的同学认为立足社会最主要的依靠是就业信息;有55.1%的同学认为立足社会最主要的依靠是社会经验及实践经验;有31.9%的同学认为立足社会最主要的依靠是各种社会关系。

由此可知,个人综合能力是大学生立足社会的主要依靠,因此,同学们在校期间要通过各方面的学习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为以后立足社会打下基础。

此外,在校期间可以通过参加社会实践等丰富人生经历、增加社会经验。

6、对就业政策的了解情况

对于服务西部政策,有7.7%的同学很了解,有60%的同学听说过,有32.3%的同学没听说过,有23%的同学表示愿意响应号召,有51%的同学表示看情况,有26%的同学不愿意响应;对于自主创业政策,有20.2%的同学很了解,有76.3%的同学听说过,有3.5%的同学没听说过,有19.9%的同学表示愿意响应号召,有58.3%的同学表示看情况,有21.8%的同学不愿意响应;对于三支一扶政策,有8.5%的同学很了解,有69.5%的同学听说过,有22%的同学没听说过,有20.3%的同学表示愿意响应号召,有57.3%的同学表示看情况,有22.4%的同学不愿意响应;对于应征入伍,有13.5%的同学很了解,有84.3%的同学听说过有2.2%的同学没听说过,有25.3%的同学表示愿意响应号召,有43.4%的同学表示看情况,有31.3%的同学不愿意响应.

分析可知,大部分同学都对这些政策有所了解,而且部分同学愿意响应号召,这对他们的就业和学习都很有利。

希望学校加大相关政策的宣传力度,为同学们的就业创造更好的环境。

同时,同学们也应该主动关注国家就业政策的动态,这无疑将会对我们未来踏入社会做一个很好的铺垫。

(三)具体就业方向选择

1、就业地区选择

(1)就业地域

就业地域

由调查数据可知,对于毕业后的就业方向,85.5%的同学选择了东部地区;11.8%的同学选择了中部地区;剩下2.7%的同学选择了西部地区.

由此可知,对于毕业后的就业方向,绝大多数同学还是更青睐于经济最为发达的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的吸引力相对较小.

建议如下:

作为大学生,对于自己就业方向的选择,应该以所学专业及当前的就业形势为基础。

东部地区经济发达,收入高,就业环境优越,就业机会也多,但是竞争太过激烈,就业率并不高,而相比之下,中西部地区虽然总体水平不及东部,但是就业几率相对较高,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找到工作才是最重要的,以后的辉煌我们可以一步一步慢慢铸就。

我们要将自己投身到祖国最需要我们的地方去。

(2)理想就业城市

理想就业城市

由调查数据可知,64%的同学倾向于选择生活节奏适中、工作压力相对较小的中小城市(如威海、烟台等)作为自己工作生涯的起点;32.3%的同学选择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较大的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如北京、上海等)作为自己工作生涯的起点;3.7%的同学选择经济不太发达的城镇及广大农村地区作为自己工作生涯的起点。

由此可知,大部分同学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稍微转变了就业观念,选择生活节奏适中、工作压力较小的中小城市作为自己工作生涯的起点,也有同学仍然选择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但是极少的同学愿意投身到经济不发达的农村。

建议同学们适应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的转变,投身到急需人才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或农村,实现人生价值。

2、就业条件选择

(1)工作单位性质

工作单位性质

由调查数据可知,41.9%同学理想的就业单位是国家机关;32.3%同学理想就业单位是国有企业;17.2%同学的理想就业单位是外资企业,7%同学的理想就业单位是中小型企业和民营企业,1.6%同学的理想就业单位是其他单位。

由此可知,绝大部分同学选择有保障和工作稳定的国家机关、国有企业就业,可见同学们就业带有明显的“企业类别歧视”,在就业形势不佳的情况下,大学生应“擦亮眼睛”,心胸开阔,就业“不拘一格”,先就业后择业,避免“一毕业就失业”。

 

