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实验补充.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689334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X 页数:64 大小:1.0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实验补充.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高中生物实验补充.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高中生物实验补充.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高中生物实验补充.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高中生物实验补充.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实验补充.docx

《高中生物实验补充.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实验补充.docx(6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生物实验补充.docx

高中生物实验补充

前言

生命科学是实验科学,实验是获取真理必须的途径,是学习生物知识最好的方法。

众所周知,生物学是二十一世纪的前沿科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任何生物科研成果的取得都来源于实验,最终应用于实践。

许多生物现象只有通过实验才能得到解释,各种生物体的结构必须通过实验才能观察清楚,生物学的理论也是人们通过实验总结出来的。

现代生物科学的发展尤其依赖于科学实验。

因此各国的中学生物课大都极为重视实验教学。

让学生参与实验,其意义不仅仅在于学生学会了做一个实验,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开拓进取精神和百折不挠的品质。

实验不仅是锻炼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更是激发学生探索兴趣,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切入点。

生物科学应把培养学生探索创新能力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

对学生进行探索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潜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获取新知。

要想激发学生的强烈的探索创新意识,使学生主动探索生物科学知识的奥妙,除了课堂教学培养外,更需要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能力。

实验使学生的主体作用能够充分展示,实验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激发学习兴趣,通过动手、动脑、观察、探索、分析、创新,概括归纳得出结论,获得知识。

实验教学中深入持久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实现陶行知“处处是创造天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伟大理想,造就一批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创新型人才。

 

