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大学生的消费伦理.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700624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7.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高校大学生的消费伦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论高校大学生的消费伦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论高校大学生的消费伦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论高校大学生的消费伦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论高校大学生的消费伦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论高校大学生的消费伦理.docx

《论高校大学生的消费伦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高校大学生的消费伦理.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论高校大学生的消费伦理.docx

论高校大学生的消费伦理

 

法政学院

本科生毕业论文

 

论高校大学生的消费伦理

 

班级:

09级思想政治教育汉班

学号:

20091103409

姓名:

指导教师:

乌晓晔

2013年5月15日

目录

摘 要1

关键词1

一、消费、消费伦理的内涵1

(一)消费的内涵1

(二)消费伦理的内涵及价值阐释2

二、当代大学生消费伦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2

(一)当代大学生消费的特点2

(二)大学生消费伦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3

三、当代大学生消费伦理问题产生的原因4

四、大学生树立消费伦理观的教育对策6

致 谢7

参考文献7

英文摘要.8

英文关键词9

 

论高校大学生的消费伦理

法政学院09级思想政治教育汉班

指导教师乌晓晔

摘 要:

消费观是人们对消费的基本观点和态度,它决定着人们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并且在社会上和文化意义上影响着对人的塑造。

在当前的消费市场中,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结合新时代的特点,有着不同于社会其他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和行为。

一方面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尚未获得经济上的独立。

消费观念的超前和消费实力的滞后,都对他们有很大影响。

关键词:

大学生;消费伦理;消费观教育

消费是经济生活、文化生活与社会生活的连接点,是经济领域与日常生活领域进行交换和沟通的渠道。

当人们消费商品的时候,社会关系也就显露出来。

因此消费过程既体现着商品的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实现过程,也体现着商品的社会生命和文化生命的形成、运动、转换和消解的过程。

所以消费在物理意义上消减客体的同时,也在社会和文化的意义上塑造着主体。

当代大学生是社会中的特殊群体,他们的消费不仅是全体人口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有着独立的消费意识和消费特点,并对未来消费文化的构成产生着一定的影响。

大学生的消费观反映出他们的生活现状和价值取向,影响到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和学校的教育管理,于是近年来关于大学生消费观问题的研究不断的被提出来。

一、消费、消费伦理的内涵

(一)消费的内涵

消费方式反映着价值取向,消费与生产、分配、交换构成一个循环的有机整体。

因此探讨大学生消费伦理观,必须先弄清楚消费概念含义及其属性。

消费是人类维持生存推动社会发展所必需的产品消耗过程,是社会再生产过程的一个环节。

消费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从广义上说,消费包括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

我们这里说的是消费,指的是人们把生产出来的物质资料和精神产品用于满足个人生活上的需要行为和过程,是生产过程意外执行生活职能,是狭义上的生活消费,它既受一定的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和水平的制约,也受人们的生活态度,价值观念及社会道德风尚的影响,是经济学与伦理学的重要交汇点之一。

消费内容即为消费对象。

一般可以分为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由低到高三个层次。

我们今天要谈论的是大学生“享受型消费”。

这是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正确消费伦理观教育的问题所在。

(二)消费伦理的内涵及价值阐释

消费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伦理问题。

在不同社会下,消费伦理有着不同的理论内涵。

人的消费活动也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

而作为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个人,必然有着与其相适应的价值观,以及一定的行为准则,并会在相应的消费活动中反应出来。

也就是说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人们的消费意识、消费心理、消费动机、消费意向、消费行为及消费模式等无不受到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经济条件、风俗习惯、伦理文化、历史传统等的巨大影响。

一个人的消费偏好、消费观念是其主体自身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折射。

这就意味着道德手段比法律手段有着更为广阔的调节空间,这是消费伦理之于消费的意义所在,也是我们研究消费伦理的价值所在。

消费伦理是从消费活动中产生并对其进行指导和规制的一系列的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消费行为和道德行为是贯穿任何消费活动的两种行为,两者是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一并体现消费活动的经济属性和社会属性两个方面。

