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儿童文学创作中的儿童本位论文.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690865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0.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儿童文学创作中的儿童本位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析儿童文学创作中的儿童本位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析儿童文学创作中的儿童本位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浅析儿童文学创作中的儿童本位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析儿童文学创作中的儿童本位论文.docx

《浅析儿童文学创作中的儿童本位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儿童文学创作中的儿童本位论文.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浅析儿童文学创作中的儿童本位论文.docx

浅析儿童文学创作中的儿童本位论文

浅析儿童文学创作中的“儿童本位”

  摘要:

当代儿童文学作品呈现出较为明显的“成人化”“说教化”倾向,要改变这一现状,需要进一步探析“儿童本位”思想的实质,并以马克思主义的有关人的全面发展观为指导,才能更好地发挥“儿童本位”思想在儿童文学创作中的价值。

  关键词:

儿童文学;儿童本位;主体间性;人的全面发展观;

  周作人说:

“人类只有一个,里面却分作男女及小孩三种;他们各是人种之一,但男人是男人,女人是女人,小孩是小孩,他们身心上仍各有差别,不能强为统一。

以前人们只承认男人是人(连女人们都是这样想!

),用他的标准来统治人类,于是女人与小孩的委屈,当然是不能免了。

女人还有多少力量,有时略可反抗,使敌人受点损害,至于小孩受那野蛮的大人的处治,正如小鸟在顽童的手里,除了哀鸣还有什么法子?

”[1]小孩所受的种种委屈,在今天看来似乎有很大好转,但在儿童文学的创作中,“儿童本位”思想却似乎有弱化的危险,这就需要正视儿童文学创作存在的问题,重新发挥“儿童本位”思想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

  一、从儿童文学创作的偏误看“儿童本位”思想的失落

  儿童文学是一种专门为十八岁以下未成年人服务的文学类型,根据其读者年龄段的差异,可分为少年文学、童年文学、幼年文学三个层次。

儿童文学对儿童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的形成等具有特殊意义,但当代儿童文学创作却面临过分强调道德训诫与说教、教育与趣味失衡等困境。

  一些儿童文学作品似乎严格遵循小学生道德行为规范,其目的是把“落后的孩子”教育成“优秀的孩子”,在内容上过分强调甚至是夸大孩子的缺陷与错误,然后由成人扮演的角色展开滔滔不绝的说教,最后是孩子改变了“恶习”,乖乖听话。

例如,《骄傲的大公鸡》一文,讲述了一个爱四处吹牛的公鸡,最终被蛐蛐教训了一顿,在羞愧中改掉了吹牛的坏毛病的故事。

很明显,作者创作这篇故事的目的,是教导孩子不要骄傲吹嘘,要学会谦虚谨慎。

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儿童似乎天生就与教育理想对立,需要文学作家们以领路者的形象,防止孩子们偏离健康发展的路线。

  日本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理论家秋田雨雀在《作为艺术表现的童话》一书中指出,人类在进入现代社会后,主要有两种对立的儿童观,“一种观点是成人把成人的世界看成是完善的东西,而要把儿童领入这个世界;另一种观点是,意识到自己和生活的不完善与不能满足,而不想让下一代人重蹈覆辙”,“从前一种观点出发,便产生了强制和冷酷;从后一种观点出发,便产生了解放和爱”。

由此可见,目前儿童文学的创作仍是以“成人本位”思想为主导,将儿童单纯地看作受教育者,一味地站在成人的立场上,给儿童灌输正确的伦理道德规范,急切地将孩子带上成人所规划好的发展道路。

对儿童文学教育性的过度关注,导致教育与趣味失衡,一些儿童文学作家即使倡导“寓教于乐”的文学观,也是将趣味作为达到教育目的的手段,从而大大削弱了儿童的接受度。

2016年《中国城市儿童阅读调查报告》显示,在童话故事类、动漫卡通类、益智游戏类图书的阅读兴趣调查中,喜欢阅读这三类书籍的孩子分别为54.6%、43.2%、37.4%。

