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688053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8.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docx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docx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第1节千秋功过——秦始皇

德清高级中学闻霞

★考纲:

简述秦始皇兼并六国、建立中央专制集权国家的主要史实,评价秦始皇的历史功过。

★考点:

简述秦始皇兼并六国的主要史实;简述秦始皇建立中央专制集权制度和巩固国家统一的主要措施;评价秦始皇的历史功过,感受秦始皇在国家统一过程中的雄才伟略。

★基础知识

一、秦统一六国

1、条件:

⑴客观:

①经济:

封建经济的发展要求结束分裂,同时又为统一提供了物质基础。

②政治:

争霸兼并战争使国家由区域性向大一统发展。

③民族:

各民族逐步融合,民族凝聚力加强。

④群众:

诸侯割据混战,加深了人民的困苦,人民厌战渴望统一。

⑤思想:

法家关于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理论。

⑵主观:

①商鞅变法奠定经济和军事基础,实力最强,具备进行统一战争的条件(根本原因)

②嬴政雄才大略,广罗人才和“远交近攻”的统一策略。

2.过程:

公元前230年~前221年,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方式:

兼并战争)

3.意义:

⑴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分裂割据局面,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从此进入大一统时代,祖国版图初步奠定

⑵有利于生产的恢复与发展、有利于人民生活的安定,有利于民族融合,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二、秦巩固统一的“大一统”措施

 

措施

影响

政治

建立皇帝制(特点:

皇帝独尊,皇位世袭,皇权至上)

三公九卿(丞相、御史大夫、太尉)

郡县制(郡—县—乡—里)

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具有很大的开创性,它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所沿用,并不断完善

经济

土地私有,统一度量衡、货币(圆形方孔钱)

促进了经济发展和各地区各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巩固了国家的统一。

文化

统一文字(小篆)

思想

焚书坑儒

摧残文化,钳制思想

军事

北击匈奴(蒙恬夺回河套地区);修筑长城

南征百越(屠睢,修灵渠,设南海、桂林、象郡,归属中央)

管辖西南(开辟五尺道,西南夷开始归属中央)

奠定基本疆域(东至大海,西到陇西,北到长城,南达南海)

交通

修筑驰道、直道、人工渠道

促进交通发展,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三、评价秦始皇

1、功:

秦始皇是杰出的政治家,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奠基人,被后世尊为“千古一帝”

⑴顺应历史潮流,灭六国统一中国,结束诸侯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符合人民的愿望;

⑵建立皇帝制、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在内的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对当时和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⑶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促进了经济发展和各地区各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巩固了国家的统一。

⑷北击匈奴,修筑长城,南征百越,促进了民族融合,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过:

秦始皇是统治残暴的封建皇帝,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暴君(秦始皇暴政表现)

⑴徭役兵役繁重,滥用民力物力,修建阿房宫、骊山陵墓,修筑长城等,破坏了生产,加重了人民负担

⑵焚书坑儒,实行思想文化专制,摧残了文化,钳制了思想。

⑶赋税沉重。

实行“连坐”“族诛”等严酷的刑法,轻罪重刑,残酷统治人民。

影响:

秦始皇的暴政导致激化阶级矛盾,加速秦的灭亡

★问题思考: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①对秦朝:

⑴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巩固国家统一,及中华民族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

⑵但秦朝专制权威,加强对人民的压榨,造成阶级矛盾迅速激化。

②对后世:

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政治制度具有很大的开创性,它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与完善。

★拓展延伸

如果你是客卿,你会留在秦国为秦王嬴政效力吗?

