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数学一二单元导学案设计北师大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692476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2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上册数学一二单元导学案设计北师大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五年级上册数学一二单元导学案设计北师大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五年级上册数学一二单元导学案设计北师大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五年级上册数学一二单元导学案设计北师大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五年级上册数学一二单元导学案设计北师大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上册数学一二单元导学案设计北师大版.docx

《五年级上册数学一二单元导学案设计北师大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上册数学一二单元导学案设计北师大版.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五年级上册数学一二单元导学案设计北师大版.docx

五年级上册数学一二单元导学案设计北师大版

数的世界

教学内容:

教材第2-3页的内容。

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认识自然数和整数,联系乘法认识因数和倍数的意义,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2、掌握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不同方法。

教具:

多媒体课件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

过渡语:

同学们,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数的世界里.

二、揭示目标:

过渡语:

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

请看:

(出示学习目标,生齐读),这个目标能当堂达到吗?

三、自学指导:

过渡语:

下面,请大家打开书翻到第2页,我们请自学指导来引领我们达到目标。

请看自学指导(投影出示:

师读)。

认真看课本p2页的内容,看图看文字,重点看绿底色部分的内容,完成下面问题:

1、什么是自然数?

什么是整数?

两者之间有什么联系?

1、什么叫因数和倍数?

举例说明。

2、怎样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因数和倍数各有什么特点?

5分钟后,比谁会做与例题相类似的题!

师:

自学竞赛开始,比谁看书认真,自学效果好!

四、先学:

1、看一看:

学生看书自学,教师巡视,确保每一名学生都在紧张地自学。

2、做一做:

过渡语:

(4分钟后)师问:

“看完的请举手?

”“看懂的把手放下”如全部放下,下面老师就来检测一下同学们的自学效果。

请看检测题

3页说一说和找一找

要求:

1、认真审题细心做题

2、坐姿端正仔细检查

3、教师巡视,关注后进生,了解学情,收集错例,在头脑中进行第二次备课。

五、后教:

1、更正:

师:

做完的请举手?

(全班都做完后),请大家一起观察堂上同学做的,如有不同答案,可以举手上堂补充或发现堂上同学做的有错,也可以上来订正,订正时用黄色粉笔。

2、讨论(议一议):

过渡语:

你们积极思考真是好样的!

下面,我们一起来讨论,看看到底哪种结果是对的,比谁最肯动脑筋,发言最积极。

追问1:

认为100的因数写对的请举手?

为什么?

追问2:

一个数的最小因数是几?

最大的因数是几?

小结:

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因数是

(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追问3:

认为7的倍数写对请举手?

为什么?

追问4:

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几?

有最大倍数吗?

小结: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3、评议板书和正确率。

4、同桌交换互改,还要改例题中的题,有误订正,统计正确率及时表扬。

5、拓展练习:

过渡:

下面咱们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解决下面习题,比谁发言最积极。

找出18的因数和倍数

六、全课总结:

师:

同学们这节课你学到哪些知识?

七、当堂训练(练一练)

过渡:

下面,大家就运用新知识来做作业吧,有信心做全对、字写端正的同学请举手

必做题:

3页练一练1、2题

选做题:

3题

八、板书设计

数的世界

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因数是

(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探索活动

(一)-----2、5的倍数的特征

教学内容:

教材第4、5页的内容。

学习目标:

1、掌握2、5倍数的特征,能判断一个数是否是2、5的倍数。

2、理解奇数和偶数的意义,正确判断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教具:

多媒体课件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

过渡语:

同学们,你们能很快的找出2、5的倍数吗?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探索活动

(一)2、5的倍数特征》。

二、揭示目标:

过渡语:

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

请看:

(出示学习目标,生齐读),有信心实现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吗?

