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单分部工程质量控制流程.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702908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463.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利水电工程单分部工程质量控制流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水利水电工程单分部工程质量控制流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水利水电工程单分部工程质量控制流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水利水电工程单分部工程质量控制流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水利水电工程单分部工程质量控制流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水利水电工程单分部工程质量控制流程.docx

《水利水电工程单分部工程质量控制流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利水电工程单分部工程质量控制流程.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水利水电工程单分部工程质量控制流程.docx

水利水电工程单分部工程质量控制流程

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龙洞水电站首部枢纽工程项目经理部

/

 

2013年11月20日

 

受控状态

受控号

批准/日期:

审核/日期:

校核/日期:

编写/日期:

单位/分部工程质量控制流程

1总则

根据公司下发的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项目标准化管理手册》第十二章质量管理内容要求,项目部需建立适用于本项目单位/分部工程质量控制流程,本控制流程按照公司要求并结合项目部实际情况进行编制并下发实施。

2编制依据

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项目标准化管理手册》;

已下发施工设计蓝图及设计变更文件;

监理下发“关于下发《工程项目划分》的函”。

3工程概况

龙洞水电站首部枢纽工程总体所承担的单位工程共有两个,分别为:

拦河坝工程和引水系统工程。

拦河坝工程划分为9个分部工程,引水系统工程由本标承建2个分部工程。

根据已下发图纸,现阶段主要涉及的分部工程有拦河坝工程的边坡开挖与处理、坝基防渗处理,引水系统工程的进水口工程和引水系统Ⅰ段。

正在或近期将要施工的分项工程为土石方明挖施工、石方洞挖施工、支护施工、钻孔灌浆施工、混凝土施工。

4单位/分部工程质量控制流程

单元工程作为质量控制的基本单元,是保证分部、单位工程质量合格的基础。

在施工过程中各个施工工序的质量有了保证,才能够保证单元、分部、单位工程质量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在施工往往采用通过对各分项工程施工流程的控制,以达到对整体施工质量控制的过程,施工流程如下:

4.1保证单元、分部、单位工程符合设计规范要求的流程图

说明:

上图以质量控制的最小环节,工序验收为基础,表明单元工程验收与分部工程验收、单位工程验收的关系。

 

4.2保证合格材料用于工程施工的流程图

说明:

对施工原材料的控制是工程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在施工中不但要对进场原材料按照检验批进行检验试验。

同样要做好对原材料使用部位的标示及追溯工作。

4.3土方明挖施工工序流程图

施工现场进行质量检查验收工作时,测量人员应打桩标明施工部位、桩号、高程等,以使监理、业主、设计等验收人员清楚实际施工场面与设计图纸设计要求是否一致和差别。

 

 

4.4石方明挖施工工序流程图

 

4.5石方洞挖施工工序流程图

 

4.6喷锚支护施工工序流程图

 

4.7混凝土施工工序流程

4.7.1混凝土浇筑流程图

 

4.7.2混凝土施工工序流程说明

⑴建基面(作业面)提交及处理

建基面(作业面)按设计及规范要求进行处理,处理合格后,经验收合格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建基面须经业主、设计、监理、施工方联合验收)

①基础岩面处理

首先撬挖松动石块,清除石渣、泥砂和污物,再用压力水或压力风冲洗干净,并排干积水。

如有承压水则根据情况制定相应引排措施,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方可浇筑混凝土;若基岩为易风化岩,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采用同该仓位同标号的砂浆铺底10cm,再绑扎钢筋,准备仓位浇筑其上的混凝土。

②非基岩面处理

对于砂砾料,应将地面平整压实,浇10~20cm低标号混凝土作为垫层,以防漏浆,对于土基可用碎石垫层,上盖湿砂加以压实,再浇垫层。

③施工缝处理。

施工缝系指浇筑块间临时的水平和垂直结合缝,也是新老混凝土的结合面。

在新混凝土浇筑前,必须采用人工或高压风水枪等机械设备将老混凝土表面含游离石灰的水泥膜清除,并使表层石子半露,形成有利于层间结合的麻面。

对纵缝表面可不凿毛,但应冲洗干净,以利灌浆。

施工缝凿毛或冲毛后,应用压力水冲洗,使其表面无碴、无尘,在结合面铺水泥浆或小级配混凝土,才能浇筑混凝土,确保施工缝结合良好。

⑵测量放线及控制点移交

开工前做好施工测量工作,内容包括:

导线、水准点的复测,横断面检查与补测。

建立测量控制网,并进行周期性检查。

施工测量的精度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所有测量成果资料及时报监理工程师审批。

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可正式接受控制点,并作为施工依据。

⑶模板支立、校正及加固

根据部位和结构物特点及混凝土入仓强度确定模板的类型。

模板使用需对模板进行设计验算,模板设计包括模板结构型式及材料的选择、模板及支撑系统材料规格尺寸的确定以及合理确定模板及支撑系统的合理构造。

模板安装的工艺程序:

放线、立模、支撑、校核、检查、调整加固、舱内整理等。

模板的安装必须按照设计图纸测量放样,对重要结构应多设控制点,以利于检查校核,并应经常保持足够的固定设施,以防模板倾覆,模板必须支撑在稳固的地基或已凝固的混凝土上,并有足够的支撑面积,防止滑动。

支架的立柱必须在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上,用撑拉杆固定,以确保稳定。

模板要求拼装严密准确,不漏浆,表面平整,不产生过大变形,安装尺寸允许偏差值不得超过混凝土施工规范的规定。

⑷钢筋架设、安装、绑扎及焊接

钢筋安装的主要施工工序为:

钢筋配料制作、运输、现场放样划线、排筋定位、检查校正、绑扎或焊接、垫撑铁或垫保护层垫块、检查校正(位置),固定等。

钢筋配料根据施工图纸及分层、分块混凝土入仓方式等因素进行配料,根据技术员所出钢筋料表,在钢筋加工厂内进行加工成型,并进行编号摆放整齐。

用平板车运到施工现场,按照设计要求固定预定的位置,必须做到安装位置准确,安置牢固,保证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不产生变形和位移。

钢筋接头连接宜优先采用焊接。

直径在25mm以下的钢筋接头,可采用绑扎。

但轴心受拉、小偏心受拉构件和承受震动荷载的构件中,钢筋接头连接不得采用绑扎接头。

钢筋接头不论采用焊接或绑扎,接头均不宜集中,应符合规范规定。

⑸埋件安装及较核加固

设计图纸要求要埋设的板、条、管、线等,均应按其要求的材料和设计位置经测量放样后进行埋设。

埋设时间应在仓内模板和钢筋已施工完毕后进行,埋设时不得依靠模板和钢筋固定,而要单独焊架固定牢靠。

浇筑时专人值班保护,埋件周围大粒径骨料用人工清除,并用小振捣器振捣密实。

⑹仓面清理、模板复测

当仓位的施工缝面处理、模板支立、钢筋绑扎与焊接、埋件埋设等工序完成后,立即进行浇筑仓位的清理工作,将施工时留在仓内的所有材料和弃料清出仓外,并用清水冲洗,直至仓面水变清。

搭好进人梯和必要的施工平台,并用清水将模板和施工缝面润湿后,将仓内积水清理干净。

模板支立完成后,测量人员会同监理测量工程师对模板进行复测验收,并进行签字确认。

⑺浇筑设备、人员、机具准备及验收

根据仓位情况和工程量确定人员配备、浇捣设备、风水电设施的布置及设置卸料入仓的辅助设备,人员、机具及仓位准备就绪后初检、复检合格后,申请监理工程师进行验收(建基面需业主、设计、监理及施工方四方验收),验收合格并经签认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

⑻混凝土拌制、运输、平仓、振捣、收面

混凝土拌制作业主要包括配料和拌和两个过程。

就是把砂、石、水泥、水等原料按配合比称出他们的重量,然后装入拌和机进行拌和。

要求做到配料准确,拌和充分,使其成为均匀的混凝土拌合物。

混凝土运输包括水平运输(即由拌和楼(站)运到浇筑部位)和垂直运输(即把混凝土起吊入仓)。

混凝土运输应满足:

运输过程中应保持混凝土的均匀性和易性,不发生漏浆、分离和严重泌水现象,并使塌落度损失较少;尽量缩短运输时间和减少倒运次数,以避免混凝土温度有过多的回升或损失;在不同的气温条件下,均应在允许的时间内将混凝土运到浇筑仓内,并保证已浇混凝土初凝以前被新浇混凝土所覆盖;混凝土运输能力,应与混凝土拌和平仓振捣能力、仓面状况及钢筋、模板、预制构件和金属结构等吊运的需要相适应,以保证混凝土运输质量,充分发挥设备效率;混凝土运输、浇筑等配套设备的生产能力,应满足施工进度计划规定的不同时段和不同施工部位浇筑强度的要求;混凝土运输工具及浇筑仓面,必要时应设有遮盖和保温设施,以避免因暴晒、雨淋、受冻而影响混凝土质量;在同时运输两种以上标号的混凝土时,应在运输器具上设置明显标志,以免混淆,错入仓号;不论采用何种起重运输设备吊运入仓,混凝土的自由下落高度均不宜大于2m,超过2m者应采取缓降措施,以免混凝土分离。

平仓是把卸入仓内成堆的混凝土料摊平到要求的均匀厚度。

平仓分为机械平仓和人工平仓。

机械平仓,平仓多用插入式振捣器斜插入料堆中下部,如料堆范围高大,可以从上部斜插入,借振捣作用使混凝土料自动摊平。

对大体积混凝土平层浇筑的平仓作业也可采用推土机或平仓振捣机进行。

人工平仓,一般使用铁锹,平仓距离不超过3m。

只有在振捣器不足或钢筋密集的情况下采用。

振捣有人工振捣和机械振捣两种。

人工振捣,要求混凝土的塌落度较大。

人工振捣工具有捣固锤、捣固杆、捣固铲。

一般用于小型混凝土工程的捣固。

机械振捣工具就是振捣器,振捣器以传振方式分为:

插入式、表面式、外部式(附着式)。

收面工作要求做到表面平整光滑,无石子外漏,无蜂窝麻面。

收面应在浇筑完混凝土立即用原浆进行收面,不得另外板砂浆收面,不得洒水收面。

其工序是先用长木抹粗抹一遍,是表面平整,稍停,再用铁泥抹细抹一遍,最后待大量水分蒸发后,再用铁泥抹压抹一遍,直至达到密实,平整,光滑。

⑼混凝土养护及拆模

混凝土养护一般采用洒水和覆盖两类传统的养护方法,洒水一般采用人工和排管喷淋两种方法。

人工洒水多用于平面和斜面的养护。

排管喷淋主要用于斜面和竖直面的养护。

覆盖养护方法多用于过流面、永久结构面和长间歇施工缝面等处的养护,覆盖材料多采用草袋、锯末和湿砂。

混凝土养护时间,从混凝土浇筑完毕后12~18h开始,持续14~18d或更长。

当气温低于5℃时,宜停止洒水养护。

养护工作须专人负责,并满足规范要求。

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模板的拆除应在达到有关规范规定的强度后才能拆模,冬季在不影响下一道工序施工时,要延迟拆模时间;避免在夜间或气温骤降期间拆模;低温季节施工期承重结构未达到龄期不得拆模;严禁因抢进度而提前拆模,从而影响混凝土质量。

 

4.8灌浆施工工序流程

4.8.1灌浆试验及方案审批流程图

 

4.8.2洞室回填灌浆施工工艺流程

 

