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下册期中复习提纲华东师大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696350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7.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历史下册期中复习提纲华东师大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期中复习提纲华东师大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期中复习提纲华东师大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期中复习提纲华东师大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期中复习提纲华东师大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历史下册期中复习提纲华东师大版.docx

《八年级历史下册期中复习提纲华东师大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历史下册期中复习提纲华东师大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年级历史下册期中复习提纲华东师大版.docx

八年级历史下册期中复习提纲华东师大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期中复习提纲(华东师大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期中复习提纲(华东师大版)

第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一)

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1、会议召开的历史条

(1)军事上,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胜利后,人民解放军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并以秋风扫落叶之势追歼残敌,中国大陆领土大部分已解放。

(2)政治上,国民党统治区人民反对独裁统治的爱国运动空前高涨,反动政权丧失民心。

(3)组织上,共产党本着建立新民主主义联合政府的一贯主张,积极筹备新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为建立新中国作重要的准备工作。

总之,会议召开的背景是:

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胜利。

会议目的,就是为新中国的建立做筹备工作。

2、会议的召开:

1949年9月在北平召开,毛泽东主持大会并致开幕词。

3、会议的主要内容

(1)会议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2)会议决定,新中国的国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北平为首都,改名北京,采用公历纪年,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五星红旗为国旗,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3)会议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等6人为副主席。

4、地位:

《共同纲领》展示了一幅宏伟的建设蓝图,是新中国的建国纲领,在宪法制订前具有临时宪法作用。

(共同纲领之所以具有国家临时宪法的作用是因为它规定了:

新中国的国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国家在政治、经济、军事、化外交等各方面的基本政策。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全国性组织形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体制的组织形式,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前,政协全体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在中国的政治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第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二)

二、开国大典

开国大典盛况,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

第一,开国大典有时间、地点。

第二,宣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并升起了新中国的第一面五星红旗。

第三,4门礼炮齐鸣28响(4门礼炮代表当时统计的4个民族28响指1921—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亿革命经历了28个年头)盛大的阅兵式,群众的游行和狂欢,则反映了开国大典的盛况。

1、准备:

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次会议在中南海召开(内容:

①接受《共同纲领》为政府施政方针;②任命领导人:

周恩为政务院总理,毛泽东为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朱德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

2、举行:

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

毛泽东宣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并升起了新中国的第一面五星红旗;4尊礼炮齐鸣28响;盛大的阅兵式。

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从国内外两方面的影响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1)国内影响:

P6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有史以最伟大的事,标志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②结束了一百多年内外压迫者对中国的统治和国家战乱频仍、四分五裂的局面,(结束了中国百年任人宰割的屈辱历史)③实现了人民梦寐以求的民族解放和国家独(国家赢得了独立,人民当家做了主人);④使中国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开始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

⑤中国历史开始新的纪元。

(标志中国现代史的开端)

(2)国际影响:

①中国革命的胜利,是20世纪世界历史进程中最重大的事之一,②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③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④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革命斗争。

三、x藏和平解放

1、大进军的目的:

消灭国民党在上述地区的残余军队,并建立起人民政权,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2、中共中央采取了如下对策:

一方面命令人民解放军队准备进军x藏,另一方面力争和平解决x藏问题。

3、x藏和平解放的过程

190年10月6日,人民解放军打响了昌都战役,开始向青藏高原进军。

191年月,中央人民政府同x藏地方政府达成了关于和平解放x藏办法的协议。

x藏和平解放。

4、意义:

①阻止了帝国主义和民族分裂势力的阴谋,使x藏人民与内地紧密相连,生活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为x藏的开发和发展开辟了一条康庄大道,有利于巩固西南边防。

②x藏和平解放,标志着除台湾和少数海上岛屿外,中国的领土全部获得解放。

(1)x藏自古以是中国的领土,用史实加以说明。

x藏自古以是中国的领土,我国历代政府都加强对x藏的管理与开发。

①唐朝与吐蕃(x藏)关系友好,“合同为一家”:

A、唐太宗把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B、唐中宗把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821年,唐蕃正式结盟,并建立了象征汉藏两族团结友好的会盟碑。

②元朝在中央设立宣政院,管辖吐蕃,标志x藏正式成为我国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行政区域。