2003年12月15日

目录

植物需要含有各种元素的无机盐的验证1

种子内含有酶的证明3

方法一小麦粒胚乳汁内含有淀粉酶的证明3

方法二小麦粒胚内含有淀粉酶的证明4

绿色植物有氧呼吸释放二氧化碳的测定5

方法一氢氧化钡测定法5

方法二溴代麝香草酚蓝试剂测定法6

光合作用耗二氧化碳跟呼吸作用放二氧化碳联系的验证8

种子萌发时释放热能的证明9

方法一大豆种子萌发时释放热能的证明

(一)9

方法二大豆种子萌发时释放热能的证明

(二)10

种子萌发时放出二氧化碳的证明11

方法一石灰水验证法11

方法二烛焰验证法11

方法三重碳酸盐指示剂验证法12

种子萌发时淀粉转化的验证13

方法一尝味法13

方法二班氏试剂法13

胚发育需要养料的证明14

方法一玉米种子的胚发育需要养料的证明14

方法二蚕豆种子的胚发育需要养料的证明15

用淀粉染色法确定苹果的成熟度15

光合作用条件和产物的探索17

藻类进行光合作用的验证18

光合作用的必需条件和生成物的综合试验20

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吸收二氧化碳的证明21

光合作用释放气体性质的测定23

方法一焦性没食子酸测定法23

方法二火柴复燃测定法24

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影响的观察25

温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26

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改进28

活细胞膜的选择透性功能的证明28

方法一玉米种子选择透性实验28

方法二麦粒选择透性实验29

细胞膜渗透作用的证明30

生物膜选择透性的观察31

蛋膜渗透作用的观察32

细胞膜对不同物质的透析33

方法一半透膜的透性33

方法二检验半透膜的透性34

方法三半透膜对不同物质的透析35

根组织细胞横向吸水原理的验证36

外界溶液的浓度跟细胞吸水关系的证明37

方法一盐水对萝卜块的影响38

方法二盐水对蚕豆幼苗的影响38

方法三盐水和清水对萝卜的影响39

方法四盐水对马铃薯的影响39

方法五不同浓度的溶液对马铃薯段影响40

植物激素对生命活动调节的证明42

方法一萘乙酸羊毛脂软膏①对大豆幼苗生物的影响42

方法二细胞分裂素N6—苄基腺嘌呤②的作用43

方法三赤霉素③的作用44

方法四脱落酸④的作用45

方法五乙烯利⑤的作用46

生长素在燕麦体内产生及其作用的探索47

生长素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50

药品·试剂51

植物需要含有各种元素的无机盐的验证

目的证明植物生活需要含有各种元素的无机盐。

实验前的思考在植物需要的各种无机盐中,摄取量最多的是含氮、含磷和含钾的无机盐。

如果用完全培养液(即包含植物生活需要的各种重要元素的矿物质溶液)培养植物,植物应能正常生长发育。

如在培养液中特意缺少某种植物生活必需的元素。

植物理应发生生长发育不良或其他种异常现象。

运用这种方法就可以了解某种元素对植物生活所起的作用。

材料器具天平,砝码,量杯,烧杯,玻璃瓶,软木塞,打孔器,小刀,剪刀,玻璃管,玻璃棒,笔,标签,黑卡纸,胶水,石蕊试纸(或PH试纸),配制培养液的药品(详见配方),蒸馏水。

步骤

1.配制完全培养液

第一种配方Hoagland和Snyder氏液

称取0.821g硝酸钙、0.506g硝酸钾、0.136g磷酸氢钾、0.120g硫酸镁和0.005g酒石酸铁。

把上述盐类溶解在少量蒸馏水里,然后稀释到1000ml。

第二种配方Knop氏培养液

称取1g硝酸钙、0.25g磷酸二氢钾、0.25g硫酸镁和0.25g硝酸钾。

准备1滴1%氯化铁溶液。

把上述各种固体成分先分别用少量水溶解,然后混合在一起稀释到1000ml,最后加1滴1%氯化铁溶液。

第三种配方

称取0.2%硝酸氨、0.01%氯化钙、0.01%磷酸二氢钾和0.01%硫酸镁。

准备1滴1%氯化铁溶液。

配法跟第二种配方相同。

2.

配制缺氮、缺磷和缺钾的不完全营养液:

以上3种不完全营养液跟前面列出的完全营养液的配法相同,都稀释到1000ml。

3.瓶塞中间钻一直径约0.5cm的孔,孔的两边钻两个小孔,然后自中间孔洞的圆心处把软木塞一分为二,在一边的小孔中插根玻璃棒作为支柱,另一边的小孔中插根L形玻璃管作为通气管。

培养瓶外裹以黑纸,贴上标签,注明培养液的种类和开始培养的日期。

4.在各个培养瓶里分别注入完全培养液和缺钾、缺磷、缺氮的培养液。

液面离瓶颈稍下,使瓶内有一定量空气。

5.把植株放在瓶塞中央的孔里,合上瓶塞,再安插在玻璃瓶里,让根系浸没在培养液里,植株上面部分用细线缚在玻璃棒支柱上。

6.装置妥当,把它们放在向阳的地方,经常观察植株的生长发育情况。

注意事项

1.为使根系得到较好呼吸,每天用橡皮球或气筒通过玻璃管向培养液里打气,以补充氧气。

或取出植株在空气里晾3~5min。

2.每隔一二天在培养瓶内添水一次以补充消耗掉的水分。

3.如室温超过30℃,要在培养瓶外加一块挡板或瓦片以免瓶内温度过高。

4.注意保持培养液内养料的含量和适宜的酸度。

5.可以将培养液的各种成分先配成浓缩液,分别贮藏,待更换新鲜培养液时,再混和稀释。

分析和讨论

1.完全培养液里含氮、磷、钾、钙、镁、硫、铁和氯等8种元素。

还有硼、锰、锌、铜和钼等微量元素,也是植物的生活中所需要的,但需要量极少。

植物长期缺乏这些元素中的任何一种,都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和发育(图示)。

由于植物缺少这些微量元素时,需要较长时间才会反应出来,加上实验中药品不纯和材料器具不够洁净,其中可能已经含有这些元素,因此在培养液内不加某种元素,有时对实验影响不大。

2.