三、自学指导:

过渡语:

下面,请大家打开书翻到第4到5页,我们请自学指导来引领我们达到目标。

请看自学指导(投影出示:

师读)。

认真看课本p4-5页的内容,看图看文字并填空,重点看绿底色部分的内容,

1、识记奇数和偶数的意义。

2、思考:

2和5的倍数的特征是什么?

5分钟后,比谁会做与例题相类似的题!

师:

自学竞赛开始,比谁看书认真,自学效果好!

四、先学:

1、看一看:

学生看书自学,教师巡视,确保每一名学生都在紧张地自学。

2、做一做:

过渡语:

(4分钟后)师问:

“看完的请举手?

”“看懂的把手放下”如全部放下,下面老师就来检测一下同学们的自学效果。

请看检测题4页试一试

要求:

1、认真审题细心做题

2、坐姿端正仔细检查

3、教师巡视,关注后进生,了解学情,收集错例,在头脑中进行第二次备课。

五、后教:

1、更正:

师:

做完的请举手?

(全班都做完后),请大家一起观察堂上同学做的,如有不同答案,可以举手上堂补充或发现堂上同学做的有错,也可以上来订正,订正时用黄色粉笔。

2、讨论(议一议):

过渡语:

你们都是好样的,每个人都争先恐后的发言很好!

下面,我们一起来讨论,看看到底哪种结果是对的,比谁最肯动脑筋,发言最积极。

追问1:

认为偶数找对的请举手?

为什么?

追问2:

最小的偶数是几?

有没有最大的偶数?

小结:

在自然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0也是偶数),最小的偶数是0,没有最大偶数。

追问3:

认为奇数找对的请举手?

为什么?

追问4:

最小的奇数是几?

有没有最大的奇数?

小结:

在自然数中,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

最小的奇数是1,没有最大的奇数。

追问5:

认为2的倍数找对的请举手?

认为5的倍数找对的请举手?

它的特征是什么?

小结:

个位上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追问6:

认为既是2的倍数也是5的倍数找对的请举手?

为什么?

小结:

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特征:

个位上是0的数。

3、评议板书和正确率。

4、同桌交换互改,还要改例题中的题,有误订正,统计正确率及时表扬。

5、拓展练习:

一个四位数是372()

(1)要使它是2的倍数,这个数可以是:

()

(2)要使它是5的倍数,这个数可以是:

()

(3)使它是既含有因数2.又含有因数5的数:

()

六、全课总结:

师:

同学们这节课你学到哪些知识?

七、当堂训练(练一练)

过渡:

下面,大家就运用新知识来做作业吧,有信心做全对、字写端正的同学请举手。

必做题:

5页练一练连:

1、2题

选做题:

5页《数学游戏》相关练习

八、板书设计

探索活动

(一)-----2、5的倍数的特征

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是5的倍数。

个位上是0的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探索活动

(一)-----2、5的倍数的特征

教学内容:

教材第4、5页的内容。

学习目标:

1、掌握2、5倍数的特征,能判断一个数是否是2、5的倍数。

2、理解奇数和偶数的意义,正确判断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教具:

多媒体课件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

过渡语:

同学们,你们能很快的找出2、5的倍数吗?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探索活动

(一)2、5的倍数特征》。

二、揭示目标:

过渡语:

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

请看:

(出示学习目标,生齐读),有信心实现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吗?

三、自学指导:

过渡语:

下面,请大家打开书翻到第4到5页,我们请自学指导来引领我们达到目标。

请看自学指导(投影出示:

师读)。

认真看课本p4-5页的内容,看图看文字并填空,重点看绿底色部分的内容,

1、识记奇数和偶数的意义。

2、思考:

2和5的倍数的特征是什么?

5分钟后,比谁会做与例题相类似的题!

师:

自学竞赛开始,比谁看书认真,自学效果好!

四、先学:

1、看一看:

学生看书自学,教师巡视,确保每一名学生都在紧张地自学。

2、做一做:

过渡语:

(4分钟后)师问:

“看完的请举手?