明朝设立乌斯藏都指挥司,管辖x藏。

③清朝顺治帝册封达赖五世为“达赖喇嘛”;康熙帝册封班禅五世为“班禅额尔德尼”,确定了中央政府册封达赖和班禅的制度;雍正帝设置驻藏大臣,加强了对x藏的管理。

④191年,x藏和平解放,新中国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成立了x藏自治区,从此x藏进入了发展的新时期。

(2)我党不仅保护了x藏化,而且发展了x藏经济化

实施西部大开发,保护布达拉宫、选派技术人员援藏等政策,旨在重视和发展x藏地区的经济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面发展,缩小东西部差距,提高x藏各族人民的生活水平。

反华势力对中国x藏政策的颠倒黑白的指责既不符合实际情况,更是对中国内政的干涉。

(3)农奴制下x藏人民的生活和新中国成立后x藏人民的生活对比。

(揭示:

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只有在祖国大家庭的怀抱中,只有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少数民族地区人民才能有繁荣进步的今天和更加美好的明天。

广大x藏人民具有感恩之心,坚决维护祖国的统一。

第2人民政权的巩固

(2)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标志着新中国的诞生,但是新生的国家这面临着一系列的严重问题,不法资本家还在兴风作浪,他们囤积居奇、哄抬物价;在很多地区,广大农民的关心的土地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美帝国主义不甘心自己的失败,它们的进攻威胁着新中国的安全。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了一系列巩固政权的斗争,粉碎了敌人的进攻,稳定了局势。

一、整顿经济秩序

1、背景:

引导学生回忆解放战争期间,工业破产,民族工业纷纷倒闭;农业调敝,灾民达4000万人之多;通贷膨胀物价飞涨,物资奇缺,市场供应紧张;旧社会留下的是一付烂摊子,因此,整顿好经济秩序成为当务之急。

2、措施:

人民政府的整顿措施是行政手段,经济手段双管齐下,对投机分子,先礼后兵,果断出击;对城市市民保证供应控制物价。

(1)稳定经济秩序:

①在各大城市发动群众,采取果断的行政措施,严厉打击银元投机。

②在全国范围大规模调运基本生活、生产物资到城市,敞开供应,平抑物价,并统一全国财政收支、物资调度和现金管理。

【结果】:

几个月后,迅速收到成效,社会秩序稳定,人民欢欣鼓舞。

【意义】:

毛泽东称这一经济上的胜利意义“不下于淮海战役”,它为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创造了有利条。

整顿经济秩序的成功,说明了人民政权完全有能力在经济上管理好自己的国家,体现了党和人民政府对人民生活的关怀,

(2)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

用三年时间,顺利地完成了恢复和初步发展国民经济的艰巨任务。

【作用】:

这为全国开展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向工业化目标奋进,奠定了基础。

3、影响:

整顿经济秩序的成功,为人民政权的巩固,奠定了经济基础。

二、抗美援朝:

在建国初期困难情况下,我国为什么要出兵朝鲜。

朝鲜是中国近邻,又是社会主义兄弟国家,朝鲜面临危急,我们不能生视不救,而要尽国际主义义务。

况且唇亡齿寒,早有古训。

1、原因:

美国打着联合国旗帜武装入侵朝鲜,并公然派海军第七舰队武装入侵台湾海峡,把战火燃烧到中国东北边境,。

美国无视中国政府的严正警告,中国面临外部侵略的严重威胁。

2、经过①时间:

190年10月——193年7月

②参战部队:

中国人民志愿军③指挥者:

彭德怀

⑤抗美援朝的目的:

保家卫国⑥著名战役:

上甘岭战役

⑦英雄人物:

邱少云:

为维护战场纪律,忍受烈火焚烧而壮烈牺牲。

黄继光:

上甘岭战役中“飞身堵枪眼”而英勇牺牲的战斗英雄。

罗盛教:

湖南新化人,为救朝鲜落水少年而牺牲

⑧抗美援朝精神:

这些“最可爱的人”的英雄事迹充分体现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即爱国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革命忠诚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的概括。

⑨胜利:

193年7月美国被迫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抗美援朝取得了伟大的胜利。

(朝鲜战场成了“美国男儿的坟墓”,美国“在朝鲜看到了历史上第一次真正的失败”。

3、抗美援朝的意义:

抗美援朝的胜利,巩固了年轻的人民共和国,极大地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凝聚力,使中国的国际声望得到空前提高,为经济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的和平环境。

三、土地改革

1、必要性:

封建土地制度的存在,是中华民族陷于穷困落后的根,这种情况如不彻底改变,人民就不能得到胜利的基本果实,就不能团结农村的广大群众,革命的胜利就不能得到巩固,农村的生产力,就不能得到解放,所以,新中国成立后,就着手解放这一问题。

2、经过①开始的标志——190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实施。

②主要内容:

(没收地主土地,无偿分给广大农民)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注:

农民土地所有制是一种私有制,直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时,才建立起土地公有制)。

③完成:

192年底,全国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把收集到有关土地改革的相关图片,在堂上展示给学生,给学生一个形象的认识。

3、意义:

①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摧毁了中国封建制度的经济基础);②(农民翻身做了土地的主人,满足了广大农民对土地要求的愿望,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③推动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迅速发展;④进一步巩固了新中国政权;⑤为新中国工业化创造了条。

⑥为以后在农村推行党的各项政策奠定了基础。

此外,也有利于建立和谐新农村,转变人民思想观念,进一步解决民生问题等等。

【总结巩固】建国初的三大运动(抗美援朝、土地改革和镇压反革命)。

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的事迹,体会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第3向社会主义过渡

一、过渡时期总路线

1、过渡时期的含义:

过渡时期是指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历史阶段。

标志:

从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开始到196年三大改造完成。

2、过渡时期总路线

193年制定,基本内容:

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通常被概括为“一化三改”或“一体两翼”,其中“一化”指的是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是主体。

“一化三改”是主体和两翼的关系,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二、第一个五年计划

1、指导思想,过渡时期总路线2、开始时间:

193年。

3、基本任务:

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其他各项事业,为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奠定厚实的物质基础。

其中主要任务:

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讨论原因:

结合19页小字部分毛泽东的一段讲话加以说明。

①工业化建设的机器设备主要靠重工业提供;②发展农业的技术设备如拖拉机、播种机等也要靠重工业生产;③国防建设的武器装备离不开重工业的支持;④我国工业基础薄弱,尤其是重工业。

注:

从193年起执行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就是建设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

4、建设成就

我国“一五”期间的成就:

到197年底,各项指标大幅度超额完成,钢铁、煤、电力、机器制造、交通运输业以及水力建设等各方面所取得的佳绩。

不仅工业基础得到极大改善,也初步改变了工业分布偏于沿海的不合理布局,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步伐在扎扎实实地向前迈进。

三、三大改造

1、“三大改造”的内容

对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2、实质:

变革生产资料私有制,确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绝对优势地位,奠定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经济基础。

3、途径:

对于农业和手工业,引导二者走合作化道路,将个体经济改造为社会主义集体经济。

对于私营工商业,采取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通过和平赎买的方法,逐步实行公私合营,使资本家私有制过渡到实质上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4、意义:

196年底,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它的完成,标志着我国较顺利地实现了由生产资料私有制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社会变革,初步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从此,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不足:

总体上是成功的,但在改造过程中存在一些缺点和偏差,表现在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形式过于简单划一,以致在长时间内遗留一些问题。

“过渡时期”的时间跨度是1949—196年,而不是193—196年。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制定目的:

为了适应向社会主义过渡新形势的需要,巩固人民民主专政制度,建立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

2、制定经过:

194年9月在北京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注意:

①《宪法》取代已完成历史使命的《共同纲领》。

②《共同纲领》完成了临时宪法的历史任务,但仍是政协的指导性纲领。

③全国人大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政协行使参政议政、政治协商、民主监督的职能,是共产党领导的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

3、性质:

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4、时代意义:

宪法的颁布,使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有了根本大法的保障,(总结历史经验。

确认了新中国建立以在政治上,经济上的新成就。

规定了国家体制(国家性质:

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基本政治制度、公民权利义务等。

第4“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

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和对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我国创造性地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历史转变,实现了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缺乏经验和受到“左”的指导思想影响,在前进道路上出现过“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等急躁冒进的错误。

一、“大跃进”

1、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设问:

(1)为什么会出现急于求成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思路:

(结合26页一、二两段小字部分),从197年下半年国内外形势变化分析总路线产生的背景:

①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没有历史先例和足够准备,只能摸索着在曲折中前进。

②当时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认识存在很大的盲目性。

③国内反“右倾”斗争展开,毛泽东对国内外阶级斗争形势作了过于严重的估计,④战胜资本主义的“超赶”战略滋长了急于求成情绪,以致脱离客观实际。

(2)提出的时间及内容:

198年,党中内提出的“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3)评价:

总路线的提出造成了什么影响?