试抒己见。

解题关键:

听从别人意见,广招人才。

思路引领:

秦王嬴政接受李斯建议,取消逐客令,这些客卿在他的统一大业中,能够各尽其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答案提示:

如果我是客卿,我会留在秦国为秦王嬴政效力,因为秦国变法比较彻底,实力最强,人民渴望统一,具备统一的条件。

秦王嬴政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最终完成统一大业。

★练习巩固

1、秦始皇说:

“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

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

”本着这一思想,秦始皇采取的措施是()

A.“海内为郡县”B.“使黔首自实田”

C.“天下归农”D.“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2、“秦孝公保崤函之固,以广雍州之地,东并河西,北收上郡,国富兵强,长雄诸侯,周室归籍,四方来贺,为战国霸君,秦遂以强,六世而并诸侯,亦皆商君之谋也。

”西汉刘向的论述说明()

A.秦始皇对完成统一起作用不大B.商鞅变法是吞并六国的决定因素

C.秦国吞并六国有着优越的条件D.秦孝公时已具备完成统一的条件

3、公元前216年,秦始皇下诏“使黔首自实田",主要内容不包括()

A.土地收归国有B.全国性土地登记

C.土地私有制合法化D.实行按亩征税的政策

4、谈谈秦始皇为什么能统一六国?

解题关键:

国家的统一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思路引领:

秦始皇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完成统一大业,功不可没。

 答案提示:

商鞅变法,为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实现统一要具备三个客观条件:

 

(1)社会基础;

(2)人民的需要;(3)秦国的实力。

5、秦统一后主要采取了哪些加强中央集权制的措施?

怎样评价中央集权制的历史作用?

 解题关键:

中央集权制的建立,从政治上巩固了统一。

 思路引领:

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自秦开创,历代封建王朝基本沿袭下来,对于促进全国统一,加强地主阶级统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这一制度符合当时历史发展潮流。

 答案提示:

秦始皇建立封建专制中央集权,皇帝是国家最高统治者,在中央以下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在地方,废分封制,设郡县两级,在经济、文化上统一货币、文字、度量衡。

中央集权制的建立有利于封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和巩固发展、国家的统一起了重要作用。

但中央集权制大大加强了统治人民的力量,使人民处境日趋恶劣。

 

第2节盛世伟业的奠基人——唐太宗

德清高级中学闻霞

★考纲:

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表现,探讨唐太宗在推动中国封建社会发展中的历史作用。

★考点:

“贞观之治”的主要表现,理解唐太宗在推动中国古代社会发展中的历史作用。

★阅读内容:

“玄武门之变”、“晚年的反省”

★基础知识

一、东征西讨定基业

1、劝父起兵,完成建立统一的中央政权的任务。

2、平定割据政权:

⑴平定薛举父子。

⑵击溃刘武周。

⑶打败王世充和窦建德。

二、玄武门之变

626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李建成、李元吉,逼父退位,年号贞观。

三、贞观之治

1、概念:

唐太宗的贞观年间(627-649),出现政治开明、经济发展、社会秩序安定、文化繁荣的盛世局面,史称“贞观之治”。

2、原因:

⑴客观:

①隋朝的繁荣创造条件。

②人民的辛勤劳动是社会繁荣的主要动力。

⑵主观:

①吸取隋亡教训,避免重蹈覆辙;②唐太宗的雄才大略;牢记“舟”与“水”关系的古训

3、表现:

政治

①制度:

沿用隋朝三省六部制度和科举制,完善中央集权制度。

②用人:

选贤任能、从谏如流、虚怀纳谏、用人扬长避短(魏征、房玄龄,杜如晦

法律

重视法律建设,制定《唐律》,慎用刑法。

经济

①继续推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

②“存百姓”思想,戒奢从俭,爱惜民力,轻徭薄赋,劝课农桑,兴修水利,促进经济发展

文化

崇儒尊孔,完善科举制,推动文化发展。

民族

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各族首领尊唐太宗为“天可汗”

东突厥

派李勣和李靖讨伐东突厥,打败颉利可汗和突利可汗,接受温彦博建议,在突厥旧地设都督府,对突利可汗封为顺州都督,颉利可汗封为右卫大将军。

化解民族矛盾。

西突厥

派李靖和侯君集讨伐西突厥,设置安西都护府,管辖西域地区。

吐蕃

派文成公主入藏,与松赞干布成婚,促进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

评价

①加强了唐与少数民族的关系,有利于加强对边疆的管辖,也为盛世局面的出现提供有利条件

②有利于少数民族吸收汉族先进的文化,促进了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

对外

表现:

①实行开放的政策,设鸿胪寺作为接待各国使者的专门机构;