培养液略呈酸性,用石蕊试纸检验呈浅红色。

由于植物在培养液内不断吸收养分,同时排出代谢产物,培养液的成分会逐渐改变,也会产生沉淀物。

如果石蕊试纸变成蓝色,说明培养液已呈碱性,加几滴稀硝酸,到试纸再转为浅红色为止;如果石蕊试纸红色加深,就滴入氢氧化钾溶液,到试纸红色变浅为止。

这样就能保持一定的酸度,但每隔两周仍须换一次新鲜培养液。

如果是缺氮或缺钾培养液,调整酸碱度时须分别改用稀盐酸和氢氧化钠。

3.植物缺乏氮、磷、钾时,常会从老叶子中转移出这些元素,重新分配到较嫩的叶子和正发育的花中去,所以在观察植物缺乏矿质元素的症状时,首先应着重观察下部老叶子的变化。

 

种子内含有酶的证明

目的证明种子内含有酶。

实验前的思考生物体的一切生理活动,几乎都有酶的参加。

种子萌发时有机物的转化也有赖于酶的活动。

如果种子里贮存的淀粉在萌发时转化为糖类,就能证明种子里含有淀粉酶。

材料器具小麦粒,米汤,面粉;培养皿,烧杯,3个试管,试管夹,试管架,量杯,天平,玻璃棒,酒精灯,铁架台,三角架,石棉网,火柴,滴管,温度计,角匙,镊子,笔,布;清水,开水,碘液,琼脂。