”“看懂的把手放下”如全部放下,下面老师就来检测一下同学们的自学效果。

请看检测题4页试一试

要求:

1、认真审题细心做题

2、坐姿端正仔细检查

3、教师巡视,关注后进生,了解学情,收集错例,在头脑中进行第二次备课。

五、后教:

1、更正:

师:

做完的请举手?

(全班都做完后),请大家一起观察堂上同学做的,如有不同答案,可以举手上堂补充或发现堂上同学做的有错,也可以上来订正,订正时用黄色粉笔。

2、讨论(议一议):

过渡语:

你们都是好样的,每个人都争先恐后的发言很好!

下面,我们一起来讨论,看看到底哪种结果是对的,比谁最肯动脑筋,发言最积极。

追问1:

认为偶数找对的请举手?

为什么?

追问2:

最小的偶数是几?

有没有最大的偶数?

小结:

在自然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0也是偶数),最小的偶数是0,没有最大偶数。

追问3:

认为奇数找对的请举手?

为什么?

追问4:

最小的奇数是几?

有没有最大的奇数?

小结:

在自然数中,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

最小的奇数是1,没有最大的奇数。

追问5:

认为2的倍数找对的请举手?

认为5的倍数找对的请举手?

它的特征是什么?

小结:

个位上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追问6:

认为既是2的倍数也是5的倍数找对的请举手?

为什么?

小结:

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特征:

个位上是0的数。

3、评议板书和正确率。

4、同桌交换互改,还要改例题中的题,有误订正,统计正确率及时表扬。

5、拓展练习:

一个四位数是372()

(1)要使它是2的倍数,这个数可以是:

()

(2)要使它是5的倍数,这个数可以是:

()

(3)使它是既含有因数2.又含有因数5的数:

()

六、全课总结:

师:

同学们这节课你学到哪些知识?

七、当堂训练(练一练)

过渡:

下面,大家就运用新知识来做作业吧,有信心做全对、字写端正的同学请举手。

必做题:

5页练一练连:

1、2题

选做题:

5页《数学游戏》相关练习

九、板书设计

探索活动

(一)-----2、5的倍数的特征

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是5的倍数。

个位上是0的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3的倍数的特征

教学内容:

教材第6、7页的内容。

学习目标:

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能熟练地判断出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

教具:

多媒体课件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

过渡语:

同学们,上节课咱们学习了2、5倍数的特征,那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呢?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3的倍数的特征》。

二、揭示目标:

过渡语:

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

请看:

(出示学习目标,生齐读),有信心实现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吗?

三、自学指导:

过渡语:

下面,请大家打开书翻到第6页,我们请自学指导来帮助咱们自学。

请看自学指导(投影出示:

师读)。

自学指导:

认真看6页的内容,看图看文字重点看绿底色部分的内容,思考:

1、3的倍数的个位上的数是不是3的倍数呢?

2、识记3的倍数的特征。

(5分钟后比谁能做对检测题)。

师:

自学竞赛开始,比谁看书认真,自学效果好!

四、先学:

1、看一看:

学生看书自学,教师巡视,确保每一名学生都在紧张地自学。

2、做一做:

过渡语:

(4分钟后)师问:

“看完的请举手?

”“看懂的把手放下”如全部放下,下面老师就来检测一下同学们的自学效果。

请看检测题

第7页“试一试”

3、教师巡视,关注后进生,了解学情,收集错例,在头脑中进行第二次备课。

五、后教:

1、更正:

师:

做完的请举手?

(全班都做完后),请大家一起观察堂上同学做的,如有不同答案,可以举手上堂补充或发现堂上同学做的有错,也可以上来订正,订正时用黄色粉笔。

2、讨论(议一议):

过渡语:

你们检查的真认真!

下面,我们一起来讨论,看看到底哪种结果是对的,看谁回答的最精彩。

追问1:

认为3的倍数写对的请举手?

