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之妙.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701187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5.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书法之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书法之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书法之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书法之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书法之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书法之妙.docx

《书法之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书法之妙.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书法之妙.docx

书法之妙

书法之妙,全在用笔。

书法是用毛笔书写汉字创造意境表达感情的造型艺术。

用笔秘诀(转载)

书法之妙,全在用笔。

书法是用毛笔书写汉字创造意境表达感情的造型艺术。

用笔秘诀!

书法,从某种意义上说,是用毛笔书写汉字创造意境表达感情的造型艺术。

  因此,书法之妙,全在用笔。

这一点,在毛笔基本定型的秦代,在书法上有造诣的李斯、蒙恬就已经认识到了。

李斯用短锋扁笔书写“小篆”,立后学之宗祖。

蒙恬不仅改良成功了流传至今的毛笔,还撰写了中国书法史上第一部论述毛笔的著作《笔经》。

也就是说,早在两千多年前,先贤们就已经开始研究用笔方法———笔法了。

  由于“笔法”在书“法”中占有“第一”的位置,两千多年来,历代书法家、书法理论家不断地进行深入细致地探索,提出了大量有独到见解的用笔方法。

这些书家,越研究越觉得“笔法”实在是“奥妙无穷”,有时难以直接用非常明白通俗的语言文字准确地表述清楚,于是,便创造了一种“比喻法”———即用自然和人类社会的事物形象来类比如何用笔,以便使自己和后学者领会并掌握笔法的要领。

  翻阅历代书法典籍,选出以下9位书法家主要的16个用笔“比喻”,大体按时间顺序列出来和同道共勉。

  1.用笔如“鹰望鹏逝”。

  李斯不仅是小篆的“鼻祖”,也是用“比喻”阐述笔法的第一人。

“鹰望鹏逝”这个比喻就是他说的(也有学者认为是蒙恬的话)。

原话是:

“用笔法,先急回,后疾下,如鹰望鹏逝……”意思是:

作书用笔要像苍鹰、鹏鸟捕食那样,先在空中飞翔、回旋、观望,看到“目标”之后疾速下飞贴近捕捉。

这个比喻告诉我们,书者在笔头着纸之前,要先在空中摇曳取势,作落笔的“精神准备”,看准———弄清笔性、纸性、墨性、字体、字意;考虑好布局、风格之后,迅速下笔,方可捕捉到“目标”———预想的书写效果。

清代书法家朱和羹说:

“能如秋鹰搏兔,碧落摩空,目光四射,用笔之法得之矣。

”“鹰望鹏逝”法,也被称作“摇笔”。

  2.用笔如“游鱼得水,景山兴云”。

这两个比喻是李斯同一次说的,故而放在一起阐述。

总的意思是用笔不要做作,要自然舒畅。

要像鱼在水中自由自在、无拘无束、舒展活泼地游动;要像景山———大山上升起的云朵一样,飘然、悠闲、自在。

意在强调从大自然的美中悟出用笔的规律来。

  3.用笔“犹若登阵”。

  汉丞相萧何是中国书法史上把兵法引入书法的第一人。

他在《论书势》中说:

“夫书势法,犹若登阵,变通并在腕前,文武遗于笔下,出没须有倚伏,开阖籍于阴阳。

”把书法的笔势、笔法比作登阵作战。

意思是:

登阵要随机应变,用笔要善于变通———在于用腕;登阵要调兵遣将,用笔要安排好点画;作战贵在神出鬼没,用笔要有起有伏;作战要能展开和集结,用笔、结体要善于处理好擒纵、提按、曲直、粗细、断连、起止、正攲、舒敛、向背、方圆等阴阳对立统一的关系。

  4.“笔是将军”。

  书圣王羲之曾经担任过“右军将军”,对毛笔的神奇作用有独到见解。

他在《书论》中说:

“下笔不用急,故须迟,何也?

笔是将军,故须迟重。

”书圣为何把笔比作指挥作战的将军?

