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科标化准住宅规划设计建议书23P428585702.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701373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46.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万科标化准住宅规划设计建议书23P42858570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万科标化准住宅规划设计建议书23P42858570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万科标化准住宅规划设计建议书23P42858570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万科标化准住宅规划设计建议书23P42858570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万科标化准住宅规划设计建议书23P42858570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万科标化准住宅规划设计建议书23P428585702.docx

《万科标化准住宅规划设计建议书23P42858570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万科标化准住宅规划设计建议书23P428585702.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万科标化准住宅规划设计建议书23P428585702.docx

万科标化准住宅规划设计建议书23P428585702

 

标准化住宅规划设计建议书

 

万科企业股份公司

物业管理部

 

《标准化住宅规划设计建议书》

目录

序言3

第一章:

交通管理

安全篇3

交通安全管理3

住区与城市界面交通安全环境3

住区道路安全管理3

车辆安全管理4

住区主出入口交通管制设施4

住区内车辆安全管理5

便利篇6

车辆停放便利6

机动车停放便利6

非机动车停放便利7

行走路径便利7

出行方式便利8

环境篇8

住区与城市界面交通环境8

住区道路环境8

住区停车场(库)环境8

经济篇9

资源配置的经济性9

日常可维护性9

第二章:

公建配套

教育篇10

办学模式10

中、小学校10

开放性10

便利性10

周边环境10

幼儿园11

医卫篇11

文体篇11

社区会所11

会所11

泛会所12

老人活动场所12

商业篇12

商业区位置设置12

商业区环境13

其它13

金融、邮电篇14

金融服务14

邮电服务14

社服篇14

物业管理用房14

客户服务中心14

物业管理用房14

居委会用房16

市政篇16

变配电设施16

综述16

变配电系统16

发电机房17

弱电监控系统17

消防系统18

给排水系统18

给(供)水水池18

给(供)水设施、设备19

排水系统19

垃圾收集点19

路灯照明系统20

住宅本体20

阳台及门厅20

住宅空调20

住宅排水21

其他21

水体设施、设备22

游泳池22

泳池配套设施、设备22

水体景观22

序言

本建议书主要从人性化及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针对集团所开发的、位于城乡结合部或新区、用地规模在10公顷以上,容积率介于0.8~1.5,按标准化运作的集合住区。

(如:

花城、城花系列);结合各地区物业公司对标准化项目的管理经验与客户需求,从物业管理专业角度提出改善性的建议。

本建议书主要由两部分内容组成:

交通管理与公建配套;

交通管理部份主要围绕着客户所关注的交通安全、出行便利等问题,以人、车安全及步行与车行居民的感受的角度出发,结合物业管理工作的现场管理经验。

从交通安全管理、居民车辆停放及出行的便利、公共(活动)空间环境以及住区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与规划设计相关的意见和建议。

公建配套部分主要以住区公共服务设施和盈利性服务设施为主体,从便利性、经营管理与使用推护角度出发。

总结标准化住区客户对商、文、教、卫设施需求特点及对市政设备项目设置的合理配比,减少公建配套项目对居民的影响,以全面发挥以上设施、设备效益,提出相关建议。

第一章:

交通管理

安全篇

一、交通安全管理;

(一)标准化住区与城市界面交通安全环境;

1、从住区居民人、车出行安全考虑,应尽量避免在大流量城市干道上开口,如果受周边环境限制,必要的时候应该根据高峰时段周边城市道路的车流量,运用交通工程学的计算方法算出出入口所允许的最大允许流量。

如果这一流量值不能在高峰时段把住区所需要进出的车辆疏散的话,就应该尽量避免在这条道路上开口。

或者增加其他出入口分散车流,但注意的是同时需要增加相应的建设和管理成本。

2、为了保证居民生活环境的完整性、私密性,减轻住区公共资源被占用和受破坏程度。

设计时应尽量避免因公共活动空间社会化对住区居民的影响。

建议对住区交通实行全封闭式管理。

对住区级道路规划时要注意避免吸引外部车辆及行人的进入和穿行,与城市路网相连的住区级道路两端需设岗进行管制。

3、小区主要出入口与城市干道交接处,应考虑缓冲地带(如:

设置辅道),减轻城市道路压力,避免引起交通堵塞。

4、在住区与城市道路界面的景观布局上,尽量不要设计垂直绿化布局和设置建筑物,尽量保持视野开阔,避免产生视觉障碍。

5、在设计住区级道路与城市支路接驳处时,应充分虑到城市道路与市政设施拓展之需,应设计预留足够横穿住区道路的地下线管或线槽,以防因市政道路拓宽或改造破坏路面,影响居民出行。

6、在出口车辆汇流路段,道路应该适当加宽,宽度考虑车辆的通行量。

7、建议将公交车站设置在小区边缘的市政路上,若是终点站,建议市政规划时考虑配置停车场。

其目的是减少噪音和废气对业主的侵害,也便于对外来人员的管理。

(二)住区道路安全管理;

1、如需将公共交通引入住区,建议在选择公交线路时应避免迂回曲折,尽量短而直。

考虑公交车方便和步行者安全,规划住区级道路时应设计非机动车道、绿化隔离带和人行道。

另:

住区级道路设计要考虑承受负载能力。

2、住区内公交站点的设计应与小区(组团)出入口保持一段安全距离,该段道路路灯照明亮度应与市政道路路灯照度一致,加大该路段的电子监控设施投入,并应增加该路段路拱数量,防止车辆超速行驶,保障居民行走安全。

3、考虑到住区人行密度大,人员在穿行的突发性和无规律性因素较大,在住区级道路的弯道及坡道的环境界面的景观布局上,应尽量避免产生视觉障碍。

4、部分车辆通道离住户门口太近,对行人出入经常构成威胁(如花城樱花苑)。

建议车辆通道(以道牙为界)与住户苑门间保持2-3m的距离,苑门附近不宜栽种过多植物,以保持有相对开阔的视野。

5、为了防止汽车在坡道上打滑坡道面层应有防滑措施。

柱子栏杆等必要时应有防撞措施,避免影响行车安全和结构安全。

6、住区出入口坡度尽量减小,地下停车场的上下坡度应做好防滑处理。

有坡度的停车位,建议安装警示标识。

7、住区内尽端式道路的长度不宜大于120m,并应在尽端设不小于12m×12m的回车场地。

8、住区级道路主要位置建议设置坡度平滑的混凝土减速路拱,以减低噪声污染。

路拱与路面采用整体浇注成型,将路拱的具体参数:

高度10-12cm、宽度为90-100cm,路拱中段应留有40cm豁口以便于自行车、儿童踏板车的通行及路面排水。

9、小区级道路建议采用单向行驶的环道设计,各停车场(库)间应以车行道相连,以减轻干道上车辆通行压力。

10、住区出入口机动车道及人行道不宜采用釉面大理石或其它光滑材料铺设。

11、为了防止汽车在坡道上打滑坡道面层应有防滑措施。

柱子栏杆等必要时应有防撞措施,避免影响行车安全和结构安全。

12、为保证车辆入库安全,车库入口应安装限高杆,限高杆上应粘贴反光膜或刷反光漆。

13、消防通道尽量与小区级道路并用以尽量减少占地。

如需延伸进入组团内部,建议采用活动路桩与其它车道分隔,以做到“隔而不断”。

二、车辆安全管理;

(一)住区主出入口交通管制设施:

1、住区外围出入口岗亭设置;

(1)标准化住区因受容积率影响,平面交通布局交通压力较大,居民居住较为分散,考虑到居民出行的安全、控制管理成本、消防及高峰期车辆疏导的需求,建议住区开设两处主出入口(并预留1-2个备用出入口),并在以上出入口设置岗亭对车辆进出实行管制,采用人车混流的通行方式。

(2)住区的主出入口岗亭设计应与小区整体风格相协调,有明显的领域感。

因住区规模较大,为保证员工岗位工作的连续性,从人性化角度出发,建议在住区岗亭内设置供护卫员使用的小型卫生间。

(3)主出入口岗亭建议采用永久性建筑。

岗亭的设计应考虑视野开阔(如半弧形玻璃),同时还应考虑车主停车刷卡或缴费时的遮阳和避雨/雪设施,同时应该考虑安全员在发卡、收费时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即意外时有躲避车辆撞人的空间)。

(4)组团(区、苑)出入口建议采用人车分流的交通疏导方式,以确保路人及车辆行驶安全。

(5)由于岗亭内电脑设备长期连续性使用,为减少电脑故障的发生,岗亭内应装设空调(管线施工时预埋)。

2、出入口道闸设置;

