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I.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698533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91.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I.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I.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I.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I.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I.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I.docx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I.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I.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I.docx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I

试卷类型:

A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8页。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Na23 Al27 S32 Cu64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从人类健康或生活实际的角度考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用铝锅可长时间盛放酸性食物B.氯气泄漏后应顺风向低处跑

C.食用“加碘”食盐不利于健康D.用食醋可除去水壶中的水垢

3.下列关于物质的用途叙述不正确的是

A.过氧化钠可用作供氧剂B.高纯硅用来制造光导纤维

C.镁铝合金可用作制造飞机的材料D.Cl2可与石灰乳反应制取漂白粉

4.某国外化学教材中有一张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插图:

由图可知,在该反应中

A.还原剂B.氧化剂

C.氧化产物D.还原产物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标准状况下,1mol水的体积是22.4L

B.1molH2所占的体积一定是22.4L

C.1L0.5mol·L-1的MgCl2溶液中,含有Cl-的个数为0.5NA(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

D.在标准状况下,总质量为28g的N2和CO的混合气体,其体积约为22.4L

7.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可以利用丁达尔效应区分胶体和溶液

B.胶体中分散质微粒直径通常大于100nm

C.根据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可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D.向沸水中逐滴加入1mol·L—1FeCl3溶液,煮沸至液体呈红褐色,制得Fe(OH)3胶体

8.只用一种试剂就能鉴别出NH4Cl、Na2SO4、(NH4)2CO3三种溶液,应选用下列试剂中的

A.BaCl2B.HClC.NaOHD.Ba(OH)2

10.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氯化铜溶液与铁粉反应:

Cu2++Fe=Fe2++Cu

B.稀H2SO4与铁粉反应:

2Fe+6H+=2Fe3++3H2↑

C.氢氧化钡溶液与稀H2SO4反应:

Ba2++SO42-=BaSO4↓

D.碳酸钙与盐酸反应:

CO32-+2H+=H2O+CO2↑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1.将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酸、碱、盐分类顺序排列,其中正确的是

A.氧气、硝酸、纯碱、硫酸铜B.碘酒、盐酸、烧碱、硫酸钡

C.水银、硫酸、烧碱、硫酸氢钠D.铁、醋酸、石灰水、氯化铜

13.下列各组物质中,因为反应条件或用量不同而发生不同化学反应的是

①澄清石灰水和CO2②Na与O2

③AlCl3溶液与氨水④Fe与稀HNO3

A.除②外B.除③外C.除②③外D.除③④外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氧化还原反应中一定有某些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

B.金属离子被还原一定得到金属单质

C.阳离子只有氧化性,阴离子只有还原性

D.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不可能是同一种物质

15.下列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NaOH溶液除去CO2中混有的HCl气体

B.用饱和食盐水除去Cl2中混有的少量HCl气体

C.用稀盐酸除去铁粉中混有的少量铜粉

D.配制一定浓度的氯化钾溶液1000mL,准确称取氯化钾固体,放入到1000mL的容量瓶中,加水溶解,振荡摇匀,定容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离、提纯。

熟练掌握相关物质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除杂的原则是:

不增、

16.海藻中含有丰富的碘元素。

下图是实验室从海藻里提取碘的流程的一部分。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步骤④的操作是过滤

B.可用淀粉溶液检验步骤②的反应是否进行完全

C.步骤①、③的操作分别是过滤、萃取

D.步骤③中加入的有机溶剂可能是酒精或CCl4

考点:

考查物质的分离提纯。

18.下列各组离子,能在强酸溶液中大量共存,并且溶液呈无色的是

A.Na+、Ca2+、Cl-、HCO3—B.K+、Na+、NO3-、MnO4-

C.Mg2+、Na+、SO42-、Cl-D.NH4+、Al3+、NO3-、OH-

19.下列有关H2SO4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将过量的Zn投入一定量的浓H2SO4中,最终生成的气体只有SO2

B.向装有Fe(NO3)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稀H2SO4,在管口观察到红棕色气体