②鼓励外国商人到中国贸易、居住、做官和通婚;

③宗教政策宽松,玄奘去天竺取经;朝鲜、日本僧人来唐游学,朝鲜、日本深受汉文化影响。

④长安成为国际性大都市,形成以唐文化为中心的“中华文化圈”。

评价:

①增强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为中国文化增添了多元的色彩。

②唐文化促进了亚洲各国的文明进步,尤其是朝鲜的新罗、日本的“大化改新”。

四、评价唐太宗

1、功绩:

①政治:

重视人才,沿用隋朝三省六部制度和科举制,完善中央集权制度。

②法律:

制定《唐律》,慎用刑法,惩处贪赃枉法。

③经济:

推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轻徭薄赋,发展生产。

④民族:

开明的民族政策,尽量减少民族战争,任用少数民族首领处理本民族事务,促进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

⑤外交:

采取开明开放的对外政策,促进唐朝经济文化发展,形成“中华文化圈”。

⑥文教:

发展科举,扩大统治基础。

2、晚年过失:

少于纳谏、滥用刑罚、滥用民力、求仙炼丹,享乐思想滋生。

3、晚年反省:

撰写《帝范》,反省过失,对继承者总结为君之道。

4、总评:

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太宗的治国之道为后代封建统治提供了借鉴。

★问题思考:

唐朝民族团结和发展的原因:

1、唐朝作为我国历史上的封建盛世之朝,为大规模开展民族交往提供了物质条件;

2、唐朝高度发达的经济文化,也对周边各族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3、唐朝辽阔的疆域、发达的交通,都为中原与边疆的沟通、交流创造了有利条件;

4、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拓展延伸

1.你怎样看嫡长子继承制和李世民的玄武门之变?

 解题关键:

认识嫡长子继承制与遴选才德之人统治国家之间存在尖锐矛盾。

 思路引领:

嫡长子继承制是否有利于选举贤能之人统治国家?

这一制度对国家统治权力的更迭可能带来怎样的影响?

玄武门之变反映出骨肉相残的政治残酷性,但对唐朝的发展具有什么作用?

 答案提示:

嫡长子继承制对富有才干,但庶子出身的皇室子弟取得帝位非常不利,因此,这种制度不利于选举贤能之人统治国家,且容易造成皇室内部争夺帝位的残酷斗争,玄武门之变就体现了这种残酷性,但是李渊之子中,的确只有次子李世民最具有取得帝位的实力、统治国家的能力与智慧,因此,这场争夺帝位的残酷斗争并未影响唐王朝的稳固基业,反而将唐王朝推向更为辉煌的发展阶段。

 2.想一想,这些名言对一个封建帝王会产生什么作用?

 解题关键:

两段话对封建帝王治理国家产生的影响。

 思路引领:

作为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最为必要的素质是凡事亲力亲为还是拥有敏锐、得当的用人能力?

用人得当,使人尽其才对治理国家有什么益处?

作为帝王应怎样对待大臣们的谏言?

这对治理国家有什么影响?

 答案提示:

前者有利于封建帝王明确,要更为有效地治理国家,必须选拔最为适当的官员去完成各项施政措施,皇帝事必躬亲未必能够高效、全面地完成各项治理国家的事务。

作为一国之君,最应具备的是把握统治策略,制定统治大政方针的能力和知人善任的本领。

后者则提示封建帝王,必须多方听取不同意见和建议,才能做出正确的抉择,而偏听则往往带来判断的失误,滋生帝王的骄纵思想。

 3.从这段话中你怎样看晚年的唐太宗?

 解题关键:

唐太宗晚年的深刻反省体现在对帝王自身修养及由此产生的对国家前途的影响。

 思路引领:

唐太宗在话反映出他晚年具有怎样的能力?

说明他是怎样看待一国之君的责任的?

在我国古代历史上,唐太宗具有怎样的地位?