对消费伦理而言,决不能局限于抽象出的形而上学的意识或精神层面,必须关注该伦理本身的形而下的基础和起源。

也就是说消费伦理必然要尊重消费行为发展的要求,体现消费行为内在的规律,这样,消费行为和消费伦理才能协调发展。

消费伦理从客观上对经济活动本身进行规制并实现着精神上的超越,这是消费行为的经济属性与社会属性相结合的关键。

消费行为的经济属性要求最大限度地实现自身需求的最大满足,而社会属性则是对消费行为进行的一种社会定位,缺乏消费伦理的精神上的超越和规制,消费行为自身是狭隘的,是一种缺失人性的社会存在,在消费行为的经济属性与社会属性的关系方面,人的目的性是两种属性的契合点,都是以实现人最大程度的幸福作为目的,这也就决定了侧重消费行为的任何一种属性的行为都是错误的,两者之间应互为目的和手段,相互促进,相互共荣,互为发展。

二、当代大学生消费伦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当代大学生消费的特点

随着时代的发展,来自社会的消费文化和大学生这一特殊的群体相接触后,使得大学生的消费文化呈现出鲜明的特征。

1.消费结构多元化、层次多样化

消费的多元化,主要指大学生消费结构由较为单一走向日益多元化。

从大学生的消费结构来看,除了生活、学习所需要的必要支出外,还存在日益普遍而多样的非必要性支出:

社交消费、旅游消费、网络消费、娱乐消费等。

而在多样化的消费结构中,生活必需品的消费占的比例最大,因为它是其它需要得以满足的前提和基础。

而消费的多层次性是指由于经济发展和家庭收入不平衡的矛盾,导致不同的大学生在消费水平上存在很大差异,高、中、低档消费层次均存在。

一般来说,家庭经济条件好的学生,消费层次相对较高,来自农村、贫困家庭的学生生活相对艰苦,有些甚至还很拮据。

校园的贫富差距从表面看是经济消费的差距,实际上是社会阶层分化的直接体现,已经涉及到了社会认同、自我认同以及文化认同等深层次问题,这对于高校的管理与发展,社会的稳定和公正都会产生影响。

2.大学的人际消费比重持续增加

大学生注重攀比,浪费的消费思想也普遍存在。

例如高校附近密集着生意火爆的餐馆,其主要消费群体是高校院墙内的大学生。

为联络感情、增进友谊的聚餐;因获得奖学金、评奖评优等的请客吃饭;节日或毕业前同学间互赠礼品等,这些支出已占大学生消费支出相当大比例。

3.时尚性和实用性兼顾

能走入时代的潮流中是吸引大学生消费的主要因素。

据了解,在购买商品的时候,大学生首先考虑的是价格和质量。

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大学生们在花钱时往往会比较慎重,力求“花得值”,在流行与实用之间,更多大学生选择的是实用。

当代大学生的各种社会活动较以前大大增多,加上城市生活氛围的影响,他们比较注重自己的形象,追求品位和档次。

(二)大学生消费伦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中,占主流的理性消费有助于大学生的发展,但有些消费行为会成为大学生成长的绊脚石。

大学生消费伦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归结如下:

第一,经济独立意识差,理财观念淡薄。

现在很多人学生都是独生子女,许多家长为了避免他们分散学习精力,家庭的经济状况从来不要求他们分担,许多学生不知金钱来之不易,没有理财的经验。

上大学后远离家长进行独立生活,他们没有直接面对消费的经验,没有与生活相适应的实践知识。

在社会各种不正确、不健康的消费文化的误导下,不会有计划地开支,而是盲目“追新求异”。

新知识的爆炸式增长、新技术的迅速推广应用和新的信息传播媒介对日常生活的深入影响,使时尚的形成和流行更快捷,这一切对大学生产生了巨大的诱惑,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又处在不成熟的阶段,直接影响到了大学生的消费观。

大部分学生对学期花费(支出)没有具体预算,很多同学把整个学期的钱全带在身上,生活开支随意,经常是前松后紧,时常会出现“寅吃卯粮”的局面,期末财政赤字,借钱回家的现象时有发生,表明当前大学生理财观念淡薄。