由此看出,趣味仍旧是儿童阅读的主要动力,把趣味当手段的儿童文学,缺乏对儿童内心需求的关注,把“儿童本位”的创作思想丢到了一旁,使儿童文学的创作经受着儿童“愿不愿读”“乐不乐读”的考验,要改变这种现状,需要儿童文化创作重拾“儿童本位”思想。

  二、“儿童本位”思想在儿童文学创作中的体现

  在儿童文学领域谈论“儿童本位”思想,毫无疑问是要将儿童置于文学创作的中心地位。

卢梭(Rousseau)是“儿童本位”思想的首倡者,“把儿童看作儿童”是贯穿卢梭教育思想的主线。

在他看来,旧式教育之所以会产生较大的危害,其根本就在于把成人的思想灌输到儿童的大脑中,违背了儿童发展的自然规律。

20世纪上半叶,美国著名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JohnDewey)也提出了“儿童中心主义”理论,他将儿童比作太阳,认为一切教育措施都应当围绕儿童来制定。

在我国,周作人、鲁迅两兄弟是首倡“儿童本位”思想的代表。

周氏兄弟认为,父母与孩子都是生命桥梁的一级,不应认为孩子的全部皆归于长辈所有,理应为长者做出牺牲。

中西“儿童本位”思想是否落实到了儿童文学创作中,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衡量。

  

(一)认识到儿童的思想价值

  卢梭在《爱弥儿》中说:

“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之前就是儿童的样子。

”[2]儿童的思想有其特殊丰富性,在没有对儿童世界深入了解的情况下,任何人都没有权利破坏其宝贵的天性,儿童文学的创作者应当在了解儿童的基础上,尊重儿童丰富的幻想力,使自己的作品契合儿童发展的“样子”,才能既在自己的作品中体现儿童的思想价值,也能让读者认识到儿童独特的思想价值。

  曾获少年儿童文艺创作一等奖的《妹妹上学》,十分明显地反映了教育对儿童想象力的扼杀。

文中的哥哥小星,为了使妹妹顺利入学,替妹妹准备面试时可能会被问到的问题。

对于“天上为什么会下雨”这一问题,妹妹认为是河里的水跑到了天上,气得哥哥小星“恨铁不成钢”地教育了她一番:

“河里的水怎么会到天上呢?

水变成水蒸气,才能升到天上,天上冷,就变成雨了!

”年龄相差不大的两兄妹,对于同一问题的看法却有着明显的区别。

教科书式的答案与富于幻想色彩的看法,哪一个更有意义呢?

答案显而易见,而这篇作品,将哥哥小星塑造成成熟懂事的好孩子,却将妹妹描绘成顽皮淘气的“捣蛋鬼”,这就忽视了儿童的思想价值。

  教育要培养的不是一个早熟的“小大人”,而是童心不泯的成年人。

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们不应该遵循科学规律,而是应该始终保有对未知世界的热情与好奇心。

正如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所说:

“一个成人不能再变成儿童,否则就变得稚气了。

但是,儿童的天真不使他感到愉快吗?

他自己不该努力在一个更高的阶梯上把自己的真实再现出来吗?

为什么历史上的人类的童年时代,在它发展的最完善的地方,不该作为永不复返的阶段而显示出永久的魅力呢?

”[3]

  

(二)打开沟通儿童世界与成人世界的大门

  儿童有其特有的思维方式和精神世界,但这并不意味着儿童要与社会脱节。

将成人世界与儿童世界相沟通,是儿童文学应该发挥的重要作用。

因此,儿童文化的受众体不仅是儿童,更应属于全人类,体现“儿童本位”思想的作品,应打开沟通儿童世界和成人世界的大门,使儿童文学的受众体具有儿童和全人类的双重特征。

当代的不少儿童文学作品通俗得近乎幼稚,误以为童话故事是用来教育小孩的,缺乏对儿童世界的深刻了解,因而无法有效地沟通儿童世界与成人世界。

儿童文学本是大智若愚的艺术,不需要刻意避开现实生活中种种不尽人意的地方,为儿童描绘一个完全不存在的“世外桃源”,也不要把儿童置入对立面,把儿童世界和成人世界对立起来。