方法一小麦粒胚乳汁内含有淀粉酶的证明

步骤

1.把小麦粒播种在铺有湿布的培养皿里,保持潮湿。

等麦芽长到2cm长时,种子呈现软熟状态,挤出种子里的胚乳汁液,用等量水稀释,取它的澄清液备用。

2.取1ml米汤,倒入盛有100ml清水的烧杯里,调匀,加热到沸腾。

这时淀粉粒绽开,形成糊精。

3.把2m1冷却面粉糊注入试管A,加1~2滴碘液,面粉糊立即呈蓝色,证明面粉糊里含有淀粉。

4.在B、C两个试管里各注入2m1冷却面粉糊。

在B试管里加入2m1的胚乳汁清液,在C试管里加入2m1预先煮沸的胚乳汁。

5.振荡B、C两试管,使液体内的物质充分混和,这时两个试管里的液体都呈现浑浊。

6.把两个试管放在盛有清水的烧杯里,利用温度计测量,使水温保持在25℃左右,经20~30min后取出试管观察。

B试管液体已澄清透明,而C试管液体依然浑浊。

7.在B、C试管内分别加碘液,C试管液体呈现蓝色而B试管液体不变蓝色。

这说明B试管内淀粉已经转化成其他物质,C试管淀粉没有转化。

注意事项

1.保持水温的方法有如下几种,一是准备热水,随时添加;二是当温度降低时,用酒精灯稍加热;三是用电磁炉恒温。

2.测量水温的温度计应吊在铁架上,注意不要让温度计下部的玻璃球碰到烧杯底。

分析和讨论酶在高温下易被破坏,煮沸的胚乳汁里的淀粉酶,已被破坏,所以不能转化米粉糊里的淀粉,后者在遇碘时依旧呈蓝色。

酶在低温下活动能力降低或不活动,25℃是小麦种子萌发最适宜的温度,也就是小麦粒内的酶活动最适宜的温度。

方法二小麦粒胚内含有淀粉酶的证明

步骤

1.把1g面粉放在盛有100m1水的烧杯里搅拌,煮沸,制成面粉糊。

2.加入1g琼脂,用文火煮到琼脂完全溶解。

3.趁热把溶液倒入培养皿,厚约1~2mm,冷却后形成一片胶冻。

4.把萌发的10颗麦粒一切为二,每一半都带有部分胚,切面用水浸润,然后放在胶冻上,合上培养皿盖。

5.置于温度保持在25℃左右的地方(最好用恒温箱),20~30min后取出培养皿,移去放在胶冻上的种子。

6.在胶冻上滴数滴稀碘液,缓缓左右倾斜培养皿,使碘液均匀地分布在胶冻上。

7.可以见到胶冻面呈现蓝色,而放置过萌发种子的地方有明显的痕迹,如一个无色透明的圆块,这些痕迹或圆块说明种子里的淀粉酶已把接触面的淀粉转化成糖了。

建议

淀粉酶在适当温度下能把淀粉水解为麦芽糖。

麦芽糖液中滴数滴盐酸加热,即能分解为葡萄糖。

以碳酸氢钠中和多余的酸,用斐林溶液(Fehling’ssolution)或班氏液(Benedict’sSolution)都能检验出葡萄糖的存在。

绿色植物有氧呼吸释放二氧化碳的测定

目的了解绿色植物体内各种器官在有氧条件下进行呼吸作用。

实验前的思考呼吸作用是绿色植物体不断进行着的一种重要生理活动,它不断从外界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绿色植物体内各器官的活细胞都进行着呼吸作用,它的呼吸强度跟各器官部位的新陈代谢强弱情况成正比。

方法一氢氧化钡测定法

材料器具已萌发的种子或茎、叶等其他新鲜的器官;广口瓶,抽气瓶,直角玻璃管,橡皮塞,橡皮管,螺旋夹;氢氧化钡溶液(或石灰水)。

步骤

1.取4只250ml的广口瓶,每只都配上钻有2个孔的橡皮塞,每一孔内都插入一支直角玻管,其中一管深入瓶底,另一管只稍伸出塞子。

2.在一瓶内,装入半瓶已萌发的种子,一瓶内装入100ml清水,其余两瓶各装入约100ml氢氧化钡溶液。

然后按照氢氧化钡溶液、清水、种子、氢氧化钡溶液的顺序将四个瓶连接起来,第一瓶的短玻管跟第二瓶的长管连接。

为了使种子进行正常的有氧呼吸,可以用抽气瓶连接在第四瓶的短玻管上,使空气从第一瓶的长管进入,到达种子瓶。

在准备实验装置时,氢氧化钡溶液瓶上的橡皮连接管都须用螺旋夹夹紧,以免空气进入,使溶液发生混浊现象。

3.当实验装置装好后,检查瓶塞、各玻管连接处有没有漏气现象。

如果发现漏气要涂上凡士林。

4.松开各连接管的螺旋夹,使各瓶通过连接管形成一体。

但这时瓶内的空气并未流动。

微微开启抽气的排水管,促使抽气瓶内的水缓缓排出,在抽气瓶上端形成真空,第四瓶内的空气便进入抽气瓶内,形成通过整个装置的空气流,并让外界空气进入第一瓶的氢氧化钡溶液内,观察各瓶的变化。

分析和讨论当空气通过时,第一瓶内的氢氧化钡溶液由于从空气中吸收了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钡白色沉淀,变得混浊。

进入第二瓶清水中的空气已经没有二氧化碳,并经水洗除去碳酸钡微粒,当气流经过种子瓶进入第四瓶的氢氧化钡液体时,可以看到原来澄清的液体又产生了白色沉淀,说明使第四瓶液体产生白色沉淀的二氧化碳是种子呼吸时所释放的。

方法二溴代麝香草酚蓝试剂测定法

材料器具新鲜绿叶(或其他植物器官);锥形瓶,分液漏斗,弯曲玻璃管,尖嘴玻管,橡皮连接管,螺旋夹,试管;溴代麝香草酚蓝试剂(BTB试剂)。

步骤

1.