是因为二者有共同之处。

将军一个命令,关系到战争胜败、土之得失、人之生死。

作书,笔一落纸,墨便成形,字的生命(骨肉气血神),不可改变。

因此,书者下笔,要像将军发布作战命令一样,审时度势,谨慎从事,不可操之过急。

王右军还曾经把笔比作大刀、长矛,对于“字”的生命,有生杀予夺的作用,用起笔来一定要慎之又慎。

  5.用笔当如“锥画沙”,如“印印泥”。

  这是初唐四大书家之一的褚遂良在《论书》中的原话。

“锥画沙”、“印印泥”是两个展现笔意的著名术语,是从事书法的人不可不知的概念。

“锥画沙”,意思是说长矛一类武器(或工具)的锥锋画入平沙地里,沙形两边凸起,中间凹成一线。

在纸上用笔,要像“锥画沙”一样,笔锋行在线条的中间,不显起笔、止笔的痕迹。

而墨迹则浮在线条两边,使人感到凝重、突出、劲险、立体,富有质感、力感、涩感的效果。

“印印泥”,是说用笔要像印章印在粘性紫泥上一样,深入有力、清晰可见,以造成布置均正、形体端严、黑白分明、圆静有力、刚柔相济的效果。

两个比喻,惟妙惟肖地勾画出了中锋用笔、注意藏锋之后所达到的“用笔之妙”。

若能深解其意,“入木三分”、“力透纸背”的中锋用笔“诀窍”,才算领悟到了。

6.用笔如“孤篷自振,惊沙坐飞”。

  唐代书法家张旭在谈到用笔时说:

“孤篷自振,惊沙坐飞,余思而为书,而得奇怪。

”“孤篷自振”,是说用笔要像一种孤单的飞篷草浑身摇动一样,触动奋起、翻转奔逐。

“惊沙坐飞”,是说用笔要像受到震动的沙子自然而然地飞起来一样,奔放纵逸、豪情激荡。

张旭绰号“张颠”,精晓楷法,草书最为知名。

这句话的意思是,他看到了上面两种自然现象,领悟到了书法(草书)的用笔,从而使自己的笔势有了新奇的变化,达到了期望的“振飞”境界。

  7.用笔如“屋漏痕”。

  “屋漏痕”,是“颜体”书法的创造者、唐代书法家颜真卿与向他求教的僧人怀素对话时说的。

原话全文是:

“素曰:

‘吾观夏云多奇峰,辄常师之,其痛快处如飞鸟出林,惊蛇入草。

又遇坼壁之路,一一自然。

’真卿曰:

‘何如屋漏痕?

’素起,握公手曰:

‘得之矣!

’”这里,有“醉素”之称的怀素,在谈到自己的用笔体会时,一连用了四个比喻:

夏云奇峰、飞鸟出林、惊蛇入草、坼壁之路,应该说对用笔已经是很有研究很有体会了。

然颜真卿却不以为然,一言以敝之曰“何如屋漏痕?

”怀素听了,醍醐灌顶,茅塞顿开,肃然起敬,握手喜呼“得之矣!

”可见“屋漏痕”的比喻更为形象、贴切、准确、经典。

“屋漏痕”的含义到底是什么呢?

唐代以后,书家对此多有解释,多数人的观点认为是指中锋或藏锋用笔,“言不露圭角”。

今人沈尹默在《书法论丛》中解释得比较明白,说“屋漏痕”是:

“雨水渗入壁间,凝聚成滴始能徐徐流下来,其流动不是径直落下,必微微左右动荡着垂直流行,留其痕于壁上。

”从沈尹默先生的解释中可以看出,这个“痕”的“形象”是自然的、有涩势的、有质感的、总体垂直的。

若用笔蘸墨书写,能达到这个效果,那就进入到了笔法的最高境界。

“屋漏痕”,是对用笔要求和艺术效果的一个非常著名的形象化比喻,是有志于书法的人不可不知的概念。

需要指出的是,怀素的“四个比喻”也是可供借鉴的,其中的“坼壁之路”,指墙壁自然开裂处具有天然清峭、没有人为布置之巧的“裂纹”,用笔若能如此,点画一定会浑然天成。

这一比喻也常为后人引用。

  8.用笔如“长年荡桨”。

  北宋诗人、书法家黄庭坚在《山谷题跋》中说:

“元佑间书,笔意痴钝,用笔多不到。

晚入峡,见长年荡桨,乃悟笔法。

”此处“长”字念“涨”音。

“长年”,是长江三峡人对船头把篙船工的称呼。

“长年荡桨”意为船工荡桨。

黄庭坚是1101年56岁时乘船路过三峡的,所以说是“晚入峡”。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黄庭坚多年为“用笔不到”、“笔意痴钝”的事所苦恼,晚年乘船过三峡,看到船工在一定空间范围内,有节奏的前俯后仰,把船桨推出挽回,一去一返,协调自然。

由船工摇桨自然“到位”的动作,黄庭坚悟到了用笔如何自然“到位”。

从此,用笔开始如船工般悠然“荡漾”,一扫“痴钝”的笔意。

后人评价黄庭坚的书法作品,“飘动荡漾,大概是得长年荡桨之助吧”。

黄庭坚活到61岁,一生对用笔都非常重视,曾说:

“古人工书无他异,但能用笔耳。

”“凡学书,欲先学用笔。

”黄庭坚从“长年荡桨”中领悟到“飘逸”的笔法,是他多年研究笔法,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后朝思暮想“顿悟”的结果。

 9.用笔如“折钗股”。

  南宋词人、音乐家、书法家姜夔在《续书谱》中说:

“折钗股欲其曲折圆而有力。

”钗,妇女发髻上的一种首饰,多为韧性很好的金银材料打造,一般由两股合成。

“折钗股”,是笔画转折处的用“金银钗”的形象作比喻的一种笔法。

意思是用笔到线条转折之处,笔毫要平铺,锋要正,要圆而不扭曲、不偏斜,以便使转折处的线条像折弯的“钗股”一样,表层圆畅、均称,内部劲健、含力,显出一种宽闲圆美之态。

后代书家对这一比喻也多有解释,清代书法家朱履贞在《书学捷要》中说:

“折钗股者,如钗股之折,谓转角圆劲力均。

  以上李斯、萧何、王羲之、褚遂良、张旭、颜真卿、怀素、黄庭坚、姜夔等9人的16个比喻,涉及到用笔的重要性、观念、姿势、动作、技巧、效果等各个方面,是“笔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书法”的重要传统之一,也是历代书家传授的用笔“真经”(对这些比喻的可行性也有不同认识)。

踏入“书道”的人,不可不知以上比喻。

但“比喻”毕竟是比喻,它只是对事物本质的一种“接近”,并不是事物本身,习书者在实践中只可参照,不可拘泥。

因为说到底,“杀猪杀尾巴———各有各的杀法”,上述9人都是书法大家,每人对笔法的感受———比喻也不一样嘛。

  为便于记忆,笔者将16个比喻连句为“用笔口诀”:

  笔是将军,犹若登阵。

鹰望鹏逝,游鱼得水,景山兴云。

长年荡桨,惊沙坐飞,孤篷自振。

夏云奇峰,坼壁之路,惊蛇入草,飞鸟出林。

锥画沙,印印泥,折钗股,屋漏痕。

悟得其中奥妙,用笔定能通神。

  需要指出的是,翻阅典籍,发现宋代之后———即元、明、清的书家,在探讨用笔方法的“比喻”上,基本上是重复、注释、延续唐宋之前的说法,很少有独到见解的新比喻。

故笔者也只选到宋代之前。

从这个侧面可以看出,宋代之前,关于如何用笔,已经研究得比较透彻了。

因此,欲学书者在学习和把握用笔方法时,应多看宋代之前的书法理论著作和经典墨宝。

怀素---他的字若行云流水,李白曾诗云:

“草书天下称独步”。

怀素(725—785)字藏真,俗姓钱,零陵郡(今永州市)人。

怀素7岁时到零陵县城河西20华里之外的“书堂寺”为僧,后到东门外的“绿天庵”为僧。

自幼对书法怀有浓厚兴趣,经禅之余,勤学书法。

因无钱买纸练字,就在寺旁空地种下许多芭蕉,以蕉叶代纸练字,因名其庵为“绿天庵”(在今永州芝山区高山寺后侧)。

经长期勤学精研,秃笔成堆,埋于山下,名曰“笔冢”。

旁有小池,常洗砚水变黑,名为“墨池”。

前人评其书法,继承张旭笔法,而有所发展,所谓“以狂继颠”,并称“颠张醉素”,他的草书对后世书法影响很大。

他的字若行云流水,李白曾诗云:

“草书天下称独步”。

 怀素圆寂后,有人在零陵为他建了塔。

据清修《零陵县志·古迹》记载,此塔在零陵县城东门外,后人又将他的草书刻碑,置以小亭。

现永州的绿天庵、浯溪碑林、高山寺都留有怀素的遗迹。

永州现存怀素的作品有《干字文碑》、《瑞石帖》、《秋兴八首》等,属中国书法珍品。

怀素生平研究

唐代僧人怀素

  唐代僧人怀素,是一位狂僧,又是一个酒徒,更是一名出色的书法家。

怀素以"狂草"出名,其草书,笔法瘦劲圆转,飞动自然,而法度完备。

干百年来,有多少人称慕他惊心动魄的狂草;又有多少人羡慕于他的孤云野鹤般的云游生活。

  草书形成于汉代,是为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

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

章草笔划变化有章法可循,代表作如三国《急就章》。

今草不拘章法,笔势流畅。

狂草出现于唐代,以张旭、怀素为代表,笔势狂放不羁,成为完全脱离实用的艺术创作。

  有关怀素的资料缺乏。

怀素只有两首诗传世。

还有陆羽撰写的《僧怀素传》,颜真卿撰写的《怀素上人草书歌序》,以及唐人李肇撰写的《国史补》,加上流传至今的怀素《自叙帖》、《藏真帖》等可以信以为据的传记性文字。

唐代历史的最重要的两部正史《旧唐书》、《新唐书》中,竞无片言只字来表述怀素的行迹。

  就怀素事迹本身来说,也许不够立一个传记,吃肉、醉酒、云游、随意挥洒,这是怀素一生最主要的事迹。

没有显赫的政治地位,更没有什么立身的政绩,总之,没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言论与行为。

中国人一向注重功名,轻视技艺,考察历代的人物传记,他们值得称道的地方,无一不是如此。

  怀素生于公元737年(唐开元25年),湖南永州(旧名零陵)人。

怀素很小的时候,在零陵书堂寺受戒出家为僧,法号是怀素。

  怀素为什么年纪尚小就出家为僧,具体原因不明。

今天的人们往往以为,可能是由于家境的原因,家境贫寒,无以为生,才选择出家,实际上并非都是如此。

在唐代,出家为僧往往是出人头地的一个重要的途径。

因为,唐代的寺院往往是文化繁盛之所,其中不乏高僧大师,在文化修养上或者在某一领域有着超人的能力,投靠他们,无异于拜名师。

另外,在唐代,出家为僧也往往有一个基本的生活条件,甚至条件还十分优越。

唐代是佛教的大盛时期,佛教受到不同寻常的厚遇。

寺院有自己的土地,也有自己的僧祗户,这样的户民要向僧曹捐纳一定的谷物;因此出家为僧,起码没有衣食之忧。

  怀素经禅之暇,颇好书法。

在禅房,人们很少看到怀素在那里"用功",很少能够听到他的念佛声。

而书堂寺后面的那口怀化井,人们经常可以看到怀素在那里洗墨。

这样的不务正业,终于无法为小寺院书堂寺所容。

另外,他的性格实在是不适宜于做一个诵经念佛的教徒。

因而不久,怀素就离开了书堂寺,重新回到了自己的家中。

  回到家中,除了做一些简单的劳动之外,他还是将主要精力投入到自己最喜欢的书法艺术中去。

练字需要几项最基本的开销。

墨水不成问题,甚至于用毛笔蘸水练字也完全可以,难办的是纸张。

唐代的纸价不能算太贵,但是,怀素没有其他的收入来源,加上怀素喜欢写草书,以他须臾之间能纵横挥洒千万张的劲头,购买纸张实在是一大经济负担。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怀素可以说是用了不少心机。

首先,他在自己的居处附近,种上了大片芭蕉。

芭蕉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大而宽,就像一张宽大的宣纸。

既可以放开手脚,任意挥洒,又可以反复书写。

等到大片芭蕉长成之后,怀素就因此为自己的住处取了一个十分富有诗意的斋号--"绿天庵"。

传说怀素种植的芭蕉一共l万多株,也许是传闻吧。

  怀素以芭蕉叶作为书写材料勤奋练字的故事广为流传,甚至成为画家笔下经常出现的一个题材。

现代著名油画、国画大师徐悲鸿、李可染都画过怀素书蕉图。

怀素勤学精研;又用漆盘、漆板代纸,写至再三,盘板写穿,写坏了秃笔埋在一起,名为"笔冢"。

  怀素爱好书法,也好喝酒,且饮酒达到"一日九醉"的程度。

20多岁的时候,怀素已经广与酒徒词客相交往,与他们终日畅饮于酒肆、客舍以及士人的华堂之上。

至于酒钱,当然不用怀素发愁。

  唐代的酒价,有时很贵,如杜甫《伺压行赠毕曙》说:

"街头酒价常苦贵,方外酒徒稀醉眠。

速宜相就饮一斗,恰有三百青铜钱。

"但是,恐怕怀素不会受到酒价的影响。

他的狂草书法在年轻之时就已经广为士人所知。

依当时书法受世人重视的程度,随意挥洒便可以满足他饮酒的需要。

东汉著名书法家师官宜写得一手好字,他很自负,去酒店饮酒,从不带酒钱,酒足饭饱之后,挥毫蘸墨在酒家的墙壁上写上一气,前来观看者要为他付酒钱。

等酒钱够用,就把墨迹擦掉。

请怀素挥洒的人无疑需要用好酒相待。

  饮酒、狂醉是身为佛徒的怀素最惊人之举,倘若没有这一点,怀素能否为无情的历史淹没尚不可知。

正如李白在《将进酒》中所说的: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到处充满中庸之道的生活圈子里,一旦出现一点过激的举动或行为,便会引起格外的关注,甚至大力渲染,加重其离奇色彩以增加新鲜感。

饮酒的是一位僧人,又是著名的书法家,于是酒的作用被写得神乎其神,使怀素颠狂到飘飘欲仙的神人了。

  嗜好喝酒与擅长草书,是怀素最大的两个特色。

"饮酒以养性,草书以畅志"也许饮酒是引发他的草书创作热情的一个诱因。

  20岁的怀素,书艺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不仅是书堂寺,也不仅仅是永州城,整个湖南都在流传着怀素的名字,几乎所有的大家名门,纷纷置办上好的酒席,延请怀素到自己家中,热情款待,殷勤侍候。

怀素别无他求,惟肆酒如命,几杯酒落肚,兴致勃发,饱蘸浓墨,伸展猿臂,顷刻之间,贵人家的屏风便为狂放不羁的草书所占据。

  很快,他的名声传到了当地最高的行政长官--永州刺史王邕那里,他会见怀素,并一齐切磋书艺,王邕还为怀素写了《怀素上人草书歌》,这首诗对于怀素声名传播,功不可没。

  当时的著名诗人李白,著名文学家戴叔伦,御史窦冀,鲁牧等写过诗赞赏怀素书法。

李白曾诗云:

"草书天下称独步"。

这时候的怀素,再也不是一个穷和尚了,他更不须再用芭蕉叶代纸练字了,甚至于他由一个拜遏当代名公的角色变为人人争相求见的名人。

书法在唐代是广为社会重视的一门艺术,自上而下,好书之风几乎遍及整个唐朝,因而善书之人也受到社会的重视,而名人的书法更受到人们的爱戴。

  怀素居于衡阳客舍时期,是其书法水平有了飞速进展、书名为人所知的阶段。

  朱遥(一作适)是湖南一带的一个处士,喜读书,会作诗,久闻怀素的大名,心神向往。

一日听说怀素来到了衡阳的客舍,兴致来临,前往拜访。

二人相见,各言其志,十分投机,真可谓相见甚欢。

席问,怀素放开胸怀,狂饮不止,饮下的酒竞达百杯,酒后兴致格外高涨,免不了玩弄笔翰。

其状态之狂、运笔之速、气势之盛,深深留在了朱遥的脑海中。

不久,朱遥就以《怀素上人草书歌》为题,记下了这场他所目睹的艺术表演。

一个像朱遥这样的处士,主动来到客舍中拜访怀素,并主动写诗相赞,这说明怀素的书法已经深人人心,是他的艺术已经征服了当时的人们,而不是他投世人之所好。

  但是,他决不满足于只在南方展示他的才华。

他有着一种欲望,那就是闯荡都城长安,在那里求取功名。

而且书法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往往需要名师的指点,当时名振一时的书法大家多集中在京城,且京城文化景观繁多,书法作品随处可见,这对于开阔眼界大有稗益。