(2)择业时的侧重点

择业时的侧重点

由调查数据可知,71.5%的同学选择就业单位时最看重经济收入;40.3%的同学最看重就业单位的工作稳定性;38.7%的同学最看重在就业单位是否能够发挥才能,实现人生理想;37.1%的同学最看重在就业单位的个人发展空间;29.6%的同学看重是否有继续深造的机会;23.7%的同学看重就业单位的工作条件;21%的同学最看重就业单位的社会地位。

由此可知,经济收入是同学们选择就业单位的首要考虑条件,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工作稳定性紧随其后。

此外,同学们普遍希望所选择就业单位对发挥个人才能和实现人生理想有所帮助,说明同学们在就业时已经规划好了自己的未来蓝图。

 

C、可接受的薪酬底线

可接受的薪酬底线

由调查数据可知,有47.9%的同学认为适合自己的薪酬底线在2000元以上,有46.2%的同学认为可接受的薪酬底线是1500—2000元,有5.9%的同学认为1000—1500元是适合自己的薪酬底线,所以同学都认为可接受的薪酬底线应在1000元以上。

由此可知,在绝大多数同学的观念里,每个月的薪酬底线至少在1500元以上,近一半的同学有更高的要求,认为适合自己的薪酬底线应该高于2000元。

明显看出,相较前些年,同学们的起薪期望值有所降低。

随着金融危机对经济发展的影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进一步增大,对起薪期望值的降低足以说明同学们更趋于理性地看待就业现状,也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了现在严峻的就业形势。

大学生在求职时应全方位了解该职位薪酬水平,不可盲目降低薪酬以便获得工作岗位,也不可过分注重薪酬高低而错过适合自己的工作,应在求职中努力寻求薪资、福利、发展机会之间的最佳平衡点。

3、求职途径

求职途径

由数据可知,有74.7%的同学通过各类招聘会、交流会来联系用人单位;有40.3%的同学通过学校举办的双选会来联系用人单位;有13.4%的同学是经过学校推荐的,有74.2%的同学通过互联网查询各种就业信息;有9.1%的同学查阅书刊报纸的就业招聘信息;有12.9%的同学通过亲友介绍联系用人单位的;还有1.1%的同学通过其他方式联系就业单位。

由此可知,各类人才招聘会、交流会和互联网仍然是现在同学们了解和联系用人单位的主要途径,学校举办的双选会也起到重要作用,建议学校继续举办类似的针对毕业生的招聘,增加同学们的就业机会;同时,大学毕业生要努力通过多途径、多种方式实现就业,并熟悉和掌握就业基本常识努力寻求理想就业单位。

(四)希望从学校方面获取的就业指导

从调查问卷上我们可以看出,同学渴望学校给予的就业方面的帮助是多种多样的,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希望学校能够多举办几场招聘会,吸引优质企业前来招聘。

第二,希望学校开展就业指导课程,可能的话,将其纳入必修课。

第三,联合用人单位为在校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信息和实习机会。

第四,邀请部分成功人士进行就业经验交流会。

其中,同学们最渴望的是通过学校的途径获取实习机会,让自己能够真正地踏入社会,积累工作经验。

这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校教育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病,导致大学毕业生在刚刚就业时常常为与社会脱节而苦恼。

同时,同学们对于就业指导课程的要求也进一步有所提高,更加具体细化。

比如有些同学提出希望开设求职技巧、面试注意事项、职业选择规划、就业心理辅导等课程。

总之,同学们希望学校安排积极的就业服务政策,在毕业生就业指导方面提供更多的资源服务,并且将就业指导贯穿于整个大学教育。

四、小结与建议

(一)对就业现状保持清醒和理智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

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因而有一个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心态对于毕业生至关重要。

近些年来,对于就业的高期望和功利心态总是驱使毕业生向往高薪水、高职位、高起点,渴求高收入、高物质回报率,但这也往往让大学生错过了很多待遇一般却很有发展前景的工作机会。

我们要始终对当今社会的就业现状保持清醒和理智的认识。

首先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就业形势,调整自己的就业期望值。

调整就业期望值不是对单位没有选择,只要有单位就去,而是要在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发展观念的基础上重新确定自己的人生轨迹。