C.运输保存浓硫酸的槽罐车一旦泄露后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

D.向5mL18mol·L-1的硫酸中加入足量铜片并加热使其充分反应,生成0.045molSO2

20.2013年12月5日中国辽宁舰航母编队中的登陆舰紧急逼停了擅闯南海禁航区的美海军“考本斯”号导弹巡洋舰,避免了两军舰艇相撞。

据悉,美国“考本斯”号巡洋舰上的核反应堆内使用了液体铝钠合金(单质钠和单质铝熔合而成)做载热介质。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自然界中没有游离的钠和铝

B.若铝钠合金投入水中得无色溶液,则n(Al)≤n(Na)

C.铝钠合金投入到足量氯化铜溶液中,一定有氢氧化铜沉淀,也可能有铜析出

D.mg不同组成的铝钠合金投入足量盐酸中,若放出的H2越多,则铝的质量分数越小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注意事项:

1.第Ⅱ卷共4页,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答题纸对应区域中(除题目有特殊规定外)。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三、(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27分)

21.(4分)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0.5molH2O的质量为g,共有____________个分子。

(2)0.01mol某物质的质量为1.08g,则此物质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

(3)配制50mL0.2mol·L—1CuSO4溶液,需要CuSO4_____________g。

22.(9分)利用化合价和物质类别推测物质的性质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手段。

(1)从化合价的角度可以预测物质的性质。

①SO2的性质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

A.只有氧化性B.只有还原性C.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②将SO2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溶液由紫色褪至无色。

反应结束后,硫元素存在形式合理的是__________。

A.S2—B.SC.SO32—D.SO42—

(2)从物质分类的角度可以推测物质的性质。

现有由MgO、Al2O3、Fe2O3、SiO2组成的某混合物试样。

①其中Al2O3属于_______氧化物,MgO和Fe2O3属于_________氧化物(填“酸性”、“碱性”或“两性”);

②将试样溶于过量的盐酸中,过滤,滤渣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再向滤液中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过滤,滤渣中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

③若将该试样直接溶于过量的NaOH溶液中,所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任意写其中一个)。

23.(8分)电子工业常用30%的FeCl3溶液腐蚀敷在绝缘板上的铜箔,制造印刷电路板。

(1)FeCl3溶液与金属铜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2)检验溶液中Fe3+存在的操作步骤和现象是。

(3)某工程师为了从使用过的腐蚀废液中回收铜,并重新获得氯化铁溶液,准备采用下列步骤:

上述实验中加入或生成的有关物质的化学式为②④____________

通入⑥得到FeCl3溶液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24.(6分)现有一未配平的氧化还原反应:

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I)

(1)该反应的还原剂是_________。

(2)已知0.2molKClO3在反应中得到1mol电子生成X,则X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

(3)根据上述反应可推知__________________(填写序号)。

A.氧化性:

KClO3>H3PO4B.氧化性:

H3PO4>KClO3

C.还原性:

PH3>XD.还原性:

X>PH3

四、(本题包括2小题,共12分)

25.(6分)某无色待测液中可能含有Ag+、Fe3+、K+、Ba2+、NH4+等阳离子。

某同学进行如下实验:

I.加入过量的稀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

II.过滤,取少许滤液,向其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又有白色沉淀生成。

III.另取少量步骤II中的滤液,加入NaOH溶液至溶液呈碱性,加热,可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

(1)待测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__,一定不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___。

(2)步骤III中产生气体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26.(6分)实验室用图I所示的装置制取干燥的氨气。

(1)A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为收集到干燥的氨气,导管C应接(填序号)。

(3)装置B中盛装的试剂的名称是。

(4)在水槽中加入水(含酚酞),将充满氨气的试管倒置于放入水槽中(如图Ⅱ所示),将拇指稍移开试管口,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

(5)在D、E、F三种气体收集方法中,能用于收集NO的是________(填写序号)。

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一氧化氮不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在D、E、F三种气体收集方法中,能用于收集NO的是D。

考点:

考查氨气的实验室制法和性质。

五、(本题包括2小题,共11分)

27.(4分)向200mL某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中缓慢通入一定量的CO2,充分反应后,得到Na2CO3和NaHCO3的混合溶液。

向上述所得溶液中,逐滴滴加2mol·L-1的盐酸,所得气体的体积与所加盐酸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

(1)OA段、AB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点时,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