为什么?

小结:

一个数各位上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追问2:

认为第2题写对的请举手?

为什么?

小结:

既是2和5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的最小三位数是(120)

3、评议板书和正确率。

4、同桌交换互改,还要改例题中的题,有误订正,统计正确率及时表扬。

5、拓展练习:

在下面的()里填上数字,使这个数是3的倍数。

18()2()174

六、全课总结:

师:

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七、当堂训练(练一练)

过渡:

下面,大家就运用新知识来做作业吧,有信心做全对、字写端正的同学请举手

必做题:

7页练一练:

1、2题

选做题:

7页练一练:

3题

八、板书设计

探索活动

(二)----3的倍数的特征

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找因数

教学内容:

教材p8-p9

教学目标:

1、在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活动中,体会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培养有条理的思考习惯。

2、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出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

教具:

多媒体课件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

过渡语:

同学们,你能用12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吗?

有几种拼法?

我们就用这种方法来学习《找因数》。

二、揭示目标:

过渡语:

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

请看(出示目标,生齐读),有信心实现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吗?

三、自学指导:

过渡语:

下面,请大家打开书翻到第8页,我们请自学指导来帮助咱们自学吧!

请看自学指导(投影出示:

师读)

认真看课本第8页的内容,看图看文字并画图,重点看绿底色部分的内容

拼(画)图:

思考:

1、用12个小正方形自由拼(画)长方形,有几种拼法?

找到了12的哪些因数?

2、还有什么方法可以找到12的因数?

5分钟后,比谁会做与例题相类似的题!

师:

自学竞赛开始,比谁看书认真,自学效果好!

四、先学:

1、看一看:

学生看书自学,教师巡视,确保每一名学生都在紧张地自学。

2、做一做:

过渡语:

(5分钟后)师问:

“看完的请举手?

”、“看懂的把手放下。

”如全部放下,讲述:

下面老师来

检测一下同学们的自学效果。

请看检测题:

第8页试一试:

要求:

1、认真审题,细心做题。

2、坐姿端正,仔细检查。

3、教师巡视,关注后进生,了解学情,收集错例,在头脑中进行第二次备课。

五、后教:

1、更正:

师:

做完的请举手?

(全班都做完后),请大家一起观察黑板上同学做的,如有不同答案,可以举手上黑板补充,

也可以上来订正,订正是用黄色粉笔。

2、讨论:

过渡语:

大家肯动脑,帮助更正,很好!

下面,我们一起来讨论,看看到底哪种结果是对的,比谁最肯动脑筋,

发言最积极.

追问1:

你认为这几名同学谁画找得对?

为什么?

追问2:

若对让学生说说找的方法?

追问3:

若错让学生说说错在哪?

小结:

找一个数的因数,可以用乘法依次一对一对地找,两个因数相同的取一个。

这样有顺序地给一个数找因数,

好处就是不重复、不漏找。

3、评议板书和正确率。

4、同桌交换互改,还要改例题中的题,有误订正,统计正确率及时表扬。

5、拓展练习:

p9页练一练1、3题。

六、

师:

同学们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七、当堂训练:

(练一练)

过渡:

下面,大家就运用新知识来做作业吧,有信心做全对、字写端正的同学请举手

必做题:

p9页练一练4、5题

选做题:

配套练习

八、板书设计:

找因数

1*12=122*6=123*4=12

12的因数有:

1、2、3、4、6、12.

《找质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材p10——11页的拼一拼、探索活动。

学习目标:

1、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活动中,经历探索质数和合数的过程,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意义。

2、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或合数。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12个同样大的小正方形。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

过渡语: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尝试过“用12个小正方形拼长方形”找出1——12各个数的全部因数。

这节课我们继续用12个小正方形学习《找质数》。

二、揭示目标:

过渡语:

请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出示学习目标,生默读),有信心实现这节课的目标么?