用水轻洗刚采摘的新鲜绿叶,除去泥污尘埃后,装入500ml容量的锥形瓶内,以疏松地装满4/5瓶为度。

塞上装有分液漏斗和弯玻璃管的橡皮塞分液漏斗柄要深达瓶底,一部分玻管伸出瓶塞,关住分液漏斗活塞,并向漏斗内注水,在弯玻管另一端以连接管接上尖嘴玻管,并用螺旋夹夹紧橡皮连接管。

把实验装置放在温暖黑暗处,2d后,可以取出实验。

2.实验时,松开连接管的夹子,把盛有蓝色溴代麝香草酚蓝试剂5ml的试管套入尖嘴玻管,这时试剂的颜色不变。

开启分液漏斗活塞,让水自漏斗管流入锥形瓶内以压出瓶内气体至试管,可见有气泡从尖嘴玻管中排出进入BTB试剂内,试剂逐渐从蓝色变为红黄色,这是由于绿叶通过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了试剂的结果。

注意事项

1.氢氧化钡溶液极易跟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在液面生成碳酸钡。

因此,无论在过滤或保存时都必须减少跟空气的接触。

2.用绿叶测定有氧呼吸释放的气体是二氧化碳时,在积累二氧化碳,增加容器瓶中二氧化碳浓度的时候,必须进行遮光处理。

原因是离体绿叶在一定条件下仍能进行光合作用,会影响二氧化碳的积累而使实验失败。

3.昼夜温差较大,昼长夜短的季节或地区作物内有机物的积累较多的原因是,夜晚时呼吸强度较小,消耗有机物相对减少。

建议

1.

实验材料可以选用任何绿色植物的叶子,以减少种子的用量。

2.两种实验方法都是以排水或注水的方法使气体流动的,因此可以通过控制水流量做到逐个释放气泡或大气流的流量,以达到不同的观察要求。

3.两种实验方法都可以连续反复多次进行实验。

如果作为演示实验,几个班级只须一个实验装置。

但不进行实验时,必须对绿叶作遮光处理。

4.本实验可作分组实验或演示实验。

 

光合作用耗二氧化碳跟呼吸作用放二氧化碳联系的验证

目的观察植物在光合作用过程中消耗二氧化碳的现象和呼吸作用过程中释放二氧化碳的现象,理解碳元素通过植物的这两个生理活动而实现的循环。

实验前的思考二氧化碳溶解于水,呈酸性。

水中二氧化碳的多寡直接影响着水溶液的酸碱度。

选用适当的PH指示剂,使它能在植物生理活动的酸碱度范围内灵敏地变色,从而显示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

材料器具金鱼藻;大试管,黑纸;溴甲酚,0.02mol/L氢氧化钠溶液。

步骤

1.制备试剂用0.1g溴甲酚溶于9.25ml的0.02mol/L氢氧化钠中,成溴甲酚钠盐溶液。

加蒸馏水稀释至250ml,即成为成溴甲酚紫指示剂。

它的变色范围在PH6.2到6.8,变色点在PH6.7。

2.把金鱼藻放入盛满清水的试管中,滴入适量的溴甲酚紫指示剂,使水体呈淡紫色。

3.用黑纸遮光,使植物只能进行呼吸作用。

随着水体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PH值下降。

在15~20℃条件下,20~30min后,水体变成淡黄色。

由此验证植物的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

4.把水体变黄的试管放在阳光下,使植物的光合作用强于呼吸作用,在15~20℃条件下,约20~30min后,水体又恢复成淡紫色。

由此验证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了二氧化碳,使水体PH值回升。

注意事项

1.在实验全过程中应有不放植物的水体作对照。

2.如果阳光不强,可以用250W红外灯代替光源。

3.如果先做光合作用实验,可以在实验前向紫色溶液中吹气,使水体先变成黄色。

4.试管中的试剂可不添不换,重复进行实验。

5.气温、光强、金鱼藻数量都可能影响本实验的反应速度,实验实际时间长短应具体掌握。

建议

如果选用其它PH指示剂,如溴代麝香草酚,应该事先查明变色点的PH值,因为效果稍有差异。

 