⑴回填灌浆方式

采用纯压式,见下图《纯压式灌浆施工工艺流程图》。

⑵回填灌浆钻孔

①回填灌浆钻孔在衬砌砼达到70%的设计强度后进行。

②钢筋砼段的回填灌浆孔,在砼浇筑时预埋直径为50mm的钢管作为回填灌浆管,并采用手风钻在预埋管中钻孔。

③钻孔深入岩石10cm,并测记混凝土厚度和空腔尺寸。

⑶回填灌浆区划分

洞室回填灌浆区划分,每个区段长度不大于3个衬砌段,区段的端部在砼浇筑施工后封堵严密。

⑷灌浆分序、水灰比及压力控制

①洞室回填灌浆施工按两个次序进行,同一灌浆区先施工Ⅰ序孔,后施工Ⅱ序孔,各序孔灌浆时间间隔不小于48h,Ⅰ、Ⅱ序孔分类编号。

②回填灌浆水灰比按施工图纸的要求或监理人的指示确定,一般可灌注0.6(或0.5):

1。

空隙大的部位灌注水泥砂浆,但掺砂量不大于水泥重量的200%。

③在素混凝土衬砌中的灌浆压力可采用0.2Mpa~0.3Mpa;在钢筋混凝土中可采用0.3Mpa~0.5Mpa。

⑸回填灌浆顺序

①在本灌浆区内回填灌浆先进行Ⅰ次序孔,Ⅰ次序孔串浆不必重灌,等孔内串出最浓一级的浆液时可封堵。

后进行Ⅱ序孔,Ⅱ序孔串浆封堵后必须扫孔重灌。

②在本灌区内的回填灌浆孔,由洞室较低的一端开始向较高一端推移,推移灌浆的具体做法:

将低端的第一个孔作进浆孔,临近的孔作为排水、排气用,待排出最稠一级浆液后立即将孔关闭,再改变为进浆孔,直至全序孔灌浆达到结束标准后结束。

⑹回填灌浆结束标准及封孔

①回填灌浆在规定的压力下,灌浆孔停止吸浆,并继续灌注10min即可结束。

②回填灌浆结束后,排除钻孔内积水和污物,采用硬性水泥砂浆将全孔封填密实,孔口抹平,露出衬砌混凝土表面的埋管割除。

⑺回填灌浆检查孔施工

回填检查孔在该部位灌浆结束28天后进行检查,检查孔采用手风钻钻孔,深入岩石10cm,向孔内注入2:

1的浆液进行,检查压力与灌浆压力相同,并按监理要求进行各项检查。

4.8.3洞室固结灌浆施工工艺流程

 

⑴施工原则

①固结灌浆在回填灌浆结束7d天后进行。

②按环间分序、环内加密的原则进行。

⑵灌浆孔位测量放线

严格按照孔位布置图进行测量放线,在所测放孔位处设置明显标记并注明孔号和孔序。

⑶灌浆孔钻孔

采用YT-28手风钻钻孔,取芯钻孔采用XY-2PC岩芯钻机造孔。

固结灌浆孔钻孔按灌浆程序,分序分段进行钻孔。

灌浆孔的开孔孔位符合施工图要求,因故变更孔位须经监理人批准,并记录实际孔位。

⑷钻孔冲洗

采用压力水进行冲洗,直到回水清净为止。

冲洗水压力为灌浆压力的80%,若大于1Mpa时,采用1Mpa。

⑸灌浆前压水试验

①为便于分析判断灌浆效果,在固结灌浆孔岩石裂隙冲洗结束后,进行压水试验,并按监理人指示采用“简易压水”、“单点法”及“五点法”进行压水试验。

②简易压水试验应在裂隙冲洗后或结合裂隙冲洗进行。

压力为灌浆压力的80%,该值若大于1Mpa时,采用1Mpa;压水20min,每5min测一次压水流量,取最后的流量值作为计算流量,其成果用透水率q表示。

五点法和单点法压水试验按DL/T5148-2001附录A执行。

③灌前压水试验,在一序孔中选择总孔数的5%,用为灌前压水试验孔。

④固结灌浆检查孔按DL/T5148-2001附录A的规定进行压水试验,压水检查孔的数量不少于总孔数的5%。

⑹灌浆

①采用孔口封闭,全孔一次灌浆,射浆管距孔底不宜大于0.5m。

②固结灌浆按环间分序,环内加密的原则进行,遇有地质条件不良地段,可增为三序,但需经监理人指批准。

③灌浆压力按施工图纸所示或监理人指示确定。

④为防止岩石面或混凝土面抬动,固结灌浆原则上一泵灌一孔,当相互串浆时,采用群孔并联灌注,但并联孔数不宜多于3个,并控制灌浆压力。

⑤浆液比级:

5:

1、3:

1、2:

1、1:

1、0.8:

1、0.6:

1和0.5:

1七个比级。

⑥浆液变换原则:

浆液由稀到浓逐级变换。

当灌浆压力保持不变,注入率持续减少时,或当注入率保持不变而灌浆压力持续升高时,不得改变水灰比;当某一比级浆液注入量已达300L以上,或灌注时间已达30min,而灌浆压力和注入率均无显著改变时,应换浓一级水灰比浆液灌注;当注入率大于30L/min时,根据施工具体情况,可越级变浓。

⑦接触段和注入率大的孔段分段升压。

⑺结束标准

固结灌浆在规定压力下,当注入率不大于1L/min继续灌注30min,灌浆即可结束。

长期达不到结束标准时,报请监理人共同研究处理措施。

⑻封孔

采用“导管注浆封孔法”或“全孔灌浆封孔法”。

⑼特殊情况处理

在灌浆过程中出现冒浆、漏浆、串浆灌浆中断、孔口涌水、回浆变浓、吸浆量大等特殊情况时,按下列措施进行处理,同时将处理措施报送监理工程师审批。

①灌浆过程中如发现冒浆、漏浆时,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嵌缝、表面封堵、低压、浓浆、限流、限量、间歇灌浆等方法进行处理。

②当灌浆过程中发生串浆时,采取下列措施进行处理:

A如被串孔正在钻进,应立即停钻;

B如串浆量不大,灌浆的同时,在被串孔内通入水流,使水泥不致充填钻孔;

C当串浆量大时,如条件许可,可与被串孔同时施灌,否则用灌浆塞塞于被串部位上方1~2m处,继续进行灌浆。

结束后立即将被串孔内的灌浆塞取出,并扫孔洗净。

D如串浆沿裂缝串得比较远,采用浓浆施灌。

③灌浆工作连续进行,若因故中断,按下述原则进行处理:

A及早恢复灌浆;

B中断超过30min,立即设法冲洗钻孔,如冲洗无效,则在重新灌浆前进行扫孔;

C复灌时开始使用开灌比级的水泥浆灌注,如注入率同中断前相近,改用中断前比级的水泥浆继续灌注;如注入率较中断前的减少较多,浆液逐级加浓继续灌注;如注入率较中断前减少很多,且在短时间内停止吸浆,则该段不合格。

④在灌浆过程中如回浆变浓,换用相同水灰比的新浆进行灌注,若效果不明显,延续灌注30min后,停止灌注。

⑤若发现灌浆段注入量大,灌浆难于结束时,选用下述措施处理:

A低压、浓浆、限流、限量、间歇灌浆;

B浆液中掺加速凝剂;

C灌注稳定浆液或混合浆液。

该段经处理后进行扫孔,重新按照本章要求进行灌浆,直至结束。

4.8.4基岩固结灌浆施工工艺流程

 

⑴灌浆孔位测量放线

严格按照孔位布置图进行测量放线,在所测放孔位处设置明显标记并注明孔号和孔序。

⑵灌浆孔钻孔

①基岩固结孔采用XY-2PC地质回转钻机配合CIR冲击器钻孔。

②钻孔的孔位、孔径、孔向、孔深等参数按设计要求施工。

⑶抬动观测装置安装与基岩抬动变形观测

①抬动观测装置安装参见下图。

②抬动变形观测

采用千分表或百分表观测抬动变形值。

要求抬动变形允许值小于0.1mm。

 