  对于怀素来说,张谓是一个他一生都应该感激与尊祟的人物。

难怪在《自叙帖》中,怀素竞有三处提到张谓。

携怀素进京城的人物,就是"礼部张公"张谓。

  关于张谓,新、旧《唐书》均无传。

据元人辛文房《唐才子传》卷4记载,张谓字正言,河内人。

少年读书于嵩山,清才拔萃,不屈于权势,自矜奇骨,必谈笑封侯。

累官至礼部待郎,不久又出为潭州刺史。

张谓"性嗜酒,简淡,乐意湖山"。

看来他的性情与怀素有一致之处。

起码在嗜酒方面,二人有共同语言。

  那么,怀素是什么时候,在哪里与张谓相结识的呢?

大历二年(767),张谓在湖南任潭州刺史之职,就在此时,两人相识,并结为知交。

据说当时的张谓已经为怀素的草书所倾倒,并对他那无拘无束毫不掩饰的豁达性格深表赞赏,两人便成莫逆之交,所谓出则同车,居则同处。

大约在大历二年冬或三年春,张谓奉沼回京任太子左庶子,于是怀素随同张谓一同进京。

  张谓对于怀素的影响重大,关键是因为张谓此人的影响力。

张谓曾经连续三年以礼部侍郎之职主持当时的科举考试。

如果能让这样的人推荐,无疑必将使其名声大振。

很快,这个事实得到了印证。

人们纷纷谈论着这位从南方来的僧人,怀素成为京都长安一个炙手可热的人物。

原来穷困潦倒的怀素,转眼之间成为一个人们追逐的"明星"。

  长安是才子云集之处,也是达官贵人聚集之所。

一时间,这些平素姿态高高在上的上层人,突然问变得谦恭起来。

他们牵出自家的高头大马,让怀素来骑,也腾出自家的"华屋",请怀素居住。

所谓"朝骑王公大人马,暮宿王公大人家"。

一时间,京城刮起一股不大不小的"怀素风"。

  当然,处心积虑地逢迎怀素,王公大人的最终目的,还是希望能得到怀素的草书作品。

由于应酬过多,以至于有头有脸的人物,在见到怀素之后,也不得不事先打好招呼,进行"预约":

我家已经做好了屏风,墙壁也已经粉刷一新,就等您去挥洒了,您千万可不要忘了!

一旦能够约请到怀素,这些高贵的人物,总是要用骏马将怀素接到家中,用金盆盛上上等的美酒竹叶香,只要准备好足够的美酒,剩下的事当然不再用贵人们操心,怀素自然会在狂醉之后,留下让人痴迷的变化无穷的线条。

与李白、杜甫同一个时代的任华在其《怀素上人草书歌》对此有形象、生动的描绘:

  吾尝好奇,古来草圣无不知。

岂不知右军与献之,虽有壮丽之骨,恨无狂逸之姿。

中间张长史,独放荡而不羁,以颠为名倾荡于当时。

张老颠,殊不颠于怀素。

怀素颠,乃是颠。

人谓尔从江南来,我谓尔从天上来。

负颠狂之墨妙,有墨狂之逸才。

狂僧前日动京华,朝骑王公大人马,暮宿王公大人家。

谁不造素屏,谁不涂粉壁。

粉壁摇晴光,素屏凝浇霜,待君挥洒今不可弥忘。

骏马迎来坐堂中,金盆盛酒竹叶香。

十杯五杯不解意,百杯已后始颠狂。

一颠一狂多意气,大叫一声起攘臂。

挥云以为画。

兴不尽,势转雄,恐天低而地窄。

……狂僧狂僧,尔虽有绝艺,犹当假良媒。

不因礼毫倏忽千万字,有时一字两字长丈二。

翕若长鲸泼刺动海岛,欢若长蛇戍律透深草。

回环缭绕相拘连,千变万化在眼前。

飘风骤雨相击射,速禄飒拉动檐隙。

掷华山巨石以为点,掣衡山阵部张公将尔来,如何得声名一旦宣九垓?