三、自学指导:

过渡语:

下面请大家打开书翻到第10页,认真读读自学指导,让它帮助我们自学吧。

(投影出示,指名读)

认真自学课本第10页例题:

用12个小正方形拼成三个长方形。

重点观察拼图与对应的表格中的数据关系。

1、看例题思考:

小正方形个数、拼成的长方形的种数与小正方形个数的因数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何?

4分钟后,比谁会做与例题相似的题

师:

自学竞赛开始,比谁观察得认真,善于动脑思考,自学效果更好!

四、先学:

1、看一看

学生看书自学,教师巡视,确保每一名学生都认真的看书。

2、做一做:

过渡语:

(4分钟后)师问“看完的请举手?

”“看懂的把手放下”如全部放下,师述:

现在老师来检测一下你们的自学效果。

请完成第10页练习,

要求:

1、可以借助学具拼一拼,找出2——11各个数的全部因数,将结果填入表格。

2、坐姿端正,细心做题。

3、教师巡视,关注后进生,收集错例,在头脑中进行二次备课。

五、后教:

1、更正

师:

做完的请举手?

(全部做完后,投影展示答案)请大家一起观察答案,如果有不同答案,可举手补充,如果发现展示答案有错误,可用红笔订正。

2、讨论1(议一议)

过渡语:

大家肯动脑,积极发言,很好。

下面我们讨论一下:

观察左表中的因数,你有什么发现?

(组织学生观察、比较、分析)

小结:

将2——12各数分为两类,说出特点。

质数:

一个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个数叫质数。

合数:

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还有别的因数,这个数叫合数。

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讨论2:

怎样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利用前面学过的知识以及找一些特殊的规律)

3、改正自己书中的错误,统计正确率及时表扬。

4、拓展练习

1101237544172339825

是质数的有__________

是合数的有__________

六、全课总结

师:

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七、当堂训练(探索活动)

过渡语:

11页第1题我们所用的方法也叫“筛法”,同学们可以试着记一记这些常用质数。

必做题:

11页1、2

选做题:

11页2(3)

八、板书设计

找质数

  一个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个数叫质数。

  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还有别的因数,这个数叫合数。

  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先学后教——《数的奇偶性》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五年级上册数学第14——15页

教学目标:

1、尝试运用“列表”“画示意图”等方法发现数的奇偶性规律,并运用其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2、经历探索加减法中数的奇偶性变化的过程,在活动中发现数的奇偶性的变化规律。

教学用具:

投影仪(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我们已经认识了奇数、偶数,那么奇数、偶数有哪些变化规律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数的奇偶性(板书课题)。

二、揭示目标

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

请看:

(出示投影,生齐读)。

过渡:

要达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还要靠大家认真自学,怎样自学呢?

请看自学指导。

三、自学指导

1、认真看课本第14页的活动一,运用“列表”“画示意图”等方法回答2个小问题,并思考:

(1)摆渡奇数次后,船在___岸?

(2)摆渡偶数次后,船在___岸?

2、仔细阅读14页试一试内容,探究杯口的方向,完成填空题目。

3、观察活动2中圆形、正方形里的数有什么特点,猜测:

从圆中任意取出两个数相加,和是什么数?

从正方形中任意取出两个数相加,和是什么数?

5分钟后比谁回答得最准确。

四、先学

过渡:

现在自学竞赛开始,比谁看书最认真,坐姿最端正!

1、看一看:

生看书自学,师用眼观察督促学生紧张自学。

过渡:

看完的请举手,指名(后进生)说活动一、14页试一试答案。

(错了让其他同学更正)

下面,老师来检测一下同学们自学的效果怎么样?