(1)出入口道闸属配套设施和配套工程,建议规划设计初期将停车场出入口的刷卡器及刷卡器防雨棚位置、样式统一考虑,施工预埋管线。

避免因后期施工造成成品破坏。

(2)住区或停车场应设置道闸控制,并配置图像对比识别和录像系统;

(3)设置多个出入口的,各出入口及服务中心应联网操作,以利于信息可实现共享及实时监控;

(4)为避免因停电造成经济损失及道闸管理系统功能丧失,建议道闸管理系统配置双回路电源;

(5)车辆出入口尽量避免设计在坡道上,坡道上的车辆停靠起动易出现交通事故。

建议对于坡道上的出入口,在刷卡处的地段做水平设计。

3、出入口监控系统设置;

(1)住区或车库(场)出入口是突发事件多发区域,建议在该处安装可调焦距的监控摄像云台,以利于实时监控和取证工作。

(2)住区或车库(场)出入口应安装与监控中心连接的紧急呼叫装置(或安装电话),出入口周边应配备足够照度的照明系统,以保证图像对比系统的夜间工作效果。

注:

前期施工需预埋管线。

(3)在容积率较高,停车位配比密度较小的停车场(库)出入口建议在道闸控制系统上安装空余车位数量(库容)显示系统,以便及时提醒管理人员疏导车辆和清理库容。

(二)住区内车辆安全管理;

1、出入口车辆安全管理;

(1)如果住区道路完全对外开放。

在小区内部或组团,建议采用隔而不断的“入口”模式,以形成一种象征性的界限,给外部车辆及行人以心理上的障碍,从而最大限度地保障内部交通的安全及居住环境的安宁。

(2)实行大封闭式管理的住区组团内的车场(库)出入口,可不设置道闸。

实行小封闭式管理的车场(库)出入口须设置道闸和安装摄像识别监控系统。

(3)住区内机动车辆出入口应考虑单位时间的通行能力,在此基础上出入口越少越利于后期管理。

2、住区内场(库)、道路车辆安全管理:

(1)组团内的停车场停车位应距住宅楼宇墙裙4-5m,防止住宅物品下坠损坏车辆。

(2)设在住区级道路和商业区域内的租售车位建议安装车位地桩锁(地桩上最好有反光纸),避免车位被占用。

(3)停车场内应设置充足的灯光照明及摄像监控装置。

(4)位于机动车道旁的路灯灯位设计时应距离车道边2m,以防车辆掉头、倒车时被撞毁。

另:

位于室外车场上的路灯,底座应安装防护装置。

在道路边上的消防接合器、消火栓特殊位置需设置防撞装置。

(5)架空层停车位的煤气管、污水管、消火栓应安装保护装置(最好能够设计在车辆不能撞到的位置),以避免受到车辆碰撞。

(6)普遍存在车库出口坡度太陡的问题。

建议车库出入口坡度最大值不超过20度。

出入口的回转半径要考虑能通过部分加长的轿车。

(7)地下车库的层高应考虑公共性质与私用性质车库服务对象的差异,私用性质车库按设计规范要求设计即可。

而具有公共性质的地下车库,因考虑到满足“箱式”人货车及其它中型车辆进出的需求,建议设计其库内净高应≥3.5m。

3、安全标识装置:

为了行车安全和便于管理,车库(场)内应设必要的行车指示标志和指示灯以及划定车位位置和对应停车位编号。

标识还应包括以下:

✓车库出入口设置禁鸣(笛)标识、限高标识、限速标识;

✓车库的柱间加装防撞、警戒标识;

✓车库内加装疏散指示灯(安全出口指示标识);

✓车库内车道设置车流流向标识、路径指示标识;

✓车库弯道内设置反光镜、行人禁行标识。

✓独立产权车位应配置地锁或安装明显标识,防止被占用。

4、对于外来访客车辆停车安全管理:

(1)北方区域部分多层住宅项目,车位主要集中在地下或架空层。

一般车位都有独立产权来访车辆应与业主车辆分开管理,宜采用分层停放或划定区域停放方式(具体采用何种方式由销售部、物业及设计部门商定)。

(2)多层住宅一般以露天居多,车辆产权为共有,而且社区平面跨度大,难以指定或安排临时停车位,配置来访车位意义不大。

2、为解决夜间出租车进入小区带来的治安管理难点问题。

建议:

本着尽量便利原则,分(区、苑)设置出租车落客点,以利于管理与监控。

便利篇

一、车辆停放便利;