种子萌发时释放热能的证明

目的证明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旺盛,释放大量热能。

实验前的思考把手插到潮湿的稻谷堆里,感到温暖甚至有些烫手;翻动正在萌发的豆芽,会见到有热气冒出来。

这是因为萌发的种子强烈地呼吸,放出大量的热能的缘故。

材料器具500g大豆种子;2个保温瓶,2支温度计,2枚橡皮塞,2支大试管,2段橡胶管,弯玻管,U形管,刻度板,铁夹;凡士林,稀释的红墨水。

方法一大豆种子萌发时释放热能的证明

(一)

步骤

1.把250g大豆种子浸在水里24h,另250g种子保持干燥。

2.把250g浸过水的种子和250g干种子分别装入2个干燥的保温瓶内,瓶塞要钻孔,插上温度计(图示)

3.以后每天观察,放浸水种子的瓶内温度会不断上升,一周后能上升到50~60℃,而放干种子的瓶内温度很少变化。

注意事项

1.除了新的保温瓶,瓶内大都是潮湿的,但是本实验要求保温瓶必须干燥,尤其放干燥种子的那一只。

放入种子后,保温瓶内还应留有1/2的空间,以便储存一定量的空气,供种子萌发时用。

2.温度计的玻璃球要插在种子堆里,这样量出的温度可以更准确一些。

3.如果能把保温瓶倒置,减少热量溢出,测得的温度会更高和更接近实验应得的数值。

分析和讨论浸过水的种子开始萌发,呼吸十分旺盛,使瓶内温度不断上升。

干燥种子也进行呼吸作用,但是非常微弱,放出的热量不易测出。

实验过程中如种子不慎霉变,微生物的活动逐渐加强,也会使有机物分解,释放较多的热量。

因此实验应该在一周内结束。

方法二大豆种子萌发时释放热能的证明

(二)

步骤

1.把萌发的大豆种子放入一个保温瓶内,让瓶内留有1/2的空间。

2.

把2个空试管分别放入两只保温瓶内,试管口塞上塞子,并插上一根玻璃管,玻璃管用橡胶管同U形管连接,U形管的另一端用同样方法跟另一保温瓶内的空试管连接(图示)。

U形管内装有稀释的红墨水。

3.装置完毕,借铁夹调整U形管内红色液的高度,使左右两端的液柱高度相等,把刻度板置于U形管之后,以便读出液柱高度。

4.一两天后只见连在装有萌发种子瓶一边的U形管内液柱下降。

注意事项保温瓶的塞子应塞紧,最好用凡士林或蜡密封。

分析讨论保温瓶内萌发的种子释放热量,使试管内空气温度升高而膨胀。

这样,气体升温的一边U形管液柱下降,而另一边气温未变,压力也未变。

两边气体产生的压力差迫使另一边的液柱上升。

种子萌发时放出二氧化碳的证明

目的证明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旺盛,呼吸时放出二氧化碳。

实验前的思考人进入种子仓库,常感到气闷。

稻谷浸种时,会看到有气泡产生。

这些都是种子呼吸时放出二氧化碳的缘故。

材料器具豆类种子;广口瓶,2个橡皮塞,玻璃漏斗,细玻璃管,钻孔器,酒精灯,火柴,试管,玻璃杯,烧杯,2支生日蜡烛(一支截成2cm长),3支大试管,3个软木塞,3个纱布袋,3段线,3个小抓钩;石灰水澄清液,重碳酸盐指示剂。

方法一石灰水验证法

步骤

1.在酒精灯上把细玻璃管加热和弯成像字母L的形状,用钻孔器在橡皮塞上钻两个孔,把弯好的玻璃管和漏斗分别插入瓶塞的2个孔内(图示)