这就是说要树立长远的职业发展观念,放弃过去那种择业就是“一次到位”,要求绝对安稳的观念。

要知道现在再好的单位,将来也有下岗的可能,因此,在择业时要看得长远一些,学会规划自己整个人生的职业生涯。

在当前获得一个理想职业的时机还不成熟时,应采取“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办法。

也就是说,在择业时不要期望太高,可以先选择一个职业,不断提高自己的社会生存能力、增加工作经验,然后再凭借自己的努力,通过正当的职业流动,来逐步实现自我价值。

(二)建议同学们及时关注就业动态,提早进行职业规划

为了更好地提升自己未来的就业竞争力,大学生在大学四年中应将注意力向就业信息、社会动态方面倾斜,时时刻刻了解社会需求的变化,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做好职业生涯的规划。

提早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对于就业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同学们可以结合自身特点、兴趣、爱好、经历等,综合分析权衡自己的就业前景与方向,制定长短期目标,并为之不懈的努力。

(三)在大学期间注重自身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缩小自身能力与就业要求间的差距

随着就业竞争压力的不断增大,企业在挑选人才时往往设置很高的门槛。

如何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从浩瀚的毕业生队伍中脱颖而出就成为一个关键的问题。

首先,大学生应该转变陈旧的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增强自立自强意识,强化刻苦奋斗的精神,正视现实,积极参与新形势下的多元化就业。

其次,不断提高自己在道德、文化、业务、身体、心理等各方面的素质,培养自身交际能力、学习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独立生活和工作的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组织管理的能力以及开拓创新的能力等,增强竞争力和自信心。

大学四年漫长而短暂,相信你只要珍惜大学中锻炼自己的每一个机会,提早做好准备,你的就业之路将会是平坦而顺利的。

(四)建议学校进一步加强对毕业生就业服务的优化

从本调查可以看出,我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并没有对毕业生就业起到应有的指导性作用,然而大学生就业的供求矛盾却是愈演愈烈,同学们也普遍反映就业前景并不乐观,就业过程中有许多障碍。

从高校方面来看,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招聘信息,加强个性化就业指导,联合用人单位为在校生提供实习机会,都可以极大程度上帮助同学们顺利就业。

同时建议学校以市场为导向,调节学校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在人才培养方面加强针对性。

此外,建议学校开展多形式、多方面的就业服务。

除了就业创业讲座外,可以结合社会上比较典型的案例和最新的人才市场动向讲解了大学生的立业背景、求职准备和面试技巧、创业基础知识、初入社会应注意的问题和相关劳动政策等内容。

相信通过就业指导和服务,毕业生能够掌握一定的择业技巧,更好地利用市场信息,在就业市场中“推销自己”,通过市场落实就业单位,学会科学地分析市场、客观地认识自己,有效地消除“供需矛盾”。

同时,毕业生的就业心理调试也是个不容忽略的问题。

对于现阶段的本科生,希望学校能够联合用人单位,提供一些就业信息和实习岗位,能够真正意义上让同学们把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同时也可以为大学生提供一个了解社会的窗口。

总之,建议学校贯彻将毕业生就业指导与人才培养、职业教育、就业服务相结合的原则,将就业指导与服务贯穿于四年大学生活的始终。

(五)响应国家号召,基层就业、服务西部、自主创业都是不错的选择

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随着两会的召开,大学生就业问题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

在这方面,国家已经出台多项政策,鼓励大学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

对于基层就业,国际提供了社会保险补贴和公益性岗位补贴,薪酬或生活补贴,学费和助学贷款代偿政策,选聘招录优惠政策等多项政策,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

不仅如此,基层工作能够让毕业生更加贴近群众生活,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同时也是一个积累工作经验的好途径。

面对高度的就业压力和国家优厚的就业政策,基层就业也不妨一试。

投身西部,服务西部。

目前国家和各级政府对志愿投身西部的大学生给予了不少优惠政策,为大学生到西部发展创造了一定的条件和空间,刚出大学校门的毕业生知识结构新,有想法,有胆量,有魄力,相较之下西部人才短缺,发展空间极为广阔。

不仅如此,支援西部也是一种践行社会责任感的方式,不妨去西部大展身手,从而找到适合自己的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销售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