(一)机动车停放便利

1、为把停车问题对居民生活所产生的影响降到最低,也为了使停车位能满足车辆增长的需求。

参考国外低密度住区地面停车位的设计特点。

建议地面停车场的设计分别安排在组团间、商业核心区域周边或公共区域道路两旁,此举既能满足停车位与居住区域距离控制在150m内,又可满足商业核心区域的停车需求。

2、建议在规模较大的核心商业区域周边设计停车场或地下停车场。

此举既便于货物装卸,又能为居民提供购物便利,增加商业区域消费能力。

核心商业区地下车库净高应≥3.5m,以利于箱式人货车及其它中型车辆进出。

3、住区道路除消防通道外,其余车行道路窄、弯位大,不便于大中型商业服务车辆(如:

送货、搬家、校巴等)行驶停靠,而消防通道非紧急情况一般不开放(如深圳四季花城)以保持畅通及便于行人通行,建议在住区内靠近(区、苑)入口附近及核心商业区,设置服务车辆临时靠泊区域或设置卸货区。

4、地下车库出入口设置路肩,利于车辆紧急停靠。

5、在住区公众活动较为频密的区域(如:

学校、会所等区域)可考虑在小区级道路两旁设计并预留一定长度,宽度不小于1m的路肩。

此举既可解决公众场所举办活动车辆停放之需,也可将该处作为预留车位,以缓解因车辆增长所带来的停车压力。

6、建议小区(区、苑)级道路采用单循环车道,线型尽可能顺畅,不要出现生硬弯折,以方便消防、救护、搬家等机动车的转弯和出入,但内外联系道路要通而不畅以避免过境车辆穿越小区或组团。

7、建议在公共区域道路两旁分别预留5-6m的绿化区域,以便应付日后车位拓展之需。

8、商业配建停车场(库)应就近设置,并宜采用地下或多层车库,预留自行车停车位,商业物品下货区等;

9、住区公共服务设施停车位指标:

(见下表)

配建公共停车场(库)停车位控制指标

名称

单位

自行车

机动车

公共中心

车位/100m2建筑面积

≥7.5

≥0.70

商业中心

车位/100m2营业面积

≥7.5

≥1

社康中心

车位/100m2建筑面积

≥1.5

≥0.50

居委会

车位/100m2建筑面积

≥1.5

≥0.50

注:

①本表机动车停车车位以小型汽车为标准当量表示;

②停车位换算办法见下表;

各型车辆停车位换算系数

车型

换算系数

微型客、货汽车机动三轮车

0.7

卧车、两吨以下货运汽车

1.0

中型客车面包车、2—4t货运汽车

2.0

铰接车、货柜车

3.5

(二)非机动车停放便利

1、住区内应合理设置自行车集中停放点,便于管理。

2、自行车集中停放点的服务半径不应大于100米。

3、自行车集中停放点应设置电瓶车充电电源,电源插座的设计应考虑避雨及使用安全。

4、非机动车辆停放点建议设置在设有固定安全员岗位的附近的位置。

二、行走路径便利;

1、小区级道路及组团级道路的走向设计尽量做到经纬分明,以利于道路命名及有规律地编排道路名称及楼门牌号(楼栋标识最好能够考虑夜间能够清晰辨认),这样就能有效地减少外部人员在寻亲访友中的往返奔波。

2、为满足信息发布工作的通达性,建议在住区级道路和行人出口处安装电子信息发布屏,以便及时向车主或行人发布、传达有关信息,消除信息死角。

为给来访人员提供路径导视,建议在住区入口安置住区总平面图。

3、人行道与机动车道接合部,建议采用无障碍通道设计,在接合部对人行道竖向进行放坡处理。

使人行道的出入口与机动车道自然过渡。

4、宅间道和宅间步行道设计宽度应≥1.5m,以方便垃圾收集车(小推车)的通行,避免人“车”争道。

5、宅间步行道设计应本着行人便利原则,建议该道路设计尽量采用“点对点”方式,以防日后住户为图便利走“捷径”,破坏小区绿化景观。

6、从人性化角度出发,在组团停车场回家路径上,建议在部分路段的人行道上安装带遮阳(雨)板的连廊,为业主/车主在回家的路径上提供一个挡风遮雨(雪)的地方。

三、出行方式便利;

1、住区大门外的公共区域道路建议采取人车混流方式,机动车道进出方向分别设计一定长度宽度不小于1m的路肩,以便于居民换乘(如:

的士站)及避免交通堵塞。

换乘区域应有明显标识及遮阳和避雨设施。

2、便于行人出行原则考虑,建议住区人行道路与城市人行道路采用无障碍自然连接方式,以便于残疾人及老年人通行。

3、住区级道路如作为城市市政道路的一部分,则可利用其公共性的特点,让其承担部分社会功能。

在住区道路上设公交车站,一方面可以方便居民出行。

另一方面可节省用地,不用另设公交总站或支站。

环境篇

一、住区与城市界面交通环境;

1、住区与住区道路与城市支路接驳处,进出道路分隔措施建议采用岛状绿化区域分隔,有利于形成领域。

2、在住区与城市道路界面的景观设计上,因水体景观易受外部环境影响受污染程度高,且水质不易维护,维护成本高。

建议尽量少采用水体景观布局。

3、住区与城市道路接驳处,应种植高大密集的树木,便于隔音降噪、挡尘。

二、住区道路环境;

1、住区级道路如果考虑城市公共汽车及其它车辆通行,两边应分别设置有非机动车道及人行道,并应设置一定宽度的绿地种植行道树和草坪花坛,用以隔离车辆废气、噪声、灯光对居民生活所造成的影响。

2、住区内停车场应尽可能实行连通,区内交通主干道尽量安排在四周,避免横穿住区以造成对行人的干扰。

3、小区级道路及组团级道路的路面排水系统,建议采用浅V字型路面雨水侧排系统,以方便清洁与维护,加快排水速度,保证车辆行驶安全。

宅间道与宅间步行道建议采用传统的暗沟(管)排水方式排除地面积水。

4、住区道路的雨水井盖、污水井盖设置建议尽量避开车辆行驶路面,如无法避开,建议将井盖设计在机动车道中心位置。

避免对井盖造成破坏或发出噪音。

5、机动车道两旁5m范围内不宜种植低矮灌木,以减少突发危险源(如:

儿童或宠物突然穿行)增加可视范围。

建议在该范围内栽种高杆乔木或行道树,此举既可为行人遮阴纳凉,又可控制车辆上升尾气的转移范围。

6、生态停车场住区(区、苑)内的消防通道或道路应与(区、苑)内的景观设计风格相协调,建议在道路中央设环岛并以小品、雕塑等加以点缀,道路平面图案宜采用植草砖、高强度粘土砖或广场砖拼花组合图案,以增加平面视觉效果及绿化面积,使其与景观的平面布局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7、休闲甬道应高于周围绿化,避免绿化养护时泥土渗到路面,影响到路面的整洁。

三、住区停车场(库)环境;

1、地面生态停车场设计时,除需混凝土打底外,还应有碎沙垫层,便于绿化排水。

2、住区地面停车场的车位设计要充分考虑,车灯、噪声及汽车尾气可能对住户的影响。

车位设计除了需要保持合理安全距离外,还需在景观设计中着重考虑以生态防护形式,避免或减轻因车辆停放对居民带来的二次污染问题。

建议在靠近住户窗户、主卧室的车位在规划时统一最小距离,并设置1.5米左右高度、0.5米厚的绿篱隔离.避免车灯、噪音、尾气影响住户。

1、车库水泥地面起尘、反沙现象比较普遍为经久耐用和易于清洗,对楼地面面层材料有所要求,并做排水设计。

2、建议在缓坡段和水平段交接处设置截水沟,截水沟盖板的设计应着重考虑牢固性,以降低噪声污染和避免盖板翘起损坏车辆底盘。

另在停车库内沿外墙处设一道排水沟。

地下车库的排水沟不应跨越防火分区。

3、考虑到气候不稳定性因素增加,建议加强加大车库的防洪排涝功能,设计时应加强加大“三防”设防等级。

地面停车位散水坡度合理,排水顺畅,避免路面积水。

4、建议车库照明设计应考虑节能要求,控制方式为多路或分级控制(如:

全开、局部开),安装节能灯具、设计采光井或安装成熟的太阳能照明装置。

5、车库车辆出入频繁,带动的灰尘较多,需定期对车库地面和设施进行冲洗和擦拭。

建议在车库设置清洁用取水口及清洁池。

6、在道路周边、苑内合理的位置设置清洁、绿化浇水取水点。

道路两侧每100米处、

苑内根据大小至少设置一个取水点,小区取水点必须安装水表便于日后管理。

7、架空层停车位地面易受降雨影响,经常出现车位积水。

建议车位纵向能设置排水沟或地面应有坡度,避免积水。

8、地下车库入口的标高低于外围道路的,在入口处需要设置一定的防水坡,防止道路的雨水进入地下车库。

经济篇

一、资源配置的经济性;