2.把正在萌发的种子装进广口瓶,约占瓶容积的1/3。

3.用橡皮塞把瓶口紧紧塞住,放在温暖的地方1~2d。

4.取下橡皮塞,换上插有漏斗和弯玻璃管的橡皮塞,把弯玻璃管的较长一端插入盛有澄清石灰水溶液的试管里。

5.向漏斗倒水,挤压广口瓶内的气体从弯玻璃管进入盛有石灰水的试管,石灰水呈现浑浊。

这说明进入试管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方法二烛焰验证法

步骤

1.把正在萌发的种子装入广口瓶,约占瓶容积的1/3。

塞紧瓶塞,放在温暖地方1~2d。

2.把一长一短2支生日蜡烛直立在烧杯里用火柴点燃。

3.打开广口瓶瓶塞,把瓶内气体沿烧杯内壁缓缓倾入烧杯内,只见矮的一支蜡烛火立即熄灭或逐渐阴暗下来,说明倾入的气体是不能助燃和密度比空气大的二氧化碳(图示)。

分析和讨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广口瓶打开后一时不会扩散到瓶外。

只要倾斜广口瓶,二氧化碳就会流入烧杯。

处于底部的烛火被流入的二氧化碳包围,接触不到氧气,就熄灭了。

另一支高的点燃的蜡烛,未被二氧化碳包围,依旧燃烧。

方法三重碳酸盐指示剂验证法

步骤

1.取3支大试管,分别标明A、B、C。

在3个软木塞底部各装一个小挂钩。

2.在A、B、C试管内分别注入3~4ml重碳酸盐指示剂。

3.把60粒种子,分3组作如下处理。

(1)第一组20粒种子用水煮沸,然后在3%甲醛(福尔马林)溶液中浸20min以消毒,再装进纱布袋,挂在A试管软木塞的挂钩上。

(2)第二组20粒种子用水浸泡一天,装进纱布袋,挂在B试管软木塞的挂钩上。

(3)第三组20粒种子保持干燥,装进纱布袋,挂在C试管软木塞的挂钩上。

4.数天后如试管内的重碳酸盐呈黄色,说明试管内的二氧化碳的浓度大于在大气里的二氧化碳浓度(0.03%);如呈现橙色,说明管内二氧化碳浓度约等于大气里二氧化碳浓度;呈紫红色,说明管内二氧化碳浓度低于大气里二氧化碳浓度。

分析和讨论

1.第一组煮过的种子已被杀死,不会呼吸,但易被微生物侵入。

微生物的活动,也会产生二氧化碳。

经消毒的种子,微生物不易孳生。

2.A试管内的死种子不会呼吸,试管内空气成分极少变化,指示剂呈现橙色;B试管内的种子正在萌发,呼吸作用旺盛,管内二氧化碳浓度大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指示剂呈黄色;C试管内的干燥种子,呼吸微弱,二氧化碳浓度变化不大,指示剂的颜色依实验时间长短而定,可能是黄色,也可能是界于黄色与橙色之间。

种子萌发时淀粉转化的验证

目的证明种子萌发时种子里的淀粉分解为糖类。

实验前的思考种子里贮藏的淀粉,是结构复杂的不能溶解于水的有机物,当种子萌发时,淀粉开始转化为结构比较简单的能溶于水的糖类,这样才能被胚利用。

材料器具小麦种子,已长有麦芽的小麦种子,大麦种子;显微镜,盖玻片,载玻片,培养皿,木屑,刀片,滴管,镊子,解剖针,酒精灯;班氏试剂,碘液。

方法一尝味法

步骤

1.使小麦或大麦种子萌发备用。

2.等到麦芽长到2cm长时,挤捏已变软的种子,尝一尝从胚乳里挤出的汁液,可以感到有些甜味,这说明有糖存在。

再尝尝没有萌发的干燥的种子,没有甜味。

3.用解剖针挑取一些萌发种子的胚乳作成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许多淀粉粒的表面出现大小不同的缺刻,这证明淀粉粒正在分解(图示),糖是淀粉被分解的产物。

4.在胚乳的临时装片的一边加碘液,从另一边用吸水纸吸水,使碘液弥散到盖玻片下。

5.在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已分解的淀粉粒中,只有残余的淀粉部分才呈现蓝色。

注意事项尝干燥种子的胚乳时,不能咀嚼,因为唾液能把淀粉分解成糖,这时也会有甜味产生。

方法二班氏试剂法

步骤

1.取一些已萌芽的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