抬动观测装置安装图

⑷钻孔冲洗

采用压力水进行冲洗,直到回水清净为止。

冲洗压力为灌浆压力的80%,若大于1Mpa时,采用1Mpa。

⑸压水试验

灌浆前压水试验在裂隙冲洗后进行,采用单点法。

试验孔数不少于总孔数的5%。

⑹灌浆

①采用自上而下、孔内循环式灌浆,射浆管距孔底不宜大于0.5m。

②对设有抬动观测设备的灌区,须待抬动观测仪器装置完毕,并完成灌浆前测试工作后,方可进行灌浆作业。

③最大设计灌浆压力为1.5MPa。

④灌浆段长小于6m时,采用全孔一次灌浆法;大于6m时,采用循环灌浆法。

⑤为防止岩石面或混凝土面抬动,固结灌浆原则上一泵灌一孔,当相互串浆时,采用群孔并联灌注,但并联孔数不宜多于3个,并控制灌浆压力。

⑥浆液比级:

5:

1、3:

1、2:

1、1:

1、0.8:

1、0.6:

1和0.5:

1七个比级。

开灌水灰比选用:

A当地层Lu值≤5Lu时采用水灰比为5:

1的浆液开灌;

B当地层Lu值≥5Lu而≤9Lu时采用水灰比为3:

1的浆液开灌;

C当地层Lu值>9Lu时采用水灰比为1:

1的浆液开灌。

浆液变换原则:

当灌浆压力保持不变,注入率持续减少时,或当注入率保持不变而灌浆压力持续升高时,不得改变水灰比;当某一比级浆液注入量已达300L以上,或灌注时间已达1h,而灌浆压力和注入率均无显著改变时,应换浓一级水灰比浆液灌注;注入率大于30L/min时,根据施工具体情况,可越级变浓;当采用最大浓度浆液施灌,注入量很大而不见减少时,经监理同意可采用间歇灌浆法,同时考虑加砂,如加入掺合料而使注入量突减,则停止使用掺合料。

⑺结束标准

在规定压力下,当注入率不大于0.4L/min,群孔灌浆不大于0.8L/min时,继续灌注30min,灌浆即可结束。

⑻封孔

采用“机械压浆封孔法”或“压力灌浆封孔法”封孔。

⑼特殊情况处理

在灌浆过程中出现冒浆、漏浆、串浆灌浆中断、孔口涌水、回浆变浓、吸浆量大等特殊情况时,按下列措施进行处理,同时将处理措施报送监理审批。

①灌浆过程中如发现冒浆、漏浆时,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嵌缝、表面封堵、低压、浓浆、限流、限量、间歇灌浆等方法进行处理。

②当灌浆过程中发生串浆时,采取下列措施进行处理:

A如被串孔正在钻进,立即停钻;

B如串浆量不大,灌浆的同时,在被串孔内通入水流,使水泥不致充填钻孔;

C当串浆量大时,如条件许可,可与被串孔同时施灌,否则用灌浆塞塞于被串部位上方1~2m处,继续进行灌浆。

结束后立即将被串孔内的灌浆塞取出,并扫孔洗净。

D如串浆沿裂缝串得比较远,采用浓浆施灌。

③灌浆工作连续进行,若因故中断,按下述原则进行处理:

A及早恢复灌浆;

B中断超过30min,立即设法冲洗钻孔,如冲洗无效,则在重新灌浆前进行扫孔;

C复灌时开始使用开灌比级的水泥浆灌注,如注入率同中断前相近,改用中断前比级的水泥浆继续灌注;如注入率较中断前的减少较多,浆液逐级加浓继续灌注;如注入率较中断前减少很多,且在短时间内停止吸浆,则该段不合格。

④在有涌水孔段灌浆时,在灌浆前应测记涌水压力和涌水量,并按下述措施处理:

A灌浆结束前采取屏浆措施,屏浆时间不少于1h;

B采取闭浆措施;

C待凝时间不少于48h;

D必要时在浆液中掺速凝剂。

⑤在灌浆过程中如回浆变浓,换用相同水灰比的新浆进行灌注,若效果不明显,延续灌注30min后,停止灌注。

⑥若发现灌浆段注入量大,灌浆难于结束时,选用下述措施处理:

A低压、浓浆、限流、限量、间歇灌浆;

B浆液中掺加速凝剂;