1、为了保证居民生活环境的完整性、私密性,减低住区公共资源被占用和受破坏程度。

减轻管理维护成本,建议社区规划能从封闭式管理角度出发,尽量避免社区资源社会化。

2、实行小封闭管理状态的住区,住户车辆进出的主要管理职能压缩到各组团,此举会增加硬件上的投入(如:

道闸及其控制系统、监控装置等)及增加人力资源成本。

住区级道路的社会化,使得组团内可利用资源减少(如:

日后停车位的拓展),管理难度加大。

此举不利于满足业主日益增长的需求也不利于管理企业日后的可持续发展。

二、日常可维护性;

1、住区级道路建议采用沥青铺设路面。

2、鉴于目前施工方法不太成熟,卵石脱落后修补困难。

建议人行小径不宜大面积采用卵石铺设,以减轻后期维护成本。

3、住区(组团、苑)内的人行汀步应高出草地4-5cm以防路径周边草地被损坏,减低日常维护成本。

4、车库照明设计应考虑节能要求。

建议合理划分车库照明区域,分区域控制,灯具建议安装节能灯具或安装成熟的太阳能照明装置。

5、热涂标线具有美观、立体感强、维护成本较低及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建议住区道路和地下车库的停车位标线,采用热涂方式铺设。

6、小区内的公园桌椅、休闲长廊等建议不使用木制品,因为木制品的后期维护保养难度大,成本高;建议尽量使用其它材料制作,以利于维护。

第二章:

公建配套

 

教育篇

一、办学模式;

“提倡和鼓励社会办学,扶持民办教育”,是我国未来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

为扩大住区在当地的知名度,提高住区文化品味。

建议在策划初期即从战略角度出发(如:

集团与百安居的战略合作模式),与全国性教育机构或省级知名教育机构联合,可采取合作办学或由其独立办学模式,统一标准化住区教育资源,提升企业品牌渲染力。

二、中、小学校:

(一)开放性;

1、中学、小学;此类公共服务设施易对住区居民生活造成较大影响(如:

噪声、公共环境及秩序),而且其招生范围不完全局限于住区。

在对上述项目选址时,建议考虑将此类项目设置在住区外围,其大门与城市道路连接,此举可舒缓住区交通压力。

2、中小学校大门应与市政道路/住区机动车道路保持20m的缓冲距离,市政道路/住区机动车道路路面应安装减速装置。

3、学校大门如果直接与城市干道路连接,为降低市政道路给教学工作带来的影响(如:

噪声、废气等),建议将道路与教学区之间的区域设计为学校操场以作缓冲。

(二)便利性;

1、建议在住区内可考虑开一个小的校门,以方便住区学童。

该校门不宜直接面对组团,应与组团保持一定距离,以减少青少年的盲动行为对社区居民生活的影响。

2、建议住区学校体育活动设施与社区居民共用(以学校教学为主,居民使用为辅),避免重复投资。

为方便管理不影响教学秩序,建议将校内户外活动场地、设施单独分隔,在教学区与住区分别设门,以利于管理。

(三)周边环境;

1、因中学、小学周边人员流动量大,根据物业多年的管理经验,停放在该区域的车辆易受人为破坏。

建议不在学校周边设置住区停车场,可考虑设置一些全民健身运动设施或中老年人活动场所。

2、在住区功能划分上,建议将中、小学校与住区商业区域设在同一区域。

以使住区功能分区合理化,减轻对居民生活的影响,促进商业经营。

3、建议在中、小学校区内设计部分供中型车辆停放的车位,避免校车在区内停放占用社区公共资源。

4、中小学应设在住区下风向位置,以防止学校厨房油烟对住区居民的影响,增加噪声逆向传播难度。

5、学校周边建议不要与其他建筑物相连,建议用道路或绿地将学校形成一个独立建筑物或建筑群。

同时学校围合以软性绿化为主(通透围墙种植爬藤植物),围墙外道路两侧种植高大行道树(以乔木为主),可起到降噪的作用。

6、在学校具体规划上,操场与其他室外功能区尽量隔离,起到分散噪音源的作用,如足球场与篮球场在教学楼左右两侧等。

三、幼儿园: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