思路:

这条路线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要求尽快改变我国经济化落后状况,求富求强的强烈渴望。

但由于过分强调速度是总路线的灵魂,忽视了经济建设的客观规律,助长了浮夸蛮干的风气。

提示: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是“大跃进”运动的指导思想。

2、“大跃进”的特点

片面的追求工农业生产高指标、高速度的“大跃进”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展开,首先在农业上发动起。

(结合27页小字部分及插图进一步说明违背科学必受惩罚)

3、“大跃进”的核心内容

全民“大炼钢铁”。

(全民“大炼钢铁”,不顾实际,浪费资,破环环境,冲击正常生产,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一个萝卜千斤重,两头毛驴拉不动”反映出虚报产量的浮夸风严重到荒谬的程度。

4、讨论:

“大跃进”的后果

“大跃进”是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出现的失误,是前进中遭遇的重大挫折。

“大跃进”造成了国民经济比例的严重失调,使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遭到重大损失,使人民生活遭到了极大的影响。

二、人民公社

1、设问:

人民公社化的实质是什么?

思路:

198年一哄而起的人民公社化运动的过程,是以“一大二公”为主要特点的“共产风的过程”。

它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使农村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

它实质是“大跃进”在农村的翻版和扩大。

(“一曰大,二曰公”是指经营规模大,公有化程度高。

2、设问:

人民公社造成的严重后果是什么?

大办人民公社超出当时的生产力和群众觉悟的水平,搞平均主义,实际上损害了群众利益,最终造成了生产混乱、生产力下降。

(如:

大办公共食堂,严重脱离农村实际,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极大破坏了生产力。

3、“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误说明了什么?

任何事物的发展,任何工作的进行,都必须做到必要性和可能性两者结合,脱离可能性、必要性就会成空中楼阁。

量力而行,稳步前进才是妥善之举。

三、国民经济的调整

1、背景:

国民经济限于困境。

①“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产生的严重后果是国民经济困难的主要原因。

②从199年起,连续三年严重自然灾害。

③苏联背信弃义,突然中止与中国的合作,并让中国偿还债务。

2、调整方针:

1961年,八字方针即“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3、结果:

到第三届全国人大召开,经济调整的任务基本完成,我国进入一个以实现“四个现代化”为目标的国民经济发展的新时期。

4、设问:

片面追求高速度转向国民经济的调整,说明了什么?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带的严重后果,中共中央毛泽东提倡调查研究,调整国民经济。

中央领导正视现实,勇于纠错,吸取教训,实事求是,这是恢复走群众路线的优良传统。

 

第奋发图强艰苦创业

一、“铁人”王进喜(工业)

1、主要事迹

⑴是为我国石油工业立下汗马功劳的“大庆人”的优秀代表

⑵是新中国工业战线的先进典型。

2、称誉:

被誉为“铁人”。

体现了艰苦奋斗的“铁人”精神

3、影响:

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石油工人。

(补充:

东北石油会战标志我国石油基本自给。

我国石油能够基本自给,靠的就是艰苦奋斗的铁人精神。

二、“两弹元勋”邓稼先(科技)

1、主要事迹:

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1964年)和第一颗氢弹(1967年)的成功试制和爆炸作出了卓越贡献。

2、称誉:

被誉为中国的“两弹元勋”。

3、影响:

两弹的成功爆炸,表明我国已具备核防御力量,这不仅对于维护国家安全和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也极大地鼓舞了民族自信心。

三、“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农业)

1、主要事迹:

治理自然灾害,改变兰考的落后面貌。

2、称誉:

他一身正气,廉洁奉公,处处为他人着想,为群众谋利益;他严于律己,鞠躬尽瘁,真正实现了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被誉为“县委书记的榜样”。

【总结巩固】

从196年三大改造完成开始到1966年“化大革命”发生止的十年,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的十年,这十年中,全体中国人,自力更生、奋发图强,意气风发地活跃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各条战线上,使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绩,涌现出了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等先进人物,他们艰苦创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被誉为“共和国的脊梁”。