第二,消费过程中缺乏理性,造成过度消费。

当代大学生消费支出中总体趋于理性,但部分学生中盲目性、感性消费现象十分突出。

大学生生日消费、周末消费、老乡消费、节日消费等等五花八门的消费形式悄然成风,所谓礼尚往来,不丢面子,这在大学生尤其是男生中占了相当的比例。

这种把友情建立在消费之上,把友情庸俗化的想法,给大学生的生活带来了不必要的包袱,也不利于正确友情观的培养。

另外,值得引起重视的是校园情侣的恋爱消费、“感情投资”开销不断攀升,有的已严重超出自身和家庭经济的承受能力。

消费至上、“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成为了很多人笃信的消费宗旨和人生态度。

第三,从众攀比,消费心理趋同。

大学生正处于自我需求不断扩张的发展时期,因而希望以新异的消费形象,向社会展示自身成长的成熟;通过消费上的新潮、时尚、前卫来表示自己青春的活力。

有的大学生认为,“社会在发展,消费是动力,追求前卫和引领社会消费潮流也是大学生对社会进步的贡献。

”尤其是在现今社会,时尚和新潮所代表的现代社会的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广告昭示鼓惑下的消费意识,媒体、明星的示范效应,以及大型商场陈列的美仑美奂的商品的诱惑,也促使“时尚和新潮”消费成为多数大学生的心理需求,从而在大学生的消费观中建立起普遍的、以不落俗套的形式来展示自我的消费行为。

第四,易于受媒体影响,盲目消费。

大学生获取消费信息的渠道一般是父母、同学、朋友、现实生活和媒体。

其中媒体以其特有的、容易使人理解的方式成为向大学生灌输消费观的有力手段,它教会了大学生们根据商品市场来定义自己的需求和生活风格,使大学生的消费行为跟着传媒的导向亦步亦趋。

丹尼尔·贝尔指出:

“作为了解外部世界的窗口,电影美化了年轻人崇拜的事物,具有巨大的示范作用,成了青少年的学校”。

电视制作的大量影像和信息,使我们不能够真实地认识现实世界。

媒体的宣传总是首先在情感上打动你,使你在理性上接受它的宣传,继而引发出你的心理和生理的欲望。

在大学校园中常常可以看到大学生们能够流利地说出许多广告词,广告词能够在较短的时间里转化为消费者的日常语言,并很快落实在他们的行动上。

大学生们的表现确实如广告词所说:

心动,不如马上行动!

三、当代大学生消费伦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针对以上所述的大学生消费行为中存在的问题,试对影响大学生消费的因素进行分析。

消费行为由思想意识支配,这种意识支配有着健康和不健康、积极和消极,进步和腐朽之分。

支配消费行为的不同意识,不仅仅是学生个人的问题,意识的形成也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同家庭、学校的教育和引导有关。

第一,受消费主义的影响。

消费主义是把消费看做是人生最高目标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

它产生于20世纪资本主义社会,并且是与大众消费兴起相伴随的一种消费方式和价值理念。

随着时代发展,消费主义已经成为当代全球化趋势下占主导地位的一种消费文化。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也受到了消费主义的冲击,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也受到影响:

首先,造成大学生道德信仰危机。

某些大学生推崇和追求享乐消费、炫耀消费、超前消费,对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不以为然。

有人把钱用在吃喝玩乐上,出现拖欠学费、欠贷不还得现象,诚信严重缺失。

其次,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

消费主义促使大学生非理性倾向和享乐主义倾向,无计划消费、消费结构不合理,盲目消费,使大学生成为财富、金钱、欲望的奴隶,成为没有思想和精神的躯壳,从而扭曲人生观。

第二,大学生自身心理方面的原因。

大学生阶段是一个走向成熟却又未真正成熟的阶段,他们从小受家长的照顾和关怀。

许多家长为了避免孩子压力过大、精力分散,不让孩子知道家庭的经济状况,导致许多学生不知道家庭的困难,不知道父母的辛苦,不知道金钱得来不易。

同时他们又缺乏独立生活能力,缺乏理财经验,家长不在身边照顾和指点,极容易受错误的消费观的误导,开支上没有计划,没钱便和父母要。

再加当代大学生的年龄处于17岁至23岁之间,生理上已经成熟,而心理上正在迅速走向成熟而又未完全成熟。

他们积极追求自我,喜欢做每个年轻人喜欢做的事情。

他们有强烈的主体意识,并开始用成人的眼光审视社会,模仿成人独立地购买自己喜欢的商品。

大学生在满足消费需要的过程中,存在着寻找补偿和驱赶孤独的心理,因此容易掉入互相攀比、追求享乐、追求虚荣的陷阱,认为自己在消费水平上不能低于其他同学,为了自己消费水平不断升级而不惜牺牲健康、教育或一些应有的社会责任。