  西方儿童文学史上的许多优秀、经典之作,就是借儿童之口反映社会现实,把儿童世界和成人世界联系了起来。

如安徒生(H.C.Andersen)的《皇帝的新装》,借天真孩童之口,道出了成人的虚伪。

塞林格(J.D.Salinger)借《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面对时代变化而迷惘的霍尔顿之口,呼吁人们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同样应该保持清醒和自知。

这些作品不仅具有趣味性、文学性,更具有思想性,打开了沟通儿童世界和成人世界的大门,从中获益的不仅是儿童,更是全人类。

  (三)由“成人本位”“主体间性”到“儿童本位”

  在上述内容中,我们已经感受到了“成人本位”思想,在这里主要分析儿童文学创作为什么要由“主体间性”思想过渡到“儿童本位”思想。

主体间性是法国心理学家拉康(JaqnesLacan)提出来的,他认为主体是由其自身存在结构中的“他性”界定的,这种主体中的他性就是主体间性。

在这里主要是指人的统一性,即自我主体与对象主体的交互活动,并非主客二分、互相对立的关系。

在儿童文学领域谈论“主体间性”,是要将儿童与成人同时作为文学创作的主体,既舍弃“成人本位”,又反对“儿童本位”,而追寻二者独立平等的对话,实现二者需求相统一的目的。

  这种思维方式看起来可以实现双赢,其实不然。

正如上文所论证的,儿童作为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很少有机会表达自己的精神诉求,就连创作儿童文学的执笔者,也以成人占绝大多数,其作品难免沾染成人的主观想法。

在这种情况下,又如何能实现儿童与成人的绝对平等呢?

要想真正体现儿童的主体地位,就必须旗帜鲜明地提倡在儿童文学创作中落实“儿童本位”思想,切不可马马虎虎地以“平等沟通”一言蔽之。

  三、“儿童本位”思想的创作境界———引导儿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提出的人的全面发展观,既是教育的理想追求,也是儿童文学创作落实“儿童本位”思想的理想境界。

“人的全面发展”主要是指人的本质的全面展开,即人作为主体对人的本质的全面占有。

这一概念包含两层内涵:

一是指人类的每一个个体都普遍得到发展,二是指每一个个体的人的丰富个性都普遍地得到发展。

“一个完整和完善的人,应该是在天赋潜能、活动能力和道德品质等方面都获得充分统一发展的人。

”[4]也就是说,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不能只发展某一方面的能力而忽略其他能力的发展。

当然,这并不是说每个人都应像超人一样擅长做任何事,而是指只有当我们处于这样一种全面发展的氛围下,我们的某一方面的才能才有条件得以发挥。

  著名艺术家丰子恺说:

“我企慕这种孩子们的天真,艳羡这孩子们的世界的广大。

”这段话中提及两点:

一是孩子们世界的广大;二是成人本性的缺失。

在成长的过程中,由于概念、定义的限制,我们感觉的主动性渐渐衰退,对艺术的感知力渐渐减弱,这就急切地要求作为儿童文学执笔者的成人,抛弃“成人本位”观念,以“儿童本位”思想为指导,鼓励孩子按照自己的愿望,为实现自己的追求,按照自己在社会交往和社会生活中所形成的个性与特长,去自由地发展自己的个性、实现自己的价值。

  面对当代儿童文学作品越来越普遍的儿童缺位现象,发现儿童、找寻儿童的思想价值,以儿童为本位,打开儿童世界与成人世界的大门,让同为思想主体的二者平等地沟通对话,真正实现儿童所需正是成人所给,在解放和发展儿童的过程中,将成人自身融入其间,以保持和丰富人性中的可贵品质。

成人与儿童一定不是单向线性的输入输出关系,二者的融合互补才是真正的儿童文学所应达到的境界。

  参考文献

  [1]周作人.小孩的委屈[M].周作人散文全集(第二卷).桂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134.

  [2][法]卢梭.爱弥儿,李平讴,译[M].北京:

商务印书馆,1978:

91.

  [3][德]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徐坚,译[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76:

221.

  [4]陈小鸿.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M].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4:

36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