2、做一做:

(课本第15页的第2、3、4题)

(1)指3名后进生上台板演,其余学生写书上。

(要求:

字体工整,板演的同学把字写得大一些,坐姿端正)

(2)生独立完成,师巡视搜集出现的问题,进行第二次备课,以备后教。

五、后教

1、更正:

写完的同学检查,检查完了以后观察堂上板演的内容,有不同意见的请举手,上堂更正。

(用红粉笔把出错的部分用斜线划掉,在旁边更正,保留原有答案。

过渡: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堂上板演的内容。

2、议一议:

(1)偶数+偶数=?

数奇数+奇数=?

(2)分别从圆和正方形中各取一个数相加,和是什么数?

(3)任意写出一个奇数、一个偶数,它们的和是什么数?

一个奇数加一个偶数有什么规律?

六、当堂训练

过渡:

今天的知识你学会了吗?

下面,大家就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完成几道练习题吧!

有信心做全对,字写端正的同学请举手?

1、完成数学书p15第(7)题。

2、皮皮和牛牛在练习打球呢,皮皮先来,打一次后到牛牛那,打第二次到皮皮这,那打到第20次时球在哪边?

3、15个苹果两个小朋友分,若每个小朋友都分得奇数,能分吗?

为什么?

4、有三只杯子,全部杯口朝上,每次翻转2只杯子,能否经过若干次翻转,使得杯口全部朝下,为什么?

七、板书设计

数的奇偶性

画图法列表法偶数+偶数=偶数

初始位置与奇数次相对奇数+奇数=偶数

与偶数次相同偶数+奇数=奇数

比较图形的面积

教数内容:

教材p16-p17

学习目标:

1、借助方格纸,能直接判断图形面积的大小。

2、通过交流,知道比较图形面积大小的基本方法。

3、体验图形形状的变化与面积大小变化的关系。

教具:

多媒体、方格纸、直尺、各种平面图形的硬纸板、七巧板等

一、板书课题

任意拿出两个图形纸板,说说哪个面积大?

哪个面积小?

让学生进行直观判断。

如果两个形状不同,大小很难区分时,你有什么办法?

——揭示课题:

我们今天来探讨图形面积的比较。

二、揭示目标:

1、借助方格纸,能直接判断图形面积的大小。

2、通过交流,知道比较图形面积大小的基本方法。

3、体验图形形状的变化与面积大小变化的关系。

三、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16页,边看边动手画一画、写一写。

看20页,思考:

如何借助方格纸,能直接判断图形面积的大小;通过交流,知道比较图形面积大小的基本方法是什么?

5分钟后,比谁会做雨例题类似的题。

四、先学:

1、看一看

学生看书自学,教师巡视。

2、做一做

讲述:

下面老师就来检测一下同学们的自学效果。

请看检测题:

第17页练一练1

五、后教:

1、更正

请大家思考汇报的同学说的答案,如有不同答案,可以举手补充或认为这位同学说错,也可以订正。

2、讨论(议一议)

追问1:

你认为这两个同学谁说的对?

为什么?

追问2:

若对让学生说说方法?

追问3:

若错让学生说说错在哪?

小结

3、拓展训练

练一练2、3、4

六、全堂训练(练一练)

七、板书设计

地毯上的图形面积

教数内容:

教材p18-p19

学习目标:

1、能直接在方格图上,数出相关图形的面积。

2、能利用分割的方法,将较复杂的图形转化为简单的图形,并用较简单的方法计算面积。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策略、方法的多样性。

教具:

多媒体、方格纸、直尺、七巧板等

一、板书课题

课件出示第18页主题图,地毯上蓝色的面积有多大?

——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地毯上的面积”

二、揭示目标:

1、能直接在方格图上,数出相关图形的面积。

2、能利用分割的方法,将较复杂的图形转化为简单的图形,并用较简单的方法计算面积。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策略、方法的多样性。

三、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18页,边看边动手画一画、写一写。

思考:

如何借助方格纸,地毯上蓝色的面积有多大?

;通过交流,知道地毯上图形面积的基本方法是什么?

5分钟后,比谁会做雨例题类似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