我们要学习他们艰苦创业、不畏艰难,廉洁奉公、鞠躬尽瘁、奉献为民、科学求真的伟大精神。

第6“化大革命”

(一)

“大跃进”和人发公社运动带的困难,经过几年的调整到1964年底已基本克服,国发经济形势超向好转。

但党中央主要领导人毛泽东严重估计了国内外阶级斗争形势,进而于1966年发动了一场“化大革命”被反革命集团利用,从而给国家造成了严重的灾难。

一、“化大革命”的发动的原因

“左”倾错误发展到“以阶级斗争为纲”,毛泽东对国内外阶级斗争形势作了错误的估计:

认为党内出现了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期盼依靠大规模的群众运动“防修”、“反修”,于是发动了“化大革命”。

二、经过:

1、开始标志:

1966年《五一六通知》的发布,标志“化大革命”全面爆发。

2、“全面夺权,全面内战”:

①起点:

1967年1月张春桥、姚元策划指挥上海夺权活动。

②兴起:

上海夺权后,夺权活动在全国范围内兴起,出现所谓的“一月革命”风暴。

③扩大:

很快发展成“打倒一切”的全面内乱。

④1976年9月,毛泽东逝世,“四人帮”加紧了夺权的活动。

3、两个反革命集团

林彪集团、江青集团是在“化大革命”中形成的两个反革命集团。

“四人帮”就是江青反革命集团,主要成员包括:

王洪、张春桥、江青、姚元。

4、结束

1976年10月,一举粉碎了“四人帮”,标志长达十年之久的“化大革命”终于结束了。

【总结巩固】

化大革命(1966——1976)毛泽东发动错误决策反革命利用全面夺权全面内乱危害国家

 

第6“化大革命”

(二)

背景:

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的倒行逆施,给党和国家带严重灾难。

对此广大干部群众进行了不同时机、不同范围的抵制。

三、正义的抗争

1、“二月逆流”

1967年2月,在周恩主持的怀仁堂碰头会上,谭震林、陈毅、叶剑英等老一辈革命家同江青、张春桥等展开激烈的斗争。

这些老同志的抗争被江青等人诬为“二月逆流”,受到严厉批判。

“二月逆流”实质上是老一辈革命家忧国忧民、坚持正义的抗争。

2、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

林彪因迫不及待地图谋提前“接班”,甚至还秘密策划反革命武装政变。

阴谋败露后,林彪乘飞机仓皇外逃,于1971年9月13日在蒙古温都尔汗坠机身亡。

九一三事(林彪叛逃事)——客观上宣告“化大革命”理论和实践的失败。

3、周恩、邓小平全面调整

①林彪问题解决后,周恩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开始纠左,还促成邓小平的“复出”。

②197年起,邓小平主持党和国家日常工作,对军队、工业、农业等各方面工作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整顿,国民经济状况明显好转,全国大部分地区的社会秩序趋于稳定。

4、四五运动

1976年1月8日,周恩逝世。

1976年清明节前夕,首都百万群众聚集天安门广场,沉重悼念周恩,愤怒声讨江青等人的滔天罪行。

4月日,遭到“四人帮”的镇压。

四五运动为后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奠定了群众基础。

、粉碎“四人帮”

(1976年《天安门诗抄》:

“黄浦江上有座桥,江桥腐朽已动摇。

江桥摇,眼看要垮掉;请指示,是拆还是烧?

”这首诗中“江桥摇”实指江青、张春桥、姚元等“四人帮”成员,反映了人民群众迫切要求粉碎”四人帮”。

四、“化大革命”的灾难与教训

1、“革”造成的严重灾难(影响)

①“化大革命”是一场由毛泽东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持续十年之久,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了深重的灾难的“全面内乱”。

(性质)②国民经济发展迟缓,错失发展机遇。

拉大了中国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③人民生活动荡不安,基本没有提高④政治运动接二连三,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的破坏,干群心情压抑。

2、历史教训

思想上:

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组织上:

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反对个人崇拜和个人迷信;政治上: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反对“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

【总结巩固】

化大革命(1966——1976)

毛泽东发动错误决策反革命利用全面夺权全面内乱危害国家

林彪叛逃客观失败灾难与教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