此外,大学生中经常出现情绪化消费。

第三,家庭的原因。

在中国家庭中,伦理关怀重心总是放在年轻一代身上。

在家庭消费结构中,消费支出也更多地往年轻一代身上倾斜。

一方面,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大学生的家庭经济条件也不断得到改善,这在客观上为学生家长满足子女在校的经费开支提供了物质基础;另一方面,父母对子女的爱全集中在经济的一味满足上,一些家庭经济条件优越的大学生的高消费在一定程度上误导了其他同学,他们的高消费有家长为其提供基础,因此他们普遍存在优越感。

其他学生在消费上受这些家境优越的学生的影响,经济条件一般的家庭,一般能够保证孩子的消费需求;经济条件较差的家庭,家长宁可自己省吃简用,也不能在外“苦”了孩子。

有些父母宁愿自己省吃俭用,含辛茹苦,也要把钱攒足以满足子女的要求,担心自己的子女因经济拮据而受委屈。

家长的这种溺爱心态和做法在客观上助长了一部分学生非理性的消费恶习。

第四,社会环境原因。

首先与社会上高消费示范效应的影响有关。

近年来社会上存在着消费讲排场、摆阔气、攀比奢华的不良风气。

受这种不良风气的影响,加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想的侵袭,一部分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了偏离,认为只要有钱,吃喝玩乐乃是正当和天经地义的,而“节约光荣”、“浪费可耻”在他们看来都是过时的陈腐观念。

其次,与媒体的推波助澜有关。

为实现市场经济利益最大化原则,以广播、电视为载体的消费文化不能不瞄准公众消费动向,不能不围绕消费旋转。

大学生把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媒体作为知识信息来源的重要渠道,乐于从电视广告中得到消费知识和信息。

传媒广告对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产生很大影响,左右着大学生的消费倾向和消费选择。

四、大学生树立消费伦理观的教育对策

大学生是一种矛盾交织的消费者,他们一方面经济实力薄弱,另一方面具有强烈的消费欲望。

而大学生都希望能更富余地支配自己的生活费,这二者之间的矛盾导致大学生不安分的消费心理,由此也决定了大学生的消费尚处于不稳定时期。

大学生盲目的不理性消费虽然只有很小的比例,但是也不能忽视。

因为大学生消费观的塑造和培养更为突出地影响其世界观的形成与发展,进而对其一生的品德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

因此,开展好大学生的消费教育,帮助大学生形成科学的消费观和建立理性的消费方式,已是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一,从思想上真正重视大学生的消费教育。

就是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养成节俭的好习惯。

生活中有很多小开支,这里几元,那里几块,看似不起眼,但积少成多就是一个大数目。

要学会从小事做起,逐步养成节俭的习惯。

养成这样的习惯,其实就是消费心理、消费伦理、消费质量、精神文化消费的教育。

比如开设一些基础理论课程,进行消费观念、消费计划、消费方式、消费心理的教育。

在校园中开展消费问题讨论会、消费知识竞赛或有奖问答、消费品鉴别和鉴赏、消费投拆等实践活动;充分利用校内大众传播工具,如校园网、广播电视台、校报、团讯、专刊专栏等传播媒介进行直观的消费教育。

第二,加强大学生理财能力的培养。

在校的大学生一般都独立支配生活费,少则一个月,多则一个学期甚至一年的时间。

特别是目前我国大学生生活多姿多彩,虽然从调查中我们了解到目前的大学生对如何支配生活费有自己的看法,但还是存在一些不合理的现象,需要对他们的消费加以引导。

除了加强对他们的思想教育外,还应该培养大学生的理财能力,也就是财商的培养。

所谓财商,指的是一个人在财务方面的智力,即对钱财的理性认识与运用。

专家指出,财商是与智商、情商并列的现代社会三大不可缺少的素质,也是现代教育不可忽略不宜回避的话题。

财商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正确认识金钱及正确运用金钱。

要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理财习惯,为自己每个月的开销编制预算,进行理性消费,防止透支过度,这样就可以避免消费的无计划。

大学生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明确消费标准,把握好度,量入为出,有多少钱办多少事,不可盲目消费或随大流、图享乐。

第三,高校应该营造良好的消费教育环境。

高校作为大学生主要的学习生活处所,要建立良好的校内消费环境。

大学校园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

因此,高校要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对大学生消费观念培养的重要平台,校园内形成的良好的消费氛围,能带动整个学校的风气,能有效地抑制攀比之风的盛行。