C灌注稳定浆液或混合浆液。

该段经处理后进行扫孔,重新按照本章要求进行灌浆,直至结束。

⑩质量检查

A固结灌浆质量检查采用以检查孔压水试验为主,必要时测量岩体波速或静弹性模量为辅的检查方法,并根据灌浆资料进行综合评定。

B压水试验检查孔的数量为灌浆孔总数的5%,岩体波速和静弹性模量测试孔的数量不超过压水试验检查孔数的20%。

检查结束后进行灌浆和封孔。

C检查孔压水试验在该部位灌浆结束3天或7天后方能进行;岩体波速、静弹性模量测量在该部位灌浆结束14、28天后进行。

D固结灌浆质量的压水试验检查,其孔段合格率应在80%以上;不合格孔段的透水率值不超过设计规定值的50%,且不集中,灌浆质量可认为合格。

若达不到上述合格标准的,按监理批准的措施进行补充灌浆处理。

E固结灌浆质量合格标准为:

压水试验吕荣值不大于3,灌浆前后岩体纵波速度和弹性模量有显著提高(在监理指定区域进行适量的物探检查)。

 

4.8.5帷幕灌浆工艺流程(孔口封闭、孔内循环、自上而下、分段灌浆)

⑴主要施工方案

①帷幕灌浆相应地段在固结灌浆后进行。

②帷幕灌浆分Ⅲ序施工,先施工Ⅰ序孔,再施工Ⅱ序孔,后施工Ⅲ序孔。

在Ⅰ序孔施工前进行抬动观测孔施工,在灌浆过程中按规定安设千(百)分表进行抬动观测。

③帷幕灌浆采用“孔口封闭、孔内循环、自上而下、分段灌浆”的方法或监理工程师批准的其他方法。

⑵主要施工方法

①钻孔及裂隙冲洗压水试验

A钻孔

a采用XY-2PC地质回转钻机配合金刚石钻头钻孔。

b钻机安装平整稳固,在斜坡段钻孔时用钢管架搭设灌浆平台。

钻孔前按监理指示埋设孔口管,钻孔方向按施工图纸要求确定,钻孔时保证孔向准确。

C、灌浆孔的施钻按灌浆程序分序分段进行。

d、在钻进的过程中,合理的控制转速和给压,并用KXP-1测斜仪测斜。

所有帷幕灌浆孔均进行全孔测斜,钻孔测斜每5~10m量测一次。

如发现孔斜超过要求时及时纠正,纠偏无效时,按监理人的指示报废原孔,重新钻孔。

B、冲洗

帷幕灌浆孔(段)在灌浆前应进行钻孔、裂隙冲洗。

钻孔冲洗后孔底沉积不得超过20cm。

裂隙冲洗采用风水联合或灌浆试验确定的方法。

裂隙冲洗直至回水清静10分钟后为止,且总的时间不少于30分钟。

冲洗压力为灌浆压力的80%,压力超过1.0Mpa则采用1.0Mpa。

C、压水试验

先导孔应自上而下进行压水试验,试验采用单点法。

其它Ⅰ序孔和Ⅱ、Ⅲ序孔的灌浆段在灌浆前进行简易压水试验,简易压水试验结合裂隙冲洗进行,压力同其它压水试验压力。

②灌浆

A、灌浆采用孔口封闭,自上而下分段灌浆法。

灌浆方式为孔内循环。

采用自动记录仪记录灌浆压力,注入量、时间等施工参数。

B、灌浆孔的基岩段长小于6m时,可采用全孔一次灌浆法;大于6m时,基岩帷幕灌钻分段为接触段不大于2m,帷幕灌浆段长度采用5~6m,特殊情况下可适当缩减或加长,但不得大于10m。

C、灌浆浆液的浓度由稀到浓,逐渐变换。

开灌水灰比采用灌浆试验确定值或由压水试验确定。

灌浆浆液浓度暂定为5:

1、3:

1、2:

1、1:

1、0.8:

1、0.6:

1或0.5:

1七个比级。

D、灌浆压力按施工图纸或监理工程师指定,覆盖层帷幕灌浆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