 答案提示:

表现了唐太宗晚年具有非常深刻的反省意识和能力。

为了能将国基与帝业稳固下去,他对继承者提出了终其一生总结出的为君之道,特别是作为封建帝王应该拥有的品德和修养,对国家、百姓的责任。

由此可以说明唐太宗的确是我国古代历史上非常杰出的政治家。

 ★练习巩固

1、(2005·上海)“告诉我,历史有什么用?

”——古往今来人们已经作出各种思考,其中唐太宗的回答是()

A.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B.考古以证今,规时而达用

C.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D.鉴前世兴衰,考当今得失

2、唐太宗曾经说:

“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为此他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延续均田制和租庸调法,轻徭薄赋B.广招贤才,知人善任

C.让庶族地主获得晋身仕途之道D.实行各民族和睦的政策

3、唐太宗说:

“夫欲盛则费广,费广则赋重,赋重则民愁,民愁则国危,国危则君丧矣。

”这说明唐太宗为政的根本目的还在于()

A.减轻人民负担B.倡导政治清明C.稳定社会秩序D.求得长治久安

 

第3节康乾盛世的开创者——康熙

德清高级中学闻霞

★考纲:

评述康熙帝在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中的作用。

★考点:

康熙帝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主要措施:

平定三藩之乱和噶尔丹叛乱、统一台湾、加强对西藏的管理、抗击沙俄侵略等。

增强维护和促进祖国统一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评述康熙帝在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中的作用。

★阅读内容:

“少年皇帝”

★基础知识

一、少年康熙

1、1861年爱新觉罗·玄烨8岁即位,由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四大臣辅政。

其中鳌拜专权。

2、16岁智取鳌拜集团,巩固统治,显示出年轻皇帝成熟的政治智慧。

二、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措施

 

原因

经过

影响

平定三藩

(西南)

三藩拥兵自重,威胁清朝的统治与国家的统一。

尤其吴三桂势力最强,号称“西选”

康熙帝力排众议,下令撤藩,亲自指挥平叛,

历时八年,终于平定三藩之乱(★平西王吴三桂镇云贵;平南王尚可喜镇两广;靖南王耿精忠镇福建

扫除割据势力,有利国家的统一;加强中央集权;有利经济发展,安定民生。

统一台湾

(东南)

①明后期荷兰侵占台湾,1661年郑成功收复台湾。

②收复台湾后,郑经据守台湾坚持抗清。

1681年康熙任用为施琅为福建水师提督,姚启圣负责后勤供应。

1683年施琅攻下澎湖,郑克塽投降。

1684年设台湾府,下辖三县,隶属福建省

加强了台湾与祖国大陆的联系,促进台湾开发,巩固了东南海防。

抗击沙俄

(东北)

明末清初,沙俄不断侵袭我国黑龙江流域,侵占尼布楚、雅克萨等地

1685年、1686年二次雅克萨之战。

俄国战败,1689年签订《尼布楚条约》(性质:

经过平等协商签订的平等的边界条约。

影响:

从法律上肯定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是中国领土

巩固了东段边疆,维护了国家主权;同时也表明康熙帝独立自主外交的胜利。

三征噶尔丹(西北)

漠西蒙古准噶尔部噶尔丹兴兵作乱使北部和西北边疆混乱,还勾结沙皇威胁国家统一。

①1690年康熙帝御驾亲征,在乌兰布通打败噶尔丹的“驼城”。

之后在多伦会盟,将喀尔喀蒙古分为34个旗,建立盟旗制度

②1696、1697年二次征讨,噶尔丹服毒自杀

(1757年乾隆帝彻底粉碎准噶尔贵族叛乱)

加强了对蒙古的统治,利于国家的统一和边疆的安定。

册封五世班禅,加强了对西藏的管理(西南)

 

三、经济文化政策

1、经济:

治理黄河,改革赋税,厉行节俭。

作用:

促进经济发展

2、文化:

重视文教,进用文士,编《康熙字典》。

作用:

既缓和阶级、民族矛盾,又加快满族文化发展

四、评价康熙帝

1、功绩——杰出的封建帝王

①八岁即位,十六岁智擒螯拜,稳定了朝廷秩序。

②巩固统一:

平定三藩、三征噶尔丹、统一台湾、抗击沙俄、加强对西藏的统治。

③经济:

重视农业,治理黄河,改革赋税(更名田和摊丁入亩),厉行节俭,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④文化:

重视文教,进用文士,利用儒学,维护统治,编撰《古今图书集成》、《康熙字典》。

2.过失——专制统治,延误了历史的进程

①政治:

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西方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确立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②经济:

重农抑商,阻碍资本主义萌芽;(西方重商主义,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③文化:

大兴文字狱,实行文化专制政策,钳制了思想;(西方启蒙运动,进一步解放人们的思想)

④对外:

实行闭关政策,未能紧跟世界潮流,为近代中国落后埋下隐患,所谓“康乾盛世”只是落日的余辉(西方在新航路开辟后,对外殖民扩张,进一步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3.总评:

康熙缔造了巩固和空前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他一生的文治武功,臻于极致,开创出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繁盛时代——康乾盛世。

拉开了长达150年的“康乾盛世”的序幕

★问题思考:

1、康熙初年面临什么形势?

他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做出了什么贡献?

⑴面临形势:

①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坚持抗清;②沙俄势力正在东来;③漠西和漠北蒙古各部需要加强管理;

④地方割据实力的威胁尚未清除(三藩);⑤满汉矛盾尚未平复。

⑵贡献:

①巩固统一国家的活动:

A平定三藩;B收复台湾,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促进了台湾开发,巩固了海防。

C三征噶尔丹,打击了新疆蒙古分裂力量。

②维护国家主权的活动:

抗击沙俄入侵,组织两次雅克萨之战,签订《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肯定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

⑶历史影响:

扫除地方割据势力,抗击外来侵略,基本奠定了中国版图,维护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安宁。

2、结合康熙在平叛乱、御外敌、定边疆等方面的主要事例,谈谈你对他的评价。

平叛乱是指1681年平定三藩叛乱,统一西南各省;御外敌是指1689年经过雅克萨战争后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划定中俄东段边界;定边疆是指1683年降服郑克塽,统一台湾;三败噶尔丹,统一漠北地区;实行盟旗制度,加强中央与蒙古的关系。

康熙这些措施对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对抵制西方殖民者的侵略,对加强中央集权制度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拓展延伸

1、有人说康乾盛世是中华帝国最后一抹落日余晖。

康乾盛世的繁荣是建立在什么经济基础之上的?

18世纪中后期西方国家的经济发生了怎样变化?

结果如何?

康乾盛世是建立在小农经济与家庭手工业想结合的自然经济基础之上的。

同时期西方,工业革命从英国开始并向欧美扩展,这些国家和地区进入工业经济时代,社会生产力极大提高。

在康乾盛世的外表下,由于传统的重农抑商和闭关自守政策严重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成长;西方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革命开始,工业革命兴起殖民扩张加强,东方开始落后并最终从属于西方。

2、明清时期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政策措施,较以前相比,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抵制外来侵略)

【历史知识】台湾自古以来是中国领土

①230年,孙权曾派将军卫温到达台湾。

②元朝正式在澎湖设“巡检司”。

③1624-1662年,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明末)④1662年郑成功从荷兰侵略者手中收复台湾

⑤1683年清军进入台湾,郑成功的后代归顺清朝。

⑥1684年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实现了统一

⑦1885年清政府设立台湾行省。

⑧1895年甲午战败,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给日本

⑨1945年抗战胜利,中国政府收回台湾。

⑩1949年国民党败逃台湾,致使海峡两岸再次分隔未统一

★练习巩固

1、确定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广大地区属于中国领土的中俄边界条约签订于()

A.顺治时期B.康熙时期C.雍正时期D.乾隆时期

突出反映了康熙帝为维护国家主权而进行斗争的是()

A.平定“三藩”B统一台湾C.抗击沙俄D.除掉鳌拜

2、收复台湾后,康熙帝采取的加强台湾有效管理,促进台湾地区开发与发展的措施有()

①设府置县②派兵驻扎③“展界开海”④轻税政策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D.③④

3、下列对康熙帝功绩评价正确的是()