  这首诗,任华可谓是费尽心机,大凡能说的好话,诗中都说了。

怀素对任华所写的这首诗十分欣赏,并书写两幅。

据宋代著名的书法鉴藏家米芾《宝章待访录》记载,米芾曾亲见怀素所书的《任华草书歌》,说"绢书字法清逸,歌辞奇伟。

"

  他来长安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见识前人以及当代书法家的作品,扩大自已眼界。

很快,怀素如愿以偿。

他见到王羲之、王献之作品,也鉴赏到《曹娥碑》。

  流传至今的《曹娥碑》,传为王羲之书,并没有确切的证据,但从其书法的古雅之态来看,出自于魏晋之人的手笔应当不是问题。

这是被历代珍视的书法佳作。

在此墨迹后面下方,有唐怀充、徐僧权、满骞三人的题签。

这三人是南朝萧梁时期的宫廷鉴定名家,凡是经过梁宫廷收藏过的名人书画,大多有这几个人的签署。

几经他们鉴赏的前人书迹,毫无疑问是赫赫名迹。

南朝末年,动乱不止,所幸的是,《曹娥碑》没有毁于变乱之中,但是南朝之后,这件作品流落到民间,不知身在何处。

  怀素的能力真是超乎人们的想象。

或者说是,因为前贤的名迹在时刻召唤着他,他竞然能访到这件作品。

大历三年(公元768年)九月十五日,他得以在士人家中亲眼目睹了这件世上罕有之物,在欣赏叹服之余,怀素在上面用他拿手的草书写下了他的观款:

"有唐大历三年秋九月望沙门怀素藏真题。

"

  《曹娥碑》是典型的小楷书,字字玑珠,是我国书法艺术中不可多得的瑰宝。

凡是鉴赏者,大多毕恭毕敬地用工整的楷书在上面题签。

但是,惟有怀素,还是我行我素地用他那流畅的一笔书在原迹上题写。

这是否能说明怀素不盲从权威呢?

还是怀素只能写这种草书呢?

除了怀素的题跋之外,还有元和四年(806)五月二十四日韩愈的观款,开成四年(839)刺史杨汉公题记。

  在长安,怀素前后大约滞留了5年的时间,可以说出尽了风头。

大历七年,怀素准备起身返回故乡。

在回乡路线上,怀素作了刻意的选择。

他要向东绕道东都洛阳,然后从洛阳南下。

洛阳在当时被称为东都,与西都长安一样,是全国文化中心,许多知名的文学家、音乐家、画家都聚集于此。

那里曾是书法家张旭活动过的地方,那里还有许多书法名迹,对自己眼界的扩展很有帮助。

到了洛阳之后,他到张旭曾经到过的地方去凭吊。

  怀素早就听说,有一个叫邬彤的人,是张旭的学生,也是有名的书法家。

赵明诚《金石录》说他有书法作品《金刚经》、《尊胜经》以及《唐西河太守刘寂德政颂》传世。

也许从他那里怀素可以追寻"草圣"成功的秘密。

于是,他就打听到了邬彤的住所,认真地拜邬彤为师,向邬彤学习笔法。

  有意思的是,邬彤传授书法要义并没有条理与系统,多属于随机点悟性的内容。

有一天半夜,邬彤突然对怀素说:

草书的"古势"很多,只有王献之的草书奇特。

太宗皇帝以为王献之的草书如凌冬枯树,寒寂劲硬,不置枝叶。

自此以后,怀素对于王献之的书法倍加关心,学习他的"劲硬"。

  还有一次,邬彤对怀素说,先师张长史曾私下对我说:

"孤蓬自振,惊沙坐飞。

"我时常琢磨这句话的含义,那随风转动、漂浮的蓬草正如一种草书的笔法;风卷起细沙在空中飘舞,正如草书变动不居的势。

我反复琢磨这句话的含义,并努力师法这种自然现象中所包含的艺术情趣,草书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怀素闻听此言,默不作声,沉默了好久,突然之间,他连叫数十声说:

"得之矣!

"是啊,怀素何曾没有过类似的经历与感受呢?

他也曾观察过那夏日的彩云,其形状随风变化,情态各异,他将这情状记在心里,慢慢琢磨,总感到这夏云多奇峰与草书的表达有一种说不出的密切关系。

他也曾对公孙大娘舞剑器所体现的飞动迅疾进行过认真琢磨,并领悟到了其与书法的相通性。

从老师邬彤那里,他学会了动脑,学会了用脑袋"写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