目前很多大学周围都有发达的商业区,商业区内的网吧、游戏厅、舞厅一方面起到丰富大学生活的作用,另一方面也是引诱大学生不良消费的重要因素。

所以,高校应和有关部门联手,下大力气治理周围的环境,清理那些不健康、低品位的文化娱乐场所,优化周边环境,为大学生的文明、适度消费营造良好的氛围。

加强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从学校、社会家庭各方面入手,让大学生继承和发扬勤俭持家的传统美德,帮助他们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摈弃不良嗜好。

惟有如此,当代大学生才能成为文明向上,艰苦创业的一代社会主义新人。

第四,充分开展家庭教育。

家庭是重要的教育场所,有专家将家庭视为孩子的第一学校,其意义在于揭示父母和家庭对于大学生影响的重要性。

父母应该高度重视对大学生消费习惯的形成进行引导,通过控制零用钱、经常交流消费心得等方式加强对大学生的消费监控。

父母在消费方式上要注意以身作则,只有自己做出了好的榜样,孩子才会找到学习的理由。

因此,父母必须通过健康的消费行为给孩子传达正确的消费观,从而让消费伦理教育达到知行合一。

首先,家长要对孩子施加消费观念的正面影响,比如实用至上、合理消费、适度消费、理性消费等,以身作则,教育孩子树立健康的消费观念。

其次,家长要严格控制孩子的零用钱,不随便给过多的零用钱给孩子。

再次,积极培养孩子全面的兴趣爱好,积极引导孩子找到更丰富的生活乐趣。

最后,适度地加强和孩子的交流和沟通,家长与孩子的交往不能走极端,或不闻不问,或每时每刻都缠在一起。

必须是真诚亲切地与孩子交往,尊重孩子的私人空间,采取积极措施,择机对孩子施加良性消费观念的影响。

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大学生消费行为不仅仅是大学生个人的私事,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经济行为,而在其消费行为的背后有深刻的伦理意义,关系到整个自然、社会的消费伦理问题,因此,必须对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予以正确引导,形成科学合理健康的新型消费伦理观。

这对于推动节约型社会的构建,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有着重要的意义。

我们必须积极引导大学生形成“适度消费、勤俭节约”的消费伦理观,培养大学生消费行为中的爱心观,使合理的消费伦理观植根于大学生的心灵中,使它潜移默化地成为每个大学生的内在美好品德。

致 谢

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得到了乌晓晔老师多次精心指导,在此表示感谢。

参考文献

1.王宁《.消费社会学——一个分析的视角》,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第1页.

2.孙立平.断裂)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M].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3.罗刚.消费文化读本[M].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4.万俊人.道德之维)))现代经济伦理导论[M].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291.

5.耿文美.大学生的消费主义倾向[J].大连干部学刊,2006,(7).

6.邓演平,蒋继强,李衡等.大学生日常消费状况的调查与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05,(4).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5.350.

8.胡锦涛.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N].人民日报,2006-03-05

(1).

9.人民日报评论员.增强节俭意识始终艰苦奋斗[EBPOL].新华网(北京),2007-03-21.

10.李昕荣,杜夏明,吴彪.大学生消费行为的问题及分析[J].思想.理论.教育,2000年第2期.

11.侯玲等.《大学生消费文化观念与思想政治教育》,辽宁教育研究,2003,(4).

12.何勤勇:

《思想教育应注意对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引导》,《思想教育研究》,2002,(3).

13.蔡红英:

大学生的消费特点与正确的消费观教育,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6.1.

14.李昕荣,杜夏明,吴彪.大学生消费行为的问题及分析[J].思想.理论.教育,2000年第2期.

Introductiontocollegestudents'consumptionethics

Thammasatacademy09levelof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

SunXiaojiahanclass

GuidingteacherWuXiaoye

Summary:

Picktoconsumptionispeople'sfundamentalviewsandattitudetoconsumption,itdependsonpeople'sconsumptionpsychologyandconsumptionbehavior,andonthesocialandculturalsenseaffectsonaperson'sshape.Inthecurrentconsumptionmarket,collegestudentsasaspecialconsumptiongroupisbeingmoreandmoreattention,accordingtothecharacteristicsoftheneweraisdifferentfromothersocialconsumptiongroupconsumerpsychologyandbehavior.Ontheonehandhasstrongconsumptiondemand,ontheotherhand,hasyettogaineconomicindependence.Advancedconsumptionideaandlagofconsumptionstrength,allhavegreatinfluenceonthem.

Keywords:

Collegestudents,consumptionethics,consumptionvieweducatio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