①统一台湾②促进近代科技发展③巩固多民族国家④基本奠定了中国的版图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4、结合相关史实分别评述秦始皇、唐太宗、康熙帝对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发展、和巩固所作出的贡献。

(1)秦始皇:

统一六国,结束了诸侯割据的分裂局面(2分),征服百越,北击匈奴,增设南方四郡,奠定了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基本疆域(2分),建立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王朝,开创了中华民族国家统一的新纪元(2分)

(2)唐太宗:

对国内各民族实行开明的民族团结政策,在突厥地区设羁縻府州和安西都护府,加强管理,对吐蕃实行和亲政策,促进了民族团结和发展(3分).唐太宗的民族政策和措施揭开了中国民族关系史的新篇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入鼎盛时期(3分)

(3)康熙帝:

平定三藩叛乱(1分);收复台湾设台湾府(1分);平定噶尔丹叛乱(1分);尊重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加强与汉、蒙、藏族的团结(1分);两次组织雅克萨自卫战,签订《尼布楚条约》(1分)。

以上措施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维护了国家主权(1分),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1分)。

5、结合史实简要说明秦始皇与康熙帝这两位君主的思想文化政策的相同点及其给中国历史造成的危害。

据此谈谈你如何认识英雄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相同点:

都采取了文化专制的措施,出发点都是为了维护和强化专制权力;

危害:

秦始皇“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康熙帝大兴文字狱,造成了知识分子不敢过问政治,僵化了思想。

英雄人物对历史发展的贡献巨大,但英雄人物能作出多大贡献从根本上说是由时代所决定的,英雄人物由于受到时代与阶级等局限,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所采取的行动,也会给社会造成危害;

6、关于康熙帝:

⑴《清史稿》在谈及康熙年间的社会状况时,用了这样一句话:

“天下和乐,克致太平。

”请结合世界历史发展趋势,谈谈你是怎样理解此时的“天下太平”的?

⑵结合相关史实分别评述秦始皇、唐太宗、康熙帝对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发展、和巩固所作出的贡献。

(14分)康熙帝在治理多民族国家方面有何新的特点?

⑴天下太平建立在传统农业经济基础之上,蕴藏着危机,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

(提示:

可从政治、经济、文化、对外等方面分析)

⑵①秦始皇:

统一六国,结束了诸侯割据的分裂局面;征服百越,北击匈奴,增设南方四郡,奠定了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基本疆域;建立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王朝,开创了中华民族国家统一的新纪元。

②唐太宗:

对国内各民族实行开明的民族团结政策,在突厥地区设和安西都护府,加强管理,对吐蕃实行和亲政策,促进了民族团结和发展。

唐太宗的民族政策和措施揭开了中国民族关系史的新篇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入鼎盛时期。

③康熙帝:

平定三藩叛乱;收复台湾设台湾府;平定噶尔丹叛乱;尊重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加强与汉、蒙、藏族的团结;两次组织雅克萨自卫战,签订《尼布楚条约》。

以上措施扫除了地方割据势力,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维护了国家主权,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

康熙帝时期的治理多民族国家的新特点:

抗击外来侵略以巩固统一多民族的国家。

7、关于民族问题:

(1)唐太宗的民族政策是什么?

(1分)概述唐太宗在和谐民族关系方面采取的措施(3分)

(2)康熙时期面临哪几方面的矛盾?

康熙为解决上述问题采取了哪些措施?

(6分)

(3)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唐太宗和康熙帝所推行的民族政策产生的历史影响。

(2分)

(4)唐太宗、康熙帝处理民族关系的政策措施对今天有何借鉴意义?

(4分)

(1)开明的民族政策。

败突蹶后设置机构进行管辖,任用当地贵族为首领;册封少数民族首领;与吐蕾和亲(3分)

(2)矛盾:

满洲贵族与汉族人民的矛盾;中央政府与地方分裂势力的矛盾;中华民族与欧洲殖民主义的矛盾。

措施:

①尊重中国各民族文化传统,尤其汉族文化。

②平定噶尔丹之乱;进军台湾,设置台湾府。

③进行雅克萨之战及签订《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维护和确定中国的领土主权。

(3)促进民族团结和发展:

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